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11期

帝王红尘生死情

作者:张治凡 张晓华




  这时,几只渔船从芦花中钻出,一边撒网,一边划桨,飘然而来。陈友谅余怒未息,指着渔船道:“大胆刁民,擅闯重地,窥视军机,给我拿下,杀。”张定边拦阻到:“请主公高抬贵手,千万杀不得。”陈友谅道:“又是你。”然后轻蔑地说,“杀几个渔民不足为奇。”
  张定边道:“君若舟,民若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万万不可杀戮。”陈友谅不信,道:“几个小小渔民能覆舟吗?”张定边道:“当年陈胜吴广起义就是由小到大,由庶民到将军,主公不可小看。”
  这时微风吹来,湖面泛起微波。陈友谅道:“诸位看见没有,覆舟者乃是风也,不是水。朱元璋是一股小风,小水。我军雄兵百万,骁将无数,还怕这小风小浪吗?”说毕哈哈大笑。张定边无话可答。
  此时,朱元璋立于康朗山头,遥望陈友谅那边黑黑一片,船上刀枪如林,红旗招展,气势十分磅礴,不由得心惊胆战,默默不语。刘伯温看出他心意,便道:“大王不必担忧,陈友谅纵有千军万马,也难闯过九九湾天险。”朱元璋道:“九九湾虽是高深莫测,变化无穷,但我们也不熟悉。何况决战即在眼前,万一陈贼偷袭,如何是好?”
  “大王请放心。”刘伯温道,“我已令弓箭手藏入芦花中,只要他船只一到,我军万箭齐发,谅他有来无回。”朱元璋神情担忧,摇头道:“伐为上策,守为下策。本王领兵一生,是讨伐为主,留守为补,纵有金汤之固,也难成大器。”刘伯温道:“欲速则不达,只是时机还未成熟,到时我自有安排。”
  朱元璋叹道:“你要的北风,在立冬之前未必能如愿。”刘伯温道:“大王贤明,顺民心合天意,自然有之。”“军师不必安慰我,本王只信命不信天。”这时,远处金鼓齐鸣。朱元璋慌忙下山回营,但心中一直惦念着那神秘地段九九湾。
  且说九九湾确实险要,满湖杂草丛生,水鸟成群,暗礁密布,自古以来人称死亡谷,其特点是峰回路转,易进难出,像座迷宫。特别是一到秋季,水干滩浅,大船进不去,小船出不来。深处水茫茫,浅处滩连连,看起来是条路,走起来是泥陷。
  朱元璋放心不下,中午吃罢饭,瞒着刘伯温,率朱正、韩成、徐士达等诸将,乘坐小船进入九九湾。一看,果然一片苍凉,簌簌秋风中,虽有少数渔船载着鹭鸶捕鱼,但仍显萧条寂寞。偶尔天空飞过一群大雁,孤叫切切,为九九湾增添了几分悲凉气息。
  突然,天空中掉下一只受伤大雁,在水中挣扎着。朱元璋顿起善心,令人去救,可大雁却不领情,只顾扑扑向前飞去,七转八拐,把朱元璋引出了九九湾,眼前呈一片开阔之地。
  惊疑间,那大雁又掉头向朱元璋游来,原来前面出现了无数船只。真是冤家路窄,竟是陈友谅。陈友谅一见朱元璋,哈哈一笑,扬剑大声道:“天助我也,看你黑脸再往哪里逃。”急令众将驱驾船飞驶过来。朱元璋吓得魂不附体,掉转船头钻入芦草中。朱正、徐士达率人拼命冲杀,保护朱元璋且战且退,哪知心一急,慌不择路,竟划进一条死湾。
  陈友谅大喜,令小船左右包抄过去。朱正、徐士达拼命冲杀,想杀出一条血路。但寡不敌众,纷纷倒在血泊中。朱元璋见大势已去,便拔剑欲要自刎,副将韩成连忙扯住道:“大王,我自有办法。”
  却说那韩成身高七尺,脸盘黝黑,胡子满脸,形似朱元璋。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功无数,今日见朱元璋有难,只好舍死一救。他跪地泣道:“大王,请快把衣服脱下来,小将冒充大王,代你一死。”朱元璋无奈,只好挥泪换衣。
  这时,陈友谅大船紧紧逼来,大声叫喊:“朱元璋快出来受死,免得生灵涂炭。”
  韩成钻出船来大声说:“陈贼,休要滥杀无辜,今日本王中你奸计,只好一死了之。”说毕,横剑自刎,倒于湖中。陈友谅怕他没死,令万箭齐发。接着又领兵挥杀一阵,直至陈尸遍地,血流成河,方才住手。这时,他突然接到报告,朱元璋并未死,正乘小船藏于死亡谷中。陈友谅大惊,连连跺脚道,误中黑脸金蝉脱壳之计,赶紧又率兵追来。
  朱元璋虽然脱险,但仍走不出九九湾,见陈友谅返身杀来,急得六神无主,猛见几只渔船迎面划来,大声朝朱元璋叫喊:“大王,请跟我来。”
  原来,刚才的渔民见朱元璋被困,便鼎力相助。他们用渔船将他接进芦花中,并放出无数鹭鸶,令鹭鸶齐鸣,顿时芦丛中叫声震天动地,宛如千军万马。
  陈友谅惊疑是接应兵马已到,慌忙令诸将撤出九九湾,以免中了埋伏。
  朱元璋回到营地,清点人马,战死猛将三十六员,士兵上百,不由失声痛哭。
  
  巅峰对决惊大地
  双雄麈战泣鬼神
  
  却说九妹虽率众人藏在白云滩,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朱元璋战况了如指掌。次日,鄱阳湖战火又起。九妹站在白云滩观望,只见惊涛拍岸,杀声如雷,陈友谅兵马如蚂蚁般从湖面横扫过来,势不可挡。朱元璋抵挡不住,损兵折将,退入九九湾,弓弩手万箭齐发,方才压住阵脚。二军对峙直到中午,陈兵已是疲惫不堪,躺在船板上休息,朱军立即出动兵马反戈一击。可是陈兵阵势庞大,士兵站在船上如平地,朱军无法近身,反而伤亡惨重。朱元璋见状只好鸣金收兵,退入芦花丛中。
  陈友谅却不追赶,站在船头朝朱元璋厉声道:“黑脸牛娃,你的头颅暂寄一天,明天定来拿取。”朱元璋道:“你休得狂言,本王暂且回营,明日在此与你决一雌雄。”
  陈友谅哈哈大笑道:“你已是一条丧家之犬,死到临头了。”说毕,手指康郎山道,“我已派轻骑捣了你的老巢。”
  朱元璋回头一看,只见康郎山上插满陈字战旗,知道帅旗失守,便不答话,退入芦苇丛中。陈友谅也不追赶,只等明天首尾夹攻,一举消灭朱元璋。哪知,正中刘伯温的引蛇出洞之计。
  原来,刘伯温见久攻陈友谅不下,便利用九九湾天险作为主战场。但他也不熟悉地形,正在发愁之时,猛然想起九妹有鄱湖图,心想只要得到此图,陈贼定败无疑。于是他急忙召来紫香,令她速去白云滩取来地图。
  紫香不敢怠慢,星夜赶到白云滩。她刻不容缓地将刘伯温之计,原原本本告知九妹,九妹紧紧抱住紫香道:“紫香,你跟随我十余年了,好不容易盼到这一天。事到如今,我只好如此:朱元璋赢了,跟他干一番事业,败了跟他种田、打渔也心甘情愿。”紫香安慰道:“小姐,好心会有好报,你的愿望定会实现的。”
  时近三更,九妹取出鄱湖图交给紫香道:“成败在此一举,靠你了。”说罢,两人又抱头痛哭一场,才依依惜别。
  刘伯温拿到地图后大喜,布下天罗地网。
  第二天,刘伯温令部分水兵随同朱元璋出战,自己则率精兵伏于康郎山,料知陈友谅必会乘空袭击康郎山,于是将计就计。果然不出他所料,那陈友谅一边迎战朱元璋,一边令一万轻骑绕过干越边界,悄悄向康郎山进发。谁知,轻骑刚进康郎山,就被刘伯温人马截住去路,歼灭于山中。刘伯温又令人将陈旗插遍康郎山,以迷惑陈友谅。陈友谅不知是计,还以为轻骑部队已占领康郎山了。
  刘伯温见大计已成,又令一亲兵扮作陈兵,星夜赶往陈友谅营地告知战况,约定明天中午,见火为号,内外夹攻朱元璋。
  陈友谅接报大喜,领大军浩浩荡荡向九九湾进发。时过中午,果见康郎山中火光冲天,以为时机已到,便令全军掩杀过去。
  朱元璋大将常遇春领兵迎战,那常遇春奉了刘伯温之命,只许败不许胜,战不多时便佯装诈败,向九九湾退却。陈友谅求胜心切,命士兵把大船拆成小分队,向九九湾挺进。那些被拆的小船倒也灵巧,扬起风帆,顺风顺水,疾驶而进,不一会儿便纵深于九九湾重地。
  陈友谅抬头一看,一片白茫茫芦花迎风摇动,却不见朱元璋一兵一卒。正在疑惑之际,忽闻四周鼓声齐鸣,只见芦花中驶出十几条渔船,那些渔民齐声高唱:“风萧萧,水寒寒,茫茫芦花是战场,水载舟,水覆舟,唯有明君才清楚……”陈友谅听罢大怒道:“凭你们这些刁民也能覆舟吗?”那些渔民拍手大笑,一个个跳入水里,钻入芦花中。陈友谅挥剑命士兵追杀。
  张定边劝道:“主公,那刘伯温诡计多端,切勿中计。”陈友谅笑道:“刘伯温使这雕虫小技,是想蒙骗我,我如何会上此当?”这时,康郎山上峰火四起,浓烟滚滚,喊杀声惊天动地。陈友谅大喜道:“好,朱元璋死期已到。”说毕,催促船队乘胜前进。不到半里,湖面越来越小,船只只好鱼贯而行。船舰刚进狭道,就见朱元璋坐在船头,刘伯温立于身后,朱元璋捻须大笑道:“陈友谅,还不前来受死?”
  陈友谅大笑:“说这话的应该是我,你这黑脸前进无路,后退无门,死定了。”
  朱元璋道:“那我就不客气了。”他大手一挥,芦花中钻出无数火弓手来。陈友谅大惊失色,正要退去,哪知后面火光冲天,战船全葬入火海之中。大将张定边大叫:“主公快撤!”喊罢,率诸将挺身而战。常遇春手执长矛,飞身跃上张定边船上,大力厮杀,如入无人之境。张定边护住陈友谅换小船仓皇而逃。在众将拼死保护下,陈友谅总算逃出九九湾,可一清点兵马,只剩寥寥数百人,正在悲伤之间,忽见前面又驶来几条由大营而来的船只。
  等船只一到,方知大营已被朱元璋人马劫持。原来,当陈友谅大军进入九九湾之时,伏在芦苇丛中的朱军,便悄悄袭击了陈友谅的大营。
  陈友谅几乎昏厥过去,幸好有张定边扶住。不一会儿,一伙渔民又拦住去路,为首的白衣白甲,手执长剑厉声喝道:“九妹在此!”这一喊叫如五雷轰顶,吓得陈友谅双腿发软。他勉强拱手道:“九妹,我昔日待你不薄,今日请高抬贵手,放我一马,在下永生难忘。”
  九妹冷冷一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陈友谅道:“九妹,你侠胆忠魂,大人大量,我给你赔罪了。”说罢,扑地跪在地上。
  九妹手指渔民道:“我且放你,可他们不会饶你。”陈友谅望着无数渔民,手拉弓箭,不由叹道:“水载舟,也可覆舟也。”话音刚落,无数箭支疾飞过来,正中陈友谅脑门,他随即倒身而亡。其他众将自知难逃,纷纷拔剑自刎。
  这时,朱元璋赶到,见陈友谅已死,大悦。他忙扶九妹上船,四目相对,热泪盈眶。
  这场历时五个月的康郎山之战,终于拉下序幕,一场空前的传奇爱情,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数年后,朱元璋登基,封九妹为贵妃,一直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