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1期

清朝幼童的留学生活

作者:方 洁




  出国留学,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令人向往,而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朝,送30名幼童去美国留学,却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容闳,是中国受过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一人。
  他出身贫寒,在美国传教士布朗的帮助下,得以到美国读书。
  经过7年的艰苦奋斗,容闳顺利地拿到了大学文凭,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当容闳戴上学士帽的那一刻,他特别思念祖国和亲人。
  面对美国的强盛和清朝的落后,他突然产生一个闪光的念头:如果中国的青年也像我这样来美国接受教育,学到技术和本领,“汲西方文明之学术以改良东方之文化”,要不了多少年,中国就可以“一变为少年新中国”。
  1854年11月,容闳谢绝了许多美国友人的挽留,回到了阔别7年的祖国,为选派留学生出国而扎实工作。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容闳的理想总算变成了现实。
  清廷计划先向美国派120名留学生,主要学习科技、工程等办洋务急需的学科。考虑到语言问题,决定选10到16岁的幼童出国;从1872年起每年派30名,至1875年派完。留学年限为15年,经费一律由清廷支付。
  如果在今天,这样优越的条件,不知有多少人会千方百计去争取出国。
  但在那时,绝大多数人对出国留学视为危途,不少人认为美国是个野蛮、不开化的地方,甚至会把中国人的皮剥下,“安在狗身上”。
  一般的书礼之家,不屑于让孩子去学外人的“淫巧奇技”。容闳只得返回老家香山县动员乡亲们报名,好不容易才凑齐了30个孩子。
  这些孩子都来自贫寒人家,他们的父母在送孩子来报名的时候,要跟清廷签订一个相当于卖身契的字据:“……自此生死各安天命,若有不测,与朝廷无碍……”这些尚对世事懵懂无知的孩子,于1872年8月11日坐上了由上海开往美国的航船,开始了他们不寻常的人生之旅。古老的帝国,终于将它尘封的大门拨开了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