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达尔文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二四 | |
|
|
达尔文想,赖尔、福布斯、亨斯洛、胡克,也许是他的进化论的知音。胡克是达尔文在1839年认识的朋友。当时,胡克正在特拉法加广场和一个曾经参加过贝格尔舰航行的军官散步,达尔文和他们不期而遇。胡克认识了慕名已久的达尔文,感到十分荣幸。 那时胡克只是一个22岁的青年,正准备志愿参加一次远航——南极探险。由于胡克的父亲和赖尔的父亲老查理士·赖尔先生是知交,老查理士十分关心胡克想成为一个博物学家的计划,就把从儿子赖尔那里得到的达尔文《考察日记》的校样借给胡克阅读。胡克得到《考察日记》的校样如获至宝,爱不释手,甚至藏在枕头下,以便醒来就阅读。胡克对达尔文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感到要做一个博物学者,除了必须具备智力方面的才能,还必须具有好的体质才行。这份《考察日记》校样更增加了他对旅行和野外考察的热情。 因此,达尔文和胡克初次会见的时间虽然短促,但是他们一见如故。 1843年秋天,胡克参加南极探险回来以后,在伦敦近郊克佑皇家植物园工作,他的父亲是那儿的指导者。共同的经历,把达尔文和胡克这两个博物学家联结在一起了。他们很快就建立了通信联系,交流各自的新发现,探讨一些新问题,他们之间的友谊与日俱增。胡克越来越尊重达尔文的工作和品格,他把和达尔文在一起当作是快乐的源泉;同样,达尔文也认为胡克是一个才智出众并且具有“绝对高尚品质” 的人。他想,胡克也许是他可以倾诉衷肠的第一个学者。 阳光透过轻云薄雾,穿越窗户,微弱地照在达尔文工作室的地板上,达尔文左眼对着复式显微镜的目镜,右眼盯着手里的笔尖。他想把视野下的藤壶解剖构造准确地画在纸上,可是笨拙的右手不听使唤,画了一张又一张,总是不满意。 达尔文在学生时代,只是靠自学掌握了一些博物学的知识,培养了观察事物的敏锐能力,但是没有受过系统的生物学教育。在环球考察期间,他虽然在水文学、地质学、生物地理分布以及古生物学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训练,但是在解剖学、发育学以及它们同分类学的关系方面,却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他在学生时代很讨厌解剖学和绘图工作,不料他从智利海岸带回来的一种最奇怪的小动物使他受到了惩罚。这种动物常常把自己的头部倒立在底壳上,还不时地把食物踢进自己的嘴里。它们很像蔓脚类动物,却又不大相同。他想把这种动物单立一个“目”,这样做,不但要弄清它的构造,并且还要研究和解剖其他许多普通的物种。另外,命名也是一个难题。 现在,达尔文非常悔恨自己当年没有认真学习分类学,没有刻苦练习解剖和绘图。但是,他没有不懂装懂,也不想回避矛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欠缺,他深深感到这种学习和训练很有必要,于是就抓住对蔓脚类动物的研究来填补自己在生物学知识上的空白。 他硬着头皮去做那些从前不愿意做的繁琐工作:详细描述蔓脚亚纲的各个“属”和“种”的形态特征,重新命名;解剖蔓脚类的许多动物,有些种类只和针尖般大小,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解剖、研究;还要绘制40张插图,有时候一张图就得反复练习十多次才能绘好。达尔文对蔓脚类动物的研究,从1846年到1854年,整整用了8年时间。 在研究蔓脚类动物的岁月里,达尔文三番五次地患病,犯病的次数比他一生中任何时候都多。也感到了长年患病对自己的情绪影响很大。但是,对达尔文更加严重的打击是家里发生了两次不幸的事故。一次是他父亲达尔文医生多次中风以后,在1848年11月13日去世了,使他很悲恸。另一次也是使他更加伤心的一次,是他的10岁的小天使、掌上明珠小安妮在1851年4月23日被猩红热夺去了生命。 父亲和女儿的相继去世,无疑对达尔文是一次又一次严重的打击。但是在事业上,他却像钉在书桌上方那张卡片上的座右铭写的那样:“坚韧不拔!”他擦干了眼泪,怀着沉痛的心情又研究他的蔓脚类动物去了。 最后,终于用8年的辛苦换来了长达1083页的“蔓脚类专论”的分卷出版。如果从经济上考虑,这部著作出售所得的款项勉强可以抵得上出版费用;但是,它使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里受到了多方面的严格训练,弥补了他在青年时期缺少系统学习和练习的不足。这项研究不但使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生物学家,并且还成了公认的文笔流畅的著作家。 赖尔和胡克向赫胥黎介绍了达尔文关于物种问题的新观点。 说来真巧,华莱士和达尔文一样,也进行过科学考察活动。在1848年到1852年间,华莱士同英国生物学家和旅行家贝茨到南美的巴西作生物考察旅行;1854年又去马来半岛采集动植物标本,考察了火山、浅海、岛屿的成因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各个岛上特有物种的来源和相互间的亲缘关系。 在丰富的观测资料的基础上,他在1855年2月间写成了《制约新物种出现的规律》一文,提出“每一物种出现的当时当地,总存在着一个事先已经有的、并且和它有密切亲缘关系的物种”。就是说,现有的物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它的“前身”变化来的。这是华莱士第一次公开反对物种不变论的教条。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