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初探

作者:丁 嫣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为培养这种素质所设置的学科与教育模式。民办高校应当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方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方面。目前,对“人文素质教育”一词的解释在各类文献中尚无明确概念,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目前,人文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是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在客观现实中,高校教育重科技、轻人文,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相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在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民办高校中。
  
  民办高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紧迫性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尤为迫切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一个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而高等院校扩招的学生中,50%集中在高职高专层次,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整体生源质量下降,特别是一些民办高校,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学生对课本以外的哲学、历史、地理、科技以及一般性人文常识知之甚少,不仅整体文化素质低,而且在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存在种种误区,他们缺乏目标感,也体现在日常行为中,缺乏学习动力、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在人际关系、心理、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辨别是非能力差,思想认识水平低;心理脆弱,公德意识低下;走出校门后,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等等。因此,民办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成人比成才的任务更为艰巨。
  (二)教育理念上的误区制约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
  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但是,对这个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着功利倾向,往往只注重对某一方面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把高职教育当成了某种特定职业的专业技能培训,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结果是,由于民办高职院校对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素质必修课和选修课做出不适当的压缩,使学生发展后劲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走上社会后与本科生相比,在实际动手能力、具体技能上可能还要略胜一筹。但是,在知识面、与人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意识、诚信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而人才质量不仅体现在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上,更体现在人才的基本素质上,而且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相比,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更长远,更持久。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日益加快,任何一种技术、一个专业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在学校学习的任何一门专业技能都不可能保学生一辈子,只有素质是持久的,这是其一。其二,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学生毕业后并非都能从事预期的职业或岗位,大多数毕业生转了行、换了岗。面对新的职业岗位,学生成了门外汉,原来学的专业技能没有了用武之地,学生不由发出了感叹。如果我们能“授之以渔”,就会为学生打开另一个新天地。就是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深厚的人文素质功底,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部2006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对于我们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尝试
  
  近年来,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逐渐得到了重视,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公共必修课一般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而公共选修课则由学校自主确定。由于受师资、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很多课程并未经过严格的筛选,散乱拼凑,缺乏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较少触及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再加上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民办高校是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因此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比起普通高校来说,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更不可能开设系统而全面的人文素质课程。那么,民办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将人文素质教育得到有效地发挥,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中受益?这些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要解决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及功能定位
  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具有下列三种功能:(1)德育功能。这一功能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其中,情感培养中包括爱国情、友善心、正义感等因素;态度培养包括积极、科学、合作等因素;价值观的培养包括真、善、美判断标准等因素。(2)智育功能。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分解为知识积累功能、能力增加功能、智力提高功能。知识积累是指相应的人文知识在量上的增加;能力增加是指通过显在和潜在课程对学生阅读、写作、语言、交际等能力的提高;智力提高是指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在心理层面上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3)美育功能。人文素质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内涵丰富的功能,对于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来说是难以达到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将其中最为基本的能力要素分离出来,打造适合民办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平台。这种平台应该符合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即以能力培养为主,将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能力要素提高到首要的地位,进行分解后重新整合。
  通过对上述三种功能的初步分解,我们可以得到七种基本的人文能力: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交际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其中,后四种能力是潜在的能力,往往蕴含在其他能力的养成与训练之中。而合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三种外显且与应用型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能力,在教育上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测性。
  在教育部进行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对学生素质的测评就包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可见语言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已成为考察的一个重点,也应该成为我们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民办高校“人文素质养成式”教育的尝试
  民办高校在有限的课时中通过系统的人文课程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学方法对人文素质培养与形成其作用是不确定的,同时,学制与课时也不允许这样大量地开课。所以,我们需要设置能够显著作用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训课程以及对能力进行测定的考评体系。这种课程可以称为“人文素质养成式”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做什么?如何去做以及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即通过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来强化习惯养成,直至影响内在精神世界的变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