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埃姆斯:中央情报局里的特大“鼹鼠”

作者:高金虎




  在一场策反较量中,克格勃技高一筹,把中央情报局苏联集团分部主任埃姆斯给招募了……
  
  落网
  
  1994年2月21日清晨,闹钟唤醒了沉睡中的阿尔德里奇·埃姆斯,他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10点半,埃姆斯离开家门,准备去兰利总部上班。打开崭新的“美洲豹”轿车的车门,他准备启动汽车。突然,车门口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随即,一张卡片递了进来,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埃姆斯耳边响起:“阿尔德里奇·埃姆斯先生,我是联邦调查局的莱斯利·怀泽,因涉嫌间谍案,你被捕了。”
  怀泽的话音刚落,埃姆斯就瘫在了车里,口中喃喃自语:“完了,这一天终于来了。”
  对埃姆斯来说,那一天确实同以往的日子不同。从那一天起,他作为美国冷战时代甚至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间谍,就永远失去了自由。由于出卖了大量的国家机密,并使十余名埋在俄罗斯心脏里的美国间谍送命,他将被判处终身监禁。
  
  囚窗中的回忆
  
  “那已经是9年以前的事了。”在宾夕法尼亚一所戒备森严的监狱里,身穿40087-083号囚衣的埃姆斯对着记者费力地回忆起往事。
  他只记得当时自己的处境非常糟糕。虽然他1962年就参加了中央情报局,正赶上情报局扩充实力的好时光,很多与埃姆斯一起加入中央情报局的年轻人都得到了提拔,交上了好运。而他,虽然一加入中央情报局就进入了核心部门,成为一名外勤官员,同其他担任情报分析任务的同事相比,他算是幸运的。但是,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他的工作单位并不理想。这一段时间,他的工资低,再加上没有得到提升,因此工作并不顺心。最糟糕的是,他不敢告诉人家他是一名情报人员,是一名特务,他总是对人说,他是外交官,在国务院工作。这种黑暗世界里的日子真不好过,为此,他的妻子安妮一直跟他闹。
  转机发生在1981年,那一年,他从安卡拉调到了墨西哥城。地方变了,似乎运气也变了。正是在墨西哥城的社交场合,他邂逅了玛丽娅·罗萨里奥·卡萨斯。那风姿绰约的玛丽娅,吸引了正闹离婚的埃姆斯。
  但是,玛丽娅的背景远非埃姆斯所知道的那样单纯。有人说,玛丽娅早在1981年就被克格勃招募,负责搜集中美洲方面的情报。1983年4月至12月间,她又成为中央情报局驻墨西哥情报站的线人。1985年与埃姆斯结婚前,她又发展埃姆斯成为克格勃的“鼹鼠”。据说,当埃姆斯陷入情海不能自拔之时,玛丽娅提出了结婚的先决条件:加入克格勃。如此说来,玛丽娅还是埃姆斯的引路人呢!
  不管怎么说,埃姆斯和玛丽娅很快坠入情网,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奇怪的是,埃姆斯却没有向他的上级报告此事。这种做法同中央情报局的做法是不符的,但中央情报局的安全官员对此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他们看来,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生活在秘密世界里的人大抵孤独,而打扮成外交官的驻外特工生活尤其苦闷,他们不仅要过一种双重生活,而且还要遭到那些真正的外交官的歧视。因此,像埃姆斯那样借酒浇愁,玩玩女人,在中央情报局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这样,安全制度被置于一边。
  也许是玛丽娅给他带来的好运,埃姆斯很快被调回美国,担任中央情报局苏联分部的负责人。这在中央情报局是一个中层职位,但不容小视。美国长期以苏联东欧为敌手,对付苏联东欧国家情报机构的渗透是中央情报局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因此,这个职位也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熟悉埃姆斯的人都说,埃姆斯这次算是出头了。
  但是埃姆斯自己是怎么看的呢?虽然在最初获得提升时他确实十分高兴,但随后就觉得他早该如此了。他今年已经42岁,这个年龄才混上一个中层职位,实在算不得什么,在中央情报局,这意味着他的事业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中央情报局的局级领导一般都是从局外调入,很少由本局职员直接提升的。
  埃姆斯要在各式各样的苏联人中,寻找可能被中央情报局招募的“猎物”。这些潜在的目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酗酒;婚姻失败;事业无成;寻花问柳……
  谁是潜在的变节者?埃姆斯在寻找着。
  埃姆斯在寻找,他的对手也在寻找。但是,克格勃看中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央情报局负责对苏情报工作的埃姆斯!在他们看来,埃姆斯具备一个变节者的所有条件!克格勃的专家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立即可以利用的人物,克格勃将可以从中央情报局取得意料不到的突破!
  随后是长达6个月的劝降工作。埃姆斯毕竟是从事反间谍工作的,要是让克格勃轻易得手岂非笑话!策反,反策反,在这场马拉松式的交往中,埃姆斯始终处于劣势,因为他太缺钱了!
  在监狱里,他继续回忆道:“我需要钱。那时候我的生活非常动荡。我刚从墨西哥回国,正在闹离婚,并准备与玛丽娅结婚。我欠了很多债。我认为我的经济状况已经非常糟糕,其实还没到那个地步,但我那时候已无法理智地考虑问题了。
  “我甚至考虑过抢银行,我脑袋里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但是,我选择了我认为最容易实现的一种。那就是为苏联人工作。你知道我是干这一行的。那时候克格勃的工作很不景气,说句不好听的话,可能同我的状况差不多。我想,如果我同他们联系,他们是会同意帮助我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我得到了钱,度过了难关,而他们则得到了情报,得以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当我从克格勃拿到第一笔5万美元的报酬时,我是挺兴奋的。5万美元!这已经相当于我一年的薪水。你想想,仅这一次,苏联人就付给了我中央情报局给我一年的薪水,我无法不动心。当然,有些时候,我心里也是有些内疚的。毕竟,我在中央情报局干了这么多年。但我无法抵御金钱的诱惑。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堪回首啊!大约有10名美国间谍因我而丧命。可是,我也是无可奈何啊!即使我想罢手不干,也不可能了。克格勃哪会轻易放过我呢?
  “克格勃不愧是谍报活动的行家里手,他们给我规定的联络手法,即便我这个反情报专家,也不得不表示叹服。我与苏联人接头的地点,有时在国内,但更多的时候则在墨西哥城、波哥大,甚至在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好在我有特殊身份,飞来飞去还很自由。我很少同我的接头人会面。我们之间一般用秘密信箱联系。这个方法已经延用几千年了,虽说比较麻烦,但使用起来有一种安全感。每次接头前,苏联人在我们原先约定的地方做一个记号,表示要我在特定的时间去接头。而我则在一个特定的地方用白粉笔画一个白道,表示我知道了。如果要改变计划,我们之间另外约定了一些联络方法。要不是这种方法,我想,我维持不了9年时间。”
  被埃姆斯出卖的第一批间谍就是克格勃中校马尔季诺夫和莫特林。1980年11月,马尔季诺夫和妻子来到华盛顿,公开身份是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三等秘书,实际上是克格勃派往美国搜集科技情报的官员。1982年,马尔季诺夫被中央情报局一名特工盯上了。这个特工受过工程方面的训练,经常出席华盛顿地区的各种技术性会议,在会议上遇到过马尔季诺夫,和他进行过交谈。交谈后他发现:“这个人(马尔季诺夫)与众不同,是一个很特殊的俄国人。”于是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就设法与他单独取得联系,并最终将他发展成为间谍。他们为他在美国的银行里开了一个户头,存了数目可观的钱,将来在他叛逃到美国之后便可以使用。一个熟悉马尔季诺夫案件的老牌情报官员并不认为钱是这里的主要因素。他说:“如同所有的间谍一样,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是极端机密的,这使他们感到兴奋。当他们向你谈到动机的时候,你不要相信,因为他们自己往往也不能理解自己的动机。马尔季诺夫喜欢这种刺激。他并不认为替美国做间谍有什么不对,因为他并不认为我们是他的敌人。”联邦调查局想通过马尔季诺夫了解那些被派到华盛顿的克格勃官员,看哪些人可以被美国情报机关收买过来,而中央情报局则对克格勃在美国的目标、他们的运作方法等情报感兴趣。马尔季诺夫不负众望,向美国情报机构提供了很多文件的复印件。情报局的一位官员说:“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年轻军官,前途无限,说不定哪一天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来源。”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