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形象

作者:蔡 澜




  如果你去看拍戏,从前的电影导演总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头戴法国小帽、嘴咬雪茄、手拿着一个原始的传声筒。
  摄影师则拿了一个观景器,到处取角度,有时他们用一片单眼的墨镜,蒙住一只眼睛看太阳和云朵的出入。
  场记多数是女的,长得十分难看,梳个男子头,拿着一块板,板上有叠厚厚的纸张,有时把铅笔插在耳后。
  道具则像是个劳工,身上一定穿得肮肮脏脏,把家具搬来搬去。
  灯光师是个大力士,一万火的灯壳很厚,他们一手捉一个,毫不费功夫。因为拍戏时,打灯的时间花得最多,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等得不耐烦:“什么时候打好?什么时候打好?”给众人埋怨得多了,灯光师的表情总是苦口苦脸。
  布景师,打扮成一个艺术巨匠,留长发,其实像吸毒者。
  当年的服装师男的居多,有时也缝针线,比女的强。但奇怪的是,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却甚无品位。
  化妆师也多数是男的,分两类:大师级的坐在化妆间不出门,在现场的娘娘腔,一看就知道是个同性恋者,跟的女人多了,受到感染。我认识的一个,扮基佬,其实不是,偷吃了很多大明星。
  和整组工作人员最不同的是一位梳髻的老太太,她一定是负责茶水。
  当今的电影,其他工作人员的形象依旧,只有导演不是从前那个样子,法国小帽热得要死,没人戴,雪茄抽了头晕,传声筒也给电池麦克风代替,最主要的是大多数导演得在少得可怜的预算之下拍完一部戏,已经谈不上有什么权力。威风不起,唯有戴副墨镜,聊胜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