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科尔乐得其所;失败了,他亦能泰然处之。成功和失败有时仅仅只有咫尺之遥。科尔高举着酒杯,他的笑声豪放开朗,气冲霄汉。他说:“干一番事业,就要敢于挑战!”
也许,正是出自科尔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了这一次挫折,要把科尔磨炼成一位真正的钢铁巨人,大约历经了20个月,赫尔穆特·科尔——这个“土生土长”的法尔茨州长,在1973年6月12日波恩举行的第21次党代会上,终于戴上了梦寐以求的基民盟联邦主席的桂冠。选民们最终的选择仍是科尔!600张选票,科尔居然占据了500张。
大约在1969年9月份的时候,科尔曾在《明镜》周刊上读到了一篇关于讨论民主德国应不应该被看成一个外国的文章。撰文者——社会民主党人士维利·勃兰特外长对外公开声称,“承认民主德国为一个外国是可能的……”不仅如此,直到两德统一即将成为现实的1988年,他仍然执拗地认为,德国统一对于“联邦德国是一个永世谎言”。
科尔不明白勃兰特外长为什么对两德统一如此缺乏信心?成功和失败作为两个事实,在风起云涌的政治变幻中是司空见惯的。任何事情在发展中不能肯定是成功或是失败,这两者的导致不仅取决于内因,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德国重新统一决不能一味钉死在“白日做梦”的框架上。
在科尔看来,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冲突和发生的障碍是一种自然的现象,正如很多人期待着实现两德统一一样的顺理成章。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众心所向,历史的规律没有谁能够阻止!
从中学时代开始,政治家舒马赫的主张——德国“应当走原德意志帝国的路子,建立在州,也就是联邦的基础之上”,就深深印入科尔的心里。带着这种思想他离开中学又步入大学,之后又携着它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直到德国的统一真正得以实现的那一刻。在莱法州州长就职演说中,科尔这样说道:“只要了解我们州的历史和它数百年的疆界变迁,就会懂得,我们理所当然地是统一的德国的组成部分,正因为这样,州政府将全力支持尽早结束我们祖国分裂的政策。”
在当时,科尔并不是找不到政治知己。俾斯麦在大学时代曾同他的美国朋友达特肯·索尔打赌说,德国将在“20年内实现统一”。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吧,20年之后,当时间指到1989年11月28日的时候,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科尔发表的十点计划足以佐证俾斯麦的预言。俾斯麦的预言实现了,赫尔穆特·科尔的战略抉择和战略目标亦实现了。
到了那个时刻,勃兰特才不得不匆匆改口表示支持德国统一。这一例足以证明,科尔的政治才能和远见卓识比起勃兰特、施密特两位总理何只是略高一筹?
有人评价科尔浓厚的法尔茨语音,是闻其言而知其人。作为“土生土长”的莱茵兰—法尔茨州长,科尔受到了来自各界同乡人士的热烈欢迎。这种待遇,科尔的前任阿尔特迈尔州长是从未享受过的。这时,那些吹毛求疵的人和科尔的政治对手又借此大作文章进行冷嘲热讽,讥讽说方言的人是没有文化的土包子。但是在1990年的弗莱堡大学所进行的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德国的方言依旧深得人心。那些对科尔进行肆意诋毁的人在事实面前难免会显得有些尴尬了。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在1975年举行州议会选举时科尔的政绩得到了选民们的确认。科尔领导的基民盟获得了53.9%的选票,这是联邦德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最好选举结果。同年5月20日,科尔再次当选为莱茵兰—法尔茨州州长。6月23日,在曼海姆举行的党代会上,科尔以707张选票中的696票的好成绩再次摘取基民盟联邦主席的桂冠。
捷报频传,春风得意的赫尔穆特·科尔在联邦德国已经成为屈指可数的政治领袖。这时,不仅是莱法州人,而且全联邦德国的人都在关注着:在1976年10月3日联邦总理的竞选中,科尔能够击败他的对手施密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