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李安:深怀文化归属情结

作者:王 磊




  李安获邀2006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提出的惟一要求是“低调”。
  飞抵上海虹桥机场,李安没有走贵宾通道,也没有戴墨镜。衣着简朴的他,甚至因为行李晚到在领取行李的通道前平静地等待了许久。面对眼尖的乘客举起相机时狂闪的闪光灯,李安并没有不满,碰到要签名想说话的影迷,他更是放慢脚步聊上几句。
  开幕式结束当晚,记者偶遇了在地下停车场等车的李安。等待的20分钟,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开幕式领奖时的微笑。尽管地下室空气燥热,他依旧不急不躁,面对记者的突然出现,他也和颜悦色地回答了所有提问。当工作人员试图将记者和他隔离时,着急的记者变得语速飞快,这时他却拍拍记者的肩,“别着急”。
  除了出席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李安此行还为新片《色戒》选角选景。尽管男主角已经确定为梁朝伟,但是女主角至今没有得到他亲口确定。坐在“金爵”电影论坛上,李安说出了自己拍摄《色戒》的“复杂”心情。
  “《色戒》是我最喜欢的张爱玲作品。她花了十年写成,我觉得特别深刻,对我来讲,是最完美的一篇。”用“崇拜”形容自己对张爱玲文字的感情,李安说起初没有想把张爱玲的作品拍成电影,“但是《色戒》的电影感特别强,好像是用电影的手法去写的。还因为它短,想象的空间大,而且有一点意识流。”
  《色戒》已经开始筹备,进入选角选景阶段。正在“磨剧本”的李安,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接受采访时,他甚至做了一个砍头的手势,“我知道很多人期待很高,可也有许多专家正在磨刀霍霍。如果张爱玲现在来改编的话也会头疼。我希望用更戏剧的方式来表现,对小说可能会动得比较大。”
  
  我确实需要这六年的磨练
  
  毕业快6年,一事无成,刚开始还能谈些理想,三四年后,人往40岁走,依旧如此。于是不好意思再说什么理想。
  1984年李安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系,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电影职业生涯。然而最初6年里,这位“才子”一直无片可拍。在最困苦的时候,只能每天在家带孩子做饭。李安曾经想过,“老天爷在和我开玩笑,或许我就是来传宗接代的,说不定我的儿子是个天才。”
  1984年,李安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生影展中获得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个大奖。正准备打包回台湾发展的李安,被一家知名经纪公司挽留,说他将来在美国极有发展潜力,表示要和他签约。于是李安决定留在美国。“那时候我小孩刚出生,太太还在拿博士学位,所以我说留一留,这样的一留就改变了我的命运吧!”令李安始料未及的“穷居六年”就此开始。
  李安抱着自己的第一个合作剧本,开始了好莱坞之旅,两个星期跑了30多家公司。由于《分界线》的影响力,李安听到的始终是这些公司给他的吹捧之声,于是满心希望,开始修改剧本。当时,在好莱坞,剧本的初稿如果有公司喜欢,就会三番五次地被修改,耗时往往长达一两年。一个成功的剧本拿到投资做成电影,往往要耗费5年时间。而李安常常一个计划不成,另一个计划已经开始,处于总不死心的状态,结果一筹莫展。靠太太的薪水度日的李安,除了在家准备剧本,其余时间就只能带孩子做饭,就当起了“准全职先生”。
  如果有“日本丈夫”志节的话,我早该切腹了。
  这期间,李安的太太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惠嘉就让我自己待着,给我创作的空间,这对我而言是很大的支持。当她跟我生活过一段时间,她就了解了,这样的事情她拿我也没辙。”
  当时李安的岳父岳母去美国帮忙。一下飞机,太太就叮嘱二老千万不要提拍片的事情。李安则每天在家做好饭菜“封住”二老的嘴。不过有一天丈母娘还是忍不住提议:“李安,你这样会烧菜,我来投资你开个馆子好不好?”“一路熬着苦等时机,等时机快来了,已经濒临谷底,快不行了。”李安终于还是没有放弃,“好在我做人比较有弹性,我撑到了后来。”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郁闷,壮志未酬的经历。
  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李安一个一个计划接连泡汤之后,自己觉得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推手》、《喜宴》两个剧本接连在台湾获得优秀剧作奖。1992年,李安亲自执导的《推手》搬上了银幕,影片随后获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和评审团特别奖。1993年的《喜宴》则获得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并且拿下了“柏林金熊”,还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从此,李安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行列。
  尽管职业生涯的前6年,李安几乎每天就是在家里带孩子、练习厨艺,但是他却表示,其实是这6年磨练了他。在被聘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名誉教授的座谈会上,这位从学校毕业20多年的名导,告诉在校学生,学与兴趣有关的东西很重要,可是为了要做你有兴趣的东西,要付出更多的看不到的苦功。“电影这个东西没有底,不是毕业出来就有工作。很多年轻人要我鼓励,我说真正在做的,都是你怎么打击都不会反悔的人,并不需要鼓励。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种郁闷,壮志未酬的经历。那谷底的6年,对我来讲最大的成长是学到了一个影片怎样运作,对市场有一些概念,还有我这个人跟市场的关系。用了6年琢磨出一点滋味,等到我拍片的时候,已经做好了准备。”
  
  和为贵 跟别人争,我很不自在
  
  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精神深深印在李安的思想之中。《卧虎藏龙》为华语电影拿下第一个奥斯卡“小金人”,李安凭借的不仅仅是中国式的包装,更是像片中李慕白一样的“无为不争”的生活哲学。
  “我天性竞争性不强,碰到竞赛我会退缩。跟自己争没问题,要跟别人争,我很不自在,我没那个好胜心。”从《推手》第一次参加柏林影展时李安的“自觉煎熬”,到成为各大世界电影节领奖台上的常客,一直“以和为贵”的李安说起评奖,还是带着几分无奈:“我现在也皮了,随波逐流,顺其自然。”
  奥斯卡:这摆明了就是一门大生意。
  虽然李安的大部分影片被定位成“艺术电影”,但是李安自己并没有故作清高,作为获得世界电影奖项最多的中国导演,推广华语电影,才是他去影展“赶场”的初衷。“我去影展,基本上就是为影片造势推销。华语电影走进国际市场,多是靠导演亲自叫卖。”
  李安曾经各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带着《喜宴》、《饮食男女》两部影片“扫”世界。“电影在本质上是市场属性,就是把人气和新闻‘炒’起来。电影艺术是人为地营造,不是自然形成,所以它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造作。”
  在李安眼中,没有竞赛的电影节才能真正让他放松。拥有奥斯卡“小金人”的他,对奥斯卡的看法也相当独特,“这摆明了就是一门大生意”。
  最后支撑我的也可以说是仅存的一点民族自尊心吧。
  1999年,李安在拍摄《与魔鬼共骑》时,亲自鸣锣开机,在场的老外工作人员也焚香祝愿。而在1995年拍摄《理智与情感》时,西方演员却不听李安的调遣。和英国演员之间的“不和”,导致当时的工作进度相当缓慢,“最后支撑我的也可以说是仅存的一点民族自尊心吧。”
  在《理智与情感》剧组,李安要面对爱玛·汤姆森、休·格兰特等大牌。“那时我英文整个句子都讲不全,一紧张,就只能几个字几个字那么蹦,而且剧本还是爱玛·汤姆森本人写的。”李安回忆,刚开拍时,要他们摆,他们总不以为然。尤其英国演员,舞台剧训练的成分很高,需要这样那样跟你表现。“他要演,你什么都没有拍到,就会有一些过不去。和我辩论,我又讲不过他们。我怕他们。所以开拍了,我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后来,电影公司看到了漂亮的样片,西方演员领教了李安的功力,也就渐渐“听话”了。不过“一争三退”的李安对“争”之后的状态还是有些“怵”,“一排制作人员,都在那儿听我怎么导戏,那个压力更大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