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钓濮水,悟透世情 名与利的根源




  壹

  记得不止一位先贤说过,人人生而不平等。

  人一生下来,你的出身、地位、环境,就已经注定了不平等。但是在人类社会中,这个不平等起源于什么呢?

  1753年,第戎科学院发表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征文启事。著名思想家卢梭被这个意义深远的题目深深震撼了,他决心应征,挑战这个充满诱惑的论题。于是他离开城市,到树林深处去思索这个问题,在长达七天的离群思考中,他回忆原始时代的形象,在心里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轮廓,完成了这篇论文。

  在这篇为卢梭赢得了世界声誉的论文里,他无情地驳斥了人间的无聊谎言,大胆地把人们因时间和世事的熏染而扭曲了的天性赤裸裸地揭露出来,并把“人所形成的人”和自然人加以比较,从所谓“人的完善化”中,指出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是: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私有制就这么产生了,于是,人与人之间,开始了互相倾轧,互相剥削的历史。

  如果我们带着这种想法去读庄子,就会发现在卢梭与庄子之间,在观点上有很多一致之处。庄子指出,在从前所谓的盛世里,比如在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的那些时代,人民靠结绳的办法记事,把粗疏的饭菜认作美味,把朴素的衣衫认作美服,把淳厚的风俗认作欢乐,把简陋的居所认作安适,邻近的国家相互观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百姓直至老死也互不往来。像这样的时代,就可说是真正的太平治世了。

  可是这样的安静日子过了没多久,人心就开始乱了,百姓们竟然伸长脖颈踮起脚跟说,“某个地方出了圣人”,于是众多百姓,带着干粮,急急忙忙地追赶圣人而去,他们当中许多人抛弃了双亲和自己的家业,足迹交集于诸侯的国境,车轮印迹往来交错于千里之外,乱成了一锅粥,百姓反而更加不得安宁了。

  在庄子看来,这就是统治者追求圣人,追求圣人智慧的过错。统治者如果一心追求圣智而不遵从大道,那么天下必定会大乱!

  贰

  正如上文所言,天下大乱的祸端,不是来自于战争、饥荒、人祸,而是来自于智谋太多,奸诈日生。为什么这样说呢?打个比方说:弓弩、鸟网、弋箭、机关之类的智巧多了,那么鸟儿为了躲避它们就只会在空中乱飞;钩饵、鱼网、鱼笼之类的智巧多了,那么鱼儿为了保全自身就只会在水里乱游;木栅、兽栏、兽网之类的智巧多了,那么野兽为了避祸就只会在草泽里乱窜;阴险欺诈、奸黠狡猾、言词诡曲、坚白之辩等等热衷于权变的人多了,那么世俗的人就只会被诡辩所迷惑,在尘世里一天天地变得狡猾。

  所以,庄子看来,天下之所以昏昏大乱,罪过就在于人们喜好智巧。所以天下人都只知道追求他所不知道的,却不知道深入探索他已经知道的;都知道非难他所认为不好的,却不知道否定他所盲目赞同的,因此天下大乱。

  尧在华巡视。华地守护封疆的人说:“啊,圣人!请让我为圣人祝愿吧。”“祝愿圣人长寿。”尧说:“用不着。”“祝愿圣人富有。”尧说:“用不着。”“祝愿圣人多男儿。”尧说:“用不着。”守护封疆的人说:“寿延、富有和多男儿,这是人们都想得到的。你偏偏不希望得到,是为什么呢?”尧说:“多个男孩子就多了一层忧惧,多财物就多出了麻烦,寿命长就会多受些困辱。这三个方面都无助于培养无为的观念和德行,所以我谢绝你对我的祝愿。”

  凡人眼中的智巧,在庄子眼中就是让世界变得混乱的祸端,这种智巧对上而言,遮掩了日月的光辉;对下而言,销解了山川的精华;居中而言,损毁了四时的交替,就连附生地上蠕动的小虫,飞在空中的蛾蝶,没有不因此而丧失原有的真性的。追求智巧扰乱天下,竟然达到如此地步!

  有人会说,因为智巧的作用,智者们发明了很多东西,为百姓提供了各种方便,难道这不是智巧对天下的好处吗?

  庄子对此是断然否认的。他说:因为智巧,世间出现了斗、斛等器具,来计量物品的多少,结果偷盗者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世间出现了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偷窃者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世间出现了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盗贼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世间出现了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盗贼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为什么说仁义也会被盗走呢?那是因为:人们常常看到,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刑戮和杀害,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

  孔子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人文学者,精通六艺,正是俗世认为的智者,但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正是庄子所鄙薄的对象。

  在庄子的书里,曾经记载过几次孔子见老子,向老子求道时的情景。当时,老子为“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馆长。老子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智者,熟悉历史,知识广博。除此之外,老子还是一位思想大师,一位沉思形而上之道的哲学家。孔子在老子这位哲学家面前,很有相形见绌之感。

  从《史记》和《庄子》的记载来看,孔子对于会见老子的感觉是美好的。因为孔子见过老子之后,回去后一连三日都不谈与老子见面的事情,难免让人觉得他也许是沉浸在与老子谈话的美好回忆中,也许在深深地思考所受到的教益。

  孔子由衷地称赞老子,把老子比作龙,这既突出了老子学识的深厚,思想的高超,也是庄子深深引以为自豪的。

  春秋时代的另一位智者阳子居拜见老子时说:“倘若现在有这样一个人,他办事迅疾敏捷、强干果决,对待事物洞察准确、了解透彻,学‘道’专心勤奋从不厌怠。像这样的人,可以跟圣哲之王相提并论吗?”很明显,阳子居所指的这个人,就是孔子,至少也是和孔子类似的人。

  老子回答他说:“这样的人在俗人眼里看来是聪明人,但是在圣人看来,只不过就像聪明的小吏,这样的人办一点小事便生怕不能用上自己的智慧,辛辛苦苦,担惊受怕。

  山中的虎豹因为毛色美丽,而招来众多猎人的围捕,猕猴因为跳跃敏捷、狗因为捕物迅猛而招致绳索的拘缚。像这样的动物,就和你所指的这个人一样,也可以拿来跟圣哲之王相比吗?”

  阳子居听了这番话脸色顿改,不安地说:“那我冒昧地请教,圣哲之王怎么治理天下?”老子说:“圣哲之王治理天下,功绩普盖天下,却又悠闲自得,好像自己并未出过什么力,教化施及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使万事万物各居其所而欣然自得。这样地治理国家,才是真正的圣哲之王的高妙境界。”

  叁

  从前,有一个人人称赞的贤君,叫尧。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齧缺,齧缺的老师叫王倪,王倪的老师叫被衣。

  尧问许由说:“齧缺可以做天子吗?我想借助于他的老师来请他做天子。”

  许由说:“如果你这样做的话,恐怕天下也就危险了!齧缺这个人的为人,耳聪目明智慧超群,行动办事快捷机敏,他天赋过人,但是他用人为的心智去对应并调合自然的禀赋。他明白该怎样免止过失,不过他并不知晓过失产生的原因。

  “如果按照你的想法,让他做天子的话,他肯定会借助人类的智力而扭曲天然的东西,将会把自身看作万物的中心,希望改变万物固有的形迹,来为他自己服务,他将会尊崇才智而急功近利地做事,那样的人怎么能够做天子呢?如果用他的想法治理天下,必将是天下大乱,是臣子的灾害,国君的祸根。”

  那么,如何才能天下太平?庄子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就要断绝圣人,摒弃智慧。这样,盗贼就能停止偷窃行为;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蒙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恢复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总之一句话:只要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

  肆

  如果世间的智慧都没有什么有益之处,那么人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符合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呢?庄子看来,用无为的态度去做就叫做自然;用无为的态度去说就叫做顺应;给人以爱或给物以利就叫做仁爱;让各个不同的事物回归同一的本性就叫做伟大;行为不乖僻,就叫做宽容;心里包容着万种差异就叫做富有。因此,持守自然赋予的禀性就叫纲纪;形成德行就叫做建功济物;遵循于道就叫做修养高;不因外物改变节守就叫做完美无缺。

  被称为“师太”的作家亦舒曾说道,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真正的君子也应该没有自卑感,他会容藏了立功济物的伟大心志,而且像吸纳百川的大海那样成为万物的归宿。如此这般,就能藏黄金于大山,沉珍珠于深渊,不贪图财物,也不追求富贵;不把长寿看作快乐,不把夭折看作悲哀;不把通达看作荣耀,不把穷困看作羞耻;不把谋求举世之利作为自己的职分,不把统治天下看作是自己处于显赫地位的资本。

  真正的君子内心一直寂静如水,而且并不是因为听人说宁寂美好,才去追求宁寂,而是真正地做到了寂静。各种事物都不能动摇和扰乱他的内心,因而君子才能心神虚空宁寂,犹如静水。

  水在静止时便能清晰地照见人的须眉,因为水的平面合乎水平测定的标准,所以高明的工匠以之作为衡量万物高度的水准。水平静下来尚且清澄明澈,更何况是人的精神!

  真正得道之人的心境,虚空宁静,可以作为天地的明镜,可以作为万物的明镜。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古代帝王和圣明的人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达到这一境界,便心境空明虚淡,空明虚淡也就会显得专注充实,心境充实就能合于自然之理。

  虚静便能无为,无为使任事的人各尽其责。无为的人也会从容自得,从容自得的人便不会身藏忧愁与祸患,健康长寿也是自然的事。所以,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