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职业岗位群: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作者:徐 丽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我国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急需高素质外向型、实用型、复合型的软件技术人才。与此相比,目前,高职院校的软件人才培养明显处于滞后状态。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定位不准、单一呆板、陈旧滞后、忽视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使高职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应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推进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更新办学理念,以职业
岗位群为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其鲜明的特点在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性。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总体定位应是面向区域经济的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软件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软件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很快的行业,因此,要求我们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对社会行业、企业的调研,经常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地了解毕业生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构建教学体系。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应针对职业岗位群,而不宜从专业的角度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科研性。在教学安排上,要坚持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职业技术能力为关键,体现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要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加定期召开的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坚持全面素质教育
对于高职毕业生而言,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技术能力是关键,而素质与人格则是根本,三者是统一的。在基本素质方面,应重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在基本能力方面,应重点培养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英语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要接受终身教育,对自学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能学习、会学习,并能够熟练应用媒体技术,才能自如地、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自己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自学内容,例如,让学生自学课程中的部分章节,然后,通过写作课外论文或实践测试等互动方式组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习惯。例如,应要求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具有较熟练的中、英文打字技能。为了适应软件技术专业本身的需要和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应增加英语课时,强化英语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切实增强其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性。高职院校还应通过产学研结合,依据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着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与开拓能力的培养。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把职业
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文化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我们应明确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把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温家宝总理曾针对职业教育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情境,在教师的设计带领下,引导组织学生手、脑并用,教、学、做结合,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和技能。针对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在各个教学环节上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在课堂教学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例如,可采用探究性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讲清思路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知识理解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于原理类课程,可以讲授为主;对于各种高级语言和软件应用等课程,可将讲授与上机结合起来;编程技巧类课程,可以采取基于工作过程实践开发的形式;系统开发等课程,宜采用模拟、案例、开发等诸多方式进行。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按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单项技能、专业综合能力三个培养层次,实行分层培养,逐步提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引导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处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考评环节上,应着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以及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为了达到以上目的,在考评内容、试题设计与考评方法上应积极进行改革。例如,对于基础课在平时可增加课外论文写作和课堂讨论。对于有一定应用性、实践性的课程,可以采用课外论文、笔试、上机、技能面试等综合考试形式。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
推进“双证”课程体系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或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的课程设置不能单纯从学科出发,而应从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出发,并逐步形成“双证”互通的课程模式。对于软件技术专业而言,可在专业层面、职业技术模块层面与单门课程层面上,分别选取若干个技术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必须取得相应证书才可毕业。在教学上,要以职业资格证书为重要教学目标,将职业资格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参照职业资格标准设置课程,使教学内容与当前软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相适应。实践证明,“一教双证”课程体系改革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促进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应积极争取教育培训企业、软件园、IT企业的支持,以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思路构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和技术开发研究室,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与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行定向培养。由于学生在学校学的是专业技能,而到企业学习的是岗位要求,因此,有必要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来讲,通过顶岗实习可以把学业与就业、创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就业能力与创业本领;对于企业来讲,通过顶岗实习,可以使实习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合企业的需要,从而极大地节省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这无疑是一项双赢的举措。
以职业岗位群为目标,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对于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特别是其中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缺乏了解,对职业岗位缺少体验,往往按照普通高校学科体系去组织教学,因此职业教育能力亟待提高。高职院校应不失时机地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的教学理论的系统培训,使其深刻认识高职教育的性质和特征,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一方面,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测评,提倡教师带着项目学习,将培训与课程改革、校企合作、资格认证结合起来,使每位教师都能按照现代职业教育观,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逐步建设起一支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从企业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由于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会更加贴近职业岗位群的教学目标,培养的人才会更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斌,陈梦阳.温家宝在大连考察时指出一定要把职业教育办好[N].中国教育报,2007-09-09.
[2]杨近.高职教育软件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3]向丽,刘晓欢.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的现状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作者简介:
徐丽(1978—),女,天津市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软件。
(本文责任编辑:尚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