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文革后期邓小平是怎样复出的

作者:刘武生

“邓小平复出了!”
  后来,邓小平在回顾“文革”磨难经历时说:“林彪、‘四人帮’总是想把我整死,应该说,毛主席保护了我。”“我是乐观主义者,相信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我长期在毛主席领导下工作,就我个人内心来说,对毛主席抱有希望。我相信毛主席了解我。事实证明,一九七三年他又把我接回来了,并很快委托我非常重要的任务。”
  邓小平复出后,任重道远。首先是恢复他的国务院副总理的工作,而当时的国务院组成人员中,有8位副总理被打倒,有3位被批判,有3位已去世了,秘书长也被打倒。只有周恩来和李先念还在操持国务院工作,而且周恩来已经被绝症缠身,暂告病假。因此,国务院的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就落在邓小平和李先念肩上了。
  
  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邓小平同志任职的通知》。
  
  为准备召开中共“十大”,1973年5月20日至31日,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提前召开中共“十大”。邓小平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于5月20日主持这次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宣布会议的三项议程后,他强调指出:今年三月党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文件,是一个代表性的文件,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满意的。小平同志今天出席了会议,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一些人也出席了会议。
  周恩来的这句话是寓意深长和用心良苦的。这就是说,期望在“文革”中被批判、被打倒的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干部,能够在中共“十大”复职。
  1973年8月24日至28日,中共“十大”在北京召开。大会选出了中央委员会,有些被打倒的老一辈革命家和老干部进入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也有几位老一辈革命家进入了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但是,当时邓小平只当选中央委员。
  中共“十大”使江青集团的实力大大增强,形成了“四人帮”。在中央内部出现了以周恩来等同志为代表的健康势力,和以江青等人为代表的“文革”势力两大营垒。
  “十大”后,经与周恩来商议,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向毛泽东提议:让邓小平在军内兼职,并参加政治局的工作。毛泽东表示可以考虑。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和思考,而且这时因外交部《新情况》和同基辛格会谈两件事批评周恩来的风波也已过去,于是,毛泽东下决心在更高层次上重用邓小平。
  12月12日至22日,毛泽东连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他表示赞成叶剑英的意见,“全国各个大军区的司令员互相调动”,并提议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2日,毛泽东在会上说:“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追认。”在14日的会上,毛泽东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一个秘书长吧,你(指邓小平。——引者注)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个参谋长吧。”12月15日,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有关委员及各大军区司令员谈话。他说:
  “我们现在请了一位参谋长(指邓小平。——引者注)。他呢,有些人怕他,但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你(指邓小平。——引者注)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
  12月21日,毛泽东同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人员谈话。他说:“朱老总是‘红司令’。”“我看贺龙同志搞错了。我要负责呢。”“要翻案呢,不然少了贺龙不好呢。杨、余、傅(指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1968年3月被林彪、江青一伙诬陷打倒。——引者注)也要翻案呢,都是林彪搞的。我是听了林彪一面之词,所以我犯了错误。小平讲,在上海的时候,对罗瑞卿搞突然袭击,他不满意。我赞成他。也是听了林彪的话,整了罗瑞卿呢。”
  12月22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邓小平任职的通知,并注明此通知可下达到党内外群众。通知全文是:
  “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各大军区、省军区、各野战军党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领导小组或党的核心小组:
  遵照毛主席的提议,中央决定:邓小平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十届二中全会开会时请予追认;邓小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参加军委领导工作。”
  至此,邓小平已集党、政、军三要职于一身,开始全面参与党、政、军的重大决策,并主持日常工作。在“文革”中已苦撑危局整整8年的周恩来,这时病情日益沉重,终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同时,毛泽东下决心赋予邓小平更大的职权,对他抱有厚望,期望在周恩来不能承担工作时,由他接替,以维系党、政、军工作运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