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
七 上杀场 一个警察说:“待会儿就知道了。”拉着他就走,他只好一条腿跳着跟上。好在看守所高大堂不远,就在衙门里的右边,一出看守所,不多远就是大堂。 今日大堂上,和往日的气氛有点不一样,站了十几个穿着黑制服、打着白绑腿的警察,有的还背着洋枪。公案后边坐着的是一脸杀气的县长,身上十字披着两条红布。公案前还跪着一个人,也是五花大绑着,看不见眉眼,只能看到他剃得光光的一颗大脑袋。袁九斤被押到大堂下,县长立即厉声喊道:“跪下!”他身旁站着的岑承审,指了指袁九斤的腿,低声说了几句,大概是说腿断了,不能跪。县长也再没理这个茬,然后他就展开一张很大的布告念了起来。大意是说那个犯人是大烟贩子,罪行累累,国法难容。最后几句是:“验明正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以戒效尤。”念完,提起红笔在末尾勾了一笔,接着又在两个像“令箭”一样的亡命旗上点了一点。立时警察们就忙乱起来,有的拿上布告、浆糊走了,有的拿起亡命旗,往犯人背后插,袁九斤背后也插了一支。袁九斤本来还不知道这是怎回事,这一插,他清楚了。他没见过杀人,可听“十二红”说过;旧戏上处决罪犯的情形,这不就是“推出辕门问斩”吗?他不由得大叫起来:“大老爷冤枉!”押他的那两个警察悄悄拉了拉绳头,他脖子里的那个绳套立刻勒紧,把脸都憋红了。这时只见县长猛然一下把那支红笔甩到大堂前,这好像是一个信号,警察们看到这一信号,立时就把他们架起来,推推拥拥往衙门外走。 衙门外早已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大照壁前停着两辆拉犯人的差车,赶车的垂头丧气地靠在车辕旁,这地方把这种差事叫做支“红差”,谁家的大车也不愿意干这种倒霉事。不仅是白效劳,未了还得自己掏腰包买些纸钱给死者烧化。更主要的是支了“红盖”之后,很长时间榄不到拉脚的生意,这种车不是下命令派,而是随便抓的。每运处决犯人;前一天下午,差役们就到城门口等上了,见一辆扣留一辆、实际上除了需要的一两辆外,其余的车只要给一定数目的钱,就都放了,这也是差役们的一甩额外收入。城里人消息灵迈,一听说城门口抓支“红差”的车,就知道第二天准要处决犯人,到时候不用便知,自然就拥来看热闹了。 袁九斤和那个光头犯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推上了大车,在巡官的一声号令下,就开始游街示众了,走在最前边的是军乐队,这是由警察们临时凑合起来的。他们打着从学堂里借来的洋鼓,吹看洋号。鼓是破的,发出“扑踏扑踏”的响声,洋号吹得也不合拍,曲子和枪毙人根本挨不上边儿,竟然吹的是“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的军歌曲子,乐队后边是拉着犯人的两辆“红盖”牢,再后边是背着枪的警察和骑着马的监斩官——边巡官,除此之外就是跟着看热闹的人群了,就像正月十五闹“社火”一样,满街满巷尽是人,两旁铺面门前的台阶上、栏柜上、甚至房顶都挤满了看热闹的人。 第一辆车上的那个光头犯人,不时地大同大叫,“老子贩大烟土犯法,阎督军卖大烟土为啥合法?真他妈的不说理!他卖的戒烟饼是啥东西?不就是大烟土?” 他说的倒也是实情。那时正是“阎冯倒蒋”时期。阎锡山为了筹集军饷,大批倒贩大烟土,他们把大烟土装在小铁盒里,公开销售。各村村公所都代销,人们称之为“官土”。确也搂了不少钱财。 那个光头犯不停地大喊大叫,骂阎督军,有时又可着嗓子唱几句戏。沿途群众不时地向他叫好。 第二辆车上的袁九斤,也很想叫喊叫喊,可他没杀过人,也没卖过大烟土,没什么可说的。他在人群中忽然发现了他村的柳二牛,柳二牛含着泪在看着他。他想到自己将要含冤死去,心里气愤难平,两眼直冒火星,可他没有哭喊,也没有流泪,只是一个人生闷气。街上有的人指着他在议论:“这一个是个软蛋!”“软骨头!”……这些话他都听到了,也只能闷声不响。 这支游街的队伍走得很馒,不时还要停下来,因为那个光头犯人每看到饭馆、酒店的招牌、幌子,就叫喊要吃肉喝酒。只要他一叫喊,这家商号也就连忙把酒肉端来了,还得一口一口喂他;等他吃喝完,随手就把盘子碗扔在地上摔碎了。这也是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老规矩,据说舍不得给犯人吃喝,于店主不利。袁九斤没有叫喊要吃要喝,可也有的饭馆给他端来了酒,一路上糊里糊涂灌了两三碗。县城的这条街并不太长,就因为走走停停,又吃又喝,等走到北门外杀入场的时候,天已经正午了。 这里紧靠着城墙,到处是灰渣堆,到处是破砖烂瓦,杂草丛生,乱纸满地。这原本是附近居民倒垃圾的地方,因为处决犯人都在这里进行,于是人们就把这里叫成杀入场了。一到杀人场,拿枪的警察们就散开警戒,城墙上也站了岗哨,不准围观的人到警戒线里来,只能站到远处盼望。犯人被从车上拉下来,那个光头面对城墙跪在那里。袁九斤因为不能跪,只好面对城墙坐在那里。其实他醉得坐都有点坐不住了,头昏脑胀,两眼漆黑,只听“叭”的一声枪响,他就趴倒了。 ------------------ 亦凡书库扫校 |
后页 前页 目录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