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原文]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五十三章

  [要义]

  大道本来很平坦,而人们却喜欢走小路,也就是俗语所谓“大路不走走小路”的意思,人领着他不走,鬼领着溜溜的。不管是修身、办事、治理国家都要走康庄大道,不要走偏僻小路、邪道捷径。什么是常规大道呢?道家的大道是冲虚自然、清静无为、贵柔守雌、居下不争,儒家的大道是诚实仁爱、刚健有为、仁义礼乐、三纲五常。什么是小路呢?一切违背、偏离大道的便是。目好美色,耳好淫声,口好美味,犬马畋猎,衣华服,住美屋,嗜财如命,勇暴嗜杀,弑父弑君,犯上作乱,大逆不道,短路抢劫,杀人越货,强奸卖淫,赌博抓采,偷盗诈骗,沽名钓誉,恋权好色,行贿受贿……

  [故事]

  杨朱的邻居丢了一只羊,叫了一大帮人去寻找,怕人手不够,又喊去了杨朱的仆人。杨朱感到奇怪,说:“丢了一只羊,为什么叫这么多的人去追呢?”“岔道太多,怕难以追上。”过一会儿追羊的人们空手而回,杨朱问:“咋没追回来?”邻居说:“岔道之中又出现了岔道,不知它究竟跑到了哪条岔道上,我们只好返回。”杨朱听后脸色都变了,半天不说话,好几天没有笑容。弟子们觉得奇怪,羊是便宜之物,又不是杨朱的,为什么丢羊之后杨朱便无言无笑呢?有一个叫孟孙阳的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杨朱的朋友心都子,心都子第二天陪同孟孙阳一起来见杨朱。入席后心都子问杨朱:“过去有兄弟三人到齐鲁求学,跟着同一位老师学完了儒家学说后才回家,父亲问哥仨:‘仁义的学问都是什么?’老大说:‘首先是保全自己的生命,其次才是保全自己的名声’;老二说:‘宁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能损害自己的名声’;老三说:‘既要保全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的名声’。一师之徒,而三人不同,到底谁学到的是真正的儒家学说呢?”杨朱没有正面回答,却讲了另一个故事:“有一个住在河边的人善于潜泳,摆渡所挣可养百人,带着干粮来向他学艺的人成群结队,可是因此而淹死的将近一半,学到的得利,学不到的遭害,差别很大,你认为来学艺的谁对谁错呢?”孟孙阳听了两人的对话,如堕五里雾中,跟着心都子退出来后,便请他给讲明白。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道太多,所以才丢了羊;游泳因为方法多样,所以才丧了生。不是大道原本就有许多,大道只有一条,是后来渐渐走出了岔道;不是原本游泳方法就有许多,原本的方法只有一种,是后来学艺的人们把方法搞乱了。如果大家都行走原本的一条大道,羊就不会丢;如果学艺的人们都遵守原本的一种游泳方法就不会淹死。杨朱先生之所以不言,是因为他听说多歧亡羊后担心他的学说到了众多学生那里会变得多种多样,把他原本的学说丢掉,就像哥仨把同一个先生教的儒家学说变成三个样子一样。”

  当然大道和小路是对待统一的,没有小路也无所谓大道,没有大道也无所谓小路。大道是常规,是主干;小路是权宜,是枝叶。没有枝叶不见大木之茂盛,没有支流不见长江之壮阔,没有岔路不见大道之重要,没有儒分为八、墨离为三不见孔墨之发展。多歧固然亡羊,没有多歧,各地之羊也无法由歧途入于大道,百羊会群循大道而至于通都之市集,亦显大道交通命脉之作用。走歧路捷经就是一种开拓创新精神,哥伦布不勇于航海探险就发现不了美洲大陆,正是欧洲人使美洲发展起来。当然走大道循常规,事半功倍;走小路以猎奇,事倍功半。走小路有可能费出九牛二虎之力后也到了目的地,但也很有可能迷了路而丧生,或遇上野兽而丧生,不是有很多探险家死于自然环境吗?正确的态度是;以大道为主,以小路为辅。

  我早年的艰难足以佐证大道小路之辩。我少年家贫,而勤奋好学,读初中时是全校有名的好学生,成绩名列前茅,为人厚道和气。我是从二年制向三年制过渡的那一级,同时入校的三个班,我在二年制班里,另两个班是三年制的。两年毕业后考上了县一中,因身高不足被体检下来,这给我幼小的心灵以很大压抑。又复习一年后考中专,以优异成绩考过线,又因身高不足被除名,这是我人生路上遭受的第一次巨大打击,从此我便日益偏离大道常规,而喜欢曲径寻幽了。尽管我去了县一中读高中,但彻底失去了对课本的兴趣,专好读课外书,也不循序蹈矩坐教室,一有空就去游山玩水,消愁解闷,周末假期步行浏览了周围几县的大好河山。我日益孤僻,落落寡合,踽踽独行,郁郁寡欢。在清傲里掩藏着自卑,在寂寞中寻求着刺激,个性极强,不随于众,特立独行,别具一格。尽管我荒唐地度过了高中三年,还是考取了烟台师院中文系,我像被压住的弹簧一样,猛然弹跳起来。从迈上胶东半岛的那一天起,那野性膨胀的烈火熊熊的求知欲便肆意燃烧在心田上,整天钻书库,泡阅览室,啃原著,查资料。我觉得一个系的课程不够学的,一年后考试转入政史系。三年春节都以校为家,除夕夜里也一边啃着凉面包喝着自来水而读写不停,那真有一种宗教徒的殉道精神!但是我那特立独行、曲径寻幽的个性也日益明显。按常规,应该好好学功课,拿着毕业文凭再考研或上班。而我偏偏不这样想,总觉得自己是首届本科,应该在读大学时出点成果,为后来的弟弟妹妹们带个好头;我还想用自己的思维网把知识的海洋过滤一遍,把所有的智慧鱼打捞上来为雅典娜祝寿;我还想全国都在改革开放,文化服务于经济,学术界也要来一次彻底的革命,首先要从汉字开始,因此我想创建简易新汉字体系,把十画以上的汉字都精减到十画以下,胡服骑射,轻便实用。因此我以研究创新为主,以学习功课为辅;以书库为主,以课本为辅;以自修为主,以听课为辅。进入大三,我到了疯狂的程度,几乎不听课不交作业不考试,严重干扰了学校的常规秩序,正当我只造出一部分新汉字时,学校便把我勒令退学了。我偏离大道,在小路上迷失了自己;我没有把住舵轮的方向,最终撞在礁石上,人生之舟粉碎稀烂!又过了十三年的艰苦奋斗,我才重新回到文化界,从小路回到大道上来。十三年中我经受了很多很多,失去了很多很多,仍然是一无所有,孑然一身,我已由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秃顶陋貌、人到中年的半老头子。如果没有这十三年的岔道,沿着大道一直走下去,我也是教授了。而一晃十三年后,我费了吃奶的劲儿才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跟着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教授学习。“大道甚夷,而人好径。”十三年时间我绕了一个大圈子,在崎岖坎坷的小路上独自跋涉,最终能回到大道上也还值得庆幸,很多死于小路的也白来世一程了。当然不行小路不知人生之苦、大道之夷,不走曲径不见山水之美、花木之幽,不入歧途不知世事之艰、为人之难,不入岔道不知坦途之宽、常规之正。挫折也是一笔财富,它能把一个坚强者逐渐垫得高大起来。早年受贫不算贫,不经磨难不成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久行夜路必撞鬼,多行不义必自毙,请看《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郑庄公是站妈生,母亲武姜生他时吓昏过去,生下来后她也醒了,因而就叫婴儿为“寤生”,一底根就很厌恶他。后来她又生了小儿子共叔段,特别喜欢段,一心想立段为世子,多次向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等到庄公继承了君位,武姜就请求封段于制邑,庄公说:“制邑地势险要,过去虢叔就死在那里,不便分封给他,其他地方唯命是从。”武姜请求把京邑封段,庄公答应了,叫他住在那里,称为京城大叔。大叔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制造武器,积极准备入侵夺权。虽然祭仲、子封等大臣一再劝庄公采取制裁行动,庄公都没答应,并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对国君不忠,对兄长不悌,决没有好结果。”庄公听说大叔将要偷袭郑国,母亲也将替弟弟打开城门,以为内应,便派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去征讨京城。京城的人也背叛大叔,大叔逃跑到鄢,庄公又追到鄢去征讨他,大叔便逃到共国去了。鲁国史书为什么写“郑伯克段于鄢”呢?因为段的所作所为不像个做弟弟的,所以不说“弟”;像是两个敌国的君主打仗,所以叫做“克”;直称庄公为“郑伯”,是讽刺他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真是春秋笔法,无一字虚设,一个“克”字,兄弟如仇敌之情可知矣。庄公便把武姜安置于城颖,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见面。”但不久又后悔了。颖考叔是在颖谷主管疆界的官,听到这件事,去给庄公进献物品。庄公要他一起吃饭,他吃时把肉留着,庄公问他,他回答说:“我家有老娘,孝敬她的食物都吃过了,就是没吃过国君的食物,请您让我把肉带回去献给母亲。”庄公听后凄然道:“你有母亲可献食物,我独没有啊!”颖考叔说:“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庄公说明了缘由,并告诉了他自己很后悔。颖考叔回答说:“您何必为这件事情忧虑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再打一条地道在里边见面,谁会说您违背了誓言呢?”庄公照着颖考叔的话去办,母子遂和好如初。一母二子本该和睦融融共享天伦之乐的,可他们都背离了大道走到斜路上去。做母亲的慈爱为怀,不该厌恶一个儿子而喜欢另一个儿子,更不应该帮助喜欢的儿子去攻打不喜欢的儿子,引起兄弟间的战争。做臣的要忠于君,为弟的要悌于兄,段不忠不悌,阴谋篡位,其失败是可想而知的,他统治的人民都反叛他。而庄公作为一国之君,又是兄长,应该预防和提前制止弟弟的行径,以血肉亲情感化他,不应该听之任之,最后派军队去消灭他。即使对母亲不满,也不能发誓与母亲终生不见,乌鸦反哺羊跪乳,不孝敬母亲还不如禽兽呢。虽然庄公背离了孝悌之大道,好在还没有滑出太远。儒家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孝是子女对于父母的深情回报;扩而言之,臣忠于君,学生敬先生都是大孝,孝主要是下辈下级之于上辈上级的关系,纵向而言的。悌是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的敬爱谦让;扩而言之,对朋友、伙伴、同事、战友、同学等都要悌,悌是平辈平级的关系,横向而言的。孝悌是最基本的仁爱,连对自己家里人都不孝悌了,自然也不会忠君爱友了,几于禽兽矣!

  《庄子?则阳》讲了一个故事:长梧这个地方的守吏对子牢说:“先生处理政事的时候,千万不可卤莽;在管理百姓的时候,千万不可轻薄。过去我在家里种地,耕地时贪图省力而卤莽从事,结果收获粮食时遭到报复。第二年我改变了方法,深耕而细锄,庄稼长得繁茂滋润,终年粮食有余。”庄子听到后说:“现今人们修身养性,大多像封吏所说的,背离了自然,脱离了本性,泯灭了真情,丧失了精神,从俗便宜行事。用卤莽态度对待本性的,爱欲憎恶的危害如同芦苇似的覆蔽本性,开始它满足我形体的需要,到一定时候就损伤我的本性。于是上溃下漏,百病齐发,到处都是热毒肿、疥疮、痈疽、内热、乳糜尿。”俗话说:“人哄地不用力,地哄人不打粮。”“种地不使粪,必定瞎胡混。”同样治理国家也这样,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是互惠的,上惠下则下敬上,上榨下则下盗上,上压下则下抗上。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世界上的人几乎都喜欢耍小聪明,凡事投机取巧走捷径。其实万事万物皆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按照规律办事,不要投机取巧。走捷径虽然一时省力占便宜,然而这是暂时的表面的获利,最终将要受到自然法则的惩罚,要加倍付出赔偿的。庄子认为修身养性也不能马虎轻率,留下心田的杂草,也就是主观的爱欲憎恶。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只是暂时的享受,从长远来看,由于背离了身体和心性的自然法则,最终要给自己带来大祸。这种报复是残酷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的祸害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