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西医学的传入





  明中叶后已有西医学传入我国。1596年卡内罗接受教皇庇护第五的任命,在澳门设立医院,西医开始进入中国大地。1582年意大利利玛窦来华,1601年到达北京,居10年,也曾与中国医界人士接触。1693年5月,康熙患疟久治不愈,传教士洪若翰用西药金鸡纳治愈,西医药影响扩大。法国罗德先(1645—1715)和樊继训(1664—1703)等相继来华,并以治愈皇室要人疾病而获厚赐和信任。18世纪末,来华传教士医师越来越多,其中皮尔逊、马礼逊、李文斯顿、哥利支、裨治文、伯驾等十分活跃。裨治文与伯驾在广州创办“博济医院”,提出“欲介绍基督教于中国,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医药,欲在中国扩充商品的销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教士”。哥利支更提出《任用医生在中国传教商榷书》①。随着传教士医师的增多,他们利用医药传教,利用传教扩大中国人对西医药的信任,进行办医院、开医校、翻译西医药书籍,成立医会,创办医学期刊,送中国人到国外留学学习医学等。最早翻译西医药书籍并作出贡献者如英国传教士,医生合信氏,编译有《全体新论》(1851年)、《西医略论》(1857年)、《内科新书》、《妇婴新说》(1858年)等;美国教会医生嘉约翰编译有《内科全书》(1883年)、《病症名目》、《西药名目》(1899年)等20余种;在西医期刊方面,如《广州新报》(1806年)、后改名为《西医新报》,还有《博医会报》(1888年)等等,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西医学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被派遣到国外学习西医最早者是黄宽(1828—1878),先后在英、美学习,1855年获得爱丁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857年回国在广济医院从事医疗与教学。此后,到国外学习西医者逐渐增多,西医学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列强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影响的不断增强,开始站稳了脚跟。清末,西医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其若干方面的优越性,已深深获得群众和统治集团内部若干人士的信赖,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①张慰丰:《早期西洋医学传入史略》,载《中华医史杂志》,1981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