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爱因斯坦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九 | |
|
|
他的声望为他自己争取得很大自由,他性格古怪的名声在某种程度上也掩护了他,但如果没有艾尔莎的协助,他可能永远不会使这种拒绝一切让步的作法和不可回避的社会要求协调起来。 艾尔莎凭借直觉对人们弱点的同情甚于她的丈夫,虽然她未亲身经历过。但她知道,害人的虚荣心会使人遭受痛苦,虚假的骄傲对精神的损害就像使人患虚无幻想病一样恶劣。她试图用同情心来软化爱因斯坦的固执,尽管她不会每每成功。 有一位好事的女士,不疲倦地做了很多工作,从事一切有益的活动,她曾以自己的建议纠缠阿尔伯特和艾尔莎很长时间。她是那么不屈不挠,作为一个名人征集人的失望竟也给她带来极大的痛苦。这使艾尔莎受到感动,有一天,艾尔莎冒昧地问爱因斯坦:“我们可以请她参加一场音乐晚会吗?”爱因斯坦耸了耸肩——对他来说,无论是对一大群人,还是一小批人演奏,都没有什么差别。 在那次演奏中,他在音乐中沉浸了几个小时,完全忘记了很多人已经涌进他的房间。他茫然地看着川流不息的拜访者,动听的旋律回荡在他的脑海里,完全压倒了那低声的祝贺。忽然,发现那位不屈不挠的女士,面带迷人的表情站在他面前。“教授先生,我希望你允许我下次能再来。” 爱因斯坦平静地回答:“不。”他声音中没有一点严厉和生硬,只是在说一件事实。他以吃惊的目光盯着这位慌乱、狼狈的女士离开他的房间。 艾尔莎大叫起来:“阿尔伯特,你怎么能这样!” “可是,她为什么还要再来呢?”他显示出一脸诚心诚意的吃惊表情。他不能理解他惹出来的尴尬局面。“我没有发现她再来的必要性”。 为了说服他,人们必须找出他认为“有必要”的理由。那些不是很了解他的人惊奇地看到,几乎没有一种论证对他会有一点影响。他对一切世俗的考虑都充耳不闻。因而他并不具有那些哄骗人的“名家”所有的那种随俗性格,相反,他倾慕的是那种保持心灵自由的神圣的孤独。 生日的喧嚣 1929年3月14日即将来临。这是爱因斯坦的50大寿,朋友们都在筹划怎样为寿翁祝寿,以消除多年来他在柏林的压抑与苦闷。可是爱因斯坦一想到那种闹哄哄的庆祝活动,心里就发愁。熟朋友还好办,打个招呼,道个歉,他们肯定会理解。最难办的是记者和名人仰慕者,他们无孔不入,又花样百出,叫人不得安宁。他必须寻找一个地方,别人都找不到的地方,于是他找到了哈韦尔湖乡间一个花匠的朴素农舍。为了免去一切风险,他在生日前几天就来到这里。他什么佣人都没有,自己做饭,只有他最亲近的人才知道通往花匠农舍的道路。这使他很快活,他一点也不管这一天全世界的报纸都发表有关他的文章,也不管这一天公众正在向他表示敬意! 致敬电从全世界的各个角落雪片般飞来,电报的数量之多要用洗衣店的大筐盛送。邮局的营业员规劝他们的顾客:致辞本可以毫不困难地节俭些。大批礼物和成筐的电报一起涌来。这里有奢华的礼品,有异国的珍奇和怪异的物件——既有富豪们的馈赠,也有穷人的奉献。 爱因斯坦家里的人请一些朋友帮助打开那些包裹,只要一个礼品刚从盒子里露出来,艾尔莎立即匆忙去查看另外一个。“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告诉他收到了什么。”她不断重复着这句话。混乱侵犯了他们的住所。 那一天早晨,艾尔莎被电话铃吵醒了。 “你叫我吗,阿尔伯特?多妙啊。”她知道在爱因斯坦住的地方并没有电话。 “有一件重要事。”爱因斯坦说:“在我给我的助手的计算中有一个错误。”他恳请她去看一看,立刻改正那错误。 “但是,我告诉你,阿尔伯特……”艾尔莎打断他,她感到在电话另一边的他已变得不耐烦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妻子终于问道。 他不知道,他忘记他逃避的事情了。当妻子使他重新记起这件事时,他迸出一阵笑声。“对生日太小题大作了。但别忘记我告诉你的事。”他放下电话筒。 下午,艾尔莎来到他的住所时,胳膊上挎满了礼品。他惊奇地看着她,再次忘记了早上的谈话。艾尔莎也惊奇地看着他,他穿着被她早已收藏得最严实的旧衣服。 当艾尔莎告诉他,一个失业的男子省下几个镍币,给这位伟人送了一小盒烟草时,爱因斯坦深受感动。这种无名的挚爱的表示使他非常快乐。第一个收到他致谢回信的就是这个失业工人。 为了答谢所有关心他的朋友,爱因斯坦一时兴起,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心情: 今天人人都祝我快乐, 用最美好的方式向我道贺。 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 给我寄来真诚的问候。 还给我寄来精美的礼品, 连我这挑剔鬼也觉得称心。 大家都在尽最大的努力, 使我这个老人满心欢喜。 他们用曲乐一样的优美声调, 把这一天称颂得无比美妙。 连街头小贩及其好友, 也为我献上小曲多首。 我快乐得好比进了天堂, 像一只雄鹰在长空里翱翔。 现在漫长的一天即将终结, 请让我来向各位问好。 你们为我所做的一切, 太阳都为之兴高采烈。 阿·爱因斯坦 1929年3月14日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