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按




  现代读者要想掌握庄周的思想、了解庄周的为人,最为主要的途径就是《庄子》一书。但是,宋代以来,《庄子》一书的著作权便成为学术界的一桩公案。《庄子》本来分内、外、杂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宋以后许多学者都认为只有内篇七才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大多是其后学所为。当代学术界除任继愈等少数学者外,绝大多数认为内七篇可定为庄周自著。笔者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内七篇乃庄周手定之文,可视为庄子思想的精华。
  《庄子》内篇的七篇文章,分而观之,各为一篇首尾完整、结构谨严的文章,统而观之,又是一部互相呼应、互相补充、互相关联的体系严密的著作。这在中国著作史上乃属首见,在此之前的学术著作或为短语集萃,或为语录记载。更为奇特的是,这样一部思维严密、道理清晰的著作,却主要是以寓言的方式写作的。作者是讲故事的能手,善于将抽象的哲理溶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让读者在诗意的氛围中领略到“道”的境界。因此,这七篇文章,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精品,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佳作。诗意与哲理,在此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逍遥游》一篇乃全书之总纲。主旨在于说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同时告诫世人这种精神自由以及表现这种精神自由的言论著作有惊世骇俗、大而无用的特征,并非沉溺于物质享受之中人所能领会。所以,本篇又有全书“序言”的作用。
  《齐物论》一篇是全书的方法论。要达到《逍遥游》所示明的精神自由,就必须忘记物我的差别(齐物)、忘记是非的差别(齐物之论)。本篇对齐是非尤为重视,因为战国时代争鸣之诸家诸派,在庄周看来都无非是局限于利害之端的“小言”,而人类的真正精神生活则被遗忘。只有抛弃这些言论是非而与自然合为一体,人才能获得生命的自由。庄周的这些看法,与现代语言学、哲学、诗学、美学俱有相通之处。
  《养生主》乃庄子的养生学。其主旨在于说明人的有限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只有顺应自然大化,保持精神畅快,才是养生之主。
  《人间世》一篇专门论述处世之法,尤其是身在仕途的处世之法。只有忘我忘物、无功无名,才能游于人间而不丧身。
  《德充符》畅论形神关系。形体残缺丑陋的人,精神却高尚充实,说明精神重于形体。
  《大宗师》从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上为世人描绘出一种生活的导师。这种导师就是得道的“真人”——在世俗之人看来是“畸人”的人。
  《应帝王》是否定一切世俗帝王的“帝王之术”。真正的帝王是无视无听、无食无息的“浑沌”。本篇表达了庄子的政治理想——无为而治。
  古今注庄者不少,唯王先谦《庄子集解》博采众长又简明扼要,深得庄周学理,故一并附录,供读者参考。

  《庄子》是先秦诸子代表作品之一,是中国古典文献中的精华。自从它产生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的重视。《庄子》的注本很多,竟达数十种。庄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庄子集解》是其集大成者。作者王先谦是清朝人,一生着力于庄子研究,他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许多见解,很有价值。

  庄子集解目录
  序
  内篇
  卷一
  逍遥游第一
  齐物论第二
  养生主第三
  人间世第四
  卷二
  德充符第五
  大宗师第六
  应帝王第七
  外篇
  卷三
  骈拇第八
  马蹄第九
  肢箧第十
  在宥第十一
  天地第十二
  卷四
  天道第十三
  天运第十四
  刻意第十五
  缮性第十六
  秋水第十七
  卷五
  至乐第十八
  达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卷六
  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篇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无鬼第二十四
  卷七
  则阳第二十五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卷八
  让王第二十八
  盗跖第二十九
  说剑第三十
  渔父第三十一
  列御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