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骁勇善战-崔可夫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〇 | |
|
|
由于斯大林格勒形势困难,斯大林把正在西方方面军激战正酣的朱可夫召回莫斯科,任命他为副最高统帅,赶赴斯大林格勒,与正在这里的华西列夫斯基、马林科夫、马雷舍夫会合。 9月之日,德军对苏军的后勤设施、炮兵发射阵地和通讯枢纽部实施了毁灭性的轰炸。崔可夫设在亚哥德纳亚山谷的备用通讯枢纽部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天一大早,德军在飞机轰炸和炮火准备之后,发动了全线进攻。中午12时,德军在第64集团军左翼渡过了切尔夫连纳亚河。叶廖缅科司令员要求立即恢复原有态势,保持南翼防御的稳定性。舒米洛夫亲自赶往128.2高地组织反冲击。崔可夫继续留在卡腊瓦特卡山谷波波夫村附近的指挥所指挥战斗。敌机发现了崔可夫指挥所,对它实施了疯狂的轰炸。掩蔽部顶部是木制的,覆盖有20厘米厚的土,炸弹把四周的土都炸飞了,尘土笼罩了整个掩蔽部。 突然,崔可夫被强大的气浪抛了起来,整个掩蔽部也被掀翻,指挥所遭摧毁,通讯联系全部中断。为了保持与部队的联系,崔可夫决定转移到位于亚哥德内村附近的集团军通讯中间站。转移途中,遭到德军容克飞机的追击,双方展开了一场惊险的追逐战。敌机紧紧咬着汽车,不时投掷炸弹,场面十分危险。由于汽车成功地躲过了一枚枚炸弹,德机在扔完了炸弹之后只好悻悻飞走了。但是,汽车的蓄电池被打漏,马达没法发动了,跑了半天才距离指挥所300—500米。趁司机修理马达,崔可夫登上一个土岗,发现德军坦克突破了第64集团军在瓦尔瓦罗夫卡和齐边科地区的防御,正从齐边科村向指挥所扑来,距指挥所仅2公里之遥,形势紧急,这时,战争之神——苏军的火炮向德军坦克开火了,成功地阻击了德军。 第62、第64集团军的形势都在恶化,德军除在第64集团军地域突破了瓦尔瓦罗夫卡、齐边科和纳里曼村的防御外,在第62集团军防御地段,德军在突破了罗索什卡河地域的防御之后,正扑向巴萨尔吉诺会让站一线。第62、第64集团军在德军的强大压力下,不断向后退却。“在通往斯大林格勒的每条道路上,都是绵延不断向后撤退的人流。集体农庄的庄员、国营农场的工人,拖家带口地不断向伏尔加河渡口涌来。人们把牲口、家什等一切能拿走的东西都带上了,什么也不给敌人留下。”斯大林对斯大林格勒的局势十分担忧。9月3日,斯大林急电朱可夫: “斯大林格勒的形势恶化了。敌人距斯大林格勒仅3俄里①了。如果北部集团部队不立即援助,斯大林格勒可能在今天或明天被攻占。”9月5日拂晓,朱可夫发布命令,第24、第66集团军和近卫第1集团军发起进攻。经过连续7天的激战,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很好地进行炮兵侦察和查明敌人的火力配系,加上火力不足和没有制空权,苏军的反击没有多大进展。9月10日,朱可夫打电话给斯大林:“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现有的兵力,我们不能够突破敌人的走廊并与东南方面军的部队在市区会师。”也就在苏军实施突击的这一天,德军占领了沃罗波诺沃车站,并调集预备队,试图展开不间断的进攻,闯过萨多瓦亚车站。这里是第62、第64集团军的接合部,敌人如在这个方向突击成功,将带来严重后果。崔可夫带着集团军司令部的一组军官,分乘3辆汽车,前往距沃罗波诺沃车站2公里的佩斯昌卡,准备不借一切代价将敌人堵在外围防线。但是,德军步步紧逼。 将红军压出了外围防线,在库波罗斯诺那地域的敌军已前出到伏尔加河,从而把第62集团军和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分割开了。第62集团军担负的任务是,防御斯大林格勒的中部和工厂区。它的防御正面从伏尔加河右岸的雷诺克村开始,经奥尔洛夫卡、戈罗吉什和拉兹古利亚耶夫卡以东地域,再经实验站、萨多瓦亚火车站到库波罗斯纳亚。奥尔洛夫卡距伏尔加河的最远距离仅10公里了。自9月13日开始,崔可夫将率领第62集团军坚守这最后10公里。 8月25日,德军没有拿下斯大林格勒。9月,希特勒来到乌克兰代号为“狼人”的前方指挥所,把B集团军群司令冯·韦克斯和第6集团军司令鲍罗斯召到“狼人”前方指挥所,听取他们汇报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情况。希特勒强调:“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集中每一个可用的人,尽快地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两岸。”鲍罗斯认为:“韦克斯和我都注意到了漫长的和防守不够的顿河战线以及局势的内在危险。”希特勒持乐观态度,认为:“俄国人已经精疲力竭了,他们已不能再进行可能对我们构成危险的广泛的战略性的报复行动。此外,顿河北翼将从盟国军队方面得到很多的增援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不出北线有什么严重危险。在其他方面必须关心的是,要尽快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不让它变成大家长期注目的焦点。”希特勒指示: 9月13日对斯大林格勒发动新的进攻。 为了一举夺下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从高。加索等地调来9个师。这样,德军用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就达50多个师,70多万人,用于直接进攻市区的有13个师,17万人。他们拥有17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500辆坦克。 相比之下,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防守着巴甫洛夫斯克到那尔佐夫卡一线;东南方面军有4个集团军,防守斯大林格勒市区和南部的湖泊地带。两个方面军共120个师,但人员编制严重缺额,许多师只有编制人数的20—25%,有的师甚至仅有800人。在市区争夺战中,德军兵力和武器方面均占优势。 苏联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不久的将来形势将有可能发生根本性好转。斯大林格勒附近的敌人已无力进攻,实际上已被阻止。特别是,在纵深内已完成组建和训练最高统帅部强大预备队的工作,有可能将它们调往斯大林格勒。这些部队,尤其是坦克部队可以从根本上扭转斯大林格勒的局势。 9月12日,斯大林召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讨论斯大林格勒的局势,一致认为:“必须寻求另一种解决办法,”粉碎伏尔加河畔敌突击力量的战役企图。他们指出:胜利的关键是在苏德战线的南翼进行决定性的反攻,决定在斯大林格勒西北和以南德军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的翼侧突破,合围和歼灭德军的斯大林格勒集团。尔后,集中全部兵力向罗斯托夫总方向发展进攻,同时在西方向上实施钳制性进攻战役。 与德军鏖战数轮,崔可夫对德军的战役战术已有了较深的了解。他发现,德军在发动战役性进攻时,通常采取两个楔子先突入苏军的防御纵深,然后在某一地域会合,合围或迫使对方撤退。在斯大林格勒血战中,德军因在航空火力、坦克等突击力强的兵器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它们往往容易突破苏军防线,插入楔子。但是,这种钳形攻势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一旦苏军用顽强的防御或勇猛的反冲击遏制或粉碎其中的一个楔子,德军的战役企图也就不攻自破了。在战术运用方面,德军有一套固定模式:即先用航空火力、火炮猛烈轰炸苏军阵地,压制并摧毁苏军火力,随后,坦克发起冲击,待坦克接近攻击目标时,步兵跟进发起攻击。崔可夫认为,只要打乱敌军的进攻序列,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就能比较顺利地瓦解德军的进攻。 在斯大林格勒,德军拥有巨大的空中优势,给苏联作战部队带来严重威胁,在心理上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有些部队甚至产生了恐空心理。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把德国空军的威胁缩小到最小程度,崔可夫采取了近战和混战等战法,尽量地靠近敌人或使敌军前沿与苏军前沿交错混杂,这一战法成功地抵消了德军的空中优势。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