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1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15.1.2語仁義忠信,恭儉推讓,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誨之人,遊居學者之所好也。15.1.3語大功,立大名,禮君臣,正上下,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強國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15.1.4就藪澤,處閒曠,釣魚閒處,無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15.1.5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15.1.5G1此數子者,所好不同,恣其所好,各之其方,亦所以為逍遙也。15.1.5G2然此僅各自得,焉能靡所不樹哉!15.1.5G3若夫使萬物各得其分而不自失者,故當付之無所執為也。
15.2.1若夫不刻意而高,無仁義而修,無功名而治,無江海而閒,不道引而壽,15.2.2無不忘也,無不有也,15.2.3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15.2.4此天地之道,聖人之德也。
15.2.1G所謂自然。
15.2.G1忘,故能有,若有之,則不能救其忘矣。15.2.G2故有者,非有之而有也,忘而有之也。
15.2.3G若厲己以為之,則不能無極而眾惡生。
15.2.4G不為萬物而萬物自生者,天地也;不為百行而百行自成者,聖人也。
15.3.1故曰,夫恬惔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15.3.2故曰,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15.3.3平易則恬惔矣。15.3.4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15.3.5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15.3.1G非夫寂漠無為也,則危其平而喪其質也。
15.3.2G休乎恬惔寂漠,息乎虛無無為,則雖歷乎阻險之變,常平夷而無難。
15.3.3G患難生於有為,有為亦生於患難,故平易恬惔交相成也。
15.3.4G泯然與正理俱往。
15.3.5G夫不平不惔者,豈唯傷其形哉?神德並喪於內也。
15.4.1故曰,聖人之生也天行,15.4.2其死也物化;15.4.3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15.4.4不為福先,不為禍始;感而後應,15.4.5迫而後動,15.4.6不得已而後起。15.4.7去知與故,循天之理。15.4.8故無天災,15.4.9無物累,15.4.10無人非,15.4.11無鬼責。15.4.12其生若浮,其死若休。15.4.13不思慮,15.4.14不豫謀。15.4.15光矣而不燿,15.4.16信矣而不期。15.4.17其寢不夢,其覺無憂。15.4.18其神純粹,15.4.19其魂不罷。15.4.20虛無恬惔,乃合天德。
15.4.1G任自然而運動。
15.4.2G蛻然無所係。
15.4.3G動靜無心而付之陰陽也。
15.4.4G無所唱也。
15.4.5G會至乃動。
15.4.6G任理而起,吾不得已也。
15.4.7G天理自然,知故無為乎其間。
15.4.8G災生於違天。
15.4.9G累生於逆物。
15.4.10G與人同者,眾必是焉。
15.4.11G同於自得,故無責。
15.4.12G汎然無所惜也。
15.4.13G付之天理。
15.4.14G理至而應。
15.4.15G用天下之自光,非吾燿也。
15.4.16G用天下之自信,非吾期也。
15.4.18G一無所欲。
15.4.19G有欲乃疲。
15.4.20G乃與天地合其恬惔之德也。
15.5.1故曰,悲樂者,德之邪;15.5.2喜怒者,道之過;15.5.3好惡者,德之失。15.5.4故心不憂樂,德之至也;15.5.5一而不變,靜之至也;15.5.6無所於忤,虛之至也;15.5.7不與物交,惔之至也;15.5.8無所於逆,粹之至也。15.5.9故曰,形勞而不休則弊,精用而不已則勞,勞則竭。
15.5.2G稱心則喜,乖情則怒,喜怒不忘,是道之罪過。
15.5.4G至德常適,故情無所概。
15.5.5G靜而一者,不可變也。
15.5.6G其心豁然確盡,乃無纖介之違。
15.5.7G物自來耳,至惔者無交物之情。
15.5.8G若雜乎濁欲,則有所不順。
15.5.9G物皆有當,不可失也。
15.6.1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鬱閉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15.6.2故曰,純粹而不雜,15.6.3靜一而不變,15.6.4惔而無為,15.6.5動而以天行,15.6.6此養神之道也。15.6.7夫有干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15.6.8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極,上際於天,下蟠於地,15.6.9化育萬物,不可為象,15.6.10其名為同帝。
15.6.1G象天德者,無心而偕會也。
15.6.2G無非至當之事也。
15.6.3G常在當上住。
15.6.4G與會俱而已矣。
15.6.5G若夫逐欲而動,人行也。
15.6.7G況敢輕用其神乎!
15.6.8G1夫體天地之極應萬物之數以為精神者,故若是矣。15.6.8G2若是而有落天地之功者,任天行耳,非輕用也。
15.6.9G所育無方。
15.6.10G同天帝之不為。
15.7.1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15.7.2一之精通,合於天倫。15.7.3野語有之曰:「眾人重利,廉士重名,賢人尚志,聖人貴精。」15.7.4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15.7.5能體純素,謂之真人。
15.7.1G常以純素守乎至寂而不蕩於外,則冥也。
15.7.2G精者,物之真也。
15.7.3G與神為一,非守神也;不遠其精,非貴精也;然其跡則貴守之也。
15.7.4G1苟以不虧為純,則雖百行同舉,萬變參備,乃至純也;15.7.4G2苟以不雜為素,則雖龍章鳳姿,倩乎有非常之觀,乃至素也。15.7.4G3若不能保其自然之質而雜乎外飾,則雖犬羊之鞹,庸得謂之純素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