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国民党军中精英空中兵变

作者:刘晓宁




  “天之骄子”荣归故里
  
  早在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就开始着手重建在抗战初期几乎被摧毁殆尽的空军部队。当时,重庆国民政府提出了“投笔从戎,参加大反攻”的口号。西南地区的无数热血知识青年,为了抗日,纷纷从军。而加入空军的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被称作是精英中之精英,又誉之为“天之骄子”。
  年轻的广西籍青年、士官生俞渤,此时则踌躇满志地进入了位于西子湖畔的杭州笕桥空军学校。当时,海军多送英国,而空军则赴美国。在美国,中国士官们进行了两年多的艰苦学习和操练。在这期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终于获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俞渤和他的战友们个个欢呼雀跃,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祖国的胜利光复。
  1946年的秋天,这批留美士官生分批回国了。俞渤等人乘坐的海轮辗转数月,回到了上海。当这批身穿美式茄克的空军军官们走下轮船时,受到了国民党军兵种首脑和政要的极为隆重的欢迎。在震耳欲聋的军乐声和鲜花掌声中,俞渤和战友们在受宠若惊的同时,又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我们是学空军的,日本人不打了,是否还要去打内战?如果把我们调到内战前线,我们怎么办?这时,当年的激情已荡然无存,脑子里只是空虚和迷茫。
  
  为何“同室操戈”
  
  仅一个多星期,俞渤和他在美国同期的30多名军官就奉国防部之命,到空军第八飞行大队报到,驻地在上海大场机场。大场机场是国民党空军在华东的一个重要基地,担负着华东数省的空防和轰炸任务。该基地常驻有30多架美式B-24、B-29重型轰炸机。该两机型的武器装备完备而先进。B-24轰炸机有两台发动机,可携带4吨以上的高爆炸弹,装备有9挺机关炮,其战斗力不亚于美制P-51型驱逐机。B-29是继B-24之后更新的一代机型,其性能和战斗力都不在B-24之下。
  几天后,俞渤就作为副驾驶,随机执行轰炸任务。当时,中共军队只有陆军,而防空火力亦很薄弱,所以国民党空军一再逞威,给解放军造成很大的伤亡。俞渤感到了难以名状的困惑:我们学空军,就是为了打中国人吗?
  更使他不能容忍的是这样一件事。一次,他随机出航执行轰炸任务。在江南水乡的一片沃土上飞行时,向下望去,只见田野纵横、沟渠成网,村庄升起缕缕炊娴,湖泊如颗颗明珠……正在这时,机长接到了地面的命令:立即进入投弹准备。当飞至一个村庄上空时,耳机里又传来了:瞄准,投弹。几枚炸弹“刷刷”扔了下去。几秒钟后,地面上腾起了朵朵黑炯。俞渤的脑子“嗡”的一声炸开了。此时此刻,他想起了抗战中的一幕:一天,日本空军对广西南宁市进行大轰炸,父亲、母亲、大哥三人均葬身于大轰炸的瓦砾中。此时,地面上情景会是怎样呢?他不敢再往下想了。一旁的战友,握着操纵杆的双手猛烈地颤抖着,额头上沁出了汗珠,痛苦地低下了头。
  “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俞渤和他的战友们都这样想。但自己身为小小的少尉军官,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一个秘密
  
  在几次轰炸后,俞渤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1948年冬的一天,他随机出航轰炸。当战机驶入预定投弹区域时,俞渤向地面报告了方位。地面命令:立即投弹。俞渤无奈地答应了一声:是。只见这位战友很卖力地摆弄着轰炸操纵杆,足足忙了几秒钟,飞机俯冲了下去,等掠过了目标,才把炸弹投下。开始,俞渤很是不解,一瞬间,他就明白了。这时,战友向地面报告:“炸弹投下,命中目标。”地面传来:“好,返航。”
  俞渤向下一看,只见在一大片空旷的雪地里,升起了几小朵蘑菇云。两人眼神一碰,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原来,他把炸弹有意扔偏了。降落后,俞渤极想找这位战友聊聊,而战友却不愿多说,只蹦出一句话:“离地三尺三,老子说了算。”
  俞渤学会了这一手后,在以后执行轰炸任务时,常常是运用自如。从此以后,他在心理上逐渐地取得了一些平衡。
  反内战的政治倾向,使俞渤一直在追求着救国救民的真谛。俞渤的一言一行,引起了一名军官的注意,他叫唐宛体,是俞渤的笕桥航校23期的同学,比俞迟一年到美国受训。他与俞渤同样有着强烈的反战倾向。共同的志向,使两人走到了一起。私下里,他们阅读进步书籍,传递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久而久之,他们通过电台的广播,对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看了报纸,也知道南京有个梅园新村是共产党代表团的驻地,后来,竟至发展到“找共产党”。
  一次,唐宛体从上海到了南京,竟一个人找到了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驻地。他见到了代表团的王炳南。王按照惯例,向他介绍了中共的具体情况。末了,王炳南为了他的安全,特地用小汽车把他送了出去。第二次,他干脆穿了美式空军茄克,挎着手枪,拎着飞行包,大模大样地闯了进去。通过两次与代表团同志的谈话,唐宛体更加了解共产党了。
  两次成功的经历,唐宛体迫不及待地告诉了俞渤。唐兴奋地说:“共产党说了,我们留在空军,起的作用会更大的。”之后,他们两人就开始了新的工作。同时,在南京空军医院工作的一位地下党员林诚大夫也奉组织之命,与他们接上了头。
  
  白崇禧的“保护伞”
  
  俞渤和唐宛体二人,在笕桥空军基地、上海大场机场等处,又联络了好几名空军军官。大家碰到一起,常以喝酒为名,谈形势,谈工作,互相传递前方的战况,更重要的是,传达和交流党对空军的工作方针。其中心内容是:隐蔽待命,等候时机,组织更多的官兵参加革命,给国民党王牌军以致命的打击。
  这七八名军官,各自又联络了一批人。渐渐地,空军内部的厌战情绪迅速蔓延开来,这支“精英部队”中的“违纪”、泄密现象层出不穷。最后,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只得求助于国防部保密局予以清查,蒋介石也下达了“整肃”的手令。
  保密局通过空军内蒋介石的嫡系组织“新生社”,以及政战处,对空军军官挨个进行了排查,人人过关,大有不抓出几个共产党嫌疑犯不肯罢休之势。“整肃”的矛头开始指向了俞渤等人。
  俞渤是将门之后。其父曾在白崇禧的桂系军队中任过中将职务。1947年春,俞渤曾到南京白崇禧的官邸看望白,白崇禧将担任国防部长后的上将戎装8寸照片亲自签名后送给俞渤。在总部政战处和保密局官员找俞渤谈话后,俞感到事情有点不妙。情急生智,俞想起了那张照片。于是,赶紧把它翻出来,在床头挂了起来。这一手还真奏了奇效。附近宿舍里的军官们纷纷跑来看这张照片,看了之后又四处张扬:“俞少尉有一张白长官的签名照片,大家快看啊。”政战处和保密局的人听了,也来看热闹。这一“护身符”,还真帮了俞的大忙。在一次交谈中,空军大队长一改以往的态度,对俞渤说:“你是将门虎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