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也就是卓别林跟原来的导演亨利合作时,他就表现了非凡的银幕人物形象创作思维。当时3个场地在同时拍戏,都站满了人。卓别林穿着亨利让他穿的那身新闻记者的衣服,站在一边。塞纳特刁着雪茄,正在打量一个旅馆休息室的布景。他对卓别林说:“现在我们还缺一点笑料呀,你扮一个丑角好吗,什么样的都可以。”卓别林不知应该扮哪一类的丑角,总之他不喜欢身上穿的那套新闻记者穿的服装。
在去化妆室的路上,他想了又想,突然有了一个形象。于是在化妆室里,他穿起一条肥大松泡的裤子和一双大皮鞋,戴一顶圆顶礼帽,拿一根文明棍。他使身上穿的每一样都显得不合适,上衣紧绷绷,裤子鼓鼓囊囊,小小的礼帽,大大的尖皮鞋。对着化妆镜一看果然别具一格,又能使人联想到什么人物。至于年龄他先有点犹豫,不知扮得年轻些还是老一点。后来考虑塞纳特过去看他扮演老酒徒的戏时,曾希望他是年龄大点的人。于是,他从化妆桌上找到一撮小胡子贴在鼻子下。这样,既使他模样显得老几分,又不至挡住和影响脸上的表情。
这是一个什么人物呢?该有什么样的性格呢?他心中开始还找不到感觉,没有把握。装扮全部停当后,对着镜子做了几个动作,他就体会到了,这是个流浪汉,一个不幸、但又爱面子的流浪汉。他感到自己触摸到了这个流浪汉的个性特点,这个流浪汉已经活生生地在他心中立了起来。他走出去,站在塞纳特面前,装出流浪汉的样子,大摇大摆地来回踱步,挥动着一根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文明棍。笑料、噱头在他脑袋里不断形成,并做了出来。塞纳特,这位富有热情的喜剧演员兼导演乐得哈哈大笑,这笑声更鼓舞了卓别林。
卓别林这样解释他创造的这个人物与性格特点:
“他是一个流浪汉,一个绅士,一个诗人,一个梦想者;他感到孤单,永远想过浪漫的生活,做冒险的事情。你瞧,这个家伙的个性是多方面的,他期望你把他当作是一个科学家,一个音乐家,一个公爵,一个玩马球的。可是,他只能捡地上的烟头,或者饿极了抢孩子的糖果。当然,如果看准了机会,他也敢对着太太小姐的屈股揣上一脚——但是是在她们瞧不起他、得罪了他、他非常愤怒时才会那么干!”
他连说带做,演了10多分钟。塞纳特笑得全身直抖:“好,太好了,你现在就上场去吧。看还能玩出些什么名堂出来。”
于是卓别林上了场,这就是那部《玛蓓尔奇遇记》。他并不知道剧情是什么,导演怎么安排,只知道是玛蓓尔扮演的太太和她丈夫及一个情人之间的纠纷,事情就发生在旅馆休息室,他扮演的角色则穿插在其中逗乐。
卓别林把自己设计为只是想找一个安身之处的流浪汉,他冒充客人进入休息室。他很疲倦了,摇摇摆摆地走了进去,绊倒在一位太太的脚上,起来后转过身抬了抬礼帽表示歉意。接着刚扭转身继续走时,又绊倒了,于是又转过身去礼貌地抬了抬礼帽,以显示绅士风度。可那只是一个痰盂……摄影机后面的人都笑起来。其他场子上的演员、工作人员都跑过来,看这个新来的伙计拍片,边看边哈哈大笑。
这个穿插的镜头演得很长,一共拍了75英尺。当时无声片喜剧的一个镜头一般难超过10英尺,因此,塞纳特和亨利争论应不应全部放映,多事的卓别林插了一句嘴:“既然能逗笑,长一点短一点有什么关系。”最后塞纳特决定这个镜头映足这75英尺,大家也欢迎卓别林扮出的这个与众不同的人物。
卓别林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遇雨》,它只有一本(胶片长度在290公尺左右)。在无声片即默片时代之初,一部影片一般都是一本,10多分钟时间。《遇雨》很卖座,从这时起,卓别林在启斯东影片公司享有百分之百的创作自由。他主演的片子,都由自己编、导和组织演员班子。他埋头工作,在公司里钻研演技、导演技巧、摄影风格、剪接艺术。他学会了不少玩意儿,也向同仁们传授了不少东西,如舞台艺术。早期的电影首先是摹拟戏剧表演,如哑剧表演手法,有情节的无声片即哑剧,卓别林在这方面显然占有自己的优势。
卓别林当时就像一位地质学家一样进入了一片蕴藏丰富、有待开发的领域。电影与舞台艺术不一样,舞台上的动作、位置一经排练好,固定下来就程式化了,难以独出心裁加以大的改变。拍电影则使他有一种冒险的感觉,他正开始发现电影艺术的一些神奇美妙的秘密。
于是他出人意外地想象不断、高招迭出:在拍《他的史前生活》中,他扮演一个梦中的史前人。那时人类没有衣穿,他披着一张熊皮从山洞里出来,看了看四周的景色,然后顺手从熊皮上扯下一把毛,塞进烟斗里点燃,滋滋有味地抽起来。单是根据这一个出场的奇妙想象,就足以编出一系列史前人的故事,展开奇特的爱情、追逐、对抗、斗争等情节。
这个流浪汉总是想挤进上流社会,但又总是差那么一点。在《谋生》中,他流浪街头,向一个摄影记者讨钱。当记者给他一点钱以后,这小子竟恩将仇报,趁记者不注意偷走他的照相机。同时这滑头小子手中刚有几个小钱,就饱暖思淫,还乘机调戏记者的女友。于是记者追着揍他……
拍《新看门人》时,其中有一场是老板开除了流浪汉,流浪汉做出哀求手势:表示他家里人多,好几个小孩要吃饭,恳求老板发发慈悲心留他继续看门……当时站在摄影机旁的一个老女演员竟哭起来,她对卓别林说:“我知道你这是在逗观众乐,可我看了忍不住要哭啊。”这证实了卓别林的设想,哑剧、笑片镜头中的动作、表情,应该真实、含蓄和注意拍出来之后的效果。
现在卓别林已成了启斯东影片公司的明星演员。他只要一在银幕上出现,观众还没看到他做什么,就兴奋不已,欢笑声起。他信心十足、劲头十足地干下去,他对塞纳特说:“我拍一部笑片,只需要一个公园,一个警察,一个漂亮姑娘就行了。”他感到,只要观众如此欢迎他,能这样生活一辈子也心满意足了。
1914年,卓别林才25岁。可他的姓已很吃香,他把雪尼介绍给启斯东公司;塞纳特马上接纳,十分乐意添一个卓别林家族的人。于是雪尼夫妇安置好母亲,来到美国。他告诉弟弟,卓别林的电影在英国放映的情况,说卓别林的名字还没有在广告上出现时,就已经有很多游艺场的演员争相告诉他,说看到了一位新成名的美国喜剧电影演员。雪尼对弟弟说:“我早知道你会一举成名的。”
一举成名的卓别林,每周收入已拿到200美元。塞纳特还赠送他一张洛杉矶体育俱乐部会员证。他就在俱乐部顶楼租了一间幽静的大房间,里面有一些藏书和一架钢琴,租金每周12元,可以享受包括很讲究的健身房、游泳池等一切设备。卓别林常在这里休息,请朋友喝酒,每周共约花75美元,过着他自言是“奢侈”的生活。当然,他主要是利用休息时在这里看书,锻炼身体,包括练钢琴、提琴、小号、拳击。
1914年他拍了35部笑片,其中2/3是一本,1/3在两本以上。有《遇雨》《夏尔洛跳舞》《夏尔洛当牙医》《夏尔洛当画家》《夏尔洛当看门人》《他的史前生活》等,他还在《忙碌的一天》中反串一个泼妇。这些影片都很受观众欢迎,1915年初《纽约日报》评论说“卓别林热看来取代了壁克馥热(即玛丽·壁克馥,时称‘美国甜心小姐’)。”实际上,卓别林还是刚刚开始塑造这个滑稽幽默的闹剧人物。
与启斯东影片公司签订的合同期满之前,卓别林想自己办一个电影制片公司。他在制片厂为自编自导的影片签名填单,领取所需设备时,知道购买拍摄影片的设备所需的资金,自己已经攒下了。至于洗印胶片这些设备可以不必买,花钱送到别的影片公司洗印间、剪接室去就行了。因此他动员雪尼合伙,雪尼加入启斯东影片公司后,也拍了几部很叫座的影片。他有一部《潜艇海盗》,因为有当过船员的经历,熟悉生活,在片中成功地使用了各种摄影技巧,当时在世界各地颇受欢迎。卓别林跟他说:“我们只要有一架摄影机和一片场地就行了。”雪尼认为此事太冒险,他还是愿意领取他从未领过那么高的现成的薪金,塞纳特后来给他的薪金也达到了每周200美元。
塞纳特想与卓别林继续签订合同,但一听卓别林提出的每周1000美元酬金的条件过高,不了了之。
恰在此时,埃山奈电影制片公司股东安德森派的代表来找卓别林,拍板为每周1250美元,并给红利1万美元。于是卓别林在与启斯东影片公司的合同期满后,转到设在芝加哥的埃山奈影片公司。
生活不时要给卓别林添点麻烦:当来到该公司,在股东安德森家中度过了1914年的除夕后;安德森先生就出远门了,说将由公司另一个股东斯普尔先生负责一切。卓别林第二天就去制片厂上班,但既没见到斯普尔,也没有人安排他做什么。他觉得此事有点蹊跷,便自己找事做,自编自导第一部新片《他的新行业》。然而两周过去了,既没领到薪水也没分到红利,斯普尔仍未露面。同时卓别林看出这家公司仗着有美国最早拍电影的制片厂,是电影专利公司的发起者之一,享有专利权,可以进行垄断,容易满足,似乎不在乎其他公司正在制作比他们好的影片,向他们的专利权挑战。
卓别林质问公司的高级职员,斯普尔先生何在?人人都很窘,吱吱唔唔作不出答复。斯普尔跑到哪儿去了呢?他躲开了,当他知道安德森和卓别林签了1年合同、周薪1250美元、还要分10000美元红利;便对这种带有投机性质的做法十分担心。当时他雇的演员待遇最高的仅75美元,而他们拍的笑片都难收回成本。此前他从来没听说过卓别林这个人,于是他拍了份电报,怒问安德森“你是不是发疯了?”当他知道安德森是听别人的推荐才这么做的,更是心悬半空,干脆一躲了事。
但他总要回芝加哥的,一回来与几个朋友在大饭店聚会时,那些人都向他道喜,祝贺一个名角加入他们的公司。说过去从来没有那么多记者涌到埃山奈公司的制片厂,去采访卓别林的新闻。这样一来,斯普尔忧喜参半,他想到一个主意,决定做一次“民意测验”的小游戏。他塞给一个小侍者25美分,让他在大堂里找卓别林。于是小侍者高声叫喊:“查尔斯·卓别林先生,有人找您。”名角效应马上出现,饭店里一片欢腾,人们聚到一起都来找卓别林。接着斯普尔知道了在影片交易所里,当卓别林的片子尚未开拍时,《他的新行业》已经售出65个拷贝,这是埃山奈公司过去不曾有过的事。卓别林的片子刚拍完,售出的拷贝又翻了番到135个,埃山奈公司马上把售价从每英尺胶片13美分提高到25美分。
斯普尔终于露面,忙不迭地向卓别林赔礼道歉,并解释说他早已关照了公司,叫他们办妥所有的事。他虽没看到合同,但以为职员们是知道的云云。至于他“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几年以后他才亲口告诉了卓别林。
埃山奈公司与卓别林的合作也令人满意,专为他在洛杉矶租建了一家制片厂。公司只管出钱,艺术方面的问题全归卓别林掌管。影片任由他自编自导,演员班子任由他挑选。后来在《巴黎一妇人》中饰女主角的艾娜·卜雯斯小姐,就是这时进入他的演员班子。艾娜是旧金山一个企业家的秘书,卓别林在一次鸡尾酒会上发现了这位身材丰满、容貌姣好、性格柔顺的金发女郎。在他的竭力劝说下,艾娜终于心动,秘书不当来接受演技训练。从1915~1922年,她成为一个电影明星。与卓别林搭档9年,作为女主角合拍了20部影片。其中有《流浪者》《夏尔洛当提琴手》《移民》《狗的生涯》《寻子遇仙记》《巴黎一妇人》,他们的真诚友谊保持了一生。
卓别林在埃山奈公司最初的两部片子,与在启斯东公司拍的片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消遣娱乐式的,滑稽可笑。但随后有几部,就使观众和同行们感觉不俗。因为他在影片中塑造的形象与表现的内容,人情味与社会性增强了。
在《夏尔洛当拳击师》中,遭受失业打击的夏尔洛,闷闷不乐地把身上仅有的1美分买了一点香肠,与他的狗分着吃下去……有人雇他去参加拳击比赛,实际上是为了赚钱让他去当一个挨打的角色。而对他来说,在这个残酷无情的社会里,只要有活路什么都可以干。他耍了个巧,在拳击手套里偷偷放了一个金属环。结果他横扫拳台无敌手,不仅夺得了锦标与奖金,而且还赢得一个女扮男装的美人芳心(艾娜·卜雯斯饰)。
在《流浪汉》中,实业者夏尔洛在树林里,从一群坏蛋手中救出一个姑娘(艾娜饰)。姑娘的父亲、一个家境尚好的农民,就雇用夏尔洛当长工,解决了他的生计问题。对农活外行的夏尔洛,竟握住牛尾巴当唧筒挤牛奶,把鸡下的蛋装在自己口袋里……他希望得到姑娘的爱情。当坏蛋再次来骚扰时,夏尔洛赶跑了他们,自己腿也受了伤。果然,他的勇气与热情引起了姑娘的好感。腼腆害羞的夏尔洛猜想这就是爱了。然而,姑娘将自己的未婚夫介绍给他认识,这是比踢痛他的脚还要厉害的打击,失业者不如拥有土地的农民。夏尔洛在失望中重新走上流浪之途。观众看到他第一次以懊丧的、由沉重转为轻快的步伐,沿着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泥路,向远处走去的可怜背影……
他对自身所处社会的否定,十分巧妙地表现在《夏尔洛当银行工友》里。在银行找到一份工作的夏尔洛家徒四壁,却拥有一个巨大而复杂的保险柜。上班时间快到了,他非常认真、谨慎地打开柜门,里面还有一个柜子,再打开,又一个;最后打开门从柜中拿出来的,竟然是一只一般的水桶和一把再平常不过的笤帚。他就带着这两样清洁工具去银行上班。气派的银行大厅里,颐指气使的是那些带着大礼帽的资本家、商贾巨富,夏尔洛假作专心工作,以致不留意让笤帚弄脏了他们保养得很好的脸面与干净整洁的外套……如此设计与使用大小道具,造成情节诗化与隐喻意义,新颖地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
“明星热”震动了电影业,可以说卓别林的飞黄腾达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并非只指他跨入电影界便获得空前的高额薪金,最主要的是市场。当时大量的各国移民来到美国这片独立才100余年的辽阔土地上掘金,东南西北中到处都在开发、开拓、建设,连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也不例外。庞大的工薪阶层加上各类其他人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低消费人群,需要大众化的娱乐。成千上万家镍币影院应运而生,一个镍币即5分钱就可看一场电影,这是当时最经济又最受欢迎的消遣娱乐方式。1914年起,豪华影院即小型舒适影院又雨后春笋般兴建,吸引了各阶层人士。镍币聚少成多,庞大的、稳定的观众队伍,推波助澜,让影院和电影制片公司赚钱、发展,也使他们不断推出好影片、好演员。
当时美国的报纸报道,卓别林每拍摄一部新片,声望名气便随之提高一级,影片的市价也上涨一位数。在纽约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几乎所有的百货公司、商场甚至药店,都开始出售玩具商模仿卓别林扮演的角色制作的玩具、肖像。一些歌舞团的姑娘们也不怕难堪,贴上小胡须,穿上肥大的裤子和皮鞋,戴上男人的礼帽演出模仿卓别林的节目。如著名的齐格菲轻歌舞团的姑娘们就唱着《那双查理·卓别林的脚》的歌,大跳模仿卓别林走鸭步的舞蹈。
中国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卓别林大名一出,就是各种各样要求做广告的联系函件,也使他应接不暇。如书籍、服装、香烟、牙膏、玩具、蜡烛等,还有今天一叠明天一堆的影迷来信。更有甚者,有次洛杉矶《考察家报》给卓别林打了一个紧急电话,转告一家公司拍来的电报电文:愿出2.5万美元请卓别林来纽约马戏场登台,每晚15分钟,为期两周,此举并不妨碍其正式工作。这,诱使卓别林向安德森先生请假2周而未果;但答应只要卓别林再给埃山奈公司拍一部2本的笑片,就由公司偿付这2.5万元。雪尼与启斯东公司的合同一满,赶紧过来帮弟弟的忙,做他的经纪人。
埃山奈影片公司把卓别林喜剧片的拷贝,成百上千的卖向市场。1915年卓别林在这家公司拍了12部片子,1916年拍了2部,1918年还给他们拍了1部,共15部喜剧片。除了《公园里》《在海边》是一本的长度,《卡门》是四本的长度外,其他均为2本。这其中就有让人笑得肚子痛的《流浪汉》《赛拳》《夏尔洛当水手》《游艺场之夜》等片。
这一年,电影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格里菲斯改编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诞生了。它是一部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家园的故事片,虽然这部影片有严重的种族主义偏见,但西方电影理论家在批判他的种族主义色彩的同时,肯定了格里菲斯对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的巨大贡献:影片第一次采用了全景画面、大特写镜头,并对当时能运用的摄影技巧全都加以改革性、创造性的运用。《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获得了承认,它也是好莱坞艺术称雄世界的开端。
卓别林将格里菲斯拍摄的每一部影片都观看了,学习、借鉴他的经验,吸取、注意他的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编、导、演、摄、制的能力。西方有的电影史学权威,把1914~1916年看作美国电影的过渡时期。他们评论:“在这段过渡时期里,格里菲斯和卓别林令人惊奇地掌握了电影的艺术形式。”
“通过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的作品,电影才开始具有一种语言和结构。”
以卓别林的电影镜头为例:他身体挂在轮船甲板的栏杆上,船在惊涛骇浪中起伏前进。他双脚乱踢,显然是忍受着什么可怕的痛苦,晕船呕吐或是快掉下海去,使人十分担心。正在这时,他转过了身,镜头拉开,原来他用手杖钓起了一条大鱼,拉了半天才拉上甲板。另一部影片中,观众看到他的妻子因为他嗜酒,坚决离开了他。他背对着观众,望着桌上摆着的他妻子的照片,肩膀上下抽动,像伤心至极在哭泣。但镜头移动时,观众却发现他在若无其事地使劲摇动一瓶香槟酒。这种新奇的电影语言,拨弄着观众的心弦,造成他们情绪上的亦悲亦喜,使得他的喜剧片魅力无穷。
更重要的是,卓别林意识到在拍笑片时,如果事先没有一个精心构思、较完整的情节,就不大可能获得成功。启斯东影片公司那种没有剧本的半即兴式创作办法,在电影初期阶段是可行的,再发展下去就不适应观众的需要了。因此,他在动手开拍前,就重视打剧本腹稿;力图设计较多可笑的镜头和情境,尽量把它们形成一个连贯的、严谨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