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误区与反思

作者:王 影




  摘要:高职院校扩大办学规模的一个重要动因,是通过在校生数量的增加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办学成本,从而实现收益的增加。但通常在实践中,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收入与支出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本文反思了在高职院校追求规模效益的过程中的误区,并重新定位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关键词:规模效益;适度规模;办学成本;误区
  
  规模效益与高职院校的扩招
  
  “规模效益”又称“规模经济”,源自于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由于生产规模扩大而导致平均成本(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下降的情况。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是为了取得成本的优势。规模不经济是指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后,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的情况。
  高校的规模效益是指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使得高校生均培养成本下降的情况。通常学者们认为,当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增长大于生均培养成本的增长时,高校就实现了规模效益。在规模效益理论的影响下,很多高职院校迅速扩大在校生数,试图通过使生均培养成本降低从而实现收益的增加。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平均规模为2523人,而2005年这一数字已增至3909人。但与规模效益理论所描绘的美好前景相反,现实的情况是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收入与支出的差距越来越大。不仅如此,学校的收益甚至呈现出明显的负增长。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在高校追求规模效益的过程中步入了哪些误区,并重新审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高职院校追求规模效益的误区
  
  强调经常性成本,忽略建设性成本高校的成本包括经常性成本和建设性成本两部分。经常性成本(又称可变成本)包括人员费用和公用费用两项;建设性成本(又称固定成本)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如教学楼、教学设施、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等的建筑费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费)以及购买或租赁耐用资产的支出、利息等。那些认为高校扩大规模可以降低办学成本的学者的依据是,在高校的经常性成本中人员性经费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将是决定经常性成本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而要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在不减少现有教师数量的基础上就要扩大在校生规模。在研究规模效益时,学者们通常假定建设性成本不变(或变化较小),以生均经常性成本的变化为依据来研究学校的适度规模。可见,在研究规模效益时学者们假定建设性成本投入不变或变化不大(或因为难以评估、折算而忽略这一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在不新建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以及不新添教学设施、大型仪器的前提下,才能在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而致生均经常性成本减少时,实现规模效益。但实际的情况却是,高职院校往往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扩招,造成教育资源的紧缺,进而又被迫购买土地、兴建校舍、购买试验设备等等,大大增加了建设性成本的投入。而建设性成本增加了,高校规模效益的前提条件也就发生了变化,必然会带来规模的不经济。当学校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时,建设性成本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图1所示,2001~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自筹基建经费支出呈大幅度上涨,2005年的自筹基建经费已接近2001年的2倍。而同年全国高职高专的基建支出已经占据了经费总支出的17.21%,这必然会给高职院校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
  
  片面强调院校规模,忽略专业和系的规模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院校的规模,也就是院校的学生总数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另一个是指专业和系的规模,就是指专业和系的学生数应达到一定的规模。研究表明,专业规模和系的规模比学校规模对各类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大。当学校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专业规模和系规模的扩大往往比学校规模扩大更能提高学校资源的使用效率。相反,如果靠增加专业和系数量的方式来扩大规模,往往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原因在于专业和系数量的增加会带来诸如对管理、师资、设备等需求方面的变化,以及额外的建系成本。在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中,影响工科类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最大因素是实验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影响财经、政法及语言类高职院校规模效益的最大因素是生师比。但实践中高职院校在追求规模效益时,往往片面强调学生总数,忽略专业和系的规模效益。特别是新增专业时,没有考虑到现有专业布局,造成专业数量过多、规模过小,难以实现规模效益。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实践教学比重很大,特别是工科类专业往往在配备实验实训条件以及维护保养仪器方面需要大量的投入。如果专业规模过小而使这些资源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必然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因此,为了降低生均培养成本,在分析社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系和专业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专业之间的关联度,使其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实现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资源最大限度的共享。
  
  重视成本,忽视收入企业追求规模效益是通过规模的扩大,降低平均成本,最终获得更多的收益。而高职院校的规模效益与企业的规模效益是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当规模扩大后,单位产品的价格是不变的,企业才会由于平均成本的降低而导致收益的增加。但对于高职院校,学校规模扩大后生均总收入不是固定的,而是降低了。因为高职院校的收入主要包括学杂费收入、财政拨款、社会捐赠、银行贷款(民办高职院校还包括举办者投入)等方面。在现有的高职教育经费体制下,大多数高职院校要实现收支平衡还很困难。正如表1所示,当高职院校在扩大学生数量、降低生均经常性教育支出的同时,生均收入急剧减少,呈现出明显的规模不经济现象。2005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数与本科生数基本持平,其培养成本为普通高等教育的1.64倍,但该年高职高专的财政性拨款仅为本科院校的1/8。同年,财政性拨款占高职高专总收入的比例为32.01%,远远低于本科院校44.60%的比例。现在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已达到空前的高度,财政拨款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要达到本科院校的扶持力度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要真正满足办学经费的需求,更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一项针对高职院校的调查中,有33%的校长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或不能到位,高达85.2%的学校认为主要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
  
  忽略自身的办学条件高职院校是一个由土地、校舍建筑、实验实训条件、教师、管理、图书馆等资源组成的一个系统。规模效益的发挥应以各要素的协调、高效率运转为目标,以现有资源的最大承受限度为前提条件。而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在规模的扩张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造成师资、实验实训、教室、图书馆、操场等资源的紧缺。而随着教育部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进行,那些资源紧张型院校又不得不大兴土木,新增投资。这使得原本就起步晚、底子薄的高职院校苦不堪言,规模不仅没有降低成本,反而带来了更大的不经济。
  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学术界对高职院校规模效益做系统研究的比较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是湖北工业大学校长熊健民。他根据2002年高职院校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得出仅从生均经常性支出来看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是11410人;仅从生均总支出来看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是12716人。也有学者提出高职院校的适度规模是5000人。
  可见,不同学者对于适度规模所得出的结论差距较大,甚至相去甚远。对于研究者所得出的适度规模,高职院校应当慎重考虑。因为学者在研究规模效益时通常都没有考虑到建设性成本,而当学院处于迅速扩张期时往往要投入巨量建设性成本。即便学校在短期内不必投入大量建设性成本,生均成本的降低也未必会带来收益的增加,因为在现有财政支持力度下,只靠学费等手段是很难解决投入问题的。
  高职院校也不能过分放大规模的作用,规模能产生效益的前提应是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那些现有资源已经紧缺的学院则不适合在短期内大规模扩张,否则必然带来沉重的财务负担。高职院校往往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为了获得更多的办学收入而不得不扩大招生,招生规模扩大后又不得不追加大量的人员性经费和建设性投入,造成规模不经济。
  事实上,能给高职院校带来效益的不只是规模,还有“范围”。范围经济是指因同时生产(经营)几种有关的物品或服务而引起的节约。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果能同时把教育、培训及服务作为它的生产活动和服务行为,就会产生教育资源的共享、组合与匹配,从而产生范围经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产品”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因而资源利用效率低。如果能增强其培训和服务功能将会大大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开展专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岗位培训,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等等,都可以为学校创收。高职院校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相比一个明显的好处是,不会影响现有教学质量,不需要增加人员性经费和建设性成本,既可以为学校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教师的收入。
  
  结语
  
  高职院校的领导者要清楚追求规模效益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收益的增加,但规模扩大后往往伴随的是收益减少甚至是入不敷出。因此,要理性对待学者所得出的适度规模。高职院校的扩招应以现有资源的最大承受力为限度,特别是资源紧张型院校更要警惕大规模扩招后所带来的不良经济后果。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高职院校来说,扩大规模的最好办法是,在研究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现有专业和系的资源利用率,扩大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专业和系的规模或新增相关专业,切忌盲目设置新专业或成立新系。
  
  参考文献:
  [1]丁小浩.中国高等院校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王保华,从春侠,等.高等职业教育:现状与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02-15(3).
  作者简介:
  王影(1980—),女,硕士,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高教研究室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和高等教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