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奥斯特洛夫斯基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七


  第十三章 口授笔录夜以继日

  “当我开始写书时,我想把它写成回忆录的形式——全部事实的记载。但是,和当时的《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的编辑柯斯特洛夫同志见面时,他建议我写成反映少年和青年工人的历史的中篇或长篇小说,描写他们的童年和劳动,然后描写他们参加本阶级的斗争。这次会见,改变了我的写作意图……”

  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说过:

  “写什么呢?同志们对我说:‘写自己的耳闻目睹,写亲身的经历,写自己所熟悉的人,自己所走过来的脚印,写那些在党的旗帜下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人们。’我是从这里开始写的……”

  他自言自语地说:

  “看不见了,不能动了,还是可以写……”

  他已经看不清自己写的上下文了——他还是坚持写。往往写成这个样子:行与行、字母与字母、一个单词和另一个单词都重叠在一起。要辨清他写的字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拉娅抄写时进度十分缓慢。

  这样的速度使奥斯特洛夫斯基很不满意。

  有一次,他建议拉娅拿来一块厚纸板,按一行字的宽度,在纸板上切成一条一条的空格。

  “你明白做这个干什么吗?如果把这块纸板铺在纸上,通过空格我会写成直行。”

  写字工具的设计就这样诞生了。

  开始并不理想。但是,利用写字工具的技术日臻完善。起初是把写字工具放在一张纸上,后来便放在一叠纸上。

  写字工具经常放在膝盖上。

  双膝不能伸直。可怕的病魔使整个关节变得僵化,使两腿处于弯曲状态。这多么令人可怕,但是,腿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奥斯特洛夫斯基才有可能自己动笔写下去。

  当所有的房子里都静谧下来时,他便开始彻夜不眠地工作。他把写满的稿纸依次编好页码,扔在地板上。第二天早晨,他们那间不大的房子的地板上便到处铺满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稿纸。

  他就是这样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由于双手疼痛难忍,被迫放下了笔。

  现在,每天晚上拉娅下班回家后,都要记录他口授的内容。为了不让尼古拉在口授时嗓子过度疲劳,她搬了一张小桌子放在他的床头。她静静地坐下来等他口授。他口述得十分缓慢,迟疑不决、句子很不紧凑,句与句之间停顿时间较长,口述了三四句之后,他就要求她念给他听。

  “删掉……重新写……这样不好……”

  就这样三番五次地修改。

  半夜之后,暂告结束。她的工作日开始得很早。

  只要一有事情——就要放下工作……

  当然,他的神经是相当紧张的。当她抄写他写好的书稿什么也看不清时,他就生气。

  他的脑子里经常回忆起一系列的插曲。有时候他打断她,口授另一个他认为是更精彩的情节。

  后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回忆说:

  “当我口授时,在讲述某一个人物之前,我自己先在脑子里回忆和想像这个人:这全靠良好的记忆力帮助我。这些人物我记得非常牢靠,经过十年我还能够想起他们。我口述的所有这些事件都一一刻画在我的记忆中,长期以来,我一直没有遗忘这些塑造形象的画面。当一个画面中断时,记录也就停止了。”

  拉娅把写好的小说的正文抄写在自制的拍纸簿上。

  自制拍纸簿!现在听起来感到异常惊讶。而在30年代,国家还不能够满足对纸的需求。要买到练习本是很困难的!因此只好请求住在外地的亲友们寄些纸来。

  拉娅带着这个请求去见米高扬皮谢夫联合工厂(她曾经工作过的罐头厂也包括在内)的厂长。联合工厂包括三个企业:罐头厂、咖啡厂和人造乳酪厂。在咖啡厂里,工人们按规定重量包装茶叶,剩下一些规格为14×25厘米的边角纸。拉娅得到批准利用这些纸。连厂长自己还不知道:他给予了刚刚开始写作的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多大的帮助啊!

  这些边角料做成了拍纸簿。使他们焦急的只有一件事:上哪儿去弄拍纸簿的封面呢?他们终于弄到了一小张红色的、有光泽的道林纸。它只够做两个封面。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尼古拉当时还建议从报纸上的文章中剪下字母,组拼成作者姓名、作品的名称,贴在红色的封面上。

  他们就这样第一次用印刷字体“排出”了“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①”。

  ①拉娅把全部收藏的拍纸簿转交给了中央国立文史馆保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