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留学的迷思

作者:杨 继




  编:曹保印
  
  一
  
  本人于1996年夏在北大本科毕业,当时心里绝对没有做好走人纷繁杂乱的社会的准备。
  在一个德国企业做了几个月,我越发觉得自己阅历不够、积累太少,不能随便就这么打发了自己。本人也是堂堂的北大外语专业毕业生,可本科毕业,除了外教老太太和几个跑来学汉学的怪异中年人,还没有什么和欧美人交往的经历。但堂堂五尺三寸男儿,连个自己从事的专业都没有,这样下去的前途除了翻译、就是外事接待,而且是出一次国排八年队、除了外语什么都不会的翻译和外事接待。思前想后:找一个自己理想的专业,投入欧美名校的怀抱,把只会外语的虚弱变成外语专业双丰收的优势!专业我早想好了,自己多年辅修法律,又有着浓厚的兴趣。出国的途径和程序嘛,在1996年秋天那个时候,对一个北大毕业生来说,也早已系统成型。于是,我和周围所有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样,拿起托福、GRE、LSAT的课本,走进新东方的课堂,查阅各种美国大学的资料,并虔诚地聆听有关留学咨询的各种讲座。
  我以颇能安慰自己身心俱疲的一年努力的成绩通过了所有英语考试、填过了各种报名表、并已经拿到了好几家美国大学法学院的录取通知。谁料美国的法学院可不同于那些PH.D的项目,外国学生是绝没有什么全额奖学金的。像我这样出身于城市平民家庭、虽久居首都收入实与乡间无异的青年人,自然是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在内心充满了伤心、痛苦和绝望之时,霹雳一声震天响,新东方来到了我的面前!早在新东方苦读GRE课程期间,我就隐隐以尤知者无畏的勇气感觉:讲台上手舞足蹈、声嘶力竭的角色,自己应该也能胜任。这回囊中羞涩、留学无望,自然硬着头皮前去应聘。谁料录音筛选、面试、试讲,竟然一路顺利,稀里糊涂地就走上了新东方的讲台。在最初的一年中,我的意识里仍坚持着这一工作不过是出国前挣点生活费,没太认真。哪知一旦开始就不可收拾,1998年初,自己的授课已颇受欢迎,到了夏天,更是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各种主客观因素,小小火爆了一把。欲罢不能,只好把去美国法学院的计划推后一年,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东方的英语教学当中。后来,随着本人又在新东方担任一定的管理工作,这个计划也就一推再推,终于不复谈起。
  我在新东方教授出国考试英语、从事留学咨询的时期,正是中华大地上掀起第四次留学热潮、留学人数爆炸式迅猛增长之时。这次热潮和之前几次相比,有很多独特之处。一是留学目的国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传统的美国之外,其他英语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成了留学热门之地,非英语国家的德国因为免收学费、学习年限要求宽松也吸引了不少中国人。“911”事件后,美国签证政策逐渐缩紧,这一特征更为明显。二是留学人员的年龄和财产状况分化明显。前几次留学大潮的主力军多以国内名牌大学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为主,这次大潮中,除了这些人之外,众多国内在读本科生、高中毕业生甚至在读中学生都踏上了求学之旅。这些小留学生中,相当多的人早已不是高度近视、终日苦读、啃方便面、捡丢弃电器的传统中国留学生形象了,他们家庭富裕、出手不凡,在西方城市也租下豪华公寓、开上跑车、周末泡吧,追求奢华的消费生活。三是留学归国人员的比例增加、但层次下降。和那些80年代的老留学生相比,新一代留学生的归国比例非常高,他们像当初迫切走出国门一样迫切地返回祖国,但由于国内重要领域的空缺位置已经不多,再加上上述小留学生自身条件的局限,其回国后的就业前景愈益恶化。
  在出国同留学的计划和程序上,我给这些学生提供过一些参考和帮助。但在生活、工作和理想等其他各方面,他们也给了我不少鼓励和启迪。也正是这些勤奋、朴实而又特征各异的朋友,以他们自身的曲折和坎坷促使我渐渐地对留学大潮开始冷思考,并对它最终有了客观而实在的认识。
  
  二
  
  W是一位一直与我保持个人联系的新东方老学员。我在1999年底的GMAT阅读课上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已经几乎把新东方的语言培训班都上了个通透。交谈中,我得知她于1999年夏天毕业于东北的一所普通高校,会计专业,学习成绩一般,家里在小镇上开作坊,支持她到国外去留学。她从大三起,每个寒暑假部到新东方体会“绝望中的希望”,毕业后更是没找任何工作,决定用两年的时间考遍各种英语考试,并为留学做好准备。
  我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对她选择留学目的国、挑选学校给了一些建议。她自己本科学校一般,成绩也不行,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来新东方寻找“希望”两年,最终还是在2000年夏天被老美拒了,因为录取她的是美国五流大学,又没有任何奖学金。她决定换一个国家,去澳大利亚或者英国,又投入到雅思复习的洪流之中。
  实际上,W这样的留学预备者构成了第四次留学大潮的主力军。他们来自国内千面个不知名的、甚至闻所未闻的地方高校,在平庸课程和无望前景下度过了大学的一段时光。新东方等机构的出现,无异于一剂强心针,使他们找到了组织、发现了光明。他们如饥似渴、但又毫无针对性地听遍了各种课程,无意识地走上了留学考试和申请之路。由于他们的条件普遍平平,缺乏攻读研究型学位(如PH.D)的基本素质,申请之路往往并不平坦,但要命的是:从心理学上分析,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们主越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努力,哪怕这一努力是多么的无目的、无意识。到后来,他们往往离群索居、孤独寂寞、申请无着、光阴虚度。对于他们来说,申请留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过程,而变成了目的本身,甚或生存的动力。
  其实,W这样有着永不放弃的执著信念的本科毕业生,应该认清自己的条件,在大学毕业后,马上就在国内找一个理想的工作,而且要不计什么国家正式职工、级别职称之类的传统观念,敢于到高风险、高回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去工作,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本领和专业技能。如果这样做,凭着自己的努力,恐怕步步升迁、朋友众多,以至于年纪轻轻就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是什么难事。等到他们在管理经验或专业领域有了更多的体验,再参加GMAT考试,申请到国外读MBA,圆上自己海外求学的梦想,岂不美哉!
  可惜实际生活中的W,对于我多次的规劝和建议,不为所动。W后来终于在2002年春天——她做出留学决定的将近四年以后一一飞往悉尼。由于雅思成绩始终不高,未能进入悉尼大学会计专业,而只能到W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因此,她在澳洲时的心情始终不好,男友也离她而去。2004年底,她以二十九岁的“妙龄”拿到了硕士学位。可这个专业在当地很不好找工作,又没有移民的希望。W回到伟大祖国的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