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二战中导致英国情报部门损失惨重的“北极行动”

作者:高金虎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关在修道院里的道伦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的。爱国的热情驱动他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决定逃出修道院,亲自到伦敦去告警。
  即使在今天看来,道伦的想法也有点异想天开。修道院戒备森严,道伦要逃出去又谈何容易!更何况,他逃出了修道院,能逃出荷兰吗?逃出了荷兰,能逃回英国吗?要知道,当时欧洲是德国人的天下,英国正困守在英伦三岛,道伦的想法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对此,道伦心中当然也很清楚。
  他后来回忆道:“为了防止德国人进一步破坏,我下决心逃出去,说不定这样还可以搞到一些重要情报。我懂得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冒各种风险。但我也知道,一旦德国人觉得我们再也没有用处,他们随时都可能枪毙我们。
  “庭院里除了一名哨兵,还有一个探照灯和一挺机枪。夜晚,探照灯就对着窗口,因此,从窗口逃出去是不可能的,我只得从走廊逃。我先从门上的扇形气窗爬出来落到走廊上,然后再进入楼下的盥洗室,那里有一扇朝院内开的窗子。我准备了一条绳索,从这个窗口吊下去刚好落在一个小屋顶上,然后再沿着屋脊爬下去,躲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我爬过了10英尺高的装有带刺铁丝网的围墙,围墙外面每隔200码就有一个哨所,每个哨所内都有探照灯、警犬和机枪。如果没有许多树木挡着,我想逃出去是不可能的。”
  德国人很快发现道伦不见了。吉斯克司大吃一惊,他知道这件事的分量。到目前为止,他的全部成功都建立在伦敦不知情的基础上。如果伦敦知道了真实情况,他们还会与他玩这种无线电游戏吗?他出动了大批警察搜捕道伦,但都没有道伦的影子。吉斯克司只好相信这场游戏就要结束了。
  实际上,道伦逃出去之后并没有离开哈伦,而是在哈伦附近一个女修道院里躲了好几个星期。此后,他取道比利时、法国,来到西班牙,搭上了一条开往英国的轮船,回到了伦敦。
  他把他所经历的—切向秘密情报局和特种作战局作了汇报,他们对他进行了单独盘问,进行口头审查。然而,在道伦交代了全部经历后,秘密情报局和特种作战局却认为道伦是一个双重间谍。尽管道伦大声抗辩,但这一切终归无济于事。道伦费尽千辛万苦逃出了盖世太保的监狱,却被自己人投入了监狱。
  道伦仔细反省了自己的行为,觉得伦敦即便不用铜管乐队来欢迎他,他也不应得到这种待遇。一直到1943年11月,又有两名特工逃出盖世太保的牢笼回到伦敦,揭露了真相,伦敦才将信将疑,放出了道伦。
  从1943年5月开始,英国秘密情报局不知怎么意识到英国特种作战局的特工可能被敌人控制了,因而向特种作战局提出警告。提出警告的是拉巴格利亚蒂的继任者查尔斯•西摩,他在接管荷兰处后,对荷兰处进行了清洗,特种作战局荷兰处的负责人宾厄姆被调往远东。此后,重要消息不再传递给吉斯克司,吉斯克司也意识到,戏可以收场了。
  1944年4月1日,他向伦敦发了最后一份电报,以结束“北极行动”。电文对英国秘密情报局和特种作战局的无能极尽奚落之能事:
  “伦敦,宾厄姆、勃朗特诸公:
  我们理解你们力图在无须我们帮助的情况下在荷兰干一番事业,我们对此深表遗憾,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充当你们的惟一代表达如此之久,并彼此感到满意。然而,我们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你们想要来大陆访问我们,不论其规模多大,我们都将一如既往,给予你们的特使们以同样的关切和热情的欢迎。”
  整个“北极行动”历时近两年,伦敦总共向德国军事谍报局空投了各种物资570箱,计有:轻机枪3000挺,各种小武器5000件,捷克造轻机枪300架,无线电发报机75台,信号灯100个,自行车40辆,炸药15200公斤,弹药50万发,食品、货币无数。更糟糕的是,伦敦还向吉斯克司空投了52名间谍,其中有47名被杀,整个荷兰地下抵抗组织有1200人因而丧生。
  战后,人们对“北极行动”提出了疑问:秘密情报局和特种作战局是不是在了解敌人控制了情报网的情况下仍然向德国人空投了大量间谍和物资,以对德国人进行战略欺骗?荷兰政府成立了以德龙克尔斯博士为主席的国会调查委员会,专门调查此事。从1949年10月3日开始,三名秘密情报局官员尤安•拉巴格利亚蒂、查尔斯•西摩和约翰•科尔多出席作证。他们都是当时“北极行动”的当事人。历时一周,委员会最后认为,整个事件都是由于严重的迟钝而造成的。
  委员会的记录是:“我们对最初的渗透,以及渗透后的各个时期,都进行了调查,可是对每个案件所作的决议都是:这项工作还要继续下去。这些决议的做出,都曾考虑到那些特工人员的品质和性格,并且也知道,安全信号在其他案件中作为测验标准,也并非完全可靠。以后才认识到,要继续这项工作的决议是错误的。”
  
  东方出版社
  2007年9月版
  责任编辑:林敏
  定价:30.00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