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卷 魏晋南北朝军事史

 

  一、魏晋南北朝军事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包括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3个历史阶段,具体时间是从曹操迎汉献帝于许县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至隋文帝杨坚篡周称帝的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共历386年①。
  东汉末年,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诸州郡牧守起兵讨伐专擅朝政的董卓为标志,刘氏天下陷入群雄混战的分裂割据局面。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占据兖、豫2州的曹操把名存实亡的汉献帝迎至自己控制的许县,将其当作傀儡,自己以司空执掌朝政,取得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优势地位。随后,曹操经过10余年的东征西讨,相继消灭各股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并由此奠定了曹魏的基础。在曹操统一北方的同时,刘备占据了巴蜀地区的梁、益2州,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巩固了江东地区的统治,曹、孙、刘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渐形成。至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孙权称吴王,吴黄武八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孙吴政权。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魏、蜀、吴三国之间在经过了不断的大规模战争之后,曹魏于景元四年(公元263年)灭掉蜀汉。随后,司马炎于咸熙二年(公元265年)代魏称帝,建立西晋王朝。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晋出兵灭掉孙吴,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西晋的统一没能维持多久。由于西晋王朝实行的是保护优待士族高门、残酷压迫和剥削各族人民的门阀政治,因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非常尖锐。加上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不久爆发的统治阶级之间混战争斗的 八王之乱 ,更使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至西晋末年,终于相继爆发了流民和各族人民的反晋大起义。西晋政权在遭受各族人民的不断沉重打击后,于建兴四年(公元316年)被匈奴汉国灭掉,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之中。
  西晋灭亡后,晋琅玡王司马叡在江南称帝,以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为都,史称东晋。与此同时,北方进入长期分裂割据的 五胡十六国 时期。
  五胡 ,是指匈奴、羯、鲜卑、氐、羌等5个少数民族。 十六国 ,是指以五胡等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16个割据政权。十六国包括:成汉、二赵(前、后赵)、四燕(前、后、南、北、燕)、五凉(前、后、南、北、西凉)、三秦(前、后、西秦)和大夏。实际上,当时北方存在过的割据政权不只16个,除上述外,还有西燕、冉魏、代国等政权。十六国时期是一个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各族政权之间互相争雄,征战不已。其中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及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都曾一度消灭群雄,统一北方,但由于当时北方民族隔阂还比较深,各族人民之间的融合还没有能够完成,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他们的统一都没能维持多久,北方更多的时间是处于分裂割据与争斗混战之中。直至北魏太武帝于太延五年(公元439年)统一北方,这种局面才告结束。这一时期的东晋,长时间地偏安江南,与北方十六国处于南北对峙的局面。但东晋也曾发动过数次北伐战争,有些北伐战争并曾取得不小成果。东晋于元熙二年(公元420年)被刘宋取代,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天下处于南朝各代与北朝各代对峙的局面。
  ①   关于魏晋南北朝的起始年限,有不同的说法,本书采用建安元年说。
  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北府兵下级军官出身的权臣刘裕篡晋称帝,建立刘宋政权。宋升明三年(公元479年),执掌刘宋禁军大权的萧道成仿效刘裕,代宋称帝,改国号为齐,建立南齐政权。齐和帝中兴二年(公元502年),齐宗室萧衍代齐称帝,建立萧梁政权。梁敬帝太平二年(公元557年),在平定梁末侯景之乱中立有大功的陈霸先取代萧梁,建立陈朝。
  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陈灭于隋,天下复归于一。上述宋、齐、梁、陈4朝相继在南方立国,皆以建康为都,这一时期史称南朝。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进兵灭掉北凉,完成北方的统一。北魏为鲜卑拓跋部所建。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部落酋长拓跋珪在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称王,建立北魂政权,后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为都,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北魏建国后,凭借其强悍骑兵四处征伐,至太武帝时终于统一了北方的广大领土。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北方重又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高欢割据今山东、河北(太行山以东)地区,拥立魏宗室元善见为帝,以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为都,建立东魏政权。与此同时,宇文泰割据关陇地区,拥立西奔入关的魏孝武帝元修,以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为都,建立西魏政权。东西魏的皇帝都是傀儡,朝政大权分别掌握在各自的丞相高欢和宇文泰手中。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代东魏称帝,建立北齐政权。西魏恭帝三年十二月(公元557年),宇文泰之子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立北周政权。
  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77年),周武帝宇文邕出兵灭掉北齐,又一次完成北方的统一。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至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南方的陈朝,统一全国。从北魏统一北方至隋文帝灭陈,这一时期史称北朝。除去隋代周后到灭陈间的9年不算,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各朝共历143年。
  南北朝对峙期间,南北之间(如北魏与刘宋、北魏与萧梁)曾爆发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①。虽然当时双方都不具备消灭对手的条件,但从战争结果看,南朝败多胜少,北朝败少胜多,北朝居于优势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众多民族相互争斗而至融合的时代。
  在魏晋南北朝的386年内,除西晋30余年的统一外,南北始终对立,天下长时间地处于分裂状态。就南北各自的形势来说,南方虽大体有一个统一的局面,但却先后有孙吴、东晋、宋、齐、梁、陈6个政权存在,广大北方地区则始终处于分分合合的局面之中。曹操、后赵、前秦、北魏曾四度统一北方,但曹魏和北魏所开创的统一局面各维持了百年左右后,最终还是被分裂局面所代替,而后赵、前秦的统一则根本没能维持多久。到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随着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周武帝再一次实现北方的统一时,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已经接近尾声了。除去上述的统一时期,北方其余时间则处于各族政权林立,各政权之间互相争雄混战的局面之中。北方自曹魏开始,先后存在过24个政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之中①。
  ①   此指隋取代北周前的南北朝对峙期间,亦即本书所涉及的年代范围。
  ①24个政权为:曹魏、前赵、后赵、冉魏、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燕、西秦、后凉、南凉、南燕、南凉、大夏、北燕、代国、北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战争次数多、战争规模大,是魏晋南北朝的一个时代特点。据《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统计,这一时期的大小战争共有666次之多,而从史籍上看,实际的战争数目恐怕还不止于此。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林立,各政权之间常进行攻灭他国的兼并战争或关乎双方生死存亡的决战,因而战争的规模往往很大。西晋灭吴之战,西晋共出动水陆大军2O余万,多路齐发,一举灭吴。秦晋淝水之战,前秦一方以步骑25万为前锋,共出动近百万大军进攻东晋。十六国前赵、后赵、前燕等政权,都拥有数十万军队,它们之间也常进行大规模的战争,前后赵的洛阳决战,双方投入的兵力都在10万左右。
  在当时大分裂、大动荡、众多民族互相争斗而至融合、战争频繁等历史条件下,魏晋南北朝军事的各个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这一时期的军事制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从三国曹魏开始创设的中外军制度,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个王朝所沿用。三国时期逐渐形成的世兵制,也大体为后来的各朝采用。而十六国各少数民族的军事制度则既有对自己民族特点的保留,又有对汉族制度的吸收。北朝,东魏北齐的夷汉分兵制与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各具特色,而其中的府兵制经改造后直接为后来的隋唐所采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时间的南北对峙,使得南北双方都注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力图在南北抗争中战胜对方,从而促进了南北双方在军队建设及战略战术上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在南北朝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南朝的地理特点是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运便利,又先后以黄河、淮河、长江为界与北朝对峙,极利于水军作战。因而南朝各代极重视水军的建设,其水军比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不仅有各种类型的大小战船,还在战船上配置 拍 等新式武器。在与北朝交战时,无论攻与守,南朝大体都以水军为主力。在战略战术上,南朝针对当时的敌人北魏骑兵强大,长于野战不善攻坚的特点,在与其交战时常采取固守坚城、坚壁清野的策略。为了发挥水军的优势,南朝在向北魏发动进攻时,也常选择雨水充沛、河水涨满、利于水军行动的盛夏出击。而北朝的北魏,拥有数十万强悍的骑兵,长于野战,不善攻城。针对南朝选择盛夏进兵、固守坚城等特点,北魏则常采用后发制人的策略,即当南朝军队乘盛夏来攻时,北魏军队暂避一时,及至 秋凉马肥 时,利用骑兵优势,大举反击。同时,北魏常弃短就长,采用绕过南朝军队固守的坚城,进行远距离迂回纵深穿插的战法,直插南朝腹地。刘宋元嘉末年,北魏太武帝即采用这一策略,连过刘宋六州之地,饮马长江,直逼其京师建康。
  而北魏后来逐渐注意发展步兵,使之与骑兵协同作战,就是对其单一骑兵不利攻城这一缺陷的弥补。
  魏晋南北朝是众多民族由争斗而至融合的时代,当时的军事活动也呈现着民族的特点。各少数民族在争雄战争中都注意发挥自己民族的优势,扬己之长,克敌之短。这既丰富了当时的战略战术,也促进了相应战略战术的发展。一般来说,北方各少数民族都精于骑射,因而他们在战争中常以骑兵为主力。北魏为鲜卑拓跋部所建,拥有数十万精悍骑兵。在战争中,北魏常以骑兵为主力。北魏太武帝在攻破柔然之战中,充分发挥骑兵优势,以轻骑兼马突袭柔然大获成功。又南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也以骑兵为胜。而东晋末年刘裕北伐时,针对南燕铁骑强大的特点,重新使用久遭废弃的车兵,与骑、步协同作战,增强了自己一方与骑兵作战的能力,终于一战成功,灭掉南燕。
  刘裕以骑、步、车协同作战的战术,便是针对南燕骑兵强大而对战略战术进行调整改进的结果。
  由于这一时期政权林立,各政权之间称雄争霸,战争不断,因而每个政权不管实力如何,欲图自保以至发展,所要对付的常常不止一个对手。这使得各个政权更加注意兵略谋略的运用。各政权统治者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争取制敌于先,谋而后动,他们或联此抗彼,或声东击西,或各个击破。
  这一时期兵略谋略的发展因此显得极为突出。三国的曹操、诸葛亮、吕蒙、陆逊,两晋时期的羊祜、杜预、刘裕、谢安、调玄,十六国的石勒、王猛,北朝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崔浩、高欢、宇文泰、周武帝宇文邕等,都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人物。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如官渡之战、彝陵之战、淝水之战等都发生于此时,正是这一时期兵略谋略得到重大发展的直接体现。
  二、三国的军事制度
  魏蜀吴三国正式成立的时间分别是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蜀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但三国鼎立的局面及三国各自的立国规模,却早已形成。因此,这里所述及的军事制度,包括三国尚未正式成立却已初具规模这一段时间。
  (一)曹魏的军事制度
  1。军事领导机关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并以许县为都,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都许后,曹操先后以司空、丞相执政,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汉献帝完全成为傀儡。所以史家说汉献帝自 都许之后,权归曹氏,天子总己,百官备员而已。 ①在这种情况下,曹操的司空府、丞相府即所谓 霸府 ,成为真正的权力机关。同时,它也就成为当时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在曹操的霸府中,军权由曹操自己独揽,下设领军、护军各一人为最高军事幕僚。领军、护军平时辅佐曹操理事,参与军事机密与决策,战时则可在外代表曹操指挥、监护诸军。此外,曹操霸府中先后设置有司马、军师祭酒、军师等多种军事幕僚,佐理兵事。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后,曹氏霸府转化为曹氏王朝,曹丕转以皇帝身份执掌全国军政大权。曹丕为防大权旁落,废丞相、恢复仅作为虚衔的东汉三公制度,又将原属内廷少府的尚书出为独立部门,使其成为全国的中枢行政机关。同时,曹丕又设置中书监、令,掌管朝廷机要。
  从行政部门说,曹魏尚书五曹中有五兵尚书一职,掌管军事,这应该是曹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但实际上,由于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而典掌机要又与皇帝接近的中书监、令由于常能参与国家机密及决策,其权力往往大于尚书。曹魏时,还有掌管全国军事的 都督中外诸军事 一职。任此职者,实为全国军事统帅,权任甚重,因而并不常置。曹魏宗室大臣曹真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出为 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为此职之初设。
  曹魏后期,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3人相继以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掌握朝政大权,曹氏皇帝逐渐成为傀儡。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又仿效曹操,自任相国,总理朝政。司马氏执政期间,与曹操如出一辙,其大将军、相府成为实际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
  2。军队体制曹魏的军队,由中央直属军队及地方军队组成,其中央直属军队又分为中军、外军两部分,地方军队即各地州郡兵。
  中军指驻屯京师地区的中央直属军队。中军既担任京师宿卫,又承担出处征战的任务,是曹魏军队的主力,总兵力达10万以上①。曹操时期的中军,以中领军、中护军为其统帅,其中包括 虎豹骑 等曹操的护卫亲军。当时的中军,即外从曹操四处征战,内充曹操霸府、汉献帝宫阙及京师宿卫。曹操对傀儡皇帝看护甚严, 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 ②因而袁绍在讨伐曹操的檄文中说: 操以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称陪卫,内以拘质。 ③这些宿卫任务,即由中军担任。曹丕称帝后,中军主要由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等营组成,其中中领军和中护军为中军的统帅,而尤以中领军权任为重。中军中的武卫营职掌宫廷宿卫,其他各营负责宫廷之外的京师各地宿卫。此外,东汉以来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校尉营,仍属中军之列,但其兵力已很有限④。
  ①   《后汉书》卷 72 《董卓传》。
  ①   《晋书》卷 2《景帝纪》云: 帝统中军步骑十余万以征之.②   《后汉书》卷 10 《献帝伏皇后传》。
  ③   《后汉书》卷 74 上《袁绍传上》。
  外军指屯驻京师以外各地的都督所领军队,相对于中军而得名。外军虽居于外,但从性质上仍属中央直属军队,这一点与州郡兵有所不同⑤。曹操起兵之初,兵力不多,统治区域也很有限,无所谓中外军之分。及至其势力获得巨大发展后,遂在新统治区内设置将领率兵镇守,这是曹魏外军之起源。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征孙权还,命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26军驻屯居巢(今安徽桐城南),这是曹魏都督之初设。曹魏建国后,魏文帝曹丕为适应军事需要,正式设置都督诸州诸军事一职,在沿边诸州 初置都督诸军,东南以备吴,西以备蜀,北以备胡。 ⑥时任都督者,随其资望轻重分别加以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安(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平(平东、平西、平南、平北)等将军号,有时或兼任所督州之刺史。都督主管一方军政,是所督区域的最高军事统帅。
  但都督从名义上说是皇帝派往外地镇戍的中央官员,要随时听候中央调遣。
  都督所领军队由中央授与,也要经常接受中央调动,属中央直属军队。曹魏都督所领外军、主要分布于东部青徐、东南扬州、南部荆州、西部雍凉、中部豫州、北部冀幽并等重要地区①。外军是曹魏军队中的重要力量。
  曹魏州郡兵指各州郡所拥有的地方军队。州郡兵归所属州刺史及郡太守统辖,其主要职责是维持境内社会治安,保护封建秩序。但有战事时,也要接受中央及所属都督调遣外出征战。再魏州郡兵的数量随其州郡情况各不相同,但州郡兵的兵力从总体看远逊于中、外军力量很弱,在曹魏军队中不占主要地位。
  3。军兵种与兵役制度曹魏是三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占有汉13州中的9州,地广人众,其全国军队最多时近50万,兵力甚为雄厚。曹魏数十万大军主要由步、骑兵及少量水军组成。
  步兵是曹魏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曹操时期,其军一度仅有骑兵600余名,此外全为步兵。后曹操先后平定袁绍占领的青、冀、幽、并4州,消灭乌桓及平定关中,缴获大量马匹并收编不少精于骑射的少数民族部队后,骑兵数量急剧增加。尤其在消灭乌桓后,曹操 悉徙其族居中国,帅从其侯王大人种众与征伐。由是三郡乌桓为天下名骑。 ①此外,曹操还在平定关中的同时占领了西北凉州等产马地区,这更有力地支持了其骑兵部队的建设。自曹操统一北方后,其军中骑兵的数量虽尚不如步兵,但已在军中占相当比重,与步兵共同成为曹魏军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骑兵速度快,冲击性及机动性都远强于步兵,骑兵在曹魏军中的作用甚至超过步兵。此后,曹魏出兵,一般皆以步骑配合,协同作战。
  曹操早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就曾在邺城(今河北监漳西南)
  修玄武池训练水军。曹操在占领荆州后,更是收编了荆州的绝大部分水军。
  但不久曹操大败于赤壁,所有水军一朝复灭,荡然无存。此后,曹操及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出于对吴军事斗争的需要,都曾修治水军,使曹魏始终拥有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但从整体看,水军在曹魏军队所占比例很小,远不能与步、骑二军相比,在军队中不占主要地位。
  ④   《三国志》卷 14 《魏志?刘放传附孙资传》注引《资别传》云: 今五营(谓五校尉营)所领见兵,常不过数百。 ⑤   参见何兹全先生《魏晋的中军》,载《读史集》。
  ⑥   《资治通鉴》卷 80 《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胡三省注。
  ①   参见唐长孺先生《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①   《三国志》卷 30 《魏志?乌桓传》。
  曹魏前期,其集兵方式主要有召募、征发、强制降附及亡户充兵,以少数族人为兵等4种。曹操起兵之初,除投奔他的豪强地主所带私兵部曲外,主要即由召募而来。而实际私兵部曲的加入军队,也可以视作另一种形式的 应募.在平定一些地区后,又常在这些地区征发百姓及豪强宾客充兵。
  强制降附充兵也是曹操的主要集兵方式,如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得青州黄巾降卒30余万,收其精锐组成一支军队,号 青州兵.此外,曹操还常以匈奴、乌桓等少数族充兵②。
  曹魏建国前后,世兵制逐渐形成,并成为曹魏主要的兵役制度。所谓世兵制,即是一旦为兵,要与一般民户分离单立户籍,成为军户;军户不经放免要世代为兵;军士身份地位因此日渐微贱的一套制度。为了防止士卒逃亡或降敌,曹魏统治者将兵将家属集中到统治中心作为人质,这些兵将及其家属便是军户,或称士家。将士如有逃亡等事,便要罪及家属。曹魏建国后,魏文帝曾一次 欲徙冀州士家10万户实河南 ①。可见世兵之盛。世兵制是当时为了保证兵源,国家强迫一部分人世代充当职业士兵的特定制度。
  ②   以上参考何兹全先生《魏晋南朝的兵制》,载《读史集》。
  ①   《三国志》卷 25 《魏志?辛毗传》。
  (二)蜀汉的军事制度
  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在赤壁之战前,仅以一支不很强大的军队寄寓荆州,没有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后,刘备经过多年经营及收编荆州军队,兵力达到数万,并占据了荆州大部。随后,刘备进军益州吞并刘璋,全据荆、益二州,蜀汉王朝初具规模。
  刘备在称帝前,先后以左将军、益州牧、汉中王等名义组成政府机构,他自己既是政府首脑,又是最高军事统帅。同时,刘备在其府中设置一整套军政幕僚,以军师将军诸葛亮为幕僚长,又以亲信将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分统众军。刘备称帝后,以皇帝名义继续统帅全国军队,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总理全国军政。刘备时期,以刘备为主,加上诸葛亮以及刘备手下幕僚和近臣,组成了蜀汉政权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
  刘备死后,继位的太子刘禅年仅17岁,而且才质庸劣,诸葛亮以丞相辅政,掌握朝廷军政大权。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姜维等先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执掌军政大权。他们虽都带兵居朝外,但朝廷 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 ①刘禅在位期间,名义上的最高军事统帅当然还是他自己,但实际军权却掌握在执政的大臣手中。而诸葛亮等人的丞相府、大将军府,也就成为当时真正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蜀汉后期,也曾设置都督中外军事一职,如姜维就曾在蜀汉廷熙十七年(公元254年) 都督中外军事。 ②任此职者,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
  刘备称帝前,其军队无所谓中外之称,由刘备亲自领导和指挥。其手下将领,分别以各种将军号统率诸军。刘备称汉中王后,以亲信大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将军,使其分统诸军驻屯地方及中央各地,为一方军事统帅。其中前将军关羽镇守荆州,权任最重。同时,刘备又以大将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另一战略要地汉中,亦为一方军事统帅。
  刘备称帝后,蜀汉军队渐有中外军之称。但蜀汉军队由于总数不多,又常年处于调动战斗之中,有时中外军的区分不甚明显。比如蜀汉丞相孔明、大将军蒋琬等人所率军队从性质上说应为中军,但实际上其军却长年驻屯汉中对魏前线,更似曹魏的外军。
  蜀汉意义比较明确的中军是中央禁卫军,主要由左右羽林及虎步、虎骑二营组成③。左右羽林分由左右二部督统率,虎步、虎骑二营各有将士约五六千人,其首领为虎步监和虎骑监。④蜀汉的中央禁卫军职掌皇宫及京师宿卫,其统帅没有固定职位,由皇帝指定任命。此外,蜀汉亦如曹魏,袭汉旧制设步兵、屯骑、越骑、长水、射声等五校尉营,但兵力也很有限。
  蜀汉的外军是都督所领驻扎于京师之外的军队。蜀汉建国前,即曾以魏延督汉中。建国后,蜀汉 于缘边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①据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蜀汉有江州、汉中、永安、关中、康降等都督称号。蜀汉任都督者,加以一定将军号,主管一方军政。
  ①   《三国志》卷 44 《蜀志?费祎传》。
  ②   《三国志》卷 44 《蜀志?姜维传》。
  ③   参见《三国职官表》相关条目及《三国志》卷 43 《蜀志?李恢传》,同书卷 44 《蜀卷?姜维传》。
  ④   参见《三国职官表》相关条目及《三国志》卷 43 《蜀志?李恢传》,同书卷 44 《蜀志?姜维传》。
  ①   《三国职官表》持节都督条。
  蜀汉的中外军从性质上都属中央直属军队,是蜀汉军队的主体。如同曹魏一样,蜀汉各地也有由地方官所统的郡县兵,职掌维护地方治安,属于地方部队,在蜀汉军队中所占比例不大。有战事时,郡县兵也要听从调遣,出征作战②。
  蜀汉立国于西南一隅,在三国中最为弱小,全国总兵力仅有10余万人。
  蜀汉军队主要由步兵、骑兵、水军、弩兵、车兵等组成。步兵是蜀汉的主要兵种,刘备自荆州入蜀时,所统军队便是 步卒数万人 ③。终蜀汉一世,步兵始终是其军队的主体。骑兵也是蜀汉军队中的一个主要兵种,如张飞、赵云都曾率骑兵与敌交战,又诸葛亮在《后山师表》中也曾提到至汉中一年之间,已死掉 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 ④但从整体上看,骑兵在蜀汉军队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远比不上步兵、水军等兵种。水军是蜀汉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刘备寓居荆州时,麾下就有 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⑤后诸葛亮率张飞、赵云等与刘备会攻益州,也以水师溯江西上。蜀汉连遭荆州、夷陵两次大败,水师舟船损失殆尽。此后,经过经营,蜀汉仍拥有一支颇具规模的水军。如蒋琬任大将军时,就曾 多作舟船,欲由汉、沔 ①水路伐魏。弩兵是蜀相诸葛亮为了抗击曹魏强大的骑兵而特意建立的一支军队。
  蜀汉的弩兵多由今云、贵、川等地的少数民族组成,战斗力极强,为蜀军之精锐。诸葛亮曾为弩兵设计一种连弩, 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②蜀汉还有一定数量的车兵,诸葛亮垂名后世的八阵图,实即步、弩、车、骑4兵种合成编组方阵③。
  蜀汉的军队最初是由召募和收降而来,刘备在攻取荆益二州后,方始建立世兵制与征兵制并行的兵役制度。一般来说,蜀汉开创基业过程中的旧有士卒,大多成为世兵。此外,蜀汉为保证兵源,在其统治区内实行征兵制,使境内百姓都有充兵役的义务。与此同时,蜀汉还以召募、招降、强征等方法,大量以西南各少数民族充兵,因而蜀汉军队中有 青羌 、 賨叟 等名目。
  ②   《三国志》卷 43 《蜀志?马忠传》云: 先主东征,败绩猇亭,巴西太守闫芝发诸县兵五千人以补遗阙。 ③   《三国志》卷 32 《蜀志?先主传》。
  ④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⑤   《三国志》卷 44 《蜀志?蒋琬传》。
  ①   《三国志》卷 44 《蜀志?蒋琬传》。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③   参见《中国军事史?兵制卷》第三章第一节《三国的兵制》。
  (三)孙吴的军事制度
  孙吴开国皇帝孙权依据父兄孙坚、孙策开创的基业,占有江东地区,后在此基础上南抚岭南、西并荆州,于曹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称帝,正式建立孙吴政权。
  孙权在称帝前,与刘备一样,曾先后以讨虏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名义开府,建立政权机构。孙权自己掌握军政大权,下设军师、长史等僚佐分掌众事,并设护军、领军、典军等统兵将领。因而孙权的将军府便是当时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有战事时,临时授任将帅,称督或大督,后又称主持方面战事的统帅为大部督。如赤壁之战时,周瑜、程普即分任左、右督。夷陵之战时,陆逊为大都督总统诸军抵御蜀军。
  孙权称帝后,改以皇帝身份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直接领导和指挥军队。
  同时,孙权设置众多臣僚及各种名号将军以参军事及统兵作战。孙权以后,历代吴帝仍为最高统帅,其下由丞相或大将军等重臣加 领中外诸军事 ①或督中外诸军事 ②等衔指挥全国军队。
  孙吴军队也有中外军之分。
  孙吴的中军,以中央宿卫军为主,有羽林、武卫、绕帐、帐下、解烦等营③。各营至少有兵近2000人,分以羽林督、武卫将军、绕帐督、帐下左右部督、解烦督等为其首领④。以上各营将士大多由孙氏的故将部曲组成,其首领亦多由孙氏宗族子弟担任。此外,孙吴的宿卫军中也保留有汉代的长水、步兵等五校尉营。中央宿卫军外,孙吴中军还有京下督、都下督、中军督、无难督、骑督等所领军队。
  孙吴中央直属军队中,直接统率部兵的将领,一般都加以 督 的称号。
  因而孙吴的外军便是各种名号的 督 所统率的驻扎于全国各地的军队,其性质属中央军。当时,在孙吴各战略要地设有西陵督、江陵督、信陵督、巴丘督、夷道督、武昌督、公安督、濡须督、广州督、交州督等数目众多的 督.孙吴的 督 ,从职权上说就是 都督 ,但其设置的范围,要比都督广泛得多。凡为 督 者,率所领军队主持一方军务,为其地最高军政长官,有时还兼当地太守等地方官。其所领兵力,多者数万,少者数千。 督 要随时接受中央调遣,其所领军队为中央直属军队。
  此外,孙吴也有郡县兵等地方部队,由当地地方官统带。
  孙吴的军力强于蜀汉、逊于曹魏,总兵力大约有20余万人。其军队主要由步兵、骑兵和水军组成。
  步兵和骑兵都是孙吴的主要兵种。早在孙策时,就曾以步兵 千余,骑数十匹 ①开创基业。后平定扬州刺史刘繇,招降其军, 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 ②可见孙吴最早的军队,即以步、骑为主要兵种。此后,步兵与骑兵一直是孙吴的主要兵种。由于孙吴地处江南,境内江河湖泊众多,适合舟师行动,因而水军是孙吴军队中最为发达的军种。孙吴水军最盛时,有战船5000余艘。其所拥有的战船,大者长达20余丈,可载将士六七百人,载重量达到万斛。孙权所乘楼船,有 飞云 、 盖海 等名号,上皆雕镂彩画,华丽非常。孙权又曾造名曰 长安 的大船,上可坐将士3000人。为了加强水军的建设,孙吴在侯官(今福建闽侯)等地设有大规模的造船厂,造船技术高超,置典船都尉一职主管造船诸事。为了对敌军事斗争的需要,孙吴还在濡须口(今安徽巢县南)及西陵(今湖北宜昌)建立水军基地,以保证长江中下游的安全。孙吴的水军战船多、装备精、将士训练有素,战斗力很强,远居于魏蜀的水军之上。由于航行技术高超,孙吴水军可以完成航海远征的任务。
  ①   见《三国志》卷 64 《吴志?孙綝传》。
  ②   见《三国志》卷 64 《吴志?孙峻传》,同书同卷《吴专?诸葛恪传》。
  ③   参见《三国职官表》吴羽林督、绕帐督、帐下左右部督及武卫将军条。
  ④   《三国志》卷 57 《吴志?张温传》云: 特以绕帐、帐下,解烦兵五千人付之。 ①   《三国志》卷 1《吴志?孙策传》。
  ②   《三国志》卷 1《吴志?孙策传》注引《江表传》。
  孙吴军队的兵员,早期主要由世家大族的部曲私兵及临阵收降的士卒组成。孙权时开始实行世兵制,兵民单立户籍,列入军户者要世代为兵。孙吴的世兵制与曹魏有所不同,军户家属不集中居于中央充当人质,而是随军由所隶将领管理,一般居于驻军的附近。
  从孙权开始,孙吴政权强征江南的山越人口为兵,以作为保证其兵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山越是指居于今江、浙、皖、赣等地山区中的土著居民。孙吴统治者曾连年向山越用兵掳掠大批人口, 强者为兵,赢者补户 ①。吴将陆逊进攻山越,一次就得到山越组成的精兵数万人。根据《三国志?吴志》各传记载,当时通过强征山越组成的精兵就有10余万人左右,其数目占孙吴总兵力的一半以上。
  孙吴还存在与魏蜀所不同的世袭领兵制。世袭领兵制下,大族官僚所统领的军队,可以世代相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些军队名义虽属国家,但已具有私人武装的性质。需要指出的是,大族官僚可以世袭统领的军队,主要是其本身所统部曲及经过国家授与的那部分军队,而非其统率的全部军队。孙吴政权是在南北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这些世家大族都有着相当的军事、经济实力,世袭领兵制是孙吴政权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并继续求得他们的支持而给予他们的一种特权②。
  ①   《三国志》卷 58 《吴志?陆逊传》。
  ②   此节的撰写曾参考《中国军事史?兵制卷》第三章第一节《三国时期的兵制》。
  三、三国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
  东汉末年,刘氏王朝在外戚与宦官两个集团轮流专政下,已经名存实亡,而随后的州郡牧守拥兵自重,互相征伐,更使皇帝完全成为摆设,天下陷入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在这天下大乱之时,雄才大略的曹操乘势而起,凭着他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四处征伐,成功地消灭了多股割据势力,恢复了北方的统一局面,并由此开创了后来曹魏王朝的基业。
  1。曹操的起兵曹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宦官官僚家庭中。
  曹操20岁时入仕,任官颇有政绩。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外戚何进谋划铲除宦官势力未成被杀,由此招来董卓之乱。董卓本为西北军阀,进入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后废杀汉少帝刘辩及太后,改立汉献帝刘协,独擅朝政,杀戮大臣,劫掠百姓。当时任典军校尉的曹操不愿与董卓同流合污,潜出洛阳,至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 散家财,合义兵 ①,组织起一支5000人的军队,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参加以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联军,进兵讨伐董卓。由于参加联军的关东诸州郡牧守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因而除曹操等少数将领外,无人肯战。不久,各军之间又发生摩擦,乃至相互火并。与此同时,黑山等农民军东山再起,攻打东郡(治今河南濮阳西南)
  等地。初平二年七月,曹操率军入东郡大破农民军,稳定了东郡的局面。不久,袁绍表奏曹操为东郡太守。初平三年,曹操大败青州黄巾农民军,收降卒30万,将其中精锐整编成一支军队,号 青州兵.同时,曹操被兖州州吏万潜等人推举为兖州牧,控制了兖州(治今山东金乡西北)地区。曹操改编青州兵,使自己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占有兖州,则使自己有了一块根据地,这是他得以成事的基本条件。不久,曹操又将势力扩大到豫州(治今安徽亳县)一带。
  东汉末年,刘氏政权名存实亡,皇帝大臣流离颠沛,际会风云的各路诸侯,莫不觊觎皇位。他们有的是一代名将,善战骁勇;有的是世家大族,名望素重;有的实力雄厚,兵精粮足,但他们最终都没能成事。而出身于人所不齿的宦官家庭,最初实力也不是很强的曹操却获得了成功。这除了曹操自身具备的一些基本条件外,还因为他顺应和充分利用了当时的客观条件。
  汉献帝刘协在董卓之乱中被劫持到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后又在董卓部将李傕等人的内讧中返回洛阳,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但尽管如此,皇帝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具有无可替代的号召力。曹操在献帝返回洛阳后,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亲自接献帝到自己控制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便改以许县为都。从此,曹操将献帝控制在手中充作傀儡,自己以司空执掌朝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在政治上的一大成功。汉魏之间,饥荒不断,粮食奇缺,军粮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曹操迁都许县以后,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利用攻破黄巾军时缴获的物资,在许地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下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大力推广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的军粮问题,有力地支持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迎献帝、迁都于许和兴办屯田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这两个条件的具备是曹操善于利用和顺应当时客观条件的结果。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操在条件具备后,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当时,曹操的北边和东边,是占有冀、并、幽、表四州的袁绍;南边,是占据扬州的袁术;西南,有占据荆州的刘表;东南,有占据徐州的吕布;西边,是尚未完全服从许都中央政权的关中诸将;在离许都不远的宛县(今河南南阳市),还有与曹操为敌的张绣。上述割据势力中,以袁绍的实力最强。曹操要想争天下,与袁绍的决战势不可免。根据对手的情况,曹操决定先消灭与自己距离较近的吕布,为以后和袁绍的决战去掉后患。建安二年九月,曹操大败自扬州(治今安徽寿县)进犯的袁术,袁术退往淮南。
  经此一役,曹操解除了袁术对许都的威胁。随后,曹操于建安三年九月向占据徐州(治今江苏睢宁西北)的吕布发动进攻。当年十二月,曹操即消灭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吕布,攻占徐州,消灭吕布后,曹操又出兵攻占司州(治洛阳)的河内郡(治今河南武陟西南),占有兖、徐、豫、司等州的广大地区,势力获得迅速发展。
  2。攻灭袁绍的官渡之战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春,袁绍攻灭困守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的公孙瓒,占有幽(治今北京城西南)、并(治今山西太原西南)、青(治今山东淄博临淄北)、冀(今河北临漳西南)四州,地广人众,兵精粮足,气势甚盛。当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准备南下一举攻灭曹操,实现他 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 ①的抱负。当时,袁绍集团内部对此出现分歧。监军沮授认为己方连年用兵,百姓疲惫,仓库无积,赋役沉重,这是应该认真对待的 国之深忧.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己方师出无名,不如一方面务农息民,一方面遣使向汉献帝报消灭公孙瓒之捷。如果不能得通,则以曹操阻隔王路为名,进军黎阳(今河南滑县东北),渐营河南,添造舟船,修治兵器军械,分遣精骑骚扰曹操边境使其不得安宁。这样下去,3年之内,便可轻而易举地平定曹操②。别驾田丰也认为应该 外结英雄,内修农虞, 然后以奇兵 乘虚迭出 ③,以逸待劳,达到最终消灭曹操的目的。但治中审配、郭图等人认为以己方的实力进攻曹操,就如同翻手一样容易,现在进兵伐曹,正当其时。袁绍由于骄傲自大,急于消灭曹操,没能采纳沮、田二人的正确建议,而以审、郭二人的见解为是,决定大学南进,直捣许都。关乎袁曹双方各自命运的官渡之战由此展开。
  官渡之战以前,袁绍占据冀、青、幽、并四州,曹操占有司、兖、豫、徐等地,双方大体以黄河为界,南北对峙。官渡之战,袁绍居于优势地位,属于进攻的一方;曹操居于劣势,属于防御的一方。袁绍家族,曾 四世居三公位 ,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①,势力本就很大,取得上述四州后,土地及实力更是大大增加,尤其冀州 带甲百万,谷支十年。 ②因此袁绍实力非常之强,有军队数十万,兵精粮足,曹操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黄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虽经曹操推广屯田,但这一地区的经济尚未完全恢复,物资远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总兵力不过数万人,投入前线的据记载是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 ③这一记载虽不完全可靠,但曹操之兵力远少于袁绍却是确凿无疑的。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②   见《后汉书》卷 74 《袁绍传上》。
  ③   《后汉书》卷 74 《袁绍传上》。
  ①   《三国志》卷 6《魏志?袁绍传》。
  ②   《三国志》卷 6《魏志?袁绍传》。
  由于袁绍势大,曹操手下众将都认为不可抵敌,曹操胸有成竹地安慰众将说: 吾知(袁)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④建安四年八月,曹操率军进屯黎阳,并命在青、徐一带有潜在影响的吕布降将臧霸攻占齐(治今山东淄搏临淄北)、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等地,以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夹击许都;又命大将于禁屯兵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九月,曹操分兵扼守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自己暂回许都。十一月,袁绍拉拢驻于穰县(今河南邓县)的张绣未成,反使张绣投降曹操。曹操不计前嫌,真心相待,委任张绣为扬武将军,并娶张绣之女为儿媳,使自己又免除了一个后顾之忧。与此同时,曹操使治书侍御史卫凱镇抚关中,随后又从卫凱之议,命司隶校尉锺繇镇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暂时安抚了关中诸将。曹操在完成上述一系列有利于日后决战的部署后,于当年十二月亲率大军赶至官渡前线,准备迎击袁绍。由于敌人强大,曹操的决战方针是扼守要隘,以逸待劳。因而他没有将防守重点放在黄河沿岸,而是放在黄河以南、许都正北的咽喉要道官渡一线。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就在袁曹大战一触即发之时,左将军刘备袭杀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占据徐州,使曹操顿时处于腹背受敌的形势之下。曹操决定即刻率大军亲征刘备,众将怕袁绍乘机来攻,皆劝曹操先不要进攻刘备。曹操回答说: 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①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果然,及至曹操得胜回军,也未见袁绍有所举动。
  当年二月,袁绍率大军进至黎阳,命大将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南),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四月,曹操亲自领军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先进军延津(今河南延津北,在白马以西)做出要北渡黄河袭击袁军后方的态势,引诱袁绍分兵西向,然后突然率军兼程东进授救白马。
  曹操率军杀到,白马袁军猝不及防,颜良被曹军杀死,袁军大败。曹操救出白马军民,沿黄河向西撤退。袁绍闻知,立即渡河追赶,直至延津之南。曹操止军于山坡之下,命将士解鞍放马,并将辎重抛弃道路之上。袁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乘机率仅有的600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兵,阵斩袁绍另一大将文丑。颜良、文丑是袁军名将,两战分别被杀,军中大震。
  曹操初战告捷,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逼近官渡,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曹操接战不利,遂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高楼)、起土山,由上向曹营射箭,曹军将士皆蒙盾而行。曹操命士卒造霹雳车(一种利用杠杆原理发射石头的兵器),将袁军高橹尽皆击碎。袁绍又命将士挖掘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曹操针锋相对,于营中沿防线挖长壕以拒之。双方一攻一守,相持近两月之久。时曹操所辖境内 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 ①曹操处境极为困难。这时,袁绍又命刘备去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联合反叛曹操的刘辟从后方袭扰曹操,曹操只好分兵命大将曹仁去将其击溃。由于形势非常紧张,曹操一度曾想退兵,去信和留守许都的谋士荀彧商量。荀彧回信说: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②于是曹操继续在官渡苦撑。不久,果然等来了战机。
  ③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传》。
  ④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传》。
  ①   《三国志》卷 1《武帝纪》。
  十月,袁绍从河北地区运来粮食万余车,命大将淳于琼率军保护,屯于距袁绍大营40里之处的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恰好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偷袭乌巢。曹操大喜,立即挑选精锐步骑5000人,打着袁军旗帜,亲自率领,乘夜从小道偷袭乌巢。曹军至乌巢后,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据营垒固守。袁绍闻知乌巢被袭后,认为这正是进攻曹操大营的机会,因此派出往乌巢的授兵很少,而命大将张郃、高览率重兵围攻曹操大营。曹操在乌巢,挥军猛攻淳于琼营,不久袁军救兵赶到,左右请曹操 分兵拒之 ③。曹操不许,大怒说: 贼在背后,乃白(禀告)! ①于是曹军将士皆奋勇死战,大破袁军,阵斩淳于琼,尽烧其粮食辎重。张郃、高览等围攻曹营,营未攻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军心摇动。这时,郭图等人又诬陷张郃,说他高兴袁军兵败,出言不逊。张郃忿惧之下,与高览投降曹操。于是袁军自相惊扰,不战而溃。曹军乘势出击,大败袁军,斩杀7万余人,尽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袁绍与其子袁谭率800余骑逃回黄河以北。
  官渡之战遂以曹操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从客观条件说,曹操一方本处于劣势,但曹操能够正确地分析客观条件及敌我双方的差异利弊,并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因而他能够扬长避短,抓住时机,采用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自己有利的方面转化。所以当时名士诸葛亮认为曹操能 以弱克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②袁绍和曹操正好相反,他不善于正确地分析客观条件,也不能够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而是盲目骄傲,自大轻敌,使己方的长处不能发挥作用,而己方的弱点却被敌人利用,以优势兵力打了败仗。官渡之战前,凉州从事杨阜从许都返回关中,诸将问其袁曹胜败,杨阜回答说: 袁公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不断则无威,少决则失后事,今虽强,终不能成大业。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③这番话,道出了袁曹主观上的差异。
  官渡之战是曹操攻灭袁绍势力乃至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战后,袁绍一蹶不振,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病死。袁绍死后,其长子袁谭与少子袁尚争位相攻,袁氏势力更渐衰弱。至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先后攻占冀、青、幽、并四州,杀掉袁谭及袁绍外甥高干,逼迫袁熙、袁尚兄弟远投三郡乌桓,在中原地区肃清了袁氏势力。
  ①   《三国志》卷 6《魏志?袁绍传》。
  ②   《三国志》卷 10 《魏志?荀彧传》。
  ③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③   《三国志》卷 25 《魏志?杨阜传》。
  3。攻灭三郡乌桓及平定关中之战乌桓是塞外的一支游牧民族,东汉末年,辽西(治今辽宁义县西)、辽东(治今辽宁辽阳)、右北平(治今河北丰润东南)三郡的乌桓部落结合一处,是为三郡乌桓,辽西部的酋帅蹋顿是三郡乌桓的首领。蹋顿与袁绍关系一直很好,袁熙、袁尚兄弟被曹操打败后,裹胁冀、幽二州军民10余万户投奔蹋顿。蹋顿并屡次入塞为害,掠夺北边的人口和财产。曹操为了巩固黄河以北的统治和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必须解决乌桓问题。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进军讨伐乌桓。五月,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蓟县)。时正雨季,无终一带地势低洼,道路积水, 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 ①乌桓又沿途扼守要地,曹军受阻无法前进。这时无终人田畴建议曹操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 尚有微径可从。 ②的路线进军,曹操采纳。
  为麻痹乌桓,曹操佯装退军,并立木牌于路旁,上写 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 ③字样,然后以田畴为向导,率大军从小路偷袭乌桓。
  曹操大军登徐无山(在今河北玉田县北),出卢龙塞(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塞外道绝不通。遂 堑山堙谷五百余里。 ④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曹军距柳城不足200里时,乌桓才发觉。袁氏兄弟与蹋顿率数万骑迎击曹军。八月,两军在白狼山(今辽宁白鹿山)相遇。当时,曹军辎重在后, 被甲者少 ,而乌桓军势甚盛,曹军将士 皆惧。 ①曹操登高瞭望,见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便命令大将张辽为先锋,趁敌军阵形稍动之机,率军发动猛攻。乌桓在曹军冲击之下阵势大乱,四处溃散,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降服了胡汉人口20余万。袁氏兄弟和乌桓其他首领逃奔割据平州(治今辽宁辽阳)的公孙康。曹军将士有人劝曹操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 吾方使(公孙)康送尚、熙道,不烦兵也。 ②率军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杀掉袁熙、袁尚,并将首级送与曹操。众将不明其中奥妙,曹操解释说: 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③众将恍然大悟。至此,三郡乌桓被曹操攻灭,袁氏残余也彻底肃清。
  曹操志在统一天下,消灭袁氏后,准备南攻荆州(治今湖北襄樊市)刘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为了进一步专断朝政,自任丞相,随后于七月南征荆州。但不久曹操在江东孙权与寄寓荆州的刘备强有力的抵抗之下,大败而回。曹操见不能一举平定南方,遂转过头来解决关中问题。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在用2年多的时间进一步稳定了内部后,开始对关中用兵。所谓关中,指古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秦岭以北地区。当时关中尚处于分裂割据之中,但关中诸将在名义上都还服从中央政权,曹操贸然加之以兵,还须师出有名。当年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以讨伐割据汉中的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人马心生疑惧,起兵反叛。曹操在取得进兵口实后,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屯据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守御。七月,曹操起大军亲征关中。
  ①   《三国志》卷 11 《魏志?田畴传》。
  ②   《三国志》卷 11 《魏志?田畴传》。
  ③   《三国志》卷 11 《魏志?田畴传》。
  ④   《三国志》卷 1《武帝纪》。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②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③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关中兵素称精锐,善使长予。曹操手下对此疑虑重重,曹操自信地说: 战在我,非在贼也。贼虽习长矛,将使不得以刺,诸君但观之耳。 ①八月,曹操兵至潼关,自己率军与马超等夹关对峙,暗中派徐晃、朱灵二将率兵乘夜从蒲坂津(今山西永济西)渡过黄河,在潼关以北的黄河西岸建立营寨。
  然后曹操率军北上,在徐晃河西军的接应下,从蒲坂津渡河西进。马超见曹军已至河西,放弃潼关,退至渭口(今陕西华阴东)布防。曹操全军到达河西后, 连车树栅 ②为甬道,循河南进。一路之上,曹操多设疑兵,又乘敌不备之时,偷偷用船渡精锐入渭水搭设浮桥,然后连夜分兵渡过渭水,在渭水南岸建立营寨。九月,曹操大军全部渡过渭水,在渭南与马超等军对峙。
  马超等人自忖难敌,请割地求和,曹操不许。马超率军来战,曹操坚守不出。
  马超等又请求以儿子为 质任 求和,曹操为了有机会分化瓦解关中诸军,听从谋士贾诩之计,假意许和。韩遂早年与曹操相识,请求会见。曹操答允,与韩遂在军前见面,二人交马而谈,曹操故意只谈京都旧事,不提当前战情。
  韩遂返回军中,马超问与曹操何所言,韩遂称 无所言 ③,马超心生疑忌。
  曹操又亲笔给韩遂写信,故意多所涂抹,如同韩遂自改一般,马超见到,更起疑心。关中诸将由此渐渐离心。曹操见时机成熟,出动大军与敌决战。两军接战之时,曹操先以少数军队诱敌,然后突然用精锐骑兵夹击,大破关中诸军,阵斩关中将成宜、李堪等人,马超、韩遂逃奔凉州,杨秋逃至安定(治今甘肃镇原南)。关中基本平定。后韩遂被部下杀死。马超投奔汉中张鲁,关中割据势力不复存在。
  曹军初至关中时,对方不断增兵,每来一军,曹操都面有喜色。战后,诸将问其所以,曹操回答说: 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適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 ①诸将叹服。可见曹操深通用兵之道。史称曹操 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阵,意思安闲,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 ②从曹操攻灭乌桓和平定关中之战中,确实可以看到曹操用兵的这些特点。这也是曹操能消灭群雄,统一北方的重要原因。
  曹操取得进攻乌桓及平定关中诸将的胜利后,就成功地统一了北方,并为后来的曹魏奠定了基础。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②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③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②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二)奠定三分的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彻底肃清袁氏势力,基本统一北方后,亲率大军南进,准备消灭荆州刘表,进而平定江南。割据江东的孙权与寄寓荆州的刘备联兵抵抗,大败曹军。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孙权与刘备都站稳了脚跟并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曹、孙、刘三家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
  1。战前形势曹操在消灭袁绍后,全据司、兖、豫、徐、青、冀、幽、并等州,除关中各股割据势力尚未完全服从中央外,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在此期间,他在统治区内实行了打击豪强、功课农桑、推广屯田、兴修水利、选拔贤能等有利于发展的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并使北方的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六月,曹操自任丞相,将朝政大权完全集于一身,随后准备凭借在战争中造就的强大军队南进,统一天下。
  曹操南进的首要目标是距自己较近的荆州(治今湖北襄樊市)。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属河北)人,是西汉宗室中山王刘胜的后代。
  东汉末年大乱时,刘备也聚众起兵,先后依附过当时军阀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等人。官渡之战时,他曾帮助袁绍袭扰曹操后方,后投奔荆州牧刘表。刘备素有恢复汉室、重建统一之志,但由于他身边缺乏智谋之士,又没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一直没能在群雄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荆州期间,刘备受刘表之命,先后屯于新野(今属河南)、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樊城),防备曹操南侵。刘备乘机延揽人才,扩编军队,发展自己势力。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经徐庶推荐,请得在隆中(在今河北襄樊市西)隐居的名士诸葛亮出山,助他夺取天下。诸葛亮与刘备一见面,便在著名的《隆中对》中为他制订了夺取荆、益(治今四川成都市)二州为根据地,与江东孙权结盟共抗曹操,一旦时机成熟,从荆州和汉中(治今陕西汉中市)两路进军夺取中原的战略方针。刘备对此大为赞赏,遂以诸葛亮为心腹,并依此谋略在荆州积蓄力量,待机而动。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治今浙江富阳)人。孙权继承父兄孙坚、孙策开创的基业,占有江东地区(古称芜湖、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他利用这一地区战乱较少,自然条件也比较好的条件,注意招徕北方南下避乱及当地的人才,发展生产,协调内部关系,使江东政权出现了 国险而民附,贤能之用①的稳定局面。由于江东地处长江下游,如果孙氏政权能够占有荆州,既可以确保江东的安全,又有利于向外发展。因而孙权手下将领鲁肃、甘宁等都建议孙权夺取荆州,然后 竟长江所及,据而有之 ②,成就霸业。建安十三年春,孙权采纳甘宁的建议,进兵攻灭江夏太守黄祖,占领原本隶属荆州的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
  从曹、刘、孙三方面来说,荆州都是各自夺取天下所要争夺的重要目标。
  孙权攻取荆州的江夏,引起曹操的警觉,他立刻率军南下来争荆州。赤壁之战由此展开。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②   《三国志》卷 54 《吴志?鲁肃传》。
  2。曹操攻取荆州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为防止孙权攻占江夏后进而全据
  荆州,亲率步骑10余万南进,抢先来取荆州。曹操采用谋士荀彧提出的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 ③的作战方针,以部分军队作出从宛(今河南南阳市)、叶(今河南叶县南)进军的态势,而暗以大军经新野直扑荆州州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八月,荆州牧刘表病死,其子刘琮继任其位。
  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见曹军势大,从荆州众僚佐之议,向曹操奉表投降。
  驻军樊城的刘备听说刘琮投降曹操后,率军往江陵(今属湖北)撤退。
  江陵是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亲率5000轻骑自襄阳追赶,一昼夜行300余里,在当阳县的长坂(今河北当阳东北)
  追上刘备将其击溃。刘备抛妻弃子,与诸葛亮及将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所携带的大批人众及辎重皆被曹操获得。曹操击败刘备后,乘胜进占江陵,占有荆州八郡中的江北四郡。随后,曹操改以刘琮为青州刺史,使他离开荆州,又大封荆州降吏以收人心,并收容荆州军队七八万人及蒙冲、斗舰等各种战船千余艘,总兵力达到20余万。十二月,曹操给孙权写信进行恐吓,说: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①同时亲率大军沿江东下,准备一举消灭退至樊口(今湖北鄂城附近)的刘备,进而谋取江东。
  3。孙刘抗曹联盟的建立早在刘表刚刚去世之时,孙权便派鲁肃以吊丧为名去荆州探望虚实,并准备劝说寄寓荆州的刘备,请他安抚荆州士卒,共拒曹操。鲁肃到江陵时,刘琮已经降曹,刘备正在向南撤退。于是鲁肃在当阳长坂与刘备见面,说明己方意欲与刘备联合共抗曹操的意图。刘备欣然许诺,率长坂兵败后与他会合的关羽水军及刘表长子刘琦所部共2万余人,退屯樊口。孙刘二家本来都想争夺荆州,但这时见兵力强大的曹操占有荆州大半,危及自己安全,便想联合一处先合力抗往曹操,再图后计。这是孙刘双方的合作基础。
  建安十三年十月,刘备闻知曹操即将顺江东下,连忙派诸葛亮随鲁肃去江东会见孙权,落实孙刘联盟。孙权割据一方,不愿以 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①愿意和刘备联合抗曹,但他对刘备新败之后的实力及曹操的汹汹来势疑虑重重,不敢遽下决心。诸葛亮就此替他分析说:刘备虽然新败,尚有2万余人。而曹操兵力虽然雄厚,但其远途跋涉,连续作战,已是强弩之末,况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军民也并未真心归附曹操。只要孙刘两家联合,定可击败曹操,逼迫其北撤。这样,江东、荆州不仅得以保全,还可由弱转强,三分天下的鼎足局面就可形成。孙权听后大喜,转与部下商议。但恰于此时,曹操的恐吓信送到,孙权的主要谋士张昭等人被曹军声势吓倒,认为己方根本无法与其抗争,主张投降。鲁肃力主抗曹,劝孙权召回江东军事主将周瑜共商大计。周瑜奉命从鄱阳(今江西波阳)赶回,对孙权说: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是汉贼,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应当为汉家除去曹操,怎么可以投降呢!现在曹操北方并未平定,马超、韩遂是其后患;而且他舍鞍马,仗舟楫,来与我方争衡,正是弃长就短;何况现正严冬,马无草料;以北方士卒远来江南,不服水土,一定会生疾病。这几点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犯此多处忌讳,我方破曹,就是眼前之事。当夜,周瑜又为孙权分析曹军兵力说:众人见曹操书信中说有水步80万,便信而恐惧,是没有核之实际的结果。实际上曹操从北方带来军队不过十五六万人,已很疲惫,收编荆州军也不过七八万人,尚怀狐疑之心。曹操以疲惫之卒,御狐疑之众,即便数目众多也不足畏。只要有5万精兵,我方就可以制服它。孙权听后大喜,疑虑尽消,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使其统率水军3万,与刘备会师共抗曹军。
  ③   《三国志》卷 11 《魏志?荀彧传》。
  ①   《三国志》卷 47 《吴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4。赤壁之战曹操大军自江陵沿江东下,至赤壁(今湖北嘉鱼东北,在长江南岸)与孙、刘联军相遇。当时曹操军中流行疾疫,接战不利,退屯乌林(今河北嘉鱼西,在长江北岸),与联军隔江对峙。
  周瑜部将黄盖见曹操水军战船首尾相接,建议火攻,周瑜同意。于是黄盖先使人送书信于曹操,诈称投降,并与曹操约定归降时间,曹操信以为真。
  等到约定之日,黄盖率蒙冲斗舰数十艘,内装柴草,灌以膏油,外用帷幕围裹,并另备快船系于战舰之后,以备起火后换乘,舰上张挂投降信号旗帜,依次往曹营而进。时东南风急,黄盖以蒙冲斗舰居前,张帆直趋曹军水师。
  曹军将士见黄盖临近: 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 ①丝毫不以为备,船队距曹军2里之处时,黄盖令各船同时点火,于是 火烈风猛,往船如箭, ②曹军船队被火船引燃起火,延至北岸陆地营寨,曹军烧死、溺水死者不计其数。周瑜率大队水军乘势从南岸渡江猛攻,曹军大败,舟船全部被烧。曹操率军从陆路经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撤回江陵,一路又遭风雨,道路泥泞,人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孙刘联军乘胜水陆并进,追击直至南郡(治江陵)。
  曹操见大军已败,当时疾疫流行又日益严重,遂留大将曹仁、徐晃镇守江陵,乐进镇守襄阳,自率大军回师。赤壁之战遂以孙刘联军大败曹操而告结束。
  5。战争后果及曹操失败的原因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乘胜进军。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攻占江陵。于是孙权以周瑜为南郡太守,镇守江陵,又以程普为江夏太守,镇守沙羡(今湖北武昌西金口),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使江东政权更加巩固。
  刘备在赤壁之战刚一结束,立刻推举刘琦出任荆州刺史,并利用刘琦是刘表长子的身份,很快将荆州的江南四郡武陵(治今湖南常德)、长沙(治今湖南长沙南)、零陵(治今湖南零陵北)、桂阳(治今湖南梆县)控制在手中。
  建安十四年,刘琦病卒,刘备征得孙权同意,出任荆州牧,从此有了自己的地盘。不久,孙权为了联刘抗曹,又将南郡借给刘备,并同意他都督全部荆州的请求。刘备占有荆州大部,初步实现了诸葛亮为他设计的占据荆、益二州的战略设想。曹操大败之后,将防线退缩到襄阳、樊城一线,一时无力南进。曹、孙、刘三分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曹操以优势兵力大举南进而最后以赤壁大败告终,主要是犯了骄傲轻敌,急于求成的错误。正如诸葛亮与周瑜在战前所分析的,曹操在北方尚未真正实现统一的情况下,以不习水战的北方士卒急于南进,与擅长水战的孙刘二军来争短长,犯了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兵家大忌。而孙刘联军在鲁肃、诸葛亮、周瑜等杰出人物的筹划下,善于抓住和利用曹军的弱点,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终于以弱胜强,一战成功。由此使江东政权更加巩固,刘备势力获得巨大发展,曹操的雄心严重受挫,从而奠定了后来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
  ①   《三国志》卷 54 《吴志?周瑜传》。
  ②   《三国志》卷 54 《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三)吴蜀争夺荆州的战争
  赤壁之战后,曹操以重兵扼守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樊城(今湖北襄樊市樊城)、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等要地,对东南采取战略守势,转头以主要精力巩固内部及解决西北关中问题。孙权的江东政权于战后得到巩固,并向南发展,控制了岭南地区。刘备在战后控制了荆州大半,后进军巴蜀,攻占益州(治今四川成都)。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之子曹丕废汉自立,建立曹魏政权。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再下一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市)称王,建立孙吴政权。魏蜀吴三国正式成立。在吴蜀正式建国前后,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爆发了一场争夺荆州的大战。
  1。吴蜀争夺荆州的背景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北据汉水,南控湘江,东连江东,西通巴蜀,是魏、蜀、吴三家都想控制的一块战略要地。赤壁之战后,荆州被三家瓜分;曹操占有江北的襄阳、南阳(治今河南南阳市)等地;孙权占有中部的南郡(治今湖北江陵)、江夏(治今湖北云梦南)郡;刘备占有武陵(治今湖南常德)、长沙(治今湖南长沙南)、零陵(治今湖南零陵北)、桂阳(治今湖南郴县)
  等江南四郡。三家之中,以刘备获益最大,但实际上包括刘备在内,三家对这一状况都不满意。因此,围绕着荆州问题,曹孙刘三家之间的明争暗斗一直十分激烈。后来吴蜀之间爆发的战争,便是这种明争暗斗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见到孙刘联盟比较稳固,深知对这两股势力一时难于消灭,便对其采取战略守势,而着力经营北方。与此同时,曹操运用外交手段,对孙权采取一打一拉的策略,以图破坏孙刘联盟,坐收渔利。
  曹操主动停止对荆州的争夺后,孙刘两家的矛盾逐渐显现乃至激化。赤壁之战后,孙刘各自占有荆州一部,关系很好。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为了 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 ①,又将南郡借给刘备,并答应了刘备请都督整个荆州的要求。孙权此举,是在当时曹操从东西两方面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将刘备推至与曹操对抗的前线,使其为自己负担西翼的南郡防务,而自己专力防卫东翼合肥一线的权宜之计。由于孙权将南郡借与刘备将使他失去对长江中游的控制,而这显然不符合他 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 ②的传统国策,因此他不可能让刘备长期占有南郡。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势力不断获得发展,乃至占有南郡,便初步实现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为他设计的占有荆、益二州的建国规划。对于南郡乃至荆州,他不会再轻易地还给孙权。由此,孙刘两家在荆州问题上就埋下了危机。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率军入蜀,占领益州,取得了全据长江上中游的优越地位,势力迅速扩展,并对长江下游的孙权政权构成威胁。
  孙权对这一局面无法忍受,便于刘备取蜀的第二年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当然不肯归还,以 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 ③为辞推托。孙权大怒,派大将吕蒙率军攻占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刘备闻知,急率大军东下,驻屯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命荆州主将关羽率军回夺长沙等三郡。与此同时,孙权也率大军进驻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督战。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恰巧此时曹操进攻汉中(治今陕西汉中东),刘备怕益州有失,便遣使向孙权请和,孙权许诺。于是双方以湘水为界共分荆州:江夏、长沙、桂联3郡归孙权,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双方达成协议后,刘备仍以关羽镇守江陵(南郡郡治,今湖北江陵),孙权以鲁肃镇陆口,双方暂时相安无事,但矛盾却并未真正解决。
  ①   《三国志》卷 54 《吴志?鲁肃传》。
  ②   《三国志》卷 54 《吴志?鲁肃传》。
  ③   《三国志》卷 32 《蜀志?先主传》。
  2。吕蒙袭取江陵之战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一向主张联刘抗曹的鲁肃病卒,孙权以吕蒙代统其众,镇陆口。吕蒙对待刘备的态度与鲁肃不同,他认为刘备君臣 矜其诈力,所在反复,不可以腹心待也。 ①同时关羽 骁雄,有并兼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 ②因此他建议孙权尽早谋取关羽。孙权深以为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五月,刘备击败曹军,占领汉中,又遣军攻占房陵(今湖北房县)、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等地,声势其盛。当年七月,关羽留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率大军向曹魏樊城襄阳方向发动进攻。关羽一路进展顺利,先利用汉水泛滥之机在樊城以北大破左将军于禁等七军,迫降于禁,擒杀对方将领庞德,随后进围樊城,又分兵围攻襄阳。曹操设置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关羽。关羽 威震华夏 ,曹操准备自许县(今河南许昌东)迁都以避其锋。这时丞相军司马司马懿等人建议说: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躡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①曹操从其议。
  孙权早有谋取荆州之心。关羽进军之时,吕蒙便向孙权建议说:关羽讨樊城而留在南郡许多军队,这一定是怕我袭其后的缘故。我常有病,请以治病为名使我返回建业。关羽闻知,一定会调走留守部队尽赴襄阳。我大军乘机沿江昼夜西上,袭其空虚,就可以攻克南郡,也可以擒获关羽。孙权采纳,遂公开召吕蒙回建业治病。吕蒙途经芜湖,年轻将领陆逊与之交谈,也建议他出其不意袭取荆州。吕蒙见陆逊与自己不谋而合,表面不动声色,但回建业立刻推荐陆逊代己之任,以便顺利实施偷袭荆州的方案。陆逊本来就 未有远名,非羽所忌 ②,到任后,又给关羽写信,卑辞谦恭,极力捧誉关羽,并提醒关羽曹操用兵狡猾,不要轻敌等等。关羽久攻樊城、襄阳不下,曾连连征调驻在上庸等地的刘封、孟达出兵相助,但刘孟二人推托不肯发兵,关羽颇感兵力不足。这时关羽见吕蒙病还建业,又误以为陆逊有 谦下自托之意,意大安,无复所嫌 ③,遂抽调南郡留守部队助攻樊城。曹操约请孙权从后攻击关羽的书信到达时,孙权偷袭荆州的准备工作已渐就绪。正好此时关羽因军粮不济,强取孙权存于湘水关戍的存米为食。孙权大怒,决定即刻进兵偷袭荆州。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以吕蒙为大都督,率军偷袭江陵,自己随后也率军西上。临行。孙权遣使告诉曹操,自己将如约袭击关羽之后,并请曹操为他保密。曹操接信后与群僚商议,众人都认为应从孙权之请,但谋士董昭认为,应表面答应孙权,而暗中将此消息传布出去。董昭的意思是,如果关羽闻讯回军,则樊城之围立刻可以解除,并可以使孙刘相仇争斗,坐待其毙。如果真替孙权保密,便会使孙权得志,而且受围的魏军将士不知将有解救,也容易心生恐惧而有他变。所以应该公布这一消息。曹操认为董昭的建议很好,便命人将写有这一消息的书信射入樊城围中及关羽军中。受围曹军闻之士气倍增,而关羽得信后不知真假,既怕前功尽弃,又自恃江陵、公安防务坚固,没有及时撤军。
  ①   《三国志》卷 54 《吕蒙传》。
  ②   《三国志》卷 54 《吕蒙传》。
  ①   《资治通鉴》卷 68 《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
  ②   《三国志》卷 58 《吴志?陆逊传》。
  ③   《三国志》卷 58 《吴志?陆逊传》。
  吕豪军至寻阳(今湖南黄梅西南),将精兵尽藏于大船舱内,使船夫都衣以商贾服装,昼夜兼行,直趋江陵。关羽沿途所置的哨所皆被吴军出其不意地攻占,因而关羽对此一无所知。吕蒙军至公安,利用傅士仁、糜芳二人与关羽素有嫌怨,又因军资不供怕被关羽治罪的矛盾,劝说二人先后归降。
  于是吕蒙兵不血刃,便即攻占公安与江陵这两个荆州重镇。吕蒙攻占江陵后,厚待关羽麾下将士家属,同时封存江陵府库,严明军纪,不许吴军士卒骚扰百姓,以求收到瓦解关羽军心的作用。
  关羽闻知江陵失守,急忙率军南撤。回军途中,关羽手下将士得知吕蒙厚待他们的家属,皆无战心,许多人离营逃散。十一月,关羽自知势单力孤,无力收复江陵,被迫西保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不久,关羽弃城出逃,但因道路早已被吴军切断,于十二月被吴将马忠俘虏,后与其子关平等人皆被孙权杀掉。
  至此,吕蒙偷袭江陵大获成功,荆州遂被孙权全部占领。而刘备由于荆州的失守,使原来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失去攻守两利的战略要地,将被迫局促于巴蜀之地。这是刘备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二者之间又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夷陵之战。
  3。陆逊击败刘备的夷陵之战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擒杀关羽,这对刘备是沉重的打击。荆州丢失,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的据有荆、益二州,相机从荆襄和汉中两路进军中原的建国发展战略就将成为泡影。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称帝不久,便决定不惜与孙 权彻底决裂,用武力夺回荆州。蜀汉群臣都不主张对孙权用兵,大将赵云认为蜀汉的主要敌人是曹魏,而不是孙权,不应该将主要敌人放置一边去与孙权作战,其他大臣也纷纷劝谏。但刘备急于报复,一无所纳,坚持立刻伐吴。孙权为了巩固占有荆州的既得利益,遣使向刘备请和,刘备不许。曹操在孙权攻取荆州后,为了进一步拆散孙刘联盟,曾表孙权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孙权也遣使称臣,与曹操修好。这时,孙权见向利备求和不成,便继续与曹魏通好,同时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军5万西上,准备迎敌。
  当年七月,刘备留诸葛亮镇守国都成都,派遣将军吴班、冯习攻占秭归(今属湖北),为大军打开由蜀入荆州的通道,然后亲率大军进驻秭归。章武二年正月,吴班、陈式等率水军进至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夹长江两岸安营。二月,刘备以黄权为镇北将军,使其督率江北蜀军防备曹魏袭击,然后自己率军从秭归东下,沿途立营数十屯,直抵猇亭(今湖北东南古老背,在长江北岸)、夷道(今湖北宜都)一线。同时,刘备命侍中马良至武陵,以财帛官爵拉拢当地蛮族,使其助蜀攻打孙权。
  陆逊面对蜀军的汹汹来势,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方针,率军实行战略退却,将最后防线设在夷道、猇亭一张,然后坚守不出,以逸待劳,等候时机。当时孙权侄儿孙桓被蜀军围于夷道城,众将都请陆逊出兵救援。
  陆逊认为孙桓得士众之心,夷道城固粮足,不会有危险,不许出兵,众将认为陆逊年轻怯敌,一些功臣宿将便不肯服从将令。陆逊按剑对这些人说: 刘备天下知名,连曹操都要惧怕,这是强敌。我们应该和睦以共,消灭刘备上报国恩。现在你们不听号令,这是为什么?我虽然一介书生,但却是受命于主上,国家所以委屈诸君归我调度,是因为我有尺寸之长,而能够忍辱负重的缘故。军令有常制在,不许违犯! 众将这才不敢再言。刘备大军被阻于夷陵一带的沿江山地之内,无法继续东进。刘备屡次派军挑战诱敌,陆逊坚守不出。
  到当年闰六月,刘备与陆逊的夷道、猇亭一线相持已达半年之久。蜀军自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连营700余里,欲战不能而营地分散,供应困难,又兼天气湿热,士气日渐低落。陆逊见蜀军师老兵疲,决定展开反攻,先上书孙权说:我当初顾虑蜀军水陆俱进,现在他们却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不会有什么变化。您可以高枕无忧了。陆逊手下众将认为,如果反击刘备应在其进兵之初,现在对方已深入五六百里,一些要地也都被其占领,反击一定会失败。陆逊解释说:刘备是狡猾的敌人,经多识广,其军始集时,思虑精专,不可以轻易进攻他。现在蜀军顿兵此地已久,没有得到进攻我方的机会,兵疲志馁,无计可施。这正是打败他们的时候。
  陆逊先派军对一座蜀营作试探性进攻,没能成功,但他从中找出了利用火攻这一正确的进攻方法,于是命将士各持茅草一把,抵进蜀营实行火攻。
  蜀营本皆设在草树丛生的山间,极易起火,突遭火攻,蜀军顿时大乱。陆逊乘势指挥各军全线发动反攻,连破蜀营40余座,阵斩蜀将张南、冯习及蛮王沙摩柯等。刘备率军退上马鞍山(在今湖北宜昌北),陈兵自守。陆逊督率诸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数以万计。刘备乘夜逃出重围,多亏沿途驿站蜀人焚烧溃兵丢弃的铠具断道阻挡追军,才得以逃至白帝城(今四川奉节东)。此役,蜀军出动军队大约五六万人,大部分被消灭,所携带的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也损失殆尽,江北黄权所率军队由于水路被陆逊派军截断,被迫投降曹魏,入武陵招降蛮族的马良也死于吴军的进攻之下。夷陵之战遂以陆逊大败刘备而结束。
  吴蜀争夺荆州之战,蜀国先败于江陵,再败于夷陵,是彻底失败的一方。
  蜀汉的失败,是因它在政治策略和用兵谋略上的失误所造成的。在政治策略上,结好孙权共抗曹操本是刘备创业之初即定下的基本国策,这是基于当时曹操力量强大、孙刘两家力量弱小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正确国策。但关羽及刘备在这一问题上都有重大失误。关羽身为荆州主将,不仅没能主动执行这一国策,消融孙刘两家之间潜在的矛盾以保相安无事,反而在孙权主动请与他结亲表示友好时,痛骂来使,辱及孙权,后在北征樊城时,也没能与孙权联络通气,而且强取孙权的湘东存粮,任意恶化双方关系而毫无顾忌,终于使双方潜在的矛盾迅速激化,促使孙权立即实施谋取荆州的计划,断送了刘备攻取益州、汉中之后出现的大好局面。刘备在丢掉荆州后,也将传统国策置于脑后,急于恢复失去的优势地位,忿而用兵,结果大败于夷陵,损失惨重。设若刘备能从大局出发,乘孙权求和之机,暂与其修好,待局面稳定后再谋他途,虽不一定能恢复到据有荆州时那样的优势局面,但也断然不会招致夷陵之败而大伤元气。正因为联孙抗曹是蜀汉迫于当时形势必须要执行的策略,因此尽管蜀汉两次大败于吴,并被对方夺去荆州,具有政治眼光的蜀相诸葛亮还是在夷陵败后的第二年即派尚书邓芝出使吴国,主动与吴释嫌修好。在用兵谋略上,关羽主动进攻樊城、襄阳并没有错,因为 江陵去襄阳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 ①但由于关羽 刚而自矜 ①,他的准备工作却没有做好。比如在对孙权的关系上,北攻樊城之前,关羽如果能顺水推舟,利用孙权主动修好之机使用怀柔政策暂与其相安一时,便会为自己解除后顾之忧,也很可能迟滞延缓孙权对江陵的袭击。而关羽却不是这样,他既要远离江陵去攻魏,又同时任意恶化与孙权的关系,甘心将自己置于腹背受敌的境地,丝毫不懂打一拉一的常见用兵谋略,实在是太 刚而自矜 了。这实际上和没能实行联孙抗曹的政治策略是同一个问题。又如他在江陵留守人选的确定上,糜芳、傅士仁是 素皆嫌(关)羽轻己 ②的人,但关羽却将镇守江陵,公安的重任交给他们。试观关羽,首先不惜与孙权交恶,甘愿两面作战,其次既考虑到孙权有可能袭取荆州也留有重兵防守,却留下很不得力的糜、傅二人担任主将。此外当二人因军粮供应不利遭关羽责备心生疑惧时,又没能及时预见到二人有可能因惧怕而生二心,未作任何调整或采取预防措施。由于关羽用兵上的上述致命问题,终致授人以隙,自取败亡。这都可以从关羽的 刚而自矜 、骄傲轻敌上找到原因。也还是因为关羽的 刚而自矜 ,吕蒙、陆逊的骄兵之计大获成功,当陆逊卑辞示意,别有用心地捧誉他时,他却信以为真,以为陆逊有 谦下自托 之意,遂抽调江陵守军助攻樊城,酿成大败。至于刘备,虽是一时人杰,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对行兵作战却并不精通。夷陵之战,可能是因为极力反对伐吴的缘故,颇富韬略的诸葛亮和久经战阵的名将赵云都没有随刘备出征。这更使刘备在用兵谋略上出现问题时不易修正和补救。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一是舍弃敌军所惧怕的 水陆俱进 而 舍舟就步 ①,使自己大军困于山林之中;二是从巫峡建平到夷道络绎结营达七百余里,都是十分拙劣的作法。因而陆逊见刘备 舍舟就步 则以为破敌时机已到;魏文帝得知刘备如此扎营则惊呼: 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此兵忌也。孙权上事(喻报捷)今至矣。 ②此外,用兵贵在多变,而刘备在大军顿于夷道、猇亭一线达半年之久,对方又坚守不出实行战略防御的情况下,既没有相应调整部署,也没能预见到对方针对己方安营弱点实行火攻的可能而加以防范,被动地困在数百里山地间一无所为。因而以对方大举反攻时,蜀军惊惶失措,顷刻土崩瓦解。从夷陵之战看,刘备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
  反观孙权一方,政治策略及用兵谋略都比蜀国高明。孙权在当时曹、刘、孙三者的关系中,始终采取拉一打一的策略,而其中又以联刘抗曹为其主要策略。孙权对这一策略实行得非常之好,就在他谋取荆州的同时,仍不露声色地主动与关羽结亲修好,后与刘备交恶,又结好曹操,甚至不惜称臣纳贡,表现了很灵活的策略。在用兵谋略上,吕蒙与陆逊两位主将更是明显高于关羽、刘备。吕蒙、陆逊行骄兵之计大获成功,兵不血刃袭取荆州,陆逊主动让敌一步,伺机反攻而大败刘备,都成为著名的成功战例。由此看来,孙权一方能取得胜利也是势所必然。
  ①   《南齐书》卷 15 《州郡志下》。
  ①   《三国志》卷 36 《蜀志?关张马黄赵传》评曰。
  ②   《三国志》卷 36 《蜀志?关羽传》。
  ①   《三国志》卷 58 《吴志?陆逊传》。
  ②   《三国志》卷 2《魏志?文帝纪》。
  吴蜀争夺荆州之战结束后,蜀汉实力严重削弱,失去了攻守两利的荆州,局促于西南巴蜀一隅,再攻曹魏,只能从汉中一途,失去了荆州、汉中两路夹击的条件。吴国得到长江中游的荆州,使自己的江东政权更加巩固,解除了蜀占据荆、益二州从上流进攻己方的威胁。战后,吴、蜀出于当时曹魏力量强大的现实,又恢复了同盟关系。吴蜀结盟后,合二国之力足以抗衡曹魏的南进。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确立。
  (四)诸葛亮平定南中和北伐之战
  蜀汉荆州一败,丧师失地, 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 ,①元气大伤。刘备在战后的第二年去世,临终托孤于丞相诸葛亮,请他辅佐太子刘禅(蜀汉后主),主持蜀国军政。当时蜀汉东失荆州屏障,北临强魏威胁,局促西南一隅,力量寡弱,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南、贵州一带)
  一带的少数族又起兵反叛,正是 危急存亡之秋 ②。诸葛亮面对这严峻形势,先遣使与吴通好,恢复联吴抗魏的国策,然后修明政治,严肃法令,劝课农桑,与民休息,很快稳定了蜀国的局面。局面稳定后,诸葛亮决定先平定南中叛乱,然后北伐曹魏。
  1。平定南中之战夷陵之战后,南中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东)豪帅雍闓杀太守正昂反叛,通过吴交阯太守士燮求附于吴。不久,当地少数族大姓孟获、牂柯(治今贵州黄平西南)太守朱褒、越嶲(治今四川西昌东南)夷王高定等亦皆起兵叛蜀。南中叛乱,不仅威胁蜀汉的安全,而且牵制着蜀汉向外发展。但当时诸葛亮因刘备刚死,大局不稳,隐忍未发。
  蜀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在内部逐渐安定后,进军平定南中。
  临行,参军马谡针对南中各少数民族 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 的实际情况,建议诸葛亮采取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服其心而已 ①的策略。马谡的建议与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提出的 南抚夷越 ②正好一致,诸葛亮欣然接受。当年三月,诸葛亮亲率大军自成都(今属四川)南进,然后折返西上进攻越嶲夷王高定,又命门下督马忠进攻东南方向的牂柯朱褒,嶲降督李恢进攻益州郡。诸葛亮率军进入南中,所向克捷,很快消灭高定,攻占越嶲. 雍闓被高定部下杀死,孟获代统其众。马忠一军出击败朱褒,顺利占领牂柯。李恢率部由驻地平夷(今贵州毕节)进军建宁(治今云南曲靖)。当地各少数族聚集一处,攻击李恢军。李恢先施缓兵计使敌麻痹,然后集中兵力大破敌军,随后乘胜追击,南至槃江(今云南南盘江),东至牂柯,将叛军尽皆平定。
  当年五月,诸葛亮在攻占越嶲后,率得胜之师渡过泸水(今金沙江),深入南部不毛之地,追击南撤的孟获叛军。由于孟获在南中夷、汉百姓中威信很高,诸葛亮决定在他身上实现 心战为上 的策略。为了让孟获心服,诸葛亮对他七纵七擒 ③。最后孟获终被感动,心悦诚服地说: 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④诸葛亮最后降服孟获,正是李恢在建宁大破叛军的时候。至此,南中地区被诸葛亮顺利平定,前后仅仅用了数月时间。
  ①   《三国志》卷 58 《吴志?陆逊传》。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①   《三国志》卷 39 《蜀志?马良传附马谡传》注引《襄阳记》。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③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④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诸葛亮在政治、军事都取得巨大成功后,采用以夷治夷的办法,在南中不留外籍官吏和蜀汉军队,大量任用各少数族渠帅,各郡太守等高级官吏也尽量由当地人担任,以求达到 纲纪粗定,夷汉粗安 ①的局面。由于诸葛亮处置得当,终其一世,南中地区再没有发生反叛之事。不仅如此,南中地区的大量资源、物品还成为蜀汉政权军国物资的一个来源,所谓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②2。北伐曹魏之战诸葛亮平定南中后,便积极 治戎讲武 ③,准备大举伐魏。蜀汉在丢掉荆州后,已失去了东西两路伐魏的有利条件,但诸葛亮仍决定按照他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的国策,北伐曹魏。蜀汉建兴四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卒,诸葛亮决定乘机北伐。自此开始,诸葛亮先后发动5次伐魏战争。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书表明自己心志,并指出: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④随后率大军10万进驻汉中(治今陕西汉中东)。汉中地形险要,是屯兵聚粮的理想基地,但从汉中北进,必须经过数百里长的高山险谷。当时自汉中北进,大体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翻越秦岭入关中(古称函谷关以西、秦岭以北地区为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从东至西主要有子午道(自今陕西西安东南至今陕西汉中东)、傥骆道(自今陕西周至西南沿骆谷水、傥水河谷南至今陕西洋县)、褒斜道(取道褒水、斜水两河谷而得名,南口称褒谷,在今陕西勉县褒城镇北十里,北口称斜谷,在今陕西眉县西南三十里)三条通路。
  这个方向路途较近但很艰险,架有栈道,进军比较困难。另一方向是自汉中经阳安关(在今陕西勉县西)、武兴(今陕西略阳)向西北出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至天水(治今甘肃甘谷东)。此途路较远却平坦,进军便利。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正月,诸葛亮自汉中北攻曹魏。行前,丞相司马魏延认为曹魏镇守关中的夏侯惇 怯而无谋 ①,建议由自己率精兵5000人负粮而行,直出褒中,循秦岭东行,至子午道折返北上,不出十日可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届时夏侯惇定会胆怯逃走,蜀军可不战而克长安。等到曹魏救兵赶到时,诸葛亮大军也可从斜谷而至长安了。如此,则可一举平定长安以西。诸葛亮认为魏延此计过于冒除,没有采纳。于是,诸葛亮另作部署:先扬言自斜谷进攻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令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率大军主力出祁山,攻取陇右(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曹魏由于蜀国 数岁寂然无闻,是以略无备豫。 ②及至诸葛亮扬言自斜谷进攻郿县时,魏明帝曹叡才以大将军曹真都督关中诸军于郿县防御。诸葛亮亲率大军进攻祁山,阵容齐整,号令严明,兵锋甚锐。曹魏南安(治今甘肃陇西东南)、安定(治今甘肃泾川北)、天水三郡叛魏响应蜀军,曹魏朝野恐惧,百官群僚不知计之所出。魏明帝沉着果断,认为蜀军远离汉中险阻而来,正是消灭他们的机会,遂命右将军张郃率步骑5万西拒蜀军,随后自己亲至长安督战。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③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④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①   《三国志》卷 40 《蜀志?魏延传》注引《魏略》。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
  诸葛亮进军之初,认为参军马谡才器过人,通晓军机,遂舍弃魏延等宿将不用,使马谡督率诸军为先锋,进据街亭(今甘肃庄浪东南)。马谡虽然善论军机,但缺乏实际才能,兵至街亭,他不去据城屯军,反而 舍水上山,举措烦忧 ①,部将王平几次劝谏,马谡不肯采纳。张郃率军进至街亭,断绝蜀军水道,马谡大败,街亭失守。这时,进驻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指挥蜀军进攻的诸葛亮闻知马谡丢掉街亮,以己方 进无所据 ②,被迫退回汉中。
  与此同时,赵云、邓芝也败于箕谷,赵云聚众固守,然后亲自断后退军,才没导致大败。南安、发定、天水三郡遂又被曹魏平定。退兵后,诸葛亮因用人不当,引咎自请贬职三级,以右将军行丞相事。第一次伐魏遂以失败告终。
  当年十二月,诸葛亮乘曹魏败于孙吴,关中兵力空虚之机,再次出兵伐魏。此役,诸葛亮改从秦岭直接向北的路线进军,率军出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直趋陈仓(今陕西陈仓东)。由于曹真事先判断蜀军必定会从陈仓进攻,已命将领部昭、王双等整修城备,严阵以待,因而诸葛亮围攻陈仓20余日而不能克。魏明帝得讯,派张郃率军援救陈仓。诸葛亮仓促进兵,军粮未及齐备,不久即告紧张。这时又听闻张郃大军来援,遂主动撤围回军。魏将王双见蜀军退走,率军追击,诸葛亮设伏将其杀掉,安全撤回汉中。这是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春,诸葛亮派遣将军陈式进攻魏武都(治今甘肃成县西北)、阴平(治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发动第三次北伐。曹魏雍州刺史郭淮率兵救援,诸葛亮亲率军进至建威(约在今甘肃西和西南),郭淮退走。蜀军随之攻克武都、阴平二郡,诸葛亮率军返回汉中。由于此胜,蜀后主诏令诸葛亮官复原职,仍任丞相。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率大军再出祁山,向曹魏发动第四次进攻。为了保证军粮供应,特地令中都护李严催督粮运,并创制木牛①以利运粮。当时曹魏大司马曹真患病在身,魏明帝命大将军司马懿西屯长安,督率大将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人西拒蜀军。司马懿命费曜、戴陵率精兵4000镇守上邦(今甘肃天水市),亲率全军西救祁山。
  诸葛亮分兵围攻祁山,自率主力赴上邦迎击曹魏援军。郭淮、费曜等人邀击蜀军,诸葛亮将其击败,与回救上邦司马懿军相遇于上邦之东。司马懿针对蜀军缺乏粮食、难于持久的弱点,收军依险据守,不与蜀军交战。诸葛亮求战不得,向祁山方向撤退,司马懿于后尾随,至于卤城(今甘肃天水市及甘谷之间)。诸葛亮率军回战,司马懿又 登山掘营,不肯战。 ②魏众将数次请战,司马懿皆不许。贾栩、魏平二将为此当面质问他说: 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③五月,司马懿在众将逼迫之下,命张郃进攻祁山南面蜀军,自率军与诸葛亮大军相持。诸葛亮命魏延、高翔、吴班等迎敌,大破魏军,斩首3000人,获玄镗5000领,角弩3100张。魏军败逃回营,继续坚守。
  六月,大雨连绵,蜀军后方粮运不继。主持此事的李严怕担罪责,使参军狐忠等人假喻后主旨意,召诸葛亮退军。诸葛亮当时军粮也已将尽,遂承旨退军。司马懿命令张郃随后追击,诸葛亮在木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设伏,张郃中箭而死,蜀军安全退回以中。诸葛亮回军后,察知李严失职及假侍旨意等事,将其贬为平民,徙往边地。诸葛亮此次北伐遂又无功而返。
  ①   《三国志》卷 43 《蜀志?王平传》。
  ②   《资治通鉴》卷 71 《魏纪》,三明帝太和二年。
  ①   木牛:一种运输工具,类似后世的手推独轮车。
  ②   《三国志》卷 35 《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③   《三国志》卷 35 《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诸葛亮数次北伐无功后,深感军粮屡屡出现问题,而使 己志不申 ①,决定尽全力解决粮运问题。建兴十年(公元232年)诸葛亮又创制流马②,与木牛一起投入使用,提高运粮效率。翌年,诸葛亮又命诸军运米集于斜谷口,并在斜谷修建邸阁储存军粮。
  建兴十二年(公元334年)春,诸葛亮再发大军10余万自斜谷北进,向曹魏发动第五次进攻。进兵之前,诸葛亮派使者赴吴,约孙权共攻曹魏。四月,蜀军经斜谷到达郿县,屯于渭水之南。这时,司马懿也已赶至渭南,背水结营抵御蜀军。诸葛亮见司马懿坚守不出,欲进兵占据北原(今陕西眉县至宝鸡间之渭水北岸),却被魏将郭淮抢先一步占领,蜀军乘郭淮立营未固之机发动进攻,又未能成功。诸葛亮遂率军屯于武功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南)。
  为作长久打算以待敌军之隙,诸葛亮命将士 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③。五月,孙权如约从东向曹魏发动进攻。魏明帝一面命魏将秦朗率步骑2万人助司马懿抵御蜀军,并严令司马懿 坚壁拒守 ④,不许出战,一方面亲率大军迎击孙权。由于魏明帝措置得当,到当年七月,孙权就在魏军的压力下被迫退军。吴蜀两面夹击曹魏的计划未能实现。
  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南相持百余日,多次派军挑战,司马懿始终不肯出战。诸葛亮派人送去妇女用的衣帽等物羞辱司马懿,以激他出战,但司马懿丝毫不为所动。为了安定军心,司马懿又假意派人远赴千里去问魏明帝。魏明帝积极配合,命卫尉辛毗持节监军,重申不许出战。在司马懿坚守不战的拖延策略下,诸葛亮始终未能找到决战的机会。当年八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在军中发病,终于赍志以殁。蜀军在长史杨仪率领下被迫退军,司马懿对诸葛亮心有余悸,未敢放手追击,蜀军安全退回汉中。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也随之结束。
  蜀汉在失去荆州后,局促益州一地。是魏蜀吴三国中最为弱小的政权。
  诸葛亮北伐的对手曹魏占有司冀等9州之地,人力物力及军事实力都比蜀汉强大得多。面对如此强敌而一再北伐,诸葛亮在这里采取的是以攻为守并希望由此获得发展的战略。因为从长远来看,强大的曹魏必然要进兵攻蜀。蜀汉与其坐待敌国来攻,不如主动进攻,寻机削弱对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因此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说: 以先帝(指刘备)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①这是一个应该肯定的战略,是蜀汉有可能生存并有希望创造出较好局面的可行途径。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②   流马:一种运输工具,亦为人力推车。
  ③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④   《三国志》卷 3《魏志?明帝纪》。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诸葛亮虽然最终没能成功,但他在几次北伐中始终处于主动进攻的地位,在与对手的争斗中也基本处于上风,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是因为他审时度势,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的结果。在战略主攻方向上,诸葛亮选择了对方防守力量较为薄弱的陇右地区。陇右地处西北高原,蜀军一旦控制陇右,就可以利用当地较为丰富的人力物力,进则虎视关中平原,退则掩护蜀汉门户汉中。而且陇右地势高险,交通不便,蜀军占领后,曹魏反攻困难。
  从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方略说,这是一个符合实际的战略目标,蜀汉宿将魏延曾几次请求自秦岭直接北进,进攻长安,都未获诸葛亮批准,魏延为此怨恨,诸葛亮也因此被认为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①但揆之当时形势,且不论北出秦岭道路艰险,大军逶迤于数百里山谷中极易遭敌截击而进退失据,即使如愿攻占长安,也未必能出现对蜀汉有利的局面。长安是曹魏西方的战略要地,为京师洛阳之屏障。由于洛阳是四战之地,历来以洛阳为都者,必须控制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以为依托。曹魏丢掉长安,必定要以倾国之力来攻,长安地处平原,交通发达,东方的人力物力可从黄河、渭水源源不断地运来支援。而以蜀汉的弱小实力和曲折艰难的后方补给线,即使投入诸葛亮费尽苦心练就的全部10余万军队,也很难说能在曹魏的强大反攻之下长期保住长安。何况不管能否守住长安,花费自己全部力量远离本国去争夺一城一地,消耗自己本就很弱的实力,本身就是取败之道,这显然不符合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用兵方略。因而诸葛亮摈弃魏延的建议不用,坚持自己 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②的战略方针。明清间大思想家王夫之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他认为诸葛亮 知魏之不可旦夕亡,而后主之不可起一隅以光复也。其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而不可示其意于人,故无以服魏延之心,而贻之怨怒。 ③综观诸葛亮北伐,其中亦有两次从秦岭直接北进,进攻关中平原。这看似与其一贯战略相悖,而实际正好表现了诸葛亮灵活的战略战术。一攻陈仓,是在孙吴攻魏并大破魏军之时;再攻渭南,则是在孙吴许诺与蜀东西夹击曹魏的情况之下。这说明,诸葛亮在客观形势可以改变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及强弱形势的情况下,还是善于用奇的。诸葛亮在北伐中屡屡处于主动地位,还因为他善于带兵和用兵。诸葛亮经过多年的 治戎讲武 ①,训练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军队。他带兵 戎陈整肃,赏罚肃而号令明。 ②行军安营中规中矩,皆合法度。司马懿在诸葛亮病卒后曾 案件其营垒处所 ,不得不叹服说: 天下奇才也。 ③再看诸葛亮的几次进兵北伐,皆进退自如,处于 制人而不制于人 的地位,除第一次北伐因用人不当导致局部失败外,其他几次都处于上风,需要回军时则安然退回,并曾设计杀掉追击的张郃、王双等魏将。由此看来,诸葛亮深通将略,善于手兵,所谓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的评价,并不符合实际。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评曰。
  ②   《三国志》卷 40 《蜀志?魏延传》注引《魏略》。
  ③   《读通鉴论》卷 10 《三国》第十二。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②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③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亮北伐最终没能成功,除蜀魏双方力量相差悬殊外,还有其他客观上的原因。从诸葛亮的对手来说,魏明帝和司马懿都是杰出的谋略家。魏明帝结合当时吴蜀结盟图己的形势,严格遵循前代 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 ④的成规,对蜀汉采取坚守要隘,不与其主力决战的方针。诸葛亮北伐后期的对手司马懿老谋深算,坚决执行魏明帝 但坚壁拒守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虚略无所获,则必走,走而追之,全胜之道也 ⑤的拒蜀方略,直至拖死诸葛亮,迫使蜀汉退军。无疑,曹魏君臣的正确对策,将诸葛亮北伐原本就很小的成功可能性降到了最低点。从诸葛亮的盟友来说,吴蜀虽为同盟,但却各有打算,互存戒心,并不能真正配合攻魏。因而诸葛亮的北伐,实际上并未得到孙吴多少配合和帮助。这也是他北伐难以成功的一个原因。
  ④   《三国志》卷 3《魏志?明帝纪》。
  ⑤   《资治通鉴》卷 72 《魏纪》四明帝青龙二年。
  (五)曹魏灭蜀之战
  三国后期,雄踞北方的曹魏经过多年经营,国力日益增强,而与之相峙的吴蜀二国却在日渐衰弱,此长彼消,曹魏统一天下的时机趋向成熟。根据当时形势,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先进兵一举灭蜀,然后伺机灭吴,统一全国。
  1。战前形势及曹魏取蜀方针的确定曹操自赤壁之战和攻取汉中失败后,基于 蜀贼棲于山■ 、 吴虏窜于江湖 ①而一时难图的现实,采取了 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 ②以防吴拒蜀巩固北方,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审时度势、待机而动的基本国策。自此数十年间,曹魏执政者基本循此方略治国,北方由此保持了长期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日渐恢复,曹魏国力因之不断增强。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太傅司马懿发动 高平陵事件 ,一举控制了朝政大权。随后,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成功地清除了曹氏势力,稳定了司马氏专权之局。
  在此期间,司马氏为了争取人心和巩固其地位,实行了任贤使能、减轻赋役等有利于发展的措施。因而曹魏国力并没有因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削弱。这成为司马氏最终能够吞并吴蜀统一天下的物质基础。
  蜀汉在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辅政,他们谨守诸葛亮治国成规, 保国治民,敬守社稷 ③,因而国内一度比较安定。但到蜀汉后期,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宠信宦官黄皓,政治日益腐败。大将军姜维的连年伐魏,又消耗蜀国大量人力物力,造成国困民疲的后果。当时蜀国形势正如吴使者薛珝所云: 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 ①已呈败亡之象。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请杀黄皓未获后主准许,率军避祸沓中(今甘肃岷县民),削弱了汉中地区正面的防守,更为曹魏的伐蜀提供了便利条件。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执掌魏政的相国司马昭集群臣商议对吴蜀用兵之事,他计议道: 今吴地广大而下湿,攻之用度差难,不如先定巴蜀……
  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境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下五万。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②对于司马昭先一举灭蜀的战略方针,群臣多不赞成,但司隶校尉钟会极力附合,并建议令青、徐、兖、豫、扬等州大造战船,扬言攻吴以麻痹蜀国君臣。司马昭决心乃定,下令各州造船,并以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去关中为灭蜀预作准备。
  2。曹魏灭蜀一战成功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征集四方之兵18万,分兵三路大举伐蜀。其部署如下:西路由征西将军邓艾率军3万自狄道(今甘肃临洮)
  向沓中进军,牵制姜维,使其不得东顾援救汉中。中路由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军3万余人自祁山向武街(今甘肃成县)、阴平桥头(今甘肃文县东南)一线进军,目的是切断姜维东南归路。东路为曹魏伐蜀主力,由钟会率军10余万,自关中分从斜谷、骆谷、子午道三途直趋汉中,进而南下取蜀。汉中是蜀国门户,所谓 无汉中则无蜀矣。 ①司马昭的用意,便是以两路大军牵制堵截姜维,而以主力直捣汉中,争取一战成功。
  ①   《三国志》卷 14 《魏志?刘放传附孙资传》注引《资别传》。
  ②   《三国志》卷 3《魏志?明帝纪》。
  ③   《三国志》卷 44 《蜀志?姜维传》注引《汉晋春秋》。
  ①   《三国志》卷 53 《吴志?薛琮传附薛珝传》注引《汉晋春秋》。
  ②   《资治通鉴》卷 78 《魏纪》十元帝景元三年。
  汉中地势险要,为蜀汉门户。蜀汉历来重视汉中的防御。自刘备取汉中,便在险要之地交错设置围戍, 实兵诸围以御外敌。 ②后诸葛亮又于汉中修筑汉(在今陕西勉县东)、乐(在今陕西成固东)二城,以加强汉中防务,并亲自屯兵汉中镇守。姜维在蜀汉后期主持军政后,认为汉中交错设围,只能御敌于外,不能取得大胜。因此他建议后主将诸围戍敛兵聚谷,退守汉、乐二城,放敌人进入汉中平坦之处,然后坚守要隘,并以游军伺机骚扰,敌军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必定会疲困,待其被迫退军之日,各城蜀军一时并出,一定可以歼灭敌人。后主认为姜维所言为是,命汉中都督胡济退守汉寿(今四川广元西南),监军王含守乐城,护军蒋■守汉城。姜维这一作战方案的设想是诱敌深入予以歼灭。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放弃外围纵敌深入,后边要隘的防守一定要有十足的把握,万万不能有失,而且为保万全,应该配备机动兵力予以策应。否则,一旦要隘被敌攻破,这一作法不啻开门揖盗。而实际上,姜维率主力远屯沓中的作法,与他这一作战方案并不相符。当姜维闻知钟会在关中准备攻蜀时,感觉到汉中空虚,立即上表请求后主派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在今陕西宁强西北)
  关口及阴平桥头,自己仍未想率主力东还汉中。而后主听信黄皓魏军不敢来攻的鬼话,竟将姜维的建议搁置一边。直到魏军发动进攻时,后主才命廖化率军往沓中支援姜维,另命张翼和辅国大将军董厥等往阳安关口助守。
  由于汉中地形险要,魏军翻越秦岭南进本来极为困难。曹操当年进兵汉中,几次感叹说: 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①由于蜀军弃险不守,钟会主力军10余万人一路畅行无阻,九月抵达汉中。钟会分兵攻打蜀军汉、乐二城,自率主力直趋阳安关口。蜀守关副将蒋舒诡称 出城克敌 ,开关投降魏军。魏前锋胡烈乘势攻城,蜀主将傅佥战死,魏军攻占阳安关。这时蜀救兵张翼等人尚未赶到。钟会闻阳安关已克,置汉、乐二城不顾,亲率魏军主力长驱直进,准备夺取剑阁(今四川剑阁北),直逼成都。
  姜维闻知钟会已入汉中,迅速摆脱邓艾军的纠缠,向阳平方向撤退。这时,魏诸葛绪军已占领武街和阴平桥头,切断了姜维的归路。姜维见状,立即调头北上,向诸葛绪侧后方向运动。诸葛绪恐姜维断其后路,退军30里,让开阴平桥头。姜维乘机折返南向,通过阴平桥头顺利撤回,于路与廖化、张翼等人会合,先钟会一步返回剑阁据守。剑阁号称天险,是由汉中入成都的咽喉,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钟会率10余万大军到达后,屡攻不能下,粮食渐至匮乏,钟会准备暂时退兵再谋他途。至此,由于姜维机动灵活的杰出表现和魏将诸葛绪的无能。司马昭一举灭蜀的战略计划面临破产的危险,而蜀汉由此获得了转机,已呈转危为安之势。
  就在这时,邓艾向司马昭提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他指出:蜀军已经遭受挫折,应当乘势进攻。如果从阴平由小路经汉德阳亭(今四川剑阁西北)趋涪城(今四川绵阳东北),出剑阁以西百里,离成都三百余里,以奇兵冲其腹心,出其不意,剑阁守敌一定会还赴涪城,那样钟会便可长驱而进,如果剑阁守敌不还,则涪城敌军兵力寡弱,就会被我攻破。司马昭闻听此计,欣然接受,立即命令邓艾自阴平进军。
  ①   《三国志》卷 41 《蜀志?杨洪传》。
  ②   《三国志》卷 44 《蜀志?姜维传》。
  ①   《三国志》卷 14 《魏志?刘放传附孙资传》注引《资别传》。
  阴平一带峻岭横生、道路险阻,自此由偏僻小道,东经阳安关可入汉中,南出江油(今四川江油北)、涪城可达成都。自阴平至涪县,一路行于崇山峻岭之中,只有羊肠小路,有些地方只能一人通过,大军行进极其困难。十月,邓艾亲率精兵万人自阴平出发, 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 ①。行至无路之处,邓艾便 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②经过艰苦行军,邓艾终于进至江油。蜀江油守将马邈见魏军突然出现,不战而降。后主遗卫将军诸葛瞻督诸军抵御邓艾、尚书郎黄崇劝他 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 ③。诸葛瞻屯军涪城,迟疑不决。邓艾乘机长驱直进,击败蜀军。诸葛瞻退守绵竹(今四川绵竹东南),邓艾乘胜追击,再败蜀军于绵竹,诸葛瞻父子战死。十一月,魏军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从大臣谯周之议,自缚出降,并诏令姜维率军降魏。至此,曹操一战成功,存在了43年的蜀汉政权遂告灭亡。
  曹操一举灭蜀,是由许多主客观的因素促成的。首先,曹魏政治稳定,国力强盛,这是它一战成功的根本保障。其次,曹魏在战争谋略和战役指挥上也有很多成功之处。司马昭制定的灭蜀计划恰当而又周密,他乘姜维远在沓中,汉中空虚之机,以邓艾、诸葛绪两路大军牵制姜维主力,阻其回救汉中,然后以钟会主力军直取汉中,并在战前命令各州造船扬言攻吴麻痹蜀军,以收出其不意之效。从姜维闻知钟会治兵关中自己却滞留沓中按兵不动,蜀后主未及时从姜维之议派兵加强阳安关口及阴平的防守看,曹操的麻痹蜀汉的计谋应该说是收到了效果。曹操主将钟会乘虚攻入汉中后,置仍为蜀军占领的汉、乐二城于不顾,亲率主力长驱直进,终于在蜀汉援军赶来之前攻占阳安关这一入蜀咽喉要地。及至魏诸葛绪军中计,放姜维主力通过阴平桥头回守剑阁,魏大军困于剑阁之下无法前进时,另一主将邓艾大胆用奇,克服重重险阻,偷渡阴平,连克蜀军,直逼成都城下迫使后主投降,使魏军从诸葛绪失误造成的被动局面中摆脱出来,重新掌握了主动,一举灭蜀。除上述主观因素外,蜀汉战略战术上的失误,为曹魏一战成功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蜀汉的最大失误在于放弃汉中诸围守,使钟会军得以长驱直入。面对魏蜀实力悬殊这一现实,姜维不思据险坚守,反而想诱敌深入予以消灭,弃险不守,而且他自己率主力远屯沓中,没有使这一设想建立在坚实可靠的防守基础之上,给了曹魏一举攻占汉中的机会。其次,姜维在闻知曹魏将大举进攻时,仍率主力滞留沓中观望,仅仅建议后主派兵加强阳安关口等地的防守,但这一点也因后主听信谗言而没有做到,使魏军一举攻占阳安关口、阴平桥头等要地。乃至姜维机动灵活骗过诸葛绪返回剑阁后,蜀汉已呈转危为安之势。
  但在魏邓艾偷渡阴平孤军深入时,诸葛瞻在涪城未能采纳尚书郎黄崇的建议,犹豫不决,坐待邓艾走出山谷。其实邓艾偷渡阴平,既是奇兵,又是险招,如果诸葛瞻依托绵竹、成涪,据险而守,邓艾进退失据,就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正是蜀汉方面一连串的失误,在客观上促成了曹魏的一战成功。
  ①   《三国志》卷 28 《魏志?邓艾传》。
  ②   《三国志》卷 28 《魏志?邓艾传》。
  ③   《资治通鉴》卷 78 《魏纪》十元帝景元四年。
  四、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人物
  (一)曹魏军事家曹操
  三国时期的军事家首推曹操。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又名吉利,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东汉末年,刘氏皇帝名存实亡,天下陷入分裂割据的局面。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曹操以5000人的军队起家,通过进攻农民军,占据兖州(治今山东金乡西北),又收编农民军组成一支颇具实力的 青州兵 ,成为众多割剧军阀中的一个。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抓住时机,将虽已徒具虚名却仍有着无可替代号召力的汉献帝迁往自己控制的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并改以许县为都,自己以司空执掌朝政,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随后,曹操又募民在许县及其他地方屯田,解决了自己的军粮问题。从建安二年起,曹操开始四处用兵,实现他翦灭群雄、统一天下的抱负。不久,曹操就攻灭割据徐州的吕布,占领徐州。建安五年(公元220年),占有北方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的袁绍见曹操势力迅速发展,起10万大军来攻曹操。曹操当时实力比袁绍弱得多。由于敌强己弱,曹操采取扼守要隘,以逸待劳、相机而动的正确方针,坚守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一线。战争打响后,曹操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连杀袁军大将颜良、文丑,随后抓住机会,亲率轻骑突袭袁军屯粮之所成功,大败袁军。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曹操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他成功地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当时名士诸葛亮评价此役说,曹操能 以弱克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随后,曹操进兵肃清袁绍残余势力,又率军远征平定三郡乌桓,尽占袁绍故地,基本统一北方。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南进,但遭到江东孙权与寄寓荆州的刘备强有力抵抗,曹操自己又以北方将士与江东军队进行水战,犯了以短击长的错误,大败而回。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亲率大军西征关中,一路屡设奇谋,顺利进入关中腹地,又巧施反间计,使关中诸将互相猜忌离心,随后一战成功,平定关中。至此,曹操统一北方,也为后来的曹魏政权奠定了基础。此后,曹操几次试图向东南、西南发展都没有获得成功,于建安二十五年死于征途之中。
  曹操在当时各股割据势力中实力并不很强,但他却能逐一翦灭群雄,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他所具有的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指挥才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曹操深通兵法,他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并注《孙武兵法》十三篇,流传至今。曹操也善于带兵,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便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曹操更善于用兵,史称他 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 ①他确实是一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西晋人陈寿称曹操为 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②,看来不是过誉之辞。
  ①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注引《魏书》。
  ②   《三国志》卷 1《魏志?武帝纪》。
  (二)蜀汉军事家诸葛亮
  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读书,留心世事,自负地认为自己是春秋名臣管仲和名将乐毅一流人物。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在群雄中屡遭失败的刘备 三顾茅庐 ,请诸葛亮助自己成就霸业。
  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益二州,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③,然后谋取中原曹操的战略设想。这即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后大为叹赏,遂请诸葛亮为谋士,诸葛亮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建安十三年,基本统一北方的曹操率十数万大军南进,直扑刘备寄寓的荆州。新任荆州牧刘综慑于曹军声势,不战而降,刘备形势岌岌可危。诸葛亮这时挺身而出,亲自去江东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结果孙、刘联手大破曹操,刘备并在战后占据了荆州。建安十八年,诸葛亮率军自荆州沿江西上,配合刘备攻占益州。至此,诸葛亮帮助刘备实现了当初他在隆中提出的战略设想。建安二十四年,镇守荆州的关羽大意失去荆州。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为夺回荆州,在称帝不久即向孙吴发动进攻,结果大败而回,军资器械损失殆尽,蜀汉元气大伤。章武三年,刘备病死。从此,蜀汉的担子落在身为丞相的诸葛亮身上。
  当时,蜀汉东失荆州屏障,北临强魏,局促西南一隅,而南部南中地区的少数民族又乘机起兵反叛,形势异常紧张。在这 危急存亡之秋 ,诸葛亮先根据战略形势的需要,毅然与孙吴捐弃前嫌,派使臣主动与孙吴通好,随后修明政治,严肃法令,很快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面。蜀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平定南中叛乱。针对南中的实际情况,他采取了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正确方针。南中大族孟获,在各族中很有威信,诸葛亮为了让他心服,对他七擒七纵。最后孟获终被感动,声称: 南下不复反矣。由于处置得当,诸葛亮仅用数月时间便平服了南中各少数民族,终诸葛亮一生,南中没有再发生过反叛之事。
  从蜀汉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间,诸葛亮曾五次出兵伐魏,试图以攻为守保住弱小的蜀汉政权并希望能创造出对蜀汉有利的局面。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诸葛亮最终没能获得成功。于建兴十二年八月在第五次北伐中赍志以殁。
  诸葛亮北伐虽没成功,但他仍然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在对强大曹魏的5次北伐中,除第一次因错用先锋马谡导致小败外,其他几次都处于主动地位,进退自如,制人而不制于人。这正说明了他出色的军事素质和杰出的指挥谋略。他也善于带兵和用兵,行兵作战,部伍 戎阵整肃,赏罚肃而号令明。 行军安营皆合法度。诸葛亮死后,他的对手司马懿巡视其营垒处所,不得不叹服他为: 天下奇才.诸葛亮针对蜀弱魏强的特点,培训出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弩兵,并改制出 一弩十矢俱发 的连弩,号称 元戎 ,用来武装军队。他又针对己方粮运困难的情况,设计出新的运输工具 木牛流马 ,在对魏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他还曾设计出步、弩、车、骑四兵种编组作战的 八阵图.诸葛亮带兵突出的成功之处是法令严明,人们所熟知的 失街亭、斩马谡 的故事便是诸葛亮法令严明的例子。但他法令虽然严明,却处置公平,而且凡有法令,一定三令五申,使被罚者心平口服,死无怨言。因而史称他 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①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③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
  ①   《三国志》卷 35 《蜀志?诸葛亮传》评曰。
  (三)孙吴名将
  1。吕蒙
  吕蒙(公元178年~公元219年),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东南)人。吕蒙少时南渡,依姐夫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吕蒙代理其众,任别部司马。后随孙权四处征讨,屡立战功,被孙权任以横野中郎将。赤壁之战时,吕蒙随周瑜、程普等人大破曹操,后又随周瑜击走曹操大将曹仁,收复荆州。因功拜偏将军,领寻阳令。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大军南攻濡须(今安徽巢县南),吕蒙随孙权拒敌,屡进奇谋,又劝孙权夹濡须水口立坞堡以为依托,终使曹操知难而退。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吕蒙代病故的鲁肃镇守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与蜀汉荆州对峙。建安二十四年,吕蒙利用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北攻曹魏之时,设巧计袭破荆州,同时采用厚待蜀军家属的攻心策略,使从对曹前线回救荆州的蜀军军心迅速瓦解。关羽士卒溃散,兵败被吴军擒杀,吕蒙夺得荆州全境。吕蒙袭取荆州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奇袭战例。此后不久,吕蒙病死。吕蒙初时不喜读书,后从孙权劝告,攻读兵书史籍。大将鲁肃再见到他,称赞他: 吾谓大弟(谓吕蒙)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①吕蒙可算是孙吴一位兼资文武的名将。
  2。陆逊陆逊(公元183年~公元245年),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
  人,家世江东大族。陆逊21岁时,入仕孙权幕府,历任东西曹令史、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等职。吕蒙袭取荆州时,为麻痹关羽,称病返回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以智谋出众又 未有远名 的陆逊代任其职。陆逊对关羽卑辞通好,很好地配合吕蒙达到了麻痹关羽的目的,使吕蒙的奇袭计划大获成功。
  孙吴黄武元年(公元222年),蜀汉刘备亲率大军南进,企图一举夺回荆州。陆逊被孙权委任为大都督,率军5万人抵御蜀军。面对刘备的汹汹来势,陆逊采取避敌锐气、后发制人的策略,率军实行战略退却,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一线坚守。待蜀军师老兵疲,有机可乘之时,陆逊率将士发动全面反攻,火烧蜀营40余座,歼敌数万人,缴获军资器械无数,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成功范例。战后,陆逊以功加拜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此后,陆逊历任上大将军、右都护等职,后又为丞相,先后屡建大功。后陆逊因废立太子事得罪孙权,于吴赤乌七年(公元245年)愤恚成疾病故,年63岁。
  ①   《三国志》卷 54 《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五、两晋十六国的军事制度
  (一)两晋的军事制度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汉国刘曜攻陷长安,俘晋愍帝司马邺,西晋灭亡。建兴五年(公元317年),晋琅玡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至元熙二年(公元420年),东晋被刘宋取代。两晋共历156年。两晋的军事制度不同于前代,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1。军事领导机构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司马炎以皇帝身份亲自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同时,晋武帝另设尚书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掌理军政事务。又设中书省,掌管朝廷奏章、诏命及顾向应对,中书省的官员是皇帝的近臣,常可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实际权力大于尚书省。西晋灭吴之前,晋武帝是名实俱符的全国军事统帅,直接领导和指挥全国军队。灭吴后,晋武帝在尚书省六曹尚书中设置五兵尚书一职,其下再设左右中兵、左右外兵、别兵、都兵、骑兵等尚书郎,主管全国军政事务。但尚书省要听从皇帝旨意,军事最高领导权仍在皇帝手中。此后直至东晋,五兵尚书历代沿置,成为主管日常军政事务的国家军事领导机关。两晋还设有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职,任此职者,可代表皇帝统率全国军队,权任甚重。西晋初年,晋武帝就曾以宗室重臣司马孚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晋武帝以后,任此职者常为权臣。尤其东晋时期,皇权不振,心怀叵测的权臣常以此职掌握全国军政大权,威胁皇帝,图谋不轨。
  两晋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主要是都督及州郡行政系统。
  沿曹魏旧制,晋代在全国各地设置都督。任都督者,主管一方军政,为所督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都督所督地区少者一州,多者数州,东晋时所督州数更多,但当时的州已比西晋时要小得多。都督所辖兵力也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在2万以上。晋代都督按权力大小有 都督诸军 、 监诸军 、 督诸军 及 使持节 、 持节 、 假节 等称号,加 使持节 者有权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假节 者可杀无官位人, 持节 者只能在有战事时杀违犯军令的人①。晋代都督还常兼任所督地区的州刺史,既掌军,又治民,权力更大。
  晋代各州郡都设有州郡兵。州郡兵由各州郡的刺史太守统带,职掌维护社会治安,有战事时也要听从朝廷调遣出征作战。由于各刺史太守掌管各自辖区之内的州郡兵,因此可以将其视为地方上的军事领导机构。
  ①   见《宋书》卷 39 《百官志上》。
  ①   见何兹全先生《魏晋的中军》,载《读史集》。
  2。军队体制晋代的军队主要由中、外军组成,另有所占比重很小的各地州郡兵。中军,指驻扎于京师地区的中央直属军队。西晋中军分为驻于京师之内的宿卫军及驻于城外拱卫京师的牙门军两部分①。西晋的中央宿卫军以六军为主,即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将军所统军队。此外,还有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所领军队,谓之四军;又有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军队,后晋武帝又增置翊军校尉一营,并称为六营;又有积弩、积射二将军所领军队,谓之二营。上述诸军中,左右二卫地位最为重要,职掌宫廷宿卫,左右二卫将军,每天要轮流在宫中值宿。其他各军,职掌宫门及京城各地的宿卫。晋武帝称帝后,曾置中军将军一职,总统宿卫诸军,后又改置北军中候,职掌同于中军将军,此后及于东晋,上述宿卫诸军基本沿置,宿卫军统帅或为北军中候,或为领军将军,变换无恒②。西晋时,太子的东宫亦设有宿卫兵。晋初设左右二卫率,各领一军,职掌东宫宿卫,后增置前后二卫率及中卫率,共五卫率,军力也很可观。东晋初年,曾一度废置太子前后二卫率,后复置。从序列上说,太子五卫率所统军队亦应属中央宿卫军。西晋时,中央宿卫军总兵力至少在3万以上,战斗力极强,是西晋军队的精锐③。
  牙门军是指驻扎京城之外的中央直属军队。晋武帝即位前夕,曾 置四护军,以统城外诸军 ④。既须置四护军统率,可见城外诸军数目之多。西晋初年,京师内外驻有36军⑤。除去城内宿卫诸军,其余均为牙门军。
  由宿卫军和牙门军组成的中军,西晋时的总兵力在10万以上,大多为精锐部队。中军平时宿卫及拱卫京师,有战事时出征作战。东晋时,中军的力量大为减弱,这也是东晋皇权衰弱的一个原因。
  外军主要是指各地都督所统军队。西晋时,各地都督所统军队数量很大,总兵力达到30万人左右。都督所统军队在性质上本属于中央直属军队,但 八王之乱 后,西晋都督逐渐脱离中央的直接控制,朝廷已不能对其征召如意,其所领军队也逐渐地方化。及至东晋,各地都督多兼任刺史,其所统军队名为国家的外军,实则已成地方军队,甚至私人武装。他们更是经常不听中央调遣,某些身为都督的权臣还常利用手中的军队举兵向阙,发动叛乱。东晋时,除京师所在地扬州外,荆州是最为强大的都督区。此外,侨置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广陵(今江苏扬州)的南徐、南兖二州也是重要的都督区。徐、兖二州刺史所领军队,大多由北方流民组成,战斗力极强,号称 北府兵.北府兵在东晋中后期是一支极为重妄的军事力量,它的趋向常能影响国家的政局。
  西晋初年,曾大封诸王,并规定,诸王国 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 ①王国所属军队从形式上说,也应属于外军。
  西晋时期,各州郡亦都设有由刺史、太守统率的州郡兵。州郡兵主要职责是维护社会治安,保证封建秩序的稳定,但需要时亦须出征作战。州郡兵从性质上属于地方部队。西晋灭吴后,晋武帝曾一度令 州郡悉去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 ②同时罢去刺史兼任的将军名号,不再使其领兵,并实行军民分治,都督、校尉治军,刺史、太守治民①。但这一规定在晋武帝死后不久便遭破坏。
  ②   见《宋书》卷 40 《百官志下》。
  ③   《晋书》卷 62 《刘琨传》谓刘琨与孙会 率宿卫兵三万距成都王颖。 可见宿卫兵至少有三万之众。
  ④   《晋书》卷 3《武帝纪》。
  ⑤   《晋书》卷 64 《秦献王司马柬传》云: 武帝尝幸宣武场,以三十六军兵簿令柬料校之。 ①   《晋书》卷 14 《地理志上》。
  ①   参见唐长孺先生《魏晋州郡兵的设置和废置》,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
  3。两晋的军兵种
  两晋军队的总兵力,前后差异很大。西晋代魏时,国内大约有军队50万人,及至灭掉孙吴后,收其降卒20余万,全国总兵力达到70万人左右,这是西晋军力的鼎盛时期。西晋惠帝(公元290~公元306年在位)时期发生的 八王之乱 ,使西晋军队在诸王的混战中受到极大的削弱。又由于各地都督势力的壮大,他们所统的外军已不再完全听从朝廷的调遣,因而西晋朝廷直接控制的军队,仅剩10余万人。后这支军队又被羯人石勒全部歼灭,西晋王朝由此失去军事支柱,不久便被匈奴汉国灭掉。东晋建立后,由于江南的人力物力有限,全国军队的总兵力大约有20万左右。东晋的20万军队,大多为各地都督所拥有,中央所能控制的军队数量很少②。
  两晋的军队包括步兵、骑兵及水军等兵种。西晋数十万军队中,步兵的数量最大,是最基本的一个兵种。骑兵数量虽不及步兵,但因其冲击力大,机动性强,战斗力远强于步兵,是西晋军队中的主力。水军也是西晋军队的主要兵种。西晋建立后,利用灭蜀后占有长江上游的便利条件,命益州刺史王濬在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市)修治战船,训练水师。经过7年时间,王濬建成一支 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①,足以与孙吴一决高低的强大水军。其水师中的大船, 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 ②后来的灭吴战争,王濬统率这支拥有七八万之众的水军,沿江东下,一路势如破竹,直取吴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立了头功。灭吴后,西晋收降了孙吴的水军,水军实力更强。东晋军队的兵种仍为步、骑兵及水军。但因其立国江南,水军在整个军队中的比例要大于西晋时期。除上述兵种外,两晋军队中还都拥有一部分车兵,但在军队中的比重不大,数量也很少。
  4。两晋的兵役制度两晋的兵役制度以世兵制为主。世兵制下,军户要与普通民户分别立户,军户不经放免要世代为兵。
  西晋时期,军户是国家军队的主要来源,当时的中外军战士大体皆由世兵充任。一般情况下,西晋朝廷禁止召募兵士。晋初,武帝曾特许新任武威太守马隆募兵西进平叛,朝内公卿大臣都认为现有军队很多, 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③。后西晋 八王之乱 时,各地将领也曾召募士兵补充军队,但都为一时权宜之计,而非国家常制。
  东晋时期,世兵制仍在其境内实行,但由于西晋中军在西晋灭亡时已损失殆尽,广大北方地区又已非其所有,东晋的世兵数量已大为减少。当时,仅剩下晋元帝司马睿任琅玡王时所统率的外军及流徙至江南的部分世兵。为了保证兵源,东晋朝廷曾采用调发奴客、搜括逃户以及各种罪犯充兵的办法补充世兵。如东晋太兴四年(公元321年),晋元帝就曾下诏 免中州良人遭难为扬州诸郡僮客者,以备征役。 ①又晋安帝时,权臣司马元显也曾发东土诸郡免奴为客者充兵。由于这种做法触犯了大族官僚的利益,同时征发奴客充兵,也必然会引起奴客的反抗,因而这种做法常常会引起社会的动乱。
  以搜括出的流亡民户及罪犯充兵,也是东晋统治者常常采用的增加军户的作法。
  ②   《晋书》卷 98 《王敦传》载王导与叛将王含书云: 导所统 6军,石头万 5千人,宫内后苑 2万人,护军屯金城 6千人.则时有宿卫军 4万余人,但此书信息在劝降,或有夸大之处,未必全是实数。
  ①   《晋书》卷 42 《王濬传》。
  ②   《晋书》卷 42 《王濬传》。
  ③   《晋书》卷 57 《马隆传》。
  ①   《晋书》卷 6《元帝纪》。
  由于上述种种做法并不能解决东晋军队的兵源问题,因而东晋朝廷在实行世兵制的同时,还采用募兵和征兵的办法补充军队。东晋时期,募兵比较常见。祖逖北伐,朝廷只给兵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 使自召募 ②。
  吴兴内史孔坦也曾 募江淮流人为军。 ③东晋中后期,募兵已是东晋集兵的重要方式,像被称为百战百胜的北府兵数万人,就皆为召募而来。征兵也是东晋的一种集兵方式,但没有募兵那样常见。晋康帝时,荆州刺史庾翼准备北伐,曾发所统六州良人为兵④。晋安帝时,权臣司马元显也曾 发京邑士庶数万人,据石头以距之。 ⑤但从整体上说,征兵在东晋不是主要的集兵方式,只是在需要时偶尔为之。
  ②   《晋书》卷 62 《祖逖传》。
  ③   《晋书》卷 78 《孔愉传附孔坦传》。
  ④   《晋书》卷 73 《庾亮传附弟庾翼》记庾翼上疏北伐自称: 臣所以辄发良人,不顾忿咎。 后记其 并发所统六州奴及车牛驴马,百姓嗟怨.参见何兹全先生《读史集》之《魏晋南朝的兵制》一文。
  ⑤   《晋书》卷 64 《会稽王司马道子传附子司马元显传》。
  (二)十六国的军事制度
  西晋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晋愍帝被汉国刘曜俘虏,西晋灭亡。从此直至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北方处于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这即历史上所谓的 五胡十六国 时期。 五胡 ,是指匈奴、羯、鲜卑、氐、羌等5个少数民族。 十六国 ,指以五胡等少数民族为主建立的16个割据政权,它包括:成汉、二赵(前、后赵)、四燕(前、后、南、北燕)、五凉(前、后、南、北、西凉)、三秦(前、后、西秦)和大夏。实际上,当时除上述十六国外,还有西燕、冉魏、代国等政权。十六国时期是分裂割据的时期,各政权立国时间一般都不很长,其政治、军事形势也各不相同,有些政权事实上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政治军事制度。因此,这里仅以几个较大的政权为主,大体描绘一下当时军事制度的一般情况。
  1。军事领导系统十六国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领导系统比较复杂,各政权既有对魏晋(西晋)制度的沿袭,又有对自己民族传统制度的保留。
  大体说来,各少数民族政权一般都实行胡汉分治政策,即在国家的政权组织上,设置胡汉两套官员系统,分府理事,并分别隶属于最高统治者皇帝。
  如匈奴汉国(后改称赵,即前赵)主刘聪即在其统治区内 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人 ①,以统治汉族百姓;同时,又在他自己所任的大单于之下设 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 ②以统治各少数民族人民。
  胡汉分治之下,各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方面称帝(或称王),一方面又保留其大单于的称号,以表明他们的少数民族政权性质。各少数民族政权中,军队成员及兵源主要来自少数民族,因而胡治系统中的大单于实即最高军事统帅。从这一点说,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一般兼任大单于,也是他掌握军权的实际需要。大单于系统的办事机构为单于台,大单于属下的最高官员为单于左右辅、单于元辅、左右贤王等。以大单于为首的单于台,既负责统治各少数民族人民,又主掌军队征战诸事,握有军政大权,是胡汉分治下少数民族政权的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各少数民族政权中,大单于一职也有由太子或皇帝兄弟担任的,但一般要加以大司马、相国、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等汉官称号。如汉主刘渊曾以其子刘聪为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刘聪任国主时,曾以其弟刘乂为皇太弟、领大单于、大司徒;后赵主石勒也曾以其太子石弘为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大单于。这时的大单于已不仅仅是各少数民族的首领,而是皇帝之下的高级官员,其地位已降于皇帝之下。这时的皇帝仍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而以大单于为首的单于台虽仍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但要听命于皇帝。
  随着各少数民族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十六国的少数民族政权越来越多地采用汉族的官制。从军事领导系统说,各政权一般都设置了主管全国军政的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职,并仿汉制设置各种名号的武官和将军。这时的都督中外诸军事或握有实权的高级武官(如太尉、大司马等)以及他们的一套办事机构,便成为某一政权的国家军事领导机构,但最高军权仍是在这一政权的国主手中。一般来说,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及握有实权者皆为各族政权中的本族子弟甚至宗室子弟。前秦时,汉人王猛因得秦主苻坚信任曾出任都督中外诸军事,但此为特例,而非常制。
  ①   《晋书》卷 102《刘聪载记》。
  ②   《晋书》卷 102《刘聪载记》。
  2。军队体制十六国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体制,大体沿袭魏晋,但也有其自己的一些特点。各政权的军队一般都同于魏晋,有中、外军之分。但由于当时战争连年不断,各国疆域又经常变化,因而各政权中、外军的界限常常不是以军队的驻地来决定,而是以同皇帝的亲疏关系和统御系统来区分①。
  大体说来,凡是以本部族兵为主组成的军队,都属中军。其中一部分精锐由皇帝亲自领导和指挥,称禁卫军。禁卫军一般皆由皇帝本族成员组成,有左右卫、左右禁、羽林骑、龙腾中郎、亲御郎等各种称呼,禁卫将士地位高于一般士卒,是全军精锐。禁卫军由皇帝选任宗室子弟或亲信将领担任统帅,如后赵主石勒就曾以其侄儿石虎为 都督禁卫诸军事 ,总统禁兵。禁卫军平时宿卫军阙,战时随皇帝或跟从皇帝指定统帅出征作战。汉国主刘聪曾以卫尉呼延晏为前锋大都督、前军大将军,配以 禁兵二万七千 ②,使其进攻晋军。此外,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太子东宫,也设有宿卫将士。如后赵太子石宣,有 东宫卫士十余万人 ,称为 高力 ,皆为 多力善射,一当十余人 , 攻战若神 ③的勇士。东宫卫士另立统帅,有 四率 、 左右统将军 ④等称号。从体制上说,东宫卫士也属于中央禁卫军。前赵主刘曜就曾设置 都督二宫禁卫诸军事 ⑤一职,总管皇帝与太子的众多宿卫兵。各政权禁卫军之外的中军,一般亦由宗室大臣或皇帝亲信率领,负有护卫京师之责。如汉国刘渊时,大司马刘聪便 握十万劲卒居于近郊。 ①统领禁军之外的中军者,有都督中军、中军将军、卫将军等称号。
  十六国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外军,是指其统治区内的各地都督、刺史及城主、镇将、护军等所统军队。当时的许多少数民族政权,都仿照魏晋之制,在地方州一级的行政区内实行军政长官互兼的制度,以驻屯各军事要镇的统兵将领兼任所在州的刺史,有时加以都督称号,主持一方军事。他们所领的外军从性质上属于中央直属军队。如前秦主苻坚曾以郭庆为都督幽州诸军事、扬武将军、幽州刺史。外军中城主、镇将、护军所统军队,则兼有中央直属军和地方州郡兵的性质。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常在一些地方修筑城堡,按部族居住其中。城堡中的成员平时从事畜牧业或农业生产,战时出征作战,是一种生产组织与军事组织的结合体。随着十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进程,这种军事组织形式的城堡逐渐增多,部分代替了原来的地方郡县,成为军政、军民合一的地方组织形式。这时的城堡中,既有作为基本统治力量、由各统治者的本族或宗室子弟率领的族人,也包括作为士卒来源和剥削对象的被强行迁徙或掠夺而来的各族人口。城堡的首领称为城主、镇将、护军等,他们上直接听命于所属政权的皇帝,下统治城内军民,是军政合一,以军统民的地方长官。其所统军队因而兼有中央军与地方军两种性质。
  ①   参见《中国军事史略》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②   《晋书》卷 102《刘聪载记》。
  ③   《晋书》卷 107《石季龙载记下》。
  ④   《晋书》卷 107《石季龙载记下》。
  ⑤   《晋书》卷 103《刘曜载记》。
  ①   《晋书》卷 101《刘元海载记》。
  3。军兵种与兵役制度十六国时期,各个政权都拥有一定的军事力量,几个主要政权更是各自拥有数十万军队,最多者将近百万,军事实力非常雄厚。各政权的军队,主要由骑兵和步兵组成,个别政权也曾拥有少量水军。
  十六国的几个主要政权皆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建,游牧民族以骑射见长,其本族的部落兵都是骑兵。因而各政权建立初期,军队中一般只有单一的骑兵,后来随着在中原地区征战的需要,比骑兵更适合于攻取坚城的步兵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其军队中的另一支主要力量,而且在数量上超过了骑兵。此后,各少数民族政权常以步骑配合出征,协同作战。如后赵主石勒,曾派石季龙统 中外步骑四万 ①进讨曹嶷。又前秦主也曾命邓羌等将率 步骑二十万 ②进攻代国。前秦大举进攻东晋时,有 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 ③。
  在各政权的军队中,骑兵数量虽少于步兵,但因其战斗力强,仍是军队中的主力。
  十六国中的个别政权除步、骑之外,也拥有少量水军。如后赵石季龙时,曾命桃豹、王华等将率 舟师十万出漂渝津 ④,进攻辽西鲜卑段辽。石季龙还曾令青州 造船千艘 ⑤,以支持戍于海岛的渡辽将军曹伏。再如前秦苻坚在大举进攻东晋时,也曾命 蜀汉之军顺流而下 ⑥,以形成 东西万里,水陆齐进⑦之势。
  十六国时期,各政权军队人的基本兵力是以本统治民族部落兵为主体的少数民族部落后。当时的各少数民族,大都还保留着部落组织。落又称邑落,为近亲家族,是社会的基层组织。落以上为部,每部统落数量不等,少者数百,多者上千。落的首领称小帅,部的首领称大人、渠帅等。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各部落成员都有当兵的义务,凡成年男子,都是部落的战士,他们平时生产,战时出征,这即部落兵制。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以本族的部落兵组成中军,由本族或宗室子弟统率,成为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这时中军将士的家属一般随军,分居于各营,称为营户,各少数民族屯驻于外地各军镇的外军,既有本统治民族的部落兵,也有其他各族人口,其家属也皆随军居住,称为镇户。营户和镇户,是各政权中外军的主要兵源。他们既是兵,又是民,不归郡县管理,隶属于各主管军将。各军将既是他们的军事长官,又是他们的行政长官。营户、镇户的适龄男子,都要终身为兵,他们兼有少数民族部落兵和魏晋世兵制的双重性质。这也是十六国兵役制度的一个特点。
  除营户和镇户之外,各政权还用强征和收降等手段补充兵源。
  强征主要是征发汉族民户充兵,这是各少数民族政权在有战事时常用的补充兵源的办法。后赵主石季龙为进攻前燕,曾 令司、冀、青、徐、幽、并、雍兼复之家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邺城旧军满五十万 ①。又前燕慕容为向中原发展, 令州郡校阅见丁,精核隐漏,率户留一丁,余悉发之,欲使步卒满一百五十万,期明年大集。 ②前秦苻坚在大举进攻晋时,也令各地州郡 人十丁遣一兵。 ③上述强征的汉人兵,一般在战事结束后即行返乡务农,不编入常备军中。
  收降也是各少数民族政权扩大兵源的一个途径。后赵石勒创业时,曾大批攻陷当时中原林立的坞堡,随后便将其中强壮劳力编入军中,有时还收编坞堡主,授以将军、都尉等军号,使其继续统兵。石勒攻陷魏郡、顿丘等地坞堡时, 假垒主将军、都尉,简强壮五万为军士。 ①其他匈奴汉国等政权也常用此法补充军队②。
  ①   《晋书》卷 105《石勒载记下》。
  ②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③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
  ④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
  ⑤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
  ⑥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⑦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①   《晋书》卷 106《石季龙载记上》。
  ②   《晋书》卷 110《慕容   载记》。
  ③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①   《晋书》卷 104《石勒载记上》。
  ②   此节的撰写曾参考《中国军事史?兵制卷》第三章第三节。
  六、两晋十六国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西晋灭吴之战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执掌朝政大权的相国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改元 秦始 ,史称西晋,司马炎是为晋武帝。西晋建立之时,全国只剩下局促于江东的孙吴政权与之对抗。咸宁五年(公元279年),晋武帝发动志在统一的对吴战争,这就是西晋灭吴之战。
  1。战前形势及西晋的灭吴准备西晋建立后,占有广大北方及巴蜀地区,统治区域辽阔,政治稳定,军事力量强大,人力物力充足,处于强盛时期。与西晋南北对峙的孙吴政权则只据有江东一隅,综合国力比西晋差得多。西晋发动灭吴战争前,孙吴政权又正处于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中,这更为西晋灭吴提供了条件。孙吴在吴大帝孙权去世后,宗室之间互相争权夺利,政局一直不稳。吴元兴元年(公元264年)即位的孙吴末代君主孙皓,更是当时有名的暴君。他猜忌刻薄,贪恋酒色,滥施刑罚,杀戮无辜。即位当年,孙皓便将拥立他的濮阳兴、张布等人杀掉。此后,前代吴主孙休的皇后及其二子、大臣王蕃等皆被他杀死。
  孙皓嗜酒,每宴会,必令君臣尽醉,有违犯者,轻者施刑,重者杀掉。又截水入营,宫女有不合意者,立即杀掉用水冲走。又设剥人面皮、凿人眼睛之刑,有横眉逆视他的,便施用此刑。由于孙皓的滥施刑罚,吴国朝野 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谋夕。 ①孙皓还黜远正臣,信用奸佞,他所宠信的岑■ 好兴攻役,众所患苦 ②。孙皓的种种倒行逆施,使吴国 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③,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政治上的危机,导致了吴国军事防卫的松驰懈怠。长江中上游的西陵(今湖北宜昌东南)、建平(今四川巫山)
  二地,是吴国西侧屏障,如其有虞,是须 倾国争之 ④的军事要地。吴建衡二年(公元270年),吴名将陆抗曾请求加派精兵3万巩固西陵的防守,以防晋军顺流而下。孙皓自认为有长江天险可恃,不予理睬。后晋将王濬在长江上游修造舟舰,木屑漂至下流。吴建平太守吾彦以此测知晋军将以水师顺流来攻,请求加强建平的防务,孙皓仍不加理睬。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主持长江中下游防务的陆抗去世,吴国失去熟谙军事的统帅,防务力量更加削弱。
  早在司马氏代魏之前,晋武帝的父亲司马昭就制定了 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因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 ⑤再平吴国的战略方针。晋武帝即位后,继续执行这一方针。晋秦始五年(公元269年),为了加强与吴对峙的东南方面的军事力量并有利于日后的灭吴战争,晋武帝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征东大将军卫凱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东莞王司马叡为镇东大将军都督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秦始八年,晋武帝采纳羊祜的建议,使本该入朝任职的益州刺史王濬留任,命他在蜀地修造舟舰,整治水师,以备将来顺流而下直取吴地,与此同时,晋武帝对孙吴实行怀柔攻心策略,封拜蜀汉后主刘禅子孙及群臣爵位,叙用蜀汉旧臣子弟为官,以达到瓦解孙吴人心的目的。西晋对吴前线主将羊祜积极配合晋武帝这一策略行动,他对吴人 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 ①。平时游猎,至边境则止,捕获禽兽有先被吴人射中者,皆送还吴人。行军或入吴境,如割用其谷,必以绢帛偿还其值。于是吴人 翕然悦服,称为羊公 ②。西晋在灭吴的准备大体就绪后,针对当时吴国日益衰败的现实情况,开始把灭吴战争提上议事日程。
  ①   《三国志》卷 48 《吴志?孙皓传》《评曰》。
  ②   《三国志》卷 48 《孙皓传》。
  ③   《三国志》卷 48 《孙皓传》。
  ④   《三国志》卷 58 《吴志?陆逊传附子陆抗传》。
  ⑤   《晋书》卷 2《文帝纪》。
  2。西晋君臣的灭吴谋议晋武帝即位后,就将消灭东吴统一天下视作大事,但西晋君臣明确的灭吴谋议却是从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羊祜上疏开始的。羊祜的上疏首先从晋吴双方政治、经济、军事诸因素入手,全面论证了晋定可一举灭吴的道理。
  随后又为晋武帝规划了具体的用兵方略,即: 引梁益之兵水陆俱下,荆楚之众进临江陵,平南(平南将军胡奋)、豫州(豫州刺史王戎),直指夏口,徐、扬、青、兖并向秣陵,鼓旆(旗帜)以疑之,多方以误之,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 ③晋武帝览羊祜此疏后,深以为是,但因当时的种种原因,没能付诸实行。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羊祜因病入朝,再与晋武帝议灭吴之事,羊祜力主即刻对吴用兵,说: 吴人虐政已甚,可不战而克……如舍之,若孙皓不幸而没(死),吴人更立令(好)主,虽百万之众,长江未可越也。 ①羊祜不久去世,临终举荐与之谋议相合的杜预代任其职。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八月,益州刺史王濬上疏请求伐吴,说: 孙皓荒淫无道……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倅)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
  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背离),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 ②晋武帝见王濬疏后,决定立即对吴用兵。这里,一向反对伐吴的朝廷重臣贾充、荀勖等仍固谏不可伐吴。恰好此时有人表奏孙皓将要派军北侵,于是朝中更议第二年出师。继羊祜镇守襄阳的杜预闻知此事,接连两次上表奏请即刻伐吴,他认为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伐吴十有八九能够成功,此外的十分之一二也不过是无功而已,不会有什么害处。
  同时他也建议应乘孙皓暴虐之时进军,一举成功。杜预之表章送呈时,晋武帝正与大臣张华弈棋。张华也主张进兵伐吴,乘机力劝武帝出兵,晋武帝这才下定决心即刻伐吴。至此,西晋的伐吴谋议才最后确定。
  3。晋军水陆齐发一举灭吴咸宁五年十一月,晋武帝分派6路大军,水陆齐发,大举伐吴。其部署如下:镇东大将军 琅玡王司马叡率军自下邳直趋涂中(今安徽滁河流域);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王浑自寿春(今安徽寿县)向江西(长江下游北岸地区)进军;建威将军、豫州刺史王戎自安城(豫州州治,今河南新蔡西)
  向武昌(今湖北鄂城)方向进军;平南将军胡奋自新野(今属河南)向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方向进军;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直趋江陵(今属湖北);龙骤将军、益州刺史王濬与巴东监军唐彬率水师自巴蜀浮江东下,直趋建业(今江苏南京市)。西晋6路大军,共水陆20余万。为了统一指挥,晋武帝又命太尉贾充为使持节、假黄铖、大都督,冠军将军杨济为其副,率中军镇襄阳,节度诸军。一直阻挠伐吴大计的贾充此时又力陈伐吴不利,并自称年老不肯受任。晋武帝下诏说: 君不行,吾便自出。 ①贾充才勉强受命。同时,晋武帝任命张华为度支尚书,主管漕运军粮等事。晋武帝又命令王濬所统水师,至建平时归杜预指挥,至建业时归王浑指挥,以使号令统一,水陆协同作战。
  ①   《晋书》卷 34 《羊祜传》。
  ②   《晋书》卷 34 《羊祜传》。
  ③   《晋书》卷 34 《羊祜传》。
  ①   《晋书》卷 34 《羊祜传》。
  ②   《晋书》卷 42 《王濬传》。
  综观晋军以上部署,实即羊祜上疏中所提战略设想的具体实施。其中王濬水师,便是着祜所提出的 梁益之兵水陆俱下 ;杜预之众,便是 荆楚之众进临江陵 ;司马叡、王浑二军,便是 徐、扬、青、兖并向秣陵(即建康)。从整个战略部署说,是多路出击、水陆齐发,以6路大军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同时进攻,使吴军首尾不能相顾。这也正是羊祜所指出的 以一隅之吴,当天下之众,势分形散,所备皆急。 而后来的战争结果,正是 巴、汉奇兵出其空虚,一处倾坏,则上下震荡.以致千里之国顷刻土崩瓦解。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正月,晋各路大军攻入吴境。杜预陈兵于江陵一线,遣参军樊显等人率兵沿江西上,连克吴人城戍;又遣牙门将周旨等率兵乘夜渡江,袭取吴地乐乡(今湖北松滋东),以策应沿江芝进的王濬水师。
  周旨与王濬军配合作战,生擒吴军都督孙歆而还。二月十七日,杜陵所部攻克江陵。与此同时,胡奋军攻克江安(今湖北公安);王浑军连克吴寻阳(今湖北黄梅西南)、濑乡诸戍,俘获吴将周兴等;司马叡军向涂中推进,兵锋直逼长江。在西晋由北向南的五路大军顺利进军之时,王濬所率的东进水师也取得重大进展。太康元年正月,王濬、唐彬率水师自成都(今属四川)东进,共有水陆将士7万, 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①二月初一,王濬军攻克吴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向西陵进军。时吴军于江中险要之处设置铁锁, 横断江路 ②,又于江中暗置丈余长的铁锥,以阻挡晋军水师。由于羊祜在世时曾擒获吴间谍,晋军早知此情。王濬命人造大筏数十个,上缚草人,命善泅者驾筏先行,将铁锥拔起带走。王濬又命人作10余丈的大火炬,灌以麻油,置于船前,遇铁锁,点燃火炬,顷刻间便将铁锁融裂。于是晋水师畅通无阻,一路连克西陵、荆门(在西陵与夷道之间)、夷道(今湖北宜都)、乐乡等城,斩俘吴军各地守将,兵锋锐不可挡。杜预军攻克江陵后,自沅、湘二水以南至于交、广(今岭南一带),吴之州郡望风归降。杜预杖节称诏抚慰归降吴人,前后共斩杀及生俘吴都督、监军14人,牙门将、郡守120余人,声威大振。
  这时,晋武帝根据晋军进展情况,下诏调整部署:命王濬与唐彬率军继续沿江东下, 扫除巴丘(今湖南岳阳),与胡奋、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顺流长鹜,直造秣陵。 ③命杜预南下,镇抚零陵(治今湖南零陵)、桂阳(治今湖南郴县)、衡阳(治今湖南湘潭西)三郡,同时分兵1万与王濬、分兵7000人与唐彬。命胡奋在平定夏口后,分兵7000人补充王濬军。王戎在平定武昌后,分兵6000人补充唐彬军。大都督贾充移镇项城(今河南沈丘),总统诸军。晋武帝的新部署,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王濬水师的作用。晋    各路大军依诏令而行,王濬军在王戎军配合下,攻克夏口、武昌二城。就在晋军顺利进军之时,贾充再次阻挠灭吴大计,他认为吴国不可能一举平定,而且江南地势低湿,易生疾疫,建议暂时收军。晋武帝、杜预等人都坚持一举建功,置贾充之议不顾,命晋军继续向前,直逼建业。
  ①   《晋书》卷 40 《贾充传》。
  ①   《晋书》卷 42 《王濬传》。
  ②   《晋书》卷 57 《吾彦传》。
  ③   《晋书》卷 3《武帝纪》。
  太康元年二月,当王浑军南进之时,吴主孙皓命丞相张悌督率丹阳太守沈莹等军3万渡江迎战。军至牛渚(今安徽当涂北采石矶),沈莹建议在原地等候晋军东下,以免渡江一战失败,大局不可收拾。张悌认为吴大势已去,如坐待晋水师到来,军心惊骇,士气难再振作,不如过江迎战,如战败则为国而死,如战胜则可乘势反击,遂渡江北上迎击晋军。三月,张悌等军在江北被王浑军击败,张悌、沈莹等人尽皆战死,所部将士损失殆尽。经此大败,吴国震动,已呈土崩之势。司马叡军逼近长江,派将领王恒渡过长江,直趋建业,吴国上下更加惶恐。当此有利之时,扬州刺史周浚劝王浑迅速渡江直取建业。但王浑宥于晋武帝诏令,不肯见机行事。在王浑贻误战机的同时,王濬军已从武昌顺流疾趋建业。孙皓遣游击将军张象率水军万人抵御晋军,但吴军军心涣散,不战而降。王濬军经三山(今江苏南京西南)直入建业。
  这时王浑以晋武帝早有成命为由,请王濬驻军上岸议事,王濬不肯丢掉快速灭吴的良机,回答说: 风利,不得泊也 ①。径自挥师疾进。当初王濬军至西陵时,将依晋武帝之命受杜预指挥,但深通军机的杜预不肯束缚王濬手脚,与之书信鼓励他抓住机会率军直进,建立旷世之功。由此可见杜、王二位主将在用兵韬略及气度上的优劣。
  孙皓见西晋多路大军逼近建业,分遣使者向王浑、王濬、司马叡奉书乞降。王濬进展神速,其军 戎卒八万,方舟百里 ①,于三月十五日攻入建业。
  孙皓面缚舆梓,亲至王濬军门投降,吴国灭亡。
  西晋灭吴之战是一场水陆配合、多路并进的成功范例。西晋从司马昭提出水陆并进 的战略设想,经羊祜丰富和发挥,杜预、王濬等人坚持,最后晋武帝力排众议付诸实施,终于实现了一举灭吴的战略目的。西晋之所以能一举成功,主要是准备充分,谋划周密、切合实际,发动战争的时机选择得当等原因。另外,晋武帝不顾朝中某些重臣的一再阻挠,果断明决;杜预、王濬等人临战不拘泥于命令,善于抓住战机;西晋君臣在政治上对吴国采用分化瓦解的怀柔政策,也都是晋军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吴国方面政治腐败,军无斗志,防务松驰,守军望风而降等种种问题,则成为西晋迅速胜利的外部原因。
  ①   《晋书》卷 42 《王濬传》。
  ①   《资治通鉴》卷 81 《晋纪》三武帝太康元年。
  (二)西晋末年各族人民的反晋战争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晋武帝在灭掉江南的吴国后,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但西晋的统一局面并没能维持多久。西晋推行的是腐朽的士族门阀政治,其治国方针是尽力维护士族门阀的利益,它实行的种种政策,都以保障和扩大这一阶层的政治经济    特权为出发点。西晋士族门阀统治集团是历史上最腐朽的统治者,他们垄断高官显职,缺乏实际才干,广占田地人口,生活穷奢极欲。由于统治阶级的种种特权,必然建立在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上,因而西晋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此外,西晋统治者对当时内迁的众多少数民族也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甚至常常将少数民族人民掠卖为奴,这使得西晋时期的民族矛盾也十分尖锐。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晋武帝死后不久,统治集团之间又爆发了长达十余年的 八王之乱.连年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加上当时蝗、旱灾荒不断,百姓无业为生,奋起反抗。各族人民反晋斗争的序幕由此拉开。
  1。西晋末年的流民起义战争西晋末年,广大人民饥寒交迫无以为生,只好背井离乡四出逃亡,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流民浪潮。当时全国流徙人口的总数近30万户,100余万口,涉及秦、雍、并、冀、梁、益、豫、荆、兖、宁等十余州。流民的生活非常悲惨,他们 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携老扶幼,不绝于路。及其在者,鬻卖妻子,生相捐弃,死亡委危,白骨横野,哀呼之声,感伤和气。 ①西晋统治者对备受苦难的流民不仅没能给予妥善安置,反而采用了强迫流民返回故地的极端手段,结果直接引发了流民大起义。
  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十月,略阳(治今甘肃天水东北)賨人首领李特率领流入益州(治今四川成都)的秦(治今甘肃甘谷东)、雍(治今陕西西安西北)二州流民在绵阳(今四川绵竹东南)首先举起反晋义旗。李特起义后,进兵屡败晋军,攻占广汉(今四川射洪南),迅速向成都推进。晋益州刺史罗尚向朝廷求救,晋廷派河间王司马叡率大军分三路进剿义军。李特捉住战机,分派诸将乘敌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大败晋军。义军乘胜连克梓潼(今属四川)、巴西(治今四川阆中)等地,进逼成都,罗尚龟缩孤城成都固守。于是李特自称益州牧,改元 建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特在久胜之下麻痹大意,遭到假意归附义军的地主坞堡武装及罗尚的内外夹击,义军大败,李特战死。李特死后,其弟李流及其子李雄相继统率这支义军。当年九月,初掌义军的李雄设置苦肉计,鞭打义军将领朴泰后,命他向罗尚诈降,诡称李雄等首领 饥饿孤危,日斗争相咎 ①,请充任官军内应,消灭义军。罗尚信以为真,倾巢出动,命将领隗伯等率军乘夜袭击李雄驻守的郫城(今四川郫县)。晋军兵至郫城,义军早已设下伏兵,晋军夜遭伏击,大败逃回。义军追击残敌,直至成都城下,冒充晋军攻占少城,罗尚退保太城。闰十二月,义军终于攻占成都,全据巴蜀。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十月,李雄自称成都王,又于光熙元年(公元306年)称帝,国号大成,后至李寿执政时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政权存在44年,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被桓温所灭。
  ①   《晋书》卷 62 《刘琨传》。
  ①   《华阳国志》卷 8《大同志》。
  李特起义后,长江中下游地区又接连爆发了张昌、石水,王如,杜弢等人领导的起义。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晋廷为镇压李特起义军,强征荆州(治今湖北江陵)武勇入蜀。荆州武勇不愿远征, 展转不远,辄复屯聚。 ②当年五月,义阳(治今河南新野南)蛮人张昌乘势在安陆(江夏郡治,今湖北安陆北)聚众起义,武勇及当地流民纷纷归附,义军队伍迅速扩大。张昌进军攻占江夏,拥立刘尼为天子,建立农民政权。晋廷增调军队分驻汝南(治今河南息县)、宛县(今河南南阳市),阻止义军北上。张昌亲率大军北攻襄阳(今湖北襄  樊市),临战斩杀晋新野王司马歆,继续北上,晋军望风奔逃,义军声势甚盛。与此同时,义军将领陈真率兵南下,连克长沙、湘东、零陵、豫章诸郡。另一将领石水挥师东进,一路大败晋军,尽占江(治今江西南昌市)、扬(治今江苏南京市)二州之地。短短几个月内,晋荆、江、扬、徐(治今江苏徐州市)、豫(治今河南淮阳)五州,皆被义军控制。晋廷对义军的迅速发展极为惶恐,急调大军围剿。由于众寡不敌,义军战败。永安元年(公元304年)秋天,张昌被俘牺牲。这时,扬州地区的大族地主周玘、贺循等人也联合向石水义军发动进攻。石水义军也在地主武装联合镇压下失败,石水投奔另一义军首领封云,后二人一起被叛徒杀害。张昌,石水起义宣告失败。
  张昌起义失败不久,宛县爆发了王如领导的流民起义。永嘉四年(公元310年)九月,武吏出身的王如率流徙至宛县一带的雍州流民起义。义军进兵击败催促他们返乡的晋征南将军山简、南中郎将杜蕤等军,得到流民的热烈响应,迅速发展到四五万人。王如自称大将军,进军北破襄城(今属河南),南逼襄阳,山简被迫退守夏口(今湖北武汉市)。这时,在北方起事的石勒义军南下,王如为争地盘进攻石勒,被石勒击败,实力大损。此后,王如义军由于缺乏粮食,更兼将领之间互相争斗,处境日益艰难。永嘉六年(公元312年),王如向晋将王敦投降,不久被杀。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义军余部转战汉中(治今陕西汉中),被晋将晋邈击败,起义最后失败。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一月,荆、湘(治今湖南长沙)地区又爆发了杜弢领导的巴蜀流民起义。在西晋末年的流民浪潮中,巴蜀地区有十余万流民流徙至荆、湘一带。永嘉五年一月,巴蜀流民李骧在乐乡(今湖北枋滋东)
  聚众起义。荆州刺史王澄在击败义军后,竟将起义流民8000余人沉于长江之中,并将其妻子充作军赏。王澄的暴行引起流民更大的怨恨,蜀人杜畴等聚众再举义旗。这时湘州刺史荀眺议为巴蜀流民皆欲造反, 欲尽诛流民.①巴蜀流民怒不可遏, 四五万家一时俱反 ②,共推益州秀才杜弢为首领。于是杜弢自称梁、益二州牧、平南将军、湘州刺史,派军攻破湘州州治长沙(今属湖南),俘虏荀眺。接着,义军南克零陵(今属湖南)、桂阳(治今湖南彬县),东攻武昌(今湖北鄂城)。荆州刺史王澄因作战不力被撤去职务。
  晋琅邪王司马睿改以周玘为荆州刺史,使其与扬州刺史王敦共剿义军。义军集中兵力进攻荆州,将周玘困于浔水(今湖北黄梅西南)。王敦命武昌太守陶侃、豫章太守周访等进攻义军。陶侃进兵救出周玘,司马睿改以陶侃代周玘为荆州刺史。
  ②   《资治通鉴》卷 85 《晋记》七惠帝太安二年。
  ①   《资治通鉴》卷 87 《晋纪》九怀帝永嘉五年。
  ②   《资治通鉴》卷 87 《晋纪》九怀帝永嘉五年。
  建兴三年(公元315年)二月,王敦、陶侃等人合军向义军发动进攻,义军接战不利,损失严重。这时,杜弢动摇,向晋廷求降并被接受。但晋军为邀功请赏,仍不断袭击义军。杜弢大怒,杀掉晋廷受降使者,继续与官军对抗。但义军因寡不敌众,渐渐走向失败。八月,义军内部分裂,杜弢杀部将张奕,众将惊恐,纷纷投降官军。不久,义军大本营长沙被官军攻陷。杜弢出逃,后不知所终。坚持达5年之久的杜弢流民起义遂以失败告终。
  2。北方各族人民的反晋战争在南方流民起义如火如荼的时候,北方各族人民也举起了反晋的大旗。
  自元康九年(公元299年)至建兴五年(公元317    年)西晋灭亡,北方各族人民进行了多次起义斗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石勒与王弥领导的两次起义。
  石勒,羯人,居于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早年曾被西晋官僚司马腾掠卖为奴,历尽苦难。后石勒招聚王阳、郭敖等人组成 十八骑 ,共奉牧师汲桑为首领,劫掠富家财物,逐渐走上武装起义之路。永兴二年(公元305年),石勒与汲桑等数百人投奔起兵为成都王司马颖报仇的公师藩。到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四月,石勒与汲桑率领牧奴发动起义,汲桑自称大将军,石勒称扫虏将军,四处攻略郡县。五月,义军临陈杀掉新蔡王司马腾,攻占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随即进军兖州(治今山东郓城西北)。镇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的东海王司马越闻讯大惊,急调敬苟晞、王濬等军进剿义军。义军与官军在几个月间交战三十余次,互有胜负。义军后在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境)被官军击败,汲桑逃走,兵被官军杀掉,石勒投奔建立汉政权的匈奴贵族刘渊。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三月,东莱(治今山东掖县)人刘伯根在青州(治今山东淄博东)起义。王弥率家僮参加刘伯根义军,被任为长史。不久刘伯根战死,王弥继续领导这支义军,转战于青、徐二州,后被晋将荀彧击败。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三月,王弥收集亡散部众,声势复振,进兵攻略郡县 ,所在陷没,多杀守令,有众数万,朝廷不能制 ①。四月,王弥攻克军事重镇许昌。五月,王弥西攻晋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直抵洛阳城下。晋廷惊慌失措,急令司徒王衍总督军事,率大军拼死抵抗。不久,王弥在晋军联合进攻下失败,率残部投奔刘渊。
  建立汉政权的刘渊是匈奴贵族,曾任五部匈奴中的北部都尉。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渊在离石(今属山西)起兵,自称大单于,意欲乘晋末大乱之机恢复匈奴帝国的统治。刘渊起兵后,得到饱受西晋统治者剥削压迫的各族人民的热烈响应,部众迅速扩大。为了取得汉人的支持,刘渊建国号为汉,自称汉王。随后,刘渊进兵连败晋军,赶走晋并州刺史司马腾,控制了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的大部分地区。石勒、王弥归附汉政权后,刘渊势力随之发展,成为北方各族人民反晋斗争的领袖。刘渊任命石勒为辅汉将军、平汉王,任命王弥为司隶校尉。从此,北方各族人民走上联合反晋的道路。刘渊起兵的目的是重建匈奴帝国的统治,这与石勒、王弥等起义军有着本质的区别。但刘渊的反晋斗争在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积极的意义,也起到了联合各族人民反晋的积极作用。
  ①   《晋书》卷 100《王弥传》。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九月,石勒、王弥合军攻打邺城。随后,石勒、王弥与刘渊族侄刘曜等人攻打魏郡(治邺城)、汲郡(治今河南汲县)、顿丘(治今河北清丰南)等地,攻陷壁垒50余座。从永嘉二年九月到永嘉四年之间,石勒、王弥、刘曜等反晋武装纵横于并、冀(治邺城)、幽(治今河北涿县)、青、兖、豫等州之间,攻城略地,歼灭晋军,斩杀朝廷地方官吏,摧毁了晋廷的统治基础,自己势力则获得巨大的发展。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春,石勒抓住战机,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鹿邑南)全歼太尉王衍率领的晋主力军十余万人。随后,石勒又在洧仓(今河南许昌东)将从洛阳出奔东海王司马越之丧的东海王妃、世子司马毗及同行的宗室48王全部消灭。西晋的主力军及大批王公被石勒消灭殆    尽。同年六月,石勒、王弥、刘曜合军攻克洛阳,俘晋怀帝,西晋王朝至此已名存实亡。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十一月,刘曜率大军攻破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俘晋愍帝至平阳(今山西临汾),西晋最后灭亡。石勒在攻破洛阳后,吞并王弥,渐渐脱离汉国的控制。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称赵王,建立了后赵政权。从此,他从人民起义首领转变为少数民族酋帅和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
  虽然西晋流民起义最终皆告失败,北方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也成为匈奴刘氏及石勒等人改朝换代的工具,但长达18年之久的晋末各族人民的反晋斗争终于推翻了腐朽的西晋王朝,他们前仆后继的英勇战斗也为中国古代战争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三)东晋前期的北伐战争
  西晋灭亡后,琅邪王司马睿于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在江南称帝,以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为都,史称东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东晋实行的是典型的士族门阀专政,这就决定了它的治国方针必然是满足于偏安江南一隅,不思进取。晋室南渡之初,晋元帝忙于巩固自己统治,无心北顾。此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互相之间争权夺利,再加上北渡士族经一段时间后,大多建立起自己的庄园经济,更很少有人顾及北伐之事。但当时某些有识之士,志在恢复北方领土,力倡北伐。此外,一些人出于个人目的,也曾以北伐谋己之私。因而东晋前期,也曾出现过几次北伐。
  1。祖逖北伐祖逖,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其家 世吏二千石,为北州旧姓。 ①祖逖年轻时便有济世之志,与好友刘琨同寝,常常 闻鸡起舞.西晋永嘉之乱后,祖逖率亲戚宗族数百家自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南迁避难。当时尚未称帝的司马睿先后任用他为徐州刺史、军谘祭酒,使他居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祖逖素怀报国之心,以恢复中原为已任,建议司马睿乘中原 人有奋击之志 ②的时机,进军北伐。司马睿虽无心北伐,但也不好公然拒绝,便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并 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鎧仗 ③,使其自行召募士卒北进。祖逖对此毫无怨言,于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率原宗党部曲百余家慨然渡江北上,船至中流,祖逖击楫宣誓说: 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④祖逖率部曲过江后,屯于江阴(今江苏靖江西南),起铁冶打造兵器,组织起一支2000人的队伍,进军北伐。当时中原地区,有许多流民屯聚自保的坞壁堡垒,流民首领拥兵各据一方,对北方胡族态度不一,矛盾重重。祖逖北进后,击斩与他作对的流民道领张平,进据太丘(今河南永城西北),降服另一流民首领樊雅,收复谯城(今安徽亳县)。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祖逖进攻依附羯人石勒的流民首领陈川,又设奇计大败救援陈川的石虎5万军队,进驻雍丘(今河南杞县)。随后,祖逖数次派遣军队截击石勒,石勒手下镇戍将士归附者甚众。与此同时,祖逖又遣使    为互相争斗的流民首领李矩、魏浚、郭默等人讲和,并使他们都归于自己麾下。经过祖逖的努力经营, 黄河以南尽为晋士 , 石勒不敢窥兵河南 ①,北伐形势非常之好。
  祖逖在雍丘安抚百姓,    劝课农桑,又默许与石勒互市通商,收利10倍,于是 公答丰赡,士马日滋。 就在祖逖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将要 推锋越河,扫清冀朔(喻北方) ②之时,晋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冀雍6州诸军事,镇合肥(今属安徽)。晋元帝此举虽然主要为防备权臣王敦,但祖逖却要因此归入戴渊管辖,行动不能不受到牵制。祖逖眼见北伐大业难成,又虑东晋内乱将起,忧愤成疾,于大兴四年(公元321年)死于雍丘。祖逖死后,黄河以南广大地区又陷入北方胡族之手,此次北伐遂以失败告终。
  ①   《晋书》卷 62 《祖逖传》。
  ②   《晋书》卷 62 《祖逖传》。
  ③   《晋书》卷 62 《祖逖传》。
  ④   《晋书》卷 62 《祖逖传》。
  ①   《晋书》卷 62 《祖逖传》。
  ②   《晋书》卷 62 《祖逖传》。
  2。庾亮兄弟及褚裒、殷浩的北伐庾亮是东晋著名大族颖川庾氏的代表人物,妹为晋明帝皇后,成帝(公元336~342年在位)时以帝舅辅政,有志北伐。咸和九年(公元334年),庾亮出任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6州诸军事,领江荆豫3州刺史,镇守武昌(今湖北鄂城)。时后赵主石勒新死,庾亮认为东晋可乘机收复中原,积极准备北伐。咸康五年(339年)三月,庾亮开始实施北伐计划,命豫州刺史毛宝与西阳太守樊峻率精兵1万戍守邾城(今湖北黄冈),以弟庾翼为南郡大守,镇江陵(今属湖北),又命梁州刺史陈嚣率军向汉中(治今陕西汉中东)而进,自己准备率大军10万进驻襄阳(今湖北襄樊),为诸军声援。
  庾亮的北伐目标是北方的后赵和蜀地的成汉。庾亮的北伐遭到大多数朝臣的反对。正在这时,后赵主石虎派大军攻陷邾城,守将毛宝、樊峻突围赴水而死,北伐之计遂告停止。庾亮忧闷成疾,翌年病死。
  庾亮死后,弟庾翼代任其职。庾翼有才干,他上任后,很快稳定了邾城失利后的前方局势,遂以 灭胡平蜀为己任。 ①建元元年(公元343年),庾翼率将士4万移镇襄阳,誓师北伐。但不久前锋梁州刺史桓宣败于后赵将李傕,随后晋康帝和北伐主将之一庾水相继病死,北伐又告中止。建元二年十一月,庾翼退回夏口(今湖北武汉市), 缮修军器,大佃积谷,欲图后举 ②。但翌年七月,庾翼发病死去,庾氏兄弟的北伐随之宣告结束。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四月,后赵主石虎病死,中原大乱。晋廷准征北大将军褚裒之请,任其为征讨大都督,率兵北伐。七月,褚裒率将士3万向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进军,北方士民见晋军北上,归附者日以千计。时鲁郡(治今山东曲阜)百姓500余家联合起兵附晋,请求褚裒援助,褚裒命部将王龛、李迈率精兵3000人接应。后赵南讨大都督李农于路截击晋军,王、李二将全军复没。褚裒本非将才,一战即败,连忙退屯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当时北方有百姓20万人南渡黄河来投东晋,褚裒退军之后,这些百姓被北方胡族杀掠殆尽。褚裒惭恨得病,不久死去,此次北伐也告结束。
  褚裒之后,又有殷浩的北伐。殷浩为东晋名士,本不懂军事。褚裒死后,晋廷为阻止权臣桓温北伐,任命他为中军将军、都督扬豫徐兗青五州诸军事,主持北伐之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殷浩以淮南太守陈逵、兖州刺史蔡裔为前锋,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自寿春(今安徽寿县)
  进军北伐。由于谢尚不能抚慰降将张遇,张遇复降于氐人苻健,并与苻健军在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大败谢尚,晋军死者1。5万人。于是谢尚败归淮南,殷浩退屯寿春。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十月,殷浩再率大军7万,自寿春进军北伐,意欲进据洛阳,修复晋室园陵。但前锋羌人姚襄于路倒戈,在山桑(今安徽蒙城北)袭击殷浩,殷浩丢弃辎重,逃至谯城,晋军死伤万余人。
  殷浩北伐也以失败告终。
  ①   《晋书》卷 73 《庾亮传附庾翼传》。
  ②   《晋书》卷 73 《庾亮传附庾翼传》。
  3。桓温北伐桓温是东晋著名大族谯国桓氏的代表人物, 英略过人,有文武器干。 ①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庾翼病卒,桓温被任为安西将军、都督荆司雍益梁宁6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率军一举攻灭蜀地的成汉政权,威望大著。桓温自负才力,意欲恢复中原增加自己的威望,以便取代晋室称帝,自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开始,几次上表朝廷请求北伐。晋廷怕桓温北伐成功后更加无法控制,对其请求置之不理,后又以褚裒、殷浩北伐来塞桓温之口。及至褚、殷二人相继大败而回后,晋廷再也无法阻止桓温的北伐。自永和十年(公元354年)至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接连进行了三次北伐。
  永和十年二月,桓温亲率步骑4万北伐关中的前秦苻氏,大军由水路自江陵沿汉水北进,取道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入均口(今湖北均县),再由陆路经浙川(今属河南)直趋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同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率军出子午道(古代从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直取前秦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晋军一路进展顺利,先攻上洛(今陕西商县),生擒秦荆州刺史郭敬,随后攻克青泥(今陕西蓝田西南)。前秦主苻健遣太子苻苌等率军5万进屯峣关(今陕西商县西北)抵御晋军。四月,桓温率晋军与秦军展开激战,终于大败秦军,进至灞上(今陕西西安东)。苻健退保长安,深沟固垒,不敢出战。关中百姓闻晋军至,皆持牛酒来迎,耆老感激而泣,说: 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①桓温进军之初,本想割取关中地区已经成熟的麦子充作军食,但苻健命令百姓 芟苗清野②,晋军粮草匮乏。不久,桓温又被前秦丞相苻雄击败,将士死伤万余人。六月,桓温被迫回师,迁徙关中人口3000余户返回襄阳。这是桓温的第一次北伐。
  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二月,桓温上表朝廷,请求迁都洛阳。由于众多朝臣的反对,晋廷不许迁都之事,只任命桓温为征讨大都督,加督司冀二州诸军事,使其进攻叛晋的羌人酋长姚襄。当时姚襄屯于许昌,准备进攻后赵旧将周成据守的洛阳。当年五月,姚襄向周成发动进攻。七月,桓温率军自江陵北伐,目标是攻占洛阳。八月,桓温军至伊水(今河南洛阳南),姚襄闻晋军来攻,撤洛阳之围回军迎战。桓温在伊水大败姚襄,杀伤其将士数千人,姚襄败走平阳(今山西临汾)。据守洛阳的周成见桓温大军逼近,献城投降,晋军收复洛阳。桓温进入洛阳后,留颍川太守毛穆之、督护陈午、河南太守戴施率将士2000人戍守洛阳,自己率军返回江陵。桓温的第二次北伐击走姚襄,收复洛阳,有一定的成果,但洛阳后又被前燕攻占,得而复失。
  桓温自第二次北伐后,权势更重,先后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又加领徐兖二州刺史,中外军政大权集于一身。桓温为了再以北伐胜利提高自己威望,于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发动第三次北伐,进攻目标是前燕。前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当年四月,桓温率5万大军自镇地姑孰(今安徽当涂)北进。六月,大军抵达金乡(今山东金乡北)。时天旱水浅,水运不通,桓温令冠军将军毛穆之凿渠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300里,引汶水(今大汶河)会于清水(古济水自臣野泽以下称清水),再以清水入于黄河,以通舟运。参军郗超认为此举难于解决通运问题,不如尽起大军直趋燕都邺城,或可一战成功;如果想稳妥行事,也可 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充备,足及来夏 ①,再徐图进取。但桓温不肯采纳,继续北进。七月,晋军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距邺城仅200余里。前燕主慕容   闻桓温大军逼近,惊惶失措,准备逃奔和龙(今辽宁朝阳市)。燕吴王慕容垂自告奋勇,请求抵御晋军,慕容   乃以慕容垂为南诗大都督,率军5万迎击晋军,同时遣使向前秦求救。
  与此同时,桓温未能抓住战机,乘敌军慌乱之时直捣邺城,反而徘徊于河岸不进,意欲不战而胜。八月,前秦主苻坚派大将苟池等率步骑2万东出救燕,军于颍川(治今河南禹县)。桓温进军之初,曾命豫州刺史袁真进攻谯、梁(治今河南商丘南),打开荥阳的石门(在今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入汴渠(今河南荥阳西南索河),以使晋军能由水路退回淮南。袁真进军攻克谯、梁两地,却没能打开石门。九月,晋军水运不通,军粮匮乏陷入困境。桓温率军与燕屡战不利,又闻秦军将至,遂焚毁舟船丢弃辎重,从陆路退兵。桓温退至襄邑(今河南瞧县西),遭慕容垂伏击,晋军大败,损失将士3万余人。桓温第三次北伐遂以大败告终。
  从祖逖到桓温,东晋的数次北伐无一成功。这里有北伐统帅选择不当,军事指挥失误及某些北伐者(如桓温)怀有私念等原因。但东晋最高统治者所实行的不图进取、偏安江南一隅的传统国策却是北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士族门阀满足于偏安江南一隅,保护自己在江南的既得利益,他们大多安于现状,不肯再冒风险去收复国土,回归故园。因而他们极力反对北伐,有些人甚至认为 保淮之志非复所及,莫若还保长江。 ①即放弃手中的淮南,隔江而守。在这种国策之下,东晋的历次北伐不仅得不到起码的支持,反而无一例外地受到朝廷上下的反对,遭到王公大臣的掣肘和刁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北伐的接连失败就是势所必然的事情了。
  ①   《资治通鉴》卷 97 《晋纪》十九,穆帝永和元年。
  ①   《晋书》卷 98 《桓温传》。
  ②   《晋书》卷 98 《桓温传》。
  ①   《晋书》卷 67 《郗鉴传附郗超传》。
  ①   《晋书》卷 80 《王羲之传》。
  (四)东晋后期的北伐战争
  东晋末年,北府兵低级将领出身的刘裕乘平定桓玄之乱的机会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刘裕以侍中、录尚书事、扬徐兖三州刺史等职掌权后,实行了打击豪强、整顿吏治、减轻人民负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东晋末年的政治经济较前有所改善。在此基础上,刘裕先后发动两次北伐战争并获成功,威望大著,为后来代晋称帝扫清了道路。当时与东晋相邻的北有南燕,西有后秦,因此刘裕的北伐目标也即是南燕和后秦。
  1。刘裕攻灭南燕之战南燕是鲜卑慕容氏在前秦政权瓦解后建于北方的一个政权,占有今山东地区,以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为都。东晋义熙    五年(公元409年)
  二月,南燕主慕容超派兵攻陷晋、宿、豫(今江苏宿迁)等地,俘阳平太守刘千载、济南太守赵元等人,大掠百姓而去。淮北百姓纷纷筑垒自固,抵抗燕军。三月,刘裕上表朝廷,决定立即北进伐燕,消除它对东晋北境的威胁。
  当年四月,刘裕率大军10万自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出发,从水路自淮水入于泗水(淮水下游第一大支流,流经今山东、江苏)北上。五月,晋军进抵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留下舟船辎重,自陆路经琅邪(今山东临沂北)继续北进。为防燕军切断己方归路,刘裕所过之处,皆筑城分兵留守。南燕闻知晋军将至,大将公孙五楼建议南燕主慕容超扼守大岘(即今沂山,在今山东省中部,地势险要),刈除禾苗,坚壁清野,使晋军求战不得,又无法补充给养,旬月之间,便会不攻自破。慕容超不从,他认为晋军 远来疲劳,势不能久,但当引令过岘(即大岘),我以铁骑践之,不忧不破 ①。
  刘裕进军之初,也曾有人指出,南燕闻知我军远来,不敢出战,如果不拒守大岘,便会刈除禾苗,坚壁清野,那样我方将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刘裕胸有成竹地说: 鲜卑贪,不及远计,进利克获,退惜粟苗。谓我孤军深入,不能持久,不过进据临朐(今属山东),退守广固。我一得入岘,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克?彼不能清野固守,为诸君保之。 ②后来战局的发展果然一如刘裕所料。晋军不战而过大岘,刘裕大喜,举手指天说: 吾事济矣。①六月,晋军进至东莞(今山东沂水)。慕容超遣公孙五楼等率步骑5万进据临朐,不久闻知晋军已过大岘,又亲率步骑4万赶往临朐。为了切断晋军水源,慕容超命公孙五楼率骑兵进据临朐40里之外的巨蔑水。晋军前锋孟龙符率骑兵抢先到达,击退燕军,占据巨蔑水。
  时晋军已过大岘,进入平原地带。为了防备南燕强大骑兵的突袭,刘裕将战车4000辆分为左右两翼,步兵夹于战车之间,缓缓而行,车上张挂帷幔防敌箭矢,又以轻骑为游军,警戒敌人偷袭。晋军进至临朐以南数里,燕军铁骑万余名来攻,前后夹击晋军。刘裕指挥众将迎敌,双方展开激战。日已过午,晋燕胜负未决。这时参军胡藩建议刘裕说:燕军倾其将士来战,临朐留守兵力必然寡弱,愿以奇兵从小路偷袭其城。刘裕采纳,便命胡藩、檀韶等率军潜出燕军之后,偷袭临朐。胡藩等人依计而行,当日即克临朐,尽获燕军辎重,慕容超逃至燕将段晖军中,刘裕知晋军已克临朐,挥军猛攻,阵斩段晖等燕将十余人,大败燕军,慕容超逃回广固。刘裕乘胜进军,攻克广固大城(外城)。慕容超退据小城(内城)固守,并遣尚书郎张纲和尚书令韩范先后向前秦求救。刘裕命士卒修筑长围继绝广固内外交通,并 抚纳降附,采拔贤俊 ②,以收到分化瓦解燕军之效。这时,刘裕闻知张纲善制攻城器械,便命将士在张纲返回广固时将其擒获。随后命张纲绕城大呼,称大夏国大破后秦,秦军无兵来救。城内燕军闻知,惊恐不安。刘裕命张纲修造各种攻城器械,准备大举攻城。慕容超见秦救兵不到,向刘裕割地请和,刘裕不许。南燕向后秦求救之时,后秦主姚兴遣使威吓刘裕说:秦已遣铁骑10万进屯洛阳,如晋军不退,将长驱东进。刘裕知其虚张声势,对其使者说: 语汝姚兴,我定燕之后,息甲三年,当平关、洛(指后秦)。今能自送,便可速来。 ①后秦本无真心东进,后又败于大夏,果未出兵救燕。十月,晋军攻具齐备,向广固发动猛攻。燕军处境日益困难,出降者络绎不绝。翌年二月,燕尚书悦寿献城投降,晋军攻克广固。慕容超突围被俘,南燕灭亡。
  刘裕攻灭南燕之战,制定谋略知己知彼,计划周密。在战争过程中,注意车步兵的协同作战,行军路线选择山路,这些都是针对南燕骑兵强大而制定的符合实际的战术方针。同时,刘裕善于利用敌人弱点,并注意以分化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与军事进攻相结合和吸取敌方的人才为己所用等办法从多方面去打击对手。以上所有这一切,都是刘裕一战成功的重要因素。南燕主慕容超骄傲轻敌,不善于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屡次失去战机,这是其迅速败亡的直接原因。
  ①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②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①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2。刘裕攻灭后秦之战后秦为羌人姚氏建立,以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为都,占有关中(古称函谷关以西地区为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及山西、河南、内蒙等省的一部分。东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二月,颇有作为的后秦主姚兴病卒,诸子争位,国中发生内乱。与此同时,后秦北、西两面不断受到大夏、西秦侵扰,国势渐衰。这为刘裕北伐后秦提供了便利条件。
  刘裕在攻灭南燕后,本想乘机灭秦,后因国内卢循、徐道覆起义军发展迅速,使其计划耽搁。到义熙十二年,刘裕不仅彻底镇压了起义军,而且消灭了北府兵中刘毅、诸葛长民等异己势力,自己加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在晋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内外条件都非常有利的情况下,刘裕决定发动攻灭后秦的第二次北伐战争。
  当年八月,刘裕留其子刘义符及刘穆之等人镇守京师,自己亲率大军北进。进攻部署如下: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军向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一线进军;新野太守朱超石、宁朔将军胡藩直趋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直趋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建武将军沈林子、鼓城内史刘遵考率水军出石门(在今河南荥阳北),自汴水(即今河南索河)入黄河;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锋诸军,凿巨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北)入黄河。以上诸军除沈田子、傅弘之部趋武关以牵制关中外,其余四军皆从正面进军,会攻洛阳。刘裕自率水军主力由建康驻屯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准备水路打通后,溯黄河西进,会同诸军进攻关中。刘裕第一阶段战略目标是攻取后秦东翼的军事重镇洛阳,打通水路,为第二阶段大举西进做好准备。因此刘裕命令前锋诸军: 若克洛阳,须大军至,未可轻取 ①。
  ②   《资治通鉴》卷 115《恶纪》三十七,安帝义熙五年。
  ①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九月,刘裕率水师进抵彭城。前锋诸军向后秦发动攻击,进展顺利。王镇恶、檀道济军所向皆捷,连克项城(今河南沈丘)、许昌、新蔡(今属河南)等城。沈林子军自汴入河,攻占仓垣(今河南开封北)。王仲德率水军入河,北魏滑台(今河南滑县北)守将尉建恐惧逃跑,晋军进占滑台。这时北魏明元帝派人质问晋军,王仲德、刘裕先后皆称晋军是为收复洛阳,假道于魏,不会对魏有所侵害。十月,秦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阳城守将先后投降,晋军进至成臯(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逼近洛阳。后秦洛阳守将姚洸急向后秦主姚泓求救,姚泓派将领闫生等人率军往救。后秦援兵未至,晋军已长驱直至洛阳。姚洸束手无策,献城投降。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
  正月,刘裕在晋军攻占洛阳后,依据原先的战略计划自彭城进军,准备沿黄河水路至洛阳与诸军会师。
  晋军进占洛阳后,后秦内部生变,并州牧姚懿、征北将军姚恢先后起兵叛乱。叛乱虽被秦东平王姚绍平定,但却给晋军提供了进军机会。本来晋诸军在占领洛阳后,依刘裕之令齐集洛阳,等待刘裕西进。这时王镇晋等人见后秦内部生乱,决定乘机立即进军。义熙十三年二月,晋前锋诸军在王镇恶、檀道济等人率领下挥师西进。这时,已平定叛乱的秦东平王姚绍率步骑5万来拒晋军。王镇恶等人在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外大败姚绍所领秦军,攻占潼关。姚绍退守定城(在潼关西30里),据险固守。此后二军相持于潼关、定城一线达5个月之久,其间姚绍几次派兵断晋军粮道,都被晋军击败。晋军长期困于潼关,军食紧张,人心浮动,有人主张丢弃辎重回就刘裕大军,后经沈林子等一再坚持,王镇恶亲向当地百姓征粮成功,才坚守潼关未退。
  刘裕水军自二月从彭城出发,三月进入黄河准备西进。为防止占据黄河北岸的魏军截击,刘裕先遣使者向北魏借路。北魏虽然答应,但怕刘裕登岸北侵,同时为了向有联姻关系的后秦表示救应之意,派大将娥清等率兵10万屯于黄河北岸监视晋军。刘裕率军西进,北魏在北岸以轻骑数千跟随晋军船队监视,并不时杀掠被风浪吹至北岸的晋军将士。刘裕为使水师得以顺利通过,命人携带兵车100辆登上北岸,在水滨以兵车列成弧形 却月阵 ,宁塑将军朱超石率2700人依托 却月阵 以大弩、断矛等兵器大破魏军3万骑兵,魏军退走。晋水师顺利西进,七月到达潼关。
  刘裕抵达潼关后,开始实行一举灭秦的第二阶段战略计划。部署如下:沈田之、傅弘之率军入武关,出秦军南侧;朱超石等率军北渡黄河,攻取蒲坂(今山西永济),出秦军北侧;刘裕自己率主力自潼关直接西进,正面进攻长安。沈田子、傅弘之率军入武关,后秦各地守将望风而逃,二人进抵青泥(今陕西商县西北)。后秦主姚泓怕腹背受敌,亲率步骑数万来攻青泥晋军。沈田子二人本属疑军,所领仅千余人。得知秦大军来攻,沈田子激励将士,乘敌人立足未稳主动出击,经过激战,大败秦军,斩首万余级,姚泓逃回长安。晋军北上朱超石军进展不利,被秦将姚璞击退,退回潼关。晋军没能实现三路夹击后秦的战略目标。王镇恶这时请求以水军自黄河入渭水直趋长安,刘裕批准。于是王镇恶率军乘坐行动便利的蒙冲战船溯渭水西进,一路进展顺利,直至渭桥(在长安城北)据守定城的秦军见晋军自渭水威胁长安,退守郑城(今陕西华县),刘裕大军随之进逼郑城。
  ①   《宋书》卷 45 《王镇恶传》。
  当时长安附近,后秦军尚有数万,姚泓分派诸军拒守长安附近各军事要地,自己率军屯城西逍遥园。王镇恶军至渭桥,令将士饱餐后弃舟登岸。渭水流急,战船须臾之间尽皆漂去。王镇恶激励将士说,只有奋勇向前,才可死里逃生并立大功。随后身先士卒,向渭桥晋军发动进攻。晋军将士随王镇恶拼力死战,大败镇守渭桥的秦姚应军。姚泓引兵来救,不战而溃,王镇恶率军攻入长安城。八月二十四日,姚泓出降,后秦灭亡。九月,刘裕军至长安。十一月,刘裕留其子刘义真及王镇恶、沈田子等镇守长安,自己率大军返回建康。
  刘裕此战,选择后秦内外交困之时进兵,时机恰当。刘裕采用第一阶段攻占要地洛阳,畅通水路,站稳脚跟,第二阶段全力夺取关中的作法也是恰当的。因为从江南到关中,面临北方与敌国联姻的北魏的威胁,一举灭掉颇具实力的敌国,如此远距离的长途进军,如此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此复杂的军事形势,没有充分的准备而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此外,刘裕采用 却月阵 消除魏军威胁,充分利用水军优势自渭水突袭长安,都是其战术上的成功之处。
  (五)东晋末年的农民战争
  东晋是门阀士族专政的鼎盛时期。东晋的士族,在政治上有世代垄断高位的特权;经济上有广占良田沃土及供其驱使的劳动人民的特权;法律上有减免处罚的所谓 八议 的特权。东晋王朝对士族优待的另一面,就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从根本上说,士族的特权建立在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之上。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便是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的萎缩,也即自耕农这一阶层的衰落。自耕农是东晋王朝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由于他们不断地破产,其绝对数目的不断缩减,他们身上的负担也就愈来愈重。东晋在淝水之战后外部威胁减轻,内部矛盾又趋于激化。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至隆安二年,青、兖二州刺史王国宝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两次起兵,讨伐执掌朝政大权的司马道子。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等都起兵响应。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施计使王恭部将刘牢之倒戈,暂时平息了叛乱。但此后桓玄、殷仲堪等方镇各据一方,东晋朝廷政令所行,仅限于今江浙一带。这些地区本是南北士族麇集之地,百姓所受剥削极为沉重,而这时东晋中央政权的财政负担几乎全部压在他们头上,使他们的处境更为艰难。因此,这一地区成为东晋末年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一场人民起义斗争终于在这里爆发。
  1。孙恩起义的三次攻晋战争孙恩,祖籍琅邪(治今山东临沂北),世奉五斗米道。孙恩的叔父孙秦曾为三吴(指令稽、吴、吴兴三郡地区)五斗米道道首。王恭之乱时,孙泰见 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 ①晋廷怕孙泰为乱,于隆安二年(公元398年)诱杀孙泰及其六子。孙恩逃亡海上, 聚合亡命得百余人,志欲复仇。 ②隆安三年,继掌朝政大权的司马元显为了组建一支自己控制的军队以与方镇势力对抗,征发三吴地区原为奴隶后被放免为佃客的人充兵。由于当时兵士身份低贱,因而此令下达后, 东土嚣然,人不堪命。 ③当年十月,孙恩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动起义。他率领徒众数百人从海上登陆,连克上虞(今属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二城,杀会稽内史王凝之。孙恩起义得到百姓热烈响应,东土地区 一时俱起,杀长史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 ④孙恩成为东土诸郡的领袖,他自称 征东将军 ,号义军将士为 长生人.孙恩义军四处出击,攻杀郡县守令,焚烧官衙府署,很快控制了东土大部分地区。晋廷对义军的迅速发展甚为恐慌,急调徐州刺史谢琰、辅国将军刘牢之率号称 百战百胜 的北府劲旅进剿。孙恩在攻占东土诸郡过程中,交战对手是 承平日久,人不习战 ①的郡县兵,所以战无不胜。但孙恩因此产生骄傲情绪,对部下说: 天下无复事矣,当与诸君朝服而至建康。 ②富于战斗经验的谢琰和刘牢之乘机向义军发动袭击。隆安三年(公元399年)
  十二月,谢琰军攻陷义兴(治今江苏宜兴),杀义军所置太守许允之,随即攻占吴兴(今属浙江)。刘牢之进军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市),后与谢琰部将高素联军攻克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义军在北府兵的连续进攻之下,形势不利,被迫撤回海岛。孙恩率众退入海岛后,刘牢之还镇京口,谢琰被任为会稽内史,戍守海边,以防义军再次登陆。
  ①   《晋书》卷 100《孙恩传》。
  ②   《晋书》卷 100《孙恩传》。
  ③   《晋书》卷 64 《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传》。
  ④   《晋书》卷 100《孙恩传》。
  ①   《晋书》卷 100《孙恩传》。
  ②   《晋书》卷 100《孙恩传》。
  孙恩第一次攻晋虽告失败,但主力未受重大损失。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四月,孙恩率休整后的义军突然从海上登陆。谢琰闻讯,急调军阻击义军,义军为麻痹谢琰,主动退回海岛。几天之后,义军再次登陆,攻入邢浦(今浙江绍兴北),击败阻拦晋军,乘胜直逼会稽。谢琰部下见义军势盛,建议加强守备,列置水军,设伏以待义军。但谢琰狂妄自大,不肯听从。五月三十日,谢琰亲率大军与义军相遇于山阴。时谢军尚未早餐,谢琰自认必胜,说: 要当先灭此寇而后食也。 ③率军出战。山阴一带河湖密布,道路狭窄,官军只能鱼贯而行,义军将士分列战舰之中,以弓箭射敌。晋军前后失去联系,中箭者人仰马翻,大败溃散,谢琰及其二子皆被义军杀死,义军乘胜再克山阴。晋廷闻谢琰兵败被杀,急调宁朔将军高雅之等率军进攻义军。
  义军针锋相对,在余姚(今属浙江)大败高雅之军。晋廷又以刘梁之为都督会稽五郡诸军事,命其进剿义军,孙恩为保存实力,暂时退回浃口(今浙江镇海南甬江入海处)。
  隆安五年(公元401年)二月,孙恩率义军复出浃口,先后进攻句章(今浙江宁波南)、海盐(今属浙江)二城,遭到刘牢之部将刘裕的顽强抵抗,城未能克。五月,孙恩率水师北上进攻沪渎(今上海青浦),克沪渎垒,杀吴国内史袁山松及晋军4000余人。这时,义军为避开刘牢之和刘裕的晋军主力,实行战略大转移,以10万大军分剩战船千艘,浮海进攻京口,兵锋直逼东晋京师建康。晋廷闻义军来攻,宣布京师 内外戒严 ,布阵列守,并火速召豫州刺史司马尚之入卫京师。六月一日,义军进至丹徒(今属江苏),建康震动。时司马尚之正在途中,其他晋军惧怕义军不敢进兵,只有刘裕率部下倍道兼行驰援建康,与义军同时到达蒜山(今江苏丹徒西)。为了攻敌要害,义军主力弃刘裕于不顾,乘船直趋建康。但义军由于所乘楼船高大又逆风而行,速度缓慢。义军抵达白石(今江苏南京北)时,司马尚之已赶至建康,同时刘牢之也率北府主力入援建康,建康防卫力量大大加强。孙恩乘官军分散,攻敌不备的战略目标没能实现之际,根据当时情况,孙恩重新部署,将义军分为两部,自己率主力从海上往郁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时为海岛),另部义军由首领卢循率领进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不久,卢循消灭晋军3000余人,至郁州与孙恩会师。八月,刘裕等人率大军追击义军,义军失败,损失严重。由于义军长时间于海上航行,没有时间休整,给养得不到补充,战斗力大大下降。十一月,义军试图在沪渎、海盐登陆未获成功,加上义军 饥馑疾疫,死者大半。 ①孙恩被迫率军退回海岛。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三月,孙恩乘东晋统治阶级内部火併之机,率义军再从海上登陆,进攻临海(治今浙江临海东南),向东晋发动第三次进攻。由于此次攻晋与前一次仅相差3个月,义军大败之后尚未恢复元气,战斗力大为减弱。义军攻临海未能克,连遭晋军攻击,损失惨重,处境日益艰难。孙恩见大势已去,于临海投海自尽,家属及部下一同殉难者数百人。孙恩起义至此失败。
  ③   《晋书》卷 79 《谢安传附谢琰传》。
  ①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2。卢循、徐道覆的分道北征卢循是孙恩的妹夫,随孙拂一同起义,孙恩死后,余众推举卢循为义军首领。
  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五月,卢循率义军进攻东阳(治今浙江金华),被刘裕击败,转而攻占永嘉(治今浙江温州)。次年正月,卢循派其妹夫徐道覆再攻东阳,又被刘裕击败。义军转移至晋安(治今福建福州市),刘裕率军追击,卢循为了摆脱晋军追击,决定作战略大转移,向广州(治番禺,广东广州市)进军。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冬,卢循、徐道覆率义军南下。
  元兴三年十月,卢循攻占番禺,徐道覆攻占始兴(治今广东韶关西南)。于是卢循自攝广州州事,称 平南将军 ,设置郡县地方官吏,在广州重建起农民政权。卢循满足于苟安岭南一隅,遣使者向晋廷称臣进贡。新执晋政的刘裕为稳定局面,便暂时接受卢循的要求,授他以征虏将军、广州刺史等职。
  徐道覆是义军后期的主要将领,他深知晋廷不会容忍义军长期居于广州,在始兴招募士卒,训练队伍,筹集物资,准备待机而起。同时,徐道覆施用巧计,购买大批木材藏于民间,以备日后扩建水师之用。
  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刘裕率兵北伐南燕,建康防卫空虚。徐道覆闻知此讯,建议卢循乘机直捣建康,卢循初时不许,后经徐道覆一再坚持,卢循才勉强同意。义熙六年二月,卢循、徐道覆分义军为东、西两路,二人亲自统率,由水路长驱北进。由于徐道覆早有准备,义军利用所储存的木材装造大型战舰, 舟舰大盛。 ①徐道覆率领这支强大水师从东路沿赣江而下,攻破南康(治今江西赣州市)、庐陵(治今江西吉水县北)等地,直逼豫章(治今江西南昌市)。与此同时,卢循所率西路军连破桂阳(治今湖南彬县)、湘东(治今湖南衡阳)、长沙(今属湖南)等地,进至巴陵(今湖南岳阳市),准备向江陵(今属湖北)进军。三月,江州刺史何无忌率大军南下,至豫章阻击义军。参军殷闾义为义军战斗力强,锐气正盛,建议何无忌坚守豫章,待己方援军到达后,再合击义军。何无忌不听,率水师与义军大战于赣水之上。徐道覆先使强弩手数百人埋伏于岸边,待敌水师靠近时,百弩齐发,打乱其队形。徐道覆乘机指挥义军大型战舰乘风猛冲敌阵,晋军水师多为小型战舰,在义军冲击之下,全线崩溃。义军大获全胜,阵斩何无忌,攻占江州(治豫章),乘胜前进。
  四月,豫州刺史刘毅亲率水师2万,自姑孰(今安徽当涂)溯江而上,堵截义军。徐道覆见刘毅倾师来攻,认为这是与晋军主力决战的大好机会,送书信于卢循,建议集中二人优势兵力消灭刘毅水师。卢循同意,立即从巴陵东进与徐会师,二军 戎卒十万,舳舻万计 ②,连旗而进,声势甚盛。五月七日,义军与刘毅水师在桑落州(在今江西九江东北)展开决战,义军再获大胜,全歼敌军,仅刘毅率数百名残兵自陆路逃回。东晋的军事支柱主要是北府兵,而刘裕、刘毅、何无忌是其中实力雄厚的三个主要将领。
  刘毅、何无忌接连大败,支撑局面仅剩刘裕一军。刘裕闻知卢循、徐道覆北进后,急速从北方还师,先率精锐从陆路赶回建康。时建康混乱不堪,刘裕所部经数月征战又远程回奔,已属疲惫之师。尚书左仆射孟昶等人建议迁都,刘裕不许,主张以现存兵力拼死抵抗。孟昶认为东晋大势已去,绝望自杀。义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昂,有 战士十余万,舟车百里不绝 ①,形势非常之好。但卢循得知刘裕返回,心中恐慌动摇,竟欲回师寻阳,攻取江陵,割据江、荆二州与晋廷抗衡。徐道覆反对退却,力主乘胜而进。二人争论多日,卢循才肯采纳徐道覆的正确意见。但战机却已在这数日之间失去,刘裕因此赢得了征调军队,加强建康防卫的时间。刘裕一方面大开赏募征兵,一方面急调诸州军队入卫京师,同时自己移镇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市清凉山),加固防御工事,保证援军到来之前建康的安全。
  ①   《晋书》卷 85 《何无忌传》。
  ②   《晋书》卷 100《卢循传》。
  五月十四日,义军进至淮口(秦淮河入长江处,在今南京市西北)。徐道覆针对建康兵力寡弱的缺陷,建议从新亭(今江苏南京市南)至白石(今南京市北)一线齐头并进,分道强攻,敌人捉襟见肘,义军便可突破敌军防线,直捣建康城内。徐道覆所提出的是攻敌要害的正确作战方案,刘裕亦曾为此担忧害怕。但卢循不肯接受这一方案,反而严令徐道覆停泊蔡洲待命。
  他对徐道覆说: 大军未至,孟昶便望风自裁,大势言之,自当计日溃乱。
  今决胜负于一朝,既非必定之道,且杀伤士卒,不如按兵待之。 ②卢循想等敌人不战自乱,后来战局的发展证明这完全是一种幻想。这时,东晋各路援军陆续开至建康,分屯附近各战略要点。刘裕又于建康外围修筑城垒,并分派宿卫兵加强内外防卫。卢循在刘裕完成军事部署后,因未见敌军溃乱,才同意主动进攻。卢循派战舰十余艘强攻敌军重兵布防的石头栅,义军久攻不克,回泊蔡洲。刘裕命人扎缚大筏,乘风冲击义军,义军大舰漂没,水师损失严重。卢循因水师未能取胜,改从南岸登陆进攻。为了迷惑敌军,他先命老弱士卒佯攻白石,待刘裕率主力军驰援白石后,再以主力自查浦(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南岸)登陆进攻。刘裕察觉上当,立即率军返回,命参军朱龄石等渡过秦淮河反击义军。朱龄石所部多为鲜卑骑兵,长枪大马,冲击力强,义军与战不利,被迫退回。
  至此,义军由于指挥出现失误,在建康附近一无所获,师老兵疲,被迫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退却,由主动优势转向被动劣势。七月,卢循放弃进攻建康的计划,率义军向寻阳方向退却。刘裕随即转入反攻,为彻底消灭义军,他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他先以庾悦为江州刺史,命其往镇豫章;虞丘为鄱阳太守,率军往鄱阳(治今江西波阳北);又命建威将军孙处率3000人自海道攻番禺,截断义军归路。同时,他命各路军队在义军撤退后尾随追击。为了与义军水师对抗,刘裕又大建水师,所修战舰皆 大舰重楼,高者十余丈 ①。此后数月内,义军先后败于鄱阳等地。十二月,卢循、徐道覆率数万将士在雷池(在今安徽宿松至望江东南)与刘裕亲率的官军水师展开激战,义军大败,伤亡万余人。卢、徐二人遂分率义军向广州撤退。
  义熙七年(公元411年)二月,徐道覆退回始兴。晋军随即向义军发动进攻,徐道覆战死,始兴被晋军占领。三月,卢循率义军3000余人退至番禺。
  时番禺已被孙处占领,义军攻城未能克,转头攻占合浦(今广东合浦东北),进逼交州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天德江北岸),交州刺史杜慧度率军拒守。
  六月二十五日,卢循率义军与晋军展开激战,晋军发射火箭点燃义军战船,义军大败,卢循中箭投水自尽,义军最终失败。
  ①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②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①   《宋书》卷 1《武帝纪上》。
  从隆安元年(公元399年)孙恩起义到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卢循最后失败,东晋末年的农民起义战争持续达12年之久。义军以强大的水师纵横于我国东部沿海及长江、赣水、湘水等几大水系之间,两次进逼东晋京师建康,几乎一举推翻东晋王朝。这次起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它给当时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首先,义军沉重打击了士族官僚,摧毁了东晋大量的地方行政组织,并将东晋王朝的军队主力消灭殆尽。经过义军的沉重打击,东晋王朝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其次,这次起义主要对高门士族造成了沉重打击,由此打破了高门士族垄断朝政的政治局面。以刘裕为代表的庶族地主集团开始进入最高统治阶层,逐渐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主角。
  (六)石勒统一北方的战争
  1。石勒创建后赵的战争石勒,羯人,西晋末年起兵反晋。在西晋末年混乱的局面中,石勒不仅与各族人民一起推翻了西晋王朝,而且凭借自己出色的政治军事才能,使自己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最后消灭北方多股割据势力及匈奴刘氏建立的前赵,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1。石勒创建后赵的战争石勒于晋末起兵后,投奔匈奴贵族刘渊建立的汉国。随后,他利用与汉国联合作战的有利形势,纵横于黄河下游及江淮一带的广大地区,在给西晋王朝以沉重打击的同时,他的势力也急剧扩大,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与此同时,他采用搜罗重用汉族士人的政策,设置专门容纳他们的 君子营 ,并任用其中的杰出人物张宾为谋主,刁膺、张敬等人为谋士,这一做法对石勒后来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四月,石勒率部歼灭晋太尉王衍统率的晋军主力十余万人及大批王公大臣。当年六月,石勒会同汉国刘曜及另一起义将领王弥攻陷西晋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俘晋怀帝。至此,西晋政权已名存实亡。石勒见与汉国决裂的条件日趋成熟,遂自洛阳南屯许昌(今河南许昌东),准备脱离汉国控制,独立发展自己势力。
  当年十月,石勒吞并与他 外相亲而内相忌 的王弥,势力进一步扩大。随后,石勒试图向南发展未成后,采纳张宾之计,于永嘉六年(公元312年)
  七月进据襄国(今河北刑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
  永嘉六年十二月,幽州刺史王浚命督护王昌及辽西鲜卑段疾陆眷兄弟等人率大军5万进攻襄国,企图一举消灭石勒。石勒出战失利,回军坚守襄国。
  段疾陆眷大造攻具,准备攻城。石勒因为襄国城堑不固,粮储不多,而且没有救兵,想尽现有兵力出城与敌决战。但众将都不同意,他们主张待敌人久攻不下师老兵疲时再行攻击。这时张宾与另一将领张苌献计说: 敌军中以段末柸(段疾陆眷之堂弟)最强。敌军连战获胜,认为我军孤弱不敢出战,我国现在应按兵不出,示之以弱。然后暗中在北城修凿暗门20余道,待敌军来时,出其不意从暗门杀出,直冲段末柸营,段末柸措手不及,一定会被我军击败。段末柸一旦兵败,其余各军就会不攻自破。石勒采纳了张宾等人的建议,命将士依计而行。不久,段疾陆眷向北城发动进攻。石勒登城观战,见敌军久攻不下士气渐衰,有的人竟 释仗而寝 ①时,立刻命令将士出击。
  石勒将孔苌依令率精锐杀出,直奔段末柸营,段末柸出营接战,至北城门外被石勒军士活捉。段疾陆眷见段末柸被捉,急忙回撤,孔苌率军追击,斩首不计其数,缴获战马5000匹。石勒为了拉拢鲜卑段氏,使其不再为王浚所用,便放回段末柸,并与段疾陆眷结成同盟。从此,鲜卑段氏 专心附勒,王滩之势遂衰。 ②襄国保卫战的胜利,使石勒稳定了自己在今河北一带的统治。
  随后,石勒在所辖区内实行一些有利于拉拢汉族士人,缓和民族矛盾,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同时,石勒分派诸将四处出击,继续扩展自己势力。这时,消灭王滩,吞并幽州(治今北京城西南)被石勒提上议事日程。
  ①   《资治通鉴》卷 88 《晋纪》十怀帝永嘉六年。
  ②   《资治通鉴》卷 88 《晋纪》十怀帝永嘉六年。
  王浚,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人,是当时著名的世家大族。西晋末年大乱时,王浚担任幽州刺史。当时天下大乱,各地避乱士人多归附王浚,加上王浚又得到鲜卑、乌桓等少数民族的支持,势力渐盛。但王浚为政残暴,赋敛无度,幽州境内人不堪命,上下离心,襄国之战后,鲜卑段氏又脱离了他的控制,势力渐衰。石勒乘此机会进兵,正当其时。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十一月,石勒与张宾商议攻取幽州之事。张宾劝石勒假意归附王浚,遣使以厚礼卑辞奉其为主,观其动静后再作打算。石勒依计派舍人王子春等携带珍宝,奉表推王浚为天子,劝他应天顺时,早登帝位,并说自己奉戴王浚如天地父母一样。王浚见表大喜,封王子春等为列侯,立即遣使者回报。石勒为了麻痹王浚,在王浚使者来时以隆重礼节相待,并将精兵锐卒隐藏起来,将老弱疲卒及空虚府库显示给来使看。王浚使者返回幽州后,向王浚报告石勒力量寡弱,真心拥戴,没有二心。王浚信以为真,从此对石勒丝毫不加戒备。
  石勒麻痹王浚的目的达到后,开始谋划袭击王浚之事。当时并州(治晋阳)刘琨及鲜卑、乌桓都有相当的力量,石勒意欲进兵而怕这三股势力为患,因而迟疑未发。张宾进言说:幽州众叛亲离,我大军逼近,便会土崩瓦解。
  我以轻骑奔袭,不出二旬更可返回,即使这三股势力有所行动,我军也来得及回救。况且刘琨、王浚虽同为晋臣,实为仇敌,如果修书结好刘琨,刘琨 欣于得我,喜于浚灭,终不救浚而袭我也。 ①石勒听后大喜,决定即刻进兵。建兴二年(公元314年)二月,石勒亲率轻骑日夜兼程,远道奔袭幽州。
  于路遣使者奉笺于刘琨,自称罪过深重,请求讨伐王浚以自效。刘琨素来怨恨王浚,便传檄州郡,称石勒知命思过,允许他的请求。三月,石勒军至易水,守将报告王浚,并请进兵阻击。王浚大怒说: 石公来,正欲奉戴我也,敢言击者斩 ②。命令设酒宴迎接石勒,诸将不敢再言。石勒军至蓟城(幽州州治,今北京城西南),恐怕城内设有伏兵,先驱赶牛羊数千头入城,声言上礼,实际是想使牛羊填街塞巷,令敌兵不得发。石勒入城后,率军直奔王浚官署,王浚外出迎接,被石勒将士擒住。王浚此时方知中计,但为时已晚。
  石勒将王浚押回襄国杀掉,命晋尚书刘翰任幽州刺史。镇守蓟城。石勒千里奔袭,智取王浚,充分显示了他的指挥才能。从此,幽州被石勒控制。
  石勒平定幽州后,将进攻矛头指向并州刘琨。并州刺史刘琨在石勒攻灭王浚后,知道石勒并无降意,惶恐不安,上书晋廷说:东北八州,石勒已灭其七,自己进退维谷,首尾狼狈。虽想效忠朝廷,但已力不从心。建兴四年(公元316年),石勒为免除后顾之忧,与青州刺史相结交好,然后向并州发动进攻。当年十一月,石勒进攻乐平(今山西昔阳西南),乐平太守韩据向刘琨求救。当时刘琨新得到其子刘遵及信义将军箕澹从鲜卑拓跋部落带回的部众3万,实力有所增强,想乘锐气一举击溃石勒,于是不听部下劝阻,尽起大军救援乐平,命箕澹率步骑2万为前锋,自己率大军随后而进。石勒闻刘琨来攻,于山上设置疑兵,又据险设置两道埋伏,然后亲率轻骑出阵诱敌。石勒与箕澹接战,略一交手,便佯败退走。箕澹纵兵追赶,石勒两道伏兵齐出,前后夹击,大败箕澹,获其鎧马数以万计。箕澹逃奔代郡(治今山西蔚县西南),韩据回就刘琨。并州长史李弘见箕澹战败,向石勒献州投降。
  刘琨进退失据,逃奔鲜卑段匹c,后被段杀掉。石勒将乐平等地百姓迁往襄国,设置并州守宰,然后还师,并州从此又被石勒所控制。
  ①   《晋书》卷 104《石勒载记上》②   《晋书》卷 104《石勒载记上》
  此后,石勒先后攻灭重新攻占幽州的鲜卑段氏,割据青州(治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的曹嶷等势力,全据冀(治今河北临漳西南)、幽、并、青四州广大地区,形成在北方与前赵对峙的局面。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与汉国公开决裂,在襄国称赵王,以襄国为都,后于东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称帝,史称后赵。
  2。石勒攻灭前赵之战匈奴刘氏的汉国在建兴四年(公元316年)攻破长安灭掉西晋后,一度成为中原的共主,这是汉国的全盛期。但随着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发展,北方出现多股割据势力,如石勒先后控制了冀、幽、并等州,曹嶷控制了青州。
  自汉主刘曜于太光二年(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迁都长安后,匈奴刘氏政权所能控制的地区只有关中和晋南地区。而在此区域四周,尚有成汉、前凉、仇池杨氏等割据政权。前赵(汉)历代统治者大都荒淫无道,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也不知道发展生产,因而其国势日见衰落。然而前赵仍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其进攻前凉时,有 戎卒二十八万,临河列营,百余里中,钟鼓之声沸河动地。 ①石勒在称赵王前后,实行了一些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措施,这使得后赵出现了比较好的政治经济形势。在政治上,石勒注意对汉族士人的利用,实行魏晋时期的九品官人法,为汉族士人入仕提供条件,并针对当时民族矛盾比较尖锐的情况明令 不得侮易衣冠华族 ②。这不仅使后赵政权得到了汉族士人的支持,也使后赵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基础。经济上,石勒实行了整顿户籍、劝课农桑、固定征收百姓田租户调等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因而后赵统治区内的农业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在此基础上,后赵国力日渐增强。平定青州曹嶷后,后赵无论在所控制的区域上,还是在国力上,都已超过前赵,完全具备了消灭前赵统一北方的实力。石勒志在统一北方,而前赵一度曾为中原共主,对迅速崛起的石勒非常忌恨,也想消灭石勒恢复自己对中原的统治,二者之间终于爆发关乎各自成败的决战。
  东晋太宁二年(公元324年)正月,后赵司州刺史石生进兵攻打前赵新安(今河南洛阳西),斩杀前赵河南太守尹平,掠取人口五千户而归。前后赵洛阳决战的序幕由此拉开。翌年五月,石生进据洛阳,攻略河南郡县。东晋司州刺史李矩、颍川太守郭默屡次败于后赵军,又乏军食,向前赵投降。
  前赵主刘曜遂遣中山王刘岳、镇东将军呼延谟率军东进,围困石生于洛阳金墉城(洛阳西北角之小城)。后赵中山王石虎率步骑4万救援石生,在洛阳城西大败刘岳,刘岳退保石梁关(在今河南洛阳东,洛水之北)。石虎率军修筑堑壕木栅,将石梁关团团围住,同时进兵击败前赵呼延谟部,阵斩呼延谟。刘曜率军往救刘岳,但其军夜间无故自惊,士卒奔溃,刘曜退回长安。
  六月,石虎攻破石梁,生擒刘岳以下将佐80余人,坑杀其士卒9000余人。
  与此同时,郭默、李矩相继被后赵军击败,郭默单身逃往江南,李矩死于南奔途中。至此,河南之地又为后赵所有。
  ①   《晋书》卷 103《刘曜载记》。
  ②   《晋书》卷 105《石勒载记下》。
  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七月,石勒命石虎率军4万自轵关(今河南济源西北)向前赵河东(郡治今山西夏县西北)地区发动进攻。石虎军入河东,诸县起而响应者50余县,随即进围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刘曜闻知后赵来攻,亲率大军10万救援蒲坂,石虎恐惧退兵,刘曜率军追击。八月,刘曜在高侯(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追上石虎,大败其军,石勒逃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刘曜取胜后,率军自大阳(在今山西平陆西南)渡过黄河,向洛阳发动进攻,决千金堨(在今河南洛阳北)水灌金墉城。与此同时,刘曜分遣诸将攻打后赵汲郡(治今河南汲县西南)、河内(治今河南沁阳)等地。
  后赵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投降前赵。前赵攻势凶猛,后赵京师襄国大震,石勒决定亲率大军赴援,前后赵在洛阳的决战由此展开。
  当年十一月,石勒分派诸将进军,援救洛阳,命已攻占东晋寿春(今安徽寿县)的石堪、石聪等率部北上,会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石虎自朝歌进据石门(在荥阳北),自率步骑4万自襄国直趋洛阳。进军途中,石勒与谋士谈论军情说: 曜盛兵成皋关(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上计也;阻洛水,其次也;坐守洛阳者,成擒也。 ①十二月,后赵诸军齐集成皋,共有步卒6万,骑兵2。7万。石勒兵至成皋,闻知没有前赵军队,大喜过望,命诸军卷甲衔枚从小道多路疾进,进逼洛阳。
  刘曜顿兵洛阳城下,不抚将士,不纳人言,专与身边佞臣饮酒赌博。及至闻知后赵大军渡过黄河,才开始商议增兵荥阳、黄马关(在荥阳附近)等事。后刘曜得知石勒亲率大军前来,惊惶失措,急忙撤金墉之围,集中全部军队在洛阳城西列阵,南北达十余里,共有将士10万人。石勒军至洛阳,遥见前赵列阵于城西,大喜,对左右说: 可以贺我矣! ②率军进入洛阳。石勒根据敌军情况部署诸军,命石虎率步兵3万自城北向城西,攻击刘曜中军;石堪、石聪等各率精骑8000人自城西向北,攻击前赵前锋;自己亲率主力出洛阳阊阖门(洛阳西侧北边门)夹击敌军。刘曜酗酒成性,临战之前饮酒数斗,乘马将出又饮酒斗余,至西阳门(洛阳西侧中间门),指挥中军直入平地。石堪率精骑猛冲敌阵,前赵阵势大乱,将士溃散。石勒、石虎等各自率军夹击,前赵军大败。刘曜昏醉奔退,因马陷于石梁之中,坠于水上,被石堪活捉。前赵军全线溃散,被后赵军斩杀5万余人。石勒生擒刘曜凯旋,洛阳决战遂以后赵大败前赵结束。此战,是决定前后赵各自存亡成败的关键一战,前赵失败后元气大伤,已不能抵挡后赵的强大攻势。
  石勒回到襄国后,命刘曜给其太子刘熙写信使其归降,刘曜不肯,石勒将他杀掉。前赵大败后,国内人心惶惶。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正月,刘熙与南阳王刘胤等率百官西奔上邽(今甘肃天水市),前赵各地征镇皆弃守从之,关中大乱。后赵石勒即乘机进据前赵京师长安。当年九月,石勒派遣石虎率军进入关中大败企图反攻长安的刘胤,乘胜攻占上邽,生擒刘熙、刘胤及其王公卿校以下3000余人,随后将他们全部杀死,徙其文武百官、关东流人、秦雍大族9000余人于襄国,前赵灭亡。
  石勒攻灭前赵后,氐王苻洪、羌酋姚弋仲相继归顺后赵。至此,石勒经过多年的征战,终于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①   《晋书》在 105《石勒载记下》。
  ②   《晋书》卷 105《石勒载记下》。
  (七)苻坚统一北方的战争
  苻坚,氐人,祖籍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东北)。苻坚的祖父苻洪曾为氐人酋下,先后投靠过前赵刘曜和后赵石虎。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石虎徙关中豪杰及氐羌于关东,任命苻洪为流民都督,居于枋头(今河南浚县西)。东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石虎病死,诸子争位,后赵陷于混乱。苻洪率部众十余万回返关中,准备成就霸业,但不久被后赵降将麻秋毒死,其子苻健杀麻秋,代统父众。永和七年(公元352年)苻健返回关中,自称大秦天王,以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为都,翌年称帝,史称前秦苻健是苻坚的伯父。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苻健死,其子苻生继其位,苻生残暴好杀,苻坚于东晋升平元年(公元357年)杀死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苻坚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即位后,重用汉人王猛及吕婆楼、强汪等优秀人才,雷厉风行地推行改革。他先后实行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豪强势力、劝课农桑、与民休息、兴办学校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前秦政权在苻生的昏乱政治之后迅速稳定并强大起来。随后,苻坚开始了他统一北方的战争。
  1。苻坚攻灭前燕之战前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慕容氏崛起于今辽宁地区,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慕容氏酋长慕容   称燕王,建立前燕政权。东晋永和六年(公元350年),继任燕王的慕容   乘后赵衰乱之机,率大军20万南下,攻灭代后赵称帝的冉闵,进据中原。永和八年(公元352年),慕容   称帝,后从蓟城(今北京城西南)迁都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成为与前秦东西对峙的强大国家。慕容控制中原后,本想进而灭掉前秦和江南的东晋,一举统一天下,但未及动兵,便于东晋升平四年(公元360年)病死。慕容   死后,年仅11岁的慕容   即位,太原王慕容恪、上庸王慕容评等辅理朝政。东晋太和元年(公元366年),慕容恪病死, 性多猜忌 ①的慕容评主理朝政,主昏臣佞,政治每况愈下。慕容恪临终,曾向慕容   推荐文武兼资的吴王慕容垂,请以他执掌兵权,对抗秦、晋。但慕容评性多猜忌,不仅不肯重用慕容垂,反而想乘机杀掉他。慕容垂无法自全,与其子慕容全于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一月投奔前秦。这为苻坚进攻前燕提供了条件。
  苻坚即位后,志在统一天下。当时前秦周围除南方的东晋外,东面与前燕对峙,西面有仇池杨氏和前凉,北面有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上述几股势力中,以前燕最强,而且与前秦相邻最近,因而苻坚的首要进攻目标就是前燕。慕容恪死后,苻坚因畏惧慕容垂的威名,未敢遽然进兵,这时慕容垂来降,大喜过望,立刻任其为冠军将军,礼遇甚重,并决定立即进兵伐燕。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十二月,苻坚命尚书令王猛与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等率步骑3万进攻前燕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前燕闻知,遣乐安王慕容臧率兵10万赴援。王猛命梁成率兵万人迎击慕容臧,在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败其军。燕洛州刺史慕容筑在王猛劝降之下献城归顺,秦军进占洛阳。慕容臧军退守新乐(今河南新乡一带)。王猛留邓羌镇守洛阳,率军凯旋。前秦攻占可以沿黄河东进转而北上的要地洛阳,为后来的潞川之战打下了基础。
  ①   《晋书》卷 111《慕容   载记》。
  太和五年四月,苻坚仍以王猛为统帅,使其率杨安等10将共步骑6万,再次伐燕。临行,苻坚亲送王猛于灞水(在今陕西西安东)以东,说: 今授卿精兵,委以重任,便可从壶关(今山西潞城西)、上党(治壶关)出潞川(今浊漳河),此捷济之机。吾当躬自率众以继卿后,于邺相见。已敕漕 运相继,但忧贼,不烦后虑也。 ①王猛豪迈地回答:一定迅速消灭敌人,只希望您请有关部门为归降鲜卑安排住处。随即挥军东进。七月,王猛命大将杨安进攻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自己率军进攻壶关。从前秦的用兵方略上看,是兵分两路,以主力沿黄河自洛阳北上攻敌之要地上党,然后直趋燕都邺城;另以偏师攻敌晋阳,一以掩护主力侧翼,二以牵制晋阳燕军,使其不能南救上党。此外,利用渭水、黄河通运,保证大军补给。
  八月,后燕主慕容   派慕容评率精兵40万救援壶关、晋阳。不久,王猛攻克壶关,前燕郡县望风而降。九月,王猛亲率军助杨安攻克晋阳。前燕慕容评畏惧王猛,大军屯于潞川,迟疑不敢进。十月,王猛留将军毛当戍守晋阳,自率大军进至潞川与前燕军决战。慕容评认为王猛 悬军远入,利在速战,议以持久制之 ②,坚守不肯出战。但他 性贪鄙,鄣固山泉,卖樵鬻水,积钱绢如陵,三军莫有斗志 ①。王猛见燕军不肯出战,便派将领郭庆率骑兵5000人,乘夜从小路偷袭燕军背后,傍山点火,烧其辎重,大火见于邺城之中。慕容   看到火光恐惧,催促慕容评出战。慕容评无可奈何,被迫派使者向王猛请战。王猛知燕军人无斗志,慨然应战。临战,王猛集合军队誓师,激励将士奋勇杀敌,共立大功。于是秦军群情振奋, 破釜弃粮,大呼竞进。 ②经过激战,秦军大败燕军,俘斩5万有余,乘胜追击,又俘斩十余万人。慕容评单骑逃回。潞川一战,燕军主力损失殆尽,已无法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
  王猛取得潞川大捷后,乘胜进军,直逼燕都邺城。当年十一月,苻坚亲率精锐10万赶往邺城相助。十一月初七日夜,前燕散骑侍郎徐蔚等人见大势已去,率夫余、高句丽及上党燕将质子500余人开城迎纳秦军。慕容   与慕容评等人出城北逃,被秦军抓获,被迫率手下百官投降。前燕灭亡。前秦灭燕后,共得郡157个,户246万、人口99万,势力达到极盛,成为北方唯一强国,统一北方已是时间问题。
  2。苻坚乘胜统一北方苻坚灭掉前燕后,开始向其他几股割据势力发动兼并战争,第一个进攻目标是仇池杨氏。
  仇池杨氏为略阳氐人的一支,世居陇右(指今陇山以西地区),为氐民族大姓,因居仇池山(在今甘肃成县西汉水北岸)而得名。酋长杨世统部时,归附苻坚,被任为赤秦州刺史、仇池公。但不久杨世又转投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杨世死,其子杨纂继位。杨纂继位后与苻坚彻底决裂,遣使投降东晋。杨世之弟杨统起兵武都(治今甘肃西和西南)与杨纂争位。太和六年(公元371年)三月,苻坚派遣西县侯苻雅、大将杨安与益州刺史王统率步骑7万,进伐仇池杨氏,并伺机向巴蜀地区扩展势力。四月,苻雅率军进至鹫峡(在仇池山北),杨纂率军5万迎击苻雅。两军大战于峡谷之中,结果杨纂大败,士卒兀者十之三四,杨率残部奔回仇池。苻雅乘胜进军,杨统率部投降。这时,仇池将领杨他派其子杨硕暗中归降苻雅,请做内应夹攻杨纂。杨纂恐惧,自缚出降,苻雅将其送往长安。于是苻坚任命杨统为平远将军、南秦州刺史,又命杨安加领都督,使其督镇仇池。至此,仇池杨氏归入前秦掌握之中。
  ①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下》。
  ②   《晋书》卷 111《慕容   载记》。
  ①   《晋书》卷 111《慕容   载记》。
  ②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下》。
  兼并仇池杨氏后,苻坚兵锋转向前凉。前凉为汉人张氏所建。前秦势力崛起时,前赵政权因长年的王位之争已日渐衰落。早在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57年),苻坚曾遣王猛率军援助前凉叛将李俨,大破前凉军,斩获甚众。
  及至先后灭掉前燕和仇池杨氏后,苻坚为了 以德怀远且跨威河右 ①,便将俘获的前凉将士5000人归还前凉,并使王猛给前凉主张天锡写信劝降。张天锡畏惧前秦威势,归顺称臣,苻坚以他为骠骑大将军、凉州刺史、西平公。
  但张天锡不久因苻坚不断加强对其控制区域的渗透,又暗中与东晋结盟,相约夹攻前秦。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正月,苻坚派遣武卫将军苟苌、左将军毛盛、中书令梁熙、步兵校尉姚苌等率骑兵13万,以张天锡 虽称藩受位,然臣道未纯 ②为名,向前凉发动进攻。又命尚书郎闫负、梁殊随军先行,诏张天锡入朝。当年七月,闫负、梁殊进至姑臧(今甘肃武威),宣苻坚之诏。张天锡杀闫、梁二人,遣龙骧将军马建率兵2万迎战。八月,前秦梁熙等军自清石津(黄河渡口,在今甘肃兰州西北)渡过黄河,攻占前凉河会城(在湟水入黄河处);苟苌自石城津(亦为黄河渡口)渡过黄河,与梁熙合军攻占前凉緾缩城(约在今甘肃兰州西北)。凉军马建恐惧,自杨非(今甘肃永登西)退保清塞(在杨非西北)。张天锡闻知,又遣征东将军常据率兵3万,与马建合军在洪池岭(在今甘肃武威南)布防抵御秦军,自己率中军3万出屯金昌城(约在今甘肃临夏西北)。苟苌见前凉增兵,命姚苌率甲士3000人为前锋,急攻马建、常据。马建自料难与秦军抗衡,率军投降。常据接战大败,临战自杀,秦军进入清塞。张天锡又遣司兵赵充哲率军5万出战,再次大败而回。张天锡逃回姑臧,遣使奉表请降。苟苌进军姑臧,张天锡自缚出降,苟苌将其送往长安,前凉灭亡。九月,苻坚任命梁熙为凉州刺史,镇姑臧,迁徙豪右7000余户于关中,进一步稳定了凉州的局势。至此,苻坚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只剩下一个代国还未解决。
  代国为鲜卑拓跋氏所建,居于塞上,以盛乐(在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
  为都。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代王拓跋什翼犍进攻居于塞北的匈奴刘卫辰。刘卫辰难于抵挡,向前秦求救,苻坚决定乘机进军灭掉代国。
  当年十月,苻坚以幽州刺史苻洛为北讨大都督,率幽州兵10万进讨代国,同时使后将军俱难、镇军将军邓羌、尚书赵迁、李柔、前将军朱彤、前禁将军张蚝、右禁将军郭庆等率步骑20万,东出和龙(今辽宁朝阳),西出上郡(治今陕西榆林东南)、与苻洛会于代国王庭,对拓跋什翼犍形成三面夹击之势。拓跋什翼犍先后派遣白部、独孤部及南部大人刘库仁迎敌,皆大败而回。拓跋什翼犍当时身患重病,众大臣无人能领兵退敌,遂率国人逃奔阴山之北。代国大败之后,臣附部族高车等尽皆反叛,纵兵抄略,代国部众无法畜牧,拓跋什翼犍又退至漠南。在前秦大军压迫之下,代国内部生变,拓跋什翼犍的庶长子拓跋珪君轻信人言,起兵杀拓跋什翼犍及诸皇子①。诸皇子之妻及宫人连夜投奔秦军告知此事,李柔、张蚝率军进逼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代国部众溃乱,秦军生擒拓跋珪君及其同谋,后将两人送往长安杀掉,代国灭亡。苻坚为更好地控制拓跋部众,分代国部众为东、西二部,令代国南部大人刘库仁及匈奴刘卫辰各统一部,随即命秦军凯旋还师。
  苻坚攻灭代国后,就将北方的割据势力全部兼并,实现了北方的统一,成为与东晋南北对峙的北方唯一强国。
  ①   《晋书》卷 113《苻坚载记上》。
  ②   《资治通鉴》卷 104《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元年。
  ①   拓跋什翼犍之结局诸家史书说法不一,此从《魏书》。
  (八)秦晋淝水之战
  前秦主苻坚在统一北方后,意欲乘其累胜之威一举灭掉东晋,统一北方,遂于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向东晋发动进攻。东晋方在奋起抵抗。二者之间由此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淝水之战。
  1。战前形势及双方的战略决策苻坚即位后,任用汉人王猛为主要谋士。王猛是北方汉族士人中的杰出人才,他辅助苻坚实行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改革措施,使前秦在数年间取得巨大发展。当时的前秦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这也正是前秦顺利统一北方的物质基础。但前秦在成功地统一北方的同时,也出现了深深的隐患。由于苻坚的统一是纯粹的军事征服,在当时民族矛盾还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一些暂时归附他的少数民族贵族尚怀有二心,他们时刻都在谋求脱离前秦独立发展,因而前秦的统一是不稳固的统一。同样由于当时民族矛盾还十分尖锐的原因,广大的汉族人民并不真心臣服于前秦统治者,而仍将江南的东晋视为自己的故国。此外,前秦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但连年不断地用兵,消耗了无数人力物力,使当时出现了 兵疲于外,民困于内 ①的局面。这一切,都是苻坚必须认真对待并逐步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前秦贤相王猛在临终前曾告诫苻坚说: 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死)
  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 ②王猛在这里为苻坚设计了一个苻合当时实际的治国方略,这就是首先巩固内部,清除异已力量,在解决好这一问题后,再谋求消灭东晋,统一天下。然而遗憾的是,王猛提出的这一正确方略没能被苻坚采用,他死后不久,苻坚就发动了对东晋的进攻。
  东晋自宁康元年(公元373年)权臣桓温死去之后,朝政大权落入著名大族陈郡谢氏的代表人物谢安手中。谢安是东晋名相,他当政,正是 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 , 疆场多虞 ③的时候。谢安针对当时形势,实行东晋初年王导所制定的 镇之以静 ④的政治策略,与桓温之弟桓冲、王彪之等大臣推诚相侍, 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不存小察,弘以大纲。 ①注意处理好国内各个方面的关系,使东晋出现了 君臣辑眭,内外同心 , 民为之用 ②的稳定政治局面。另一方面,东晋咸和(公元326年- 公元334年)年间以来,王导、桓温等人成功地实行了旨在整理户籍人口、增加国家税收、限制豪族私匿人口的 土断 政策。这一政策促进了社会生产。淝水之战前后,东晋境内出现了 财阜人丰 ③, 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 ④的形势,这从经济上保证了政局的稳定。此外,谢安执政后,以其侄谢玄为兖州刺史,使他在兖州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
  招募北方流民组织起一支新军,号称北府兵。这极大地增强了东晋原本非常寡弱的军事实力。
  ①   《资治通鉴》卷 104《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元年。
  ②   《资治通鉴》卷 103《晋纪》二十五,孝武帝宁康三年。
  ③   《晋书》卷 79 《谢安传》。
  ④   《晋书》卷 65 《王导传》。
  ①   《晋书》卷 79 《谢安传》。
  ②   《资治通鉴》卷 104《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七年。
  ③   《宋书》卷 2《武帝纪中》。
  ④   《晋书》卷 26 《食货志》。
  苻坚素有消灭东晋、统一天下之志,早在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他就曾派遣梁州刺史杨安、益州刺史王统等人率军攻占东晋的梁(治今陕西汉中东)、益(治今四川成都市)二州,形成了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进攻东晋的有利局面。统一北方后,苻坚积极筹划攻晋之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二月,他遣尚书令苻丕率武卫将军苟苌、尚书慕容   等率步骑7万进攻东晋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另遣大将石越、慕容垂、苟池等各率大军从鲁阳关(在今河南鲁山一带)、南乡(今湖北均县东南)、武当(今湖北均县西北)等地进兵,与苻丕会攻襄阳。七月,苻坚又命兖州刺史彭超进攻东晋彭城,同时命后将军俱难率大将毛当等步骑7万进攻东晋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盱眙(今江苏盱眙)等地。苻坚的战略意图是,占据上述各战略要地,与梁、益两州连为一线,全据长江北岸,为将来大举攻晋创造条件。翌年二月,西路苻丕所率各军经过激战,攻克襄阳,生擒守将东晋梁州刺史朱序。东路彭超等军初时进展顺利,先后攻占彭城、淮阳、盱眙等城。但不久魏军在东晋兖州刺史谢玄所率北府兵的反击下,接连战败,被追放弃淮阴、盱眙等地,退至彭城。东晋谢玄在歼灭秦军六七万人,夺回淮阴、盱眙等要地而稳定了江淮的局势后,主动撤回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东路秦军虽损失惨重,但也终于占据了彭城这一要地。
  太元七年(公元382年)十月,苻坚集群臣商议伐晋之事。苻坚力主伐晋,他认为己方有精兵97万,定可一战灭掉东晋。前秦群臣中除少数人附和苻坚外,大多数人反对伐晋。尚书左仆射权翼等人认为,东晋上下同心,政治清明,又有长江天险可恃,非可图之国,己方应该养兵积谷,静得时机。
  朝议之后,苻坚又私下与其弟苻融商议,苻融也认为东晋上下同心,百官用命,而己方连年用兵, 兵疲将倦,有惮敌之意 ①,不可伐晋。苻坚听后大怒,认为前秦 有众百万,资仗如山 ,伐晋是 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 ②。苻融随后又以鲜卑、羌、羯等族将会有异志并用王猛遗言来劝谏苻坚。苻融的劝谏是有道理的,当时鲜卑慕容垂和羌人姚苌都竭力劝苻坚伐晋,其目的正是为给自己谋求独立发展创造机会。但苻坚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决定立刻伐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七月,苻坚颁下诏令,命百姓每10人出1人充兵,各州郡公私马匹全部征充军用。共集戎卒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克日伐晋。八月,苻坚部署诸军,分道南进:苻融督率大将张蚝、梁成等步骑25万为前锋,直趋寿阳(今安徽寿县);龙骧将军姚苌督率梁、益二州军队,沿江而下;北方幽、冀之兵自彭城南下。苻坚自己亲率主力随苻融之后继进。苻坚的战略设想是从东、西、中三路进攻而以江淮方面的中路为主攻方向,三路夹击,会攻东晋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面对前秦的汹汹来势,东晋积极部署防御。当年九月,东晋朝廷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桓伊等北府兵8万进赴淮南,沿淮水一线抵御秦军;又遣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5000人自洛口(今安徽寿县东北)沿淮河西进,增援寿阳。淮南是建康门户,只有保住淮南,东晋方能依托长江天险抵御强大的敌人。谢玄所统8万精兵是东晋的主力,这是东晋防御的重点。此外,东晋荆州刺史桓冲早在前秦大举进攻之前,就采 全重江南、轻戍江北 ①的防御方针,将州治自江北的江陵(今属湖北)迁往江南的上明(今湖北松滋西)。其战略方针是扼守长江南岸,阻止秦军顺流而下,而在江北牵制秦军。前秦大举进攻时,桓冲有水陆军10万,防御荆州一线,保证京师建康上游的安全。
  ①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②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2。洛涧之战与淝水决战太元八年九月,苻融所率前锋进抵颍口(颍水入淮处,在今安徽寿县西南),向寿阳发动进攻。与此同时,苻坚抵达项城(今河南沈丘)。十月,秦军攻占寿阳,俘虏东晋守将徐元喜。寿阳是淮水两岸的水陆交通枢纽,北控汝、颍、淮诸河水道,南扼经淝水(淮河支流,经寿阳东南流向)、巢湖而通长江的水路,是南北必争的战略要地。苻融攻下寿阳后,立即派遣梁成率王显、王濬等将共5万人进据洛涧(在今安徽怀远西南),并在洛口(洛涧入淮之口)设木栅横截淮水,阻止晋军西救寿阳。东晋胡彬于途中闻知寿阳失守,退守硖石(在寿阳西北的淮水北岸)。苻融分军围攻胡彬。东晋主将谢石、谢玄率军进至洛涧以东25里处,得知秦军已据洛涧,止军不进,准备迎击秦军。
  胡彬被困硖石,军粮将尽,遣使向谢石求援。秦军俘获胡彬使者,尽知东晋军情。苻融即刻命人去见苻坚,说 贼少易擒,但恐逃去,宜速赴之。 ①苻坚得报大喜,遂留大军于项城,亲率8000轻骑驰赴寿阳。与此同时,苻坚意欲不战而胜,便命东晋降将朱序去晋营劝降。朱序本是被迫归秦,仍怀报国之心,因而他到晋营后不仅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献计说: 若秦百万之众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②谢石本想不战而疲困秦军,经谢琰等人劝说,决定采纳朱序建议,乘秦军前后脱节之机,进军消灭其前锋。十一月,谢玄依计命北府勇将刘牢之率精兵5000人出击。刘牢之挥军西进,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强渡洛涧,奋勇冲杀,阵斩梁成。随后,刘牢之分兵占据要津渡口,断敌归路,秦军步骑溃乱,争赴淮水,被斩俘者1。5万人,军械辎重尽被晋军缴获。洛涧之战是淝水之战的序战,此役,晋军以5000人大败10倍于已的敌人,并缴获大量军械辎重,这极大地鼓舞了晋军的士气,也坚定了谢石等统师的破敌信心,为后来的淝水决战创造了对己有利的条件。而前秦一方,由于此役的失败,丧失了沿淮水对晋军实行封锁的有利局面,对后来的决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洛涧之战后,谢石、谢玄等率晋军水陆并进,直逼淝水东岸。苻坚与苻融登寿阳城瞭望,见晋军部伍严整,士气高昂,又见附近八公山(在寿阳东北5里)上草木摇动,以为皆是晋军,对苻融说: 此亦强敌也,何谓少乎? ①心中始有畏惧之意。
  ①   《晋书》卷 74 《桓彝传附桓冲传》。
  ①   《资治通鉴》卷 105《晋纪》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
  ②   《资治通鉴》卷 105《晋纪》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
  ①   《晋书》卷 114《苻坚载记下》。
  晋军逼近淝水,秦军于对岸列阵,两军夹淝水对峙。由于秦军沿淝水列守,晋军无法渡河,而双方力量的众寡悬殊,又不允许东晋一方与对手过久相持。谢玄决定行诱兵之计,利用自己一方士气高涨,部伍严整的优势突然袭击,一举击溃秦军。于是谢玄遣使向苻坚说: 君悬军深入,而置阵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阵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 ②面对谢玄的激将诱敌之计,秦军将领都认为 敌众我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 ③但苻坚及苻融却不愿使自己居于不欲速战 的地位,苻坚甚至想将计就计,说: 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无)不胜矣。 ④随即命令秦军稍向后退。秦军一退,阵势大乱,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立即渡河向秦军发动猛攻。朱序见秦军阵势混乱,在阵后高声大喊呼: 秦兵败矣! ⑤秦军将士信以为真,四散奔逃,全线溃乱。苻融飞马掠阵,想阻止秦军溃散,但坐骑跌倒,被晋军杀死。于是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淝水为之不流。逃出战场的秦军惊魂不定,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杀到,昼夜不敢歇息,一路风餐露宿,加以饥饿困冻,死者又十之七八。苻坚身中流矢,单骑逃回淮北。谢玄挥军乘胜追击,直至青冈(在今安徽寿县西北30里)。随后,晋军收复寿阳,缴获苻坚所用云母车及仪服、器械、军资、珍宝等多如山积,获牛、马、驴、骆驼等牧畜10万余头。历时4个月的淝水之战遂以晋胜秦败而告终。
  3。战后形势及晋胜秦败的原因淝水之战后,晋军乘胜反攻。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正月,刘牢之攻克前秦手中的淮城(今安徽亳县),桓冲遣上庸太守郭宝攻克秦魏兴(治今陕西安康西)、上庸(治今湖北竹山西)、新城(治今湖北房县)三郡。随后,晋军接连攻克襄阳、鲁阳、彭城及益州等地。到翌年二月,东晋将战前丢失的地区全部收复。
  淝水之战的失败使前秦政权迅速瓦解,各少数民族贵族纷纷拥众起事。
  先是慕容垂设计脱离苻坚去谋求独立发展,建立后燕。随后另一鲜卑贵族慕容泓集部众起事,围攻长安,这一股势力后来建立了西燕政权。羌人贵族姚苌则乘苻坚派他镇压慕容泓之机,在渭北称秦王,后建立后秦政权。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七月,苻坚在五将山(今陕西岐山西北)被姚苌抓住杀掉。
  后苻丕、苻登等相继称帝,使前秦政权又维持了近十年,至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被西秦最后灭掉。淝水之战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局面,除上述后燕等外,还相继出现了南燕、北燕、北魏、大夏、西秦、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政权。
  淝水之战,前秦拥有数倍于敌(仅指前线参战兵力)的兵力,是主动进攻的一方;东晋力量远比对方弱小,属防御的一方。战争最后的结果却是处于劣势的东晋一方获胜,这种结局的出现是由许多主观和客观上的因素促成的。
  淝水之战前,苻坚被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企图乘 累捷之威一举灭掉东晋。他认为东晋不过是 垂亡之寇 ,甚至在进兵之前就为预计将要擒获的晋孝武帝、谢安、桓冲等封授官职,预修住所。然而苻坚这些美好的愿望却都是建立在对主客观形势的错误估计之上的。从主观来说,前秦的统一北方是不稳固的统一,有很深的隐患。从客观来说,东晋君臣和睦,政治稳定,根本不是什么 垂亡之寇.但苻坚由于骄傲轻敌,急于求成,看不到主客观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实事求是地倾听别人的正确意见,贸然用兵,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②   《资治通鉴》卷 105《晋纪》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
  ③   《资治通鉴》卷 105《晋纪》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
  ④   《资治通鉴》卷 105《晋纪》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
  ⑤   《资治通鉴》卷 105《晋纪》二十七,孝武帝太元八年。
  前秦在具体战役指导上也有很多失误。其一,进兵之初,苻坚的计划是分东、西、中三路并进,并先期占领了梁、益二州及襄阳、彭城等战略要地。
  但在战争过程中却没有见到三路大军间的呼应配合,投入战斗的实际只有中路军,没能充分利用三路并进的优势。其二,前秦号称百万大军,但实际投入战争的仅前锋25万人,兵力配备前后脱节,前锋已近寿阳,后续部队尚有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未动者。而且前锋部队在兵力使用上也有零碎分散,缺乏互相掩护的缺陷,这造成了梁成5万大军的被歼。其三,苻坚临阵轻敌,对敌我双方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在淝水之战中临战后退自乱阵脚,授人以隙,直接导致了失败。
  东晋之所以能以弱胜强,也有主客观上的原因。从主观上说,谢安执政期间,是东晋历史上政治比较清明的时期。加上当时民族矛盾的尖锐,广大汉族人民在大敌当前时热爱自己民族的政权,积极支持和参与抵御少数民族进攻的斗争。因而当时出现了君臣和睦、上下同心, 民为之用 的局面。
  其次,东晋 土断 带来的 财阜国丰 ,从经济上支持了东晋的对秦战争。
  其三,谢玄练成的北府兵在对秦战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北府兵的来源大部为北来侨民,他们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烧杀抢掠有切齿之恨,而对汉族政权无比热爱,因而他们士气高昂,作战勇敢,成为东晋取胜军事上的保证。从客观上说,对前秦不利的因素大体上就是东晋能够取胜的因素,已见前述。在军事指导上,东晋也有成功之处。战争之初,谢安、谢石等人定下了确保淮南,依托长江天险以卫京师建康,同时巩固长江中游防卫,控制江汉地区,从上游保护京师安全的防御方针,事实证明,这是符合当时秦晋实际情况的正确方针。在具体战役指导上,谢石等人先是按兵不动,观敌动静,待朱序来报,发现敌之弱点,立即调整部署,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洛涧之胜。
  淝水决战时,谢玄行诱兵之计,使敌军自乱阵脚而已方取得大胜,体现了晋军统帅灵活机动的战术。
  (九)北魏崛起的参合陂之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各少数族贵族纷纷建立割据政权。前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也乘机于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纠合旧部,称代王,恢复了代国的统治。不久,拓跋珪改称魏王,其政权史称北魏。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复国后,以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为政治中心,四处征伐,扩展自己势力。至登国六年(公元391年),拓跋珪先后消灭分掌代国旧部的刘显及刘卫辰,尽收其部众,恢复了对前拓跋部落联盟的统治权。与此同时,拓跋珪又向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高车、库莫奚等部发动进攻,掠其部众及牧畜,势力获得巨大发展,成为塞外的唯一强国。
  北魏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当时北方强国后燕的忌恨,二者之间产生矛盾并逐渐激化,终于爆发一场战争。
  1。北魏与后燕的反目为仇后燕为鲜卑慕容氏所建。淝水之战后,早先投降前秦的前燕贵族慕容垂乘机脱离苻坚控制,往中原地区独立发展。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
  正月,慕容垂在攻占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后,在中山(今河北定县)称帝,即以中山为都,国号燕,史称后燕。后燕占有今山东、河北及河南、山西大部的广大地区,是当时中原地区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由于拓跋氏与慕容氏世为姻亲,双方关系原本甚好,拓跋珪在攻灭刘显、刘卫辰及开拓疆土的过程中曾屡次得到后燕的帮助。但后来拓跋珪势力的急剧扩展引起了慕容垂的忌恨,而拓跋珪雄心勃勃,也意欲吞并后燕,使自己成为北方的强大国家,双方之间由此产生矛盾。登国五年(公元390年),北魏与后燕合军大破贺兰、纥突隣、纥奚等部落,拓跋珪遣秦王拓跋觚出使后燕。翌年,后燕扣留拓跋觚以向北魏索求良马。拓跋珪闻之大怒,遂与后燕绝交,转与西燕慕容永通好。燕魏矛盾至此激化。登国八年(公元393年)
  慕容垂发大军进攻西燕。西燕主慕容永向北魏求救,拓跋珪遣陈留公拓跋虞、将军庾岳率骑兵5万东渡黄河援救西燕。后燕虽最终灭掉西燕,但与北魏之间嫌怨更深,两国终至反目为仇。
  2。参合陂之战后燕灭掉西燕后,开始专心对付北魏。登国十年(公元395年)四月,拓跋珪率军侵逼依附后燕的诸游牧部落,慕容垂决定即刻进兵伐魏。当年五月,慕容垂遣其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率军8万经五原(今内蒙包头市西北)北进,又命范阳王慕容德等率步骑1万为其后继。慕容垂的用兵谋略是以大兵连续而进,意欲一举灭掉当时还不十分强大的北魏。在慕容垂看来,北魏虽有很大发展,但还不是自己对手,由于他已年老体衰,想趁自己在世时消灭北魏,除去后患。拓跋珪闻知后燕来攻,与众臣商议对策。左长史张兖献计说: (燕)倾国之资力而来,有轻我之心,宜赢(弱)
  形以骄之,乃可克也 ①。拓跋珪从其计,决定采取避敌锋锐以骄其心,然后伺机消灭敌军的策略。于是将部落人口牲畜全部迁徙于黄河以西千里之外,同时派人向后秦请求救兵,并选练精锐士卒,以备将来反击之用。
  ①   《资治通鉴》卷 108《晋纪》三十,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登国十年(公元395年)七月,慕容宝率大军抵达五原。时北魏部落早已远徙,燕军收降北魏别部部落3万余家,收穄(糜)田百余万斛,随后进军临河,修造舟船准备渡河攻击魏军。九月,燕军修造舟船完毕,但在将渡之时,突起暴风,燕军渡船数十艘随风飘走。这时,拓跋珪已开始筹划反击之事,率军逼近黄河,缴获燕军漂走渡船及甲士300余人。慕容宝自中山进军之时,慕容垂已身患疾病,此后数月,慕容宝不知慕容垂之消息。拓跋珪为动摇燕军军心,命被他擒获的后燕使者临河大喊: 若(你)父已亡,何不早归。 ②燕军将士闻听,军心摇动。到当年十月,慕容宝率军北进已近半年,师老兵疲一无所获,临河恐惧不敢渡河,又风闻慕容垂已死,只好退军南返。十月二十五日,慕容宝命令烧掉船只,乘夜撤军。由于当时黄河尚未封冻,慕容宝认为魏军无法渡河,便不设斥候,仓惶撤军。
  拓跋珪在慕容宝屯兵黄河之时,率挑选好的精兵逼近黄河, 连旌沿河东西千里有余。 ③拓跋珪又命陈留公拓跋虔率骑兵5万屯于东边,断绝燕军左侧退路,略阳公拓跋遵率骑兵7万屯于燕军之南,断其回归中山之路,东平公拔跋仪率骑兵5万屯于黄河之北,以承燕军之后。当慕容宝被迫撤军时,拓跋珪立即率军向燕军展开猛烈反击。十一月初三日,拓跋珪乘天寒河冻之机,率大军渡过黄河,留下辎重,亲率2万轻骑急追燕军。十一月初九傍晚,魏军于参合陂(在今内蒙凉城东北)追上燕军。慕容宝至参合陂,疏于防卫,经部下一再陈请,才命慕容麟率3万骑兵居后以为防备。慕容麟也认为魏军不会来追,纵骑兵游猎,未能认真布防。慕容宝随后又从术士勒安之言,遣骑兵侦候魏军。但慕容宝带兵无方,军纪松弛,将士不肯为其尽心。侦候骑兵出行10余里,便即解鞍宿营,没能探知北魏大军已在眼前。
  十一月初九日夜,拓跋珪分派诸将罗列东西,相援布阵,成犄角之势。
  魏军衔枚潜行,暗中调动,燕军丝毫不觉。次日清晨,魏诸军一时齐进,登山自高而下直逼燕营。燕军清晨集合将要东进,回头见魏军漫山遍野杀来,自相惊扰,部伍大乱,四处奔走。拓跋珪挥军直进,燕军大败,人马相压,死伤者数以万计。这时魏略阳公拓跋遵又率军迎头截击,燕军前后受敌,四五万人全部放下兵器,束手就擒。慕容宝单骑逃回,仅以身免,燕鲁阳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等王公将吏数千人被俘,器甲辎重损失无数。参合陂遂以燕军的惨败而告终。
  3。参合陂之战的影响参合陂之战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二:一是后燕一蹶不振,二是北魏从此成为强国。
  参合陂一战,后燕近10万大军生还者不过千余人,元气大伤。战后,慕容宝耻于参合陂之败,屡次请求慕容垂再攻北魏。登国十一年(公元396年)
  三月,慕容垂亲自率领从国内各地重新征调的精兵进攻北魏,一度攻克平城(今山西大同),俘虏拓跋部众3万余人。但燕军经过参合陂时,见去年战败之地积骸如山,军中死者父兄尽皆大哭,声震山谷。年老多病的慕容垂感愤惭愧,发病吐血,燕军被迫还师。当年四月,慕容垂死于途中。慕容垂是当时少数民族政权中杰出的人才,其子慕容宝才质平庸, 轻果无志操,好人佞已 ①,远非其匹。后燕先是参合陂大败,精锐尽失,既而失去杰出的领袖人物,从此日渐衰落,终至一蹶不振,至北魏天赐四年(公元407年)被北燕所灭。
  ②   《资治通鉴》卷 108《晋纪》三十,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③   《魏书》卷 2《太祖纪》。
  ①   《晋书》卷 124《慕容宝载记》。
  与后燕相反,北魏以参合陂之战为契机,迅速获得发展,一举成为北方强国。参合陂之战的胜利对北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北魏此战击败了当时中原最为强大的国家,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拓跋珪坚定了吞并后燕自己取而代之的设想。其次,北魏由此获得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增加了自己的实力。除去军资辎重外,北魏还在俘虏中得到了汉族士人贾彝、贾闰、晁崇等,这些汉人后来在北魏的发展中都起了重要作用。第三,北魏参合陂一战,将后燕精锐消灭大半,极大地剥弱了后燕的实力,从此在与后燕的力量对比中处于主动地位。
  拓跋珪在慕容垂死去的当年八月,便亲率40万大军向后燕发动进攻,一路所向克捷。到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北魏全据原属后燕的今山西、河北地区,成为当时北方东部的唯一强国。
  七、两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军事人物(一)两晋名将
  1。羊祜
  羊祜(公元221年~公元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家世吏高官。羊祜于曹魏末年入仕,任权臣司马昭相国从事中郎,甚得司马昭信任,参掌相府机密,后迁中领军,总统宿卫,权任甚重。西晋初年,晋武帝密谋伐吴,以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与吴交界的襄阳(今湖北襄樊市)。羊祜是晋廷朝臣中力主伐吴的人物,他在荆州多年,平时 缮甲训卒,广为戎备 ,并对相邻的吴人采取分化瓦解的怀柔政策,以期有利于日后的伐吴战争。泰始八年(公元272年),羊祜与晋武帝谋划伐吴之策,力劝晋武帝使益州刺史王濬留任,令他在蜀地修造舟舰,训练水师,以便日后顺流而下直取吴地。咸宁二年(公元276年)羊祜又上疏晋武帝,从当时晋吴双方经济、政治及军事诸因素出发,全面论证了晋可以一举灭吴的道理,并规划出水陆并进、多路齐发的具体战争方略。咸宁四年,羊祜因病入朝,再向晋武帝面陈伐吴之计,极力主张乘吴国昏乱之时即刻进兵灭吴。当年,羊祜病重去世。二年以后,西晋多路大军齐发,一举灭吴,其用兵方略就是羊祜所上战略规划的具体实施。
  2。杜预杜预(公元222年~公元284年),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杜预于曹魏末年入仕,西晋代魏后,历任河南尹、秦州刺史,在职以 明于筹略 著称。后任度支尚书, 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叹美,号曰' 杜武库' ,言其无所不有也。 ①时晋武帝谋划伐吴之事,朝臣多有异议,唯杜预与羊祜、张华三人赞同伐吴。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杜预接替羊祜任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主持与吴对峙的东南军事。他 缮甲兵,耀威武。 积极为灭吴战争作准备。准备就绪后,杜预接连上表晋武帝,请求乘东吴政治腐败之时尽快伐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正月,杜预率荆州军队参加灭吴战争,一路进展顺利,于三月攻克吴重镇江陵(今属湖北)。
  于是,自沅、湘二水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降。杜预杖节称诏抚慰归降吴人,前后共斩杀及生俘吴都督、监军14人,牙门将、郡守120余人,声威大著。随后,杜预鼓励本隶于他指挥之下的王濬率水师乘势沿江直趋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奇功,充分体现了他机动灵活的指挥艺术及大将风度。杜预自己也随之率军直进建业。平吴之后,杜预认为天下虽然统一,但忘战必危,在荆州仍重视军队训练,加强荆州各地的防卫。杜预不仅兵略出众,而且精通经书,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等书籍,是一位文武兼资的儒将。杜预于太康五年去世,年63岁。
  3。王濬王濬(公元206年~公元286年),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王濬有大志,在西晋曾任参征南军事、巴郡太守、广汉太守、益州刺史等职。秦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与羊祜密谋伐吴,使本该入朝任职的王濬继任益州刺史,命其在蜀地修造战船,操练水军,以备日后伐吴之用。王濬在益州7年,建成了一支 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的强大水师。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王濬上疏晋廷请求伐吴,言辞恳切。此疏帮助晋武帝坚定了伐吴的决心,遂有第二年的大举伐吴。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王濬率水师8万浮江东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吴城,直趋吴都建业,在灭吴战争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王濬军至建业,受诏指挥王濬的安东将军王浑贻误战机,命王濬放弃直入建业的机会,止军上岸议事。王濬不予理睬,以风急船不得停泊为由,率水师直入建业,迫使吴主孙皓投降,立下不世之功。
  战后,王濬因违抗诏命被王浑劾奏,功高不赏,时人皆以为冤。后经大臣秦秀等人为其诉冤,才升任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王濬于太康六年去世,年80岁。
  4。谢玄谢玄(公元343年~公元388年),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
  人,是东晋名相谢安之侄。谢玄初时被权臣桓温辟举为掾属,后前秦势力大盛,谢安举荐谢玄为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派大军进攻东晋襄阳、鼓城等城。次年,谢玄率军救援彭城,他设巧计调动秦军,救出晋将戴逯及其手下将士,然后主动南撤以避敌锋。随后,谢玄在秦军继续南进锐气渐衰时,率军大举反攻,阵斩秦大将都颜、邵保,接连大败秦军,将彭城以南的失地全部失复,稳定了江淮地区的局势。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主苻坚亲率大军南侵,谢玄被作为前锋都督。与征讨大都督谢石共率8万北府兵于淮水一线抵御秦军。当秦军逼近时,谢玄抓住战机,命北府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主动出击,攻敌不备,全歼秦先锋梁成所部数万人,取得初战胜利。随后,谢玄与谢石率北府兵水陆并进,与秦军在淝水展开决战。时两军夹淝水而阵,谢玄利用己方士气高涨而苻坚求胜心切之机,行诱兵计大获成功,使前秦军一退不可复止,全线溃散,晋军因而取得大胜。淝水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而谢玄是这场战争的主角。淝水之战后,谢玄率军乘势北进,连定兖、青、司、豫四州。太元十二年(公元383年),谢玄因病去世,年46岁。
  5。刘裕刘裕(公元363年~公元422年),字德舆,祖上为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后迁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刘裕即宋武帝,是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永初三年在位。刘裕于东晋末年入北府兵为低级将领,曾随北府名将刘牢之进攻孙恩义军。东晋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刘裕起兵平定桓玄之乱,入执东晋朝政。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刘裕亲率大军北伐南燕。针对南燕骑兵强大的情况,刘裕采用车、步、骑三兵种混合结阵,协同配合的战法,同时派奇兵突袭南燕后路大获成功,一举灭掉南燕。灭南燕后,刘裕率军火速回师建康,解除了卢循、徐道覆起义军对建康的威胁,并随之将义军镇压下去。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率军北伐后秦。根据江南到关中路途遥远,北方又面临北魏强敌的实际情况,刘裕采用第一步攻占洛阳,畅通水路,第二步再以洛阳为依托,一举攻取关中的分阶段进攻的正确战略。同时,对北魏采用先礼后兵的策略,利用 却月阵 消除魏军威胁,使己军顺利通过黄河,保证了灭后秦的一战成功。义熙十三年八月,刘裕军攻入长安,灭掉后秦。灭掉后秦后,刘裕威望更重,升任相国,封公,后改封进爵为宋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国号宋。刘熙永初三年去世,年60岁。
  ①   《晋书》卷 34 《杜预传》。
  (二)十六国名将
  1。石勒
  石勒(公元274年~公元333年),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
  人,羯族。石勒是后赵的开国皇帝,后赵太和元年(公元328年)至建平四年(公元333年)在位。石勒年轻时曾被汉族官僚掠卖为奴,历尽苦难,后与汲桑等于西晋末年聚众起事,投靠匈奴汉国主刘渊。此后,石勒凭借他出色的军事才能,纵横于黄河下游及江淮一带的广大地区,屡次击败西晋军队,队伍发展到十余万人,并注意重用汉族士人,势力逐渐扩大。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石勒与王弥等人攻陷西晋京师洛阳后,开始脱离汉国控制,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次年,石勒进据襄国(今河北邢台),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不久,石勒施巧计大破前来进攻的鲜卑段氏,力保襄国不失,保住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石勒先以计麻痹幽州刺史王浚,随后亲率轻骑远道奔袭幽州,消灭王浚,占据幽州。建兴四年,石勒又设伏大破并州刺史刘琨,逼走刘琨,攻占并州。接着,石勒先后攻灭再次攻占幽州的鲜卑段氏和割据青州的曹嶷等势力,全据冀、幽、并、青四州广大地区。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石勒率军在洛阳大破前赵军队十余万人,擒获前赵刘曜。次年,石勒肃清前赵残余势力,统一北方。石勒于东晋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称赵王,咸和五年(公元330年)称帝,其政权史称后赵。咸和八年,石勒病卒。石勒不识字,但他颇富政治军事天才,因而能在当时的群雄混战割据中异军突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开创一代基业。
  2。王猛王猛(公元325年~公元375年),字景略,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王猛少时贫寒,博学好兵书,怀有治平天下之志。后前秦主苻坚召请王猛为中书侍郎,请其辅佐自己成就大业。王猛初治事,明法峻刑,打击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前秦政治颇见振作。王猛因此甚得苻坚信任,一年之中五次迁升,权倾内外。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王猛率军援助前凉叛将李俨,大破前凉军,斩获甚众。太和四年,王猛率军自关中东进,攻占前燕洛阳,为后来的大举进攻前燕打下了基础。太和五年四月,王猛率杨安等10将共步骑6万人,再攻前燕。当年十月,王猛在潞川(今浊漳河)
  大破燕军数十万,将前燕主力歼灭殆尽。十一月,王猛乘胜进军,攻克燕都邺城,一举灭掉前燕。前燕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前秦灭掉前燕后,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王猛是军事家,又是政治家。他辅佐苻坚后,前秦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国力蒸蒸日上。在此基础上,他亲率大军四处征讨,败前凉,灭前燕,为前秦统一北方立下了大功。王猛于东晋宁康三年去世。临终,他根据当时的南北形势,力劝苻坚不要急于进攻东晋,而要着力稳定自己内部,对暂时归降的鲜卑、羌族等要留有戒心。然而苻坚由于骄傲轻敌,没有认真考虑王猛的意见,终于导致了淝水之战的失败,前秦政权也因此瓦解。
  八、南朝的军事制度
  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公元589年),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相继在江南立国,皆以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为都。这一时期史称南朝。宋、齐、梁、陈四朝的军事制度一脉相承,大同小异,以下一并加以介绍。
  (一)军事领导机构
  1。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南朝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主要为中军和尚书省两个系统。
  中军是南朝各代的重要军事力量。南朝中军的主要部分是六军,即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将军所统军队。此外,还有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四将军所统军队,称为四军;又有虎贲中郎将、冗从仆射、羽林监所领将士,谓之三将;又有屯骑、步兵(梁为步骑)、越骑、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将士,谓之五校尉;还有积射、强弩二将军所统军队①。萧梁时,曾改六军中的骁骑将军为云骑将军,游击将军为游骑将军,另置左、右骁骑将军和左、右游击将军,位在云骑、游骑将军上,也属中军之列。上述诸军皆为中军,但六军为中军主力。中军中的左、右卫二军宿卫宫阙,其余诸军宿卫京师各地。中军职掌宿卫,有战事时亦须外出征战。宋武帝曾下诏: 有征讨悉配以台见军队,行还复旧.所谓 台见军队 ,即指中军。
  六军中的领军将军,是中军首领,资历名望轻些的称中领军,史称 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 ①。内军即中军。由于领军将军掌管 天下兵要 ②,权力很大,南朝人称其为 端戎 ③。中军中的另一首领是护军将军,资历名望轻些的称中护军。护军将军权力也很大。与领军将军并称 领护 ,时 诸为将军官,皆敬领护 ④。南朝人称其为 总戎 ⑤。关于护军将军的具体职掌,《宋书?百官志下》说: 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 这里所谓的 外军 ,应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与领军将军具体职掌的 内军 相对而言,也即中军中的外军。南朝领军将军的具体职掌的内军,从史籍记载看,是指中军中驻于京师建康台城(宫城)之内的宿卫兵,而护军将军所掌管的是虽也宿卫京师,但不负担宫阙宿卫的其他部分中军⑥。另一层是指与中军相对而言的外军,即各地都督所领军队。刘宋蔡廓论诸官位次时曾说: 今护军总方伯,而位次故在持节都督下。 ⑦说明护军将军有掌管外军的权力。但史籍中有关护军将军直接掌管都督军队的记载却不很明显,这或许是外监(详后)
  侵权以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常居其上的缘故。护军将军虽为中军首领,但地位要低于领军将军。
  南朝中军的总兵力不见具体记载,但一般认为数量很少,远不如魏晋时的中军。然而从南朝中军的几次出兵看,其总兵力亦当有10万人左右。又梁武帝萧衍于齐末进攻建康时,东昏侯萧宝卷遣征虏将军王珍国等 列陈于航南大路,悉配精手利器,尚十余万人。 ①随后,东昏侯 悉焚烧门内,驱逼营署、官府并入城,有众二十万.上述军队中虽包括入援京师的外军在内,但也说明中军的兵力之多。由此可见,南朝中军的实力未必很弱。事实上,南朝各代的开国皇帝,大多是在前朝出任领军将军,掌握中军大权后,才得以篡权自立的。这说明中军在当时是一支具备相当实力,并在当时政治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军事力量
  ①   《宋书》卷 40 《百官志下》云三将、五校尉自江左以下不领营兵,但从史传记载看,南朝三将、五校尉似仍有所领。
  ①   《宋书》卷 40 《百官志下》。
  ②   《梁书》卷 34 《臧盾传》。
  ③   《南齐书》卷 23 《褚渊传》。
  ④   《南齐书》卷 16 《百官志》。
  ⑤   《南齐书》卷 32 《张岱传》。
  ⑥   参阅陈勇《刘宋时期的皇权与禁卫军》,见《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3 期。
  ⑦   《宋书》卷 57 《蔡廓传》。
  ①   《梁书》卷 1《武帝纪上》。
  。
  南朝各代太子东宫的宿卫兵,也是当时京师的一支军事力量。东官兵包括太子左卫率、太子右卫率所统将士;还有太子屯骑校尉、太子步兵校尉、太子翊军校尉、太子虎贲中郎将及殿中将军等多人,他们或领兵,或为太子身边的高级侍从武官。由于太子的皇储身份,东宫兵实力很强,最多时达万余人。东宫设太子詹事一官,职比朝廷尚书令及领军将军,总理东宫宿卫等事。东宫兵由太子亲自掌管,自成系统,不隶于领军将军,宋世曾规定,东宫兵不得进入台城。但朝廷有战事时,东宫兵须接受皇帝调遣,出征作战。
  尚书省是南朝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另一系统。魏晋以降,尚书省成为封建王朝的中枢行政机关。南朝尚书省设五曹尚书,分理朝政,其中有五兵尚书一人,专总兵事。五兵尚书下辖中兵、外兵,骑兵等曹郎,分头理事。刘宋曾一度废置五兵尚书,但中兵、外兵二曹郎不废。南朝各代有战事时,由皇帝下诏,尚书下符,调遣指挥全国军队。
  除特殊时期(如权臣当政)外,南朝的最高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各军呈领导机构都须向皇帝负责,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在皇帝手中。由于皇帝自己不可能亲自掌管军队,而他们对于掌握军事大权的领、护将军又不放心,于是南朝皇帝在利用寒人掌机要的同时,更设置外监(制局监)这一机构,由其幸臣任职,专掌军事,以便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外监成为与领、护将军平行的军事领导机构,因而其与君主的密切关系,有时更凌驾于正常军事机构之上。如齐武帝时吕文度为外监, 专制兵权,领军将军守虚位而已 ①。但如果任领军将军者威望较重,或深得君主信任时,便可正常发挥职能,并可使外监置于其统辖之下。如宋文帝时,赵伯符出任领军将军, 先是,外监不隶领军,宜相统摄者,自有别诏,至此始统领焉。 ②又宋孝武帝去世前,也遗诏命将外监事委以领军将军王玄谟。总之,南朝的外监成为与领护军将军平行的又一军事机构,这虽加强了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却也带来了军事指挥上的混乱等弊端。
  南朝除皇帝之外,也设有总理全国军队的都督中外诸军事一职。任此职者,有权指挥全国军队,等同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南朝各代的开国君主都曾在前朝担任此职,从而凭借军权夺得皇位。
  2。地方军事领导机构南朝的地方军事领导机构包括都督和州郡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军队统称为外军。
  魏晋以降至于南朝,都督的设置已成制度。都督府成为南朝地方上的重要军事领导机构。南朝都督沿袭两晋,按权力大小分为使持节、持节、假节及都督诸军、监诸军、督诸军等各种名号。承两晋以来都督滥设的趋势,南朝都督遍设于境内各地。都督所督区域少则数郡,多则数州,最多有督16州者。都督概兼刺史,既掌军,又治民,成为居于州之上的地方军政长官,其都督府遂成为一方军事领导机构。南朝都督拥有的兵力十分可观,所谓 群蓄岳峙,锐卒精旅,动有万数 ①。有些大州都督所拥有的兵力更是大得惊人,如刘宋沈攸之为都督荆湘等8州军事,荆州刺史,有 战士十万,铁马二千 ②。因而南朝各地的都督军队,不仅在总数上大大超过朝廷的中军,即或某些大州都督一州的兵力,也足以与中军相匹敌,这也是南朝时期内轻外重政治军事形势的根源所在。
  南朝都督所统军队属于中央直属军。都督出镇,常由中央配以军队。刘宋世,晋熙王刘燮任郢州刺史,即由朝廷 配以实力,出镇夏口 ③。又朝廷派中军出讨,有时即留于方镇。如刘宋护军将军萧思话率精兵3000助镇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不久他转为监徐兖等四州军事、兖徐二州刺史,其所领中军遂转为都督军队。总之,都督军队常由朝廷配给,其性质是中央直属军队,都督皆由中央任命,君主有对其征召调遣的权力,朝廷对他们也常有一些具体限制。如宋孝武帝曾诏令 刺史守宰,动民兴军,皆须手诏施行。 ①都督概兼刺史,这自然是对他们的限制。此外,南朝某些时期的都督或 攻日战时,莫不仰听成旨 ②,或 自非临军作战,不得专杀 ③。这些显然都是对其权力的限制。但南朝都督既已成为一方军政长官,某些大州都督的实力又足以与中军相匹敌,完全有条件抗命不遵,乃至起兵谋叛。因而南朝方镇起兵向阙者史不绝书,而齐梁二朝的开国皇帝更都是以方镇军队起事成功,从而夺得帝位的。
  南朝州郡皆有兵,州郡兵为地方军队,也称作外军。州郡是都督之下的地方军事机构。这里所讲的州兵,对南朝为数不多的未设都督的州来说,即指州所拥有的地方兵;而对设有都督即一州有府、州两套官僚机构的州来说,则指原州系统下的州兵。州刺史僚属中有祭酒从事史一职,置员随州之大小不等,主掌兵事,但州兵的最高指挥权在刺史手中。南朝郡守下设尉一人,主掌兵事,但郡兵的指挥权也是在郡守掌握之中。州郡兵的主要职责是维持社会治安,保证封建统治秩序。州、郡根据大小领兵不等。以郡来说,多者有兵数千,少者也有数百。州郡无权擅自出兵,受所隶都督指挥,有战事也直接听命于中央。
  ①   《南史》卷 77 《茹法亮传》。
  ②   《宋书》卷 46 《赵伦之传附子赵伯符传》。
  ①   《宋书》卷 51 《临川王刘道规传》。
  ②   《宋书》卷 79 《竟陵王刘诞传》。
  ③   《宋书》卷 75 《桂阳王刘休范传》。
  ①   《宋书》卷 6《孝武帝纪》。
  ②   《宋书》卷 5《文帝纪》。
  ③   《宋书》卷 6《孝武帝纪》。
  (二)军队的编制及军兵种
  1。军队编制南朝军队的编制序列大致为军、幢、队、什、伍等单位。
  南朝军队最高一级的建制单位是军,当时出兵作战防戍,大体皆以军为单位。刘宋明帝时,殷孝祖为前锋都督进讨雍州刺史袁凯, 前锋有五军在虎槛,五军后又络绎继至。 ①南齐时,为防北魏南进, 于梁山置二军、南置三军、慈姥置一军、洌州置二军、三山置二军、白沙洲置一军、蔡州置五军、长芦置三军、菰浦置三军、徐浦置一军。 ②军的首领称军主,副首领称军副,各军皆置军主、军副,负责指挥全军。一军所领兵数,史籍没有明确记载,但从一些散见史料可推知大概情况。南齐时,豫章王萧嶷曾命帐内军主戴元孙率2000人出外作战。齐末梁武帝萧衍起兵时,石头军主失僧勇率水军2000人归降。梁末侯景之乱时,荆州刺史萧绎 遣步骑一万,使援京师 ③。另一史料记载此事说萧绎 凡遣五军入援京师 ④。据此,则一军约有兵力2000人。此外,当时还有1500人之军。如刘宋时,荆州刺史沈攸之曾派军主孙同、沈怀奥率军3000人援助京师。梁武帝时,军主王怀静筑城戍守肥水堰,后北魏攻陷其域, 千余人皆没 ⑤。齐武帝也曾遣军主张应期、邓惠真率 三千人袭豫章 ⑥。另有一些军只有兵力1000人,如宋明帝时,军主王敬则率1000人隶于刘怀珍麾下出征。又宋陈显达为军主时,率1000人镇守下邳。根据以上的史料,南朝正常建制的军所拥有的兵力分别为2000人、1500人、1000人三种情况。这其实并不奇怪,与当时的置军情况正好吻合。
  东晋南朝袭西晋旧制,诸王国根据户数分为大、中、小三等, 大国置上、中、下三将军……次国置中、下二将军;小国置将军一人。 ①而依据晋制,王国置军, 大国中军二千人,上、下军各千五百人;次国上军二千人,下军千人。 ②可见自西晋至南朝,军素来有2000人、1500人、1000人之分。
  其中2000人及1500人的军多为中军或大州都督所统军队,而且更为常见。
  军以下的建制是幢。幢介于军与队之间,因此当时常 军幢 或 幢队 并称。宋竟陵王刘诞反叛时,其 幢主孙安期率兵队出降。 ③说明幢的建制在队之上。幢是紧接军以下的一级作战单位。宋江州刺史刘骏起兵讨伐刘劭,即 分麾下以为三幢,(刘)道隆与中兵参军王谦之、马文恭各领其一。 ④从史籍记载看,幢主的地位不低,如宋蒯思 以宁远将军领幢。 ⑤宁远将军虽为小号将军,但当时以小号将军出任军主的却不在少数。又宋卜伯宗以正员将军为幢主⑥,而正员将军属宫廷宿卫将领,地位当然不低。而与他同时的皇甫仲远以正员将军出任军副,可见幢主身份地位与军副相差不多。这表明,幢应为仅次于军,而高居于队之上的一级建制。一幢的兵力大约为500人,如宋时, 幢主杨仲怀领五百人居前 ,后 仲怀所领五百人死尽 ⑦。又《宋书?索虏传》称: 城内有虏一幢,马步可五百。 此虽指北魏军队,但也可作为南朝军队编制的参证。
  ①   《宋书》卷 74 《沈攸之传》。
  ②   《南齐书》卷 57 《魏虏传》。
  ③   《梁书》卷 44 《萧方传》。
  ④   《陈书》卷 11 《游于量传》。
  ⑤   《梁书》卷 12 《韦叡传》。
  ⑥   《南齐书》卷 3《武帝纪》。
  ①   《陈书》卷 28 《世祖九王等传》。
  ②   《晋书》卷 24 《职官志》。
  ③   《宋书》卷 79 《竟陵王刘诞传》。
  ④   《宋书》卷 45 《刘怀慎传附刘道隆传》。
  ⑤   《宋书》卷 49 《蒯恩传》。
  幢以下的建制单位是队。队是南朝军队除什、伍以外最低的基层单位,队设队主、队副各一人,负责统带全队。一队大约有兵50人。西晋皇帝出行仪制中有步骑兵卒三十队,每队五十人。 ①刘宋 兼用汉、魏之礼 ②,此种仪制应与西晋相同,因晋与汉魏在制度上本是一脉相承。刘宋 诸镇常行,车前后不得过六队。 ③一队50人,则为300人。也与当时情况相符。又宋王僧达为征虏将军、吴郡太守时,朝廷许其领兵, 台符听置千人 ,他却 辄立三十队,队八十人。 ④正因为王僧达所领队数及每队人数都超出规定,史家才特意指出其以 八十人 为一队。队主由于所统兵力不多,身份地位很低,宋衡阳王刘义季手下队主续丰 母者家贫,无以充养。 ⑤关于队的兵力还有一些特例。东晋末年,刘裕进攻刘毅,攻破江陵时, 大城内,(刘)
  毅凡有八队,带甲千余……金城(内城)内……尤有六队千余人。 ⑥这里的队有百余人至二百人许。又刘裕北伐后秦时,遣白衣队主丁旿 率七百余人……为却月阵。 ⑦一队竟有700余人。上述队所有的兵力属于特殊情况,不是队的正常建制。
  队以下是什、伍等传统的军队基层建制,按传统惯例,十人为 什 ,设什长一人;五人为 伍 ,设伍长一人。
  2。军兵种南朝军队主要由水、步、骑等兵种组成。
  南朝的地理特点是江河湖泊星罗棋布,水运便利,而且先后以黄河、淮水、长江为守,因而其水军极为发达,是军队中的主要兵种。南朝各代出兵,或以舟师为主,或必辅以舟师。宋元嘉末年,北魏逼近长江,宋文帝令太子刘劭总统水军御敌,时 陈舰列营,周亘江畔,自采石至于暨阳,六七百里,船舰盖江,旗甲星烛。 ①宋南郡王刘义宣起兵反叛, 率众十万发自江津,舳舻数百里。②陈初,陈武帝陈霸先命临川王陈蒨率兵西讨, 以舟师五万发自京师。 ③
  ⑥   见《宋书》卷 84 《邓琬传》。
  ⑦   《宋书》卷 87 《殷琰传》。
  ①   见《晋书》卷 25 《舆服志》。
  ②   见《宋书》卷 14 《礼志一》。
  ③   《宋书》卷 61 《江夏王刘义慕传》。
  ④   《宋书》卷 75 《王僧达传》。
  ⑤   《宋书》卷 61 《衡阳王刘义季传》。
  ⑥   《宋书》卷 45 《王镇恶传》。
  ⑦   《宋书》卷 48 《朱龄石传》。
  ①   《宋书》卷 95 《索虏传》。
  ②   《宋书》卷 68 《南郡王刘义宣传》。
  ③   《陈书》卷 2《高祖纪下》。
  南朝水师比前代有很大发展,一是战船种类大大增多,二是所用攻具比前代有了进步。南朝水师的战船很多,有平虏、金翅、青龙等大型战舰,又有蒙冲、斗舰等各种名称的小型战船,还有拍舰、水舫、水车等多种专用战船。大型战舰上建有重楼,故又统称楼船。楼船一般修建三层重楼,高达十余丈,船四周列防护女墙,上开有弩窗矛孔,并在甲板设置抛车,可以抛掷垒石等物。由于楼船既可远攻又可近搏,颇具威力。小型战船专门用来冲锋陷阵。蒙冲战船以生牛皮蒙体,不畏矢石,船仓开设掣棹孔,划船水手皆在舱内,船上左右前后皆设有弩窗矛穴,敌人不能接近。由于此船防卫性能好,速度快,常用来冲锋,在敌人猝不及防时,快速冲破敌阵。斗舰上设有多重防护女墙,专门用来与敌舰正面冲杀。当时小型战船还有多种多样,名称各异。梁末侯景之乱时,叛军侯子鉴有 ■■千艘……两边悉八十棹,棹手皆越人,去来趣袭,捷过风电。 ④看来这是一种轻型战船,是唐杜佑称为 走舸 的一种⑤。专用船只中,拍舰即古代炮舰,可以发射掷远兵器。火舫、火车等船,大约是用于火攻的战船。南朝水师的武器装备也比以前有了进步,像矛、弩等兵器都在战船上得到广泛使用,但水军中最主要的新型武器是 拍 的普遍使用。陈初,侯安都进攻叛将留异, 起楼舰与(留)异城等,放拍碎其楼雉。 ①又陈平定华皎叛乱时,阵将吴明彻等 募军中小舰,多赏金银,令先出当贼大舰,受其拍。贼舰发拍皆尽,然后官军以大舰拍之,贼舰皆碎,没于中流。 ②陈时平定王琳之乱时,定州刺史章昭达 乘平虏大舰,中江而进,发拍中于贼舰。 ③从史籍所记载拍的使用情况看,所谓拍实即古代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块等物的抛石机。东晋时,杜弢义军曾于战船之上竖 木桔槔 以攻官宫,而抛石机正是 中立独竿首,如桔槔状。 南朝的拍,即从东晋水师所用的 木桔槔 发展而来。前边提到的拍舰,可能即是大量设置抛石机以从远处轰击敌舰的专用战船。古代抛石机又称炮,所以拍也可以称炮。《陈书?黄法■传》称 施拍加其楼堞 ,而《南史》同传称 炮加其楼堞.所以拍舰实即古代炮舰。拍的广泛使用,加强了南朝水军的战斗力。
  步兵也是南朝军队中的主要兵种。南朝各代宿卫守边,攻伐征战,都离不开步兵,有时水军弃舟登岸,即成步兵。步兵在南朝军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骑兵因其速度快,冲击力强,在古代战争威力最大。骑兵也是南朝军队的主要兵种。南朝各代,常以骑兵出征作战,如宋文帝时,骁骑将军段宏就曾率精骑8000人,配合到彦之北伐。但从总体上看,南朝骑兵不够强大,远不如其水、步军那样发达。南朝境内大部分地区不产马匹,马匹资源始终比较贫乏。素称兵马大镇的雍州,在梁武帝萧衍起兵时,仅有 马千余匹 ①。
  宋荆州刺史沈攸之有战士10万,战马也只有2000匹。而这已是南朝强藩拥有骑兵的最高数字。即便朝廷的中军骑兵,从几次出兵的情况看,似也不过万余人。因此宋沈庆之论及南北军事时说: 马(指北魏军)步(指刘宋军)
  不敌,为日久矣②。说明南朝军队在脱离了适宜水军作战的南方后,就要以步兵为主了。
  ④   《梁书》卷 45 《王僧辩传》。
  ⑤   《通典》卷 160《兵典十三》。
  ①   《陈书》卷 8《侯安都传》。
  ②   《陈书》卷 20 《华皎传》。
  ③   《陈书》卷 9《侯瑱传》。
  ①   《梁书》卷 1《武帝纪上》。
  ②   《宋书》卷 77 《沈庆之传》。
  (三)兵役制度
  南朝各代通行的兵役制度是世兵制、征兵制和募兵制。
  魏晋以来,世兵称为 军户 或 士家.军户与普通民户分立户籍,其户籍由军府管辖,军户不经放免,要世代为兵。由于长期的战争消耗、私家分割及世兵逃亡等原因,南朝世兵逐渐减少。又由于军户身份的卑贱,除了一部分罪犯及被征服者被充为世兵外,没有人肯于加入世兵行列。因而整个南朝时期,世兵的数量日益减少。此外,世兵的卑贱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其士气和战斗力③。世兵数量的减少和其战斗力的日渐低下,使南朝的世兵制日趋衰落。南朝统治者为提高世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常以放免军户为平民的办法来刺激世兵为其效力。但这并不能挽回世兵制日见衰落的趋势。南朝的世兵,已达不到维持封建统治的目的。
  代世兵制而成为南朝主要集兵方式的是募兵制。募兵,即招募人丁自愿为兵。募兵可以选择身强力壮、身负军事技艺的劲勇为兵,因而募兵的战斗力很强。南朝的募兵分为公、私两种。所谓公,指朝廷诏令准许的募兵;私,则指将领或豪强私自募兵。
  南朝各代的军队,大体都靠募兵补充。宋元嘉末年北伐,曾 募天下弩手,不问所从,若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 ①宋明帝时,因四方反叛,曾遣黄回 募江西楚人,得快射手八百,假(黄)回宁朔将军、军主 ②。萧齐时,防戍北边与北魏对垒的军队人,多为募兵组成③。南朝时期,朝廷有事时经常下诏募兵,这属于朝廷的公开招募。不经朝廷允许的私家招募在南朝更为盛行。宋中期以后,内外战乱频仍,各统兵将帅常私募将士。由于私家募兵毫无限制,齐高帝萧道成代宋后,立即下诏禁断,称: 设募取将,悬赏购士,盖出权宜,非曰桓制……自今以后,可断众募。 ④但此后的私募之风,并未因此而砬弱。齐末梁武帝萧衍起兵时,即 颇招武猛,士庶向从,会者万余人。 ⑤梁末侯景之乱,江南地方豪强峰起,他们的武装大都由募兵组成。陈武帝陈霸先以平定侯景之乱起家,他的军队也由募兵组成。他经过几次招募,终于组成一支颇具战斗力的精兵,后遂凭此夺得帝位,建立陈朝。
  南朝募兵是军队的主要来源,通过招募集兵是当时最重要和最普遍的方式。不论公私,募兵都不是终身为兵,应募者在一定期限后,可以免去当兵的义务。募兵的身份地位较世兵要高,这有助于南朝军队战斗力的提高。
  征兵制也是南朝采用的一种集兵方式。征兵,即朝廷强行征发民丁为兵。
  南朝各代遇有重大战事时,都经常征发民丁为兵,以弥补兵力的不足。刘宋元嘉末年北伐,即曾 发南兖州三五民丁 ,并命令 符到十日装束,缘江五郡集广陵,缘淮三郡集盱盱。 ①所谓三五民丁,即户有三丁者,出一人为兵;户有五丁者,出二人为兵。所征民兵丁接到命令后,要按时到指定地点集合,如果违期不至,则要受到严惩②。齐武帝时,北魏扬言南进,朝廷遂 发扬、徐民丁 ③,预作准备。萧梁时,也曾征发民丁为兵。
  南朝的征兵制,似不是朝廷常制,一般是在有重大战事时为补充兵力,以临战应急之用,战事结束后,被征民丁便解甲归田。征兵制下的兵士多来自平民百姓,由于缺乏军事训练,军纪和战斗力都很差,他们在军队中不占主要地位,因而征兵制不是南朝主要的集兵方式。
  ③   参见何兹全先生《魏晋南朝的兵制》,载《读史集》。
  ①   《宋书》卷 95 《索虏传》。
  ②   《宋书》卷 83 《黄回传》。
  ③   参见何兹全先生《魏晋南朝的兵制》。
  ④   《南齐书》卷 2《高帝纪下》。
  ⑤   《梁书》卷 11 《吕僧珍传》。
  ①   《宋书》卷 95 《索虏传》。
  ②   参见《宋书》卷 91 《孝义孙棘传》。
  ③   《南齐书》卷 57 《魏虏传》。
  九、南朝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刘宋元嘉末年的宋魏战争
  刘宋元嘉(公元424年~公元452年)年间,宋文帝刘义隆在其父宋武帝之后继续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刘宋政治较之前代有很大改善。是时社会安定,经济复苏,国力逐渐增强,是南朝历史上著名的小康时期。与此同时,在北方崛起的拓跋魏也日趋强大,当时在位的太武帝拓跋焘先后攻灭几个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太武帝志在统一全国,几次派兵南下侵扰。国力渐强的刘宋也不甘心于坐守江南,意欲收复被魏夺去的河南之地。宋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至元嘉末年,双方终于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1。战前形势早在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北魏明元帝乘宋武帝去世之机派兵南侵,攻占了刘宋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刘宋因当时政局不稳,隐忍未发。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宋文帝即位。他在统治稳固后,便于元嘉七年(公元430年)三月以后将军到彦之为主力,发兵10万北伐,意在攻占黄河以南各战略要点,收复失地。北魏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先将魏军全部撤至黄河以北,    让宋军暂时收复河南地区。至十月时机成熟时,魏军大举反攻。
  结果宋军大败而回,所收复之地尽皆失去,军队损失2万,丢弃的甲仗器械不计其数,国家武库为之空虚。前去增援的名将檀道    济施尽计谋,才得以全军而退。刘宋经此大败,一时无力再战,遂  转头休明政治,恢复国力,以图再举。元嘉二十一年(公元444年),刘宋国力稍见恢复,宋文帝立即着手为再度北伐预作准备。为加强北境力量及为将来用兵提供便利,宋文帝以左军将军徐琼为兖州刺史,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移镇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南);以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镇历下(今山东济南市西)。次年,又以武陵王刘骏为雍州刺史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接着,宋文帝又罢南豫州并入豫州,以南平王刘铄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今安徽寿阳)。至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宋文帝闻北魏与柔然交战,决定乘机北伐。于是改以广陵王刘诞为雍州刺史,镇襄阳。又因襄阳为临魏军事重镇,罢江州军府,以其文武悉配雍州,又命湘州租税转运雍州,以备北伐军粮。
  北魏自统一北方后,不仅去除了南进的后顾之忧,军事实力也大大增强,于是兵锋南向,多次侵扰刘宋边境兖、青、冀等州,及至元嘉二十六年大破柔然,又俘获人户蓄产百余万,国力充实,后防安全,主攻方向指向刘宋。
  宋、魏双方都素有战争准备,一场大战已势不可免。大战之前,双方对峙于黄河以南由东向西排列的碻磝(今山东长清东南)、滑台(今河南滑县西南)、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西)、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一线。上述沿线各点皆为战略要地,当时都在魏军的控制之下。魏军以此为据点,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十分主动。刘宋从东至西以历城、彭城、寿阳、襄阳等战略要点为北伐基地,利用河、淮之间泗、颍、清、济诸水,可以用舟师直捣河南,并可从水道运输辎重补给诸军。刘宋北伐的主要战略意图是夺回河南失地,因而其进攻的战略目标便是黄河以南魏军据守的各战略要点。
  2。刘宋北伐这次战争是以刘宋北伐开始的,因而战争之初,刘宋处于战略进攻的地位。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六月,宋文帝决定利用夏季河渠水盛之机大举北伐。左军将军刘康祖以当年季节已晚,请再等一年,宋文帝不许。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认为 马步不敌,为日已久 ,急于北伐 将恐重辱王师,难以得志.宋文帝反驳说: 虏所恃唯马,夏水浩汗,河水流通,泛舟北指,则碻磝必走,滑台小戍,易可复拔。克此二戍,馆谷吊民,虎牢、洛阳,自然不固。比及冬间,城守相接,虏马过河,便成禽也。 ①当时,太子刘劭及护军将军萧思话等都固谏北伐之事不可遽行,但宋文帝一无所纳,决意即刻进军。
  当年七月,宋文帝分派诸将分三路北伐,部署如下:东路军6万,以青、冀二州刺史萧斌为统帅;以宁朔将军王玄谟率沈庆之、谘议参军申坦等水军为先锋,经淮、泗入黄河,进攻碻磝、滑台等地;徐、兖二州刺史刘骏率军水陆继进配合行动。中路军由太子左卫率臧质率东宫禁兵及骁骑将军王方回、建武将军刘康祖等步骑10万,直趋许昌(今河南许昌东)、洛阳;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率所部后继配合。西路军以雍州刺史刘诞为统帅,进攻弘农(今河南灵宝北),直指长安;梁、南秦、北秦三州刺史刘秀之率所部袭扰■(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南)、陇(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一带,配合行动。此外,宋文帝又特使太尉、江夏王刘义恭进驻彭城,统一调度诸军。
  七月中旬,宋东路军首先向魏军发起攻击,萧斌部下建武司马申元吉率军猛攻碻磝,魏济州(治碻磝)刺史王买德弃城逃走,  宋军占领碻磝. 萧斌进驻碻磝,亲临前线指挥,命王玄谟部沿黄   河西攻滑台。王玄谟使钟离太守垣护之领战船百艘为前锋,进占滑台西南120里处的黄河渡口石济津,全军进围滑台。王玄谟所部士卒众多,器械精良,魏滑台岌岌可危。但王玄谟指挥出现失误,垣护之以滑台城内多茅草房,建议火攻,王玄谟不肯采纳。
  垣护之又以北魏救兵将至,军情紧急,建议强攻,又被王玄谟拒绝。由于王玄谟指挥失误,宋军一再失去战机,遂致围攻滑台近3个月而未能克。
  与此同时,刘铄率军在中路向魏军展开进攻。刘铄命中兵参军胡盛之、到坦之分两路会攻长社(今河南长葛东),魏长社戍主鲁爽败走,宋军攻克长社。随后,宋军幢主王阳儿击败魏豫州刺史拓跋仆兰,进据大索城(在今河南荥阳一带),仆兰退保虎牢。刘铄再遣安蛮司马刘康祖为到坦之后继,合军进攻虎牢。
  当宋东、中两路军向魏军发起进攻时,西路军积极配合。八月,刘诞派中兵参军柳元景率振威将军尹显祖、奋武将军鲁方平、建武将军薛安都、略阳太守宠法起、广威将军田义仁等军自襄阳分头北进。闰十月,宋军攻占弘农。随后,薛安都等军进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大败来援的魏洛州刺史张是连提所部步骑2万,攻占陕城。同时,宋军庞法起部攻占潼关。宋军的胜利,使 关中诸义徒并处处蜂起,四山羌、胡咸皆请奋 ①。北魏关中摇动,宋军的北伐形势极为有利。
  刘宋开始北伐后,各路军进展顺利,但自魏军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后,战争形势开始向宋军不利的方面转变。
  ①   《宋书》卷 77 《沈庆之传》。
  ①   《宋书》卷 77 《柳元景传》。
  3。北魏的反攻刘宋北伐之初,北魏群臣皆请太武帝立即出兵救援。但太武帝主张后发制人,他认为当时天气炎热,急于出兵一定会没有功效,等到十月秋凉马肥之时反攻,便可一举击败宋军。九月,太武帝令太子拓跋晃率兵屯于漠南防备柔然,随后亲率大军南下,号称百万,其势甚盛。
  闰十月初七日,魏军进至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太武帝立即派殿中尚书长孙真率骑兵自石济津渡过黄河,以切断宋军退路;又派关内侯陆真等人潜入滑台,慰抚守城魏军。次日,太武帝亲临前线,率大军渡河,直逼宋军。
  宋军主将王玄谟顿兵滑台近3个月,见魏大军逼近,惊慌失措,竟弃水军于不顾,临战脱逃。宋军失去主将,阵势大乱,被杀万余人,损失军资器械无数。魏军以缴获宋军之战船用铁索相连,拦断黄河,企图阻断滑台以西的宋水军退路。宋水军主将垣护之率军奋勇而下,用大斧砍断铁索,冲破三道封锁线全军而还。东路主帅萧斌重新部署诸军,以王玄谟守碻磝;以申坦、垣护之守清口(今山东东平西);自率诸军退还历城。至此,东路宋军败局已定。宋文帝因东路军已败,魏军南下,西路柳元景等不宜再进,遂诏柳元景等退军。于是弘农、陕城、潼关等又为魏所有,西路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付之东流。从此,宋军从东向西转入全面防御,北魏相应转入全面反攻。
  魏军初战得胜后,分兵五路大举南下:永昌王拓跋仁自洛阳      奔寿阳;长孙真直趋马头(今安徽怀远南);楚王拓跋建向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高凉王拓跋那向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太    武帝亲率主力自东平(今山东东平东)向邹山(今山东邹县东南)。十一月初,太武帝军攻占邹山,继续南进。拓跋建进屯彭城门户萧(今江苏萧县西)、留(今江苏沛县东南)二城。宋徐、兖二    州刺史刘骏、江夏王刘义恭派参军马文恭、军主嵇玄敬分别进军萧、留二城,双方展开彭城外围争夺战。拓跋仁军连克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直逼寿阳。宋文帝怕寿阳失守,急调进攻虎牢的宋军回援寿阳。刘康祖率8000将士退至寿阳以北数十里时,被拓跋仁所部骑兵追上。刘康祖命部下结车为营,沿大道而进,魏军从四面围攻,宋军拼死抵抗,杀敌万余人。但宋军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刘康祖身被10创,中流矢坠马而死。拓跋仁进攻寿阳,同时分兵袭扰马头、钟离等地。宋刘铄率领所部将士,固守寿阳。十二月,魏军各部抵达淮水一线。太武帝决定置彭城、寿阳等城于不顾,命诸军深入刘宋腹地,直指长江。
  十二月三日,魏诸军渡淮南进。太武帝军于路进攻盱眙(今属江苏)未能克,绕城继续南进,宋各地守军望风而逃。十五日,太武帝军至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与宋京师建康(今江苏南京市)隔江而对,其他魏军也全部抵达长江北岸。魏军拆毁民房,伐苇作筏,声言渡江。宋文帝极为恐惧,命令建康内外戒严,令领军将军刘遵考率宿卫兵分守津要,水军沿江巡逻,又令太子刘劭总统水军,镇守石头(今江苏南京城西),丹阳尹徐湛之守石头仓城,吏部尚书江湛兼任领军,总统军事。
  太武帝虽声言渡江,其实完全是虚张声势。魏军逞一时兵威,从黄河北岸一直打到长江北岸,连过宋青、冀、兖、徐、豫、南兖6州之地,沿途烧杀掠抢,遭到江淮人民的强烈反抗,他们纷纷用坚壁清野的办法对抗魏军。
  魏军一路抄掠无所得,军资匮乏,人马饥困,前有长江天险,没有强大水师难以渡江,后有刘宋数座坚城未克,难免后顾之忧,同时沿路征战,士马损失大半。这种形势之下,魏军退兵已是大势所趋。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正月,魏军掳掠百姓5万余户,收兵北撤。魏军撤退后,沿途宋军不敢主动追击,魏军安全退回,大战宣告结束。
  4。战争的后果及南败北胜的原因对宋元嘉末年的宋魏战争,以刘宋北伐开始,又以刘宋失败而告终。刘宋不仅没能收复失地,反而使人力物力遭受巨大损失,尤其是北魏南进沿线,经魏军破坏,赤地千里,邑里萧条,刘宋的小康局面遂告结束。此后,南方基本上已无力北伐,北强南弱的局面逐渐形成。北魏方面虽然取得战争的胜利,并曾进军长江北岸,但既没有达到消灭刘宋的目的,也没能获得其他实际利益,最终还要返回河南之地。而且北魏统一北方不久,统治并不稳固,经战争破坏的北方经济也远未恢复,国内各种矛盾本来就很尖锐。大战之后,魏军死伤大半,国力也被削弱,各种矛盾更加激化。因此,这次战争的实际结果是宋魏两败俱伤。
  此次战争南败北胜的结局,当然不是偶然的。战争是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全面较量,宋魏双方在这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先看刘宋。从政治上看,刘宋初年虽号称盛世,但东晋以来君权衰弱、权臣专政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宋文帝本人就是在宫廷政变中登上帝位的。权臣功高震主的阴影始终存于宋文帝心中,名将檀道济便因此遭猜忌被杀,这导致刘宋北伐缺乏将才。由于他唯恐大权旁落,不敢放手使用将帅,常常 遥制兵略,至于攻日战时,莫不仰听成旨①。严重束缚了临战将帅的手脚。从经济上看,当时刘宋虽号称小康,但不过是与乱世比较而言,其经济实力还不足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从军事上看,刘宋兵力不足,临战还要征发民兵,而且兵种不全,军队多为水军、步军,缺乏冲击力强的骑兵。刘宋在军事指挥上也有不少问题,前锋主将王玄谟毫无大将之才,既乏谋略又无胆识,而且刚愎自用不纳人言。他先是坐失战机,继而惊惶失措临阵脱逃,导致东路军溃败,牵动北伐全局。而宋文帝的遥控指挥,常常是 诏从远来,事势已异 ②。这都是刘宋失败军事上的原因。再看北魏。北魏政治虽不甚稳定,但毕竟统一了北方,而且其中央集权力量强大,指挥征调自若。经济上,北方地大物博,北魏又新破柔然,补充了大批人力物力。军事上,北魏有数十万久经战阵的强悍骑兵,战斗力极强。亲临前线的太武帝富有军事天才,正确采用后发制人的战略,选择有利于己的秋季反攻,善于利用骑兵优势,应用绕过坚城、迂回深入穿插的战法大获成功。以上这些因素决定了这场战争,必然以宋败魏胜而告结束。
  ①   《宋书》卷 5《文帝记》史巨曰。
  ②   《宋书》卷 77 《沈庆之传》。
  (二)萧梁的北伐战争
  南齐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宗室萧衍起兵攻入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代齐称帝,建立萧梁,萧衍即梁武帝。当年,北魏乘萧梁初建之机派兵南侵,围攻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攻占义阳(今河南信阳)。梁武帝在国内政局渐趋稳定而北魏政治日渐衰败之时,向北魏发动进攻,这就是萧梁的北伐之战。
  1。萧宏的北伐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以魏军屡次南侵,始谋北伐之事。
  当年二月,梁武帝派遣威名素著的老将杨公则率宿卫后2万进军洛口(洛水入淮之口,今安徽淮南东),对西边的寿阳(今安徽寿县)魏军形成进攻态势。与此同时,北魏利用梁汉中太守夏侯道迁投降之机,派军攻占梁州(治今陕西汉中),继而进攻益州(治今成都四川)。八月,义阳魏军也向雍州(治今湖北襄樊市)发动进攻,策应西部魏军。梁杨公则初战曾大败魏军,后因左翼军战败,退屯马头(今安徽怀远南)。十月,梁武帝以其六弟临川王萧宏为统帅、尚书右仆射柳惔为副帅,使他们督率诸军大举北伐,又 以兴师费用,王公以下各上国租及田谷,以助军资 ①。萧宏率诸军进发洛口, 所领皆器械精新,军容甚盛,北人以为百数十年所未之有。 ②萧梁这次北伐的战略目标是收复寿阳、义阳等淮南军事重镇。
  天监五年(公元506年)二月,萧梁北伐诸军向对方发动攻击。北徐州刺史昌义之为北伐前军,攻打梁城(在寿阳、钟离之间)大败而回。于是萧宏命记室丘迟给魏梁城守将陈伯之写了一封著名的《与陈伯之书》劝降,陈伯之被感动,率将士降梁,昌义之占领梁城。豫州刺史韦叡率军攻克小岘城(今安徽含山北),进军合肥(今属安徽)。时梁右军司马胡略久攻合肥不下。韦叡察看地形后,命令堰肥水(古水,源出安徽合肥西北)通水道,修造斗舰,利用水师进攻。这时,北魏遣大将杨灵胤率军5万援救合肥,韦叡沉着应战,施计大破杨灵胤军。五月,梁军攻占合肥,俘虏魏军万余人,获牛马绢帛无数。与此同时,梁其他各军分别攻克魏宿预(今江苏宿迁东南)、羊石城(今安徽霍丘东)、霍丘(今  属安徽)、朐山(今江苏东海)等地。
  至此,梁北伐诸军进展顺利,  从东北至西南方向对寿阳形成扇形攻势。
  北魏见梁军来攻,调兵遣将迎击梁军,以中山王元英为征南将军、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率兵10万从北向南反击梁军,以尚书邢峦为都督东讨诸军事,从西侧击梁军,又发国内定、背等六州州兵10万人补充前线部队。
  此时梁军韦叡自合肥北上逼近魏军,昌义之驻守梁城,其他诸将各据已克之城,统帅萧宏屯于洛口。萧宏本非将才,既无谋略又无胆识,出征以来部署诸事常不合时宜, 多违朝制 ①。梁军进展顺利,众将皆请乘胜前进。
  但萧宏闻北魏援军将至,畏懦不敢再进,反而召集众将商议退军。众将见主帅如此胆怯无能,怒不可遏。昌义之鬢发戟张,责问萧宏: 岂有百万之师,轻言可退,何面目得见圣主乎? 马仙琕认为: 天子扫境内以属王,有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朱僧勇、胡辛生等拔剑而起说: 欲退自退,下官当前向取死。 副帅柳惔也坚决反对退兵。萧宏见众怒难犯,只好暂停退军之议,但不许诸军再进,下令: 人马有前行者斩。 于是众将离心。魏军见萧宏懦弱不进,编成歌谣嘲笑说: 不畏萧娘与吕姥(指附合萧宏的吕僧珍),但畏合肥有韦虎(指韦叡)。 ②
  ①   《梁书》卷 2《武帝纪中》。
  ②   《梁书》卷 22 《临川王萧宏传》。
  ①   《南史》卷 51 《梁宗室上?临川王萧宏传》。
  九月,洛口夜降暴风雨,梁军惊恐。萧宏胆怯,竟与手下数骑弃军而逃。
  梁军将士寻统帅不见,自行溃散, 弃甲投戈,填满水陆,捐弃病者,强壮仅得脱身。 ①萧宏乘小船渡江,逃回建康。当时韦叡驻地距魏军仅20里,闻梁大军已败,命令辎重前行,自己亲自断后,徐徐撤军。魏军素畏韦叡威名,不敢放手追赶,韦叡全军而还。萧梁这次北伐遂因主帅无能、临阵脱逃而失败,不仅初期取得的战果化为乌有,军力也受到巨大损失。
  梁军大军溃逃,魏军乘势进军。十月,元英率军围攻钟离,守将昌义之率将士拼死抵抗。幸赖韦叡、曹景宗等人及时救援,并于翌年三月利用淮水暴涨之机大败魏军,钟离才得保全,萧梁也才由此阻住了魏军南进的势头。
  2。陈庆之的北伐萧梁普通五年(公元524年),北魏国内爆发人民起义,契胡酋长尔朱荣乘镇压人民起义之机控制了北魏朝政。北魏宗室元颢见大势已去,与其子元冠南投萧梁。梁武帝见元颢来降,认为可以利用他向北扩展势力,遂封元颢为魏王,命名将陈庆之护送他北还,由此引出了陈庆之的北伐。
  大通二年(公元528年)十月,陈庆之率军护送元颢北上。当时北魏正以大军平定邢杲之乱,陈庆之乘虚连取魏郿县(今安徽宿县西南)、荥城(今河南宁陵南)二地,随即转攻睢阳(今河南商丘南)。魏睢阳守将丘大千有众7万,在城外分筑9座城垒抵御梁军。陈庆之率将士奋力作战,自清晨至下午,连破魏军3座城垒,丘大千力屈投降,梁军攻占睢阳。中大通元年(公元529年)四月,元颢在陈庆之攻克睢阳后,在睢阳称帝,并任命陈庆之为镇北将军、前军大都督。魏济阴王元晖业率军2万往救睢阳,于路闻睢阳已破,屯驻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南)。陈庆之进攻考城,命将士浮水筑垒,很快攻下 四面縈水,守备严固 ①的考城,生擒元晖业,获租米车7800辆。
  当年五月,陈庆之进军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魏军望风归降。
  北魏朝廷见梁军渐逼近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乃遣南道大都督杨昱镇守荥阳(今属河南)、尚书右仆射尔朱世隆守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左卫将军尔朱世承守轘辕(在今河南偃师车南轘辕山上)。陈庆之引军进攻荥阳,时荥阳魏军有7万之众,陈庆之则仅有将士7000名,而这时魏上党王元天穆等已攻破邢泉还救荥阳。梁军前有坚城,后有大敌,形势危急。
  陈庆之激励将士说: 今日之事,唯有必死乃可得生耳。虏骑多,不可与之野战,当及其未尽至,急攻取其城而据之。诸君勿或狐疑,自取屠脍。 ②随即命令全军一起攻城。梁军将士个个争先,相率蚁附登城,虽死伤500余人,荥阳即时而下,活捉杨昱。这时,元天穆等大军已至荥阳,陈庆之亲率3000骑兵背城迎敌,再次大破魏军,元天穆等败逃。陈庆之挥军疾进,连克虎牢、轘辕等地,直逼洛阳。魏孝庄帝眼见洛阳难于保全,北渡黄河逃往河内(治今河南沁阳)。北魏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等率百官迎元颢进入洛阳。元颢入居洛阳宫,改元建武,晋封陈庆之为侍中、车骑大将军。不久,陈庆之回师攻克一度被北魏收复的大梁、睢阳等城。陈庆之北伐,自攻占郿县到进入洛阳,连克魏32城,共经47战,所向皆捷,一时声势甚盛。
  ②   以上皆见《南见》卷 15 《梁宗室上?临川王萧宏传》。
  ①   《南史》卷 15 《梁宗室上?临川王萧宏传》。
  ①   《梁书》卷 32 《陈庆之传》。
  ②   《资治通鉴》卷 153《梁纪》九,武帝中大通元年。
  元颢与梁武帝本是互相利用,元颢企图凭借梁军在北方立住脚,梁武帝则是想乘机扩展自己势力。因此,元颢在进入洛阳后,一方面志得意满,极尽享乐;另一方面,因自己目的已经达到,心中渐起异心,与萧梁已是貌合神离。陈庆之对此有所察觉,便建议元颢向梁廷请求增兵,以图控制元颢。
  元颢唯恐陈庆之兵多难于扼制,不许其请。为防止陈庆之暗中向梁请兵,他抢先给梁武帝上表,声称 州郡新服,正须绥抚,不宜更复加兵,摇动百姓 ①。梁武帝信以为真,竟令梁诸军皆停于边界,不得入魏境。于是陈庆之所率不足1万梁军在洛阳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当年六月,遥控北魏朝政的尔朱荣聚集大军,号称百万,与尔朱世隆、元天穆等奉孝庄帝反攻洛阳。闰六月,尔朱荣等军进至洛阳以北的黄河北岸,与陈庆之军相峙于黄河一线。当时陈庆之守北中城(河阳三城之一,为洛阳外围戍守要地,在今河南孟县西),元颢守河桥(黄河浮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之上,北中城即在河桥北岸),安丰王元延明沿河拒守。
  尔朱荣军缺乏舟船,无法渡河。黄门郎杨侃献计,让尔朱荣征发民间木材,多扎木筏,沿河遍布,作出将从沿岸多处渡河的态势,使梁军首尾不能兼顾,然后于一处集中兵力突破,必可成功。尔朱荣大喜,依计而行。恰巧这时世居马渚(黄河码头)的伏波将军杨檦与其族人有小船数只,自愿充当向导领魏军渡河。尔朱荣令杨侃、尔朱兆、贺拔胜等人率精骑乘夜渡过黄河。元颢子元冠领军迎战,被尔朱兆等人击败,元冠被俘。元延明闻知元冠被擒,先自逃走,其众溃散。元颢率左右亲随数百人南逃,于路被人杀死。陈庆之见元颢、元延明兵败,收集部下马步军数千人,结方阵渡河东还,尔朱荣率军追赶。陈庆之退至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西,恰逢嵩高山洪涨溢,梁军被水冲淹,死散殆尽。陈庆之剃发扮成僧人,只身从小路经汝阴(今安徽阜阳)
  逃回江南。洛阳被北魏重新占领,梁军北伐所克之地也尽皆为魏所收复。
  从陈庆之北上到只身逃回,萧梁始终未派一兵一卒赴援接应,陈应之所取得的辉煌战果终因孤军奋战而付之东流。
  3。萧梁北伐失败的原因萧梁两次北伐均告失败,大体有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调兵遣将任人唯亲,北伐统帅用非其人。萧梁第一次北伐,梁武帝以其弟萧宏为统帅,这是极大的失策。综观萧宏一生,唯知聚敛财物,腐朽无能,从未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梁武帝这一决策完全是把军国大事当作儿戏。萧梁当时并非没有统军人才,像韦叡即是极为合适的人选。韦叡富有军事天才,素具谋略,而且久经战阵,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梁武帝怕军权旁落,用人唯亲,这显然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直接原因。
  第二,萧梁的北伐缺乏周密的部署和通盘的考虑,也缺乏决心和勇气。
  萧梁的第二次北伐,正当北魏大乱之时,但梁武帝此次用兵的目的,只是想利用魏宗室元颢控制北魏以扩展自己势力,无意大举进兵。因而梁武帝此次北伐缺乏周密的部署和通盘的考虑,派陈庆之轻军北上,却没有下一步的相应部署。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一件极其复杂细密的事情,用兵之前,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周密的部署,也要有坚定的决心,进则全力以赴,不进则待时观变。而萧梁此次用兵,对于战争全局发展任其自然,全无相应措施。陈庆之进展顺利,不见有所接应,对其孤军深入的危险,毫无警惕,最后败退,又没有丝毫救援。萧梁如此的做法,陈庆之全军覆没,便是势所必然的了。
  ①   《梁书》卷 32 《陈庆之传》。
  第三,萧梁的北伐时机选择不当。从军事力量上说,萧梁弱于北魏。但这并不能说明萧梁北伐就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果用人得当,善于选择时机,也有可能取得胜利。其实陈庆之北伐之时,便是萧梁大举北伐的一个绝好时机。当时北魏政权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摇摇欲坠,其军事实力也在与起义军的战争中大为削弱。但梁武帝却不能抓住这个良机,仅派陈庆之孤军送元颢北上。尽管如此,陈庆之仍取得了连破32城,历经47战所向皆捷的战绩。
  北魏慓悍骑兵多次被梁军击败这一事实,就说明了北魏军事力量的衰弱。如果梁武帝真下决心大举北伐,调度得宜,陆续增派大军后援,很可能出现对萧梁有利的局面。由于梁武帝热衷于通过元颢控制北方,不肯发兵赴援,北魏在镇压了起义军后,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梁军,以致陈庆之全军覆没。与此相反,萧梁第一次北伐时,北魏国势虽已呈衰败之势,但其政权尚称稳定,军事力量还很强大。即使梁军用人得当,在进入淮北利于骑兵而不利于舟师的地区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综观萧梁两次北伐,该大举进兵时不进,不该进时却贸然轻进,进退失机,不合时宜,没有遵守待机而动的用兵原则,这是萧梁北伐失败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三)侯景乱梁之战
  东魏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十二月,执掌东魏大权的丞相高欢病重。
  他怕 狡猾多计,反复难知 ①的司徒、南道行台侯景作乱,便使其子高澄召侯景入朝。久怀叛志的侯景 虑及于祸 ,起兵反叛,侯景被东魏击败后,转投萧梁,由此揭开了侯景乱梁之战的序幕。
  1。侯景叛梁导因侯景,朔方(今内蒙杭锦旗北)人①,与高欢同出于北魏六镇戍兵。侯景 骁勇有膂力,善骑射 ②,驭军严整,长于谋略,追随高欢开创东魏基业,多有战功,甚为高欢所倚重。高欢使其领兵10万,总揽河南13州军政。侯景专制河南14年,渐有不臣之心,武定五年(公元547年),高欢病卒,他便据河南之地起兵反叛,遣使者向萧梁请降。继高欢执掌东魏的高澄见侯景反叛,派兵进攻侯景。侯景因梁援未至,转以河南13州请降于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正欲向东扩展势力,便派军东进解除了东魏军对侯景的围攻。但宇文泰是个富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深知侯景素有野心,反复无常,未必肯真正臣服于己。因而他对侯景来降采取冷静审慎的态度,待东魏军退走后,他命西魏军东进,逐步侵蚀侯景之地,又征召侯景入朝,准备削其兵权。侯景也深知自己与西魏为敌多年,结怨甚深,转投西魏只是权宜之计,这时显见自己难容于西魏,遂转头一心投靠萧梁。
  萧梁政权当时正是危机四伏,士族政治黑暗腐朽,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侯景使者前来献降,群臣都反对接纳,但昏庸的梁武帝看不到自己的统治危机,反而认为 得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 ③决定接纳侯景使其北伐,以扩展自己势力。于是梁武帝任命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都督河南北诸军事、大行台,又命司州刺史羊鸦仁等率精兵3万北上接应侯景。同年六月,侯景不应西魏宇文泰之召,进据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沈丘)
  等地,请援于梁军羊鸦仁,正式投靠萧梁。
  梁武帝接纳侯景的目的是想利用他向北发展自己势力。因而当年八月,他便命贞阳侯萧渊明率军10万自水陆两道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与侯景互为犄角成夹击之势,大举北伐。九月,萧渊明率军进至彭城寒山(在今江苏徐州东南),依梁武帝之命修筑寒山堰,堰清水(即泗水,淮河下游第一大支流)淹彭城。两旬之后,寒山堰修成,梁军以大水直灌彭城,魏彭城守将王则率军坚守。十一月,高澄派西南道大都督高岳率军10万来救彭城。
  梁军统帅萧渊明本无统军之才,谋略不出,号令不行,屡失战机,大将羊侃先是劝他乘水猛攻鼓城,后又建议乘高岳军远来疲惫时击之,他都不肯采纳。
  不久,东魏救兵进至彭城,决堰放水。东魏将慕容绍宗向梁军发动猛攻,萧渊明正大醉不能起。于是梁军大败,将士损失数万人,萧渊明被俘。
  慕容绍宗击败萧渊明后,转而进攻侯景。侯景退保涡阳(今安徽蒙城),与东魏军相持于涡水(今涡河)之北。侯景所部北方将士不愿南渡,纷纷倒戈,侯景见大势已去,收集散卒步骑8000人南撤,夺占梁将韦黯据守的寿阳(今安徽寿县)。侯景占据寿阳后,召募士兵,扩充军队,并向梁廷请求兵器甲杖等物,梁武帝对他毫无戒备,皆从其请。
  东魏在大破萧渊明及侯景,将河南失地收复后,便表示愿意与萧梁讲和,以离间侯景和梁的关系。梁武帝见侯景丧师失地,已无利用价值,同意与东魏讲和。侯景显见不利于己,一再反对议和。梁武帝既不予理睬,也不加以防范,而且欲以侯景换回被东魏俘虏的萧渊明。侯景见自己 坐听亦死,举大事亦死 ①,遂起兵叛梁。
  ①   《梁书》卷 56 《侯景传》。
  ①   一说其为雁门(治今山西右玉南)人。
  ②   《梁书》卷 56 《侯景传》。
  ③   《资治通鉴》卷 160《梁纪》十六武帝太清元年。
  2。侯景攻取建康之战梁太清二年(公元547年)八月,侯景以诛中领军朱异等奸佞为名,自驻地寿阳起兵,攻打马头(今安徽寿县西北)等地。梁武帝闻知,一而悬赏购侯景首级,一面以侍中、邵陵王萧伦持节总督裴之高、柳仲礼、萧范、萧正表等四道都督进讨。侯景起兵之前,曾暗结一直觊觎帝位的梁临贺王萧正德,以事后立萧正德为帝的条件,与之达成里应外合攻取建康(今江苏南京市)的密约。侯景闻梁军来讨,与亲信王伟商议对策,王伟认为兵贵神速,建议说: 莫若直掩扬都(指建康),临贺(指萧正德)反其内,大王反其外,天下不足定也。 ②侯景深以为是,遂决定乘梁军未至,以轻骑快速通过淮南,与萧正德内外呼应,袭取建康。九月,侯景留其中军大都督王贵显镇守寿阳,自己诈称射猎,率军潜出寿阳。十月,侯景采取声东击西之计,扬言进攻合肥,却直趋谯州(治今安徽滁县)。梁军助防董绍先献城投降,侯景占据谯州。梁武帝闻侯景南下,派太子家令王质率兵3000人巡江防备。侯景挥军转攻历阳(今安徽和县),历阳太守庄铁战败投降。侯景既克历阳,兵锋逼近长江,梁沿江镇戍相率驰告建康。梁武帝召群臣商议,都官尚书羊侃建议 急据采石(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令邵陵王袭取寿春。景近不得前,退失巢窟,乌合之众,自然瓦解 ①。但朱异等人却认为 景必无渡江志 ②。羊侃的正确建议遂被搁置。
  侯景攻克历阳后,以庄铁为向导,南进临江。这时,与侯景早有密约的萧正德以载运荻草为名,调遣大船数十艘至长江北岸,接应侯景渡江。梁武帝知侯景临江,以王质水军兵力较弱,改以云骑将军陈昕代王质戍采石守江,征王质入朝。十月二十二日,王质军已退走,而陈昕军尚未抵达,梁军江防出现漏洞。侯景探得此讯,急率军从采石渡过长江,有将士8000人,战马数百匹。侯景渡江后,分兵进攻姑孰(今安徽当涂),自己率军进至慈湖(今安徽当涂北),逼近建康。侯景猝然而至,建康一片混乱, 百姓竞入,公私混乱,无复次第 , 军人争入武库,自取器甲,所司不能禁。 ③梁武帝急令京师文武分守建康内外诸要地:太子萧纲居中书省总统军事,扬州刺史宣城王萧大器都督城内诸军事,羊侃为其副,南浦侯萧推守东府城(今江苏南京市通济门一带),西丰公萧大春守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清凉山),轻车长史谢禧守白下(今江苏南京金川门外)。二十四日,侯景军进至建康朱雀桁(建康正南门朱雀门外之浮桥)南。萧纲不知萧正德与侯景暗中勾结,使其镇守宣阳门(建康另一南门),又命东宫学士庾信守朱雀门。萧纲命庾信拆除朱雀桁以阻侯景,萧正德劝萧纲暂缓拆桥,以安定人心。侯景军至,瘐信折桥不及,又见景军将士皆佩铁面具,心中恐惧,弃军而走。侯景与萧正德合兵一处,从宣阳门攻入建康。于是梁诸军离散,萧大春弃石头奔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谢禧弃白下逃走,侯景占据石头城。次日,侯景指挥将士围困台城(宫城)。从此,梁军开始了130多天的台城保卫战。
  ①   《南史》卷 80 《贼巨侯景传》。
  ②   《南史》卷 80 《贼巨侯景传》。
  ①   《梁书》卷 39 《羊侃传》。
  ②   《南史》卷 80 《贼巨侯景传》。
  ③   《梁书》卷 39 《羊侃传》。
  台城被围之初,城内有士民10万,带甲将士2万余人,军民齐心协力,坚守台城。侯景命将士四面攻城,梁都官尚书羊侃久经战阵,智勇过人,全面指挥台城防务。侯景先对台城大司马、东华、西华诸门实施火攻,羊侃命将士钻门为孔,洒水灭火。侯景又先后以起土山及用木驴、尖头木驴等攻城器械各种方法猛攻台城,都被羊侃以相应办法击退。侯景遍施攻术不逞,遂沿台城筑起长围,隔绝其内外联系。十一月初一日,侯景如约立萧正德为帝,自任丞相。随后,侯景派兵攻下东府城,台城更加孤立。侯景为了瓦解城内军心,并增强自己兵力,引诱城内的奴隶出降充兵,规定凡投降者皆免为平民,赐以官职。朱导家奴出城投降,侯景任命地为仪同,并使其身着锦袍、骑乘良马向城内炫耀。于是城内奴僮竞出投奔侯景,侯景兵力剧增,加以沿途收合及掳掠者,已有数万之众。十二月,指挥台城防务甚为得力的名将羊侃病卒,台城梁军处境日益困难。侯景乘机用飞楼、登城车、阶道车、火车等攻具, 百道攻城 ①,梁军奋力坚守。这时,梁降将宋嶷建议侯景引玄武湖水灌城,侯景依计而行,于是台城 阙前御街并为洪波 ②。在侯景围攻台城的过程中,萧梁各地勤王援军陆续到达,集结于建康周围,有众30余万,共推司州刺史柳仲礼为大都督。侯景久历战阵,富有战争经验,他乘援军劲旅韦粲营垒未合时率精锐出城突击,阵斩韦粲,大败其军。柳仲礼闻讯来救,亦被侯景击败。盟军初战不力,士气大衰。此后盟军诸将帅之间矛盾重重,务求保存自己实力。全无战心,援救极为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台城终于于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三月十二日被侯景攻破。台城破时,城中生存者仅剩二三千人。
  侯景入城,自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大权,矫诏命 证诸牧守各复本任。 ①各路援军或降或散,一时尽去。侯景废掉萧正德帝号,囚禁梁武帝,改以萧纲为傀儡皇帝。不久,梁武帝忧闷而死。随后,侯景分兵攻占素称富庶的三吴地区,势力达到极盛。
  3。王僧辩、陈霸先攻灭侯景之战侯景攻破台城之时,梁湘东王荆州刺史萧绎受梁武帝密诏,以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主盟。梁武帝死后,梁各地宗室方镇觊觎帝位,相互火并。大宝元年(公元550年)七月,侯景乘机派大将任约率军进攻长江中游的郢州(治夏口,今湖北武汉市),萧绎派大将徐文盛率军东下阻击任约。
  从此,侯景与萧绎的荆州军在郢州一带展开激战。
  十一月,徐文盛大败任约,侯景派将领宋子仙率兵3万救援。翌年三月,徐文盛军收复被任约一度占领的武昌(今湖北鄂城)。任约告急,侯景亲率水军2万西上赴援,大败徐文盛军,袭破武昌。在侯景率军西上时,萧绎命大都督王僧辩率诸军东下迎战。王僧辩军至巴陵(今湖南岳阳),闻徐文盛兵败,止军不动。侯景这时未能乘胜进攻江陵(今属湖北),取得主动地位,反而设长围、筑土山,围攻坚城巴陵。侯景久攻巴陵不能克,军中食尽,将士疾疫死伤大半。五月,萧绎遣将领胡僧佐率兵往救巴陵,侯景命任约率精卒数千截击。六月,胡僧佑与信州刺史陆法和在赤亭(今湖南岳阳西)大败任约军,生擒任约,杀伤对方士卒甚众。侯景闻知任约被擒,连夜奔还建康,所占诸城皆被梁军收复。赤亭之战,成为侯景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①   《梁书》卷 56 《侯景传》。
  ②   《梁书》卷 56 《侯景传》。
  ①   《梁书》卷 29 《邵陵王萧伦传》。
  萧绎以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尚书令,使其率军乘胜东进。承圣元年(公元552年)二月,王僧辩自湓城(今江西九江市东)率军东下,讨伐侯景。
  侯景叛梁之初,梁高要太守陈霸先以讨伐侯景为名起兵,进屯南康(今江西赣县),待时观变。大宝二年(公元551年)二月,萧绎以陈霸先为江州刺史,命其进兵截断任约退路。于是陈霸先率甲士3万,舟船3000艘沿赣江顺流而下,进屯巴丘(在今湖南岳阳)。王僧辩自湓城东进之时,陈霸先率所部自南江(今赣江)出湓城,与王僧辩军会师于白茅湾(今安徽怀宁东)。
  王、陈二人筑坛盟誓,两股强大军事力量携手东进,直指建康。三月十二日,王陈联军进至建康,与侯景军在建康外围展开决战。联军先在石头城西北连筑8城牵制敌军。随后,陈霸先与侯景在石头城西北展开激战,王僧辩率大军自后相继。侯景大败,携其二子弃建康东逃。四月,侯景与其心腹数十人乘船入海出逃。羊侃之子羊鲲随侯景出走,暗使舵师返回京口。侯景发觉,羊鲲进前将其杀死,送尸于王僧辩。至此,历时将近4年的侯景之乱终被平定。
  4。侯景乱梁之战的历史影响侯景自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于寿阳起兵,仅仅7个月就攻破台城。他以不善水战的3000将士长躯直入,横渡长江,一举摧毁萧梁政权,这不是偶然的。侯景久经战阵,善于带兵,对部下恩威兼施,将士乐为他效死。
  他行军作战,指挥灵活,变化多端,兵法谓: 兵不厌诈 ,这正是侯景用兵的一大特点。侯景专制与萧梁接境的河南地区14年,熟悉萧梁内部情况,他采用揭露萧梁的腐败统治,军事上集中打击以萧梁宗室为首的高门士族集团等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百姓,使其野心能够得逞。从萧梁方面看,其士族统治极其腐朽,在侯景之乱前已呈土崩之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非常尖锐。侯景正是利用了这些矛盾,才得以偷渡长江、攻破台城、横行江南近4年之久。此外,萧梁承平日久,兵不习战,号令不一,军事上不堪一击,也是侯景暂时得胜的原因之一。
  侯景乱梁之战是南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给当时的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一,侯景乱梁之战直接摧毁了萧梁政权,继之而起的陈朝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实力更为削弱。自刘宋元嘉末年宋魏战争之后逐渐形成的南弱北强的趋势至此明朗化,南北双方表面势均力敌的局面被彻底打破。陈朝的统治区域在南朝中最小, 西不得蜀汉,北不得淮淝。 ①仅仅局促于长江中下游的大江以南地区。其二,侯景之乱对江南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萧梁京师所在地扬州及附近的三吴地区,是江南的经济发达区,也是南朝各代财政的主要来源地。而持续近4年之久的侯景之乱就主要发生在这一地区之内。建康地区及三吴地区遭此浩劫,经济一落千丈。这种情况使陈朝因疆域缩小而导致实力削弱的问题更加严重,它已完全没有力量与北方的周、齐相抗衡了。
  其三,侯景之乱使本已渐趋衰落的江南士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促使其进一步走向衰落。侯景起兵之初,就有打击高门士族的企图。他围攻建康时, 纵兵杀掠,交尸塞路。富室豪家,恣意裒剥,子女妻妾,悉入军营。 ②由于建康是士族聚居之地,侯景起事之初的主要锋芒又主要指向士族,因而被杀者大部分都是士族。台城被围数月,城中人口死亡殆尽,其中也包括不少士族。
  因而 中原冠带随晋渡江者百家 , 至是在都者复灭略尽 ①。后西魏攻破江陵,又有大批士族被掳往江北。侯景之乱后,士族势力遭到极大削弱,更快地走向衰落。其四,侯景之乱为江南少数民族酋帅和地方豪强的兴起开辟了道路。江南士族经侯景之乱的沉重打击,在政治上从此一蹶不振。江南的少数民族酋帅和地方豪强乘势兴起,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大批涌入陈朝最高统治集团。侯景之乱后,少数民族酋帅和地方豪强逐渐成为江南政治舞台的主角。
  ①   《读史书舆纪要》卷 4《历代州域形势》。
  ②   《南史》卷 80 《贼臣侯景传》。
  ①   《北齐书》卷 45 《颜之推传》引《观我生赋》自注。
  十、北朝的军事制度
  北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太武帝统一北方。永熙五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西魏随之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后北周灭北齐,再次统一北方,但不久又被隋所取代。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灭掉江南的陈,统一全国。这一时期北方先后出现的6个政权,总称为北朝。这里所讲的军事制度,只涉及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一)军事领导机构
  1。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三个时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各有特色。
  北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
  北魏为落后的鲜卑拓跋部所建。建国初期,拓跋部刚刚进入奴隶社会,其政权带有浓重的氏族部落联盟的痕迹。北魏建国初,道武帝拓跋珪仿照魏晋旧制设置百官,其中包括不少武官。但北魏前期,这类官职徒有虚名,真正掌握军政大权的是与之并行的鲜卑官职。鲜卑官职主要包括八部大人和内侍官两部分。天兴元年(公元398年),道武帝置八部大夫, 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出入王命。 ①八座,指魏晋尚书省的八座。次年,道武帝又 分尚书三十六曹及诸外署,凡置三十六曹,令大夫主之。 ②至此,八部大夫成为北魏前期的中央军政中枢机关。八部大夫即拓跋部落酋帅,又称八部帅,他们还掌管京畿地区亦兵亦农的部落成员。八部大夫常 坐止车门右,听理万几 ③,是辅佐皇帝处理军政的决策机关,也即当时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北魏前期的内侍官有都统长、幢将等。都统长领殿内之兵,值卫王宫,幢将员六人,主三郎卫士值宿禁中者。他们是皇宫宿卫武官,掌管殿内及禁中的宿卫军。当时还设有外朝大人一职,为皇帝侍从官,掌管出纳诏命。内侍官由于身在皇帝左右,常可 迭典庶事 ,参军国之谋 ④,他们有时也可以充任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职能,参与军政大事。
  北魏太武帝时代(公元424- 公元451年),北魏前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发生一些变化。太武帝即位后,加强本不起多大作用的尚书省的实权,渐渐弃置八部大夫不用,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中枢。尚书省中的殿中尚书、南部尚书、北部尚书等成为中央军事领导机构。当时,北魏的内侍官仍然保留,继续发挥作用。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仿汉制改革官制,从此,北魏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有了根本的变化。北魏的军事力量在改革后包括中兵、镇戍兵、州兵三部分。其中中兵是军队的主力,是北魏王朝的主要支柱。因此,中兵的指挥系统是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主要部分。
  中兵的领导体制仿效汉制,设领军将军一人,总统中兵。北魏领军将军权势极大,宗室元叉在北魏后期任领军将军,时人称他 总握禁旅,兵皆属之 ①。领军下设左、右卫将军各一人,左、右卫将军以下又各领武卫将军二人。领军将军下还有领左、右等职,以下还有各种名号武官。此外,又置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分统镇守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四面关津的中兵,另设护军将军总统四中郎将(一度归属领军将军)。
  中兵系统外,北魏后期尚书省设七兵尚书一职专管兵事。七兵尚书下设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都兵等曹郎,分统众事。这是北魏后期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又一主要部分。此外,当时还常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官职,掌管军事。
  ①   《魏书》卷 113《官氏志》。
  ②   《魏书》卷 113《官氏志》。
  ③   《魏书》卷 25 《长孙嵩传》。
  ④   《魏书》卷 29 《叔孙建传》。
  ①   《魏书》卷 16 《京兆王元黎传附继子元叉传》。
  应该指出,无论北魏前期还是后期,最高军事领导权在皇帝手中,军事领导机构要对皇帝负责。
  东魏北齐时期,中央军事领导机构也有一个变化过程。
  东魏皇帝是傀儡,朝延的军政大权掌握在丞相高欢父子手中。高欢及其子高澄、高洋等人皆在东魏担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官职,替代皇帝成为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高氏丞相府中设内、外二曹专管兵事,内曹为骑兵曹,管中兵即鲜卑兵诸事;外曹是步兵曹,管外兵即汉人兵诸事。这是东魏真正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齐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高洋代魏称帝,建立北齐,高洋即文宣帝。
  高氏代魏后,中央军事领导机构随之发生变化。文宣帝称帝后,立即罢丞相府,将丞相府诸司合并入尚书省,只留下骑兵、外兵二曹,改立为省,称骑兵、外兵省,命亲信大臣唐邕、白建分任二省长官,仍掌兵事,由自己亲自统辖。于是,骑兵、外兵二省成为北齐特有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北齐仍袭北魏旧制,设置领军将军等一套官职统带中兵,还设五兵尚书及所属曹郎主管兵事,大体情况如上述魏制。同时,北齐又在京师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
  设置京畿大都督一人,统带京畿地区领军将军系统之外的所有军队,职权也很重①。以上也都属于北齐中央军事领导机构。
  西魏北周的中央军事领导机构自成系统,与北魏、北齐大不相同。
  西魏皇帝也是傀儡,实际掌握政权的宇文泰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宇文泰在他的丞相府中设有谘议、中兵、外兵等参军及各种僚属,分掌军事,其丞相府成为当时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西魏实行的是府兵制,府兵制虽归宇文泰统带,但却属于宿卫兵,也即是中兵。府兵的指挥系统是西魏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另一重要部分。西魏府兵制,设八柱国大将军,宇文泰自任其一,实为府兵统帅,另一柱国大将军元欣仅具虚名,实际统兵者只有六柱国大将军,其各领一军,是为六军。六柱国下,各设二大将军;大将军下,又各设二开府;开府下,又各设二仪同,以下还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职。宇文氏代西魏建立北周后,周武帝宇文邕为加强君权,将府兵收归自己亲自统率指挥,府兵从此成为名符其实的皇帝的宿卫军。
  北周时期,实行的是仿《周礼》制定的官制。在北周官制中,夏官系统执掌军事,其长官为大司马。周武帝时,卫刺王宇文直 请为大司马,意欲总知兵马,得擅威权。 ①说明大司马确掌兵权。大司马下,设有小司马、兵部中大夫、小兵部下大夫等多种属官,分掌众事。大司马府是北周时期的中央军事领导机关。
  如同北魏一样,北齐、北周的皇帝是最高的军事统帅,各级军事领导机构都要对其负责,最高决定权在皇帝手中。
  ①   《周书》卷 36 《王士良》云: 东魏徙邺之后,置京畿府,专典兵马。 ①   《周书》卷 13 《卫刺王宇文直传》。
  2。地方军事机构北魏建立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曾在一些地方设置军府,在缘边地区设置镇戍,并在 诸州各置都尉领兵 ②。诸州设置都尉协助刺史领兵,各镇戍设镇将统御镇戍兵,这都可视作北魏的地方军事机构。但北魏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地方军事机构,是地方都督制。
  北魏建国之初,道武帝即曾仿魏晋之制设置都督,但地方都督制的确立,却似在太武帝时期(公元424~公元452年)。神麔三年(公元430年),太武帝下诏: 诸征镇将军、王公仗节边远者,听开府辟召,其次增置吏员。③大约在此时,仗节在外的将军王公等都督方可开府置吏,都督制也才逐步完善。北魏都督,一般由朝廷委派,督率一方军队,统辖范围常达数州。在名位上,北魏都督也有使持节、持节、假节以及都督、督诸军的高下区别,唯独都督诸军之下、督诸军之上的监诸军似不常设。北魏都督一方者,可以全权处理一方军事。北魏赵郡王元干出任都督关右诸军事时,孝文帝因为他 总戎别道 ④,特意嘱他以司空穆亮等人为师。北魏前期,前督虽常兼任刺史,刺史却未必全是都督,而且都督所督常不止一州。但至后期,北魏都督设置渐滥,诸州刺史甚至郡守大多为都督。所以北齐高隆之说: 魏自孝昌已后,天下多难,刺史太守皆为当部都督,虽无兵事,皆立佐僚①。这时的都督已成为地方州郡常设的军事机构,而且具有军政合一的性质。
  东魏北齐的地方军事机构大体同于北魏后期,其主体也是都督制。东魏北齐的都督,从形式上说应有两种。一种是有使持节、持节等名号的主管一方军政的都督,其统辖区域少则数州,多则十余州。另一种是具体领兵的州郡都督。东魏北齐承北魏后期都督滥置之弊,州郡牧守也大多出任当部都督。
  东魏时,尚书仆射高隆之曾建议整顿地方都督滥置的现象,诸州郡 自非实在边要,见有兵马都,悉皆断之 ②。可见这种情况之严重。此外,东魏北齐沿袭北魏,也在沿边地区设置镇戍。东魏北齐的镇戍,镇设镇将、副将;戍设戍主、副。镇戍,也是东魏北齐地方军事机构的一部分。
  西魏北周的地方军事机构也大体同于北魏,但于名称上有些变化。西魏时期,地方军事机构的主体仍是都督制,仍与北魏一样,有主一方军政的都督和州郡都督。当时称总一方军政的都督为大都督,加 大 字,可能即为了与州郡都督和当时的实即领兵官的各种都督区分开来。北周时期,地方军事机构的主体是总管制。总管,实即原来的都督。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周明帝 初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 ③。此后,总管制正式建立。北周的总管有大、小的区别,大者一般统辖数州或十余州,最多者可至数十州;小者仅统一州,实即原来的当州都督。宇文宪在武成(公元559~公元560年)年间出任 益州总管、益宁巴泸二十四州诸军事、益州刺史 ①,这是大总管。
  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周武帝 令荆州、安州、江陵等总管并隶襄州总管府 ②。这里的荆州等三州总管应是小总管,即仅掌管一州军事的总管。北周末年,益州总管王谦反叛时, 所管益、潼、新、始、龙、邛、青、泸、戎、宁、汶、陵、逐、合、楚、资、眉、益十八州……多从之。 ③这里王谦显然是大总管,其所统18州之总管应属小总管。西魏北周在边境及一些重要地区也设置镇戍,镇戍设镇将、戍主主管镇戍事务,镇戍也是西魏北周地方军事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②   《魏书》卷 113《官氏志》。
  ③   《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
  ④   《魏书》卷二十一上《赵郡王元干传》。
  ①   《北齐书》卷 18 《高隆之传》。
  ②   《北齐书》卷 18 《高隆之传》。
  ③   《周书》卷 4《明帝纪》。
  ①   《周书》卷 12 《齐煬王宇文宪传》。
  ②   《周书》卷 51 《武帝纪上》。
  ③   《周书》卷 21 《王谦传》。
  (二)军队体制
  1。北魏的中兵、镇戍兵和州郡兵中兵又称台军,是北魏军队的主力,其性质属于中央宿卫军。北魏前期的都统长等内侍官及其所统,便是北魏宿卫军的雏形,此后经过历代的发展,形成庞大的中兵编制。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 发京师南伐,步骑三十万。 这里的数十万军队,大约全是中兵。孝文帝改制后,中兵称为羽林、虎贲。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 诏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宿卫 ④。次年,他又 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虎贲 ①。中兵中的王室子弟称宗子、庶子兵。中兵平时宿卫皇宫和京师,战时出征作战,有时也戍卫地方。北魏中兵的领导体制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中兵的统帅有都幢长、幢将、四厢大将、十二小将等各种名号。后期,领军将军是中兵统帅,领军将军之下,有各种名号将军,分统中兵。领军将军直接统帅宿卫皇宫及驻屯京师的中兵,权势极大。此外,护军将军亦为中兵统帅,主管驻屯京师四周各要津关戍的中兵,下有东、西、南、北中郎将各一人,直接统带京师四周戍守要津的中兵各部。护军将军的职权逊于领军将军。
  护军将军所统四中郎将曾归入领军将军指挥,这时的领军将军权势更重。
  北魏建立后,为了防备北边游牧民族的侵扰,在北疆设立镇戍,派兵镇守。后来,镇戍又设置于南部边界及内地的一些重要地区。镇戍的守兵即镇戍兵。镇戍兵的主要任务是戍边守土,有战事时也要受朝廷调遣出征作战。
  镇设镇将、副将,戍设戍主、副,统率镇戍兵,镇将的地位相当于州刺史,戍主地位相当于郡守,戍主也常由郡守兼任。各镇戍领兵数量不等,一般来说,镇拥有兵力三、五千人。道武帝时期所置的军府,便 军各配兵五千 ②,又明元帝时王慧龙 拜洛城镇将,配兵三千人镇金墉 ③。但实际上各镇戍因其地位的重要与否所有兵力大不相同,多者可至数万,少者不过千余。镇戍兵主要由鲜卑兵组成,如六镇,主要是 国之肺腑 ,虽然其中也有 中原强宗子弟 ,但他们也都鲜卑化了。镇戍兵相对中兵而言,可以视为外军。
  州郡兵即州、郡属下的兵,属于地方军队,相对中兵,也可称为外军。
  北魏建立后,曾 制诸州各置都尉以领兵 ①,这是北魏州郡兵的早期形制,此后随着北魏的四处征伐,在新占领区设官置守,同时便在全国各州郡形成了一支为数不少的州郡兵。州郡兵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当地的社会治安,保证封建的统治秩序。但朝廷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或其需要时,州郡兵也要奉调作战或到外地屯戍。北魏孝明帝时,冀州刺史李韶清简爱民,他死后, 有冀州兵千余人戍于荆州,还经(李)韶墓,相率培冢,数日方归。 ②这是州郡兵外出屯戍的例子。
  2。东魏北齐的夷汉分兵制东魏北齐的军队体制大体沿袭北魏,也分为中兵、镇戍兵、州郡兵三部分,但其军制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夷汉分兵制。
  ④   《北史》卷 32 《魏本纪?高祖孝文帝》。
  ①   《魏书》卷 7下《高祖纪下》。
  ②   《魏书书》卷 58 《杨播传附杨椿传》。
  ③   《魏书》卷 38 《王慧龙传》。
  ①   《魏书》卷 58 《杨播传附杨椿传》。
  ②   《魏书》卷 39 《李宝传附孙李韶传》。
  东魏北齐的开创者高欢在起事之初,赖以成事的都是鲜卑或鲜卑化了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人。后来魏孝武帝西奔,随他入关的洛阳 六坊 鲜卑不过万人,其余的 六坊 鲜卑兵大都归了高欢。因此,东魏的军队主体是鲜卑兵,总数当在20万以上。高欢所采取的是以鲜卑人打仗,汉人务农纳粮的作法。当时,也有汉人兵,但与鲜卑兵分开,单立一军,由汉人统率。北齐时,文宣帝挑选鲜卑兵中勇力绝众者组成精兵,号称 百保鲜卑.同时, 又简华人之勇力绝伦者,谓之勇士,以备边要 ③。后北齐又正式以汉人服兵役,仍取高欢时作法,以汉人兵单为一军。高欢在东魏任丞相时,曾于相府内设内、外二曹主管兵事,内曹是骑兵曹,掌中兵鲜卑兵事;外曹是步兵曹,掌外兵汉人兵事。北齐代魏后,相府诸司并于尚书,唯内、外二曹一度不废,改称外兵省、骑兵省,仍掌兵事。内、外二曹的设立,也是夷汉分兵制的产物。后来北齐尚书省中的五兵尚书所辖尚书郎,也分为掌中兵鲜卑兵事及外军汉人兵两部分。①3。西魏北周的府兵制西魏北周实行的是独具特色的府兵制。
  西魏北周的开创者宇文泰赖以割据的武川军团,主要由改编关陇各族人民起义军的将士而组成。后来又加上随孝武帝入关的 六坊 鲜卑兵万余人,西魏的总兵力大约有七八万人左右。随着与东魏之间的不断战争,西魏军队的补充日渐困难。由于居住于关陇的鲜卑人很少,宇文泰征召汉人 关陇豪后 的依附人口为兵以扩充军力,并以当地的豪族大姓统领这些汉人兵。为了协调胡汉关系,密切主将与士兵的联系,提高士兵身份以加强军队战斗力,宇文泰糅和周官六军之制和鲜卑早期部落兵制,创建府兵制。
  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50年),宇文泰仿拓跋部早期八部之制立八柱国大将军,正式建立府兵制。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宇文泰又仿拓跋部早期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 的形制,以 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 ②。即凡府兵中统兵官,不论汉人还是其他族,一律赐以鲜卑部落旧姓,其所统将士亦从主帅改姓。府兵制下,共设八柱国大将军,其中宇文泰自任其一,又兼任都督中外诸军,实为府兵最高统帅,另一柱国大将军魏宗室元欣仅挂一虚名,实际领兵官为六柱国,各领一军,是为六军,六柱国下,各设二大将军,共十二大将军;每大将军,又各设二开府,共二十四开府;每开府下,又各设二仪同,共四十八仪同;以下还有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领兵官。府兵的兵力配备是每仪同领兵千人,则开府领兵二千,大将军领兵4000,柱国大将军领兵8千,总兵力近5万人。早期府兵包括鲜卑兵、关陇军户、 关陇豪后 所领乡兵,没有一般民户。府兵另附军籍,不编入民籍,不负担赋税,平时半月训练,半月宿卫,战时出征。北周武帝时,将府兵征召对象扩大至上等民户,后又扩大至一般民户。由于府兵可以免除赋税,人们纷纷应召,因此史称 是后夏(汉)人半为兵矣 ①。北周府兵也由此直线上升,至灭北齐时,已有府兵20万人。
  西魏时期,府兵虽以宿卫军的身份出现,但领导权不在皇帝手中,归于权臣宇文泰之手。北周武帝时,改称府兵军士为 侍官 ,并将领导权收归皇帝。
  至此,府兵才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宿卫军。
  西魏北周军队的主体是府兵,但府兵不是当时唯一的军队。府兵之外,还有另成系统的宫廷宿卫军、镇戍兵、州郡兵等军队。大体说来,府兵和宫廷宿卫军是西魏北周的中军,州郡兵和镇戍兵是其外军。
  ③   《隋书》卷 24 《食货志》。
  ①   见《隋书》卷 27 《百官志中》。
  ②   《北史》卷 9《周本纪上》。
  ①   《隋书》卷 24 《食货志》。
  4。北朝的军队编制北朝军队的基本编制是军、幢、队、什、伍。
  军是北朝军队基层编制的最高一级,军设军主、军副各一人,统率全军。
  一军所统兵数,没有明确记载。北魏建国之初,曾设置军府,每军配兵5000人,但这似非北魏常制。从一些散见史料看,北魏一军的正常编制,大约为千人左右,当时有所谓 千人军将 ①的称呼。这里的军将,大概即是指军主或与军主同一级别的统兵官。又当时的柔然军制,是以 千人为军,军置将一人。 ②柔然与北魏军制虽未必有直接的关系,但二者处于同一时代又相互交战频繁,相互之间产生影响是极有可能的事。因此,柔然军制可以作为北魏军制的参证。东魏北齐在制度上多循北魏,军的编制应与北魏无大差别。
  西魏北周府兵制下的仪同将军所统一军亦为千人。大体说来,北朝时期一军的兵力为千人左右。
  军以下的编制是幢,幢设幢主、幢副各一人,统领全幢。《隋书?百官志中》记载北齐官制,以军主、副,幢主、副为序列,记军主官品为从七品,军副为从八品,幢主为从九品,每级相差一品。由于军、幢是序列关系,所以当时常军幢 连称③。一幢所统兵数,也没有明确记载。柔然军制是以 百人为幢 ,但据《宋书?索虏传》记载, (汝阳)城内有虏一幢,马步可五百。 则北魏一幢兵力远不止百人。大体来说,其一幢似有兵力数百人。
  幢以下有队的编制,队有队主、队副,统带全队。北魏孝武帝时,朝廷派台使至岐州,因 驿逻无兵,摄帅检核.岐州刺史元谧队主高保愿 列言所有之兵,王皆私役。 ④一队所统兵数,史籍也没有明确记载。值得注意的是,北魏军队中 队 的这一编制有些特例。如皇太子的卫队,其地位要高于一般的队。从官品上看,皇太子的二卫队队主为从五品,诸队主为从六品,二卫队队副为从七品,诸队队副为从八品①。这里的卫队队主地位比军主要高2品,诸队主比军主高1品,而军主的品级仅相当于二卫队队副。这里的队显然非一般建制的队。
  队以下是什、伍等传统基层建制。以上幢、队所述主要为北魏军队编制,但东魏北齐大体同于北魏,西魏北周早期军制与北魏略同,后期虽建有府兵,其军队基本编制与北魏大致相同。
  ①   参见《魏书》卷 30 《尉拨传》,同书卷 42 《尧暄传》。
  ②   《魏书》卷 103《蠕蠕传》。
  ③   参见《魏书》卷 72 《路恃庆传附弟路思令传》,同时卷 78 《传普惠传》。
  ④   《魏书》卷二十一上《赵郡王元千传附子元谧传》。
  ①   见《隋书》卷 27 《百官志中》。
  (三)军兵种与兵役制度
  1。军兵种
  北朝军队的兵种主要是骑、步二种,而其中又以骑兵为主。
  北魏前期,由拓跋部部落成员组成的军队,全是擅长骑射的骑兵。由于游牧民族的特点,早在北魏建国之前,拓跋部已有 控弦之士数十万,马百万匹 ②。直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军队主要都是骑兵。孝文帝改制后,汉人开始正式负担兵役,又由于北魏势力的向南延伸,单一的骑兵已不适合攻城略地,北魏军队中步兵成份逐渐增长。因而北魏后期,步骑协同作战的情况逐渐增多,而骑兵单独出击的实例逐渐减少。至后期,北魏军队的步兵比例似已超过骑兵。但由于骑兵在古代战争中的强大战斗力,骑兵仍是军队主力。
  东魏北齐军队中,骑兵所占比例也很大。它所拥有的20万鲜卑兵,几乎全是骑兵,因而其主管部门称骑兵省。东魏北齐的汉人兵则主要是步兵,其主管部门则称步兵省。东魏北齐的中军即宿卫军多为鲜卑骑兵,而外军即州兵和部分镇戍兵则由汉人步兵担任。但东魏北齐有大规模军事行动时,则步骑配合使用。
  西魏北周军队也以步、骑为主要兵种,骑兵所占比例同样很大。出征时也常步骑混合使用。
  北朝时期,由于各代都曾与江南对峙,因而在步、骑之外,其军队也还有一定数量的水军。如北魏神麔三年(公元430年),太武帝为防刘宋北进,就曾 诏冀、定、相三州造船三千艘,简幽州以南戍兵集于河上以备之 ①,孝明帝时,扬州刺史李崇因萧梁军北侵, 密装船舰二百余艘,教之水战,以备台军。 ②后李崇又曾派部将李神 乘斗舰百余艘,沿淮与李平、崔亮合攻硖石(萧梁控制之城)。李神水军克其东北外城 ③。说明北魏在与南朝交界的边境一带,有一支颇具战斗力的水军。但从北朝整个军事形势看,由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特点以及北方地理环境的条件,北朝的水军很不发达,在军队中所占比例不大,远不能和南朝的水军相比。
  2。兵役制度北朝时期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世兵制、征兵制和募兵制。
  北魏前期的军队,主要是拓跋部落联盟内各部落的部落兵。各部落内所有适龄男子都有当兵的义务,都是当然的战士。随着北魏社会的发展和连年的征战,本来亦农亦兵的部落兵成为职业兵,北魏庞大的部落兵系统也随之转化成为国家常备军。北魏的职业兵,户籍与普通民户单立,当兵成为他们的特有义务,世兵制由此形成。北魏的世兵称为兵户,又有营户、镇户、府户等称呼,大体皆为一类。兵户不经放免,要终身为兵,地位低于普通民户。
  北魏的镇戍兵、中兵都是兵户,但身到羽林、虎贲的中兵由于担任皇帝宿卫,是兵户中地位较高的一种。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后,兵户制逐渐衰落下去。
  东魏北齐由鲜卑兵组成的中军还是职业兵,仍属世兵。但从高欢开始,东魏北齐的统治者都采取尊崇鲜卑的政策,尤其对鲜卑兵采取只用其行军作战,不使其负担赋税力役的作法,因而东魏北齐兵户的地位有所提高。
  ②   《魏书》卷 24 《燕凤传》。
  ①   《魏书》卷 4《太武纪上》。
  ②   《魏书》卷 66 《李崇传》。
  ③   《魏书》卷 66 《李崇传》。
  西魏创建府兵制之前,宇文泰所统领的鲜卑兵亦多为职业兵,从性质上说也是世兵。西魏后来实行的府兵制下,府兵编入军籍,不负担其他赋役,平时宿卫训练,战时出征。从其性质说,当然也是职业兵,但因其不负担其他赋役,身份地位也因府兵的改革而大大提高,与北魏时期的世兵已大不相同。
  征兵制是北朝各代都使用的集兵方式。
  北魏前期,已有征发汉人充兵的事例。到孝文帝时,已普遍征发汉人服兵役,当时各州州兵,大体都为征发而来的汉人民户。由于州兵服役有一定期限,定期番代,又称番兵。东魏时,亦常征发民户充兵。北齐建立后,正式规定民户服兵役的年限为 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 ①。凡适龄男子,都要按时到军中服役。由于北齐 北兴长城之役,南有金陵之战 ,征战频繁,北齐民户服兵役的期限和征兵的范围常常超出规定。西魏北周时民户也要服兵役。当时规定: 凡人自十八以至五十有九,皆任于役。丰年不过三旬,中年则二旬,下年则一旬。 ②北魏和东魏北齐都有少量募兵,但在其兵役制度中不占主要地位。募兵比较常见的是西魏北周。西魏宇文泰在正式创建府兵制之前,就曾 广募关陇豪后,以增军旅 ①。后北周武帝时,也曾 募百姓充之(府兵),除其县籍 ②后周武帝又 诏荆、襄、安、延、夏五州总管内,有能率其从军者,授官各有差,其贫下户,给复三年。 ③其中周武帝的两次募兵,都是为了增加府兵的兵力。
  ①   《隋书》卷 24 《食货志》。
  ①   《周书》卷 2《文帝纪下》。
  ②   《隋书》卷 24 《食货志》。
  ③   《周书》卷 5《武帝纪上》。
  十一、北朝时期的重要战争
  (一)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的战争
  北魏是由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拓跋氏于公元386年建立的一个政权。自从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86~公元409年在位)开国以来,北魏凭借其强悍的骑兵四处征伐,势力迅速发展。至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太武帝拓跋煮即位时,北方除大夏、北凉、北燕三个政权所辖区域外,已全部为北魏所占据。
  当时,与北魏对立并存的还有南方的刘宋和大漠以北的柔然。太武帝即位后,志在统一全国。经过审时度势,他决定采取先北后南、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即先逐渐统一北方,再伺机南进,与刘宋政权争雄。始光二年(公元425年),太武帝遣使者出使江南,暂与刘宋修好,然后开始了他统一北方的战争。
  1。攻灭大夏之战大夏的创建者是匈奴人赫连勃勃。大夏占有今陕西、宁夏、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南部等广大地区,拥有精锐骑兵十余万,军事实力很强。
  始光二年(公元425年)八月,大夏主赫连勃勃死,诸子争位相攻,国内大乱。次年九月,太武帝闻知此讯,改变原定大举进攻柔然的计划,决定先伐大夏。太武帝调遣诸将分两路进军,一路由司空奚斤率义兵将军封礼等4。5万人进袭蒲坂(今山西永济)、宋兵将军周己率兵万人攻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一路由太武帝亲率大军自君子津(今内蒙托克托东南)渡河进袭大夏都城统万(今内蒙乌审旗南)。
  十一月,太武帝军至君子津,留大军于后,亲率2万轻骑突袭统万。当时大夏主赫连昌正与群臣宴会庆贺冬至日,闻知魏军突然杀到,上下一片慌乱。赫连昌仓惶出战,败还入城。太武帝以己方轻军深入,而统万城坚难攻,又怕大夏救兵从后来攻,遂掠获牛马十余万主动回军。北魏奚斤等军进展顺利,连下蒲坂、陕城二地。十二月,奚斤乘胜进军,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正月,大夏主赫连昌派遣其弟赫连定率兵2万反攻长安。太武帝闻知,决定将计就计,乘虚进攻统万。四月,太武帝再发大军伐夏,具体部署如下:将军贺多罗率精骑三千为前侯;司徒长孙翰、廷尉长孙道生、宗正娥清等率骑兵3万为前躯;常山王拓跋素、太仆丘堆等率步兵3万为后继;南阳王拓跋伏真等率步兵3万运送攻城器具。为免除后顾之忧,太武帝在进兵前派高凉王拓跋礼坐镇长安加强长安的防卫力量,又派使者与刘宋再次通好,并命龙骧将军陆俟率军镇守大碛(阴山北沙漠)防备柔然。
  大夏统万城 高十仞,基厚二十步,上广十步 ①,全用蒸土筑成,坚固异常,易守难攻。太武帝决定智取。五月初九日,魏军自君子津渡过黄河,进抵拔邻山(今内蒙准噶尔旗)。太武帝命将士就地筑城,并留下辎重,准备亲率3万轻骑直趋统万。群臣都反对轻军深入,认为应与步兵和攻具一同前进。太武帝说:用兵之术,攻城是最下策,不得已才用。如果以步兵、攻具和骑兵俱进,敌军便会怕我而坚守不出。现在我以轻骑至其城下,敌军先闻我有步兵而只见骑兵,便会松懈大意,我再示之以弱形,敌军便可能出城交战,这样我军就一定能击败它。显然,太武帝用的调虎离山之计,意图是引诱敌军离开坚城,在野战中加以歼灭。六月初一日,太武帝率轻骑至统万,分军埋伏于深谷之中,以少数军队攻城诱敌。
  ①   《魏书》卷 95 《铁弗刘虎传附赫连勃勃传》。
  这时,大夏将夏子玉投降魏军,告知太武帝赫连昌准备坚守统万,以待赫连定回师。太武帝根据这一情况,决定立即退兵示弱,再诱夏军。赫连昌见魏军后退,又听魏降卒说魏军粮尽,辎重在后,步兵未至,以为魏军果真胆怯退走,遂率步骑3万,出城追击。太武帝见夏军中计,命令将士继续后退,待夏军追击疲劳时再图反击。赫连昌因魏军继续后退,命令夏军展开,成两翼阵形攻击魏军。这时忽有大风雨从东南而来,助夏军之势,有人劝太武帝赶紧收军。太常崔浩大声叱止,说:千里制胜之计,怎能因风雨轻易改变!敌军贪进,已与后军隔绝,应当分军出击,攻其不备,太武帝以为是,分兵为左右翼夹击夏军,双方展开激战。激战中,太武帝因战马突然惊蹶坠地,大将拓跋齐拼死掩护,太武帝重上战马,亲手刺杀夏军十余人,身中流矢仍奋战不已。于是魏军将士个个奋勇向前,夏军大败,死者万余人,赫连昌败走上邽(今甘肃天水市),魏军攻克统万,俘获大夏王公卿将及妃嫔万余人,获马30余万匹,牛羊数千万头,府库珍宝器物不计其数。太武帝留拓跋素镇守统万,又遣娥清等人增援长安,自己率军返回京师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围攻长安的赫连定闻统万失守,率军撤回上邦。
  统万一战,大夏军事实力大为削弱。始光五年(公元428年)二月,北魏平北将军尉眷进击上邦,赫连昌败走平凉(今甘肃平凉西北)。不久,赫连昌被魏军俘虏,赫连定在平凉继任夏主。当年三月,赫连定乘魏将奚斤冒进之机,复占长安。至神麔三年(公元430年),赫连定配合刘宋北伐,约与刘宋夹击北魏。太武帝再率大军亲征,大败夏军,尽复长安等地。翌年六月,赫连定进击北凉,被吐谷浑击败被俘。延和元年(公元432年),吐谷浑送赫连定于魏,大夏灭亡。
  2。攻破柔然之战柔然,又称为芮芮、蠕蠕,是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之间存在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其控制区域东起大兴安岭、西逾阿尔泰山、南至大漠、北达贝加尔湖以南。北魏建国以来,柔然常利用大漠为掩护,以其铁骑南侵魏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平城等地。魏军进讨,柔然则退至大漠以北,行动飘忽,来去不定。每当北魏对外用兵时,柔然必从其后侵扰,北魏欲成功地统一北方,非解除柔然的威胁不可。
  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八月,柔然纥升盖可汗乘北魏明元帝去世、太武帝即位不久之机,率骑兵6万人寇云中,太武帝亲率轻骑驰援,柔然退走。
  次年十月,太武帝为解除柔然威胁,亲率大军五道并进,北伐柔然。魏军达到漠南,舍辎重以轻骑渡大漠突袭,柔然部落惊骇北逃,魏军无功而返。此后,北魏专力攻夏,伐柔然之事暂时搁置。
  神麔二年(公元429年),太武帝伐夏取得重大成果,与夏主赫连定暂时处于休战状态,遂再议北伐柔然之事。当时北魏群臣因为南方的刘宋正扬言北伐,都不赞成对柔然用兵。但崔浩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刘宋虽声言北伐,其真意却在自固,不会贸然北进,力主立即进兵北讨柔然,然后南向对付刘宋。太武帝也认为,即使刘宋果真起兵来攻,如果不先灭柔然, 便是坐待寇至,腹背受敌,非上策也。 ①决意起兵北伐。
  当年四月,太武帝以太尉长孙嵩等留守京师平城,自率大军从东道向黑山(今内蒙和林格尔附近),使平阳王长孙翰率军从西道向大娥山(约今内蒙托古托一带),两路军成钳击形势,同会于柔然王庭(在今蒙古哈尔和林西北)。五月,太武帝军至漠南,按照预定的作战方略,舍弃辎重,轻骑兼马渡大漠突袭柔然。魏军军至栗水(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数百里),柔然毫无防备,民畜遍野,见魏军突然杀到,柔然部众皆惊怖散去。纥升盖可汗之弟匹黎掌管柔然东部,闻讯率部众西就其兄,路遇长孙翰军截击,大败。纥升盖可汗见匹黎战败,焚烧庐舍,狼狈西逃。于是柔然部众四散,窜伏山谷,杂畜遍野,无人收管。太武帝指挥将士分军深入搜讨,东西进军5000余里,南北时军3000余里,斩俘甚众,收降柔然部众30余万,俘获战马百余万匹,畜产、车庐不计其数。七月,魏军得胜回师。
  柔然经此惨败,元气大伤,纥升盖可汗不久死去,国势由此渐衰,一时无力再南下侵扰,太武帝此役远程奔袭,出奇制胜,终于大破柔然,为统一北方及后来的南进解除了后顾之忧。
  3。攻灭北燕、北凉之战太武帝攻灭大夏、大破柔然后,开始对弱小的北燕和渐趋衰落的北凉用兵。
  北燕为汉人冯跋所建,占有辽东地区,所辖区域较小,军事力量很弱。
  神麔三年(公元430年),冯跋死,其弟冯弘尽杀冯跋诸子,自为燕主。延和元年(公元432年)七月,太武帝亲率大军伐燕,进围北燕都城和龙(今辽宁朝阳)。后因和龙久攻不下,太武帝掳北燕民户3万家而还。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六月,太武帝派遣骠骑大将军拓跋丕等率骑兵4万再伐北燕,又掳其男女6000人而还。在太武帝不断围攻北燕和龙,掳掠其人口,削弱其国力的战略打击下,北燕处境日渐艰难,已无法继续维持。次年,太武帝再遣大军伐燕,冯弘无计可施,率和龙军民逃奔高句丽,北燕灭亡。
  北凉为卢水胡沮渠氏所建,占有河西地区,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延和二年(公元433年)四月,北凉主沮渠蒙逊死,其子沮渠牧犍继其位。大延五年(公元439年)六月,太武帝在灭掉北燕歇兵3年之后,亲率大军自平城西进,分兵两路伐凉。八月,魏军进围姑臧,沮渠牧犍派人向柔然求救,同时派遣其弟沮渠董来出城拒敌。沮渠董来率军不战而溃,沮渠牧犍遂闭门固守。九月,沮渠牧犍见大势已去,出城投降,北凉灭亡。
  太武帝在南有刘宋、北有柔然的威胁之下从容用兵,终于统一了北方。
  其成功之处有三:第一,太武帝及其主要谋臣崔浩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能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制定和及时调整战略方针。在当时大夏、柔然、刘宋等几个主要对手之间,北魏对其或战或和,以及和战时机的掌握上,都能因势制宜,应付得当。第二,太武帝能够做到充分了解敌情,能够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大夏统万城坚,便诱其弃长就短,终于大获成功。
  进击柔然,则针对其特点,运用闪电般快捷之突袭战,大军一接近漠南,立即舍辎重以轻骑疾进,使原本以行动疾速为特长的柔然竟然来不及逃走,也大获成功。第三,太武帝善于用人,其调兵遣将,划谋定策,都重用一批颇有才干的将领和谋士。特别是对著名的政治家、谋略家崔浩能够言听计从,故而能每战必克,一次又一次地取得战争的胜利。
  ①   《魏书》卷 103《蠕蠕传》。
  (二)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起义战争
  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北魏孝文帝病卒,宣武帝即位。宣武帝当政后, 宽以撮下 ,北魏朝政自此日趋衰败。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宣武帝病死,年仅7岁的孝明帝即位,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神龟三年(公元520年),宗室元叉与宦官刘腾合谋幽禁胡太后于北宫,专制朝政。北魏政治从此大坏,朝廷上卖官鬻爵,贿赂公行,王公贵族穷奢极欲,生活腐化,地方上各级官吏贪赃枉法,聚敛无极。在此情况之下,北魏百姓的负担不断加重。他们为逃避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被迫离开本土,四处流亡,劳动人手与土地严重分离。这使得田园荒芜,户口减少,阶级矛盾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终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各族人民大起义。
  1。六镇兵民的起义战争六镇指北魏初年为防柔然在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以北修筑的沃野镇(今内蒙乌拉特前旗东南)、怀朔镇(今内蒙固原西南)、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抚冥镇(今内蒙四子王旗东南)、柔玄镇(今河北尚义西)、怀荒镇(今河北张北)等6个军事据点。当时戍守六镇的士兵大多是拓跋族的氏族成员,每镇设置镇将, 统兵备御.北魏末年,由于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及以刑徒发至六镇充兵的作法,六镇兵户从高于一般编户的地位急剧下降为低于编户的卑贱军户。又北魏迁洛之后,六镇边任渐轻,镇将常由 底滞  凡才充任。他们和六镇豪强是六镇的统治阶级,这些人大多贪婪残暴,残酷压迫和剥削六镇军户。魏末,六镇成为当时社会矛盾最为错综复杂又异常尖锐的地区,既存在着六镇军户与六镇统治者及洛阳政权之间的阶级矛盾,又存在着六镇统治者因受南迁贵族岐视而与洛阳政权之间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还存在着北边各族人民与洛阳政权之间的阶级和民族矛盾。在正光四年(公元523年),柔然主阿那瓌率部南侵,北魏发兵北讨,柔然退走。柔然军队的洗劫和当时的塞北大旱给六镇地区造成了严重饥荒,饱受压迫的六镇军户无以活命,奋起反抗,魏末人民起义终于首先在六镇地区爆发。
  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初,沃野镇高阙戍戍兵破落韩拔陵聚众杀戍主,首先起义。各镇兵民纷纷响应,义军声势迅速扩大。于是,义军分兵两路:一路由破落韩拔陵率军南攻沃野镇;一路由卫可瓌率军东逼武川镇。义军的战略意图是尽快占领六镇,然后分两路东进,直捣魏旧京平城。不久,南路义军攻下沃野镇,东路义军围困武川镇,并分兵攻打怀朔镇。
  北魏闻六镇起义,于正光五年(公元524年)三月派临淮王元彧率大军进讨义军。元彧畏惧义军,顿兵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不进。怀朔镇将杨钧派人向元彧求救,元彧才率军西进,并派别将李叔仁北攻武川。这时,义军卫可瓌已攻克怀朔、武川二镇、俘获武川豪强贺拔度拔父子。五月,元彧军至五原(今内蒙包头市西),与破落韩拔陵军遭遇。两军交战,义军将士奋勇向前,大败官军。卫可瓌闻李叔仁进犯武川,派兵于白道(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西北,为阴山南北重要通道)相拒,再次大败官军。元彧连败,被魏廷削去官爵,义军声势更盛。七月,继任进讨义军主帅的尚书令李崇率主力直逼五原,又命抚军将军崔暹进攻武川。卫可瓌率军于白道全歼崔暹军,随后与破落韩拔陵会师,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李崇。李崇退回云中。八月,六镇东、西二部敕勒起兵响应义军,归附破落韩拔陵,义军控制了全部六镇地区。
  正当六镇义军顺利发展之时,内部发生叛乱,以贺拔度拔父子为首的六镇豪强袭杀卫可瓌,据怀朔镇投降官军。与此同时,北魏朝廷深感单凭自己力量已不可能消灭义军,遂于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三月请求柔然主阿那瓌出兵助剿义军。从此,破落韩拔陵义军处于孤军奋战,又南北两面受敌的不利形势之下。柔然主阿那瓌率兵10万进攻沃野镇,屡次袭击义军得手,俘杀义军将领。魏军新任统帅广阳王元渊乘机从平城进军,夹击武川、沃野等地义军。六月,元渊施诱降之计,使西部敕勒脱离义军。接着,元渊又设计伏击义军。破落韩拔陵中计,义军大败。随后,义军又在对方夹击之下,大败于五原,被迫降魏者20余万,破落韩拔陵下落不明,六镇起义失败。
  2。河北起义战争六镇起义失败后,20余万六镇降户被朝廷迁徙至河北地区就食。但当时河北也是饥荒连年,朝廷又不给赈济,根本无食可就。六镇后民本就留恋本土不愿迁徙,于是他们再举义旗,这就是河北起义。
  孝昌元年(公元525年)八月,柔玄镇兵杜洛周在燕州上谷(治今北京延庆)率领降户起义,进兵攻陷郡县,围攻燕州治所广宁(今河北涿鹿)。
  九月,朝廷急诏幽州刺史常景布防阻止义军南下。杜洛周没有急于南下,而是率军西进桓州(治今山西大同市),六镇降户纷纷参加义军,杜洛周势力迅速扩大。次年正月,安州(治今河北隆化)戍兵2万余人起兵响应杜洛周,随后与杜洛周义军在军都关(今北京昌平北)大败官军,二军胜利会师,由此打开了南下幽州(治蓟城,今北京市)的通道。四月,义师挥师南下,在蓟城大败官军,阵斩幽州都督李琚,围攻蓟城未克,返回上谷。五月,义军出师攻占广宁,全据燕州。随后,杜洛周再次南下,一举攻克蓟城,幽州刺史常景迁州治于范阳(今河北涿县)。十一月,在义军久围之下,范阳城民擒捉常景归顺义军。杜洛周攻占范阳后,据有燕、幽二州,声势大振。
  杜洛周起义不久,六镇降户鲜于修礼于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正月在定州(治中由,今河北定县)西北的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举起义旗,内迁降民和流民纷纷响应,义军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鲜于修礼击败前来进攻的中山太守赵叔隆,兵锋直逼中山。朝廷闻鲜于修礼起义,派大都督长孙稚、河间王元琛率军进剿。四月,鲜于修礼率义军至滹沱河迎击官军,由于元琛畏怯不进,义军大败长孙稚,官军溃败。五月,朝廷改以元渊为大都督进剿。
  这时,义军发生内讧,将领葛荣杀掉鲜于修礼,自任义军统帅。九月,元渊乘机北进至白牛逻(今河北蠡县)。葛荣夺得义军领导权后,乘官军长途行军疲惫之时,率轻骑袭击,经过终日激战,义军阵斩魏大将元融,大败官军。
  元渊率残兵逃跑,被义军擒杀。白牛逻一战,义军基本消灭了河北官军主力。
  随后,葛荣率义军先后攻克殷州治所广阿(今河北隆尧南)、冀州治所信都(今河北冀县),杀殷州刺史崔楷,俘冀州刺史元孚。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十二月,葛荣在阳平郡(治今河北馆陶)北再次大败官军。阵斩魏将源子雍、裴衍。此战是白牛逻之战后义军又一次大量消灭北魏主力军的重要战役。与此同时,杜洛周义军攻占中山。北魏相州(治今河北磁县南)以北,全部被义军控制。孝昌四年(公元528年)二月,葛荣吞并杜洛周,号称百万,军势甚盛,挥师直逼北魏京师洛阳,北魏政权岌岌可危。
  这时,契胡酋长尔朱荣凭借其强悍的骑兵已控制了洛阳政权,正在伺机消灭义军。当年八月,葛荣向洛阳进军,尔朱荣率精骑7万东出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处),迎击义军。葛荣自以为胜利在握,临阵轻敌,列阵数十里 箕张而进①,给了敌人可乘之机。善于用兵的尔朱荣利用葛荣战略上轻敌、战术上兵力分散的弱点,将士卒伏于山谷之中,多设疑兵,命武勇在前突阵,自己率精骑从后夹击。两军交战,义军腹背受敌,兵力分散,终至大败葛荣被俘,义军数十万众皆被俘虏。滏口之战成为义军由胜而败的转折点。此后,尔朱荣渐次消灭义军余部,河北起义失败。
  3。关陇人民的起义战争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高平(今甘肃固原)镇民赫连恩等聚众起义,推举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响应六镇起义。六月,秦州(治今甘肃天水)城民薛珍、刘庆等人因刺史李彦刑政酷虐起兵反抗,杀李彦,推举羌人莫折大提为帅。莫折大提自称秦王,攻占高平镇。莫折大提不久病卒,众人推其子莫折念生继任秦王,念生改称天子,设置百官,改元 天建.以秦州城民与高平镇民为核心的关陇起义由此拉开序幕。
  北魏朝廷在莫折大提起义之初,即急诏雍州刺吏元志进剿。当年十一月,义军大将莫折天生在连败元志军后,攻占岐州治所雍城镇(今陕西凤翔),生俘元志。莫折天生屯军于黑水(今陕西兴平西),兵锋直逼雍州(治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与此同时,莫折念生命将领卜朝等率军从北道进攻泾州(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卜朝等进军平凉(治今甘肃华亭西),大败北魏薛峦等军。于是两路义军进展顺利,声势浩大,震动关中,朝廷急调大军进剿。孝昌元年(公元525年)正月,莫折天生所部义军与魏大都督萧宝夤、都督崔延伯大战于黑水以西。时义军有十余万人,而官军只有5万,但莫折天生恃众骄矜,结果主力前锋部队被北魏名将崔延伯击败,遂使全军溃散,损失将士近十万人。黑水一战是秦州义军由盛转衰的关键性战役,义军自此转入低潮,不久,义军又起内乱,形势更加困难。孝昌二年(公元526年)
  九月,莫折念生被迫诈降于萧宝夤。
  秦州义军处于低潮之时,高平义军迅速发展起来。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十一月,高平镇民袭杀秦州义军将领卜朝,迎胡珲入据高平镇。翌年四月,胡琛命将领万俟丑奴、宿勤明达率军东进泾州。魏军萧宝夤、崔延伯击败莫折天生后移师泾州,有 甲卒十二万,铁马八千匹 ①,气势甚盛。万俟丑奴屯军于泾州西北的当原城,派轻骑诱敌,准备将魏军主力引来加以歼灭。
  崔延伯自泾州北上,万俟丑奴先遣使诈降麻痹对手,然后突然发动进攻,宿勤明达从东北,万俟丑奴从西面,两路夹击,歼灭官军2万余人。崔延伯退回安定后,耻于前败,不使主帅萧宝夤知道,孤军偷袭义军。义军奋勇迎战,再次大败官军,阵斩崔延伯。高平义军的此次大捷,成为关陇义军由低潮向高潮的转折点。
  孝昌二年(公元526年)九月,秦州莫折念生再举之旗,与胡琛结盟共同对敌,秦州、高平两支义军走上联合发展之路。不久胡琛去世,万俟丑奴总领关陇义军。次年正月,义军于安定再次大败官军。至此,义军已将朝廷派往关陇的15万军队基本消灭。义军乘胜进军,控制了长安地区以外的整个关陇地区。二月,义军攻克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势力达到极盛。潼关失守,朝廷震动,命令 中外戒严 ①。这时关中的豪强纷纷组织武装,袭击义军,官军也乘机反攻。义军被迫放弃潼关。九月,义军内部生乱,将领杜粲袭杀莫折念生,投降官军。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尔朱荣已消灭河北义军,派遣尔朱天光及六镇豪强贺拔岳等入关进剿关陇义军。四月,万俟丑奴误中诡计,义军大败,万俟丑奴被俘。翌年,宿勤明达也被尔朱天光消灭。
  持续6年零10个月的关陇起义遂也宣告失败。
  ①   《魏书》卷 74 《尔朱荣传》。
  ①   《魏书》卷 73 《崔延伯传》。
  魏末各族人民起义延续8年之久,在战斗中曾取得辉煌战绩,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这主要有四个原因:其一,敌人力量强大。义军是在官军、柔然贵族武装、六镇豪强和契胡贵族等四股力量联合镇压下失败的。其三,义军领导集团成分复杂,其中混入不少各族上层分子,他们在关键时刻变节投敌、残杀义军将领,常给义军以致命的打击。其三,义军缺乏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活动余地,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其四,农民是小生产者,思想意识狭隘,缺乏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战略眼光。各股义军常常不能团结一致共抗强敌,而且在将要胜利的紧要关头,常常骄傲轻敌,以致最终归于失败。
  ①   《魏书》卷 9《肃宗纪》。
  (三)高欢开创基业的广阿、韩陵之战
  北魏末年,契胡酋长尔朱荣借镇压人民起义之机,控制了北魏政权。尔朱荣被不甘于做傀儡皇帝的孝庄帝杀死后,其侄尔朱兆等起兵攻入北魏京师洛阳(今河南洛阳东),杀孝庄帝,改立节闵帝,继续控制朝政。是时,尔朱氏 分裂天下,各据一方 ①,势力极盛。北魏建明元年(公元530年)十二月,出身于六镇兵户并得到尔朱荣重用的晋州刺史高欢骗得尔朱兆信任,率领10万六镇兵民进驻山东(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地区),走上了脱离尔朱氏、谋求独立发展的道路。高欢到了山东地区后,首先取得了当地大族封隆之、高乾等人的支持。接着他假称尔朱兆欲以六镇后民配于契胡为部曲,又伪称尔朱兆要征发六镇兵民去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充兵,以使六镇兵民怨恨尔朱氏而拥戴自己。高欢在得到了当地大族封、高等人的支持和六镇兵民的真心拥戴后,于次年六月派高乾进攻殷州(治广阿,今河北隆尧东),袭杀殷州刺史尔朱羽生,与尔朱氏公开决裂。尔朱氏见高欢背叛自己,各自起兵共讨高欢,高欢针锋相对,奋起抵抗。由此,双方展开了决定各自命运的广阿、韩陵两大战役。
  1。广阿之战高欢与尔朱氏决裂之时,尔朱氏势力正盛。当时尔朱世隆、尔朱度律、尔朱彦伯等共掌洛阳朝政,尔朱天光占有关中(古称函谷关以西地区为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尔朱仲远占有徐(治今江苏徐州)、兖(治今山东兖州)二州。听说高欢起事的消息,尔朱兆亲率步骑2万自晋阳出井径关(今河北井径西)直扑殷州,尔朱仲远、尔朱度律等也起兵来讨高欢。
  大敌当前,高欢听从部下孙腾的建议,拥立北魏宗室元朗为帝,以正己名,然后准备迎战。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十月,尔朱氏数路大军逼近,尔朱兆军号称10万,屯于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尔朱仲远、尔朱度律与大将斛斯椿、贺妆胜等军屯于广平(今山东莘县)。高欢见敌军势大,便采用大将窦泰之议,施反间计瓦解敌军。他先假称尔朱世隆兄弟(世隆、仲远、彦伯为兄弟)欲谋杀尔朱兆,又说尔朱兆欲与自己合谋诛杀尔朱仲远等。尔朱氏内部本有矛盾,听得传言,尔朱兆与尔朱仲远之间 两不相信,各致猜疑,徘徊不进。 ①结果尔朱仲远等军不战而退,仅剩尔朱兆军与高欢相对。高欢施反间计大获成功,使自己摆脱了两面作战的困境,可以集中兵力与尔朱兆交锋。但尽管如此,高欢兵力与尔朱兆相比仍处于劣势。高欢为此信心不足,问计于亲信段韶。段韶针对所谓敌军众强分析道: 所谓众者,是得人出死力相助;所谓强者,是得天下人之心。现在尔朱氏杀天子、屠公卿、虐百姓,人心尽失,智者不为其谋,勇者不为其斗。您以顺过逆,如滚水融雪,尔朱氏有什么人多、势强可言呢? 高欢听后疑虑尽消,坚定了胜利的信心。
  高欢率军向广阿的尔朱兆军发动进攻,两军展开决战,结果高欢一方大获全胜,俘获对方甲卒5000余人,尔朱兆率败军逃回晋阳。高欢乘胜进军,次年正月攻下相州治所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擒获尔朱氏相州刺史刘延。
  高欢与尔朱氏的第一次决战取得胜利,并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①   《魏书》卷 75 《尔朱天光传》。
  ①   《魏书》卷 75 《尔朱兆传》。
  2。韩陵之战高欢广阿之战的胜利及其势力的发展,对尔朱氏形成威胁,这使得他们又团结起来。普泰二年(公元532年)三月,在洛阳秉朝政的尔朱世隆送厚礼于尔朱兆,卑辞请他至洛阳,并请魏节闵帝元恭纳其女为皇后。尔朱兆捐弃前嫌,与尔朱世隆、天关、度律等盟誓和好,商定共讨高欢。当年闰三月,尔朱氏各起大兵,尔失天光自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尔朱兆自晋阳,尔朱仲远自东郡(治今河南滑县),尔朱度律自洛阳,共会师于邺,号称20万大军,沿洹水(今名安阳河,在河南省北境,当时流经邺城南)两岸列阵,准备一举消灭高欢。
  高欢闻知尔朱氏大军来攻,令吏部尚书封隆之镇守邺城,自己率军出屯紫陌(今河北临漳西,漳河以北)迎敌。高欢当时的实力远逊于尔朱氏,只有步兵不足3万,战马也不足2000匹。
  闰三月二十六日,尔朱兆率轻骑3千夜袭邺城西门,不克而还。二十八日,高欢率军渡漳水进至韩陵山(在今河南安阳东北十六里)布阵。由于寡不敌众,高欢将军队布成一圆形阵势,并拴系牛驴无数,将退路堵塞,以使将士以必死之心与敌决战。高欢采用的是 陷之死地而后生 ①的战法。这种战法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一是军令要严,一是要有高昂的士气和很强的战斗力。高欢的军队具备这方面的条件。早在起事之初,高欢就向六镇兵民要求: 犯军令,生死任吾。 ①众兵民答应: 死生唯命。 ②高欢将士的士气也很高昂,他们怨恨尔朱氏,拥戴高欢,渴望与尔朱氏决战。高欢的军队也有很强的战斗力。当时,河北大族高敖曹率乡里部曲3000人随高欢出战,高欢见其手下皆为汉人,恐不足御敌,想分派鲜卑兵千人与其部曲合编作战。高敖曹婉言谢绝,说:我所率兵将,训练已久,格斗作战,不比鲜卑差,相杂而用,互相之间会不融洽,反而不好,不必配鲜卑兵了。高欢答应。由此可以看出,高欢军中不仅久经战阵的鲜卑兵有很强的战斗力,汉人兵训练有素,战斗力也不弱。
  两军对阵于韩陵,尔朱兆责备高欢背叛自己,高欢据理驳斥。于是两军接战,高欢命高敖曹率左军,使堂弟高岳率右军,自己则率中军,将圆阵改为进攻之横阵出击。高欢中军初战不利,尔朱兆乘机猛攻。这时,高岳率500精骑迎头冲击尔朱兆前军,另将斛斯敦收集中军散卒从尔朱兆背后袭击,高敖曹率千余骑兵从尔朱兆侧翼横击。高欢军三面夹攻,尔朱兆顾此失彼,阵势大敌,高欢反败为胜,大败敌军。尔朱兆军大败之下,其他各军溃散。尔朱兆逃回晋阳,尔朱仲远逃回东郡。尔朱氏的大将贺拔胜、杜德投降高欢。
  高欢彻底摧毁尔朱氏集团军事实力的韩陵之战遂告结束。
  尔朱氏大败之后,内部生变。四月,大都督斛斯椿等人背叛尔朱氏,擒拿尔朱世隆、尔朱彦伯斩于洛阳,又活捉尔朱天光、尔朱度律送于高欢,高欢随之进入洛阳。七月,高欢进兵晋阳,尔朱兆北逃秀容(今山西朔县北)。
  高欢建大丞相府于晋阳,遥控朝政。次年,高欢出兵再攻尔朱兆,尔朱兆自杀,尔朱氏势力被彻底肃清。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高欢拥立魏孝静帝元善见割据北方东部地区,以邺城为都,开创了东魏北齐的基业。
  ①   《孙子?九地篇》①   《资治通鉴》卷 155《梁纪》十一,武帝中大通三年。
  ②   《资治通鉴》卷 155《梁纪》十一,武帝中大通三年。
  广阿、韩陵两次战役都以高欢以少胜多而结束,这不是偶然的。从高欢一方说,一是他成功地利用了尔朱氏内部的矛盾,施反间计使广阿之战一举取胜。二是他正确运用了 陷之死地而后生 的战法,使将士奋勇向前,取得韩陵这胜。三是他军令严明,手下将士士气高涨,这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
  从尔朱氏一方说,尔朱氏掌权后,政治极度腐败, 天下之人,莫不厌毒①,士卒不愿为其卖命。此外,其内部互相之间争权夺利,矛盾重重,给高欢以可乘之机,广阿之战即因此失败。韩陵之战时尔朱氏虽又暂时联合,但矛盾并未消除,因而不能同仇敌忾,一致对敌,这又为高欢取胜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①   《魏书》卷 75 《尔朱彦伯传附弟世隆传》。
  (四)东西魏之间的兼并战争
  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北方又形成两个政权东、西对峙的分裂局面。东西魏的皇帝皆为傀儡,朝政大权分掌在各自的丞相高欢、宇文泰的手中。高欢、宇文泰都想吞并对手统一北方,由此,两国之间开始了连年的兼并战争。
  1。小关之战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西魏所在的关中地区(古称函谷关以西为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发生饥荒, 人相食,死者十七八。 ①当年十二月,东魏丞相高欢乘机发兵进攻西魏,命司徒高敖曹领军进攻上洛(今陕西商县)、大都督窦泰率兵万余直趋潼关(今陕西潼关县北),自己率主力进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三路大军共约十余万人。次年正月,高欢进至蒲坂,在黄河上修筑浮桥3座,作出欲渡河攻击渭北(今陕西渭河北)
  的态势,而实际目的是想以此迷惑西魏军,掩护窦泰夺取潼关。
  西魏丞相宇文泰闻知东魏来攻,率军出屯广阳(今陕西临潼北),准备迎敌。经过认真分析敌情,宇文泰识破了高欢的战略意图,决定将计就计,对高欢所部采取守势,暗中突袭窦泰军。窦泰是东魏猛将,常为前锋,其手下将士精锐善战,每战多捷。宇文泰的战略意图是想利用窦泰屡胜而骄的弱点,攻其不备,只要击败窦泰军,则高欢军自然会退走。西魏将士都认为高欢军近在眼前,如果己方舍近求远进攻窦泰,一旦有所闪失则后果不堪设想,劝宇文泰分兵抵御。宇文泰说:东魏大军前来,认为我们只能自守,有轻视我方之心,乘此机会袭击他,还怕不能攻克?敌人虽然修架浮桥,不能立即就渡河,不出5日,我们就一定会击败窦泰。因诸将仍然疑惑不定,宇文泰于正月十四日返回京师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问计于直事郎中宇文深。
  宇文深说: 窦泰,欢之骁将。今大军攻蒲坂,则欢拒守而泰救之,吾表里受敌,此危道也。不如选轻锐潜出小关,窦泰臊急,必来决战,欢持重未即救,我急击泰,必可擒也。擒泰则欢势自沮,回师击之,可以决胜。 ②宇文泰见宇文深与自己不谋而合,消除疑虑,决定依计而行。
  于是宇文泰声言退军以保陇右地区(古指陇山以西地区),于正月十五率精锐自长安出发,疾驰直趋小关(今潼关之东)。正月十七日,宇文泰率军抵达小关,向窦泰发动突然袭击。窦泰想不到西魏军突然出现,猝不及防,依山列阵仓惶应战,阵势未成,西魏军猛烈冲击,窦泰军大败,窦泰自杀,手下将士全部被西魏歼灭。高欢闻知窦泰兵败,救援不及,拆撤浮桥退走。
  与此同时,东魏高敖曹部进展顺利,攻克上洛,准备乘胜进军蓝田关(今陕西商县西北)。高欢因窦泰全军覆没,命人将高敖曹召回。高敖曹退军之后,西魏军乘势东进,攻占东魏弘农(今河南灵宝北)。
  小关之战遂以西魏胜利而告终。
  2。沙苑之战天平四年(公元537年)闰九月,高欢为雪潼关兵败之耻,调动20万大军再次向西魏发动进攻。当时关中连年饥荒,宇文泰率军万人在弘农 就谷 已50余日,尚未撤军。高欢命高敖曹率兵3万进攻弘农,兵锋直指长安,自己亲率大军经壶口(今山西黎城东北)直趋蒲津(今山西永济西),准备西渡黄河从北进攻长安。
  ①   《资治通鉴》卷 157《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
  ②   《资治通鉴》卷 157《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
  宇文泰闻东魏来攻,率军从弘农退回关中,征调各州军队准备迎敌。高敖曹在宇文泰退回长安后,进军围攻弘农。与此同时,高欢率大军渡过黄河,再涉洛水,屯军于洛水之南的许原。宇文泰征各州军队一时未至,见高欢逼近,准备以现有将士进击。众将以众寡不敌,皆劝宇文泰再等一下。宇文泰说: (高)欢若至长安,则人情大扰,今及其远来新至,可击也。 ①立即在渭水上架设浮桥,令将士携带3日用粮,轻骑渡渭,于十月初一进至沙苑(今陕西大荔南,洛、渭二水之间),距东魏军60里。
  十月初二,高欢听说西魏军至,率军来攻。宇文泰召集众将商议破敌之策,大将李弼说:敌众我寡,不能平地布阵,由此往东10里有渭曲,可以先占据以待敌军。宇文泰从其议,率军向东10里,将士卒编为两个方阵,分由大将赵贵、李弼统带,在渭曲背水为阵,东西20里,又命将士放倒兵器伏于芦苇之中,约定闻鼓声一时俱起。下午3时许,东魏军进至渭曲。都督斛律羌举认为渭曲地形复杂,幕深地泞不好用兵,劝高欢不要急于进攻而与西魏相持,然后派精锐奇袭长安,如果偷袭成功,宇文泰可不战而擒。于是高欢问众将说:用火攻怎么样?侯景说:应该生擒宇文泰让百姓看看,如果将他烧死,谁能相信呢?彭乐说:我众贼寡,百人擒一,还怕不胜!高欢认为侯、彭二将所言为是,舍弃斛律羌举的建议不用,命令进攻。
  两军相交,东魏军见对方人少,争相进击,行列大乱。这时宇文泰亲自擂鼓,西魏伏兵一时俱起,李弼率铁骑将东魏军横截为二,西魏将士奋勇向前,向东魏军展开猛烈反击。东魏军在西魏伏击之下,全军溃散,高欢骑骆驼追上已经离岸的渡船,才渡河逃回。此役、东魏损失甲士8万余人、铠仗18万,精锐损失大半。
  东魏另军高敖曹围攻弘农未能克,闻高欢兵败,撤围返回。沙苑之战,又以东魏失败告终。
  3。河桥之战宇文泰沙苑大胜后,乘势东进,连下东魏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蒲坂二城,继而略取河南之地。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高欢大举反攻,于是东西魏间战事又起。
  元象元年二月,高欢派遣大都督贺拔仁进攻西魏南汾州(治今山西吉县),大行台侯景等整军于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准备收复河南失地。
  不久,西魏南汾州刺史韦子粲献城投降东魏。与此同时,东魏陆续收复了河南失地。三月,宇文泰因河南战事不利,返回长安,准备倾关中之兵与高欢决战。
  七月,东魏将侯景、高敖曹合兵洛阳,围攻金墉城(洛阳西北角之小城)。
  西魏守将独孤信拼力固守,并向宇文泰告急求救。于是宇文泰留尚书左仆射周惠达辅佐西魏太子元钦留守长安,自己与傀儡皇帝元宝炬尽起关中之兵东救洛阳,并命大将李弼、达奚武率骑兵千人为前锋,兼程疾进。八月初,西魏军至谷城(今河南洛阳西北),东魏将莫多娄贷文等率所部迎击,被李弼等人击败,西魏军进至■东(今河南洛阳东),威胁侯景等军后方。侯景恐惧,乘夜解围撤兵,宇文泰舍弃大军,亲率轻骑追赶。
  ①   《资治通鉴》卷 157《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
  侯景退至黄河,北据河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南依邙山(今河南洛阳北)布阵,以待西魏军。宇文泰率军进攻,其所乘战马忽中流矢惊奔,西魏军因而溃乱,宇文泰附马险些被俘,幸亏都督李穆相救,才得免于难。这时西魏大军赶到,展开布阵,宇文泰率大将王思政等为中军,独孤信、李远等为右军,赵贵等人为左军,李虎等人为后军,向东魏军发动攻击。东魏军以相应阵势迎敌,于是,两军排开长长阵势,展开鏖战。双方从清晨战至午后,战场上尘气四塞,目不能见。西魏左、右军皆败。由于两军置阵庞大,首尾不能相顾,独孤信、赵贵等不知中军战况,皆先自退走,路遇后军李虎,遂一同返回长安。西魏中军经过激战,大败敌军,东魏军退走,宇文泰尾随追击。东魏将高敖曹恃勇迎击,临阵被西魏将士杀掉,所率将士全军覆没。宇文泰虽然取胜,但因左、右、后三军已先自退兵,又闻知高欢亲率精骑7000自晋阳(今山西太原)来援,遂留仪同三司长孙子彦镇守金墉,自己率军返回关中。高欢率骑兵赶至黄河北岸,西魏军已退走,高欢遣军过河追击,被西魏断后的王思政军击败。高欢见宇文泰已率军远去,遂转头进攻金墉。西魏守将长孙子彦弃城而走,高欢焚毁金墉而还。
  河桥一战,东西魏互有胜负,但东魏损失惨重,勇将高敖曹战死,甲士被歼1。5万,赴河死者又万余人。综合起来看,东魏仍是失败的一方。
  4。邙山之战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二月,东魏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虎牢投降西魏。宇文泰以高仲密为侍中、司徒,亲率大军至洛阳接应,同时派遣大将于谨进攻柏谷(今河南偃师东南)。三月,于谨攻克柏谷,继而围攻河桥南城(在今河南孟津东北)。高欢闻西魏来攻,亲率10万大军赶至黄河北岸,于是双方之间大战又起。
  宇文泰知道高欢大军至黄河北岸,退军至縈水之西,用火船从上流漂浮而下焚烧河桥,想以此阻止高欢渡河。东魏将张亮用水船百余只,各带长锁,于河中将火船截住拖往岸边,河桥因而得以保全。高欢率大军渡过黄河,依邙山布阵,采用稳扎稳打的战略,数日按兵不动。
  宇文泰见东魏坚守不出,遂于三月十七日夜率军登邙山偷袭东魏军。东魏哨兵发现西魏来攻报告高欢,高欢令部下严阵以待。三月十八日黎明,宇文泰挥军发动进攻,双方交战。东魏将彭乐任全军右翼,亲率数千骑乓冲击西魏军之一侧,直入宇文泰营中。西魏将士大乱,四处奔逃,宇文泰败走,仅以身免。彭乐生俘西魏临洮王元柬以下王公将佐数十人。东魏诸将乘胜攻击,大败西魏军,斩首3万余级。
  三月十九日,宇文泰整军再战,自己为中军,以赵贵为左军,领军将军若于惠为右军。高欢以相应阵势迎战。两军激战中,西魏右军攻破东魏左翼,与宇文泰之中军合攻高欢中军,随之又大破东魏中军,将其步卒全部俘虏。
  高欢战败落马,经其部下几次拼死相救,才得免于难。西魏左军赵贵等战败,东魏军势复振。宇文泰率中、左二路军与东魏再战,又告失利。恰巧此时天色已晚,宇文泰乘机率军退走。东魏军随后追击,幸得西魏将独孤信、于谨等收合散卒自后袭击追兵,宇文泰才得平安退回关中。高欢见宇文泰退走,己方又经大战之后,无心再战,遂引兵东还。邙山之战至此结束。
  东西魏邙山之战,异常激烈,双方虽互有胜败,但从结果上看,东魏是胜利的一方。西魏此役损失惨重,失去甲士3万余人,使西魏本不很强的军事实力更见削弱。
  5。玉璧之战武定四年(公元546年)八月,高欢又亲率10万大军自晋阳南下,向西魏发动进攻,攻击目标是地当冲要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九月,高欢军至玉璧。镇守玉璧的是西魏名将韦孝宽,东魏来攻,韦孝宽率部下坚守不出。由此,东西魏之间开始了长达50余日的玉璧攻守战。
  高欢挥军向玉璧发动猛攻,昼夜不停,韦孝宽指挥将士全力固守。高欢遍施攻术,先后以断水、起土山、挖地道、攻车撞城等多种办法攻城,韦孝宽随机应变,以相应办法抵御。最后高欢又于玉壁城四面穿掘地面为20道,于其中施梁柱,然后纵火烧柱,柱毁城崩。韦孝宽在城崩之处坚立木栅抵御,东魏军仍未得入城。高欢攻城之术已尽,而韦孝宽守城之方有余。高欢无奈之下,遣使劝韦孝宽投降,被韦孝宽严辞拒绝。高欢又设立赏格命人射入城,称能斩杀韦孝宽者,封拜太尉、开国郡公、赏帛万匹。韦孝宽在赏格背面写上 若有斩高欢者,一依此赏。 ①返射城外东魏军中。高欢无计可施。
  自九月至十月,东魏军围攻玉璧五十日,将士阵亡病死者达7万之多,而韦孝宽镇守的玉璧岿然不动,东魏一无所得。高欢智力俱困,又痛惜将士,因而患病。十一月,高欢被迫撤围回军。
  高欢回去不久死去,侯景之乱随之而起,东西魏之间的兼并战争遂暂告结束。
  从整体上说,长达10年的东西魏战争,双方大体打成平手,处于僵持状态。从实力上说东魏军事力量本强于西魏。但双方较量之初,高欢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结果导致失败,精锐损失大半。此后,双方互有攻守,彼此各有胜败,谁都无力一举消灭对方,说明双方综合实力相当。高欢、宇文泰都是杰出的军事统帅,但从双方实践看,宇文泰驾驭战争的能力似胜高欢一筹。因而在历次战争中,西魏胜多败少,而东魏军败多胜少,西魏军队的损失也比东魏要小。甚至高欢也因在长期的对西魏战争操劳过度,最终愤悒而死。
  ①   《周书》卷 31 《韦孝宽传》。
  (五)周武帝统一北方的战争
  公元六世纪中叶,东、西魏先后被权臣高氏建立的北齐和宇文氏建立的北周所代替,于是北方成为齐、周东西对峙的局面齐、周二朝大体以弘农(今河南灵宝北)为界,北齐占有弘农以东,北周占有弘农以西。
  从实力上说,北齐占有素称富庶的东部地区及多出北周一倍以上的人口,在双方力量对比上居于优势地位,而北周则相对处于劣势。然而从东魏以至北齐,高氏的政治非常腐败,其境内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强占人口,百姓负担沉重,军队战斗力减弱,国力日渐衰落。与此相反,从西魏至北周,宇文氏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一系列改革,北周的政治清明,人民负担相对较轻,军队战斗力加强,国力日渐增加。北齐、北周在国力上的优、劣势地位不断向北周有利的一方转化。
  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志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而此时在位的齐后主高纬却是 政出多门,鬻狱卖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合境嗷嗷,不胜其弊 ①。其政治腐败到了极点,这为周武帝灭齐提供了条件。
  周武帝为消灭北齐,在战略上北连突厥、南和陈朝,以便形成对北齐的夹攻之势,使其疲于奔命,难于应付。他先与突厥和亲,娶突厥可汗之女为皇后,约其连兵伐齐;又于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与陈通好,使陈攻击北齐的淮南之地以牵制北齐。陈于翌年出兵,攻占了北齐淮南之地。北周伐齐的时机逐渐成熟。
  1。第一次伐齐之战建德四年(公元575年),周武帝见北齐政治日益腐败,决定乘机一举灭齐,统一北方。当年七月,周武帝出动18万大军伐齐,以北齐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为进攻目标,沿黄河两岸,水陆数道并进。周武帝自率大军6万进攻河阴(今黄河孟津东)、洛阳,命大将杨坚、薛迥率舟师3万,自渭水入黄河顺流而下,宇文宪率兵2万直趋黎阳(今河南浚县)。这是北周的主攻部队。周武帝又命李穆率兵3万镇守河阳(今河南孟县)道,侯莫陈芮率兵2万镇守太行道(在河阳北),于冀率兵2万出陈、汝(今河南淮阳汝水间地区)一带,以牵制和阻击北齐各路援军。
  八月,北周各路大军攻入齐境。周武帝军攻下河阴大城(外城),再攻子城(内城)未能克。宇文宪军攻克武济(今河南孟津),进围洛口(洛水入黄河之口,今河南巩县东北),攻下洛口东西2城,烧毁浮桥。周武帝指挥周军进攻河阳3城(当时河桥南、北及黄河河中洲上各筑一城,称河阳3城,为洛阳外围戍守要地。河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顺利攻克河阳南城后,进围河阳中■城,猛攻2旬未能克。周武帝亲率将士进攻洛阳城,也未能攻克。与此同时,周军宇文宪、李穆、于翼各部进展顺利,先后攻克北齐30余城。
  九月,北齐右丞高阿那肱率大军自晋阳(今山西太原)来援洛阳。这时,周武帝也正好身患疾病,于是周军尽弃所下诸城,撤军西还。
  北周第一次北伐,在进攻目标上的选择不很恰当。出兵之前,北周谋臣宇文■鲍宏等人都认为洛阳是敌之重兵所在,不易攻取,而且其地四面受敌,即使攻下也不便防守。他们都认为从平阳(今山西临汾)、晋阳一线进军较易成功。周武帝对他们的建议未能采纳,结果果然顿兵坚城久攻不下,遂使第一次伐齐无功而返。但周武帝此次进兵虽无结果,却尽知北齐虚实,见齐之 行师,殆同儿戏 ,又见其 朝政昏乱,政由群小,百姓嗷然,朝不谋夕。 ①更坚定了灭齐的决心,遂有第二次伐齐之举。
  ①   《周书》卷 31 《韦孝宽传》。
  2。第二次伐齐之战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十月,周武帝再起大军伐齐。北周这次进军,改以晋州(治平阳,今山西临汾)为攻击目标。晋州是高氏兴起之地,素为北齐重镇。周武帝的战略意图是:攻击晋州,扼敌咽喉,北齐朝廷必然派重兵来救,这时己方集大军一举消灭来援的敌之主力,然后乘胜东进,直指齐都邺城。
  十月初四,周武帝以越王宇文盛、杞国公宇文亮、隋国公杨坚为右三军,谯王宇文俭、大将军窦恭、广化公宇文崇为左三军,以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自己亲自统率全军,东进伐齐。十月十八日,周军进至晋州汾曲(今山西临汾南),周武帝分派诸将各据要地阻击北齐各地援军,又命凉城公辛韶率步骑五千镇守蒲津关(今山西永济西),以保障后方安全,然后命内史王谊督诸军进攻平阳(晋州州治,今山西临汾)。
  北周围攻平阳之时,北齐后主正在晋阳天池(今山西宁武西南管涔山上)
  与宠妃冯淑妃射猎。当平阳告急文书到达时,齐后主本拟立即整军救援,但冯淑妃却 请更杀一围 ②,昏庸的齐后主竟然同意。于是直至十月二十五日,齐后主才率10万军队自晋阳南下救援平阳。
  周武帝每日自汾曲亲至平阳督战,北周将士奋勇攻城,北齐平阳守军渐渐支持不住。十月二十七日,北齐晋州刺史崔景嵩献城投降,周军攻克平阳。
  与此同时,北周宇文宪军连克北齐洪洞(今山西洪洞北)、永安(今山西霍县)二城。这时,北齐救援大军已渐逼近平阳,周武帝为避敌锐气,任命大将梁士彦为晋州刺史,使其率精兵1万镇守平阳,自己率全军撤退至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一带,待机而动。又命宇文宪率军6万屯于涑水(今山西涑水河)一线,遥为平阳声援,自己返回长安。
  十一月初三日,齐后主率大军抵达平阳,指挥齐军对平阳发动猛攻,昼夜不停。梁士彦率手下将士拼力死守,力保平阳未失。
  十一月下旬,周武帝自长安东返,与诸军会合,准备亲率大军东进平阳与北齐决战,又命宇文宪率所部6万自涑水先期开赴平阳。十二月初四,周武帝亲至平阳,于是北周诸军齐会平阳,共有将士8万。周武帝指挥周军逼近平阳布阵,东西长20余里。两军大战一触即发。
  北齐进围平阳之时,因怕周军主力退而复来,便于平阳城南挖掘堑壕,东起乔山(今山西襄汾北),西抵汾水。周军回攻平阳,便于堑壕南侧列阵,齐军则相应列阵于堑壕以北。十二月初六清晨,周武帝挥军向齐军发动进攻,但因堑壕之隔,两军自清晨至申时(下午3- 5点), 相持不决。 ①这时,齐后主问臣下是否与周军决战,其手下幸臣说: 彼亦天子,我亦天子。彼尚能远来,我何为守堑示弱! ②齐后主遂令齐军填堑而进。周武帝见之大喜,督率周军与齐军决战。二军激战之中,北齐军东翼稍稍退却,与齐后主一同观战的冯淑妃惊慌失措,大叫: 军败矣! ①幸臣穆提婆也认为己方已败,连声催促齐后主逃跑,齐后主竟然不辨真假,将激战中的十余万大军置于不顾,临阵而逃。齐后主逃跑途中,北齐大臣奚长劝他说: 半进半退,战之常体。今兵众全整,未有亏伤,陛下舍此安之。马足一动,人情骇乱,不可复振,愿速还安慰之。 ②从奚长所言看,北齐军队并不曾真败,如果齐后主肯于采纳他的意见,返回阵地安抚将士,胜负尚未可知。但齐后主惊魂不定,已无战心,加上穆提婆等人认为奚长的话不可相信,齐后主遂与冯淑妃一齐逃回晋阳。北齐失去主帅,人心涣散,因而大败,死者万余人,损失军资甲仗无数。平阳一战,北齐军队主力损失严重。
  ①   《周书》卷 6《武帝纪下》②   《北史》卷 14 《后妃下?后主冯淑妃传》①   《资治通鉴》卷 172《陈纪》六,宣帝太建八年。
  北周军乘胜前进,连克高壁(今山西灵石东南)、介休(今属山西)2地,逼近晋阳。齐后主逃至晋阳后,忧惧不知所为。十二月十三日,齐后主见周军已至晋阳,以安德王高延宗为并州刺史守城,自己逃离晋阳,意欲北投突厥,后因臣下阻拦,逃回邺城。
  十二月十七日,北周攻克晋阳,高延宗被俘,北齐文臣将士大多投降北周。周军继续向邺城进军。
  齐后主回至邺城后,下令以重赏召募勇士,但最终也没拿出财物来,广宁王高孝珩请求他用宫女珍宝赏赐将士,他也不肯答应。大臣斛律孝卿为激励士气,请齐后主亲自慰劳将士,为他写好讲辞,并希望他能慷慨落泪,以感动人心。然而齐后主出见军士时,却把讲辞忘掉,而且哈哈大笑不卡,左右幸臣也随之嬉笑。
  齐军将士大怒,互相说:他自己尚且如此,我们着什么急!于是军心涣散,人无战心。不久,齐后主见大势已去,将帝位传给年仅8岁的太子高桓,自为太上皇。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正月十八日,周军进抵邺城。其时邺城人心惶惶,北齐文武百官出降北周者,络绎不绝。齐后主自知邺城难保,率百余骑逃往济州(治今山东聊城东南)。正月十九日,周军攻克邺城,北齐王公百官皆降。当月下旬,辗转逃至青州(治今山东益都)的齐后主及其子高恒被周军擒捉,北齐灭亡。至此,北周第二次北伐取得全胜。
  此后,周武帝陆续攻灭北齐各地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周、齐对峙于北方,齐之国力本强于周。但北齐政治腐败,国力日衰,至齐后主时主昏臣佞,更是弊政百端。北齐以鲜卑为主力的军队战斗力本也很强,但由于政治衰败,于是其行兵作战殆同儿戏,双方倾国兵力之平阳决战,齐后主临阵还带着宠妃,而且竟以意气用事,授人以隙,招致战败亡国。
  反观北周,不独政治清明,周武帝在用兵上也颇有成功之处。如在进攻目标的选择上,周武帝先攻洛阳无功,便改以晋州为攻击目标,攻敌之所必救,诱敌主力出援,以达到歼灭其主力军的作用。再如具体战术的运用上,周武帝第一次伐齐,胜而有节,主动撤兵(当然其有病在身)。第二次伐齐,北齐10万大军南救平阳,兵锋甚锐,周武帝乃用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的战术,暂时退兵,待至齐军顿兵平阳月余,锐气尽失时全力反攻,终于一战成功。从周武帝用兵的战略战术上看,他是以随机应变,寻机消灭敌的主力为指导原则的。他几次与北齐交战,都小心翼翼,能进则进,不能进则退,能胜则胜,不能胜则求之不败,力争在最适当的时机消灭敌人。这与北齐殆同儿戏的用兵,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②   《资治通鉴》卷 172《陈纪》六,宣帝太建八年。
  ①   《资治通鉴》卷 172《陈纪》六,宣帝太建八年。
  ②   《资治通鉴》卷 172《陈纪》六,宣帝太建八年。
  十二、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军事人物
  (一)南朝名将
  1。檀道济
  檀道济(?~公元436年),刘宋名将。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北)人,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东晋末年,檀道济随宋武帝刘裕起兵开创刘宋基业,屡立战功。刘裕代晋自立后,檀道济被任以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甚得宠信。宋武帝死后、宋廷为防北魏南进,任命檀道济为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镇守北边。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宋文帝征讨荆州刺史谢晦,檀道济率军继中领军到彦之之后而进。到彦之战败,檀道济赶至,谢晦军惧怕道济威名,不战而溃。檀道济以功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刘宋大举北伐,先胜后败,宋军在北魏反攻下节节败退。次年正月,檀道济受命率军北援,一路征杀,20余日间与敌交战数十次,每战多捷,进据历城(今山东济南)。不久宋军军粮将尽,檀道济准备退军。这时魏军闻知檀道济粮尽,前来追赶,宋军恐惧,人心浮动。
  檀道济镇定自若,连夜命将士以少数米复于沙土之上,然后唱筹量沙以充军粮,用以欺骗魏军并安定军心。魏军见之,以为宋军军粮有余,不再来追。
  檀道济率军安然撤回。自此,檀道济威名大振,魏军闻之丧胆。檀道济屡立战功,威名甚重,渐遭朝廷猜忌。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檀道济及其十三子被宋彭城王刘义康矫诏杀掉。道济被收之时,脱帻掷地,愤怒地说: 乃坏汝万里长城! ①魏人闻听此讯,却高兴地说: 道济已死,吴子辈(指宋军)不足复惮。 ②2。韦叡韦叡(公元441年~公元520年),萧梁名将。字怀文,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韦叡曾入仁于南朝宋、齐,后随梁武帝萧衍起兵, 多建谋策,皆见纳用。 ③萧梁建立后,韦叡历任廷尉、豫州刺史等职。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叡随梁监川王萧宏北伐,亲设奇谋,率军经过激战,大败魏军,攻克合肥(今属安徽)。后梁军因统帅萧宏指挥不当,归阵脱逃,招致全线溃败。韦叡军当时离魏军最近,韦叡乃令辎重前行,自己亲自乘坐小舆殿后,全军而退。天监六年,萧梁军事重镇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遭魏转攻,形势危急。韦叡受命率军救援,他命将士结车为营,以强弩射敌,大破魏军。随后,韦叡又装造大舰组成水军,乘淮水暴涨之机,以水攻大破魏军,终保钟离未失。此役,韦叡居功至伟,自豫州刺史升任通直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后韦叡历任各种官职,于普通元年(公元520年)病卒于家。韦叡身体瘦弱,临战不能骑马,唯以乘舆带步。但他既具胆识,又富谋略,临敌之际镇定从容,调度有方,又身先士卒,奇谋屡建,因而百战百胜,屡立战功,威名振于南北,魏人称为 韦虎 ,畏惧不敢与之战。
  ①   《南史》卷 15 《檀道济传》。
  ②   《南史》卷 15 《檀道济传》。
  ③   《梁书》卷 12 《韦叡传》。
  3。羊侃羊侃(公元494年~公元548年),萧梁名将。字祖忻,泰山梁甫(今山东新泰西)人。羊侃祖父羊规之曾在刘宋任官,后随徐州刺史薛安都降魏。
  羊侃自小长于北魏,雄武过人,能用20石之硬弓,又博览书籍,尤好《孙吴兵法》。羊侃曾随其父羊祉在魏为将,后于梁中通元年(公元529年)南奔萧梁,被梁武帝任以安北将军、徐州刺史等职。太清元年(公元547年),羊侃随梁贞阳侯萧渊明北伐,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羊侃监修寒山堰,两旬而成。后梁军因统帅萧渊明屡失战机,导致大败。损失惨重,唯羊侃一军结成方阵缓缓而退,毫无损失。当年十月,侯景叛梁,转攻萧梁京师台城(皇官城)。羊侃出任都督城内诸军事,全面负责台城防务。侯景先后以木驴等攻具、火攻、挖地道、起高楼等办法猛攻台城,都被羊侃用相应方法击退。侯景遍施攻术不逞,将羊侃之子羊侃抓至城下,欲挟迫羊侃投降。羊侃凛然说: 我倾宗报主,犹恨不足,岂复计此一子。 ①丝毫不为所动,后又挽弓欲将其子射死,以绝侯景之念。侯景军士忙将羊侃带走。从十月到十二月,羊侃坚守台城近两月之后,积劳成疾,卒于城内。羊侃死后,侯景继续猛攻,台城终在次年三月被其攻破。羊侃文武兼资,谋略过人,忠于梁廷,是萧梁一位难得的名将。
  ①   《梁书》卷 39 《羊侃传》。
  (二)北朝著名军事人物
  1。雄才大略的魏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公元408年~公元452年),鲜卑拓跋族人,北魏皇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即位。拓跋焘即位时,北魏王朝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势力已有很大的发展,但北方仍未统一。当时,北方与北魏对立并存的有大夏、北凉、北燕、柔然等多股势力,南方则有刘宋与之对峙,形势是严峻的。拓跋焘即位后,志在统一天下,定下了先北后南、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针。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拓跋焘不顾大臣长孙嵩等人的一再阻挠,毅然采纳汉人大臣崔浩的意见,亲率大军进攻大夏,后因大夏都城统万城坚难下,掳其人口、牲畜而还。次年,拓跋焘再率大军攻夏。鉴于统万城坚难攻,拓跋焘采用调虎离山之计,亲率轻骑诱敌,然后经过激战大破夏军,攻克统万,基本平定大夏。神麔二年(公元429年),拓跋焘再次力排众议,采用崔浩提出的以轻骑奔袭柔然的战略方案,率大军进攻柔然。当年五月,拓跋焘军至漠南,舍弃辎重,亲率骑兵渡大漠突袭柔然。柔然为游牧民族,本以行动快速飘忽著称,但因魏军的突然袭击,竟然未及抵抗和转移,被魏军消灭殆尽,仅其可汗率族党逃掉。拔跋焘经此次战役,基本解除了柔然的威胁。随后,拓跋焘又进兵消灭力量较弱的北燕。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谋划进攻北方仅剩的北凉,时大臣李顺因受北凉贿赂,与弘农王奚斤等30余人以凉州没有水草为由反对进兵。拓跋焘再次摈弃这些人意见不用,听从崔浩的意见,进军一举灭掉北凉。至此,拓跋焘凭借他的雄才大略,紧紧依靠汉人崔浩,统一了北方,奠定了北魏后来近百年的基业,使北魏成为与南朝刘宋南北对峙的北方唯一强国。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在刘宋大举北伐之时,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先是收兵固守,然后大举反攻,从黄河南岸一直打到长江北岸,取得大胜。正平二年(公元452年),拓跋焘被宦官宗爱谋杀,死于北魏统治阶级的内部争斗之中。拓跋焘一生东征西讨,奠定了北魏统治北方的格局,是北魏杰出的军事家。
  2。军事谋略家崔浩崔浩(公元381年~公元450年),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
  人。崔浩出身于北方著名大族,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3朝。明元帝时,崔浩任博士祭酒,始参军国大事。由于屡设奇谋,他深得明元帝信任,被任为相州刺史、加左光禄大夫,为军中谋主。太武帝即位,崔浩被任为太常卿,参决军国大计。自此以后,崔浩独居辅弼之重,帮助太武帝运筹帷幄,设划良谋,在北魏统一北方的大业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太武帝进攻大夏时,群臣皆以为难,唯独崔浩力主进兵,亲随太武帝远征并取得成功。
  后北魏进攻柔然时,朝臣又都认为不可轻动,崔浩则坚持立即进兵,并提出了以骑兵奔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具体战略方针。针对朝臣以南朝刘宋会乘虚来攻为由阻挠进攻柔然的议论,崔浩正确分析了南北形势,认为刘宋不会来攻,力劝太武帝讨伐柔然,后来事情一如崔浩所料。神麔三年(公元430年),太武帝谋划消灭大夏残余势力。北魏群臣认为南朝刘宋军正在黄河一线,如乘虚来攻,北魏将会失去东部地区。太武帝犹豫不决,问计于崔浩。崔浩根据刘宋军队的态势,认为其 东西列兵,径二千里,一处不过数千,形分势弱。以此观之,……止望固河自守,免死为幸,无北渡意 ①。太武帝采纳崔浩建议,立即进兵,彻底消灭大夏残余势力。事后,太武帝称赞崔浩说: 才略之美,当今无比。朕行止必问,成败决焉,答合符契。 ②迁升他为司徒。太武帝讨伐北凉时,大臣李顺、奚斤等人以凉州没有水草为由阻挠。崔浩凭借他丰富的学识,引经据实予以驳斥。太武帝遂立即进兵,一举灭凉。而凉州也正如崔浩所说: 多饶水草。 ③崔浩既具军事谋略,又富学识,因而太武帝命他率大臣高允等人修撰记载北魏历史的《国史》。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崔浩以修《国史》 尽述国事,备而不典 ④,暴露拓跋部前期 国恶 的罪名被杀。崔浩 纤■洁白,如美妇人 ⑤,但他富于谋略,屡建奇勋。太武帝曾当众夸赞崔浩说: 此人■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刀,其胸中所怀,乃踰于甲兵。朕始时虽有征讨之意,而虑不自决,前后克捷,皆此人导吾令至此也。 ⑥确实,没有崔浩的运筹帷幄,屡设奇谋,北魏的统一北方便不会如此顺利地实现。
  3。开创东魏基业的高欢高欢(公元496年~公元547年),渤海郿县(今河北景县南)人,世居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固阳西南),遂成为一个鲜卑化的汉人。魏末六镇起义时,高欢曾参加义军,后投奔契胡酋长尔朱荣,因战功升至晋州刺史。魏末人民起义失败后,魏孝庄帝杀掉专檀朝政的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等人随之杀掉孝庄帝,继续执掌朝政。魏建明元年(公元530年),高欢骗得尔朱兆信任,率领10万六镇兵民至山东(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地区)开创自己的事业。高欢到山东后,首先取得当地大族高乾等人支持,并设计使六镇兵民怨恨尔朱氏而拥戴自己,然后与尔朱氏公开决裂。普泰元年(公元531年),高欢在广阿(今河北隆尧东)巧设反间计,使尔朱氏内部不和,以寡击众,大破尔朱兆军。次年,高欢又在韩陵(今河南安阳东北17里)以弱胜强,以不足3万的军队大破号称20万之众的尔朱氏联军,打垮了左右当时北魏政局的尔朱氏势力。广阿、韩陵大捷之后,高欢乘胜进军,肃清了尔朱氏势力。永熙三年(公元534年),高欢拥立北魏孝静帝元善见割据北方东部地区,以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为都,自己任大丞相控制朝政,开创了东魏北齐的基业。高欢在魏末尔朱氏专权的形势下,以10万六镇兵民起家,经过艰苦奋战,最终消灭势力浩大的尔朱氏集团,表现了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高欢执东魏朝政之后,几次率大军进攻割据关陇地区的西魏,准备统一北方,但由于西魏执政者宇文泰是一个更为出色的军事统帅,而且东魏实际没有消灭西魏的实力,因而双方多次交锋互有胜负,基本打成平手。武定四年(公元456年),高欢亲率大军进攻西魏玉璧(今山西稷山西南)。但由于西魏名将韦孝宽的坚守,东魏军猛攻50余日城不能克。高欢于征途之中患病,被迫还师,次年死去。高欢虽屡伐西魏无功,但从其起事及一生军事生涯看,他应是当时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①   《魏书》卷 35 《崔浩传》。
  ②   《魏书》卷 35 《崔浩传》。
  ③   《魏书》卷 35 《崔浩传》。
  ④   《魏书》卷 35 《崔浩传》。
  ⑤   《魏书》卷 35 《崔浩传》。
  ⑥   《魏书》卷 35 《崔浩传》。
  4。开建西魏和创建府兵制的宇文泰宇文泰(公元507年~公元556年),字黑獭,北魏武川镇(今内蒙武川西南)鲜卑族人。北魏末年,宇文泰曾随其父宇文肱参加人民起义军,后归降尔朱荣。永安三年(公元530年),宇文泰随尔朱荣部将贺拔岳至关中进攻关陇起义军。贺拨岳死后,宇文泰代领其众,后遂以这支军队割据关陇地区。永熙三年(公元533年),魏孝武帝西奔关中,宇文泰奉迎他迁都长安,建立西魏,自己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执掌朝政。西魏建立后,与东魏东西对峙,二者之间进行了长达10年的兼并战争。东魏地大物博、军事力量雄厚,执政者高欢意欲吞并西魏,屡向西魏发动进攻。宇文泰以不足10万人的军队与东魏20万左右的军事力量抗衡,他利用东魏军骄傲轻敌的弱点,屡施巧计攻其不备,先后取得小关、沙苑等战役的胜利,歼灭东魏大量精锐部队。由于西魏兵力寡弱,宇文泰征召汉人为兵,由当地大族人物统领。为协调胡汉关系、密切主将与士兵的联系,提高士兵身份以加强战斗力,宇文泰于大统十年(公元550年)实行府兵制。府兵制采取拓跋部早期部落兵的形式, 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①即统兵官不论汉人还是其他族人,一律赐以鲜卑旧姓,其所统兵亦从主帅改姓。府兵的建制依照拓跋部早期八部之制设八柱国大将军,宇文泰为八柱国之一,总领府兵,实力府兵统帅。另一柱国元欣仅挂虚名,实际统兵官为六柱国。六柱国之下设各种名号将军分统部众,总兵力近5万人。宇文泰创建的府兵制改变了北魏后期以降士兵地位低贱的状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后北周武帝在此基础上扩大府兵建制,使之成为北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的军事基础。而府兵这种形式,更直接为后来的隋唐所继承。宇文泰在执西魏朝政期间,还曾实行改革官制,颁行均田制等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的措施。因而这一时期的西魏,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蒸蒸日上,为后来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宇文泰于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病卒,年52岁。宇文泰一生在政治、军事上多所建树,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5。再现北方统一的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公元543年~公元578年),鲜卑族人,北周皇帝,保定元年(公元561年)至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在位。宇文邕即位时,朝政及府兵大权掌握在权臣宇文护手中。建德元年(公元572年),宇文邕杀宇文护,将府兵大权收归自己,随后对府兵进行改革,建德二年,周武帝 大选诸军将帅 ①,整顿府兵指挥系统。次年,他又改府兵军士称呼为 侍官 ,使府兵在名称上也直接隶属于皇帝。与此同时,宇文邕一方面加强府兵的军事训练,常亲自集合诸军将帅讲武, 试以军旅之法 ②。另一方面,他开始 募百姓充兵 ③,加强府兵实力。此后,府兵数量急剧增长,至灭北齐时,北周已有府兵近20万人。而由于宇文邕重视府兵的训练,其战斗力也大大提高。
  宇文邕志在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为了对北齐形成夹攻之势,他采取北连突厥、南和陈朝的战略,约其连兵伐齐。建德三年,陈出兵攻占北齐淮南之地,北周灭齐的时机逐渐成熟。建德四年七月,宇文邕亲率18万大军伐齐,以北齐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为进攻目标。北周军队攻入齐境后,进展顺利,连下齐城30余座,但因洛阳金墉(洛阳西北角之小城)城坚难攻,未能攻克。
  九月,北齐右丞高阿那肱率大军来救洛阳,宇文邕当时又正好生病,遂命北周军尽弃所下之城,主动撤军。宇文邕第一次伐齐虽无功而返,但却尽知北齐虚实,更加坚定灭齐信心。建德五年,宇文邕再次出兵伐齐。这次进军,宇文邕改以北齐重镇平阳(今山西临汾)为进攻目标。他的战略设想是:攻击平阳,扼其咽喉,齐军必来援救,这时集大军一举消灭来援的敌之主力,然后乘胜东进,直指北齐京师邺城。当年十月,宇文邕亲率大军攻入齐境,十月二十七日即克平阳。北齐后主所率10万救援大军随之赶至平阳。宇文邕见齐军士气正盛,决定采取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的战术,留大将梁士彦镇守平阳,自率主力暂时西撤。十二月,宇文邕乘齐军屡攻平阳不下,士气渐衰之时,率军东进,在平阳城南大破齐军,取得灭齐的关键性胜利。随后,宇文邕挥军直进,于次年正月攻占邺城。齐后主逃至青州被周军俘虏,北齐灭亡。自此,广大北方地区被宇文邕统一。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宇文邕因病去世,年36岁。宇文邕改革府兵,亲手消灭实力强于北周的北齐,统一北方,是当时最为出色的军事家之一。
  ①   《北史》卷 9《周本纪上》。
  ①   《周书》卷 5《武帝纪上》。
  ②   《周书》卷 5《武帝纪上》。
  ③   《隋书》卷 24 《食货志》。
  十三、结语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动荡、众多民族互相争斗而至融合的时期,因而它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频繁、军事内容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各代沿革嬗变的军事制度;惊心动魄的疆场交锋;各具特色的战争形式;变幻莫测的战争结局及其内在原因;穷极变化的兵略谋略——主帅的运筹帷幄、谋臣智士的制敌于先;勇士良将的骁勇善战、果敢明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长长的绚丽多彩的军事画卷,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足资取用的军事文化宝库。
  向读者介绍古代精彩的军事画卷,发掘和继承珍贵的军事文化遗产以为今用,是当代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也就是本书的撰写目的。本书以重点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军事制度、重要战争及重要军事人物为主,有关这三方面的主要内容,大体都包括在内了。至于未单列章节叙述的当时丰富多彩的兵略谋略及其他军事方面的内容,则尽可能在相关的战争、人物章节中多作些介绍。然而由于本书体例及字数的限制,更由于作者才质学识的不足,有关内容的选择取舍未必完全恰当,相应的叙述也可能有许多错谬之处,作者在此衷心地希望读者给予指正,以便将来有机会时加以修改。



 

资料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