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荣的枪骑兵
朱可夫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一直勇敢地接受命运的严峻挑战。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于1915年8月7日离开学徒的作坊,在他的家乡卡卢加省马洛亚罗斯拉韦茨县应征入伍,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他被选送到骑兵部队。他为能够当上一名骑兵,感到十分高兴。他一向很喜爱这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兵种。他的朋友们都被分配当步兵,所以很多人十分羡慕他。
一个星期以后,所有应征青年都到兵站报到。编队以后,他就与同乡们分手了。周围都是些陌生的面孔,也都是和他一样还没有长胡子的孩子们。
晚上,他们上了货车,开往卡卢加城。起初朱可夫一直感到很苦闷和孤单。他的少年时代已经结束了。他问自己:“我吃得了当兵的苦吗?如果要去打仗,我行吗?”后来暗暗鼓励自己,他想,我是经受过生活磨炼的,一定能够光荣地完成士兵的职责。
每个车厢装了40个人。货车车厢没有客运设施,一路上他们只能站着或者坐在肮脏的地板上。有的人在唱歌;有的人在打牌;有的在同邻座的人谈心时哭了;也有人咬紧牙关,目不转睛地凝视着一个地方,坐在那里想象未来的士兵生活。
到达卡卢加城已是夜间。在一个货车站台下了车。传来了“集合!”
“看齐!”的口令,然后他们列队向城市相反的方向前进。有个人问上等兵:我们开到哪儿。看来这个上等兵是个好人,他和蔼地对大家说:
“孩子们,永远不要向长官提出这类问题。当兵的应当默不作声地执行命令和口令。至于开到哪儿——这是长官才可以了解的事。”
好像为了证实他的话,纵队先头传来了队长的洪亮的声音:
“队列中不准说话!”
朱可夫的新朋友科利亚·西夫佐夫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小声说:
“这就是士兵生活的开始?!”
第一天的士兵生活,就叫人难受。大家都很想早点躺下睡觉,可是,排长似乎猜透了他们的心思,偏偏命令他们集合,宣布明天要带领他们参加全体晚点名,所以,今天必须学会唱国歌《上帝啊,保佑沙皇!》。他们一直学到深夜。第二天早晨6点钟就又起床出早操了。
每天生活很单调,就像两滴水珠一样的完全相似。第一个星期天到了。大家都想休息一下,洗个澡;可是,又被叫去打扫操场和军营,一直扫到吃午饭。“午睡”后,又是擦枪、补衣服、写家信。班长警告他们,不得在信里对任何事情表示不满,因为这样的信件检查官一概要扣发的。
习惯士兵的生活是不容易的。但是,对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朱可夫来说,什么也难不倒他。经过两个星期左右,他和大多数人都已经对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感到习惯了。
这时的朱可夫虽然在政治上还比较幼稚,但他还是认识到这只是一场富人的战争。因此,他对入伍参战热情不高。出于青年人的爱国热忱,他还是决心要忠诚地为俄罗斯而战。
凭着朱可夫当时的文化条件,他本来有资格直接进陆军准尉学校,但是朱可夫却不想这么做。他曾见过两个同村的年轻人成为准尉后,因为年轻资历浅,在部队里仍贫困潦倒。他觉得自己应走另一条路,先当兵,再去士官学校接受更严格的军事训练。从此,在填写文化程度时,他只说曾在教会学校读过小学。这样,朱可夫便成了骑兵部队的一名新兵。
1915年9月,朱可夫他们被派往乌克兰境内的后备骑兵第5团。该团驻扎在哈尔科夫省巴拉克列亚城内。他们的列车经过萨文第车站,抵达巴拉克列亚车站。这里正在准备为前线骑兵第10师运送补充兵员。到月台上来迎接他们的,是穿着新制服、仪表端正的骑兵军士和司务长们。这些人有的穿骠骑兵制服,有的穿枪骑兵制服,还有的穿龙骑兵制服,十分神气。
骑兵当时分为骠骑兵、枪骑兵、龙骑兵三种。朱可夫被分到枪骑兵连。到了这里,朱可夫领到了军服,还得到了一匹深灰色的烈性牝马,名叫“恰谢娜娅”。
人们都知道骑兵驰骋在疆场,威风凛凛,但没有多少人知道骑兵的艰苦。他们除了学习步兵科目外,还要学习马术,学会使用马刀等冷兵器,每天还要刷三次马。与步兵相比,骑兵每天要早起一小时,晚睡一小时。最要命的算是乘马训练和特技骑术等。每个士兵两条大腿都磨出了血,刚结了疤,又磨破了。每次训练后,马鞍上都血迹斑斑。朱可夫十分坚强。“恰谢娜娅”最初看不起这个矮壮的年轻人,重重地摔了他几次,但越摔这个年轻人训练时间越长:“恰谢娜娅”终于被驯服了。仅用两个星期,朱可夫就在马鞍上牢牢坐稳了。
在这里,朱可夫遇到了一个心地善良的排长——上士杜拉科夫。虽然他的名字俄语意思是“傻瓜”,但这位杜拉科夫并不像,而且还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外表上很严肃,心地却很温和、善良。他对下级要求很严格,有时会因为一个动作做得不规范而大加指责,但他从不冤枉一个士兵,处理问题总是十分谨慎,尽可能地做到公道,而且,他很关心每个士兵的前途。
可是,另一位指挥官,下士博罗达夫科,却和他完全相反:性情暴躁,大喊大叫,喜欢打人。老兵们说,他曾经打掉过好几个士兵的牙齿。
他教练骑乘时,表现得特别残暴。这一点,在排长短期休假期间,他们体会最深。博罗达夫科代理排长期间,在教练这些新兵时,总是肆意妄行,动辄拳打脚踢。对朱可夫这样被他认为有文化的人,尤其苛刻。朱可夫被逼得气愤到了极点。
一天,朱可夫和几个士兵商议好,悄悄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当博罗达夫走过时,突然用马披蒙住他的头,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朱可夫以为这回犯了大错,难逃军事法庭的处罚。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就在这时,他们原来的排长杜拉科夫上士回来了。杜拉科夫和博罗达夫不一样,他虽然要求下级很严格,但他尊重士兵。杜拉科夫打了一个圆场,把这件事搪塞过去,不久还请求上级将博罗达夫调到了别的连队。
到1916年春天,朱可夫和他所在部队已经接受了很好的骑兵训练。训练结束时,按照惯例,要从训练成绩优秀的士兵中选拔一些人进教导队,准备培养今后当军士。要从他们中间选30名训练成绩好的士兵进行培养。出类拔萃的朱可夫当然被选中了。但朱可夫很矛盾,他想上前线。这时,杜拉科夫竭力说服朱可夫上教导队。他说:“不要急着到前线去,我在前线待过,感觉很困惑。我们许多人都糊里糊涂地死去,这到底为什么?”杜拉科夫流露出对沙皇政府的厌倦。他语重心长地对朱可夫说,前线你早晚会去的,但事先一定要更多地学习军事,这对你将来的成长会大有好处。朱可夫被说服了。杜拉科夫的这种带兵方法对朱可夫有一定的影响。在后来带兵中,朱可夫始终认为,军官必须替士兵着想,把士兵当成自己的亲人,这样士兵才会把命运放心地交给你。
朱可夫进了教导队。他的运气真是不好。这一次,他碰上了一个比博罗达夫更糟糕的上司,因为这个人右手食指短半截,士兵们背地里都叫他“四指半”。
“四指半”经常毒打士兵,他虽然没有碰过朱可夫一个指头,但却用另外方式对他施加各种惩罚。
在教导队里,可以说没有第二个人像朱可夫那样,多次“穿着全副战斗装备顶着马刀”罚站,从马厩里背着那么多袋的沙子送往野营帐篷,此外,还经常安排他在假日里值班。不过,令朱可夫得意的是,在操练课方面,那“四指半”却怎么也挑不出他的毛病。
“四指半”后来也相信上述方法整不倒朱可夫,便决定改变策略:由于朱可夫在军事训练方面一直走在别人前面,他就想干脆不让他参加训练。
有一天,他把朱可夫叫到帐篷里去。对他说:
“我看出来了,你是一个有个性、有文化的青年,学习军事不吃力。你是莫斯科人,是工人,为什么还要你每天去参加操练课、跟着去流汗呢?你以后就当我的非编抄写员,负责填写值勤登记表,统计缺课人数和执行其他的任务。”
朱可夫回答说:“我到教导队来,不是为了要当一名负责承办各种事项的职员,而是为了要认真地学习军事和当一名军士。”
他发怒了,并威胁说:
“你等着瞧吧,我叫你永远也当不上军士!……”
6月份了,他们的学习就要结束,快要开始考试了。按照当时的规定,教导队里成绩最好的一名,毕业时应授予下士军衔,而其余的人,只作为准军士,即军士衔的候补人员从教导队毕业。同学们都不怀疑,朱可夫会成为第一名,毕业时一定会获得下士军衔,并且以后会找到当班长的空缺。
但是,完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毕业前的两个星期突然宣布,由于朱可夫不守纪律和冒犯直接长官,决定把他开除出教导队。大家都清楚,“四指半”已决定算总账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有人向教导队大队长告发了对朱可夫的不公正处理。队长做了调查,在周边好心人的帮助下,撤销了对他的开除命令。可是由于这一事件,他没能得到第一名,而是和大家一样得了准军士衔。
1916年8月,朱可夫从教导队毕业,被分回骑兵第10师担任准军士。该师此时驻扎在哈尔科夫附近。
开往哈尔科夫的火车走得很慢。半路上,朱可夫乘坐的火车开到一个岔道上,以便让另一列装载步兵师的火车先行。这时,从前线开回的医护列车也停在这里为开往前线的列车让路。从伤员那里朱可夫了解到俄国士兵的武器和装备都很差,高级指挥官名声很坏。这些消息让朱可夫听了心里很难过。
朱可夫所在部队,番号是龙骑兵捕诺夫哥罗德骑兵第10团,被派到文尼察西南的卡美涅茨—波多耳斯克,在那里接受一百多马匹及全部装备。正在卸车的时候,他们遭到一架德国侦察机的袭击,一个士兵和几匹马被当场炸死。这是朱可夫入伍后所经受的第一次战斗洗礼。
第10师开到德涅斯特河岸,在这里成为俄西南战线预备队的一部分。
他们到达部队后,就知道了罗马尼亚已向德国宣战,并将站在俄国方面对德国人作战。还听到传说,他们师很快就要开赴前线,但是,究竟开到哪个地段,谁也不知道。
9月初,这个师集中到贝斯特里茨山林地区,因为地形条件不适合骑兵冲击,他们被作为步兵投入了进攻。部队受到很大损失,进攻行动也就草草结束了。
在这次行动中,朱可夫由于作战勇敢并俘虏了一名德军军官,赢得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项荣誉——一枚圣乔治勋章。
1916年10月,朱可夫和几名同伴在进行战地侦察时,误入雷区。两名同伴受了重伤。而他也被气浪从马上掀了下来,脑子受到震伤。这次受伤,为他又赢得第二枚圣乔治勋章。
朱可夫被送往哈尔科夫疗养。出院后,他仍然感到不舒服,特别是听觉不好,医务委员会没有让他返回前线,而是把他调到了驻扎在拉格尔村的骑兵新兵连。
这时候,俄国军队的反战情绪已越来越浓,俄国国内的革命形势也日渐高涨。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即将在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爆发。
2. 融入革命洪流
1917年2月中旬,彼得堡部分工人开始罢工。几天后,罢工浪潮席卷全城和邻近的城市。革命已一触即发。2月26日,布尔什维克决定举行总起义,成立临时政府。也就在这同时,2月27日凌晨,驻扎在拉格尔村朱可夫他们的骑兵连突然紧急集合,集合地点就在骑兵连长、骑兵大尉、男爵冯·德·戈尔茨宿舍的附近。当时他们什么也不知道。朱可夫忙问他们的排长基辅斯基中尉:
“中尉先生,我们要开到哪里去?”
他反问:“你是怎么想的?”
他说:“士兵们应当知道开往哪里,尤其是,还给我们发了子弹。”
“那又有什么。子弹会有用的。”
骑兵大尉、男爵冯·戈尔茨把全连变成三路纵队后,发出了“快步走!”的口令。骑兵连沿公路向巴拉克列亚城后备骑兵第5团司令部前进。到达团教练场后,他们看到基辅龙骑兵和英格曼兰德骠骑兵都已排成横队等候在那里了。他们连也变成了连横队。其他部队也快步赶到了。谁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很快就一切都明白了。操场那边有人举着红旗游行示威。我们连长猛抽一鞭,纵马向团部疾驰而去。其他连长也跟着他去了。这时,从团部走出一群军人和工人。
一位高个子军人,大声对士兵们讲起话来。他说,俄国的工人阶级、士兵和农民不再承认沙皇尼古拉二世了,不承认资本家和地主。俄国人民不愿意继续进行流血的帝国主义战争,人民需要和平、土地和自由。这位军人在结束自己的简短演说时,高呼:“打倒沙皇!打倒战争!各国人民和平万岁!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万岁!乌拉!”
谁也没有向士兵发口令。但是,他们从心底里明白他们应当怎样做。四处都响起了“乌拉”的欢呼声。士兵们和游行的工人们站到了一起。
经过短暂的激战,起义士兵和工人很快取得了胜利,并于27日晚举行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二月革命”的胜利推翻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俄国历史由此进入新纪元。
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青年朱可夫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地把自己融入了革命的洪流之中。
2月28日,士兵委员会的负责人雅科夫列夫向朱可夫的连里派来了一位新连长。新连长一上任便命令全连集合,选举出席团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和连士兵委员会。朱可夫被选为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并出席团苏维埃代表大会。
二月革命后的俄国形势,错综复杂。由于大多数布尔什维克的领袖还被关押在监狱里或仍在流放中,致使孟什维克把持着苏维埃的领导权。他们同资产阶级代表达成协议,成立了以李沃夫为首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决定继续进行战争。因此,3月初,朱可夫所在团的苏维埃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士兵们不愿意再继续流血,因而对临时政府非常反感。在选举苏维埃成员时,大家都选布尔什维克。
5月,骑兵连士兵委员会决定解散这支连队,士兵委员会给士兵们发了退伍证明,让他们返回各自的家乡。朱可夫在遣散以后,发现一些投奔到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方面去的军官四处搜寻他,不得不在巴拉克列亚城内和拉格尔村里躲了几个星期。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
11月30日,朱可夫安全地回到莫斯科。之后,他回到家乡住了一段时间。正当他准备参加赤卫队时不幸得了斑疹伤寒,不得不继续休养。之后,他又得了回归热。直到6个月后,他的身体彻底康复,才实现了他参加红军的愿望。
3. 参加红军
1918年8月,朱可夫加入了红军,被编入莫斯科骑兵第1师第4团。
他们的团长是后来的苏军元帅塞米扬·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师长则是后来的布琼尼元帅。
此后,在整个内战期间,朱可夫大部分时间都在布琼尼的骑兵部队里。这是一支有着传奇色彩的骑兵部队,并且深得斯大林的喜爱。作为它的一员,朱可夫在战时和战后的活动中都不可分地和它联系在一起,这给他的经历增添了不少光彩。
就在朱可夫养病期间,革命形势又有了新的发展。
由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苏维埃政府开始着手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艰苦工作。1918年1月召开了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一致赞成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的宣言》,其中写道:
为了保证劳动群众掌握全部政权和根除剥削者的政权复辟的可能,特命令实行劳动者武装,建立社会主义工农红军。
会议之后,马上在彼得堡开始以百名赤卫队员和彼得堡卫戍区各后备团的士兵,组建红军的第一个兵团。这就是工农红军第1军。就在这时,从彼得堡向西部战线派出了以赤卫队员组成的第一批社会主义军队,约一千人。
列宁在欢送大会上发表了演说。他说:“我向你们第一批社会主义军队的志愿人员英雄们表示祝贺,你们一定会建立起强大的革命军。”
接受志愿人员加入红军的制度是这样的:每个志愿人员必须持有士兵委员会、党组织或支持苏维埃政权的其他社会组织的介绍信。如果是整批加入,则要求实行集体保证。工农红军军人享受全面的供给制,此外还发给津贴费。开始每月50卢布,从1918年春季,红军已有将近20万人,后来志愿人员的来源就慢慢减少了。
革命后的俄国形势十分严峻。出于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恐惧和仇恨,地主资产阶级和协约国帝国主义联合起来,打着“保护俄国”的幌子向苏维埃政权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1918年5月9日,英军在北部重要港口摩尔曼斯克登陆,接着美军、法军也相继在此登陆。4月5日,日军在东部的海参威登陆,英、美也随之派兵在此登陆,不久占领了远东地区。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苏俄国内的各种反革命势力纷纷发动叛乱,灾祸殃及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俄国中央地区。到1918年下半年,在苏俄领土上共有帝国主义国家军队和白匪军近100万人。
为了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苏维埃政府采取果断措施。在军事方面,1918年5月,将自愿兵役制改为义务兵役制。对红军进行整编,加速选拔和培养工农指挥员,吸收旧军事专家参加军事工作,建立政治委员制。对不脱产的工人实行义务军训,扩大军事后备力量。这些新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军队的影响。到1918年8月,即朱可夫参加红军时,红军已达50万人。新生的红军正在迅速壮大。
为加强对部队的统一指挥,1918年9月2日,成立了以托洛茨基为主席的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置了总司令部,下设各个战线及其司令部。11月,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国防委员会。
到1919年初,红军已发展到一百多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