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现状与就业前景

作者:任雪浩 刘玉洁 李伟华




  摘要: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的实施,廓清了秘书职业的社会定位以及秘书职业的内涵。文章对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新特点、秘书岗位的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职业标准;职业发展
  
  秘书职业资格认证作为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第一批全国统考的资格认证职业,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办公管理技术变化要求对考试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改革中走向成熟,考试逐步实现了理论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环境模拟、岗位模拟和任务驱动三位一体的模式。
  为了真正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中“普遍提高职业素质”的目标,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将从全国统一考试过渡到地区组考,从卷库备考过渡到题库备考,希望入职秘书岗位者在经过培训后可从更加便捷的渠道进入就业领域。
  
  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新特点
  
  目前,秘书资格鉴定考试已普及至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考生数量逐年上升,至2006年11月止,全国参加鉴定人数超过50万人次。
  参加鉴定人员的结构变化考生来源结构发生可喜变化,参考人员知识结构由过去的以秘书、文员、内勤等的单一知识结构逐步变为技术加管理的双元知识结构。目前,秘书职业鉴定以在校学生为主,其次是为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而上岗培训的在职秘书人员;第三是择业、待业人群。参加鉴定人员的增加,起到了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行业内劳动者素质和劳动就业技能的作用。
  资格鉴定标准的调整《秘书国家职业标准》(2006版)(下称《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变化对秘书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秘书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了新的明确规定。总体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主要变化是:《标准》根据秘书职业技能要求的特点,把工作要求重新分为办会、办事、办文三个模块,从而更加明确了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范围和内容;同时,对秘书工作的程序化特点在工作内容的分级表述中照顾到其内在联系,以引导学习者建立对秘书工作内容的整体认知(如把会议管理划分为会前、会中、会后);对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的表述也更为具体。
  考核方案、比重与目标2006年、2007年,秘书国家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考试试卷由两个卷册构成。卷册一为基础业务素质部分,包括职业道德和秘书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卷册二为秘书技能操作部分,包括案例分析和工作实务,案例分析和工作实务分别以“情景录像”和工作任务的形式呈现。获得二级资格还需进行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时间分别为90分钟和120分钟,均实行百分制,成绩都达到60分者为合格。
  鉴定的发展趋势首先,秘书全国统一鉴定工作,经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几年来不懈的宣传推动,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已被广大社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所认同。其次,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网统一考试远程监控平台已经发挥作用,监控面积逐年扩大,监控质量稳步提高。作为预防考试作弊有效手段之一的远程监控平台,对进一步提高鉴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全国统一鉴定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对科学规范考试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智能化考试试点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为实现无纸化在线考试提供了参考,采用智能化考试是正在积极探索的一种考试趋势。智能化考试能够在保障考试公平、公正的同时,提高考务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考务成本。秘书职业开展的智能化考试试点工作,为缩短卷考向无纸化考试转换的过渡期提供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最后,鉴于以往社会对秘书职业的偏见和我国高等院校秘书专业日渐萎缩的状况,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制度的实施,廓清了秘书职业的社会定位以及秘书职业的业务内涵,成为促进就业、促进专业发展和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动力。
  
  秘书岗位的需求与就业前景
  
  人才市场调查显示,在北京和其他经济发达城市,近五年来,与秘书岗位相关的人才需求都居于前5~10位中。具体来看,国内中小私营企业需要的主要是内勤与文员之类的人才,国内大中型企业和涉外组织用人单位需要的主要是秘书、行政助理、公关助理等。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人才类型层次的差异性与企业发展阶段需求变化的不平衡性,使秘书岗位供需情况、技能要求各有不同。
  (一)秘书岗位需求和就业前景分析
  内勤和文员岗位只需要简单的事务处理和文字录入操作,中专学历及以上的文化水平就可以胜任。这类岗位的需求量很大并呈现目前需求尚未饱和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两点:第一,部分入职者学历太低且无工作经验,难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第二,干过多年的秘书因为升至其他职位或进入其他部门,使原有岗位因缺乏合适人选而虚位以待。能够完成综合性办公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秘书人才(或称为行政助理、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需求领域较广,且需求量较大,企业付出的工资成本相对较高,当然要求也高,而恰恰这部分人员的流动性也大。因此,前者的秘书岗位的入职者就要通过自我学习、深造或职业培训以达到专业秘书的水准,而参加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就成为获得岗位资格准入的一个较为理想的途径。后者类型的秘书岗位入职者参加培训、鉴定则具有提升职业等级的效果。
  随着社会各领域、各层次从业人员的职业分工更加精细,以往单纯的办公管理工作也就需要多人分工与合作才能保证效率和质量;同时,领导层的决策活动已经在决策者层面上逐步与相关的信息加工处理等辅助性活动相分离,这就促使秘书职业在各个工作领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秘书从以往人们眼里“打杂”的单纯角色,逐步成为各类企业内勤管理与行政管理,特别是办公管理的特殊人才,由此秘书的职业角色在向以管理为主转换时,将其岗位职责描述为办公管理或助理就不足为奇了。秘书或助理岗位不仅要求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述能力、组织协调与分工合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还要求能熟练处理办公室综合事务,以及对待本职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专业秘书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但目前这支职业队伍已经相当庞大并且成为供需两旺的人才需求热点。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企业竞争的日益加剧,能够替代领导、上司承担部分工作压力,并具有管家角色的秘书岗位需求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二)秘书职业发展趋势的理性分析
  秘书主要从事办公程序性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协调,协助上司处理办公行政及日常事务,并为决策及其实施提供参谋与服务。它包含了从组织中的基础文员、专职秘书到高级行政助理等一个完整的行政辅助人员系列。秘书职业类型即秘书岗位群,分为工商业企业秘书和外事秘书、机关行政秘书及党务秘书等。
  秘书作为办公管理中承上启下的“银领”阶层,一向为社会所关注。从前台接待秘书到办公室秘书、高级助理、行政总监等位置,秘书的发展空间比专业技术人员更大。
  五级秘书一般包括公司前台接待、部门事务助理等。他们的职责一般比较单一,工作技能含量要求较低,薪金相对也低,年轻是五级秘书的表面特征。四级秘书包括部门经理秘书、经理助理等处于中层管理者的秘书和中小公司的经理秘书。他们的权力和责任较大,处理各种事件的能力较强,要求其具备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协调能力。三级秘书则包括公司首脑的私人秘书、董事会秘书、地区总裁秘书等。这是处于高级领导层周围的要职,对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都需要多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在职者的年龄也会偏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