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礼俗


第一节 岁时





  节日风俗

  元旦、立春和上元节清代的岁时节日风俗很多,它反映了清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首先是元旦的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是元旦①,又称元日、新年。新年元旦的庆祝活动一般要持续数日,清人的记载多为“交贺三日”、“三五日乃止”、“自元日至上元无虚日”之类的语言。大致来说,初一至初五是新年元旦的高潮,但是如果加上伴随元旦喜庆的其他活动,一般要到上元灯节为止。为了迎接新年元旦,从腊月二十四日起,家家要打扫房屋,扫舍之后,便贴年画。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叫做除夕,又称“大年三十”。除夕一般要换门神、换桃符,更春联。“桃符以画,春联以书”②,桃符画神荼、郁垒,门神画秦叔宝、尉迟敬德之像,也有画钟馗的。一些地方还有贴彩钱、糊窗花的习俗。清人在十二月二十三(四)日送灶王升天之后,年三十的晚上要迎接灶王返回。不少地方还有在堂中悬挂祖先遗像祭祀的风俗,有的地方还要拜天地。除夕合家团聚,还有吃团年饭、喝分岁酒,并且多做些饭,往往够吃几天,清人叫做“宿岁饭”或“隔年陈”。卑幼以次拜其尊长,叫做“辞年”或“辞岁”,小孩都可以得到长辈送给的“压岁钱”。辞年之后,有的地方便睡觉休息了。有的地方还要“守岁”,不愿让这一年空空过去,人们在院里或门外点燃榾柮、柴草,还有焚苍术辟瘟丹的,或燃爆竹辟邪,或听静卜来岁吉凶,“家人围炉团坐,小儿嬉戏,通明不眠,谓之守岁”①。

  元旦是从夜里子时算起的,元旦的首要事项是祀神祭祖、拜尊长。在守岁的人家,子时一到,便已开始,没有守岁的,大多是五更起来,史书记载常用“五更”、“鸡鸣”、“味爽”、“夙兴”等词汇。清人整肃新衣、陈牲设醴,放果品面食、燃烛烧香、焚楮、放爆竹,一些地区还在院中燃柏柴、煤火,叫做“旺火”。做好上述准备工作,便拜天地祖宗,接着卑幼向尊长磕头,“家众以次拜跪称寿”②。然后人们吃煮饽饽(清人又叫馄饨,即水饺),天亮以后,邻族戚友交相拜贺,开始了热闹的拜年,清人将此又叫做“贺岁”、“贺年”、“贺元旦”等。贺岁的方式有亲去和投帖两种方式,各地使用的含义有些差别,一般是“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③。大年初一有很多忌讳:“元旦,为岁朝,比户悬神轴于堂中,陈设几案,具香烛,以祈一岁之安,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实粪,讳啜粥及汤茶淘饭。天明未起,戒促唤男子,出门必迎喜神方位而行”。①拜年一般要持续三、五日,期间一般市不列肆三天。亲朋拜年,要留下喝春酒,元旦期间,人们还盛行互相请客吃饭,称为年节酒。

  ① 本文引用日期,皆为农历。

  ② 李光庭:《乡言解颐》第65 页,中华书局1982 年版。

  ① 顾禄:《清嘉录》卷12《守岁》。

  ② 雍正《朔州志》卷3《方舆·风俗》。

  ③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第45 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① 顾禄:《清嘉录》卷1《岁朝》。

  初三,清人有些单独的风俗习惯。甘肃静宁州“撤祖先奠,夜焚楮门外,酹酒,名曰送家亲”②。湖北宜昌府“燃烛于大门外,将檐端所挂松枝合楮焚之,谓之烧门神纸”③。广东琼山县“书帖钉赤口,谓之禁口”④。

  初五,清人多称破五。北方有关于“五穷”的风俗,陕西府谷县“夙兴扫室中尘垢于筐,作纸妇人一个,负以米面,纸裹送至门外,焚香放花爆而还,谓之送五穷,榆林人是日饱食,谓之填五穷”⑤。甘肃静宁州“五日除舍,谓之扫五穷”⑥。江南则有接路头神的风俗,苏州府“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⑦。

  初六日,也有些特殊的风俗。山西保德州“六日爆豆撒出逐蝇”⑧,陕西府谷县“六日夙兴,炒黑豆撒于屋角,谓之爆六甲”⑨。这是防治虫害的措施。清人称初七为人日。这天的风俗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河南新察县“妇女剪彩为燕,或帖或插戴”⑩。陕西延安府“用糠着地上,以艾炷灸之,名救人疾,俗以疾切声相近也”①。安徽桐城县“亦各祀其先,妇女迎紫姑,置米与花于妇女旧鞋中,以嫁鼠,置盐于火笼中作响,谓之炒杂虫”②。江西瑞州府“各以辛菜治羹,曰七宝羹,自此男女各勤其职,谚云‘吃了七宝羹,各人做零星’。”③湖北德安府还“以是日阴晴占人休咎”④。福建省永福县“街市张灯鼓吹,扮台阁为乐”⑤。

  初八为祭星神的日子。传说这天诸星下界,人们要燃灯祀星,也叫做“顺星”。正月初八也叫做谷日,一些地区以星象、阴晴占水旱、丰歉。

  初九为天日。这天是玉皇的诞辰,各道观设醮,赐福解厄,以祝平安。

  初九日还禁屠宰,初九也叫做“上九”。

  初十是地日,陕西省有一特殊风俗,如府谷县“十日名鼠嫁日,是夜家人灭烛早寝,恐惊之,致害百谷,齧衣裳”⑥。

  总之,元旦风俗丰富多采,是大型的综合性节日。

  立春这个节气,也是一个节日,节令无定期,在正月者居多。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已有详细记载。在清代,“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⑦。立春是地方政府为主进行的节日。

  ② 王烜:乾隆《静宁州志》卷3《风俗》。

  ③ 聂光銮:同治《宜昌府志》卷11《风土志·风俗》。

  ④ 李文恒:咸丰《琼山县志》卷11《舆地四·节序》。

  ⑤ 郑居中:乾隆《府谷县志》卷4《风俗·岁时》。

  ⑥ 聂光銮:同治《宜昌府志》卷11《风土志·风俗》。

  ⑦ 顾禄:《清嘉录》卷1《接路头》。

  ⑧ 王克昌:康熙《保德州志》卷3《岁时》。

  ⑨ 郑居中:乾隆《府谷县志》卷4《风俗·岁时》。

  ⑩ 莫玺章:乾隆《新蔡县志》卷4《乡俗》。

  ① 洪惠:嘉庆《延安府志》卷39《岁时》。

  ② 廖大闻: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3《学校志·附风俗》。

  ③ 黄廷金:同治《瑞州府志》卷2《地理·风俗》。

  ④ 赛音布:光绪《德安府志》卷3《地理下·风俗》。

  ⑤ 陈猋:乾隆《永福县志》卷1《舆地·风俗》。

  ⑥ 郑居中:乾隆《府谷县志》卷4《风俗·岁时》。

  ⑦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第8 页,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立春的前一天要迎春,通常是地方官率乡民在城外东郊迎春①,不过迎春的仪仗和内容各地略有差别。在河南新蔡县“伶人为甲仗鬼神之状,震金鼓跳叫县堂,遍及大夫家,逐疫颂喜,其市井小民,妆扮士农工商,随官师士大夫出郊迎春,四远男妇偕出郊境,看土牛与芒神物色”②。总的来看是由贱民扮演杂剧,社伙出郊迎春,迎春是要“看土牛与芒神物色”,进行验占。验占的目的有如下几种:占水旱、寒燠等气候,占闲忙,求吉祥。

  立春日,地方官要进行鞭春礼,也叫做“打春”。《靖嘉录》记载:“太守鞭牛碎之,谓之打春”。立春日清人还要吃春盘、春饼、罗卜,叫做“咬春”,主要在北方流行。有的地方还有“送春”的风俗,如安徽太平府,“所在官司鞭春牛如制,如其色,制小土牛,颁缙绅家,谓之送春”③。清人认为这是古颁春之意。“拜春”(即贺春)也是立春节的风俗。如苏州“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④。

  迎春与立春的内容,有的地区分得清楚,有的地区则不甚清楚,一些地区甚至合为一天。

  由上可知,立春节是以农事为主,兼有娱乐、饮食、交际、信仰等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节日。

  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又叫元宵节、灯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上元节往往要持续数天,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从十四日到十六日,欢庆三天,南方的时间要长些,一般是四五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当然也有些贫瘠地区,只是一两天。

  清代的上元节注重张灯。通常在十三、十四日要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十七日落灯。到了灯节,各处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湖南长沙府“元宵剪纸为灯,或悬之庭户,或列之街衢,或携以行,至有龙灯、鳌山踏球者,城市彻夜游观,好事者放花炮起火”①。诸灯中以鳌山规模最大,也较为普遍。清人灯节中,还喜作“黄河九曲”,如山西定襄县“上元街巷悬灯火通宵,社火或搭灯市,屈曲盘拖,鼓乐导行,士女杂遝,俗为黄河九曲”②。上元节还有猜灯迷的习俗,迷底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猜中者,以纸墨、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

  上元佳节也是亲朋宴饮的好时机。人们的主要食品是元宵,清人又叫做汤圆、面圆、粉团等。南方多用糯米做成。一些地区还有互送元宵的习惯。考察大量清人方志以后,似可得出这样的看法:清代的上元节不是以吃元宵为主,而是以看灯、观戏等娱乐为主,因此,多数记载把后一项称为“闹元宵”。

  上元节必有民间的社会团体组织文化娱乐活动——社火(也叫社伙),社火的内容多是杂戏,主要有竹马、旱船、龙灯舞、舞狮等内容,人们扮演戏剧故事、民间传说中的人物,还往往踩着“高跷”,清人常称之为演杂剧、① 关于春牛、芒种的制作以及地方官迎春礼仪,请参阅王道瑞:《“春牛芒神图”及古代迎春活动》,载《历史档案》1986 年第2 期。

  ② 莫玺章:乾隆《新蔡县志》卷4《乡俗》。

  ③ 黄桎:康熙《太平府志》卷5《地理志·风俗》。

  ④ 顾禄:《清嘉录》卷1《拜春》。

  ① 吕肃高:乾隆《长沙府志》卷14《风俗》。

  ② 王会隆:雍正《定襄县志》卷1《地理志·风俗》。

  故事。

  荡秋千也是一些地区上元节娱乐的内容之一。

  上元节还有“走百病”的风俗。据《帝京岁时纪胜》记载:“元夕妇女群游,祈免灾咎。前一人持香辟人,曰走百病。凡有桥处,三五相率以过,谓之度厄,俗传曰走桥。又竟往正阳门中洞摸门钉,谶宜男也。”走百病的风俗较为流行,但各地还有不少差别。首先是名称,又叫散百病、游百病、遣百病、除百病等;其次为日期,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日,但大部分地区是在正月十六日傍晚以后;再有地点,或登高走桥、或赴庙行香、或郊游为乐,不一而足;最后是参加者也不同,京师等地“妇女出游”,绝大部分地区为“士女出游”,“男女结伴”,而河南偃师更饶有趣味,竟是“男结伴遍游寺庙街巷曰游百病,女执五色彩线用艾灸松柏,曰灸百病”①。验卜也是上元节的习俗。主要内容是问紫姑神,湖北省还有“赶毛狗”的风俗。荆州府“元夜迎紫姑卜问丰歉,各乡村燃炬火,以照田间,声彻远近,谓之赶毛狗”②。有的地方有听声验占的习惯,如安徽泾县“十六日听灶求兆,以卜休咎”③。上元节人们也没有忘记祀神祭先。河南泌阳县“祀祖祭先,常供以外,复设汤圆、水茶枣卷、面灯”④。山西保德州“元宵拜扫先茔”⑤。

  上元节还有迎神赛会的习俗。如福建龙岩州“祈禳会首以神田所入为会,作戏队,导引城隍神,遍历境内,以祈神炾”⑥。

  综上所述,清代的上元节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节日。有观赏花灯、举行社火、祀神祭祖、卜问咎休、登高走桥、祈免灾咎、亲朋欢聚、盛吃元宵、迎神赛会、秋千为戏等众多的内容,集中了祭祀、庆贺、社交、娱乐诸种成分。

  清明与端午清代的清明节是一个较大的节日,全国普遍举行,而寒食节约在清明前一天,只在个别地区单独举行,有些地区将某与清明节合而为一了。

  两个节日有何区别呢?相传寒食节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事,该日要禁火冷食,祭扫坟墓(野祭),添土挂纸钱;清明节折柳枝插头,或玩秋千。寒食是为了纪念,清明是为娱乐。

  当然,在清明节与寒食节合二为一或只有清明节的地区,就看不出此疆彼界了。清明节的主要的内容是扫墓,就是祭祀祖先的坟墓,又叫做墓祭、展墓、拜扫、上坟等。人们为祖先的坟墓除草添土,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或在坟上插一禾棍,上挂纸钱、纸条,带着祭品,焚烧纸钱,举行个祭祀仪式,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如果是新葬者,都在社前祭扫,当时流传着“新坟不过社”的谚语。在聚族而居的地区,祭祀祖先有宗族在祠堂进行的。清明节的第二项重要内容是插柳于门和簪柳于首。当时有谚“清明不戴① 汤毓倬:乾隆《偃师县志》卷5《风俗志》。

  ② 倪文蔚:光绪《荆州府志》卷5《风俗》。

  ③ 李德淦:嘉庆《泾县志》卷1《沿革·风俗》。

  ④ 倪明进:道光《泌阳县志》卷3《风土记》。

  ⑤ 王克昌:康熙《保德州志》卷3《岁时》。

  ⑥ 彭衍堂:道光《龙岩州志》卷7《风俗志》。

  柳,来生变黄狗”。柳的用意为辟邪、明目、延寿命、红颜不老、占水旱等项。折柳比较一致,戴柳有些差异,或男女皆戴、或妇女戴、或儿童戴,所戴柳为柳毛、柳尖、嫩柳、柳叶等。在一些地方柳只插或供于神堂。

  清代以北方为主的地区,还流行踏青、荡秋千,一些地方有放风筝等娱乐性风俗。山东昌邑县“女作秋千戏,士出郊游,谓之踏青”①。这是比较特殊的例子,通常情况下男女都踏青,不过荡秋千确是以妇女为主的。河南《邓州志》认为“树秋千架,妇女竞相推引,开元以来所传半仙戏也”①。至于放风筝,北京“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②。陕西延绥镇“分朋较射,儿童放风筝,两日为止”③,另外还有成年人“较射”的风俗。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天中节,是受人重视的节日。

  一到端午节,家家以蒲艾插户。蒲,是指菖蒲,使用最多的是艾,甘肃很多地方则插柳。湖南长沙除了蒲艾以外,还“门悬葛藤”。很多地区还要贴“门符”,门符五花八门,有桃符、天师符、朱符、赤灵符、避兵灵符、符箓、朱书雷箓等等。

  端午节人们还要佩戴些东西,有以下几种:一是佩艾,多是艾虎;二是戴符,有五毒符、寿源道符、神符;三是香囊,有五色香囊、朱砂袋;四是茧虎;此外,还有佩蒜、苍术以及葛蒲的。以上多是妇女、儿童佩戴。儿童还要在手臂上绕五色丝线,以为可以延寿,这种五色缕又叫长寿线、续命缕、长命缕、百命索,个别地方妇女也有系的。

  还有在端午节午时饮雄黄酒和菖蒲酒,用雄黄末或菖蒲屑和酒,常常还要加上朱砂。饮毕,要将酒洒向屋中四壁、角落,以辟虫蛇。很多地区在小孩的面颊耳鼻涂酒,以避毒。

  为避毒、祛病,端午节还有采百药的风俗。甘肃静宁州“采百草造百药”④。湖南醴陵“医家群相采药,相传此日天送灵临门”①。南方采药还要沐浴。四川高县“沿山采药煎水净身,云免疮疥”②。福建汀州“午时采百药煎汤沐浴,云祛百病”③。

  更有兴趣的是不少地区有用装墨蟾蜍涂肿毒的风俗。如河南新蔡县“捉虾蟆衔墨用涂疮肿”④,湖北东湖“捕蟾蜍以墨入腹中,俟乾取出,涂肿毒有验”⑤。

  端午节吃粽子,常称为食角黍。角黍的种类很多,不仅家人吃,还要向亲戚朋友赠送。

  南方还有赛龙舟的风俗。在无水的城里,“城中人缚竹为船,用五色纸① 周来邰:乾隆《昌邑县志》卷2《风俗》。

  ① 姚子琅:乾隆《邓州志》卷2《风俗》。

  ② 《帝京岁时纪胜》第16 页。

  ③ 洪惠:嘉庆《延安府志》卷39《岁时》。

  ④ 王烜:乾隆《静宁州志》卷3《风俗》。

  ① 徐淦:同治《醴陵县志》卷1《舆地·风俗》。

  ② 敖立榜:同治《高县志》卷18《风俗》。

  ③ 乾隆《汀州府志》卷6《风俗》。

  ④ 莫玺章:乾隆《新蔡县志》卷4《乡俗》。

  ⑤ 聂光銮:同治《宜昌府志》卷11《风土志·风俗》。

  糊饰,鸣金鼓,沿街作竞渡状,名曰旱船”⑥。

  端午节还有不少其他风俗。如祭祖先、祀瘟神;弟子拜师,小孩入学;放风筝和射柳。此外云南宣威州“吞黑豆七枚,云可除疾”⑦。安徽桐城县“僧道用五色纸作符,送各檀越家”⑧。端午节的来历至今是众说纷纭的问题,我们在讲人们纪念屈原吃粽子、赛龙舟时,一定不要忽视端午节预防各类疾病瘟疫孳生为灾的风俗。

  乞巧、中元及中秋七月初七的晚上,清代民间有姑娘或童女乞巧的风俗,叫做乞巧节或七夕。用现代的语言,也可称为姑娘节。

  七夕首先陈瓜果、焚香于庭,祭祀牵牛(或称河鼓)、织女(或称天孙)二星乞巧。乞巧用的“巧果”很出名,在苏州“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有以白面和糖,绾作苧结之形,油汆令脆者,呼为苧结,至是,或偕花果,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①。

  祭毕便正式乞巧,其形式多样,各具特色。一般是月下穿针乞巧,常用七孔针、五彩丝线;有用针缕瓜果乞巧者;还有用蜘蛛乞巧的,如江西瑞州府“妇女置蛛妆盒中,观其成网,以验巧拙”②。安徽繁昌县“闺秀设茶果于露台乞巧,夸朝中有蛛丝罗其上者,谓之得巧,略如《荆楚岁时记》”③;豆芽也可用来乞巧,如四川汉州“以绿小豆浸磁器内生芽,长数寸,摘浮水面,视影成花卉形为待巧”④;也有用“丢针”乞巧的,《帝京岁时纪胜》云:“幼女以盂水曝日下,各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以卜女之巧”;山西阳城县“浮藤萝丝于水,名曰乞巧”⑤,安徽有看巧云的风俗,太平府“俟云雾乞巧”⑥。乞巧方式杂然纷陈,目不暇接,姑娘们精诚所至,一定会变得更聪明、灵巧的。

  一些地区还流传着望天河以卜米价低昂的风俗。如湖南宁远县“七夕夜望天河为来年米贱之征,十一日至十四日河汉复见,年岁不佳,至十五日后复见,群相乐,杜子美诗云:‘米价问天河’是也”①。

  七夕,有祭祖的习俗。湖北荆州府“俗又于是夕祭祖弥,谓之迓亡阵,享七日,焚楮荐之,曰送亡。新死者,则于是月朔迓祭,于此夕奠送”②。云南、广东等地也有七夕祭祖的风俗。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为人们祭祀祖先、怀念亡灵的日子,或称“鬼节”,有的地方也叫做“七月半”,陕西府谷还⑥ 李文恒:咸丰《琼山县志》卷11《舆地四·节序》。

  ⑦ 刘沛霖:道光《宣威州志》卷2《风俗》。

  ⑧ 廖大闻:道光《桐城续修县志》卷3《学校》。

  ① 《清嘉录》卷7《巧果》。

  ② 黄廷金:同治《瑞州府志》卷2《地理·风俗》。

  ③ 曹德赞:道光《繁昌县志书》卷2《舆地·风俗》。

  ④ 刘长庚:嘉庆《汉州志》卷15《风俗》。

  ⑤ 赖昌期:同治《阳城县志》卷5《风俗》。

  ⑥ 黄桂:康熙《太平府志》卷5《地理志·风俗》。

  ① 徐淦:同治《醴陵县志》卷1《舆地·风俗》。

  ② 倪文蔚:光绪《荆州府志》卷5《风俗》。

  有个别致的名称——麻谷节。

  清代中元节的祭祀活动往往提前三天或数天已开始,常常要在十四日焚冥衣、楮钱寄往阴间,奇怪的是广西新业县却在十六日祀先。

  寺院做盂兰盆会是清代普遍流行的,在北京“庵观寺院,设盂兰会,传为目莲僧救母也。街巷搭苫高台、鬼王棚坐,看演经文,施放焰口,以济孤鬼。锦纸扎糊法船,夫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点燃河灯,谓之慈航普渡”③。

  北方的祭祀,还有用麻谷表示哀思的。河北祁州,“供麻谷祭墓”④。别处则悬麻谷,山西定襄“以麻谷悬各门首,亭午请而祭之”⑤。所以府谷人把中元节叫做麻谷节,原因在于麻谷是祭祀祖先的主要用品。

  山西等地还有做面人的风俗。如阳高县“十五日墓祭,家家送面人”①。阳城县“抟面肖麻谷、人物各形,竟祀田祖,并上塚焚纸祀先”②。注意,这里还有祀田祖的内容,我们在其他地区也看到类似情形。逐蝗也是中元节内容之一。如陕西延长县“中元祭八蜡逐蝗”③。

  祭祀祖先,哀悼亡者,定在七月十五日,清人有解释,在山西武乡“俗传地官赦罪之辰”④。朔州人认为“中元地官校籍之辰”⑤。

  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也有叫做“八月节”和“八月半”的,中秋时分,合家团聚,所以还可称为“团圆节”。

  清代的中秋节普遍有吃月饼和水果的风俗。月饼也叫“团圆饼”,不仅自己吃,亲友之间还要互相赠送。各地都有拜月、赏月的风俗。清人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拜月由女子进行。有的地方是儿童。拜月前,人们以瓜果、月饼供月,进行祭拜。浙江云和县“儿童陈月饼,罗拜于庭,谓之拜月”⑥。拜月毕人们要赏月,在皎洁的月光下,举杯邀明月,吟诗歌唱,品尝各种瓜果、月饼。赏月者喜登高望月,赏月在一些地区叫做玩月、看月华等。

  清人还喜欢以月光卜来岁。有卜来岁元旦的,如山东昌邑县“以月之明暗,卜来岁元旦之晴雨有验”⑦。普遍流行的是卜来岁上元节晴雨的。湖北荆州府“此夜之月,关乎来岁元夕,俗有‘云掩中秋月,雨洒上元灯’之谚”①。清代流行着“摸秋”的风俗。安徽繁昌的中秋夜,“妇女联袂出游,遇菜圃辄窃南瓜为宜男,兆名曰摸秋。亦有中年乏嗣者,亲友于是夕亦取南瓜,用鼓吹爆竹饷之,谓之送子”②。湖南永州送瓜有特色,“人有艰嗣者,戚友③ 《帝京岁时纪胜》第27 页。

  ④ 王楷:乾隆《祁州志》卷1《舆地·风俗》。

  ⑤ 王会隆:雍正《定襄县志》卷1《地理志·风俗》。

  ① 房裔兰:雍正《阳高县志》卷2《风俗》。

  ② 赖昌期:同治《阳城县志》卷5《风俗》。

  ③ 洪惠:嘉庆《延安府志》卷39《岁时》。

  ④ 白鹤: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

  ⑤ 汪圣嗣:雍正《朔州志》卷3《方舆·风俗》。

  ⑥ 伍承吉:同治《云和县志》卷15《风俗》。

  ⑦ 周来邰:乾隆《昌邑县志》卷2《风俗》。

  ① 倪文蔚:光绪《荆州府志》卷5《风俗》。

  ② 曹德赞:道光《繁昌县志》卷2《舆地·风俗》。

  取南瓜。以一父母具存,兄弟众盛之稚子,着衣冠乘马捧瓜,后以一人持枣树枝,挂香数百炷,鼓吹送至其家”③。这里送瓜用一位“小全人”,还要取“早树子”的谐音,可谓用心良苦。

  士人在中秋节有自己的特殊活动,或携带月饼等礼品拜访师长,或祭祀文昌星和魁星。

  寒衣、冬至、腊八与祭灶十月初一是人们为祖先亡灵送寒衣的节日。这时,天气寒冷,人着棉衣,于是,也挂念祖先会在阴间受冻,就用布或纸做成衣服焚化,送给祖先,使他们温暖地渡过严冬。因此这个节日叫做寒衣节或烧衣节。

  届时,清廷“时享宗庙”,颁宪书,乃国之大典。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这里,寒衣是在门外烧的,实际上清代绝大部分地区要诣先茔,焚寒衣于墓前。寒衣节是清代普遍流行的节日,这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清代除个别地方外,一般都不过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寒衣节就显得重要了。寒衣节同清明、中元一样,很多地方有城隍出巡的风俗。

  寒衣节还有其他风俗。有祭祖先、土神的;有祀牛、劳牛的,如贵州普安直隶厅“土人祀牛王,食牛以糍糕,即以其余挂之角上”①。广东佛冈厅“农家以粉糍挂牛角劳牛”②。十一月的节气——冬至在清代被普遍地作为节日。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所以又叫长至。此后,进入“数九”,最为寒冷,可谓“冬至”了。冬至节一般“仪如元旦”,在一些地区又称“亚岁”,它的仪文礼节重于常节,因此清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清皇朝重视冬至节。“长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③。地方上,“官府行朝贺礼毕,群相称贺”④。此节尤为士人所重。冬至日在北半球,越往北越昼短夜长、气候寒冷,冬至节也是北方重于南方。

  清人有冬至节祭祖的风俗,或祀于家,或祭于墓,在聚族而居的地区,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此外,冬至节还要拜孔子、拜老师和尊长。如河南偃师县“士人祭始祖、拜先师、拜先生”⑤。有的地方还为皇帝祝寿,如安徽铜陵“长至日祝圣寿”⑥。

  事实上,清代除士人尤重冬至节外,一般的民人也亲友间互相拜贺,称为拜冬、贺冬。

  冬至开始数九,清代还流行数九歌和消寒图的风俗。对于后者今人略疏,请看《帝京岁时纪胜》的记载:“至日数九,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毕,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

  东南还盛行作节令食品。

  ③ 隆庆:道光《永州府志》卷5《风俗志》。

  ① 王粤麟:光绪《普安直隶厅志》卷4《风俗》。

  ② 龚耿光:咸丰《佛冈厅志》卷3《土俗》。

  ③ 《帝京岁时纪胜》第36 页。

  ④ 聂光銮:同治《宜昌府志》卷11《风土志·乡俗》。

  ⑤ 汤毓倬:乾隆《偃师县志》卷5《风俗志》。

  ⑥ 朱成阿:乾隆《铜陵县志》卷6《风俗》。

  综上所述,清代的冬至,是一个包含祭祀、交际、节气、饮食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节日。

  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上古有腊祭的风俗,佛教传入中国后,传说十二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从宋代开始,佛寺在这天行佛事,做腊八粥,并送予施主的风俗,固有的和外来的风俗掺在一起。

  每到腊八节,人便早起,根据各地的物产和家庭的经济情况,用各种米、豆、果品等物做成腊粥,成为节日的主食,或者还要祭祀或馈赠。《帝京岁时记胜》载:“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象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

  腊八食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风俗。或凿冰祀神、贮窖;或作腊肉、腊醋、腊酒、腊水,如荆州府“是日人家汲水贮盎,谓之腊水,酿秫曰腊酒,盐脯曰腊肉,盖亦周礼之昔酒,大易之腊肉也”①。人们认为腊八节做的食物经久不坏。而且认为把腊八粥“遍置于花木上,次年无虫且茂”②。

  清廷中颇重视浴佛节,实际对腊八节也很重视。如曾为雍正帝藩邸后改为喇嘛庙的雍和宫,在腊八节,宫内要用大锅煮腊八粥供佛,喇嘛僧人诵经,然后把粥分给一些王公大臣品尝。

  腊八节还有些人生仪礼值得注意。如河北祁州“童男髠发,童女黔耳”①。湖北随州“或亦为女郎穿耳问名”②。

  腊八节的日期也有特殊者,河北、山西的一些地区是分初五、初八两部分的,如山西武乡县“初五日以干蔓菁及诸豆合煮,名曰五豆,初八日以后枣果作粥,名曰腊八粥”③。山西解州、泽州腊八节不在初八而在初五。杭州的腊八粥,是在十月八日④。

  总之,清代的腊八节已普遍流行,这是以饮食为主的节日,其他意义不很明显。

  十二月二十三(四)日的晚上,清代民间有祭灶神的风俗,是灶王节。

  该节临近元旦,有的地方又叫“小年”、“小年夜”,“小除”等名称。祭灶神的日子,大致来说,北方多在二十三日,南方多在二十四日。特殊情况也是有的,湖北宜昌府二十二日祀灶,二十三日扫屋,而广东遂溪县则是二十五日送灶。

  清人认为十二月二十三(四)日,灶王爷要升天汇报人间的善恶事,因此人们为他送行,请他吃好的,而为人们隐恶扬善。祭灶时要燃灯,由男子拜祭,口中要说“勿以恶事言上帝”之类的话。但不能保证灶王爷不说坏话,人们便采取一些措施。浙江《云和县志》载:“二十三日夜祀灶,物用粉团糖饼,谓灶神朝天宫言人过失,用糖牙,取胶牙之意”;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这叫“醉司命”,湖南醴陵就有此俗。陕甘地区祀灶还有用雄鸡的风俗,说是送神归天。为灶神饲马,常将草剁碎,和上豆① 倪文蔚:光绪《荆州府志》卷5《风俗》。

  ② 黄卬第:乾隆《成县新志》卷2《风俗》。

  ① 王楷:乾隆《祁州志》卷1《舆地·风俗》。

  ② 文龄:同治《随州志》卷12《风俗》。

  ③ 白鹤: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

  ④ 黄华节:《腊八粥》,载《东方杂志》31 卷1 期。

  子,放在旁边,或者扔在屋顶。

  此外,“赶乱岁”、“口数粥”、“照田蚕”的风俗别具一格。照田蚕就是以光照田间示秋报,《永州府志》载:“村落燃火炬照田亩,烂然遍野,以祀丝谷,谓之照田蚕”。苏州则叫做“照田财”。《永州府志》又载:“煮赤豆作糜,合家同食,虽远出未归者,亦分贮之,小儿与童婢皆与,名曰口数粥”。《清嘉录》认为,这是为了辟瘟气,如果“杂豆渣食之,能免罪过”。“赶乱岁”之俗,山西《武乡县志》说:“武俗娶亲正七二八以至六腊皆论利月,惟自十二月二十四日及除日,阴阳家以为百神登天,时无禁忌,名曰赶乱岁。故一切嫁娶,凡早有妨碍者,至此皆不论利月,亦不另择吉日云”。祭灶也为清廷所重,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皇帝自于宫中祀灶以为常”①。

  除了以上介绍的十二种主要节时节日外,清代还有填仓、龙头、春社、文昌会、花朝、三月“上巳”、浴佛、天贶、重阳等重要岁时节日。

  ① 陈康祺:《郎潜纪闻三笔》第825 页,中华书局1984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