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时,开始官修全国地理志。至元二十三年(1286)命札马鲁丁、陈俨、虞应龙等编纂全国地理志,至元二十八年(1291)完成,共755 卷,名曰《大一统志》,藏之秘府②。元成宗时,因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所以有人倡议增修,后由孛兰肹、岳铉等主持,于大德七年(1303)完成,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简称《元一统志》。全书1300卷,至正六年(1346)在杭州刻板印行。此书体例继承了《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的传统。所引资料,基于各行省撰送图志,大江以南各行省,大多取材于《舆地纪胜》和宋、元旧志;大江以北各行省,大多取材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旧志。
此书规模很大,但由于民族矛盾的影响,流传时间却很短促,明朝官府拒不收管,私家无力保藏,因而很快散失。清代收集残本,只遗留15 卷。1944—1965 年,赵万里以《元史·地理志》为纲,将元刻残帙、瞿本、袁本与其他文献所引文字,汇辑成《元一统志》10 卷,约450000 字。1966 年由中华书局分上、下两册出版③。
朱思本著有《九域志》80 卷,于大德元年(1297)刻印刊行。此书明代以后没有重版,原刻早已残缺难寻,成为稀有珍本。朱思本在自序中说:“自嬴秦破九州为郡县,中古以下,迄而不改..暇日因取郡集,参考异同,分条晰理,一以《禹贡》九州为准的。乃以州县属府,府属都省,以都省分隶焉”①。可见他是把元代的省、府、州、县分隶《禹贡》九州。由于元代官修的《一统志》比《九域志》面世更早,因此,朱思本的这部私人著作在历史上没有发挥多大作用。但他精心绘制的《舆地图》有很高水平,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元代地方志约10 余种,如:至元五年(1268)于钦纂修《齐乘》6 卷;至元二十五年(1288)单庆、徐硕纂修《至元嘉禾志》32 卷;元贞二年(1296)骆天骧纂修《类编长安志》10 卷;大德二年(1298)冯复京、郭荐等纂修《大德昌国州图志》7 卷;大德五年(1301)李京纂修《云南志略》1 卷;延祐七年(1320)袁桷纂修《延祐四明志》20 卷;至顺三年(1332)脱因、俞希鲁纂修《至顺镇江志》21 卷;至正元年(1341)杨譓纂修《昆山郡志》6 卷;至正二年(1342)王元恭纂编《至正四明续志》12 卷;至正二年李好文纂修《长安志图》3 卷;至正四年(1344)张铉纂修《至正金陵新志》15 卷;此外,还有佚名《河南志》4 卷,赡思《东阳续志》,洪焱祖《新安后续志》,以及《岁华纪丽谱》、《吴中旧事》、《平江纪事》等。在这些地方志中,南方占多数,北方占少数。其中尤以《长安志图》和《类编长安志》颇具特色。
《长安志图》与一般地方志的体例不同,它是以地图和图说的形式组成。上卷原有15 幅地图,今存12 幅,无图说。中卷有5 幅地图,外加19 篇图说。下卷有2 幅地图,8 篇图说。图说详略不均,差别很大,字数少的100 多字,多的11000 多字。如《图志杂说》5300 余字,内容涉及龙首山、北斗城、小② 许有壬:《大一统志序》,《至正集》卷三五。
③ 赵万里:《元一统志·前言》,中华书局1966 年版。
① 王成组:《中国地理学史》上册第51 页,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儿原、村名历史、出土文物、樊川、杜陵等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规模、以及古迹之间的关系等。《泾渠图说》11000 多字,讲各渠的开凿历史,灌溉面积,渠道长度,渠道配套工程等,是一部水利工程专著。
骆天骧的《类编长安志》,是记载长安州郡变迁、城郭迁移以及山川名胜沿革、宫室第宅、丘陵冢墓兴废的地方志。此书原刊本无存,北京图书馆藏有明抄残本5 册,缺1—2 卷。卷首目录之前有《安西路州县图》一幅。此书体裁与一般地方志也不同,除历史资料外,又增加了金、元材料。特别是金、元诗文,所载尤多。
《元史·地理志》和《元史·外夷列传》,是元代中国地理和外国地理著作。《地理志》的范围,只是以元政府管辖的各省、府、州、县为限,与前代地理志差别不大。地名沿革追溯到唐代为止。《外夷列传》介绍了高丽、耽罗、日本、安南、缅、占城、暹、爪哇、瑠求、三屿、马八儿等国的地理位置,主要内容则是记载各国与元皇朝交往的情况。《元史·食货志》中有部分经济地理内容,如关于全国的矿产资源及其分布,海运及其航线,河运,对外贸易与主要港口,国内市场等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元史·五行志》有部分气象气候、水文、地震资料,如水灾的日期,霜冻灾害,雪雹灾害,气候异常,山崩地震等。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有较丰富的地理资料。如盐、铁、矾、坑冶、漕运、气象气候、水灾、地震、中国地理、外国地理等。此外,还表述了他本人的一些地理学观点。如关于建都条件问题,马端临不同意过分强调客观地理条件,主张客观地理条件应与国力配合,都城才真正安全。如果国力很弱,即使客观地理条件再好,都城也会受威胁,不安全。在河源问题上,他赞同杜佑、欧阳忞对河出昆仑说的非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