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项梁乃下相人,其父即楚名将项燕。战国时,秦兵攻楚,项燕拒敌,兵败,被秦将王翦杀死。项氏世为楚将,秦既灭楚,项梁身为布衣,常思为父复仇,未得其便。
项梁有侄名籍,字羽。少时失父,依着项梁过日,为人放荡不羁。项梁尝命其学书,过了许久,考问学业,并无成绩。
项梁心想:“我家世代将门,将门之子性质本与文墨不甚相的,不如教他武艺,或且易于成就,也不至堕落家风。”于是命项籍弃书学剑,学了一时,却又无甚长进。项梁大怒,便将项籍唤至面前,大加责备道:“汝年纪也不算小了,偏喜终日嬉游,懒求学业。文既不成,武又不就,将来长成之后,何以自立?!
”项籍见叔父发怒,因对道:“并非侄儿不肯用心,只因学书但能记得姓名而已。至学剑虽比学书较胜,然技艺纵极精能,不过敌得一人。此两件事,徒费心力,无大用处。侄儿意思是,欲学得万人之敌。”项梁见项籍志趣不凡,便道:“既然如此,我就教汝兵法。”项籍大喜,从此遂从叔父学习兵法。谁知,他素性不肯耐烦,遇事皆由一时高兴。所以起初尚留心听受,到得后来领略用兵大概,也就撇开,不愿学习到底。项梁知其生性如此,只得由他。
后来项梁因事杀人,知本地不可居住,便带同项籍避到吴中。项梁在吴中住了一时,与本地一班有名之人尽情结识。人见项梁才学出众,办事干练,都觉十分敬服。每遇地方上兴大工,或富贵人家出丧,皆请项梁主办。说起大工、大丧,事务繁琐,人众又多。若使用人不当,调度失宜,不是贻误事机,便是虚糜费用。所以主办之人,非有十分才干不能胜任。项梁却甚有把握,预先定下章程,分发诸人办事,暗地都用兵法管束,以此人皆畏服。所办之事,井井有条,一郡之人,皆称其才。
此时项籍年已弱冠,生得魁梧雄伟,身长八尺二寸,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吴中少年,亦皆畏惧。项梁见众心归附,又有勇猛之侄为其辅助,便欲阴图起事。暗地收养死士九十人,中有一人名“最高者 ”,臂力甚大,能拔起树木,持在手中,用力击地,地面皆陷;又有一人名“参木 ”,富有智略,项梁常与谋议。参木教项梁收拾密室一间,自己假称养病,藏身其内,私铸大钱,置备兵甲,以待机会。
一日,忽闻秦始皇东游会稽郡,将渡浙江。当地士、女争往观看。项梁虽然有志报仇,但因布置未周,不敢下手,也想看看始皇到底是何形状。于是,带同项籍,随众前往。项籍见皇帝出行,十分威武,便用手指着始皇对项梁道:“彼可取而代也。”项梁闻说,大惊!惟恐旁人听见,惹出祸事。急将手掩住项籍之口,喝道:“勿得乱道,诛及三族矣 !”项梁由此益加看重项籍,知其侄将来定是不凡,因而谋变之心愈急。时正始皇三十七年也。
过了一年,便是二世元年。其时陈胜起兵,据了陈县,四方响应。项梁闻信,便欲乘机举事。谁知,会稽郡守殷通也想据郡独立,素悉项梁才干,因遣人请来商谇。项梁不知郡守召他有何事故,只得往见。殷通请入密室,告知自己意见。项梁听得,甚是欢喜。心想:“我正苦无机可乘,如今有此送上门买卖,真是凑巧 !”遂极口赞成,道:“现在江西一带皆反,此正天亡秦国之时。吾闻‘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
时机不可错过,望明公立即起兵。”殷通长叹道:“我亦作此打算。但是起兵须有将官,古语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久仰足下世代将家,现在能统兵者,仅有足下一人。敢请足下助我一臂?”项梁踊跃道:“如蒙明公不弃,某情愿效力。但恐才薄,不胜其任,愿举一人相助。”殷通道:“足下如果有人,此是最好之事。请问其人姓名?”项梁道:“吴中有一奇士,姓桓名楚,现正亡命泽中,无人知其去向,惟侄儿项籍知之。不如令项籍往召,若得此人肯来,举事易矣 !”殷通依允。
项梁便回家中,嘱咐项籍数语,命其带剑随同到府,先在外边等候。 项梁直入内衙,见了殷通,面陈练兵、筹饷、安抚属县等计划。殷通见项梁真肯实心相助,而且指陈方法,深合机宜,十分敬重。自以为举事得人,定可成功。二人谈论一番,项梁便请唤项籍听令,往召桓楚。殷通即遣人传进项籍。项籍既到,殷通正待开言,项梁瞟了项籍一眼。项籍会意,便突然拔剑,迅步向前,斩了殷通。项梁便将殷通首级持在手中,又取郡守印绶,佩在身上。
其时殷通随从人等见变起仓猝,大惊奔散,分头告知大众。
府中大乱,便有许多兵役各持兵器,汹涌进来,要想捉拿凶手。
无奈项籍勇猛非常,抡着剑,手起杀人,宛如切菜一般。近他身者,头即落下。被杀者将近百人,其余四散而逃。一府中人皆不敢再抗。项梁遂召集府中属吏,连同本地有名望之人,将自己起事之意告知大家。无人敢道个不字,皆诺诺连声而退。
于是,项梁收集吴之兵,据了会稽郡城,自称将军,以项籍为裨将。一面遣人分路调取各属县兵队,得精兵八千人。选派当地豪杰充当校尉、司马等职。有一人自负才能,不得项梁委任,便自己面求项梁。项梁道:“我非忘记足下,只因某年月日,遇着某家丧事,曾令足下办理某事,足下不能照办,所以今日不用。”其人心想:“果有此事 ,”遂无言而退。众人闻知,都服项梁知人之明,用人之公。项梁又命项籍前往招安各属县,江东大定。正拟进兵,却值邵平到来,矫传陈王命令。
项梁尚未知陈胜已死,遂于二世二年正月,同项籍带领江东八千子弟,渡江西行。楚地诸将如陈婴、英布等,闻得项梁兵到,都来归附。
陈婴本系东阳令史,为人诚实,一县皆称其长厚。此次东阳百姓杀死县令,聚众数千人,欲推一人为主。但起事之人甚多,地位不相上下,不知应立何人?彼此争持不决。末后,有人提议:“请就起事之人以外,另推一人以息急端。”大众都甚赞成。但所推之人须是平日名誉甚好,为众信服者,方能胜任。于是,有人想到陈婴身上,提出会议。众人尽皆赞成。遂遣人到陈婴家中来请。此时陈婴方闭门自守,忽见多人到来,不知何事,吃了一惊。后听来人说是推他为主,陈婴再三辞谢。
众人坚执不放,也不管陈婴肯与不肯,将他拥至军中,强立为主。陈婴被迫,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此信传到外间,人民闻是陈婴为主,因他信义素著,一时来从者竟有二万人。遂占住东阳,招兵买马,声势渐大。众人又欲推戴陈婴为王,独霸一方,不与各地联合。陈婴被众人推戴,也觉心动。要想答应,又虑事或不成,身家受祸。欲待辞绝,又舍不得王位。心中迟疑不决,便入内与其母商议。
其母闻说,叹了一口气,道:“汝到底阅历未深,遇事全无把握。须知一国之王,岂是轻易作得!第一,须凭借门第,压服众人。汝本一介平民,自从我为汝家之妇,未曾闻汝先代出有显贵之人,此‘门第’二字不消说了。其次,也须才能出众,方能保守一方。似汝平日为人拘谨,局度不能开展。加以时局多事,临机应变,更非所长。据我看来,汝若骤然称王,享得高位,不但无福消受,反恐若出许多祸殃。何苦作此妄想,贪图目前一时荣耀,致贻后悔!我今为汝打算,不如依傍他人,事成,既可得封侯之赏;事败,亦不至被世人指名,容易逃走,此是稳当办法。”陈婴受其母教训,不敢称王。便对诸将道:“凡举大事,须是主将得人。吾闻项梁乃项燕之子,项氏世代为将,有功于楚,人民尽皆信服。现在项梁已定江东,不日领兵将到。我辈不如率众前往相投,倚其声望,必可灭秦,不知大家意见以为何如?”众人闻言,无甚异议。陈婴遂引部下来投项梁。项梁甚喜,于是合兵一处。渡过淮水,又遇英布领兵也来归附。
英布乃六县人,少年时曾遇一善相之人,看了英布之相,说他:“当先受黥刑,然后称王。”英布见说,便改姓黥,以应之。及至壮年,果然犯法应黥。英布记起相士之言,与众说知,因笑道:“我今已遭黥刑,想为王之事当不远矣 !”旁人闻说,便皆戏弄之,以为笑乐。英布既受黥,被发往骊山作工。
骊山工徒不下数十万人,英布尽与其头目及豪杰交结。乘督工人防范稍疏,带领一众逃入江中为盗。后闻陈胜起事,也想与之响应,却因兵力寡少。听说鄱阳令吴芮甚得江湖间民心,人称之为“鄱君 ”,英布遂往见鄱君,劝之起兵。鄱君见英布英勇,即以女嫁之。
英布聚兵得数千人,击破秦兵,一路东行,闻项梁名望,故来相投。项梁一路上添兵增将,行至下邳,已有六七万人。
据探马报称:“凌人秦嘉,近立景驹为楚王,驻军彭城之东,欲拒我兵。”项梁闻报,对众将道:“陈王首先起事,近与秦兵战败,尚不知其下落。今秦嘉竟敢背叛陈王,擅立景驹,大逆不道!宜急进兵攻之。”诸将奉命,奋勇前进,将秦嘉兵击败。进至胡陵,秦嘉还兵拒战,身死于阵,全军投降。景驹逃往梁地,亦被人杀死。项梁既灭秦嘉,引兵至薛驻扎,有众十余万。正议进兵攻秦,忽报:“沛公刘邦,带领百余人来会。
欲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