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大学的使命

作者:[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大学之理念》[德]卡尔•雅斯贝尔斯 著 邱立波 译
  
  学生到大学里来,是为了学习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并为将来从事一门职业作好准备。尽管目标是明确的,境况也是清楚的,但大学生们仍时常感到困惑。大量新知识蜂拥而来,因此他想知道什么才是当务之急。而专题讲座、学期实习和课程大纲只能帮他解决部分的难题。说到底,他必须要在讲座、图书馆和研讨会的世界里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但是,学生对大学还有更多的期许。固然,他得专攻一个特殊的领域,得选择一门特定的职业。然而,大学仍以它约定俗成的氛围向他展示着所有知识门类的统一性。他留意到这种统一性,盼望体验到它,并盼望由此形成一种有依有据的世界观。他想领略真理,想对世界与人获得清晰的观念。他想窥探那无限的宇宙秩序的整体。而恰巧科学与学问的精髓也就在这里:它们正是为了探求与所有未知世界之总体的联系。
  然而,即便有了这所有的一切,年轻人仍然不会裹足不前。既然已经对行将到来的生活转折有所觉察,年轻人对生命的严肃性就有一种非同寻常的认识。他感到斗志昂扬,感到生活充满了机遇。他意识到,即将到来的生活主要将靠他自己来应对。他感到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每一小时,他的每个生机勃勃的冲动,都是稍纵即逝、举足轻重的。年轻人希望学习,要么是通过自我节制,受业于一位专家;要么是通过在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开诚布公地展开讨论,相互切磋琢磨。
  一个人在大学期间的设想,能够兑现的实在是微乎其微。心血来潮的冲动不能维系多久。对于他想要些什么,他正在做些什么,一个学生或许从头到尾都不甚了了。到头来,他会万念俱灰,无所适从。他会不思进取,自暴自弃。他学习只图考试过关,并且从应试的角度判断所有的知识值不值得学习。他把读书阶段看作是职业生涯开始前的痛苦煎熬。后者掌握着脱离苦海的舟楫。在他看来,掌握基本知识,潜心训练自己的专业技能,未免太过愚笨。另一方面,他起初跃跃欲试的激情已经丧失殆尽,徒然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东西。他在工作上变得懒惰了,想不吃任何苦头,一蹴而就地掌握根本的理念,掌握一以贯之的东西,掌握奥妙之所在,在他想来,通过努力所学到的只是琐屑不足道的东西。他觉得,只要读几本好书,就可以开始自己的学术工作。最终,他把全部的心力都浪费到一点上,他企图在那里找到一个醍醐灌顶的精神结构,而不是找到学术工作的方法,他误把教室当成了布道的讲坛。
  如果他运气不错,这个学生或许会单枪匹马走出一条路来,在这条路上,他仅仅凭着个人的直觉,就可以有所进步并最终达到目的。但从根本上来说,不知道路在何方的人最终还是要走弯路。对日程表上的工作的总体意义有所领悟固然并不能直接帮助谁明确自己的位置,但是在间接地使他意识到各种可能性和限制条件并因而使他祛除疑惑方面,这种做法还是有所裨益的。有远见的学者会考虑工作的方向、次第和目的等这样一些比较宽泛的问题。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一种清醒的理智,使之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人类安身立命的生活样板。
  有三件事情是大学必须要做的:职业训练、整全的人(the whole man)的教化和科学研究。因为大学以一身而兼备职业学校、文化中心和研究机构这三重身份。人们曾经试图强迫大学在这三种可能性之中选择其一。他们曾经问过,我们到底要让大学做些什么。经过考虑他们就说,既然大学不能十全十美,那它不妨在这三种选择里面确定一个。甚至有人建议,大学大可以解体,而代之以三种专门类型的学校:职业训练的机构、可以容纳一批专职人员的普通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话虽如此,但在大学的理念看来,这三个方面是却是三位一体的。将一个方面从另外两个当中剥离出来,势必损害大学的精神实质,也必然殃及这个被剥离出来的方面本身。所有这三个方面都是一个活生生整体的必备要素。倘若将他们割裂开来,大学的精神就会枯萎凋敝。
  (本书写于希特勒专政的晚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际)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4月版
  责任编辑:牛瑞华方已
  定价:1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