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苏联顾问与黄埔军校

作者:王晓华 张庆军




  《黄埔恩怨》王晓华张庆军 著
  
  被孙中山尊为“国师”的鲍罗廷为黄埔军校引进了苏联顾问团,这些顾问都是苏联国内最优秀的军事人才,凭着真才实学和苦干精神,在黄埔赢得尊重。直到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还记得这些苏联人,请求他们来中国帮助抗战。
  
  被孙中山尊为“国师”的鲍罗廷为黄埔军校引进了苏联顾问团,这些苏联顾问凭着真才实学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尊重
  为了支持中国革命,黄埔军校成立后,苏联人立即伸出了援助之手,他们将国内最优秀的军事人才热情地介绍给了黄埔。
  被孙中山尊为“国师”的鲍罗廷,是一位极具政治眼光和组织才能的人物,苏联第一位驻华大使加拉罕向孙中山介绍他时夸赞说:“鲍罗廷是我党最杰出的干才之一。”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以后,鲍罗廷就积极着手从军事上加强国民党的建设,他根据列宁、斯大林的建军经验,为黄埔军校的建设制定了蓝图。1923年11月举行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就有鲍罗廷参加,而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建立黄埔军校的决定。
  鲍罗廷将苏联最优秀的军事干部介绍到了黄埔,如切列潘诺夫、列沙托夫、捷尔曼、波良克等人。
  切列潘诺夫一行也是由苏联政府精心挑选的军事人才,即以切列潘诺夫为例,他本人就是苏联红军中一名骁勇善战的优秀军官,早在童年时代就对中国发生兴趣,古老的中国历史和文化让他心醉神迷,特别是他在总参谋部学院(后改名伏龙芝学院)东方系学习时,又结识了当时正在苏联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瞿秋白是何等的优秀,切列潘诺夫自然深深地为瞿秋白的风采和谈吐所折服,更增加了对古老中国的神往。
  切列潘诺夫是在1923年6月到达北京的,随后又到达广州,不久就在鲍罗廷的引荐下,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
  切列潘诺夫遵照孙中山的嘱托,把从苏联国内战争中和总参谋部学院得来的经验与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黄埔师生。
  让一个汉语讲得蹩脚的不知所云的苏联人给一群对俄语一窍不通的中国人讲授复杂的军事课程也实在难为他了,切列潘诺夫常常一边指着字典上的字词,一边比划,还不时苦笑着摇头,但他也不得不佩服中国军人的悟性,一番劳累下来,对他讲授的课题,虽不能句句领会,却也八九不离十,然后再由这群中国教官照本宣科,教出来的学生居然也练得有模有样,中规中矩。
  惟有何应钦对苏联顾问不太服气,他是日本士官学校的高才生,在他眼里,日本的军事教育才是顶尖的呢。
  切列潘诺夫是经过大阵仗,从战场上滚过来的人,十八般武艺俱精,尤其实战本领更是高超。记得后来部队东征,攻打淡水,那是黄埔军第一次攻坚战,何应钦在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得十分清楚,因为部队没有攻坚经验,敢死队冲到淡水城墙火力死角时,竟然一时束手无策,原来他们竟没有带上攀城工具。面对着高耸的城墙,真是望城而叹呀。
  就在何应钦着急时,切列潘诺夫冲了出去,从他充当军事顾问随军出征以来,连日腹泻,身体虚弱,每天就靠几块粗饼干充饥,但他仍整天忙于制定计划,训练士兵的战术配合及战术意识,所谓临阵磨枪,不锐也亮,这些都在实战中起到了作用。
  刚才,他在指挥所已经看到了冲锋队员面临的窘境,一着急也跟着冲了出去,他灵敏的身躯充分显示了高超的军事素养,他的每一个战术动作都那样完美,无可挑剔。几个起伏后,已经跃到了城角。
  切列潘诺夫召集了队员,亲自示范了搭人梯的方法,只一会儿功夫,几组人梯已缘墙而上,黄埔军旗飘扬在淡水城头。
  这一幕给何应钦的印象太深了,从此他有意识地结交切列潘诺夫。北伐发动后,时任第一军军长的何应钦留在东路坐镇指挥,任务是看好门户,防止北洋军由闽南叩粤东,在西路、中路未得手之前,使闽粤间不要过早燃起战火,避免北伐军两线作战。许多人都批评说蒋介石当时将自己的嫡系部队留在后方是私心,避重就轻,这种批评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能否认何应钦肩上担子的沉重。因此,他特地去找蒋介石,请求将切列潘诺夫留在东路,协助自己。
  何应钦的正面对手是闽督周荫人的部队,也是同样不想妄动战火,因此乐得与何应钦形成僵持,尽管两湖战场打得激烈,但东线无战事,大家都是平静得很。
  到了北伐军开辟江西战场,并一时与孙传芳的军队形成僵持,切列潘诺夫坐不住了,他一再要求何应钦主动出击,以支援主战场。
  为了说服蒋介石,在切列潘诺夫的帮助下,何应钦制定了一份作战报告,列举了十条可以进兵的理由,从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考虑,备极详细,中肯有据。据说蒋介石看后极为欣赏,以往的将领请战,多是豪言壮语,哪像这份报告,扎扎实实地列举各种因素,让人看了心中有底。
  东路军终于杀了出去,破八闽,下浙江,进江苏,如入无人之境,有力地支援了江西战场。
  可惜切列潘诺夫一身惊人武艺却得不到淋漓的发挥,很快蒋介石就背叛了革命,他也奉命离开了中国,但他并没有忘记这块流过他汗水和心血的热土。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8月,他又受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伏罗希洛夫指派,作为中国抗日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再次来到中国。当时蒋介石正着手布置武汉保卫战,切列潘诺夫一到,他就十分恭敬地请求指导,因为他十分了解切列潘诺夫的军事才能。
  切列潘诺夫一眼就看出了中方战略的缺陷,对于中国这样辽阔的幅员来说,日军兵力相对不足,他们的战术是利用技术上的优势,采取“楔形”攻势,把优势火力集中到主要的作战方向,亦即集中到比较狭窄的战线上,打破中国人的防御,然后向纵深发展。
  中国人则在日本人可能发起的狭窄战线上堵防御“塞子”,日军打掉一个“塞子”,防御者随即又堵上一个“塞子”。总的来说,整个防御是消极的,充作“塞子”的军队在打仗,而其余军队通常都在待命。
  因此,切列潘诺夫形象地向蒋介石提出对战局的看法和建议:日军的攻击部队仿佛一只蜘蛛,在网上顺着树枝往下爬,这样随着敌军向纵深推进,最终他们便会挂在一根丝上,从而有可能被切断。所以,在敌人进攻道路上堵“塞子”的同时,还应该在主要的南北两边集积预备队,这些预备队将像雪崩一样压向敌军的侧翼和后方。
  蒋介石非常欣赏切列潘诺夫的战略构想,并专门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高级军事会议进行讨论,后来第五战区的大别山阻敌作战,就是这种战略构想的具体体现。而且整个战役也相当成功,使得该路进攻的日军在到达主战场之前已经伤亡累累,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而大大丧失了作战能力。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切列潘诺夫奉召回国,这一次他已经成为一个集团军的司令,指挥着大兵团作战了。
  切列潘诺夫与中国的缘分还没有尽,直到1956年,62岁的他作为苏联代表团的成员,再次来到中国。他仍然十分怀念在黄埔工作的日子,尽管未能故地重游,却在原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墓前献了一束鲜花,缅怀那些曾经并肩工作过的同志。
  
  加伦是苏联的名将,他受到中国人广泛普遍的崇拜
  苏联政府又委派加伦到广州负责领导军事顾问小组。加伦本名瓦西里•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留赫尔,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传奇式英雄,加伦是他在中国的化名。
  加伦军事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是他在1918年8月至9月间,指挥南部游击军奇袭哥萨克白匪军的后方,接着又率领这支由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匈牙利人、德国人以及中国人组成的国际队伍,历尽艰险,翻越乌拉尔南部的高山峻岭,穿越巴什基利亚茂密的森林和泥泞的沼泽地与红军队伍会师。
  加伦对中国革命所作出的贡献是难于言表的,这从当时人们对他的崇拜中就可以体会出来,只要加伦在广州街头露面,马上就会受到围观,受到人们暴风雨般的鼓掌欢迎。广州老百姓分不清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是谁,他们只知道加伦有能耐,加伦是苏联人,因此见到苏联顾问,都一律称之为加伦。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