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关于与课程设置相关的一些思考
作者:易建芝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师资队伍
高职教育改革首先要从培养目标定位出发,即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与实训为突破口,在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上加以调整,将高职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课程内容设置应注意时间性
笔者主要担任专业课程教学,所教的大多是毕业班的学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对用人单位比较重视的“已学专业课程”一栏很难填写,因为他们所学的专业课程实在太少,根本体现不出自己的专业竞争优势。这就反映出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应适当提前目前,我院与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在教学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方面,仍然是传统的“三段式”,即第一学年学公共课,第二学年学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学专业课,技能课与实践课放在第三学年。由于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学生面临毕业,往往容易分心,多半心思用于找工作,所以真正的专业知识就学得很少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对这种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将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教学提前。
要打破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顺序我院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将理论课程置于前,将实训课程置于后,一般情况下是先开设专业理论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以巩固专业知识训练其实践能力。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容易造成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的割裂,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笔者所教的一门课是《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这是一门应用型的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教学生计算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但在讲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不是如何计算,而是学生对课程研究对象的感性认知几乎为零。以其中“设备安装工程定额与预算”一章为例,涉及切削设备、铸造设备、锻压设备等的安装,课程的任务是计算安装这些设备所需的费用。但是,对什么是车床?什么是铣床?这些设备是什么样的?其功能与性能如何?学生都没有概念,怎能知道怎样安装,怎样计算安装所产生的费用呢?为此,教师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收集与课程相关设备的图片资料,制作成幻灯片,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补上感性知识的缺陷,然后才能正式切入教材上的知识点。教师教得吃力,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因此,必须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顺序作出相应调整。要打破传统的教学顺序,先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或实训课时,使学生具有感性认识,先“知其然”,使其产生“知其所以然”的求知欲。再根据实践的需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中,让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认识到理论学习与技能形成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再回到课堂上来学习专业理论,学生就能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渴求,把握课堂教学,有针对性地讲解,产生良好的师生互动效应,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高职教育专业众多,课程性质各异。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内容及学生的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安排顺序上采取“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也可以颠倒过来,在认识上采取“感性认识(既非理论,也非实践)——理性认识”的模式,在内容上采取问题——知识——经验——技术的模式,或采取经验——问题——知识——技术”的模式,或采取“知识——经验——问题——技术”的模式等。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以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也可以从问题出发,打破从概念到原理的传统逻辑顺序,这样会使教与学都能有的放矢。
课程实训安排应与社会实践项目安排的时间保持一致很多工程项目都有时间性。譬如,水利工程的季节性就很强,一到汛期,南方各地的工程基本停工,此时就很难找到相应的项目让学生进行施工实训。造价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招投标方面的实训,最好安排在下半年,因为那时正是水利工程招投标的高峰期。如果课程实训时间不考虑这种行业特性的话,就很难找到实训项目,势必会使学生失去很多实训的机会,不利于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安排应与项目动态保持一致。
运用项目教学法调整课程结构
学生普遍反映,经过一次精心组织、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所学知识胜过一学期的课堂教学。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会了搜集资料,遇到专业知识问题,也许这些知识点教师讲过多次都没记住,但此时请教老师或请教同学一次,就再也不会忘记了。在分组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懂得了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自己的沟通能力、团结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怎样的课程设计可称为一次精心组织的课程设计呢?一次精心的课程设计应具备如下条件:该设计过程应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应与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应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该设计应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解决课程设计的实际问题;学生必须与人沟通、交流、合作,才能克服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这些条件就是目前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广泛采用的“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条件。
所谓项目教学法,就是给一个由学员组成的小组指定一项确定的工作,由他们自己计划并完成工作,工作结束后应当有一个正确的结果,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方法。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核心追求是不再以将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并最终得到这个结果,进行展示与自我评价,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与监督者。
由于经验知识与技能往往具有个体性与具体情境性,往往无法通过直接传授使学生获得,只能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自己领会与建构。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能动地学习。
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应多采用项目教学法,增加实践、实训、实务教学的比例,使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知识和技能学习,使其能够在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岗位群中广泛就业,顺利顶岗工作。即使今后需要转岗,也无须经过更多的再培训,可顺利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与角色转换。
节约专业教学资源,培养专业教师队伍
无论课程内容调整,还是项目教学法实施,都要求专业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实施项目教学法要求高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企业的生产实际设计教学内容,自主开发职业化的教学环境与立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关注课程顺序调整、课程结构调整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教师能力的调整与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都是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非常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课程结构调整的阻力。尽管学校提倡教师参加专业实践,使教师了解专业,使理论课教师熟悉实际生产岗位,但由于知识的局限与时间上的仓促,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现象。仅有的少部分“双师型”专业教师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教学中,因为他们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教学辅助工作上,由此造成专业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高职院校应让专业教师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学,并给他们提供机会进行专业培训与进修,使其不断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紧跟行业发展,以满足课程调整与实施项目教学法等高职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师培养与激励机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有归属感与认同感。高职教师则应从我做起,努力向上,注重自身素质提高,跟上教改步伐。
高职院校要想在教育市场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的一席之地,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提高教师队伍能力,新的高职教育体系才能形成,高职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
参考文献:
[1]朱金珊.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07,(11).
[2](美)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之通过工作设计和目标设定管理绩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易建芝(1971—),女,湖南醴陵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