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7期

名人笔名之谜

作者:流 云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他曾起了个别名“舒舍予”,即把自己的姓拆成“舍予”二字,意为放弃私心和个人利益。
  文学家曹禺原名万家宝,有人问起他的笔名有何含义,他答曰:“我姓万(繁体字万),这个‘万’字草字头下是一个禺。写文章总得有个笔名,我便将‘万’字拆为‘草禺’,但‘草’不像一个姓,就取其谐音‘曹’。”
  金庸原名查良镛。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新晚报》副刊发表“新派武侠小说”时,一时想不出用什么笔名,后索性把名字最后一个字分为两半,从此“金庸”的笔名风靡香港。
  鲁迅先生有158个笔名,其中含谜的笔名不少。如“华圄”暗喻当时的中国(华)是个大监狱(圄);“丰之渝”是“封建之余孽”的缩写谐音。1930年,国民党通缉“堕落文人鲁迅”,鲁迅立即针锋相对,先后用了“隋洛文”、“洛文”、“乐雯”等灯谜化的笔名来嘲讽国民党当局。
  毛泽东曾用“二十八画生”作为笔名。这一笔名乃用离合、会意两种灯谜技法,“二十八”(廿八)组合为“共”,“生”可会意为“产”,二十八画又是“毛泽东”三个繁体字的总笔画,这个含谜笔名,表明了青年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