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1902年11月14日)
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
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
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吾今且发一问: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答者必曰:以其浅而易
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是固然。
虽然,未足以尽其情也。文之浅而易解者,不必小说;寻常妇孺之函札,官样之文
牍,亦非有艰深难读者存也,顾谁则嗜之?不宁惟是,彼高才赡学之士,能读坟典索邱,
能注虫鱼草木,彼其视渊古之文与平易之文,应无所择,而何以独嗜小说?是第一说有
所未尽也。小说之以赏心乐事为目的者固多,然此等顾不甚为世所重,其最受欢迎者,
则必其可惊可愕可悲可感,读之而生出无量噩梦,抹出无量眼泪者也。夫使以欲乐故而
嗜此也,而何为偏取此反比例之物而自苦也?是第二说有所未尽也。吾冥思之,穷鞠之,
殆有两因:凡人之性,常非能以现境界而自满足者也;而此蠢蠢躯壳,其所能触能受之
境界,又顽狭短局而至有限也;故常欲于其直接以触以受之外,而间接有所触有所受,
所谓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也。此等识想,不独利根众生有之,即钝根众生亦有焉。
而导其根器,使日趋于钝,日趋于利者,其力量无大于小说。小说者,常导人游于他境
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也。此其一。人之恒情,于其所怀抱之想像,所经阅之
境界,往往有行之不知,习矣不察者。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
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欲摹写其情状,而心不能自喻,口不能自宣,
笔不能自传。有人焉,和盘托出,彻底而发露之,则拍案叫绝曰:
善哉善哉!如是如是!所谓“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感人之深,莫此为甚。此其二。此二者实文章之真谛,笔舌之能事。苟能批此窾、
导此窍,则无论为何等之文,皆足以移人。而诸文之中能极其妙而神其技者,莫小说若。
故曰: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也!由前之说,则理想派小说尚焉;由后之说,则写实派小
说尚焉。小说种目虽多,未有能出此两派范围外者也。
抑小说之支配人道也,复有四种力:一曰熏,熏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
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楞伽经》所谓“迷智为识,转识成智”者,皆恃此力。人之读
一小说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飏,而神经为之营注,今日
变一二焉,明日变一二焉,刹那刹那,相断相续,久之而此小说之境界,遂入其灵台而
据之,成为一特别之原质之种子。有此种子故,他日又更有所触所受者,旦旦而熏之,
种子愈盛,而又以之熏他人,故此种子遂可以徧世界。一切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所以成、
所以住,皆此为因缘也。而小说则巍巍焉具此威德以操纵众生者也。二曰浸,熏以空间
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浸也
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人之读一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而终不能释然。
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何也?浸
之力使然也。等是佳作也,而其卷帙愈繁、事实愈多者,则其浸人也亦愈甚!如酒焉:
作十日饮,则作百日醉。我佛从菩提树下起,便说偌大一部《华严》,正以此也。三曰
刺,刺也者,刺激之义也。熏、浸之力,利用渐;刺之力,利用顿。熏、浸之力,在使
感受者不觉;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入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
者也。我本蔼然和也,乃读林冲雪天三限、武松飞云浦厄,何以忽然发指?我本愉然乐
也,乃读晴雯出大观园、黛玉死潇湘馆,何以忽然泪流?我本肃然庄也,乃读实甫之琴
心、酬简,东塘之眠香、访翠,何以忽然情动?若是者,皆所谓刺激也。大抵脑筋愈敏
之人,则其受刺激力也愈速且剧。
而要之必以其书所含刺激力之大小为比例。禅宗之一棒一喝,皆利用此刺激力以度
人者也。此力之为用也,文字不如语言。
然语言力所被,不能广、不能久也,于是不得不乞灵于文字。
在文字中,则文言不如其俗语,庄论不如其寓言,故具此力最大者,非小说末由!
四曰提,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入;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实佛法之最上乘也。
凡读小说者,必常若自化其身焉——入于书中,而为其书之主人翁。
读《野叟曝言》者,必自拟文素臣;读《石头记》者,必自拟贾宝玉;读《花月痕》
者,必自拟韩荷生若韦痴珠;读梁山泊者,必自拟黑旋风若花和尚;虽读者自辩其无是
心焉,吾不信也。夫既化其身以入书中矣,则当其读此书时,此身已非我有,截然去此
界以入于彼界,所谓华严楼阁,帝网重重,一毛孔中万亿莲花,一弹指顷百千浩劫,文
字移人,至此而极!然则吾书中主人翁而华盛顿,则读者将化身为华盛顿;主人翁而拿
破仑,则读者将化身为拿破仑;主人翁而释迦、孔子,则读者将化身为释迦、孔子,有
断然也。度世之不二法门,岂有过此?此四力者,可以卢牟一世,亭毒群伦,教主之所
以能立教门,政治家所以能组织政党,莫不赖是。文家能得其一,则为文豪;能兼其四,
则为文圣。有此四力而用之于善,则可以福亿兆人;有此四力而用之于恶,则可以毒万
千载。而此四力所最易寄者惟小说。可爱哉小说!可畏哉小说!
小说之为体,其易人人也既如彼,其为用之易感人也又如此,故人类之普通性,嗜
他文不如其嗜小说,此殆心理学自然之作用,非人力之所得而易也。此又天下万国凡有
血气者莫不皆然,非直吾赤县神州之民也。夫既已嗜之矣,且遍嗜之矣,则小说之在一
群也,既已如空气如菽粟,欲避不得避,欲屏不得屏,而日日相与呼吸之餐嚼之矣。于
此其空气而苟含有秽质也,其菽粟而苟含有毒性也,则其人之食息于此间者,必憔悴,
必萎病,必惨死,必堕落,此不待蓍龟而决也。于此而不洁净其空气,不别择其菽粟,
则虽日饵以参苓,日施以刀圭,而此群中人之老、病、死、苦,终不可得救。知此义,
则吾中国群治腐败之总根原,可以识矣。吾中国人状元宰相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
吾中国人佳人才子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吾中国人江湖盗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
也;吾中国人妖巫狐鬼之思想何自来乎?小说也。若是者,岂尝有人焉,提其耳而诲之,
传诸钵而授之也?而下自屠爨贩卒妪娃童稚,上至大人先生高才硕学,凡此诸思想必居
一于是。莫或使之,若或使之。盖百数十种小说之力直接间接以毒人,如此其甚也。即
有不好读小说者,而此等小说,既已渐溃社会,成为风气;其未出胎也,固已承此遗传
焉;其既入世也,又复受此感染焉。虽有贤智,亦不以自拔,故谓之间接。今我国民,
惑堪舆,惑相命,惑卜筮,惑祈禳,因风水而阻止铁路,阻止开矿,争坟墓而阖族械斗,
杀人如草,因迎神赛会而岁耗百万金钱,废时生事,消耗国力者,曰惟小说之故。今我
国民慕科第若膻,趋爵禄若骛,奴颜婢膝,寡廉鲜耻,惟思以十年萤雪,暮夜苞苴,易
其归骄妻妾、武断乡曲一日之快,遂至名节大防扫地以尽者,曰惟小说之故。
今我国民轻弃信义,权谋诡诈,云翻雨覆,苛刻凉薄,驯至尽人皆机心,举国皆荆
棘者,曰惟小说之故。今我国民轻薄无行,沈溺声色,绻恋床第,缠绵歌泣于春花秋月,
销磨其少壮活泼之气;青年子弟,自十五岁至三十岁,惟以多情、多感、多愁、多病为
一大事业,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甚者为伤风败俗之行,毒遍社会,曰惟小说之故。今
我国民绿林豪杰,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园之拜,处处为梁山之盟,所谓“大碗酒,大块
肉,分秤称金银,论套穿衣服”等思想,充塞于下等社会之脑中,遂成为哥老、大刀等
会,卒至有如义和拳者起,沦陷京国,启召外戎,曰惟小说之故。呜呼!小说之陷溺人
群,乃至如是!乃至如是!大圣鸿哲数万言谆诲之而不足者,华士坊贾一二书败坏之而
有馀!斯事既愈为大雅君子所不屑道,则愈不得不专归于华士坊贾之手。而其性质,其
位置,又如空气然,如菽粟然,为一社会中不可得避、不可得屏之物,于是华士坊贾,
遂至握一国之主权而操纵之矣。
呜呼!使长此而终古也,则吾国前途,尚可问耶?尚可问耶?
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