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爱因斯坦 >  上一页    下一页
五一


  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要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痛苦。如果人们想要了解精神活动和它的发展,就要经常记住这一点。感情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不管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种努力和创造外表上多么高超。他说:“我认为宇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最高尚的动机。只有那些作了巨大努力,尤其是表现出热忱献身——要是没有这种热忱,就不能在理论科学的开辟性工作中取得成就——的人,才会理解这样的一种感情的力量,唯有这种力量,才能作出那种确实是远离直接现实生活的工作。”

  不要误解了爱因斯坦所执著的强烈的宗教感情内涵。爱因斯坦赞同这样一句话:“在我们这个唯物论的时代,只有严肃的科学工作者才是深信宗教的人。”他是一位把理性追求奉为至上的宗教信徒。“我没有找到一个比‘宗教’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的理性本质的信赖;实在的这种理性本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理性可以接近的。在这种(信赖的)感情不存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无生气的经验”。爱因斯坦并没有向远古神秘的宗教缴械投降,相反,他抛弃了这种宗教信仰,他只是以宗教般的虔诚与献身精神,用理性的语言揭开了人类万世景仰的自然奥秘。沿着这样的思路,爱因斯坦把科学与宗教感情相融合的奥秘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揭示。他下面的自白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理解并受到启迪: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感情构成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我无法想像一个会对自己的创造物加以赏罚的上帝,也无法想像它会有像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那样一种意志。我不能也不愿去想像一个人在肉体死亡以后还会继续活着;让那些脆弱的灵魂,由于恐惧或者由于可笑的唯我论,去拿这种思想当宝贝吧!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奥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我看来,人类精神愈是向前进化,就愈可以肯定地说,通向真正宗教感情的道路,不是对生和死的恐惧,也不是盲目信仰,而是对理性知识的追求。”

  爱因斯坦把他的宇宙宗教感情的实质无疑作了深刻的展示。他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他反对上帝和神学。

  3.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爱因斯坦是一位献身于科学事业的伟大科学家。他把自己和整个人类联系在一起。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闪烁着光辉。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自己就体会到,既要从事呕心沥血的脑力劳动。又要保持着做一个完整的人,那是多么困难呀。”虽然难做还是应该做,这是爱因斯坦一生的孜孜追求。

  爱因斯坦所说的做一个“完整的人”,不是指无缺陷、无疤痕的人,不是与“赤金”类比那种意义上的“完人”。他常提到的作为“完整的人”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是指那样一些人:他们沉溺在抽象的问题之中,对人类最迫切的需要视而不见,一碰到政治问题就采取最小阻力政策,完全躲避到自己的知识专业里去。在爱因斯坦看来,这绝不是“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就是做一个关心政治、关心人类命运的知识分子和科学家。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这是爱因斯坦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生观念,也是做一个完整的人最深刻的注脚。

  爱因斯坦生来爱孤独。年幼的时候,别的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他却很少参加游戏。15岁时在中学里他是个受人漠视的孤苦伶仃的人。他常常说他自己总是生活在寂寞之中,是一个孤独之人。他时常表露他孤独的感受:“就我个人来说,我总是倾向于孤独,这种性格通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发突出。奇怪的是,我是如此闻名,却又如此孤寂。事实是,我享有的这种声望迫使我采取守势,因而使我与世隔绝。”“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我虽然鼎鼎大名,但是离群索居,几乎没有什么人事关系,有的就是一大堆信件……”

  在爱因斯坦看来,人生道路是孤寂的。他就是在孤寂的道路上度过的。他于30年代初定居在普林斯顿这个老古董的地方,这里有19世纪仿哥特式学派的建筑群。他在这个离铁路主线两英里的地方住了22年,有一个著名的高级研究所设在这里。爱因斯坦对这个地方作了这样的描述:“普林斯顿是一个奇妙的小地方,一个古怪的、专讲客套的村庄,里面住的都是些趾高气扬的小神仙。不过,由于摆脱了某些社会习俗,我得以为我自己创造了适于研究,不受干扰的气氛。”

  在夏季过去之后,我们的优雅的普林斯顿又会再一次染上它那温室般的学术气氛。1937年6月爱因斯坦在一封信里写道:“我现在像个老光棍似的,住在绿荫丛中的一间漂亮的小房子里,还是以昔日的喜悦努力钻研问题。”在德国的时候,他也不时地一个人住在一个乡村别墅里,过上几个星期,自己做饭,就像过去的隐士那样。1929年给贝索的信中描述这种生活。1933年3月到比利时也曾避居海边农村。总之,“孤独地生活在乡下”,这句话对于爱因斯坦确实是一个生动的写照。

  但是,爱因斯坦的孤独并不是与世隔绝。他是在孤寂的道路上向科学方向冲锋陷阵。他心里却装着人类。他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作了极其深刻的表白:

  “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停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地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正因为爱因斯坦认为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因而,他认为科学家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专业知识可以使人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人如果对美和善缺乏鲜明的辨别力,那末,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爱因斯坦主张对青年学生就应该这么去教育。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把为社会服务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的能够“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每个学生对人类共同创造的科学文化遗产,都应当“领受它、尊重它、增进它,并且有朝一日又忠实地转交给你们的孩子们”。这样,“你们就会发现生活和工作的意义,并且对待别的民族和别的时代也就会有正确的态度”。他认为,“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创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