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名人传记 > 大仲马 >  上一页    下一页
引言


  亚历山大·大仲马(1803—1870)是19世纪法国文坛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在全世界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和崇拜者。《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二十年后》(《三个火枪手》的续篇)等佳作使大仲马风靡全球,饮誉文坛。

  大仲马出身于一个赳赳武夫的家庭,父亲曾是一位驰骋沙场的将军。父母早丧后,大仲马生活在十分贫困的环境里。1823年,出于对戏剧事业的向往,19岁的大仲马只身来到巴黎,先在奥尔良公爵秘书处作了一名文书抄写员,得以解决自己的栖身之所和温饱问题。大仲马从小酷爱戏剧写作,在公爵舒适宽大的写字间里忙里偷闲,动笔撰写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文思敏捷的大仲马通宵达旦地伏案疾书。1825年,大仲马终于参加了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行列。1829年,剧本《亨利第三及其宫廷》终于问世,法兰西剧坛为大仲马的处女作喝彩。不久,巴黎大剧院便上演了这部剧作。雨果和众多的浪漫派作家前往剧场观赏,并认为这是浪漫派的一个不小的胜利。剧本描写了16世纪法国宗教战争期间国王和反动贵族之间的争斗、欺骗、阴谋。法国文学评论家认为《亨利第三及其宫廷》一剧是大仲马一生中最优秀的剧作。

  大仲马参加了1830年的“七月革命”,他反对复辟王朝,要求改革政治,广开言路。1831年,大仲马在法国炮兵部队任副连长,他经常在士兵中散布憎恨王朝复辟的政治观点。由于他激进的共和观点,他的名字已经载入当局准备逮捕的黑名单上。逃出国门之后,大仲马到处飘泊,为自己的创作生涯积累了大量的素材。1840年后,归国的大仲马开始和别人合作,为报刊撰写连载小说。

  《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亨利第三及其宫廷》的成功,激起了大仲马的创作狂潮,他创作的小说竟达到400多部,其作品富有传奇色彩,叙事细腻,安排有致,引人入胜。《布拉日罗纳子爵》《玛尔戈王后》《王后的项链》《昂日·皮图》《萨尔妮伯爵夫人》等作品畅销法国和欧洲。

  1848年革命时期,大仲马身着戎装,带兵进攻巴黎。每当清晨来临之际,他把自己编辑印刷的报纸分发给市民们,宣传自己的共和思想。拿破仑第三发动政变后,大仲马持反对态度,只好流亡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1860年,他前往意大利参加加里波第对那不勒斯王国的征战。

  有其父必有其子。大仲马对自己的儿子小仲马寄予无限希望,并引以自豪。1852年,小仲马的话剧《茶花女》在巴黎初演受到热烈欢迎。小仲马打电报给当时流亡在布鲁塞尔的父亲说:

  “巨大,巨大的成功!我心花怒放,就像我看到了您的一部作品初演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一样……”大仲马风趣地回答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我亲爱的儿子!”大仲马的创作方法与儿子小仲马完全不同。1859年,大仲马形象地阐述道:“我是从梦想中汲取题材,我儿子是从现实中汲取题材的。我闭着眼睛写作,我的儿子瞪着两只眼睛写作,我在绘画,他却在照相……”

  写作精力充沛的大仲马自诩是大自然的宠儿,有耗不尽的精力。在《致友人》一诗中他写道:

  你问我是怎样战胜时间的,
  我精力不衰的秘密在哪里?
  我每天用心灵和头脑吸食,
  大自然母亲的活命的乳汁。

  大仲马诚然有天生的强壮体魄和过人的精力,但是他的私生活太荒唐了,终为美色所杀……1870年12月5日晚10时,一代风流大仲马死在女儿玛丽的怀中。那天,也正是普鲁士军队侵占第埃普城的日子……

  在大仲马的葬礼上,他的儿子小仲马在简短的致词中说了这样一句含义深远的话:

  “我希望这个仪式不仅是一次哀悼,更是一次喜庆;不仅是一次葬礼,更是一次复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