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爱因斯坦 >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章 照耀历史的业绩

  1.升起的一颗科学巨星

  踏上人生之路

  法国著名小说家斯汤达尔在一本才气横溢的小说中,一开头就以法国人的自豪感写道:“1796年5月15日,波拿巴将军身先士卒,带领着他那支刚越过洛迪桥的年轻的军队进入米兰,使全世界知道,在相隔许多世纪以后,凯撒和亚历山大后继有人。”在整整一个世纪之后,一位年轻的异国人又来到这座意大利的名城米兰,不久又使全世界知道,在相隔许多世纪之后,物理学的巨人伽利略和牛顿又后继有人。世人除非有非凡的洞察力,否则难以看出这位刚越过阿尔卑斯山从德国慕尼黑来的15岁少年,是知识领域中未来的征服者,是一颗将以其明亮的光辉照耀整个物理学的科学巨星。他的名字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慕尼黑附近一个著名的小城镇乌尔姆,他的父亲在那里拥有一家电气工厂。双亲都是犹太人。出生一年后,父亲的工厂倒闭了,只好举家迁到慕尼黑。靠着阔亲戚的帮助,他的父亲又重新办起了工厂。在这座德国南方的第一大城市,历史悠久、守旧的大都会,爱因斯坦全家度过了充满苦涩和艰难的14年。

  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似乎是个迟钝的孩子,学会说话比一般孩子晚得多。他独来独往,时常故意躲开小伙伴,即使同亲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一个沉默的听众。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会突然爆发出激烈的情绪。他喜爱一个人默默地做那些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游戏,比如用薄薄的纸片搭房子,不成功绝不罢休。他少言寡语,可他那双明亮的棕色大眼睛却又分明闪烁着聪明智慧的光辉。好像他从小就习惯于用一种沉默的独立思维去面对周围的世界。

  在小学里,爱因斯坦除了空想的天才,并没有表现出什么特殊的才能。他念的中学是慕尼黑一所声名昭著的古典式预科学校,学校里那种呆板机械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合他的口味。古典教育变成了死记硬背拉丁语和希腊语语法,而历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大事记。教师们仿效军官的样子,而学生看起来像士兵。爱因斯坦后来在回忆这段生活时说:“对我来说,小学老师好像是士官,而中学老师好像是尉官。”学校教条式的教育抑制了他的才能。那些死记硬背的功课,全都引不起他的兴趣。他的成绩不好,老师们责备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一个教师说:“爱因斯坦,你永远不会有什么出息。”而另一位教师干脆建议爱因斯坦离开学校,因为他出现在教室里有损于学生的尊严。有一次,爱因斯坦的父亲到学校去,问训导主任自己的儿子将来应该从事什么职业。这位主任直截了当地回答:“做什么都没有关系。你的儿子将是一事无成的。”

  爱因斯坦早就不满这种专横、强制的教育了,他独立的个性促使他很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知识探索。

  爱因斯坦四五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他将罗盘拿在手中,不管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一直指着北边。他惊讶了,感到从未有过的惊奇。他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件奇异的事物的后面。这给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个极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唤起了他强烈的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进中学以后,有一天他的叔叔雅各布工程师给他谈起了数学:“阿尔伯特,代数可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就像打猎一样有趣。那头藏在树林里的野兽,你把它叫做X,然后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几何嘛,那更有趣了。你看……”雅各布叔叔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并写了一个公式,对他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你会证明吗?”爱因斯坦被迷住了,一连三个星期,他双手支着脑袋,坐在自己的小书桌旁苦苦思索。最后,居然被他证明出来了。他第一次体验到了发现真理的快乐。

  在这以后,一位爱因斯坦家里的常客,来自俄国的大学生塔尔梅,送给爱因斯坦一本《圣明几何学小书》。爱因斯坦心醉神迷,竟一口气读完了。欧几里得几何的清晰优美,数学证明的明晰性和毋庸置疑的可靠性,给他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数学使爱因斯坦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他对人的思维有能力了解自然感到叹服。这个12岁的孩子在不可思议的感受中迷上了数学,并使他踏上了独立研究和思索的道路。

  从12岁到16岁,爱因斯坦通过自学熟悉了基础数学和微积分,阅读了布赫纳的《力和物质》和伯恩斯坦的大部头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等科学著作。从这些卓越的通俗读物中,他了解了整个自然科学领域里的主要成果和方法。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为少年的爱因斯坦展现出自然界的神奇和和谐。当爱因斯坦的中学同学们还在墨守成规地死死啃着教条的知识和为初等数学绞尽脑汁时,他却早已在高等数学的海洋里遨游,并已奠定了充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了。

  1894年6月,面临破产的爱因斯坦的父亲接受了一位意大利人的建议,将家和工厂搬到了意大利的米兰。几个月之后,早已对德国死板的教条式教育深恶痛绝的爱因斯坦,毅然退学,启程来到了米兰,与家人团聚。到意大利的最初几个月,他享受到了完全的自由,兴致勃勃地独自徒步漫游了意大利北部,尽情领略异乡美丽的风光。他应该安排好自己的命运了。他虽然退了学,但他并没有丧失对科学的热爱。他的志愿已定:数学和理论物理吸引了他。他决定通过正式途径继续他的科学事业。于是,他向有名的瑞士联邦工业大学提出入学申请。由于他半途退学,没有拿到中学毕业文凭,必须要接受该大学的入学考试。

  1895年秋天,通过母亲的关系,他获准参加联邦工业大学的入学考试,结果没有考上。原来他没有好好复习功课,德文、法文、动物学、植物学这些需要背诵记忆的功课都考得不好。幸好,他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十分出色,赢得了教授们的称赞。校长建议他到瑞士的一所州立阿劳中学再读一年,以补上除数学和物理以外的几乎其他全部学科。1896年秋天,爱因斯坦顺利地在阿劳中学拿到了毕业证书。10月29日,他被免试录取到联邦工业大学的教育系。其实,这个教育系实际应称为物理数学系,因它是专门培养物理和数学教师的。

  从1896年10月到1900年8月,爱因斯坦在联邦工业大学度过了4年大学生活。在大学,他选修了数学、物理以及哲学、历史、经济和文学方面的一些专门课程,但却很少去听物理和数学的主要讲课。杰出电工学家韦伯所讲授的物理课的内容他早已熟悉,他宁可自己直接去攻读物理学大师麦克斯韦、基尔霍夫、波尔茨曼和赫兹的著作。数学是由胡尔维茨、闵可夫斯基这样一些杰出的研究者讲授的,同样未能引起他的兴趣。原因是他已逐渐改变了对数学的看法。他觉得数学分支太多、太细,每一个分支都能吮吸掉一个人的全部时间和精力。他担心他永远也不会有眼光去判定哪一个分支是最基础的。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