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吴建民:最佩服邓小平

作者:韩小蕙




  
  处理国家关系就像交朋友
  
  初见吴建民是在2005年国庆节期间,在广州的南沙湾,“中欧文化高层论坛”在那里举行。恢弘的零丁洋浓浓烈烈地从窗外流过,隔岸望去,是当年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圣地,旁边拱卫着关天培率兵死战的炮台。百年之后的今天,大洋上消歇了将士们浴血的呐喊,会场里回响着吴建民平和的声音,让人一时感觉奇异,如梦如幻。
  “过去4000年来,人类一共打了14500次战争。人民一直祈求消灭战争,可是达不到。这种荒唐的打仗的做法,难道不是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天,‘和平,发展,合作’形成了中国外交的关键词,中欧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坐在主席台上的贵宾——法国前总理米歇尔·罗卡尔、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政府前主席约尔迪·普约尔、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前总统米兰·库昌、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皮埃尔·卡蓝默、欧洲议会议员让 - 路易·布朗热等在欧洲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家,还有中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等,点头,微笑,鼓掌。会场里,200多名中外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艺术家、学者,人人脸上浮现出赞同的笑容,掌声一片。
  而让我倾心佩服的还有一点,将近一个小时的讲演,纵论中外古今,吴建民全部是用法语讲的。有一小会儿,我特地关闭了同声传译,虽然语言听不懂了,但从他那温文尔雅的发音里,听出了他为中国争取国际理解和支持的坚韧不拔的努力。
  会场外的吴建民风度翩翩,服饰清雅而考究,目光专注而礼貌,说话真挚热情,颇有君子气质,个人魅力十足。我注意到,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在餐厅里、走廊上;无论是面对外国政要、巨贾名流,还是对待中国的后生学子、工作人员,他都一视同仁,握手时专注地看着对方的眼睛,接过名片马上认真地看,有时还拣重要的念出来,以示尊重。无论多累,他总是把自己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把一副兴致勃勃的好心情传递给别人,让人感觉到置身于灿烂的阳光里。
  吴建民的外交理念和他做人的理念相一致,就是人要有许多朋友,真诚相待,将心比心,在困难中互相帮助。如果你老是跟别人吵架,得罪人,就等于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许多障碍,对发展不利。处理国家关系应以“和谐”为上,要善待人不要逞霸耍凶,要对话不要对抗,要韬光养晦不要锋芒毕露。他说,过去世界上有好多矛盾没处理好,给人民带来了多少灾难啊,假如把它们统统“化”掉呢,可以少死多少人!
  年轻时就给周恩来总理当过翻译的吴建民,深得周总理的言传身教。过去周总理常说“外交无小事”,每每在大节和细节上都尽善尽美,以君子之风、大国之风、政治家之风卓然立世,在国际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声望。吴建民以周总理为楷模,几十年如一日地锻造着自己,如今钢铁早已炼成,他早已跻身中国最优秀的外交家行列。通过儒雅的个人魅力,他在各国政要间交了许多朋友,利用这些优势为国家和人民服务。1998年至2003年担任驻法国大使期间,吴建民在法国上上下下和华侨界均聚集起极好的“人气”,促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推动当时中法两国领导人江泽民主席和希拉克总统互访彼此的故乡,这极富人情味的善举拉近了两国人民的心,使中法关系进入历史上的最好时期;二是开展“中法文化年”活动,这一创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一种模式,推广到各个国家;三是中法互设文化中心,长期通过文化交流来进行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而此前,中法关系并不是特别好,1992年法国卖给中国台湾“幻影”2000 -5型战斗机和空对空导弹,成为售台武器最多的国家,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1996年在联合国,法国再次参加了美国针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反华提案。当时领导挫败这个提案的,正是时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特命全权大使吴建民,他使出浑身解数,展开了魅力外交,在反对霸权主义、清算当年贩运黑奴罪行、揭露美国国内存在严重人权问题等美国的软肋上,慷慨陈词;团结广大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共同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强国霸权,终于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今天依然沉浸在胜利喜悦里的吴建民回忆说:“当我们拿下那场战役时,法国大使私下也对我表示祝贺,说你们干得太漂亮了!从第二年开始,法国就不再充当这个反华提案的提案国了。”
  真的,好的国家关系与人际关系同理。想想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时即使是多年的朋友,也还缺乏深刻的了解和心灵的沟通,互相对不上“茬儿”,更何况文化和文明背景完全不同的国家关系呢?所以,多接触,多交流,多了解,就会架起沟通的桥梁。有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侨曾对我说,吴建民大使在任时,也是华侨们和大使馆关系最密切的时候,吴大使亲善、真诚、平和的作风,和他谦谦君子的个人魅力,像朋友和亲人一样赢得了华侨们的心。
  这使我想起了早年在大学期间,曾经读过普列汉诺夫的著作《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同学之间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当时受极“左”思潮影响,大多数同学都不敢承认个人的巨大历史作用。而今天,我们国家发生了巨变,已经完全可以作如下表述了:虽然从人类文明史的推演来说,“必然”才本质地体现着历史的意志,但是事实上,“偶然”也曾一次次上演了扭转历史进程的悲喜剧;个人的喜乐怨怼、爱恨情愁等因素,确曾几度导致了人类的大前进或者大倒退,这就是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吧?
  
  温和的吴建民与
  严肃的吴建民
  
  同欧洲政要告别不久,吴建民又应日本新闻界等各方人士邀请,赴日参加中日关系的高层研讨会,吴建民作了主旨发言。
  当时的中日关系进入了冰冷期,日本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激发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中国、韩国等都发生了大学生的激愤事件,大家对今后的中日关系产生了忧虑。但是吴建民还是很乐观,当听我说到“大家都认为中日关系前景不好”时,他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地说:“也有人认为可能会好起来。”
  他解释说,中日友好在两国都已建立了深厚的基础。尤其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声明》、1978年邓小平同志亲自去换文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上,用法律的最高形式作了规定。从那以后的三十多年来,从经济上说,中日经贸关系发展得简直太快了,1977年两国的贸易额是1l亿美元,2005年达到1846亿美元,增长了160多倍。日本是贸易立国的国家,现在中国有1000万人在为日资企业工作,日本经济又在复苏之中,因此日本经济界考虑两国关系是很多的。从人员往来上说,2005年双方有400万人员往来,每个月两国间有500架次飞机;中国在日有10万留学生,日本在华有3万留学生等。从全世界的大背景来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中日将共同迎来亚洲的大变化、大繁荣……
  我静静地听着他的分析,心里似乎感到温暖一些了。吴建民又强调说:“再说现在整个世界都还处于过渡时期,既有冷战对抗的趋势,也有和谐共赢的趋势。中日之间六十年没打仗了,应该相信违背历史的倒行逆施是会被克服的。”
  这是我极为赞赏的一种思维方式,吴建民似乎是一位天生的乐观主义者,他总能从好的一面看问题,为自己的信心找到理由。
  当然,吴建民也非常强调讲原则,此时,温和的吴建民就变成了严肃的吴建民。他严厉批评日本首相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而且很欣慰地说,现在世界舆论也加入进来了。过去世界上对参拜的事不怎么关心,而这次很多人士都发表了意见,包括过去“不大讲话”的美国人。美国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海德给日本驻美大使写信,抗议小泉参拜;美欧多家报纸都对参拜进行了谴责。吴建民面露微笑:“从这件事来看,国际上对我们的同情在上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