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原文]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天下》

  [要义]

  这是庄子的好朋友、名家人物惠施的命题之一。惠施本人没有留下著作,《庄子·天下》保存了他的“历物十事”和二十一个命题。这个命题的意思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读高中时,数学老师曾引用这个命题来讲“无穷小”的概念。但惠施没有看到量变会引起质变,因为一尺的木棍无限中分下去,分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已经不再是木棍了。他看到了事物的无限可分性,还是很可贵的。黑格尔说过,一条马尾巴,把上边的毛一根根拔去,拔到最后就不是马尾巴了,阐明了质量互变规律。

  惠施富有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演能力,但也出现了前后矛盾。历物十事的第一个论断是“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这便是有限而不可分的了。他对老子的“一”做了两极的推进:“大一”可以大到无所不包,相当于古之“太极”、今之“宇宙”;“小一”小到不能再分割,相当于古希腊哲学中的“原子”。往两个方向推是对的,但没有至大无外的大一和至小无内的小一,因为宇宙万物是无限可分的,是无穷大的,也是无穷小的。

  《易传》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是可以无限二分的,“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经过三次二分则形成八卦(23=8),六次二分则为六十四卦(26=64),十二次二分则为四千零九十六卦(212=4096)……n次二分则为2n卦,或称作三爻卦,六爻卦,十二爻卦……n爻卦,万物万数万卦,“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易学是宇宙代数学,其通用公式是,1+2+22+23+……+2n---1=2n—1。每一个层次的数量都是以前所有层次的数量之和再加一,这个公式是显化的。潜化的则为1—1/2—1/22—1/23—……—1/2n---1=1/2n---1,这也就是“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数学表达。把木棍看成整体1,第一天截去1/2,第二天截去1/22,第三天截去1/23……第n天截去1/2n,当截了n天后,还剩下1/2n。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1/2n趋向于0,也即limit1/2n=0,趋向于0但永远不是0,故万世不竭,最后可能分到物质微粒,已不再是木棍了。别看惠施这个命题只有一句话,但却是对以二进数理为基础的易学哲理的形象表述。只不过易学是“加一倍法”(二增),这个命题是“减一倍法”(二减),是互为逆运算,表达了世界构成要素物质、能量、信息、精神等的显化和潜化之进程。

  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它通过无限二分以生成、演化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也是一个无限大的太极。作为本原的东西是万物的基质,因而又是无限小的,内在于万物之内,相互结合形成任一事物。太极也是物质微粒,相互结合可以形成任何一个事物,孙中山曾用《易传》之“太极”,指称西方之“以太”,西方人曾一度认为以太是万物的本原和始基,事实上以太是不存在的。两极相通,太极既是无限小的,又是无限大的,后人因而提出了“物物一太极”,这是中国古代的朴素的宇宙全息论,不同层次的所有太极都是全息的。

  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是原子论的前身。他认为种子是无限可分的,“结合物中包含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东西,即万物的种子。”“在小的东西里并没有最小的,总是还有更小的。”而到了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中,原子变成了最小的不可分的构成元素。“原子”一词的本义就是“不可分的东西”,atom=a+tom=not+cut=indivisible thing

  [故事]

  我在一个同学家里玩,他儿子对我说:“叔叔,我跟着你打一个月的工行吗?第一天你给我一分钱,第二天二分钱,第三天四分钱,第四天八分钱,每一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乍一听,全是分钱,似乎是多劳少酬,一般人会满口答应。但我是研究易学的,懂得二进制数学,心里一想,打一个月工,按一月三十天算,我应支付给他的月薪是1+2+22+23+……+229=230—1。这可是一个天文数字,我赶紧用笔一算,230—1=1073741823,是一千零七十三万七千四百一十八元二角三分。我对他说:“你这个小鬼头,想骗骗叔叔。我就是干一辈子工作挣的工资也不够支付你这一个月的薪水,你还让叔叔活不?”他哈哈大笑起来。不知他从什么数学书上看到的,而且早知答案,故意让我上当,在小孩面前说话不算数,那我便成了他的笑料了。

  可见,二进制数学具有何等威力!只用0和1就可以把任何一个天文数字表达出来,如今风靡全球的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就是二进制。阴为0,阳为1,“《易》以道阴阳”,用阴阳学说可以把世界上任何复杂的道理说清楚,易学是二进数学和阴阳哲学的统一体,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宇宙真理。物物一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十六卦,十六卦生三十二卦,三十二卦生六十四卦……2n---1卦生2n卦,无限二分,像DNA分子无限半保留复制一样,按几何级数倍增,遂成纷繁复杂之宇宙万物。二进制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数学,阴阳学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易理。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家芝诺,利用数学提出了几个诡辩,其中的“二分辩”很耐人寻味。说一个物体永远达不到目的地,因为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走完全程的一半。但在走完这一半之前,又必须先走完半程的一半。半程的一半还有一半,如此这般分割下去,可以推到无穷,因此永远达不到目的地。这个命题表面看起来和惠施的命题差不多,实质是不一样的。惠施是每天削去木棍的一半,越削越小,最后削得不叫木棍时就可以说是把木棍削完了,但木屑可以继续削便是另外一回事了,这是由量变而达质变。而芝诺的命题是在刚抬脚的那一半路程内做文章,按着他的无限二分,人根本不能动脚,因为一动脚便可以抄出一段距离,这段距离便可包含无限个的一半,赶路应该向前走,向前二分,而芝诺却向后二分,以至于不敢动脚了。按着惠施的正确方法,应该是第一天走完全程的一半,第二天走完剩下那一半的一半,第三天走完剩下那一半的一半的一半,继续一半一半走下去,最终无限接近于目的地时便算到达了,量变产生飞跃,而且人的一步大大超过那无限小的一半距离,往往一跨就越过了目的地还有余,怎么会到不了目的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