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国内近五年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作者:张 惠
关于师资的研究笔者所收集的论文资料中,几乎每一篇都提到高职ESP教师的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其中,更有专门论述这方面的文章。如,熊倪的《ESP教师角色——建设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师队伍》(2006),可见师资是高职ESP教学重要的一环。教师合作是关于高职ESP教师的具有启发性的理念,郭曦(2003)和熊倪(2006)分别撰文提及。教师合作即由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共同合作完成专业英语课的教学。郭曦(2003)认为,可以大胆地尝试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全面合作教学,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不仅可以尝试由语言教师主讲、专业教师辅助的形式,也可以尝试由专业教师主讲、语言教师辅助的形式,甚至还可以尝试通过细化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让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全面分享教学职责。熊倪(2006)认为,ESP教师角色之一就是作为“合作者”的 ESP教师,为了满足学习者特定的需求,ESP教师必须先与专业领域的专家密切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始于课程开发阶段,并可能一直持续到教学阶段。同时,熊倪还对合作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ESP教师能力也是师资研究的热点。卢艳华等(2006)指出,当前普通英语教师担任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缺乏教学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熊倪(2006)认为,ESP教师除了必须具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能力外,他们还必须参与需求分析、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材的编写或改编以及进行评估等工作。但在专业知识的重要性的问题上,卢艳华和熊倪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卢艳华等认为,专业英语教师要做出时间和精力上的牺牲来学习专业知识,应当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与能力,成为一个高效的专业英语教师。而熊倪认为,ESP教师并不需要真正地去学习专业知识,但要求做到以下三点:(1)对ESP内容持积极的态度;(2)拥有专业领域的基本原理知识;(3)对自己已有知识有清楚的认识。换句话说,ESP教师不应成为教授专业课的教师,而是对专业充满兴趣的学生。关于教师的作用,熊倪(2006)介绍了教育学家达德利·伊万斯和圣·约翰关于ESP教师五种主要角色的分类,分别是教师、课程设计者和教材提供者、合作者、研究者、评估者。他指出,ESP英语教师与普通英语教师的差别主要在于后四个角色中。
研究特点、启示及未来的方向
总体特点近几年来,国内对高职英语ESP教学的研究获得长足发展,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尤以2005年、2006年发展最为迅猛,这与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有关。然而,关于此主题的论文数量总体上不算多,其中优秀论文更少,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屈指可数,质量有待提高。而且关于英语ESP教学的实证研究数量少,科学性、说服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用词大而模糊、定义不准等多方面的问题。例如,很多人爱使用“教学模式”一词,但是不知“教学模式”是指课程设置,还是指教学方法。虽然ESP教学在操作上可供调查研究的内容很多,而在理论上范围相对狭窄,但很多学者似乎更倾向于在理论方面反复进行表述。应该说,前人的研究已经给了我们比较深入的理论指导,而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我们应加大对高职英语ESP教学的实践研究,丰富教学教法。
实践研究的特点、启示及方向实践研究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近五年的研究论文表明,国内学者普遍重视ESP中的目标情景分析,而不太关注学习分析,也就是普遍重视结果多于重视教学过程,今后,可多侧重于对后者的研究分析;(2)实践研究更多侧重于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编两个环节,偏向于从总体、宏观上论述,细节把握不多;(3)实践研究中的建议大部分是作者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并没有用实证来支持其可靠性,研究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4)ESP学习策略研究是研究的盲点,个别研究中提到,但只是一笔带过,可多在这方面进行尝试。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实证做进一步研究的专门领域分别是高职ESP特有的教学设置系统、分门别类的ESP教材、师资培训系统以及面对社会开考的各种ESP水平测试系统。李俊芬在《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2003)一文中提到,让ESP体系的每一个环节系统化,这是一项艰巨但十分有意义的任务。
结语
本文在收集国内近五年高职英语ESP教学研究论文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研究论文的内容、特点以及它们带来的启示、今后的研究方向,目的是为了抛砖引玉,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资料的来源。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国家着力发展的领域,与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ESP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发展。希望本文能激发起更多学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兴趣。笔者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摸索,勇于实践,最终一定能够形成完善的ESP教学体系,用之培养既能懂、又会用专业英语的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勇军.高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8).
[2]冯瑗.试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EGP+ESP方案[J].疯狂英语(教师版),2007,(6).
[3]章文君.中职生源高职生的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8).
[4]卢艳华,张秀梅,邢少飞.谈ESP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6,(20).
[5]苏冬梅.专门用途英语与职业英语教学[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2,(4).
[6]李俊芬.高职英语教学引入ESP模式的探索[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7]陈颖,卢莉,杨新月,简雅娟,李晶.高职护理专业ESP教学的尝试与结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06,(34).
[8]张伟,付大安.一项基于ESP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2).
[9]汤小叶.ESP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10]奚家文.ESP经验对高职英语教育原则的印证和启发[J].辽宁高职学报,2006,(5).
[11]葛诗利.从《基本要求》看专科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2).
[12]秦茹萍.加拿大ESL教学与我国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11).
[13]蔡双霜.ESP应用于高职本科英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14]桑兰.把因特网引入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中[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15]卢哲.浅析高职院校ESP的实践性教学[J].甘肃农业,2005,(9).
[16]熊倪.ESP教师角色——建设有高职特色的英语教师队伍[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9).
[17]顾月秋,费斯威,何培芬,李师君,步雅芸.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12).
[18]龚兵.高职英语的ESP解决方案——来自社会调查的答案[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19]闵建杰.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
[20]郭曦.改进高职院专业英语教学的对策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作者简介:
张惠(1982—),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本栏责任编辑:尚传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