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传记系列——

 

 英雄探险家卷——奥斯特洛夫斯基

 郭锷权 赵佩瑜   编著

第十三章  口授笔录夜以继日








  “当我开始写书时,我想把它写成回忆录的形式——全部事实的记载。但是,和当时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的编辑柯斯特洛夫同志见面时,他建议我写成反映少年和青年工人的历史的中篇或长篇小说,描写他们的童年和劳动,然后描写他们参加本阶级的斗争。这次会见,改变了我的写作意图……”

  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说过:

  “写什么呢?同志们对我说:‘写自己的耳闻目睹,写亲身的经历,写自己所熟悉的人,自己所走过来的脚印,写那些在党的旗帜下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人们。’我是从这里开始写的……”

  他自言自语地说:

  “看不见了,不能动了,还是可以写……”

  他已经看不清自己写的上下文了——他还是坚持写。往往写成这个样子:行与行、字母与字母、一个单词和另一个单词都重叠在一起。要辨清他写的字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拉娅抄写时进度十分缓慢。

  这样的速度使奥斯特洛夫斯基很不满意。

  有一次,他建议拉娅拿来一块厚纸板,按一行字的宽度,在纸板上切成一条一条的空格。

  “你明白做这个干什么吗?如果把这块纸板铺在纸上,通过空格我会写成直行。”

  写字工具的设计就这样诞生了。

  开始并不理想。但是,利用写字工具的技术日臻完善。起初是把写字工具放在一张纸上,后来便放在一叠纸上。

  写字工具经常放在膝盖上。

  双膝不能伸直。可怕的病魔使整个关节变得僵化,使两腿处于弯曲状态。这多么令人可怕,但是,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奥斯特洛夫斯基才有可能自己动笔写下去。

  当所有的房子里都静谧下来时,他便开始彻夜不眠地工作。他把写满的稿纸依次编好页码,扔在地板上。第二天早晨,他们那间不大的房子的地板上便到处铺满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

  他就是这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由于双手疼痛难忍,被迫放下了笔。

  现在,每天晚上拉娅下班回家后,都要记录他口授的内容。为了不让尼古拉在口授时嗓子过度疲劳,她搬了一张小桌子放在他的床头。她静静地坐下来等他口授。他口述得十分缓慢,迟疑不决、句子很不紧凑,句与句之间停顿时间较长,口述了三四句之后,他就要求她念给他听。

  “删掉……重新写……这样不好……”

  就这样三番五次地修改。

  半夜之后,暂告结束。她的工作日开始得很早。

  只要一有事情——就要放下工作……

  当然,他的神经是相当紧张的。当她抄写他写好的书稿什么也看不清时,他就生气。

  他的脑子里经常回忆起一系列的插曲。有时候他打断她,口授另一个他认为是更精彩的情节。

  后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回忆说:

  “当我口授时,在讲述某一个人物之前,我自己先在脑子里回忆和想像这个人:这全靠良好的记忆力帮助我。这些人物我记得非常牢靠,经过十年我还能够想起他们。我口述的所有这些事件都一一刻画在我的记忆中,长期以来,我一直没有遗忘这些塑造形象的画面。当一个画面中断时,记录也就停止了。”

  拉娅把写好的小说的正文抄写在自制的拍纸簿上。

  自制拍纸簿!现在听起来感到异常惊讶。而在30年代,国家还不能够满足对纸的需求。要买到练习本是很困难的!因此只好请求住在外地的亲友们寄些纸来。

  拉娅带着这个请求去见米高扬皮谢夫联合工厂(她曾经工作过的罐头厂也包括在内)的厂长。联合工厂包括三个企业:罐头厂、咖啡厂和人造乳酪厂。在咖啡厂里,工人们按规定重量包装茶叶,剩下一些规格为14×25厘米的边角纸。拉娅得到批准利用这些纸。连厂长自己还不知道:他给予了刚刚开始写作的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多大的帮助啊!

  这些边角料做成了拍纸簿。使他们焦急的只有一件事:上哪儿去弄拍纸簿的封面呢?他们终于弄到了一小张红色的、有光泽的道林纸。它只够做两个封面。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尼古拉当时还建议从报纸上的文章中剪下字母,组拼成作者姓名、作品的名称,贴在红色的封面上。

  他们就这样第一次用印刷字体“排出”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
① 拉娅把全部收藏的拍纸簿转交给了中央国立文史馆保存。

  在每个拍纸簿的第一页都写明小说的名称、章节顺序。他们事先怎么也不会想到将来这些写满各种笔体的拍纸簿将会被珍藏起来。今天,为数众多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研究工作者正在研究这些拍纸簿。他们当中有文艺评论家、学位论文提出者,甚至还有不少的读者。

  1931年,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为创作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进行了整整一年的紧张工作。大约到5月份,已经完成了小说的五章草稿。把这几章分别寄给朋友们以便打字。奥斯特洛夫斯基请求他们阅读,并提出对他的作品的意见,且焦急地等待着回音。

  他在给诺维柯夫和利亚霍维奇的信中说:

  “你们为什么连一句有关这本书的缺点的话都没有?等着你们的忠言。我等着……请批评——说点主要的,为什么连一句话也没有?”

  他在给利亚霍维奇的信中说:

  “对于小说的意见,你一句话也没有说。从这里——可以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到底坏到什么程度你也不愿意说。这说明你没有布尔什维克的勇敢精神。唉,你呀,要作‘自我批评’!我只请求你——说说哪些地方不好,为什么不好,可以谩骂,可以挖苦,可以说点刻薄话,用严厉的批评推动拙笨的转变,包括不自然的,不生动的,枯燥无味的;总之,越尖锐越好,你说对吗?”

  他很想知道乌克兰作家米哈依尔·班柯夫对小说的意见。关于此事,奥斯特洛夫斯基怀着惋惜的心情给日格列娃写信说:

  “至于班柯夫,也没有反应!我现在很需要这位年轻人的帮助。他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工作的编辑,曾答应给予我全面合作。”

  的确,奥斯特洛夫斯基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这本书上了!而周围的生活都按自己的规律在运动。他的亲人和知己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为自己的事情所吸引。尼古拉心急如焚,需要在写作方面得到更多的人的参与和帮助。

  1931年5月26日,他在给诺维柯夫的信中承认:“我开始评价人物时,只是想借助于技术方面的帮助。”

  应该说,当时他们的家庭条件对工作很不利。房间如同走廊一般,住着三家亲人:拉娅和尼古拉,他们的母亲;尼古拉的姐姐和她的小女儿;拉娅的弟弟、弟媳和姐姐的小儿子。九口人中,有两个学龄前儿童,两个没有希望的年轻病人:尼古拉本人和拉娅那24岁的弟弟沃罗佳——有严重的心脏病,一直卧床不起。生活同时折磨着两位老母——尼古拉的母亲和拉娅的母亲。两老沉浸在极大的悲痛之中,她们两老都有不治之症的儿子。很自然,她们的神经格外紧张……而孩子们终日吵闹不休。拉娅只好经常做些调解工作。她十分同情大家。尼古拉为家庭的争吵而感到万分烦恼。他对大家感到烦躁不安时,觉得自己是个外人,有时也暴跳如雷。

  1931年5月7日,他在写给罗扎·利亚霍维奇的信中说:

  “现在我处的环境比任何时候都恶劣。我和拉娅感到焦躁不安……你明白吗?使人憋气的倒不只是因为住房拥挤不堪,而且还因为现在住在我们这里的人的精神状态不佳。”

  同年5月28日,他又在给罗扎·莉娅霍维奇的信中说:

  “小姑娘,我现在在令人厌恶的条件下工作。几乎没有一点安宁。写作是在深夜进行的,当大家入睡了——不妨碍我的时候才能写。”

  是的,他的精神极度紧张。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思维不停歇地工作着,他“构思”的东西如不能迅速地记下来,他便狂躁不安起来。为了理解他,真正按人道来理解他,应当只能明白这一些。当然,他们周围的人中没有一个人是“精神上对心理学的陌生者”。

  难道可以在这一方面指责为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操碎了心的母亲吗?或者指责尼古拉的姐姐——指责她为了顾全家庭而回到了丈夫身边?

  正因为如此,引起了尼古拉的抗议:“家庭发生了分裂,”1931年1月25日,他在给哈尔科夫的朋友们的信中写道,“卡佳回到了自己丈夫身边,没有什么说的,这一切干扰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不得安宁。”

  尼古拉对拉娅的弟弟瓦洛佳也是常说一些不受听的话。但是,直到尼古拉死后,她才知道:当时,瓦洛佳在尼古拉的口授下记录和抄写的书稿比他们谁都多。要知道,他不能起床,也不必去上班……不过,大家都抄写了,只要是能写的人都动了笔。

  不久前,拉娅数了一下拍纸簿上写好和抄好的小说前四章的页数,多达500多页了。她笔录了近100页。沃洛佳的妻子也笔录了一百页——剩下的都是瓦洛佳·马秋克笔录的——约300页。

  很快他们这间倒霉的房子里的人渐渐少了起来。瓦洛佳被送进医院治疗,她母亲带着小外甥走了。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和小女儿也离开了这儿,她走后,奥列加·奥西波芙娜随后也就走了。

  只剩下他们三人:尼古拉,拉娅和瓦洛佳的妻子叶莲娜。

  瓦洛佳出院后,他和叶莲娜也在这栋住宅里向他们的邻居阿列克谢耶夫家租了一间阴暗的小房子,小房子在篱笆墙外的厨房旁边。现在,瓦洛佳一有空就帮助拉娅写稿子。而每天晚上她都要抄到深夜。

  奥列加·奥西波芙娜回来了,她一个人把家务事担当起来。写书的进度加快了。

  此外,按照科里亚的建议,奥列加·奥西波芙娜向邻居——一个18岁的姑娘利娅·阿列克谢耶芙娜求援,请她帮助抄稿。她和他们大家一起,根据尼古拉的口授,笔录了小说第一部的六、七、八、九章。

  小说已完成的章节可以打字付印了。但是没有这笔钱。怎么办呢?

  还是朋友帮了大忙。他们把小说手稿的一些章节寄到哈尔科夫——彼得·诺维柯夫和罗扎·利亚霍维奇那里;寄到诺沃罗西斯克——她姐姐那里,她是专职打字员。多么叫人不放心啊!他们担心再发生1927年在途中遗失书稿的事件。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花了20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在重病折磨的条件下差不多耗费了两年紧张而繁重的劳动!在这些日子里,他患有格鲁布性肺炎,只要不发高烧,他就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们劝他休息,以便养精蓄锐。但他充耳不闻,却幽默地说:“我执拗得像头水牛。”

  他整天忘我地工作着。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为了较好地表达某一段对白,他常自言自语,变换声音和语调,道出小说每个人物的独白。

  一天24小时,尼古拉有时工作18至20小时:创作和塑造故事情节,分章,描绘人物的个性,杜撰人物的对话,这些都历历在目。

  每天晚上,拉娅都从他那里获悉: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情节,又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物,一章是怎样结束的(或怎样开始的)。

  在这些日子里,正当奥斯特洛夫斯基把全部精力倾注在这本书时,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使他的创作情绪长时间遭到破坏。

  他们的邻居有个儿子叫小尼古拉,才四五岁。拉娅记得有一天晚上,他推开门来到他们的屋子里,站在房中间问道:

  “可以进来吗?”

  “可以,可以,快点进来!”

  “我已经进来了。”

  尼古拉笑了笑,紧接着说:

  “你既然已经进来了,还问什么呢?如果请求进别人的屋子,要站在门外间。”尼柯尔卡①迅速地回转身来,走出屋子。尼古拉很伤心地说:

  “不就这一次吗?算不了什么,拉娅,他怎么跑了?小公民受委屈了!”

  但是,就在这一瞬间,尼柯尔卡又在门外喊道:“可以进来吗?”

  “请进,请进!真是个好样的,”尼古拉赞扬说,“改正了自己的毛病。”

  过了一会儿,尼柯尔卡已经坐在床边,两个尼古拉攀谈起来:

  “为什么你以前不上我这儿来作客呢?我一个人闷得慌呀!”

  “老是没有时间呀。”小客人忧虑地叹息道。

  “啊!有时候是这样的……以我看来,尼柯尔卡,你很早就想和我认识。

  不知是谁好几次在我的门口呼哧呼哧地喘气和发出咯咯的响声。”

  “这是老鼠吧。”尼柯尔卡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并反问道:“你为什么不上我那儿去呀?”

  “老是没有时间呀。”尼古拉学着客人的腔调说道,也叹了口气。

  尼柯尔卡的两眼眯缝着,脸上露出狡猾和调皮的神情说:“不知道谁在我家门外发出咯咯的响声。”

  “喏,我可不知道这回事!大概是鳄鱼想和你认识吧。”“鳄鱼不会在屋子里走,只会游水。爸爸对我说过,你不会走路,只会睡觉,谁也看不见。”

  “这是对的。而你为什么要问我不上你那里去和你认识一下呢?”

  “我是故意这样说的。为什么你成了瞎子,不会走路?只能躺在床上呢?”

  “为什么?喏,你听着,我来讲给你听听……”

  尼古拉就这样把自己怎样参加战斗,怎样和敌人浴血奋战,自己是怎样负伤的一一告诉了这个孩子。

  尼柯尔卡聚精会神地听着,悄悄地叹了口气。

  从这一天开始,牢固的友谊把他们联在一起了。

  尼古拉对自己的小朋友讲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而尼柯尔卡详细地介绍了院子和街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有时,他从家里抓一把糖果来请科里亚叔叔吃。

  “这是我给你买的!妈妈给了我五个戈比,我就给你买了糖。”

  尼古拉非常留恋尼柯尔卡,如果这孩子不知什么原因有几天不来,他就开始不安起来,晚上叫拉娅去打听一下他的小朋友是否健康。

  有一次,一见面他就对她说:

  “尼柯尔卡今天没有来,你去打听一下,他是不是生病了。”

  这样的情况发生多次,她也不以为然了,但是,尼古拉又补充说:

  “我听到,邻居家好像出了什么事似的,你快去看一看。”

  她去了。尼古拉的感觉是对的:尼柯尔卡正在躺着,高烧不止。她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尼古拉。第二天一早,她去上班时,尼古拉问道:

  “拉尤莎,去打听一下尼柯尔卡的病情吧。”孩子的病情每况愈下。医生们诊断是阑尾炎,须要做手术。尼古拉让她随时把孩子病情的发展告诉他。他难过的程度不亚于孩子的父母。

  下班回来,她发现尼古拉焦躁不安。看来,手术非在今天夜晚做不可。

  夜幕降临了。

  尼古拉没有入睡,仔细倾听着邻居房间的每一点动静。大约在午夜两点钟,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突然,一声凄惨和绝望的叫声划破了寂静,接着便是哭声。这是尼柯尔卡的母亲从医院归来了。

  “拉娅,快点开灯!”尼古拉喊道。

  她把电灯打开。

  尼古拉双目失明的眼睛睁得圆圆的,聚精会神地望着房子里的什么地方,他仿佛有些惊慌,在电灯打开后,他面前仍然是一片黑暗。

  “他死了!”尼古拉嘴唇颤抖着说,“他死了……”尼柯尔卡被埋葬了。奥斯特洛夫斯基久久不能重新开始工作。

  可是,他终于又恢复了工作,并把写书的工作进行到底。



免费E

更多好书请

书作品

登陆:应天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