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一场没有抵抗的暴动——十月革命

作者:尼古拉·韦尔特




  《1917年,革命中的俄罗斯》尼古拉•韦尔特 著 宫宝荣 译
  
  布尔什维克的重力出击或“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与自发且又盲目的二月革命不同,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人针对一个已经被革命形势所淘汰的政府而精心准备的。
  实际上。直接参加“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人数极其有限:总共几千名的卫戍部队士兵、喀琅施塔得基地的海军士兵和支持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的赤卫队员,以及几百名各工厂委员会的布尔什维克活动分子。低冲突,低死亡率(不过十几人)均表明这场预料之中、反对力量薄弱的政变是何等的水到渠成。
  起义于1917年俄历10月22日开始,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向卫戍部队军事指挥部表示,从今以后最高司令部的命令只有经过该委员会的签署之后方能生效。10月23日那天,各个阵营都试图赢得时间,接二连三地发表充满威胁和最后通牒式的声明。24日上午,依然低估布尔什维克的威胁并且根本指挥不动卫戍部队的临时政府下令,在首都的战略要点部署若干营的士官生队伍。几十名哥萨克军人及由140名志愿者组成的“妇女敢死队”也赶来增援冬宫卫队。为了阻止工人街区的示威群众前往市中心破坏安宁气氛,像以往每次出现动乱征兆之后的情况一样,政府下达了收起涅瓦河吊桥的命令。这一天,临时政府采取的惟一“进攻性”措施是关闭了两家布尔什维克报纸。作为对政府这一“反革命”行动的回答,布尔什维克发动了强大攻势。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的队伍在没有遇上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控制了首都的战略中心:桥梁、邮局、电报所、银行和火车站:起义直到10月25日凌晨,都没有一声枪响:整个夜晚,克伦斯基都在徒劳地要求前线司令部派人增援。上午9点,他装扮成一名塞尔维亚官员走出冬宫,向一位美国外交官借了一辆插着外交旗帜的汽车离开了彼得格勒:他在《回忆录》中如此描绘了他看到的彼得格勒的最后景象,其中之一是一堵墙上写着的歪歪扭扭的标语:“打倒犹太人克伦斯基,托洛茨基万岁!”
  就在克伦斯基离开冬宫之际,身在首都另一端的列宁正在以军事革命委员会的名义撰写声明,宣布解散临时政府,该份声明在上午9点45分送到了新闻界:“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政府的权力已经转交给了彼得格勒的工兵代表苏维埃机构,即无产阶级和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领导——军事革命委员会的手中:人民原先的奋斗目标是:立即实现民主和和平、取消土地私有制、由工人监督生产、成立苏维埃政府,现在这一目标已经达到。”
  
  “工兵农革命万岁!”
  
  列宁撰写声明的行动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位心存疑虑的布尔什维克领袖试图通过该项声明将全部权力交给一个机构,而这个机构除了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之外并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授权。但是,这个机构又无论如何不隶属于苏维埃代表大会,因为列宁对其奉行的“革命议会主义”难以放心。10月25日这一天气氛很奇怪!街道上安安静静,办公室和商店都正常开门工作,市中心的人们也活动如常。11点开市的股市也没有任何骚动,汇率稳定;和前几天一样,620个卢布兑换I美金:谁都不知道昨晚发生的革命:被罢黜的克伦斯基政府惟一还剩下的建筑就是冬宫。部长们聚集在一起,等待着想象中的增援:而在斯莫尔尼宫,六百多名代表在一片混乱中等待着反复被推迟的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
  18时30分,军事革命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举手投降.要么遭受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彼得保罗要塞大炮的炮火袭击:
  21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开炮了:由于舰上没有任何炮弹,它只不过放了一个空炮:两个小时之后,彼得保罗要塞也打出了一些炮火,但却毫无准头,仅仅对冬宫造成了极小的一些损坏:负责保卫冬宫的哥萨克军人和士官生因为当局允诺的援兵迟迟不至而士气低落,逐渐向后撤退。到了午夜.仅剩妇女军和一些军官还坚守在岗位上。最后,来自巴甫洛夫斯基军团的第一批陆军和海军军人强行冲破了冬宫的大门和窗户。
  与谢尔盖•爱森斯坦的影片《十月革命》中的英勇画面不同的是,冬宫并非被攻克,而是在守军放弃之后才被占领的:1917年10月26日凌晨2时10分.起义军占领冬宫。临时政府的部长们被逮捕并在良好的护卫下被送往彼得保罗要塞。
  而在占领冬宫的三小时之前,并非广泛代表了全国各地苏维埃政权的“第二届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终于召开了。实际上,工业大城市的苏维埃和土兵委员会的代表要大大超过农村苏维埃代表。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在谴责了布尔什维克“背着苏维埃搞军事阴谋”之后便离开了会场。托洛茨基讽刺他们道:“你们是一群失败的可怜家伙。你们的角色扮演完了。去你们该去的地方,滚进历史的垃圾堆吧!”
  会场剩下的绝大多数都是布尔什维克,惟一盟友是社会革命党左翼小团体的成员:他们通过代表大会对暴力革命表示支持,还通过了由列宁撰写的关于把“全部政权”交给苏维埃的决议:这一纸纯粹形式上的决议给布尔什维克的下述说法增添了可信度,这一说法曾经在好几代人当中流行:布尔什维克是以“苏维埃国家”人民的名义掌握政权的。
  几个小时之后,代表大会在结束之前通过了成立布尔什维克新政权即由列宁领导的“人民代表委员会”的决定,以及新政权的第一批有关和平和土地的法令。
  
  彼得格勒的夺权行为是世界革命的第一阶段吗?
  
  “Esschwindelt!”(“真快活!”)列宁在10月25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用德语对托洛茨基说道。他在后来又表示:“在俄罗斯发动一场世界革命真是易如反掌。”
  这个时候,一切都看似令人吃惊且又易如反掌……或者说无足轻重:在世界大战的一片混乱之中。欧洲各国政府几乎都没有觉察到布尔什维克的强烈举动:也许它只是一场动摇着俄罗斯帝国的革命的一个新插曲?这场革命几乎延续了一年之久,在其复杂的进程中插曲又何其多也。
  10月25日,列宁提出的政治步骤是:“准备好……再观望。”令人想起拿破仑的名言。对这位布尔什维克领袖来说,彼得格勒的夺取政权只是第一个阶段,它是一场世界革命运动的起点。然而,即使只是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这场革命也是艰难的,何况直到1917年2月之前还是俄罗斯一部分的乌克兰、芬兰、波罗的海地区、高加索地区和波兰等地民族还正在闹分裂。
  
  乌托邦和对十月革命的误解
  
  布尔什维克针对交战各国列强发出了庄严呼吁(即乌托邦式的《和平法令》),旨在立即就一项“不割地不赔款”的普世和平展开谈判。这一呼吁回应了当时大多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都认同的信念,即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只是一个引子,而不是目的本身。她预示了已经被帝国主义战争拖垮了的欧洲、民也将会发动革命,其中首先会爆发的是德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然而,布尔什维克人没过几个星期就得在事实面前清醒过来:被迫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这一俄罗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为屈辱的条约。由于战争问题是1917年革命进程中的中心问题。因而要走出这场世界冲突就只有这一条路。
  《土地法令》虽然没有建立在乌托邦之上,但至少也是一场巨大误会的结果。向来主张土地国有化的布尔什维克不得不重新捡起社会革命党人的纲领,即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土地私有制将无偿废除。所有土地都先交给各地委员会,然后再行分配。”实际上,这一法令只不过是1917年夏天以来许多村庄委员会剥夺大土地主及富农土地这类行为的合法化。布尔什维克被迫暂时性地接受农民自发革命所造成的现状,因为这场自发革命曾为其夺取政权大大提供了方便,但以后它还是重新启动了自己的土地纲领。1919—1930年农村逐渐强制实行的集体化成为十月革命政府与农民之间冲突的顶点。
  第二个误会产生在布尔什维克党与所有其他组织(工厂委员会、工会、各社会主义政党、街道委员会、赤卫队,尤其是各级苏维埃)的关系上。这些组织既参与过推翻前政权的战斗,也曾为肯定与扩大布尔什维克的权力进行过斗争。而在十月革命后的几个星期之内,这些组织便被剥夺了权力,或隶属于布尔什维克党,或被清除。曾是1917年10月俄罗斯最为流行的“全部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瞬间便成了“苏维埃权力归布尔什维克党”。至于“工人监管”这个一度是众多组织的另一项重要诉求(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和其他工业大城市的无产阶级都曾以此名义进行活动),也很快受到排斥,变成了所谓“工人国家”对工厂及其工人的监管。工人与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理解,工人始终为失业、购买力不断下降、饥饿等问题所困扰,而国家关心的则是经济效率。从1917年12月开始,新政权便得开始应付罢工和工人诉求不断的浪潮。
  第三个误会出现于新政权与前沙皇帝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布尔什维克政变加速了其他一些民族的离心倾向,而在最初阶段新政权领导人对此分裂似乎持赞成立场。布尔什维克党承认旧俄罗斯帝国的各民族享有平等、主权、自决权、加盟权或独立权。似乎是在鼓励少数民族脱离俄罗斯中央政权的管辖。于是.几个月之内,波兰、芬兰、波罗的海各国、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纷纷宣布独立。列宁不得不后退,明确指出。“享有离婚权利并不意味着必须离婚。”于是,疲于应付的布尔什维克政权将保卫乌克兰小麦、高加索石油和矿产的必要性置于民族自治权之上。简言之,因为事关新生苏维埃国家的生存利益,所以至少在维护领土方面它已经很快以前俄罗斯帝国的继承国面貌出现。1918年开始的内战也是俄罗斯人和布尔什维克党人的中央政权对已在1917年期间分裂出去的地方民族势力发动的一场战争。
  列宁曾经说过。“我们一旦获得政权,便不会再把它放弃,”1916年底,他曾毫不含糊地说过。“承认阶级斗争,就必须承认内战。在任何阶级社会,内战都是阶级斗争自然而然的继续、发展和加速。”1918—1922年,随着暴力、内战、农民战争、恐怖和饥荒的相继登场,前俄罗斯帝国确实成了自1914年开始的一系列重大危机“自然而然的继续”,而1917年革命也只是其中的重要阶段之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8月版
  执行编辑:邵敏 邬元华
  定价: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