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論解第四十一
 
  孔子在齊,齊侯出田, 田獵 招虞人以旌不進, 虞人掌山澤之官也 公使執之對曰:“昔先君之田也,旌以招大夫,弓以招士,皮冠以招虞人,臣不見皮冠,故不敢進,乃舍之。”孔子聞之曰:“善哉守道不如守官, 道為恭敬之道見君召便守官非守召不也 君子韙之。” 韙是

   齊國師伐魯, 國師齊卿 季康子使冉求率左師禦之,樊遲為右,非不能也,不信子, 言季孫德不素著為民所信也 請三刻而踰之, 與眾要信三刻而踰蒲也 如之,眾從之,師入齊軍,齊軍遁, 遁逃 冉有用戈,故能入焉。孔子聞之曰:“義也。” 在軍能卻敵合於義 既戰,季孫謂冉有曰:“子之於戰,學之乎?性達之乎?”對曰:“學之。”季孫曰:“從事孔子,惡乎學?”冉有曰:“即學之孔子也。夫孔子者,大聖無不該, 該包 文武並用、兼通,求也適聞其戰法,猶未之詳也。”季孫悅,樊遲以告孔子。孔子曰:“季孫於是乎可謂悅人之有能矣。”

   南容說仲孫何忌既除喪, 除父禧子之喪 而昭公在外, 時為季孫所逐 未之命也。 未命二人為卿大夫 定公即位,乃命之,辭曰:“先臣有遺命焉, 僖子病不知禮及其將死而屬其二子使事孔子 曰:‘夫禮,人之干也,非禮則無以立。’囑家老使命二臣,必事孔子而學禮,以定其位。”公許之。二子學於孔子。孔子曰:“能補過者,君子也。詩云,君子是則是傚,孟僖子可則傚矣,懲己所病,以誨其嗣,大雅所謂詒厥孫謀,以燕翼子,是類也夫。” 詒遺也燕安也翼敬也言遺其子孫加謀學安敬之道也

   衛孫文子得罪於獻公,居戚, 文子衛卿林父得罪以戚叛也 公卒未葬,文子擊鐘焉。延陵季子 吳公子札 適晉,過戚聞之曰:“異哉!夫子之在此,猶燕子巢于幕也, 燕巢于幕言至危也 懼猶未也,又何樂焉?君又在殯,可乎?”文子於是終身不聽琴瑟。孔子聞之曰:“季子能以義正人,文子能克己服義,可謂善改矣。”

   孔子覽晉志, 晉之史記 晉趙穿殺靈公, 穿趙盾從弟也 趙盾亡,未及山而還, 山晉之境 史書趙盾弒君。盾曰:“不然。”史曰:“子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討賊,非子而誰。”盾曰:“嗚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戚,其我之謂乎!”孔子嘆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境乃免。” 惜盾不越境以免於譏而受弒君之責也

   鄭伐陳,入之,使子產獻捷于晉,晉人問陳之罪焉。子產對曰:“陳亡周之大德, 武王以元女大姬以配胡公而封諸陳 介恃楚眾, 介大 馮陵弊邑,是以有年之告。 告晉為陳所侵 未獲命, 未得晉平陳之成命 則又有東門之役。 與楚共伐陳至其東門也 當陳隧者,井木刊, 勝陳人塞刊斫也 弊邑大懼,天誘其裏, 誘進裏善也天導其善大執陳者也 啟弊邑心,知其罪,校首於我,用敢獻功。”晉人曰:“何故侵小?”對曰:“先王之命,惟罪所在,各致其辟, 辟誅 且昔天子一圻,列國一同, 地方千里曰圻方百里曰同也 自是以衰,周之制也。 大國方百里從是以為差伯方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周之制也而說學者以周大國方七百里失之矣 今大國多數圻矣,若無侵小,何以至焉。”晉人曰:“ 其辭順。”孔子聞之,謂子貢曰:“志有之, 志古之書也 言以足志, 言以足成其志 文以足言, 加以文章以足成其言 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有言而無文章雖行而不遠也 晉為鄭伯入陳,非文辭不為功,小子慎哉。”

   楚靈王汰侈, 驕汰奢侈 右尹子革侍坐, 右尹官名子革煞舟 左史倚相趨而過,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三墳三皇之書五典五帝之典八索索法丘丘國聚也 對曰:“夫良史者,記君之過,揚君之善,而此子以潤辭為官,不可為良史。”曰:“臣又乃嘗聞焉,昔周穆王欲肆其心, 肆極 將過行天下,使皆有車轍,並馬跡焉,祭公謀父作祚昭, 謀父周卿士祈昭詩名猶齊景公作君臣相說之樂蓋曰徵招角招是也昭宜為招耳補作招 以止王心, 止王心之逸遊 王是以獲殆於文官,臣聞其詩焉,而弗知,若問遠焉,其焉能知。”王曰:“子能乎?”對曰:“能,其詩曰:‘祈昭之愔愔乎,式昭德音, 祈昭愔愔言祈昭樂之安和其法足以昭其德音者也 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思王之法度如金玉純美詩云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刑民之力,而無有醉飽之心。’” 長而字刑傷民力用之不勝不節無有醉飽之心言無厭足 靈王揖而入,饋不食,寢不寐,數日則固不能勝其情,以及於難。孔子讀其志曰:“古者有志,克己復禮為仁, 克勝言能勝己私情復之於禮則為仁也 信善哉,楚靈王若能如是,豈期辱於乾谿, 靈王起章華之臺於乾谿國人潰畔遂死焉 子革之非左史,所以風也,稱詩以諫,順哉。”

   叔孫穆子,避難奔齊, 穆子叔孫豹其兄僑如淫亂故避之而出奔齊 宿於庚宗之邑,庚宗寡婦通焉而生牛, 名牛 穆子返魯,以牛為內豎, 豎通內外之命 相家, 長遂命為相家 牛讒叔孫二人殺之,叔孫有病,牛不通其饋,不食而死,牛遂輔叔孫庶子昭而立之。 子叔孫婼 昭子既立朝,其家眾曰:“豎牛禍叔孫氏,使亂大從, 從順 殺適立庶,又被其邑,以求舍罪, 牛取叔氏鄙三十邑以行賂也 罪莫大焉,必速殺之。”遂殺豎牛。孔子曰:“叔孫昭子不勞, 勞力也不以立己為功 不可能也。周任有言曰:‘ 周任古之賢人 為政者不賞私勞,不罰私怨。’詩云:‘有覺德行,四國順之。’ 覺直 昭子有焉。”

   晉邢侯與雍子爭田,叔魚攝理, 叔魚叔向弟理獄官之名 罪在雍子,雍子納其女於叔魚,叔魚弊獄邢侯, 弊斷斷罪歸邢侯 邢侯怒殺叔魚與雍子於朝。韓宣子問罪於叔向, 宣子晉正卿韓起也 叔向曰:“三姦同坐,施生戮死可也。 施宜為與與猶行行生者之罪也 雍子自知其罪,而賂以置直鮒也,鬻獄邢侯專殺其罪一也。己惡而掠美為昏, 掠美善昏亂也己惡即以賂求善為惡也 貪以敗官為默, 默猶冒苟貪不畏罪 殺人不忌為賊。 忌憚 夏書曰:‘昏默賊,殺, 夏書夏家之書三者宜皆殺者也 咎陶之刑也。’請從之。”乃施邢侯,而尸雍子叔魚於市。孔子曰:“叔向古之遺直也。治國制刑,不隱於親,三數叔魚之罪不為末, 末薄 或曰義, 或左傳作咸也 可謂直矣。平丘之會,數其賄也,以寬衛國,晉不為暴; 諸侯會于平丘晉人淫蕘者於衛衛人患之賂叔向叔向使與叔魚客末追而禁之 歸魯季孫,稱其詐也,以寬魯國,晉不為虐; 魯季孫見執諮於晉晉人歸之季孫貴禮不肯歸叔向言叔魚能歸之叔魚說季孫季孫懼乃歸也 邢侯之獄,言其貪也,以正刑書,晉不為頗。 頗偏 三言而除三惡,加三利, 暴衛虐魯殺三罪去三惡加三利也 殺親益榮,由義也夫。”

   鄭有鄉校, 鄉之學校 鄉校之士,非論執政,□明欲毀鄉校。 □明然明 子產曰:“何以毀為也?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否者,吾則改之。若之何其毀也。我聞忠言以損怨,不聞立威以防怨,防怨猶防水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弗克救也,不如小決使導之,不如吾所聞而藥之。” 藥治療也 孔子聞是言也,曰:“吾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晉平公會諸侯于平丘,齊侯及盟,鄭子產爭貢賦之所承, 所承之輕重也 曰:“昔日天子班貢輕重,以列尊卑,貢,周之制也,卑而貢重者甸服, 甸服王圻之內與圻外諸侯異故貢重也 鄭伯男南也,而使從公侯之貢, 南左輔作男古字作南亦多有作此南連言之猶言公侯也 懼弗給也,敢以為請,自日中爭之,以至于昏。”晉人許之。孔子曰:“ 子產於是行也,是以為國基也。詩云:‘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本也 子產,君子之於樂者, 能為國之本則人樂藝也 且曰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 藝分別貢獻之事也

   鄭子產有疾,謂子太叔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濡弱,民狎而翫之, 狎易翫習 則多死焉,故寬難。”子產卒,子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掠盜。 抄掠 太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必不及此。”孔子聞之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於猛, 糾猶攝也 猛則民殘, 猛政民殘 民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寬猛相濟,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汔危也勞民人病汔可小變故以安也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施之以寬,毋縱詭隨, 詭人隨人遺人小惡者也 以謹無良, 謹以小懲之也 式遏寇虐,慘不畏明, 慘曾也當用遏止為寇虐之人也曾不畏天之明道者言威也 糾之以猛也,柔遠能邇, 言能者能安近 以定我王, 以定安王位也 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競不絿,不剛不柔, 不競不絿中和 布政優優,百祿是遒, 優優和遒聚 和之至也。”子產之卒也,孔子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

   孔子適齊,過泰山之側,有婦人哭於野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曰:“此哀一似重有憂者。”使子貢問之。而曰:“昔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子貢曰:“何不去乎?”婦人曰:“無苛政。”子貢以告孔子。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暴虎。”

   晉魏獻子為政, 獻子魏舒 分祁氏及羊舌氏之田,荀櫟滅, 晉大夫祁氏羊舌氏故獻子分其田 以賞諸大夫,及其子成,皆以賢舉也。又將賈辛曰:“今汝有力於王室,吾是以舉汝, 周有子朝之亂賈辛帥師救周 行乎敬之哉,毋墮乃力。”孔子聞之曰:“魏子之舉也,近不失親, 子可舉而舉也 遠不失舉, 不以遠故不舉 可謂美矣。”又聞其命賈辛以為忠。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 言我文王之詩我長配天命而行庶國亦當求多福人多福忠也 魏子之舉也,義其命也。忠其長有後於晉國乎。

   趙簡子賦晉國一鼓鐘, 三十斤謂之鐘鐘四謂之石石四謂之鼓 以鑄刑鼎,著范宣子所為刑書。 范宣子晉卿范自銘其刑書著鼎也 孔子曰:“晉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晉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 唐叔成王母弟始封於晉者也 以經緯其民者也。 經緯猶織以成文也 卿大夫以序守之, 序次序也 民是以能遵其道而守其業,貴賤不愆,所謂度也。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為被廬之法, 晉文公既霸彊于時蓋作執秩之官以為晉國 法也 以為盟主。今棄此度也,而為刑鼎,銘在鼎矣,何以尊貴? 民將棄神而徵於書不復戴奉上也 何業之守也? 民不奉上則上無所守也 貴賤無序,何以為國?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晉國亂制, 夷蒐之時變易軍師陽唐父為賈季所殺故曰亂制也 若之何其為法乎。”

   楚昭王有疾,卜曰:“河神為祟。”王弗祭,大夫請祭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 天子望祀天地諸侯祀境內故曰祭不越望也 江漢沮漳,楚之望也, 四水名也 禍福之至,不是過乎,不穀雖不德,河非所獲罪也。”遂不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 求之於己不越祀也 其不失國也宜哉。 楚為吳所滅昭王出奔已復國者也 夏書曰:‘維彼陶唐,率彼天常, 陶唐堯率猶循天常天之常道 在此冀方, 中國為冀 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滅而亡。’” 謂變夏桀 又曰:“允出茲在茲,由己率常可矣。” 言善惡各有類信出此則在此以能循常道可也

   衛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以其女妻之, 初疾娶於宋子朝其歸孽子朝出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己妻之 疾誘其初妻之娣,為之立宮,與文子女,如二妻之禮。文子怒將攻之。孔子舍璩伯玉之家,文子就而訪焉。孔子曰:“簠簋之事,則嘗聞學之矣,兵甲之事,未之聞也。”退而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乎?”文子遽自止之曰:“圉也豈敢度其私哉? 度謀 亦訪衛國之難也。”將止,會季康子問冉求之戰,冉求既對之,又曰:“夫子播之百姓,質諸鬼神,而無憾, 恨也 用之則有名。”康子言於哀公,以幣迎孔子曰:“人之於冉求信之矣,將大用之。”

   齊陳恆弒其簡公,孔子聞之,三日沐浴而適朝,告於哀公曰:“ 陳恆弒其君,請伐之。”公弗許,三請,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也,將若之何?”對曰:“陳恆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氏。”孔子辭, 不告季氏 退而告人曰:“以吾從大夫之後,吾不敢不告也。”

   子張問曰:“書云,高宗三年不言,言乃雍,有諸?” 雍歡聲貌尚書云言乃雍和有諸問有之也 孔子曰:“胡為其不然也。古者天子崩,則世子委政於冢宰三年,成湯既沒,太甲聽於伊尹, 太甲湯孫 武王既喪,成王聽於周公,其義一也。”

   衛孫桓子侵齊,遇敗焉, 桓子孫良夫也侵齊與齊師遇為齊所敗也 齊人乘之,執新築大夫,仲叔于奚以其眾救桓子,桓子乃免。衛人以邑賞仲叔于奚,于奚辭,請曲懸之樂, 諸侯軒懸軒懸闕一向也故謂之曲懸之樂 繁纓以朝, 馬纓當膺以索群銜以黃金為飾也 許之,書在三官。 司徒書名司馬書服司空書勳也 子路仕衛,見其故,以訪孔子。孔子曰:“惜也不如多與之邑,惟器與名,不可以假人, 器禮樂以器名尊卑以名 君之所司, 司主 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 有器然後得行其禮故曰器以藏禮 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若以假人,與人政也,政亡,則國家從之,不可止也。”

   公父文伯之母, 文伯母敬姜也 紡績不解。文伯諫焉。其母曰:“ 古者王后親織玄紞, 紞冠垂者紞丁敢反 公侯之夫人加之紘綖, 纓屈而上者謂之紘綖冠之上覆也。紘為萌反綖令戰余二反 卿之內子為大帶, 卿之妻為內子 命婦成祭服, 大夫之妻為命婦 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自庶士已下,各衣其夫,社而賦事,烝而獻功, 男女春秋而勤歲事各祭祭而獻其功也 男女紡績,愆則有辟, 績功也辟法也 聖王之制也,今我寡也,爾又在位,朝夕恪勤,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墮,其何以避辟?”孔子聞之曰:“弟子志之,季氏之婦,可謂不過矣。”

   樊遲問於孔子曰:“鮑牽事齊君,執政不撓,可謂忠矣, 齊慶克通於夫人鮑牽知之以告匡武子武子召慶剋而讓之慶剋告夫人夫人怒閔子子因需公以會於諸侯高鮑去守還將及至閉門而牽客夫人訴之曰高鮑將不納君遂刖鮑牽之足 而君刖之,其為至闇乎?”孔子曰:“古之士者,國有道則盡忠以輔之,國無道則退身以避之。今鮑疾子食於淫亂之朝,不量主之明暗,以受大刖,是智之不如葵,葵猶能衛其足。” 葵傾葉隨日轉故曰衛其足也

   季康子欲以一井田出法賦焉,使訪孔子。子曰:“丘弗識也。”冉有三發卒曰:“子為國老,待子而行,若之何子之不言?”孔子不對而私於冉有曰:“求,汝來,汝弗聞乎,先王制土,藉田以力, 田有稅收藉力以治公田也 而底其遠近; 底干平其遠近俱十一而中 賦里以入,而量其無有; 里廛里有稅度其有無為多少之入也 任力以夫,而議其老幼。 力作度之事丁夫任其長幼或重或輕 於是鰥寡孤疾老者,軍旅之出,則徵之,無則已。 於軍旅之役則鰥寡孤疾或有所共無軍事則止之 其歲收,田一井出獲禾秉,缶米芻不是過, 其歲軍旅之歲一把曰秉四秉固稜穗連芻不可分故曰步缶十六斗曰秉也 先王以為之足,君子之行,必度於禮,施取其厚, 施以厚為德也 事舉其中, 事以中為節 歛從其薄,若是其已,丘亦足矣。 丘十六井 不度於禮,而貪冒無厭,則雖賦田,將有不足。且子孫若以行之而取法,則有周公之典在。若欲犯法,則苟行之,又何訪焉。”

   子游問於孔子曰:“夫子之極言子產之惠也,可得聞乎?”孔子曰:“惠在愛民而已矣。”子游曰:“愛民謂之德教,何翅施惠哉?”孔子曰:“夫子產者,猶眾人之母也,能食之,弗能教也。”子游曰:“其事可言乎?”孔子曰:“子產以所乘之輿濟冬涉者,是愛無教也。”

   哀公問於孔子曰:“二三大夫皆勸寡人使隆敬於高年,何也?”孔子對曰:“君之及此言,將天下實賴之,豈唯魯哉。”公曰:“何也?其義可得聞乎?”孔子曰:“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夏后氏貴爵而尚齒,殷人貴富而尚齒, 富貴世祿之家 周人貴親而尚齒,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遺年者焉。年者貴於天下久矣,次于事親,是故朝廷同爵而尚齒,七十杖於朝,君問則席, 君欲問之則為之設席而問焉 八十則不仕朝,君問則就之,而悌達乎朝廷矣;其行也肩而不並, 不敢與長者並肩也 不錯則隨, 錯鴈行父黨隨行兄黨鴈行也 斑白者不以其任於道路, 任負也少者代之也 而悌達乎道路矣;居鄉以齒而老窮不匱,強不犯弱,眾不暴寡,而悌達乎州巷矣;古之道,五十不為甸役, 五十始老不為力役之事不為田獵之徒也 頒禽隆之長者,而悌達乎蒐狩矣;軍旅什伍,同爵則尚齒,而悌達乎軍旅矣。夫聖王之教,孝悌發諸朝廷,行於道路,至於州巷,放於蒐狩,循於軍旅,則眾感以義,死之而弗敢犯。”公曰:“善哉,寡人雖聞之,弗能成。”

   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聞東益不祥, 東益之宅 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東益不與焉。夫損人自益,身之不祥;棄老而取幼,家之不祥;擇賢而任不肖,國之不祥;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不祥。不祥有五,東益不與焉。”

   孔子適季孫,季孫之宰謁曰:“君使求假於田,特與之乎?”季孫未言。孔子曰:“吾聞之君取於臣謂之取,與於臣謂之賜,臣取於君謂之假,與於君謂之獻。”季孫色然悟曰:“吾誠未達此義。”遂命其宰曰:“自今已,君有取之,一切不得復言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