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张世杰①





  提兵抗元,入卫临安

  张世杰(?—1279),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名将。

  张世杰出身行伍,早年曾在北方金将张柔部下当兵,驻防杞县(今属河南),后来张柔降蒙古,他便逃奔南宋。宋将吕文德任命他为军中小校,后屡立战功,渐升至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

  开庆元年(1259)九月,忽必烈率领蒙古军自阳逻堡(今湖北黄冈境)

  渡江,进围南宋重镇鄂州(今武汉市武昌),战争十分激烈。由于宋将高达率军奋勇抗击,张世杰救援得力,蒙古军久攻未下。此时北方蒙古大汗虚位,忽必烈匆忙北返,遂解鄂州之围,张世杰因功迁转十官。

  咸淳四年(1268),忽必烈接受降蒙宋将刘整“先攻襄阳”建议,命蒙古军主将阿术围攻襄、樊。阿术亲率蒙古军主力自白河猛攻襄阳,并修筑鹿门、新城等堡,以控制汉水通道。襄阳守将请朝廷派兵增援,时任京湖都统制的张世杰领兵前往,与蒙古军在赤滩浦(今湖北襄樊东南)展开激战,后被蒙古军击败。襄、樊被围五六年,外援断绝,咸淳九年(1273)正月,樊城首先被攻破。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向元军投降。

  咸淳十年(1274)九月,以左丞相伯颜为首的元军主力20 万自襄阳南下,张世杰驻守郢州(今湖北钟祥),由于设防坚固,元军攻城不克,招降未果,于是绕道而走,沿汉水而下,直取鄂州。元军渡江后,鄂州守将向元军投降。① 本节材料主要依据《宋史》卷451《张世杰传》,下引不另作注。

  德祐元年(1275),元军大举进犯,沿长江顺流而下,两岸州县守臣、武将大多丧失斗志,不降则逃,使得伯颜所率领的元军犹如风卷残云,势如破竹,很快逼近临安。这时,临安守卫空虚,辅佐5 岁小皇帝赵顯(宋恭帝)执政的太皇太后谢氏急忙下诏,要求各地起兵“勤王”,然而提兵赶来的只有郢州守将张世杰和赣州知州文天祥两人,朝廷上下感叹不已。

  张世杰经江西等地入卫临安,途中收复饶州(今属江西),立下战功,不但未得到奖赏,反被朝中执掌政事的宰相陈宜中怀疑,说他有降元嫌疑,于是调换了他原来所统率兵马。张世杰到了临安,受命总都督府各军。

  五月,张世杰部下刘师勇收复了被元军占领的常州。接着,张世杰又调兵遣将,四出进攻被元军占领的浙西诸郡县,收复了平江(今江苏苏州)、安吉(今浙江安吉西)、广德(今属安徽)、溧阳(今属江苏)等地,浙右降元的不少地方又反正归宋,一时宋军兵势大振。

  七月间,张世杰与刘师勇、孙虎臣等集结战船万余艘,驻扎在焦山(今镇江),与元军对阵。张世杰命令以十船为一方,没有主帅号令,不得起锚,以示必死决心。元将阿术、张弘范以大船发动火攻,宋军猝不及防,船不能前后移动,士兵与元军展开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许多士兵溺水而死。张世杰失利,引兵暂退耑山,刘师勇退回常州。张世杰要求增兵,南宋朝廷未予理睬。

  十月,元军进迫临安,此时,张世杰为检校少保。他与文天祥商议,各路“勤王军”此时已有三四万人,不如与元军决一死战,万一取胜,就命令尚在淮东抗元的宋军切断元军后路,国事尚有可为。但是,宰相陈宜中正向元军投降求和,对此建议无动于衷。十一月底,元军攻破独松关后,左丞相留梦炎弃官逃跑,陈宜中得到谢后允准,派人到元军求降,但遭到元宰相伯颜断然拒绝。

  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破潭州(今湖南长沙)后,又有十多个郡县相继降元,谢后多次派人与元朝议降仍遭拒绝,南宋形势更加危急。张世杰、文天祥请求三宫(太皇太后、皇太后、少帝)转移海上避难,由他领兵背城一战,又为陈宜中等所反对。不久,陈宜中暗中做了手脚,向元军送去宋朝的传国玉玺和以皇帝赵顯名义写的降表。伯颜看了降表,要陈宜中亲自到元军商议投降事宜,并且捎信说:非宰相不能讲和。陈宜中害怕被杀,趁黑夜逃到温州。张世杰见南宋皇室决意投降,临安难保,于是领兵南下,准备在南方扩大力量,继续抗元。

  德祐二年(1276)三月,伯颜入临安,全太后和小皇帝赵顯被送往大都(今北京),太皇太后谢氏因病暂缓启程,以后也被解往大都,偏安江南150年的南宋至此宣告灭亡。

  志存社稷,力挽残局临安陷落前,益王赵昰(8 岁)、广王赵昺(5 岁),由秀王赵与择等人护送,从临安逃亡婺州(今浙江金华),伯颜进入临安后,派元军追赶,他们又逃到温州。当时南宋一些不甘就范的文臣武将,得知益王、广王抵达温州,都怀着东山再起的心情去投奔。陆秀夫就在这时辗转来到温州。随后,张世杰率领的一支水军也由定海扬帆赶到,陈宜中出逃带来的船队,恰好停泊在温州附近的清澳,于是昔日宋室的这批重臣,又聚在二王的麾下。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大臣立时拥益王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为副元帅,同时发布檄文,诏示各地忠臣义士紧急勤王,光复宋朝。随后元帅府迁往福州。小皇帝赵顯被掳北上后,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人就在德祐二年(1276)五月初一日,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宋端宗),改元景炎,册立杨淑妃为杨太妃,与赵昰一起听政。张、陈、陆三人各委以重职,组成行朝的权力中枢,企图重整旗鼓,继续抗元,中兴朝政。

  十一月,元军自浙江南下,进入福建,张世杰护卫着端宗登舟入海,此后南宋小朝廷一直设在船上,成为海上流亡政权。不久,端宗的船队逃至泉州。泉州招抚使是阿拉伯商人蒲寿庚,他看到宋朝复国无望,心怀异志,请端宗驻跸泉州。张世杰认为这不是长远之计,没有同意。之后,宋军海船不足,张世杰征用了他的大批海船,蒲寿庚大怒,投降元朝。端宗在泉州立不住脚,转移到潮州。不久,又转移到惠州,继续在海上流亡。

  景炎二年(1277),张世杰、文天祥在江西、广东等地连续反攻,各地宋朝故将或义兵纷纷响应,收复不少失地。特别是福建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吊眼、许夫人等率领汉、畲各族人民投入了反元斗争,抗元形势似乎出现了转机。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回光返照。十月,元将唆都增援泉州,正在攻打蒲寿庚的张世杰被迫还师浅湾,元将刘深尾随而来,张世杰迎战失利,护卫端宗逃亡秀山,又转往珠江口外的井澳。在井澳,海上刮起飓风,端宗受惊吓落病。景炎三年(1278)四月,端宗病死在广州碙州。

  四月,张世杰、陆秀夫等又拥立8 岁的广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继续打着宋朝的旗帜。张世杰派兵进攻雷州失利后,觉得碙州不够安全,便把行朝转移到新会县南八十里大海中的厓山。张世杰在岛上修建行宫、军营,储备粮食,制造舟楫,准备继续抵抗。

  元世祖忽必烈派张弘范为都元帅,李恒为副帅,率领水军和骑兵,海陆并进,大举进攻福建、广东,企图最后一举消灭宋军。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兵追至厓山,张世杰决意和元军决一死战。

  厓山决战,覆舟殉难决战之前,张弘范发现元军中有个姓韩的军官是张世杰的外甥,于是连续三次派他去招降,张世杰严词拒绝:“吾知降,生且富贵,但为主死不移耳。”文天祥被俘后,张弘范又请他写信劝降,文天祥毫不犹豫地写出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作为回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看劝降毫无希望,决战已成不可避免。此时有人向张世杰提出:海口之地,至关重要,倘若元军以水师扼守海口,则宋军不能进退。不如派兵防守,若能侥幸取胜,即是国家的福气;不胜,还可撤走。但是张世杰担心,如果大军调动,士卒离散,再也无力抗战,便慷慨地说:“频年航海,何时已乎?今须与决胜负。”不久,张弘范果然派水师占领海口,断绝了宋军打柴取水的生命线。宋军没有淡水,吃了十多天干粮,渴得不得了只好喝海水,呕吐不止,士卒疲乏无力,战斗力锐减。

  二月初六日,元军发起猛攻,宋元两军进行最后决战。张世杰率领苏刘义、方兴等宋军将士,将千余大船,结成一字长阵,以大绳串联,联舟为垒,停泊于海中,四周修起楼棚,像陆地上的城堡一样,又将行宫焚掉,皇帝赵昺也迁到海上。从早晨一开始,双方就短兵相接,展开了肉搏。从晌午到傍晚,海面上怒涛汹涌,炮火轰鸣,虽然宋军顽强抵抗,以死相拼,但终究大势已去,士卒伤亡惨重。张世杰派人去把皇帝接来,纷乱中未能成功。宰相陆秀夫眼看要被元军俘虏,就背起9 岁的小皇帝赵昺跳海自尽,张世杰只好砍断维绳,指挥战船趁着朦胧夜色,保护着杨后突围,撤退到海陵山。张世杰还想奉杨太后求立赵氏之后,但杨太后听说帝昺遇难,也恸哭赴海死。张世杰收太后尸,葬于海滨。四天后,海上刮起飓风,将士劝他登岸避风,张世杰叹息道:“无以为也。”他相信上天有灵,便登上舵楼祈祷说:“我为赵氏矣,亦已至矣。一君亡,复立一君,今又亡。我未死者,庶几敌兵退,别立赵氏以存祀耳。今若此,岂天意耶!”①风浪越来越大,大船倾覆,张世杰这位抗元名将,最终未能实现他收复失地的夙愿,饮恨葬身于平章山下大海之中。

  ① 《续资治通鉴》卷184,至元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