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一个中国学生兵亲历的上甘岭战役

作者:郑时文




  
  上甘岭的人肉沼泽
  
  在前线情报所的那段时间,我每天与战友一起在上甘岭前线穿梭奔跑。从道德洞到德山岘,从西方山到注子洞,从741高地到真荣洞,从菊亭观到梁双岭,从275高地到五圣山主峰,围绕着正在爆发激战的597.9和537.7北山两个高地,我们横戈跃马、餐风露宿,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着作战情报。
  让敌人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精心策划并向全世界竭力鼓吹的“金化攻势”,居然在进攻开始的五圣山前就蒙受重挫。敌人先后增添到7个师的重兵、400门重炮、800架次战机支援,对我军进行了朝鲜战争爆发以来从未有过的集团式密集轮番进攻。
  那几天,敌人炮群向我战区阵地进行了疯狂的集束发射。单在对597.9高地和537.7北山的昼夜轰击中,敌人每天发射的炮弹就在20万发以上。敌机出动也异常密集,在高、中、低空不断对我发动空袭,不放过任何有价值的目标。
  与此同时,我军的防御体系与火力配置也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后勤保障也明显改善。我军现在不仅在火炮数量上可以与敌抗衡,而且各种对空炮火也能够集中组合,封锁空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完全受制于敌的被动。
  战斗十分惨烈。仅据不完整的战报统计,从10月14日战役开始,我军就在上甘岭防御战斗中打退敌人上百次连、营,甚至团级规模的进攻,击毙、击伤敌人26000人。敌人最初派出运尸车拖运尸体,后来由于死亡人员太多,实在搬运不了,只好放弃。阵前横七竖八的敌尸被双方炮火像翻犁土地一样撕裂掩埋,上甘岭变成了一片血肉模糊的“人肉沼泽”。
  虽然我方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敌人的损失远远超过我军。有位善于精测的参谋告诉我:“入朝作战初期,敌我伤亡比例大约是1:5,第五次战役时是2:7;进人防御作战阶段后,敌我伤亡比例发生逆转,变成3:1,而在这次上甘岭战役中,居然变成了4:1,甚至5:1。”
  我们的情报所靠近庄子山,师部驻地周围部署有37mm高射炮和85mm、101mm高射炮,组成了强大的防空火力网。但是,敌机的高空水平投弹和强击俯冲轰炸仍然时有发生。
  那一阵子,同事相见总有一种生死未卜的调侃味道:“你小子还活着?!”
   “你不也还没倒下么!”
   活生生的同伴,生龙活虎的战友,转眼之间就倒卧血泊,欢欢喜喜的相逢,妙趣横生的调侃,瞬息之间就变成永诀。我有机会回86团,专门去了一次5连,获知2排的姜永庆排长因战伤已经锯腿,再不能返回前线;曾阻止我向美军开枪的李班长也没了消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