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洪撰述書目表
 

 抱朴子內篇二十卷 抱朴子內篇序。抱朴子外篇自敘。隋志作二十一卷。今存。

 抱朴子外篇五十卷 自敘。隋志作三十卷,並云梁有五十一卷。今存。

 碑頌詩賦百卷 自敘。晉書本傳頌作誄。仙苑編珠引陳馬樞道學傳同。

 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 自敘。本傳作檄移章表。

 神仙傳十卷 自敘。本傳。今存。

 隱逸傳十卷 自敘。本傳。

 兵事方伎短雜奇要三百一十卷 自敘。本傳作方伎雜事。

 金匱藥方一百卷 本傳。

 玉函方一百卷 抱朴子雜應篇。疑即前金匱藥方。

 肘後要急方四卷 本傳。雜應篇作救卒方三卷。隋志作肘後方六卷。舊唐志作肘後救卒方四卷。四庫全書目錄作肘後備急方八卷。今存。道藏正一部肘後備急方八卷,誤題作葛仙翁。

 神仙服食藥方十卷 隋志。

 太清神仙服食經五卷 新唐志。

 服食方四卷 唐釋法琳辨正論卷九。

 玉函煎方五卷 隋志。

 黑髮酒方一卷 崇文總目。通志略。

 渾天論 晉書天文志。文廷式補晉書藝文志。(簡稱補晉志)

 幙阜山記一卷 補晉志。

 潮說 補晉志。略見于外篇佚文。

 兵法孤虛月時秘要法一卷 新唐志。

 陰符十德經一卷 新唐志。

 抱朴子軍術 補晉志。云此外篇中佚篇也,嚴可均全晉文輯得四十二條。今別錄其目。

 金木萬靈訣一卷 宋志通志略。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蓋刪改金丹篇而成。

 太清玉碑子一卷 宋志。葛洪與鄭思遠問答。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大丹問答一卷 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還丹肘後訣三卷 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四家要訣一卷 通志略。集劉向、陵陽子、抱朴子、狐剛子所記煉丹事。

 抱朴子養生論一卷 宋志。今存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稚川真人校證術一卷 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神仙金汋經三卷 通志略不著撰人。今存道藏洞神部眾術類。

    嚴可均曰:抱朴子養生論,前半即地真篇也,後半與極言篇相輔。稚川真人校證術是後人所演。神仙金汋經三卷,其中下二卷,即金丹篇也。見鐵橋漫稿卷六代繼蓮龕為抱朴子敘。孫詒讓札迻十抱朴子微旨條云:金汋經,晉宋間人依傅抱朴子假託為之。

 要用字苑一卷 舊唐志。顏氏家訓書證篇作字苑。馬國翰有輯佚本。

 史記鈔十四卷 新唐志。

 漢書鈔三十卷 隋志。

 後漢書鈔三十卷 舊唐志。

 良吏傳十卷 本傳。

 集異傳十卷 本傳。

 西京雜記六卷 舊唐志。四庫全書簡明目錄子部十二云:舊本或題漢劉歆撰,或題晉葛洪撰,實則梁吳均撰。但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子部七考定為葛洪作。今存。

 漢武內傳一卷 隋志不著撰人。文廷式補晉志云:日本見在書目題葛洪,今從之。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子部七考定為晉葛洪撰。今存道藏洞真部記傳類。

 老子道德經序訣二卷 舊唐志。

 修撰莊子十七卷 釋法琳辨正論。補晉志。

 喪服變除一卷 隋志。

 遯甲肘後立成囊中秘一卷 隋志。登涉篇作囊中立成。

 遯甲返覆圖一卷 隋志。

 遯甲要用四卷 隋志。

 遯甲秘要一卷 隋志。

 遯甲要一卷 隋志。

 三元遯甲圖三卷 舊唐志。

 龜決二卷 隋志。

 周易雜占十卷 隋志。

 抱朴君書 隋志集部。

 序房內秘術一卷 隋志稱葛氏撰。新唐志。或即葛洪。   太一真君固命歌一卷 宋志。

 抱朴子別旨一篇 通志略。今存道藏太清部。蓋後人掇輯吐納導引之訣而成,殆與胎息術相類。

 胎息要訣一卷 通志略。

 胎息術一卷 補晉志。

 郭文傳 補晉志。明案:郭文,字文舉,河內軹人。與葛洪同時亦遭世亂而隱者。先洪卒。見晉書隱逸本傳。

 五金龍虎歌一卷 崇文總目。

 五嶽真形圖文一卷 崇文總目。

 老子戒經一卷 通志略。

 關中記一卷 宋志。玉海引中興書目。

 馬陰二君內傳一卷 宋志。

 隱淪雜訣一卷 宋志。明案抱朴子雜應篇答問隱淪之道,或為雜訣之所本。

 元始上真眾仙記一卷 宋志。今存道藏洞真部譜籙類。劉師培讀道藏記云:此書“次行題葛洪枕中記五字,中誌各仙官位號及治所,即今所傳枕中記也”。明案道藏洞神部方法類另有枕中記一卷,言養生接命之術,與眾仙記內容迥異。通志略著錄唐孫思邈枕中記一卷,未知孰是。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枕中書一卷,舊本題晉葛洪撰。考隋、唐、宋蓺文志但有墨子枕中記及枕中素書,而無葛洪枕中書。此本(枕中書)一名元始上真眾仙記。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十九謂枕中書提到許穆與許玉斧,而洪當長于穆,許玉斧更其後輩,二人之去世,洪皆不及見,安得取而著之書中。是枕中書(上真眾仙記)之“不出於(葛)洪亦明矣”。余先生之說是。

 抱朴子玉策記 補晉志。

  明案此蓋抱朴子引玉策記,非葛洪所撰之玉策記也。徐堅初學記卷二十九狐第十三條引抱朴子玉策記曰:“狐及狸狼,皆壽八百歲,滿三百歲暫變為人形”。正是抱朴子對俗篇引玉策記之語(參校敦煌殘卷文字)。遐覽篇已著錄玉策記一卷,足徵葛洪曾見其書。而初學記始誤以玉策記屬抱朴子。嚴可均鐵橋漫稿卷六云此記恐後人依託之書。亦不確。余意並非後人有意假託,實乃唐人徐堅輩誤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