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和杂草丛中,一颗种子突破泥层的阻力抽出芽来,变成一棵很小很小的小树。
“它很可爱,”三叶草摇着它那粉红色的香喷喷的头说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棵平平常常的小树!”牛蒡气愤地反驳,“它还能长成一棵大树来?!”小树不理会来自周围的讥笑、嘲讽、打击,不断吸取阳光雨露,拼命往上长。瞧,它现在已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旁边那些野花杂草在它面前已经显得那么渺小了。
安徒生的童话一本一本出来,去巴黎旅行之前,新的一集童话的第三部于1842年出版了,其中有《牧猪人》等四篇童话。《牧猪人》是多么有趣的一篇童话啊,那个贫寒的王子,他父亲坟墓上的那棵玫瑰五年才开一次花,而且每次只开一朵,无论谁只要一闻到这朵玫瑰花的香味,就会忘掉一切忧愁和烦恼,可是那位皇帝的女儿却不要这朵天然香花,而宁愿要一朵没有生命的纸花,这位王子送给那位公主的那只夜莺,能唱那么好听的歌,而公主却瞧不起它,把它看得不如一只人造的八音盒。这位王子到皇宫去当了一名牧猪人,狠狠戏弄了那位不识货的公主,最后那位公主觉得还是这位王子好时,他已经瞧不起她了。
“你,我现在不禁有点瞧不起你了,”王子说,“一个老老实实的王子你不愿意要,玫瑰和夜莺你也不欣赏;但是为了一个玩具,你却愿意去和一个牧猪人接吻。现在你总算得到你的报应了。”
于是他走进他的王国,当她的面把门关上,并且把门闩也插上了。现在她只有站在外边,唱——
啊,我亲爱的奥古斯丁,
一切都完了,完了,完了!
哥本哈根评论界的那些眼光短浅的哲人,可能又会只看到这个童话故事里有“儿童的天真的幻想”,而不明白这篇童话里的深刻哲理。在所谓的那个“美好社会”里,爱情和诗歌成了愚昧和冷酷、虚荣和时髦所窒息的牺牲品。不过,那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丹麦读者是那么欣赏他的童话,至于在国外,已经把他的童话说得好得不得了了,现在说他的童话的坏话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
安徒生从巴黎旅行回来后,又写了《安琪儿》、《夜莺》、《丑小鸭》、《恋人》四篇童话,把它们编成一个童话集。这些童话,不单纯是给孩子们看的,也是给大人们看的,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密切了,干脆取名叫做《新童话集》吧。里面的内容,哪些是给孩子写的,哪些不是,或者说既是又不全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好了。这部童话集于1845年出版。
你大概知道,中国皇帝的宫殿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宫殿。有一座中国皇宫,是用脆而薄的瓷砖砌成,宫殿里有一座华丽的御花园,长着世界上最珍奇的花儿,这些名贵的花上都系得有银铃,这花园是那么大,连园丁都不知道它的尽头在什么地方,花园里的树林一直伸展到蔚蓝色的海边。树林里有一只夜莺,它唱歌唱得非常好听。全世界都知道这只夜莺,可是中国皇帝却不知道自己花园里有这样一件好东西,只因日本国的皇帝送来的一本书上描写了这只夜莺,中国皇帝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后来这只夜莺被找到了,但侍臣和佣人全都瞧不起这只小小的灰色鸟儿。而那只不知是谁送来的开足发条就能唱歌的人造夜莺,倒受到了众人的赞赏。“它唱得非常合拍,而且是属于我的这个学派!”宫廷乐师赞美说,后来还写了一部二十五卷的学问渊博、语言艰深的艺术著作,来证明人造夜莺比真的夜莺优越(哥本哈根的细心读者不难发现,这里影射了莫里别克等人)。宫中的大臣们都表示同意乐师的见解(一方面觉得真是这样,一方面也是怕别人说自己是蠢材)。于是这只人造夜莺获得了一个美好的称号:“高贵皇家夜间左边第一歌手”。也就是说,在职称上提升到“左边第一名了”,因为皇帝的心是偏左的,所以左是排在右边之前的。
尽管机器夜莺是宫廷宴会上的胜利者,可是在严重考验时刻,它却只是一个可怜的玩物,只能供人消遣而已。而且它的发条又坏了,尽管一个高明的钟表匠给修理了,也只能一年唱一次歌了。不过乐师作了演说,说这只鸟儿跟以前一样的好。实际上,那只真正的夜莺,它的歌声才真正具有无法抗拒的力量,连死神都不得不折服。为了换取它的一支歌,死神情愿把手中的金剑、令旗,头上的皇冠通通交出。这只看上去不过是灰色的不漂亮的鸟儿,从喉咙里流出的奇妙动听的歌声,比任何珍贵的装饰品都优美。不过它不愿意呆在金丝的笼子里,挂在宫中,它愿意飞到远方去,飞到有点寒意的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去,让正在拉网的渔夫,让把剩饭带回家给生病的母亲吃的当厨娘的小姑娘欣赏。它愿意飞遍海角天涯,观察人间的一切,即把善人和恶人,把幸福和痛苦,把豪华的宫殿和穷苦的农舍样样都唱到。……人们看到,安徒生的这篇童话——《夜莺》,唱出了他心中要唱的多少歌啊!孩子们喜欢读它,大人们也喜欢读它。
1846年是安徒生的高产的一年,他出版了自传《我的一生的童话》的第一个版本,抒情剧《小吉尔士敦》。还出版了《新的童话》第二集和第三集。第二集有《枞树》、《白雪皇后》两篇童话,第三集有《红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丹麦人荷尔格》等五篇童话。他的童话创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了。
安徒生为什么要把自传标题为《我的一生的童话》呢?事情是这样的:出版家洛克准备出安徒生的选集,选集前面要放一篇作者的传略。这篇传略要以童话形式写成。安徒生答应自己亲自来写。这就是他的自传的第一个版本的来源。后来,他把《我的一生的童话》加以补充,形成了一部长达30多万字的自传作品,它不仅记载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感受,也涉及到同时代欧洲文学艺术界的不少情况,安徒生的形象在时代环境中鲜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书中勾勒出不少文学艺术家的形象。在这本书里,我们还可以找到有关他去过的国家和地方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生动描写。
有趣的是《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也写了中国的事情:一位被爵位和财富迷住了心窍的中国陶瓷老头儿,居然打算把他的孙女锁到黑洞洞的碗柜里,要她嫁给一个叫公山羊腿的丑男子。公山羊腿的长相顶可笑,额上长着一些小角,下巴留了一把长胡须,那张脸总是露着牙齿,似笑非笑的难看极了。因为他生着一双公山羊腿,所以得了个“公山羊腿”的绰号。他的头衔很不简单,叫做“公山羊腿——中、小将——作战司令——军士”,得到这种头衔的人并不多。公山羊腿看上了那瓷做的牧羊女,她衣服上扎着一朵红玫瑰,头戴一顶金帽子,脚穿一双镀金鞋子,手拿一根牧羊棍,十分可爱。她本来爱着一个瓷做的扫烟囱的人,他面孔白皙而红润,拿着梯子站在牧羊女旁边,样子怪潇洒的。她的祖父——那个年老的中国人,也是瓷做的,他说他是牧羊女的祖父,不过他却没有办法证明。既然说是牧羊女的祖父,她的婚姻大事当然要他说了算。可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在婚事上要自己做主,他们于是私奔了。当他们再回来的时候,那个瓷做的中国老人——也就是她的祖父,正躺在地板中央,他是在追赶他们的时候,从桌子上跌下来碎成了三块的。“老祖父跌成了碎片,这完全是我们的过错。”牧羊女感到很悲痛。“他是可以补好的!”扫烟囱的人说。人们把他的背粘在一起,再在他颈上钉一个钉子,他马上又完好如初了。只是有一点不一样,他再也不能点头了。“我到底能不能娶她?”公山羊腿用手指着牧羊女问他。扫烟囱人和牧羊女害怕他会点头答应。但是他现在不能点头了,同时他又觉得不好意思告诉一个生人,说自己的颈上牢牢地钉着一颗钉子。因此,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这一对恋人就成了眷属了。他们祝福老祖父颈子上的那根钉子。公山羊腿终究无可奈何了。
英国之行以后不久,安徒生写了一篇小童话《一滴水》,说从前有一个老魔法师叫克里布勒·克拉布勒的,有一次他从水沟里取出一滴水,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发现无数小生物在那儿乱窜,向四面八方乱爬乱挤,互相撕扯,互相吞食。这位善良的魔法师说:“你们怎么就不能生活得安安静静,和和睦睦呢?”可是这些小生物偏偏不按他的意志行动。他往水里倒了一滴红酒,这些小生物全染成粉红色,赤身裸体,简直像一帮野人,显得可难看了。这时,正好另一位魔法师到他家来作客,用放大镜看了水滴里的情景,一下子就联想到当时的某个大城市的情况,说道:“这是某一大城市啊,那里的人全是这一路货色。”安徒生的许多童话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写得幽默风趣。
1847年,安徒生从英国回国之后,给狄更斯寄去一本新写的童话集,这本童话集是在圣诞节出版的,作者写了这样一个题词:“向我的英国朋友们致以圣诞节日的祝贺!”给狄更斯的题词是这样写的:
我又回到了安静的丹麦家里,可是我每天都在思念亲爱的英国,在那里,我的许多朋友几个月以前为我把现实变成了动人的故事。
我忙于写一部更大的作品时,产生了七篇童话的构思,像在森林中冒出的花朵一样。我感到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把我的诗歌园地中的第一批成果移植到英国,作为圣诞节的祝贺。因此我把它寄给你,亲爱的卓越的查尔斯·狄更斯,您的作品使我一向尊敬您,而且从我们相识之日起,您在我心中永远生了根。
是您的手在英国海岸上最后一次紧握了我的手,是您从英国海岸上最后一次向我挥手告别。所以我应当重新从丹麦向您致以我的第一次问候,至诚地献上我深情的心意。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47年12月6日于哥本哈根
狄更斯非常满意地收下了这本童话集,并给安徒生写了封异常热情的信:
亲爱的安徒生,多谢你在圣诞节里赠书中对我的友爱的、极其宝贵的回忆,我以此自豪,为此深感荣幸;我无法告诉您我是多么珍视具有您这种天才的人物的纪念品。
您的书使我家的圣诞团聚非常愉快。我们全家为之陶醉。书中的小孩、大人和锡兵都是我特别喜爱的人物。我曾怀着无法形容的喜悦反复阅读这些童话。几天以前我在艾登堡见到您的一些朋友,他们几乎都谈到了您。快些来英国吧!可是不管您做什么工作,都不要停止工作,因为我们经不起丧失一点点你的思想。它们太真实太美好,不要让这些思想只保存在自己的头脑里。
自海滨告别以来,我们已经回到城里一段时间了,现正在我自己的家里。我的妻子嘱咐我一定代她向您问好。她的姐姐以及我们的孩子们都同样要求附笔问候。由于我们都有同样的感情,我请求您一定接受您诚挚的崇拜您的朋友的热情问候。
查尔斯·狄更斯
在这部童话集里,安徒生以妄自尊大、骄傲地挺起肚子的补衣针为主人公写了童话《补衣针》,正像多瓦尔生说的,他随便拿什么东西,甚至拿根补衣针也能写出个有趣的童话来。不仅拿补衣针写童话,还拿影子写童话呢。伴随着明快格调的《我的一生的童话》,还产生了一篇调子忧伤、痛苦的童话《影子》。
一位学者,因为追求真、善、美而贫困潦倒,死在了监狱里,成了狡猾影子的牺牲品。“我正在写关于真、善、美的文章。但是谁也不愿意听这一类的事情;这使我难过,我简直有些失望了。”学者说。
影子说,他不了解这个世界,并建议他做它的影子。于是乎,影子现在成了主人,而主人却当成了影子。无论走到那儿,影子总是很当心地要显示出主人的身份。学者有一颗善良的心,而且是一个特别温和友爱的人,虽然觉得影子占据了主人的地位,未免太过分了,但还是忍受了既成的事实。他们来到一个温泉处,这儿住着许多外国人,这些人中间有一位美丽的公主。她注意到,新来的这个人(即占据主人地位的影子)跟其他的人大不相同,她很喜欢这个陌生人。这个人把他的影子(即主人)打扮成一个独立的人,他一定是世界最聪明的人了。她对于他的知识的渊博起了无限的敬意。当她再次和他跳舞时,她不禁对他发生了爱情。“我不知他的学问是不是很有根底,”她想,“必须把他考察一下才是。”于是她问了他一个非常难于回答的问题。“我在小时候就知道了,”那个人(即站在主人地位的影子)回答说,“而且我相信,连站在门那儿的我的影子都能回答出来。这许多年来,他一直跟着我,听着我谈话。”接着他又补充说:“高贵的公主,请你原谅,我要提请你注意,他总认为自己是一个人,而且以此自豪。所以,如果您要使他的心情好,使他能正确地回答问题,那么您得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人看待。”的确,门边的那个影子(即学者)对她的问题回答得既聪明又正确。“有这样一个聪明的影子的人,一定不是普通的人,”公主想,“如果我把他选做我的丈夫,那对于我的国家和人民一定是一桩莫大的幸事——我要这么办。”那位学者究竟是不能一辈子充当影子的,他要作为人来行动。而公主却认为他疯了,把他关到了监狱里,不声不响地把他处置掉了。自以为聪明机智的公主和影子结婚,举行婚礼的那天,他们在阳台上露面,再次接受众人的欢呼。追求真善美的人却成了影子的牺牲品,这是多么引人深思啊!
那年的圣诞节,安徒生创作的史诗《阿修罗斯》的丹麦文和德文本出版了。这部史诗是用独特的形式写成的,是抒情诗、叙事诗和戏剧的形式的结合,时而是诗,时而是散文。安徒生曾幽默地对爱伦士雷革说:
“独自的绿色的树木,独自的木炭;还有独自的硫磺,独自的硝石,可是后来出现一个人把以上各种成分混合在一起——这样,他就发明了火药。”安徒生在这里作了一次把几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的史诗的尝试。用不断更换的形式试图表现这样的概念:人类不承认神,但依然向着尽善尽美前进。他试图更换形式而最终达到目的。历史上的头面人物都作为一种背景为他服务。这不是搭积木,一块一块搭在一起构成形象,而更像用一块一块石头砌房子,但各部分紧密结合,而最终构成一个完美整体。这部史诗标志着安徒生诗歌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
1848年拉开了帷幕。克里斯蒂安八世病得奄奄一息,不久就驾崩了。太子斐特烈继承王位,成了斐特烈七世国王。巴黎爆发了革命,《马赛曲》的歌声响彻巴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革命浪潮向维也纳、柏林、伦敦扩散。丹麦仍处于平静中。不久,滚滚浪潮也波及到了丹麦,哥本哈根的民众走上了街头,举行群众集会,但没有发生暴力行动。丹麦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丹麦军队与诺厄亲王统帅的霍尔斯坦和什列斯维希两个公国的军队展开激战,丹麦军队长驱直入,逼近埃德尔河。这时普鲁士出来干预,支援两个公国的军队。普鲁士军队占领了什列斯维希和日德兰半岛的一部分。后来普鲁士和丹麦签订和约,丹麦军队于1849年7月歼灭了两个公国的军队。战争结束了,但什列斯维希—霍尔斯坦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解决。
安徒生想起荷尔格的传说来,这个白胡子丹麦人沉睡在克龙堡宫殿的地窖里,一旦祖国面临危难,他便醒来奋起反抗。安徒生写了一篇童话——《丹麦人荷尔格》,表达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丹麦有许许多多英雄,他们“乐于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帮助人们”。丹麦的国徽——三头狮子和九颗心——是威力和仁慈的象征,威力和仁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宝剑出鞘是威力,用笔和雕刻战斗也能形成威力。“丹麦的荷尔格”就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他使丹麦驰名全世界。
安徒生打心眼里反对用武力来解决国家间的争端。他支持民众奋起的“卫国救亡”运动,同时流露出对和平的热切期望。“我是多么希望战争能尽快结束,多么想看到人人都自由,都致力于团结和友谊。”他在给爱德华·柯林的信中这样写道。他给艾达·吴尔夫的信中说,战争是一只“吸吮人类鲜血、吞食燃烧的城市的极其可恶的怪兽”。
安徒生没有亲自扛枪上战场,他把所听到的战场上的全部光荣事迹牢牢记在心上。他听说丹麦军队经过时,有一位老祖母和她的孙子们站在马路上,她为士兵们在经过的路上撒了沙子和鲜花,并和她的小孩子大声说:“上帝保佑丹麦人吧!”他和祖国是心贴心的,但他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安徒生为人很正直。夏末,他收到一位不相识的德国人从国外寄给他的一封信,那人在信里说,虽然从未见过他的面,一点也不认识他,但由于读了他的作品,特别是《我的一生的真实经历》,认为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那人说,他的小儿子和别的一些年轻小伙子在帮助被焚烧的基尔城老百姓而被俘,由“玛丽女王”号运到哥本哈根,他的小儿子获准下船,但刚一上岸,他们中有些人胡作非为,因此他的小儿子也和别的人一样,须获一位哥本哈根市民担保才能上岸。写信者希望安徒生救出他那勇敢而善良的儿子,并找一家不太仇恨德国人的哥本哈根人家让他食宿。这封信感动了安徒生,他给哥本哈根最有影响的朋友之一写了封信,并附上这封德文信,请他设法查明此事,并帮那年轻人的忙。第二天他接到了回信,说所有囚犯已被释放,并用轮船送回了基尔。安徒生为这位无辜的年轻人回到了他父亲身边而高兴,尽管那位父亲始终不知道安徒生是否为他出了力。
民族自由分子说安徒生不是真正的爱国诗人,安徒生写了一首题为《丹麦,我的祖国》的诗来回敬他们。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诗节奏优美,感情真挚,很快就成了一首民之歌。一百年之后,在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丹麦国土的岁月里,这首民之歌再次响彻丹麦国土,激起丹麦人民反法西斯的爱国热潮。
人民不希望安徒生停笔,人民爱读他的作品。继去年出版童话第二总册第一集之后,这一年他又出版了第二总册第二集,其中有《一滴水》、《老房子》、《卖火柴的小女孩》、《幸福的家庭》、《母亲的故事》等几篇童话,这些童话都有着极其广泛的读者。此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两位男爵夫人》和剧本《柯莫河边的婚姻》。
安徒生经常用贫苦老百姓的眼光看世界。这个世界上,有多少沿街捡破烂,饥不果腹的小孩啊;有多少生活在潮湿的地下室里,面黄肌瘦的小孩啊;有多少为了挣一碗饭吃,在冰冷的水里为人洗衣服的妇女啊;有多少干着力所不及的劳动,累得弯腰驼背的老年人啊!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里那样的小女孩又有多少啊!这个小女孩家太穷了。在除夕还不得不去卖火柴,光着赤脚,走在街上,一双小脚冻得又红又青。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可是没有谁来买,没有谁给她一个铜板。她哆嗦着向前走,天气太冷了,她在一个墙角坐下来,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怕父亲打她,因为她没有赚到一个铜板。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哪怕擦一根火柴取取暖也好。她擦亮了一根,觉得自己真像坐在一个铁火炉前面一样。多么温暖,多么美好啊!她刚想伸出腿暖和一下,火焰熄灭了。她又擦了一根,似乎看到了屋子里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火柴又熄灭了,前面还是那堵又厚又冷的墙。她又擦了一根,她似乎坐在了美丽的圣诞树下了,绿枝上燃着几千枝蜡烛,她把两只手伸过去,火柴熄灭了。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在光亮中死去的老祖母出现了,她把小孙女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跟上帝在一起了。多么好啊!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那一天,人们发现小姑娘在墙角冻死了——双颊通红,嘴唇上还带着微笑。这个小女孩就这样走完了她那短暂而痛苦的人生道路。
安徒生又是多么思念一辈子受穷受苦的死去的善良母亲啊!他的《母亲的故事》就是以一位纯朴、贫穷的妇女作为主人公的。死神夺去了她惟一一个孩子。母亲在茫茫黑夜里,冒着大风雪去找孩子。为了问路,她把一双眼睛交给湖泊,用自己的胸脯温暖快要冻死的荆棘,使荆棘长出了绿叶开出了花。她为了进入死神的有魔力的花园并救出她的孩子,拿自己的一头美丽的黑发向看门的老太婆换了一头苍老的白发。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多么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啊!他写这篇童话时,想到自己的母亲的伟大形象,写起来感情充沛,十分投入。
安徒生的这一集童话特别受读者欢迎。
《两位男爵夫人》反响也很好,海伯格读了这部小说,给安徒生写了几句友好的话,并宴请了他和他们的几个朋友和相识,在宴会上举杯祝贺说:“祝贺这部小说,让它像在春天的林间漫步之后那样清新吧。”海伯格和他已完全和好了,这是多么不简单的事啊!安徒生处于一种十分友好的气氛中,“辛酸已被忘掉,新的甜蜜留在记忆中”。不久,《柯莫湖的婚姻》被搬上了舞台。
1849年,安徒生创作了童话《亚麻》,还发表了童话剧《比珍珠和黄金更贵重》。
《比珍珠和黄金更贵重》在俱乐部演出大获成功。俱乐部有2500个座位,在一连串的演出中,全部戏票顷刻之间出售一空。这出戏不仅儿童喜欢看,大人也喜欢看。从上层到最底层的各阶层人民都来看这出戏。这使安徒生得到很大的荣誉和满足。约定给作者的酬金是100元(在俱乐部演出本来是不给酬金的),由于场场爆满,俱乐部又补送安徒生100元。
第二年安徒生又为这个俱乐部戏院写了一篇童话喜剧《北方的梦神》。它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健康、好脾气和灵魂的宁静远比金钱的价值高。这是一出需要大舞台的戏。导演兰格对于尽可能多地在俱乐部这个有限的舞台上演出这出戏,表现了最大的关怀和爱护。演员们都高兴演这出戏,也很尊重作者。这出戏的戏票也是一售而光。但演出过程中波浪起伏。由于这出童话剧是用诗的形式写的,演第一幕时观众没听懂,乱哄哄嘈杂起来;第二幕,也受到讥笑;第三幕开始时,有几个观众走了。但接着剧场里安静下来了,观众聚精会神地听下去,惟恐听漏一点内容。剧一演完,胜利的喝彩声响彻全场。幕落时,人人兴高采烈,长时间热烈鼓掌。这出戏演了好几个夜晚。一天晚上当演出结束时,一位穷工匠两眼泪汪汪地抓住安徒生的手说:“谢谢你,诗人安徒生,这是一出神圣的喜剧!”没有什么比穷朋友的这种评价更使他满意的了。
一天早晨,安徒生的朋友哈特曼抱住安徒生的头流着泪说:“她死了。”哈特曼夫人——一位天赋极高、朝气蓬勃、幽默热情的女性——去世的同时,他们的最小的孩子——小姑娘玛利娅突然病了。安徒生的童话《老房子》里描写了她性格上的一些特点。这个两岁的小姑娘,一听见音乐和歌唱,总要随着它跳起舞来。一个星期天,她进入她的姐姐们正在唱圣歌的那间房屋,一听圣歌便跳起舞来了。她的音乐感很强,而圣歌的节拍很慢,使得她总是先出一只脚然后再出一只脚,就这样,她按整个圣歌的拍节跳完了。在她母亲断气的时刻,这小姑娘的头颅低下了,好像母亲向上帝祷告过似的:“把我最小的孩子给我吧,她不能没有我呀!”母亲的棺材被抬到教堂去的同一天晚上,这小姑娘也死了。
几天以后埋葬在靠近她母亲的一座坟墓里。安徒生还记得有一天晚上,这小姑娘要去洗澡时,他开玩笑地问她:“我可以同你一起走走吗?”她回答说:“不,先生,我太小了,可是当我长大点时,你就可以了!”多么纯洁、天真的一个小姑娘啊!她死后躺在棺架上,还像天使一样美,安徒生还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人死后还这样美丽,脸上弥漫着一种崇高的静谧,神圣的肃穆。
和平在各国上空翱翔,春天的阳光普照大地。这一年春天以最美的姿态出现,安徒生的小故事《区别》就来源于这种情景。他的大部分诗歌和童话故事都是来源于外界的环境。他用诗人的眼光深入观察人生和周围的大自然,就不断地发现美和独特的童话故事,独特的诗的东西。一次安徒生遛出城外,来到普雷斯特湾的朋友们那儿。那儿的年轻人都希望鹳鸟在他们屋顶上筑巢。“等我下次来的时候,”安徒生开玩笑说,“鹳鸟也会来的。”第二次,他清早一到那儿,就飞来了两只鹳鸟,忙碌着在屋顶上筑起巢来。这一年鹳鸟飞来飞去,按迷信说法,预示着安徒生也要远走高飞去旅行。的确,安徒生又去旅行一次,不过只去了瑞典,旅途很短。瑞典是他多次旅游的地方。他在战争期间也去过,那儿的一组组画面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他把一组组画面或印象写成了一篇篇童话,其中有一篇题为《麦秸的话》的童话,这是根据那时一件真事写成的,一次在法伦的市长花园里,围坐着一圈年轻的姑娘,她们手里拿着四根麦秸在玩。她们把麦秸的末端两根两根编织在一起,据说当这四根麦秸全都这样编成一个整体时,编织人有什么愿望就都能实现。她们希望安徒生试一试。“可是我不相信这件事呀!”他回答说。不过他还是拿了四根麦秸,答应她们,假若他能编成一个整体,就把他的愿望告诉她们。他打了结,一张开手,四根麦秸就合在一起了。这时他不觉满脸通红,变得迷信起来了,违反理智地相信这件事了。
“那么你的愿望是什么呢?”她们问。
“希望丹麦大捷并且很快获得光荣的和平。”
“愿上帝赐福!”她们齐声嚷道。
那天,碰巧的确传来了弗雷德里西战役胜利的捷报,麦秸的预言真实现了。
他根据瑞典印象记写的童话还有《凤凰》、《祖国》、《一个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篇。他把它们编成了一个集子,取名为《在瑞典》。这本书在1851年出版了。其中于1850写的那篇《凤凰》既是童话,也是散文诗,抒情幻想曲。其中涉及到诗歌的渗透一切的力量与美,以及诗歌同生活的密切联系。永远自由的凤凰像闪电一般神速地到处飞翔。凤凰一会儿停在婴儿的枕头上,当母亲在摇篮旁边给婴儿唱摇篮歌的时候。凤凰一会儿停在穷人的陋室里,使那儿充满紫罗兰的香味。它一会儿停在英国的露天煤矿上,或者格陵兰的冰原上,或者圣洁的恒河之滨……到处有它的踪迹。凤凰停在莎士比亚肩上,他就写出了美丽的诗篇。一听到凤凰的歌声,古代北欧的行吟诗人就弹唱出了优美的歌子。每一百年凤凰都要在烈火中再生一次。……现在,诗人在宗教赞美诗中听到了它的声音,受苦受难的工人们从中得到了慰藉。
安徒生以后在自传中曾谈到《在瑞典》一书,认为它比他的其他任何一部作品更能表现他自身的最大特征:对大自然的美妙、幽默、抒情的描写,有如抒情散文一样。《在瑞典》一书的英文版和丹麦文版同时在英国出版。
安徒生生性好动。就是在哥本哈根,他也不是整天关在屋子里冥思苦想,而是喜欢在大街小巷散步。四月天气喜怒无常,时晴时雨,人们时而穿冬装,时而穿夏装。九月份的树叶像各种彩笔抹过一般,绿的绿、红的红、黄的黄。沮丧的十一月份里,行人愁眉不展,又是打喷嚏,又是擤鼻涕……一切他都观察得非常细致,脑海中涌现出种种形象。
他登上城墙,极目远眺,汪洋大海,过往船只,目光所及,尽收眼底。他穿过城墙,稍前几步,两幢阴森森的建筑物出现在眼前,是监狱,是济贫院。在那里面发生过多少秘而不宣的伤心事啊!走到城墙上看,那一群群赤脚孩子来回奔跑,大喊大笑,引起他的多少遐想啊!往下走,城墙边,一位年轻绅士和一位衣着华丽的胖女人相伴走了过去,一个要饭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前去乞讨。夜幕降临时,一对情侣在一棵大树下说着情话。一个年轻的女佣人,不知为了什么事哭丧着脸,无精打采地走过去。一个瘦得皮包骨脸色苍白的女孩子站在屋角,不知正在等着什么人。
所有一切,都逃不过安徒生的眼睛,引起他思考和探索,他总能发现别人所发现不了的东西,想到别人所忽略的事情,找到童话故事的题材,产生诗的激情。他到外地旅游,到国外旅行,新鲜感觉就更多。他常说:“旅行就是生活。”在哥本哈根,在故乡欧登塞,在所到的各个地方,在他的视线下,到处是活生生的生活和童话素材,因此他的创作的源泉永远没有枯竭的一天。
从1852年起,安徒生开始以《故事集》书名出版童话故事。“在丹麦民间语言里,‘故事’一词可以指充满幻想的童话,也可以指普通的故事。”他作了这样的解释。这就更加强调,他不想把童话局限在只给孩子们看。事实上,他的童话大人看起来也是津津有味的。这部《故事集》包括《一年的故事》、《城堡上的一幅画》、《完全是真的》等六篇童话。
在1853年出版的第二部《故事集》中,收进了《伤心事》、《各得其所》、《柳树下的梦》等五篇童话。这一年作者还补充增订了《我的一生的童话》。
对以《故事集》出版的童话,有的人认为不如以前的童话有趣了。这些人没有看出,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又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在英国出版的《雅典庙宇》杂志发表一篇评论说得对:“在离奇、幽默亲切等方面,安徒生先生的小故事是无与伦比的。让那些要求为我们的断言拿出证据的人读一读这本书里的《毫无是处》、《伤心事》、《柳树下的梦》、《完全是真的》等篇吧!让那些指责这些故事是小玩意儿的人试试创作一篇如此完善、精致和有启发性的作品吧!这些故事的篇幅的确很小,而且大多是写琐事和平凡的爱的,但它们却是真正的艺术品,而且就其本身说,应该受到所有热爱艺术的人的热烈欢迎。”
安徒生对《柳树下的梦》里的主人公——手艺人克努得寄予了多少同情啊!克努得和约翰妮两个小邻居,从小青梅竹马,生活在一起,常在那棵美丽的老柳树下玩,听卖姜饼人讲一对姜饼人相恋的故事。后来约翰妮进了京城,上歌剧院当了歌唱演员,克努得则在家乡小城里当一名皮鞋师傅。他是那么爱约翰妮,后来终于鼓起勇气到哥本哈根去看她。克努得平生第一次拿她送给他的戏票到戏院去,他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约翰妮是那么美丽,那么可爱,可她在舞台上跟一个生人结了婚。不过那是在演戏。克努得星期天又上她家去看她。这次她一个人单独在家接待他。“你这老实的、忠诚的人啊!”她说。她这句话使克努得终于说出了早就要说的话。他告诉她,他怎样热烈地爱她,她一定要做他亲爱的妻子才成。约翰妮的面孔变得惨白,她严肃地、悲哀地回答说:“克努得,请不要把你自己和我弄得痛苦吧。我将永远是你的一个好妹妹。除此以外,我什么也办不到!”克努得感到世界似乎塌下去了,他的思想像一根无所归依的线,在空中飘荡。他的心都要裂成碎片了。“我小时候一起玩的兄弟,你一定会握一下你妹妹的手,作为告别吧!”她这样和他告别了。克努得回到鞋店里,心事重重地走来走去,感到处处是阴暗、空洞和孤寂。他到处流浪,换工作地点,只要一看到接骨木树和柳树,就会触景伤情,要换到另外的地方去。后来他在米兰的一个善良的德国老板那儿工作。一天,老板带他到一个大歌剧院去看戏。他看到了什么呢?舞台上约翰妮穿着丝绸,戴着金饰和皇冠出现了。所有的人都为她鼓掌,给她掷花朵和花环。演出结束后,在街上,人们围着她的车子,把她拉着。克努得站在最前面,最为高兴。车门开了,她走了出来,她温柔地向大家表示谢意。克努得朝她的脸上望,但是她不认识他。一个胸前戴有星章的绅士伸出手臂来扶她——大家都说,他们已经订婚了。克努得痛苦万分,离开他的老板,辗转跋涉,来到了一棵大柳树下。这时约翰妮出现在他面前了。还有那一对姜饼恋人也在他面前,告诉他,他们定婚了。克努得和约翰妮高兴地到教堂里举行婚礼。约翰妮的泪珠滴到克努得的脸上。他于是醒来了。原来他在那个严寒的晚上,坐在异国的老柳树下做了一个甜蜜的梦。“这是我生命中最甜美的一个时候!”他说,“而这却是一个梦!上帝啊,让我再梦下去吧!”于是他闭起眼睛,又睡过去,做起梦来了。第二天早晨,村里人到教堂去做礼拜,发现柳树下坐着一个手艺人。他已经冻死了。
安徒生看到,多少小手艺人、渔人、小店伙计、船夫等下层民众没有出路,十分凄惨。这些人对“幸福”作过美好的憧憬,对爱情作过“奢望”和努力,但到头来一切破灭了。他们不单在物质生活上潦倒,在感情上也深受打击。一腔真诚的热情,在现实中受到嘲笑,有的甚至在失望和孤寂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854年安徒生到维也纳、威尼斯旅行,之后又到德国旅行,为他的全集做了大量出版的准备工作。之后,他出版了由彼得森插图的故事集。增订的由彼德森插图的故事集,除包括过去出版过的许多童话外,还收进了不少新写的童话,如《依卜和小克丽斯汀》、《她是一个废物》、《光荣的荆棘路》等等。1857年起他出版了八集新的故事,一年出版一集(个别年头出去旅行或发表别的作品除外),有时一年出二集。他还以单篇形式发表了一批童话,1871年到1873年间又出版了一批童话集。有三篇童话是在他死后发表的,安徒生一共写了164篇童话。为世界文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安徒生多次在童话中表达他对母亲的纪念。他以悲痛、愤怒的心情写的《她是一个废物》在读者面前再现了他母亲的形象。一个贫苦的洗衣妇,整天站在齐膝深的冰冷的水里,用木杵捣着一大堆沉重的衣服、被单。被单被急速的水流冲着,几乎要把她卷走。她已经站了六个钟头。从清早起,她还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她的儿子,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给她拿来了一瓶酒。她把酒瓶凑到嘴上,喝了一点。“啊,这真是救了我!这真叫我感到温暖!它简直像一顿热饭!”她从水里爬出来休息一会儿。水从她的用草编的围裙上,从她的衣服上,不停地往下淌。“我不怕吃苦,我要拼命工作。”她说,“孩子,只要我能凭我的诚实的劳动把你养大,我吃什么苦也愿意。”丈夫去世了,孩子还这么小,她只能拼命干活养家。可是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从前她有过美好的幻想。一个出身显贵、年轻的大学生爱过她,她也爱他。可是市长太太不容许儿子娶一个女仆,尽管她长得很漂亮。她为市长太太的花言巧语所打动,把她儿子给她的金戒指还给了市长太太。她拖着患病的身子在河里洗衣服。“老天爷!我周围一切东西都在打转。”她病得厉害,双腿在发抖“我在冷水里站得太久了。”她全身在发高烧。她哭了起来,孩子也哭起来了。她叫孩子看着衣服,便向公馆走去,倒在人行道上,许多人围拢过来。市长从窗子里探出头来。“原来是那个洗衣服的女人!”他说,“她喝酒喝得太多了!她是一个废物!”她恢复知觉后,匆忙跑到河边把衣服洗完。一天早晨,她一走进冷水,就感到一阵寒颤和头昏。她的手在空中乱抓,向前走了一步,便倒下去了。她的头倒在岸上,脚仍搁在水里,好心人请来一个施外科手术的理发师为她放血。不过晚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已经死了。可是市长却说:“她喝酒喝死了!”还对她儿子说,她母亲死了是桩好事,因为她是一个废物。只有了解她的身世的那个老佣人对她儿子说:“不,她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我告诉你,她是一个难得的人!”
安徒生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贫苦女人的遭遇,她就是他的母亲啊!那个瘦弱孩子就是他自己啊!那个老佣人说:“你的母亲,她是一个难得的人!”市长却说,“你的母亲,她是一个废物!”穷人和老爷对人的看法多么悬殊啊!安徒生用《她是一个废物》作为童话故事的标题,对那个吃人的社会进行了多么有力的控诉!
这个世道太不公平了。这个世道应该变一变才对。安徒生很久以来就有这种思想。两年前他写了一篇童话《各得其所》。有一次在公馆的节日晚会上,一些贵族客人想取笑一位家庭教师,要他吹笛子。他们不知道他有一支神笛。这位家庭教师拿起他的这支笛子,凑到嘴唇上,吹出一阵奇特的声乐来。随着笛声刮起了一阵狂风,把男爵卷了起来,把他送到了牧人住的茅舍里。又把那个富商和他一家人刮到了泥巴沟里。牧童则飞到了公馆里,不过没有进大厅,而是进了仆人的宿舍。家庭教师带着他的笛子坐到了大厅的贵宾席上,和他一起就座的还有年轻、谦虚、善良的男爵小姐和老伯爵。这支笛子是用柳树枝雕成的。从前有一个贵族老爷,他从一个可怜的牧鹅姑娘身边走过时,想一把把她推到烂泥巴里,小姑娘抓住一根柳树枝才没有跌倒。她把这根柳树枝插在地里,便长成了一棵柳树。后来,这位老爷把世袭的产业荡光了,那位牧鹅姑娘和她的丈夫成了这儿的新主人——她丈夫积攒了足够的钱,买下了这座公馆。贵族就这样没落了,百万家产的资产者成了“生活的主人”。不过安徒生既不站在贵族一边,也不站在资产者一边。他只是为好人说话,为公理说话。神笛的声音所刮起的风暴,把人们的位置重新安排,不是按人们的出身贵贱,也不是按他们的财富多少,而是按他们的品格的高下来安排,让那些饱食终日,目空一切、蛮横霸道的人头朝下栽倒下来,掉到最肮脏的地方去!那位家庭教师认为,应该按人们的道德品质来重新安排他们的位置,让人们“各得其所”。这也是安徒生的看法。他认为应该按人的道德品质来解决一切问题,应该让善良的、人道的人进天堂,让贪婪、残暴的人入地狱。这样的话,社会就会好起来。但他没有看到,不触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那个基础,而只是通过内部调整的方式来改变那个不公平的世道,这实际上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过,我们不能凭今天的观点来向他提出脱离他的实际的要求。他大力主张伸张社会正义,还是积极可贵的。
在去世之前两个月,安徒生从一家英国报纸上读到一则消息,说在全世界的出版物中,他的童话拥有最多的读者。
他回忆起一生中许许多多有趣的日子。那还是1846年,他在德国旅游时受到萨克森当朝国王和王后的盛情招待。属于约翰王子一家的许多可爱的孩子都在场。最小的公主还是个小女孩,她知道安徒生的故事《枞树》,便开始亲密地对他说:“上次圣诞节我们也有一棵枞树,就竖立在这间屋子里!”后来,当她比别的孩子先走出这间屋子并向她父母——国王和王后祝晚安时,在半开着的门口她又转过身来,态度友好、亲昵地向安徒生点头说:“你是我的童话国王。”
还是那时,安徒生在离开柏林的前夕,在一群热情的年轻人中间消磨了大半天时间。大家向他敬酒,还特地为他朗诵了他们写的一首热情洋溢的诗,题目是《童话之王》。
安徒生已经享誉天下:多少勋章、多少荣誉称号、多少庆祝活动,多少颂扬文章,作品再版多少次——多少荣誉从国内和国外接踵而来啊!记得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旅行时,种种尊敬表示雨点般落到他这个被别人称之为“童话之王”的人身上,连陪同他的约那斯(爱德华·柯林的儿子)都疲于应付而抱怨起来。
他年轻时代那么急切地为出名,为被别人承认而搏斗,那么执着地追求必要的名望。可是现在,名声越来越大,他却“越来越有一种虚幻的感觉,越来越相信荣誉和名望是无足轻重的事”,他在给爱德华·柯林的一封信中这样承认。他觉得,要是重新变成一个赤脚小孩,去重新征服世界,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