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二战将帅系列 > 骁勇善战-崔可夫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八 | |
|
|
11月11日6时30分,经过航空火力和炮火准备后,鲍罗斯又集结了5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和2个工兵营的兵力,从沃尔霍夫斯特罗耶夫斯卡亚大街至班内沟的宽约5公里的正面上对第62集团军发动了最后的反扑,企图一举击溃柳德尼科夫、戈里什内、索科洛夫和古里耶夫的步兵师,前出到伏尔加河。北集群部队、巴秋克师的部队也遭德军攻击。德军在损失大量兵力兵器后,向前推进了300—400米,在500—600米的正面上前出到了伏尔加河。第62集团军第三次被分割,柳德尼科夫步兵师与主力部队失掉了联系。 但是,所有的城市保卫者都深信,这已是德军最后一次强攻了,下一次强大的、势不可当的突击将由苏联红军来实施。 11月18日,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方面军电告崔可夫,红军将转入反攻,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域的敌人。至此,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防御阶段结束,同时也是苏联卫国战争第一阶段——战略防御阶段的结束,从此苏联卫国战争进入第二阶段——根本转折阶段。 德军为了夺取斯大林格勒,向该方向先后调来了50个师的兵力,进攻达4个月,死伤近70万人,损失火炮、迫击炮2000余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000余辆、飞机1400余架。正如德军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在回忆录中承认的那样,德军一师又一师的部队,就像飞蛾扑火般地投入战斗。目标有时好像就在指掌之间,然而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围歼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主力的反攻计划于11月13日得到斯大林的批准,并确定11月19日为反攻的具体日期。为了完成反攻计划,并促成反攻的突然性,苏联最高统帅部向斯大林格勒方向隐蔽地调集了大量兵力。 至11月中旬,共展开了3个方面军,总兵力为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苏军当面之敌为德军“B集团、共有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万门,坦克和突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德军此时虽已察觉苏军可能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向德军集团的左翼进攻,但未能判明苏军在左翼哪个地段实施突击,更未能判明苏军进攻的兵力和开始反攻的日期。 1942年11月19日晨7点30分,大雪纷飞。在斯大林格勒西北部,苏联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几千门大炮一齐开火,开始了冲击前80分钟的炮火准备,接着兵分两路,以坦克为先导,向战斗力较弱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发起了迅猛的突击,迅速突破了罗军的防御,随后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向战役纵深推进。 11月23日,西南方面军占领了顿河左岸的重要支撑点卡拉奇,同时在拉斯波平斯卡亚地域包围了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第4、第5军,并很快将其歼灭,俘敌2.7万人。 正在阿尔卑斯山胜地伯希特斯加登流连忘返的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闻听到苏军反攻的消息,十分惊怒。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建议将第6集团军撤出斯大林格勒,退到顿河河曲一带,恢复被突破了的阵线。希特勒大发脾气,大声叫道:“我决不离开伏尔加!我决不从伏尔加后退!”希特勒这一疯狂的决定,很快给德军带来了灾难。希特勒严令第6集团军坚守斯大林格勒周围的阵地。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7、第51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左翼部队,于11月20日在斯大林格勒以南转入反攻,突破了敌人的防御。 23日与西南方面军坦克第4军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会合,合围了德军第6集团军和坦克第4集团军的一部兵力,共22个师,总计33万人,苏军很快构成了绵亘的合围对内正面。西南方面军近卫第1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51集团军向西南和南面发展进攻,沿克里瓦亚河、奇尔河、顿河、科捷尔尼科沃以北一线构成宽达500余公里的合围对外正面。从11月24日至30日,顿河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对被围困在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展开猛烈的攻击,将其压缩在约15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 苏军的勇猛反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第62集团军的局势。但是,第62集团军仍被压缩在狭窄的伏尔加河沿岸,纵深不足1公里,正面不足2.5公里,德军的炮火可以对第62集团军的任何一个目标实施火力突击,机枪火力也可以扫射其整个纵深。柳德尼科夫师仍被德军合围,已被紧逼到伏尔加河,防御区域尚不足1平方公里。左翼的近卫步兵第13师沿伏尔加河河岸的狭长地域防御,纵深仅200—300米。马马耶夫岗的水塔、107.5高地已被德军控制,向东通往伏尔加河的全部接近地均被封锁,人员、物资的运输十分困难。 为了改善第62集团军的困难处境,崔可夫要求所属部队倾尽全力,歼灭前出到伏尔加河的敌人,尽快与柳德尼科夫师会合,恢复第62集团军的防御态势;夺取马马耶夫岗和107.5高地,努力将防御纵深扩展到4.5公里,消除敌军机枪人力的杀伤,保证伏尔加河各接近地的安全。并且以积极的反击,组织起形式各异、兵力不同的强击队,不断突击德军,配合反攻部队的行动。 但是,第62集团军经过数月奋战,人员伤亡严重,加上严冬的到来使弹药运输更加困难,因此无力组织起强大的兵团,给德军以致命的一击。德军第6集团军在苏军发起大反攻后,惊恐不安,忙于准备逃跑,因此也无心恋战,斯大林格勒的局势趋于平缓。 希特勒在得知德军被围后,立即回电,指示鲍罗斯将司令部迁入斯大林格勒城内,“坚守待援”;同时命令戈林负责空投物资,援救被围的德军。 但是,对希特勒来说,要保证33万人的物资给养,单靠空投谈何容易! 按照鲍罗斯的要求、每天空运的军需物资至少需750吨。德国空军缺少足够的运输机,远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即使有足够的运输机,在这样风雪交加的天气中,在苏联空军已夺取空中优势的地区,是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的。 希特勒在空援受挫后,开始认识到解围是比空投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11月25日,希特勒把最有“天才”的战地指挥官冯·曼施但因元帅从列宁格勒前线调至斯大林格勒,任命他为新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司令。他的任务是:从斯大林格勒西南向前推进,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为第6集团军解围。但是,希特勒的要求简直是办不到的。曼施坦因认为,德军唯一成功的机会在于第6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向西突围,自己的部队以坦克第4军为前锋,向东北进攻,夹击苏军,但是希特勒仍然不同意从伏尔加河撤退。第6集团军必须留在斯大林格勒,而曼施但因必须杀开一条血路,打到斯大林格勒。 12月12日,曼施但因怀着沉重的心情,发动了“冬风计划。”苏军最高统帅部13日决定:先粉碎德军增援,然后再歼灭被围之敌。 12月16日,苏军第51集团军在阿克赛河的防线被突破,德军开始向梅什科瓦河逼进,德军有可能突破苏军的合围的对外正面,与被围德军会合。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叶廖缅科以第57集团军的坦克第13军和方面军预备队1个步兵师、1个坦克旅加强第51集团军,又以方面军预备队3个师在梅什科瓦河北岸设防。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把预定用来进攻被围德军集团的顿河方面军的近卫第2集团军调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