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曾国藩


第一节 获取功名,肆力理学





  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1811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南的白杨坪村(今属双峰县)的一个中等地主家庭。祖父曾玉屏,为乡村的土财主。父曾麟书,是个多年不第的老童生,直到43岁才考中秀才。在家庭的严格督促下,曾国藩从小勤奋读书,熟悉了封建礼教纲常等一套儒家伦理道德,成为他以后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道光十年(1830),他20岁时外出求学,先在衡阳唐氏家塾毕业,翌年改进湘乡连滨书院。道光十三年(1833)考中秀才,进入长沙岳麓书院学习。在这里,他系统地接受了封建思想教育和湖南学风的熏陶,对他日后的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曾国藩于道光十四年考中举人。在以后的两三年间,他连续两次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结果都名落孙山。但是这两次北京之行,对促使他努力向学大有帮助。回到湖南家乡后,他闭门在家,发愤攻读,对历史和古文潜心研究,因而较大地提高了学识素养。

  道光十八年(1838)正月,曾国藩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以第38名中试。四月,殿试三甲42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一等三名,以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道光二十年散馆,列二等19名,授翰林院检讨,秩从七品。

  考中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对功名心切的曾国藩是一个很大的激励。早在道光十一年他便改号涤生,要求自己“涤其旧染之污”而新生③。中进士后又“更名国藩”,期望作为国家的屏藩,立功业于乱世。特别是选入翰林院后更是“毅然有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①,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更励志于探求学问。正好这时,湖南善化学者唐鉴由江宁藩司入官太常寺卿,曾国藩便“从讲求为学之方”。唐鉴是个理学家,“专以义理之学相勖”,在唐的带动影响下,曾国藩开始“肆力于朱学”。这时中英鸦片战争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对于这一引起中国“数千年来大变局”的大事,曾国藩是很注意的。他当时对于英国资本主义势力之入侵持憎恶和反对态度,谴责他们“逆性同犬羊,贪求无厌”②。赞扬姚莹、达洪阿率领台湾军民击退侵台英国兵舰,俘获英国士兵多人的正义反抗是“大快人心”的举动③。

  鸦片战争结束后,曾国藩更致力于理学,按照理学家的严格要求进行修身养性。他以倭仁为榜样,“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动,坐作饮食,皆有札记”④,将读书与修身结合起来。他在治理学的同时又治古文辞,追随桐城派学习古文、诗词等。几年以后又对考据之学感兴趣。于是他认为的“自西汉③德菱(龄):《清宫二年记》,《东方杂志》10卷7号。

  ①《曾文正公全集·日记》卷上,第27页下“省克”。

  ②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卷1,第6页。

  ③《曾文正公手书日记》第1册,辛丑(道光二十一年,1841)正月初九日。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6页。

  至于今识字之儒”的“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三途⑤,都已涉身其中,因而为进一步研究学问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⑤《曾文正公手书日记》第1册,辛丑(道光二十一年)七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